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2024-09-04 13:01:53 1级文库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一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二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朝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三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四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古诗简介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翻译/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赏析/鉴赏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五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 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名句赏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 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 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 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 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 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 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 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 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 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 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 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 丝毫雕琢的痕迹。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 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 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 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 城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 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 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名句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 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 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 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 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 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 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 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 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 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 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 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 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 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 天:一作“半天”。古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 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名句赏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 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 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 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把我们摧 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 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丈,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词句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 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白话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 的神仙。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 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 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 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 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 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 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 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 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 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 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 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品注释
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作品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 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 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篇六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