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读后感(最新14篇)
2024-09-13 20:35:10 1级文库
《留德十年》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德十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一篇
五一收假当天,我在家门口的公交站牌下等车,天气不是很暖,但道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是真的绿了,我太喜欢这两排树了。
有风有阳光的时候,我站在树下,想过化作一粒尘埃,停驻在空气的轻柔绵软中,抑或是落在泥土里,只要能一眼万年地被阳光照着被清风抚着,被时光忘记着。
那天我又一次希冀着化尘的一刻,想起了季羡林笔下哥廷根的高大橡树。橡树我没见过,哥廷根我没见过,季羡林先生我也没见过,我只读了一本他的《留德十年》,我便想见斯人,想去哥廷根看一看橡树了。
先生提到的一尘不染的街道,我想见;那一丝不苟的德国老师,我想见;那方自由无拘的席勒草坪我也想见……我太久找不到一块可供自由生长的草坪了。找不到草坪就找不到《论语》中的暮春之初的三五好友,找不到那浅蓝色的至高理想了。
我现在时时感到自己身处小树林,却有人宣告这是森林,我开始变得无比渺小,照着林子的比例调整了合适的比例尺开始在林子里学习迷失方向。
真正走不出的迷宫,不是暗黑森林的没有边际,而是尺寸之地没有出口。
我害怕自己成为一个狭隘浅薄的人,于是我用笑容和哭声打破僵化的壁垒,用沉默守住脆弱的底线,我知道没有一本书把我一夜之间揠苗助长,没有一个人成为我渐老身躯的拐杖。于是站在天地间,越孤独越独立,在许多的车站看行人来往,看暮色安抚被扰攘的大地,我仿佛也吸收了时间的精华,成为了一个精灵或者更为平凡的路人,有了化尘的资格。
我在想,我们从一出生进入社会生存开始寻求与他人一致的技能到自我意识觉醒无限地求异,再到人至中年努力敛藏棱角,我们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求同存异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发生着激烈的反应,谁能主导命运的走向?季羡林先生认为他学术创作的黄金时代是在德国留学的十年,我心想自己的`黄金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大胆猜测,许多人的学生时代都成了他们一生想回又回不去的圣地,每遇苦乐必拿其中往事一一比对,无论怎么咀嚼,心都偏向了回不去的时代。
从今年开始,只要一放假我就走在大街上,没有目的地走。看烧烤摊上的烟火,看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看透明橱窗里有人面容姣好,看车水马龙中有无数尘埃……在我喜爱的两排白杨中间,我成了时间的尘埃。
世界上最美的情感,莫过于友情,哥廷根于季先生如是,我与《留德十年》如是,每一刻地交往,我都感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着,真真切切地感知着世界。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二篇
够坚守着这样一份平花了整整10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 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 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阴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度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著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 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三篇
在开学前几日我看完了季羡林老师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季羡林,在我的记忆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学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是一位我只能远远倾羡的文化名人。这本回忆录拉近了我和心目中这位老人的距离,让我认识了更为真实的季羡林老师,他是如此的朴实和蔼,专注认真。
留德那年,季羡林老师才23岁,与此刻的我同岁。在留学之前他迫于生计去学校教书,机会总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华四年成绩都非常优秀而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但费用并不多)。于是,老师不舍国内的老母妻儿奔向了德国。“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阴错阳差,季羡林到了哥廷根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季羡林是一位坚持又有韧性的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老师也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师最终选择了梵文作为主修课,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当时的诺言。季羡林在文中写道:“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我从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从那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这两年内,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读到这里给了我深的感动。人必将走过青年,也必定会有迷茫,对于未来,谁又能有实足的把握呢?季羡林老师在选择自己道路时也犹豫不决,多番尝试最终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记得前几日同学聚会,大家言谈中都表示对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不安与期待,对毕业后是否会坚持找本专业相关工作也心存疑虑。结合自身来看,既来之则安之,青年人都会有迷茫,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认真对待。
季老在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经历,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我也是学语言的人,对于这段话也是非常认同的。季老的学习经验也不断鞭策着我,鼓励着我。
季老又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青年。二战期间,他流落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牵挂着祖国母亲和家中亲人。时常夜不能寐,书中也摘录了好几段季老当时写的日记,字字饱含深情,无不挂念远方的祖国。战争结束后,季老心中虽有不舍,那些自己跟随多年的老师和愉快相处的朋友终究是要挥手一别的。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祖国,不远万里舟车劳顿一路颠簸,从德国到瑞士到法国到西贡到香港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可以想象当时回到祖国的喜悦心情。
季羡林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难免回忆起自己所走过的岁月。这本回忆录用4周写了一份初稿,然后于91年花了四个月清稿。回忆留德十年的点点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据自己的日记认真回忆记录,文中也时常流露出一丝丝淡淡的伤感。这句杜甫的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季老几次引用,我想这也是老师人生的经验之谈。千里凉棚,哪里会有不散的筵席呢?无论如何,人和事终有一别。在德遇见的朋友,如章用跟随学习的老师冯。格林、西格等、还有房东,那些人儿依依在老师心中重新活过一遍。老师在文中这样记录着:“每次回忆就感到一阵凄清中的温暖,成为我回忆的‘保留节目’。然而至今已时移境迁,当时认为是细微小事,今生今世却决无可能重演了。”当感叹世事遥远,人物模糊,老师总会衷心祝福那些遥远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见,老师也是极重情义的人儿。还有一件事,二战结束后,作为盟国一员的中国,季羡林可以领取牛肉罐头和米、糖,这在当时是极其精贵的物品。季羡林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德国朋友房东和老师,不忘恩情。这一幕幕让人心里暖暖的,这些事情是多么的有人情味儿。
季羡林老师也是为谦逊而平凡的人。虽然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奋耕耘。书中讲到,他必要获得博士学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欢那位漂亮美丽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种心情情绪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伟大的,这种平凡踏实而厚重,有血有肉那么真实。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四篇
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到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的心灵也正如花这般美丽,纯洁。德国妇女们个个重视清洁,把自己家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点杂尘也没有。就连她们家门前的大道,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就是你在大道上翻个滚,衣服上也不会沾一点儿尘。精通七国语言的季羡林,就在这样美丽的国家里呆了十年,并写下了这本回忆录——《留德十年》。
全书以记叙的方式来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时不时的加上那么几句颇有意境的诗词,使得整本书更丰富、饱满。对语言的细致,对人物的刻画,都是极为到位和完美的。很多时候,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以想写一个人物为开头的。比如,他想写他的老师,这一章写的全是他的老师,好像很随意的感觉。他的女房东,梵文老师,中国朋友……都是如此。
作者在德国的十年,有艰辛,有汗水,也有收获与幸福。他经历过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却安然无恙。在这里生活的十年,消纵即逝,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就如自己的第二故乡一般。热情似火的女房东,严肃而专注的老师,美丽而静寂的景色,狂妄而自傲的侵略者……这些人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景,德国的人,德国的情,都浓缩在作者的脑海里,他将终身难忘。因为这里曾给过他希望,给过他快乐。也因为这里,是培育他的'第二个母亲。
伊如加德对季羡林充满依依不舍之情!
1983年当季老重返哥廷根时,伊如加德杳如黄鹤。季老说: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读到此处,我的心是暖的,眼睛是湿润的,真挚的情感,莫过于一个人心中永远记住另外一个人!
《留德十年》这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幽默诙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很多的章节里,有很多地方耐人寻味,值得思考,不得不再一次说,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书!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五篇
我不知道我是从哪里开始的,我深深地爱着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对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爱。读纸质书总是让我平静下来,让我感到放松和沉默。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本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书,我也不例外!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对我有深刻影响的书在德国十年。
这本书从我上小学起就一直伴随着我。它一直伴随着我到处走。我对它的感情太深,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这位汉学大师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当我阅读它们时,我总是感到舒适和快乐!《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的回忆录。尽管回忆录有一个共同点,诸如“回忆过去的伟大岁月”和“回忆苦涩和甜蜜”等主题都可以解释一个事实。回忆总是痛苦和悲伤的!是的,人有喜怒哀乐,月有满月。很难说出整个故事“但我也希望我希望人们能坚持很长时间,分享千里美景。
《在德国的十年》以他的日记为基础,展示了纪先生自己的兴衰历程,也用一点一点的数据诠释了混合口味的时代。由于草根史学的力量和厚度,它已经成为那个时期隐藏或明显的社会变化的暗指。因此,无论是谁写纪先生的传记,如果不以这本书为母书,就很难勾勒出他在这一时期的事迹。
纪先生在德国学习了十年,实际上是从1935年到1946年,十一年。他24岁时离家,35岁时回国。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是在国外。季先生说哥廷根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不仅是一种祝福,也是人生中一个艰难的选择!虽然我们经历过“年轻时离家,老了回来,地方口音没有变,鬓角褪了”的尴尬,但这也是磨练我们成长的机会。对于这些,我只能感叹就像人们喝水一样,他们知道寒冷和温暖!
在纪老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德国,这也让我觉得纪老先生的人生经历并不总是跌宕起伏,也可以是正常的。纪老六德的十年,以学习为主线,以师友归来为半径,辅之以德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仅再现了在学习的海洋中航行的`苦乐,同时也保留了许多丰富的民间社会演变史料,并在其中传播着清新的生活情怀。在谈到这本书的起源时,他说:;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活到了将近80岁,在70多岁的时候长期被抛在后面,经历了好几次。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恐怕过去知识分子不多。恐怕我要从我对世界变迁和人类情感的经历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那里的岁月里,季先生经历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他安然无恙。然而,我不能同情这一过程的艰辛,但我也明白这不会太顺利。这么多年在他的生命中似乎转瞬即逝,但却留下了浓重的色彩,给他的经历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我对在德国的十年有很多感觉,可能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在国外学习的流浪者。虽然我不像他那样离家多年,身处乱世,但回家很困难,也有很多障碍,但我也有很多感受!我非常喜欢他的经历和历史。我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会想知道德国在二战期间是什么样子,它是否能像相关历史书籍
中描述的那样强大。我认为纪先生在德国的十年职业生涯将使他对德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本书可能会给你一个答案。回顾纪先生的精神历程,漫步在他致力于建设的茂密森林中,也许是合适的。书中包含了历史的洞察力和文学的吸引力,以文学和历史两种形式来覆盖这本书?
这是我和刘德十年的故事,但这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也非常感谢在德国十年的陪伴!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六篇
心有梦想,爱有所托,终成辉煌
---------《留德十年》读后感,李惟斯家长李双飞
以前只知道季羡林是一个大师,并不知道他是哪方面的的大师,亦或在哪些方面有巨大成就。在暑假期间,我家小孩要读《留德十年》,因为对书名的好奇,而对该书引起兴趣,继而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细细的读完该书后,对季羡林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又找了很多的季羡林的资料,想要完全的了解他的人生和成就。
该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留学路上作者所见所闻,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群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有惊险、刺激和惊喜: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以及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波兰女孩儿WALA,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然后就是作者在哥廷根生活期间和房东、许多的教授、朋友的相处和生活,他们和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的亲如家人,作者本人也对他们怀有深深的爱和友谊。当女房东听说作者要回国离开她时,她嚎啕大哭时,我的眼里也满是泪水:这是至亲的人生离死别时的场景啊!接下来就是作者深处异地和战争漩涡中,对祖国、对母亲、家人的思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痛彻心扉。最后就是作者对战争带给人的饥饿、恐惧、无助,战争后的断壁残垣、哥廷根残疾人的突然增多无不触目惊心而引起人民对战争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现在就读《留德十年》后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和我家小孩、所
有小孩分享。
首先,要心有梦想。作者历经孤苦、战争、饥饿,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拿到博士学位,回报自己的母亲(两个母亲)。其时很多的留学生因各种原因,来来去去,都没有完成学业,而作者却苦苦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我们和我们的小孩,也要有目标、有梦想。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之奋斗、前进。小孩可能现在自己的梦想还不清晰,没有关系,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应该慢慢对小孩引导,使小孩树立自己的梦想、目标,并且引导小孩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并且坚持不懈,肯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然后是心中有爱!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作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要有坚定的意志外,爱是支撑作者的最大寄托——爱祖国、爱母亲、爱事业、爱同事、爱师长同学朋友房东!我们也要对我们充满爱和友谊的人,回报同样的爱和友谊,这样才有力量和艰苦斗争,才能追逐自己的理想,社会才会充满温暖。
远离战争,爱好和平——这也是我对小孩的希望。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人民战争的可怕和带给人们的伤害,我们中国人更是亲历了战争带给全国人的苦难,希望现在的小孩也能爱好和平远离战争。
好了,就写到这里,希望我的小孩、所有的小孩和我一样也能从此书中有所感悟,能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这恐怕也是作者的希望。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七篇
用了不长的时间,我便读完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留德十年 蒋贞。它是季羡林在耄耋之年用来回忆往昔的著作,它简单而直白,可它却不是我的那杯茶,我无法对它产生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但是,季老毕竟是大家,在这本普普通通的书中,还是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的。比如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那群人们。我认为,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到德国之前的时期,在哥延根的时期,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下面我想以时间为线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到德国之前的时期不得不说,我在读这段经历时是相当开心的。
因为我看到大师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未来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
可是大师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在哥廷根的时期告别了最初的迷茫,季羡林毅然选择了印度学作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选择副系的态度上却让人惊讶。他写道,“我在国内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我不大了解季羡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想,他大概是因为太厌恶那些投机取巧的留学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吧。在国外用老庄谋得博士的头衔,回来却讲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是季羡林明确鄙视的对象。可是,从我内心来说,一个人难道不能既倾心于老庄的睿智,又爱慕康德和黑格尔思辨吗?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但是季羡林对老师的虚心,对治学的严谨,以及对艰苦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当季羡林完成学业之后,他终于要回到祖国了,可是它却对德国产生的深深的留恋和不舍。
这一点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爱国爱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实在是给了他很多东西。那里有欣赏鼓励他的良师,有能陪他畅谈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东,还有那个为了他终身未嫁的美丽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安静做人,安静治学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羡林的老师吴宓说的,“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有时候,生命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写到这里了,突然觉得没啥话好说了。
其实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没看出(“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友人情深。”------百度百科)之类的东西,反而记住了他在德国虽清贫但可以从心所欲的生活。这也算是种另外的收获吧。另附回复:以耄耋之年,回忆前尘过往。自然不是让你以他的心态来品味人生。而是试图让你了解,人生一世,有些事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看淡——比如名利。有些事情则是伴着岁月流逝,历久弥香——譬如友情。不是要你完全读懂没有领略过的人生阅历。而是希望你能看到,人生如戏,到未必是空话。跌宕起伏的景色,自己也曾领略,往往身如不系之舟,如何能从容招架,才是你需要去慢慢修炼的学问。人生何其短暂,往往来不及回顾,悠然一世,便悄然而过,所以,能够记得年轻时的事情,并将其一一誊抄纸上,供人分享实在是件幸运的事。然而以现在的阅历,来回顾年轻的故事,始终带有主观的色彩。即便一再告诫自己,不能沾染迟暮的情绪,可是笔下的那份从容到底是掩盖了事实的真相。然而,人生也未必要一一还原。有些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如你所说,不是你的茶,自然喝不惯。年轻的那杯茶,年老的时候,其实一定不记得滋味。可是谁又能权衡,哪一杯更香?人未必要追求卓越,但一定不能甘于平庸。从清华到哥廷根,又从哥廷根返回故国。
生命的意义也许不再于突破,而在于重来。一段结束,另一段开始,花开花落,其实结果都不重要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解自己追求的路,并为之付出,这样的人生,真的很精彩!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八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是季羡林老先生《留德十年》里面的一篇小文——《两位母亲》,作者的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对于生身母亲的怅惘灰天之情,让人落泪。
这次,是第一次读完季老先生的整本书,多数时间,我是躺在新买的沙发上读,情感跟随季老的讲述走,对于季老在德国的学习、生活、业余有了全面的了解,他是一位心情温和,但却有着自己独立意志的人,因此,他能在安定或不安定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静心读书的习惯,自始至终,也因此,他在这十年里,学到了几门语言,有了很多真实的生活体验,也为他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季老在德国那十年,德国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来又遭遇国共内战,整个时局动荡不安,通过季老讲述的那段时间,让我对二战多了一些了解,比如:德国人从最初的自我感觉良好,到后来的缄口不言;德国民众的生活,从最初的优越,到后来的缺衣短食;一些教授,因为战争的如火如荼,而被迫参军,有的战死在疆场,而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突变,是一个个生命所被动承受的磨难。
季老的心地善良和心情温和,让他在德国受到一个个家庭的优待,给了他很多深入德国家庭,了解德国人生活的机会,他的身体和灵魂,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滋养,而同样,每一次离别,都让他的内心充满离别的无限伤感,也让人体会到命运的无定多变。
里面有一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说的是季羡林他们从德国回来,一路上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事情,季羡林给人的感觉是温和而谦虚的,而那个时候,他们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为的.是让人觉得他们不好欺负,从而给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援助,让他们可以逍遥过日子,让我看到季羡林他们这些书生入世的一面。
读完这本书,让人基本对于季羡林求学时期的那段经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让人体会到做人与做事的关系,季羡林原本是一个比较普通的青年人,只因为他的谦虚好学,还有坚定地人生方向,让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多年如一日的潜心苦修,让他的才华得以显露,从而成为文学与国学泰斗,一生帮人无数。
而我,一个平凡的老师,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拥有像季老一样的学识,但是我要学习季老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帮助的人!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九篇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不知从何时起,我便对图书有着莫名的热爱。阅读纸质书籍总是能让我静下心来,让我安心、寂静。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部对于自我影响很深的书,我也不例外!今日我给大家带来对我影响很深的那部书——《留德十年》。
这部书从我小学开始就陪在我身边,陪我东奔西走,我对其感触之深,深到无法用言语表达。不知何时,我被这位国学大师的作品深深的吸引,每每读起都觉得心境舒畅,欢乐向往!《留德十年》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部回忆录,虽说回忆录都有一个共同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忆苦思甜”等等这类主题,可这些也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回忆总是带有苦涩和伤感!是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却也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留德十年》它以日记为依凭,展示了季老先生自我的酸甜苦辣,还以点点滴滴的资料,诠释那个五味杂陈的时代。它以草根史学的力量与厚度,成为对那个时期或隐或显的社会变动的温故。所以,无论谁作季先生的传记,要勾勒他这一时期的行迹,不以这本书为母本,恐是难胜其力的。
季老先生在德留学十年,实际上是从1935年到1946年,十一年,从二十四岁离家三十五岁还,人生最完美的时光都留在了异国他乡,季老说哥廷根是他的第二故乡一点都可是分,人生有这样的际遇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虽然经历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尴尬,却也是个磨砺成长的机会。对于这些我只能感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在季老先生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也让我觉得季老先生的生活经历不都是朝升暮合的,也能够是安适如常的。季老留德的十年以求学为主线,以师友还往为半径,辅之以斯时德国政治、经济、文化态势及迥异的风土人情,不仅仅再现了扬帆于学海的苦乐,还从民间这个角度,保留了诸多富赡的社会演进的史料,提神醒脑的人生感悟又流布其间。提起这本书的缘起,他说:“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并且经历了几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
季老先生在那里的那些年,经历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却安然无恙,可是这过程的艰辛,我无法感同身受,却也明白不会太顺利。那么多年在他的生命里仿佛稍纵即逝,但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他的经历又增加了一份沉重!
我对于《留德十年》感触颇多大概也是因为同样是在外求学的游子罢,我虽不似他离家多年,处于乱世,回家的过程很难、很多阻碍,但也有诸多感同身受!喜欢他的那些经历,也十分的喜欢历史,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会好奇二战时期的德国是何种模样,是否真的能如相关历史书中所述那般强大
我想季老先生在德国的十年生涯,定能让他对德意志这个民族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理解,经过这本书可能会给你个答案。还能够反瞻季老先生的精神旅途,徜徉于他倾心倾力营造的葳蕤之林,历史的洞察力,文学的`感染力,蕴藉其中,以文史并蓄,来涵盖此书,这许是妥切的吧?
这便是我和《留德十年》的故事,但这不是一个开始,也不会是结束!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也十分感激《留德十年》对我的陪伴!
看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留德十年》,了解了老先生在德国十年的留学生涯,书中详细叙述了季老先生在饥寒交迫和生命濒危中刻苦求学的生活,令人感慨。
季老先生1935年8月1日离开祖国,出国留学,一去就是十年,这十年,刚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十年,这十年,刚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十年。这十年,老先生经历了贫穷,饥饿,战争,即便在这样恶略的环境下,还是找到了让他走完一生的道路——学习研究梵文,研究印度文化。
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儿女,每一个留学海外的学子,都有一颗想念祖国母亲的心。季老在怀念母亲中写道:母亲弃养,只活了40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简简单单的文字,却让人心生感慨,无限情绪涌上心头!
在留在德国的中国人一篇中,季老描述,青田商人,来到德国,欧洲做小生意,有的走海路,为了节省船费,让商人把自己锁在货箱里,在买通关节,在大海中航行。夜里偷偷打开,送点水和干粮,解解大小便,然后再锁起来。到了欧洲或者什么地方登陆时,打开箱子,有的已经变成一具尸体。这是多么可怕可悲的情景……这一批青田商人背井离乡,在异域奔波,不知道有多少危险,多少困难,辛辛苦苦弄点钱寄回家,不少人客死异乡,即使幸存下来,也是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不回不了家。
读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也有温暖的时候,德国的女方东,学校的老师,教授,对这样一个勤奋,用功,又肯钻研学问的青年还是很照顾的,让先生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的温暖。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十篇
经别人推荐从网上购买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两本书。今天就先写写看完《留德十年》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读第二遍《留德十年》感觉比读第一遍时轻松了许多,还发现书里面有许多新东西,是我读第一遍时不认真忽略掉了,还是读过忘记了呢?!我也说不清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自己喜欢的书我会反复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留德十年》就是我喜欢的一本书。
1935年年轻的季羡林离开祖国离开亲人,只身来到哥廷根,正像书中所说的一样,怀念一个生我的母亲,一个我的祖国母亲,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都没有。
幸好季羡林的女房东是一个像自己母亲一样的平常人,她老实,诚恳,善良,和蔼,不会吹嘘,不会撒谎,看似平平常常的人,其实这些都是不平常的优点,增加了人情味,和她相处十年不用费心机,设提防,共过安乐,共过患难,这使得年轻的季羡林在德留学期间有一个稳定的“家”足以让他安心学习!
初到德国,看到有相当多的大官儿,大财主的子女在这儿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既不用上学听课,也用不着说德国话“镀金”回国后成为抢手货,这当中的.一些人狂傲自大,唯我独尊,季羡林对他们极其反感,他说,我简直还没有看到一个像样的“人”。
二战时期季羡林正在德国学习,亲历战争,英美的飞机时不时的投弹轰炸,忍受饥饿,不忘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既有天分更有勤奋,精通十二种语言,想想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九十多岁的季老笔耕不断,学习不止,比起他来,我们还很年轻,前面的路很长,正是学习的好时候,我们怎能不努力呢?工作怎能不认真呢?
留德期间,即使当时条件恶劣,季老总能用他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一带而过,在黑暗中能发现亮光,读起来会时不时发笑,苦难清扫而过,这正是我喜欢此书的原因之一!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十一篇
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大师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文章开篇便是对上世纪30年代出国热的描述,让我这样的80后很有被带入感,因为一切情景和当今社会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费出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力争拿奖学金出国,念个洋博士回来会很吃香,出国的竞争相当激烈等等,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新东方学校门口那永恒汹涌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话:中国的许多事情,是不随着年代而改变的。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众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不乏五味杂陈,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最为打动我的是季老对波兰女孩儿Wala的描写。那是一个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虽然它们之间只能用作者当时并不流利的德语勉强沟通,但是彼此间已经处的相当愉快了。后来Wala在作者睡觉之际下了车,自此天涯两隔再未相见,虽然相处时间屈指可数,但作者在数十年后仍然能回忆起Wala当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可谓知音莫要论短长,一旦相别思断肠碍…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愉快的邂逅实乃福气,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这样的快乐!
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城,一个干净到极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每天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门前的马路都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哥廷根的马路纵使你在上面打滚也不会沾染一丝尘土,这一切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去过的另一座德国小城海德堡,尽管光阴交错了70余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洁净与古朴是一直未变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东,十年来一直像慈母一样照顾着作者,每日备好晚餐,铺好被褥,将作者的皮鞋擦得锃亮,作者也像儿子一样照顾着老房东,陪着她一起为死去的丈夫扫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难得的牛肉。当作者要离开德国回国时,老房东号啕大哭,这种别离之伤让人看了不免凄凄于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拥有一所世界闻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一个德语张不开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印度学宗师的。十年间作者和许多德国老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可敬的德国学者即使在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仍然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书中对这方面细节的描写让我读后深感敬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执着的学者,德国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学术大国。
与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作者,在生活上也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象着作者搀扶着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横穿整个哥廷根,边走边探讨学术的场景,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梦幻。数十年后,已然年过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与施密特教授重逢于养老院时,那种相逢时的激动与分离时的伤感我想任何人读了都会动容。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会过去,我这样细致的读这本书,边读边在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呢?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十二篇
记得那是2009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在厦门叔叔家里,吃过中饭,和妹妹躺在沙发上看新闻,新闻中突然报道说季羡林先生逝世,当时心中顿时一惊,便坐立起来了,认认真真地听完了报道,怕遗落了什么细节。其实那时候对季羡林先生并不了解多少,看过中央电视台为季老做过的一起访谈,记得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先生很质朴,十分的平易近人,给人很真诚的感觉。现在仍记得老先生讲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之类的话,其中先生提出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的人格操守至今还影响着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从央视那期访谈开始,才有了想了解季羡林先生的想法。
进了大学,自主支配的时间先对比较充足,可是一直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读季老写的书籍,记得有好多次在书车上看到过先生的回忆录和自述之类的书籍,也只是拿起来信手翻了几页,又放下,竟没能借了一读。当老师说要我们写当代作家作品的读后感时,季老的作品在脑中一闪而过。当晚就回宿舍完整的了解了季老的人生简介,十分有感触,因不是此次写作重点,在此不展开。第二天晚上了解季老的作品,论文涉及到专业知识,难看懂;外文翻译也需相应的背景知识,所以不选;散文随笔类作品比较好读懂,其实对其中的《清塘荷韵》、《清华园日记》、《朗润园随笔》和《季羡林谈人生》等散文都比较感兴趣,但最后选中了《留德十年》,是因为我亦想出国留学,但迫于家境??既然自己不能出国深造,看看季老异国求学经历也是人生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选择了《留德十年》。
第三天早上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用电脑搜索了好久,没有搜出来,现在看来是学校图书馆没有馆藏了,等有机会要建议图书馆购买。只能看电子版的了。
这本电子书不厚,我想不出这么一本薄薄的回忆散文为何能涵盖十年的内容,在德国留学,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尤其是看到序言中居然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按照平常人的想法,至少应该把战争轰轰烈烈地写上一番,身处战争发起国兼战败国的经历不是一般人都能拥有的,但季老却写得很简单:“一场战争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最后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让人体会不到一丝激动。”从序言中的一句话中我找到了季老这样写的原因,季老说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当代的青年人。对于战争而言,我猜他并不打算写多少东西,还是侧重于个人的所思所感,以此来鼓励青年人奋进,这才是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花了几天晚上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这本书看完,这才发现季老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线来写,而是从一个话题跳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这么一群人跳到那么一群人,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按照时间来区分阶段的。比如说到德国之前的那个时期,初到柏林的时期,在哥延根的时期,最后是回到中国大陆之前的时期。其中他把自己最有活力的十年光阴都给了哥延根,因此把哥延根认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邂逅了红颜知己,遇到了忘年交,遇到了传授知识的师长教授,也遇到了很多平常但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我追随着季老的叙述,透过他的眼去打量周围的时间,就算没有战争,十年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也会给他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季老说写这本书实在是花了太多的心血,就好像把十年的日子重新过一遍一样。可是这记忆中的十年再过一遍的.可不像亲身经历的十年那般简单,当想到记忆中的那些人已经离自己远去时,心中又不觉蒙上了一层忧愁,在当时看来极平常的事情,现在也绝不再是什么小事。依我看,记忆存放的时间越久,回忆起来就越是艰难,但滋味也越浓烈,活像埋藏在窖中的酒。
路途漫漫,其实漫长的不是地理上的公里数,而是岁月和时间的流逝。从一个节点到另一
个节点,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这些都算是一次漫长的旅途。我觉得把人生这辈子走过的路记录下来其实也挺不错的,如今看了季老的《留德十年》,越发觉得记录的重要。说实话,我是一个想书写自己独特人生的人,我渴望自由,追求人格独立;我亦十分渴望成功,但不会去完全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同样认为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启发自己也很重要。很庆幸的是,在大学里我找到了这样一群师友(包括外籍同学,博士,教师),每次和他们交流都很有感触和启发。读完季老的《留德十年》,似乎自己的人生也多了一段留学的经历,我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如今我快要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当自己回过头来看看时,发觉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流光溢彩的大学生活走过了大半旅程,但我现在不会去整理以前的生活,可能是现在没有那个冲动,更没有季老的那份心境。现在我只想珍惜宝贵的青年时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只要不践踏公平正义的法律、不违背内心道德良知,我就果敢的去追求。若干年后,希望也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请不要止步。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十三篇
把季老的《留德十年》读完了感觉真的挺不错的,像是一个长者在对你娓娓道来他在德国十年的生活,促膝而谈,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留学路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为了留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经历了很多不为常人所知的磨难,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回想自己虽然很想出国留学,可是只是停留在幻想中,从来没有付出实践过。你要多学英语,多看英文书籍,要让自己的英文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因为如果有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抓住这个机会,而不是让这个机会白白的消逝掉。所以英文就是你的利器,你要成为学前教育界英文讲得很好的一名幼师,将来有好的机会的时候,你才可以抓住。
一定要心存梦想心存希望,还有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的,一定要敢想敢做,而不是坐着空想。人都是走走才会走出一片晴天的,才会缕出头绪的。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这是自己告诉你的。听英文歌曲还是不够的,你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好多好多啊。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去国外的学前教育机构培训,那你要上省教育厅看看,去培训院看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如果有那就好好的抓住,先考上再说。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考上啊,就是想出国看看了,世界那么大就是想要出去看看了,不想蜗居在这个小地方,不想做一个井底之蛙。想做一个经历过浮华世界的人,才能看淡世事的无常,才能恬淡安静的过好这一生。而不是一直想要跳出,而跳不出的心态。所以自己要积累,要蓄积能量啊,有好多的事情要做啊。只希望你能实现你的梦想,能走出看看并停留至少一年时间的梦想。不管是培训还是学习,这都是一个很好提高自己的机会。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加油哦。可是我觉得你的英文水平我真的不敢恭维啊,真的不咋地。你还是需要多加学习的,明白吗,我只是想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只有走出去,才能感受天之大,地之阔。才能更好的抚慰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只有走出去,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的,加油哦。
《留德十年》读后感 第十四篇
雷晓燕,一级教师,渭南市教学能手、渭南市模范班主任。先后参加两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参加“名师+”语文研修共同体;参与多个省级课题研究,主持了多个县级、校级课题研究;多次被学校授予最美班主任、教学优胜奖等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县、市级获奖;承担多次校、县级公开课,受到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
教育格言: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你的教育能创造奇迹。
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写的是德国人的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我喜欢这种思想,因此对德国有了兴趣,于是,今年暑假我读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
这本书是季老于1991年写的回忆录。回顾了自己自1935年至1945年十年间在德国留学期间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平和、没有修辞、不加修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一位亲切的朋友于冬日暖阳中在屋门口闲聊,极其轻松,极其新鲜,又极富感染力。
莎士比亚说: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反观现在,信息高速发达,网络文章铺天盖地,但是很多文章我们读过之后却如蜻蜓点水般很难留下一丝痕迹,当然这不排除我们因心浮气躁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文的缘故。当然也不能因此就忽略很多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纯粹是文字、语言的简单堆砌的嫌疑,更有甚者,无病呻吟,文章实无真情真物真感,却可以语言丰富、辞藻华丽地写上一长篇。但是季老的书,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留德十年》以回忆往事为主,情真意切,言辞质朴,毫无骄矜自持。
用这样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季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谦虚。他是国内少有的几位语言大师之一,精通八种语言,但他却说“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学外语的才能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是绝非语言天才”;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呆了六七年却始终拿不到学位证,而季老五年以口试和论文四个优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被多位教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他却说“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这种取得巨大成就却又低到尘埃里的谦虚品德真的让我佩服、敬仰,大师不愧是大师,在他心里只有学术研究而从没有其他。
随和。一路上与他同行的留学生、沿途上上下下的各国游客、在柏林和哥廷根的留学生及教授们、周围的邻居、房东太太,每一个人都与他相处得十分愉快,甚至好多人都把他视作难得的知己:因脾气孤傲而没有朋友的原因与他相识相知而“简直像变了一个人”,房东太太与他十年相处完全把他当儿子一样对待,严谨的瓦尔德施密特教授把一位女士的论文摔到地上愤怒地说“这全是垃圾,全是胡说八道”而却对他从没发过脾气,教学很有耐心并与他处成了朋友,西克教授在听到他要回国的消息时,“脸也红了,说话也有点震颤了,简直要流眼泪了,一再地挽留我”这位像父亲一样的老师在生活中给予了他无微不至地照顾。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让每一个与他有接触的人都能够喜欢上他,都能够与他愉快相处,这与他谦逊的品格和非凡的学识是分不开的。
有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爱家亦爱国。简朴的语言记录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期间时不时地流漏出真挚的家国情怀,“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加了一个祖国母亲”;“现在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立即又想到自己的国和家......”像这样的语言有很多处。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所谓行万里路不忘来时路就是这样,家国既是求学的动力和目标也是求学的终点和归宿,简单的才是最重要的,自然的才是最真挚的,这种家国情怀伴随着他求学十年,激励着他为语言研究奉献一生。
文如其人,文品见人品。读这样一位伟大学者的书,真的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在这炎炎夏日里就像一股清流沁人心脾。这种阅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面对如此高人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反思自己,反思当下,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做一些改变,努力让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向真向善向美的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交流。
《留德十年》读后感(最新14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