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2024-09-01 17:03:46 1级文库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都可能会使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怎样写自我评价才合理、得体呢?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一
[关键词]教师 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外来“压力”的排解,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有何要求呢?
一、教师要具备积极情感――爱事业、爱学科、爱学生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教总是植根于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尽心竭力地教学生,才能科学地教学生。爱生爱才是新型师爱的集中体现,这种新型的师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公正,不能偏爱;要宽严适度,不能溺爱;要情理交融,不能感情用事。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在于教学生会爱,学生不仅能享受爱,懂得爱、体验爱,而且能自爱,升华为奉献的爱,这种新型的师爱,不是母爱,胜似母爱,高于母爱,贵于母爱,是产生良好教学效应的心理基础。
二、教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合格的教师应有强烈的美感,教师强烈的美感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对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环境、美的仪容的自信和追求之情;(2)教师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浓厚的兴趣;(3)教师对引导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持积极的态度;(4)教师既有对自己人格美的执着追求,又有对他人人格美的赞赏、钦佩之情。
三、教师要有浓厚的职业兴趣――求精、求广、求新
1.教师的中心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兴趣,对所教学科和教学方法探究的兴趣是教师的中心职业兴趣,这种兴趣,不仅能驱使教师去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自觉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且能促使教师积极地钻研业务,认真地、满腔热情地从事教育工作。
2.教师应有多方面的兴趣
教师的兴趣不应仅限于所教学科,教育经验表明,许多优秀教师都有着广泛的求知兴趣,尤其是当今的信息社会、教理科的教师也应懂点文史知识。缺乏文史知识的理科教师往往语言不生动、不丰富、甚至词不达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教师也应该学点自然科学知识,因为,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对自然科学有一定兴趣。
3.教师应乐意参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不但应积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还就主动关心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体验中,建立自然并富有情感的关系,寻求教育学生的新方法,调整工作的新思路,师生的兴趣也可以得到相互补充,协调一致。
四、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适时、适材、适用
教育的效果并非全完决定于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它还以学生的“心理背景”与“知识基础”为转换,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是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活动必须因材施教,视“材”为“教”的依据和出发点,“教”必须考虑不同的“材”。
因材施教是指依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经验和个别差异,恰当地选择教学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对学生课堂内外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可以在掌握学生各自细微的外部行为表现上,调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状况,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状况,把握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及个性方面的特点。(2)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把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措施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不能“迁就”或“迎合”学生。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可望且通过努力又可及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施之以教。(4)帮助学生设计今后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个性。
五、教师要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敢想、敢干、敢闯
富有创造是现代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创造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传道、授业、解惑”对表现出来的敢想、敢干、敢闯的独创精神和独创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握都有新颖独特之处,具体地说,表现出如下特征:(1)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倾向于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的往复交替的动态开放系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教学对象,处理教学问题,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倡对教学过程的自觉调控。(2)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进行灵活、多样化、独创性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自主增删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设计富有弹性,可以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心理接受能力随时调整教学过程。(3)教学信息传输的经济、迅捷性。从信息论观点看,教学是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学的成效主要取决于能否经济,快速地将教学信息传输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这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信息,不断探索既简明迅捷又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信息传递方式,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将计划传输的教学信息准确有效的地传递给学生。(4)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5)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人们无论以哪种方式想出新异办法解决问题,都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一个人有丰富的知识就具备创造能力。从知识到能力有个转化条件,这个转化条件最主要的是实践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善于选择课内外结合的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6)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反馈信息,机智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学过程变化多端,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控,保证教学过程不受或少受无关变量的影响,达到预期的目的。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二
孙子兵法曾讲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正规考试也应如此。如在监考过程中,就常见此类例子,院校考生不知道考试中除了要讲解省景点外,还要讲解市旅游景点;也遇到考生竟然不知道要回答景点、规范服务题和应变能力题,不知道有《现场导游必读》这一书的问题。由上面的实例可看出,有些学生压根没有把考试当一回事。因此,在考试前应对考试程序以及题型结构和各项题分值比例进行学习,并且熟记于心。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国导”)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如果两项都没有通过就拿不到导游资格证,本文就口试部分作个详尽介绍。“国导”口试总分为200分,及格分数为120分,可分为讲解部分、问题部分和仪态气质。讲解部分可分为省点、市点,此项可检验考生的基本功,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省点、市点都包括讲解内容分、技巧方法分和景点问题分,共占考试分数的60%,其中省点讲解内容占17.5%,技巧方法占12.5%和景点问题占5%,市点讲解内容占12.5%,技巧方法占7.5%和景点问题占5%,从所占分值可看出该部分的地位举足轻重。第二大部分是规范服务和应变能力,通过这一部分来检测考生的规范服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一部分亦不可忽略,前面部分发挥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就可以通过这一部分来弥补。规范服务和应变能力各两题,每题10分,该部分所占分数比例为20%。第三部分是由前两项延伸出来的,是从考生出场以及考试讲解中,观察他们的仪容仪表、语音语调和仪态气质。考生只有在考试前对这些有充分了解,准备时才能分清主次。
二、做好充分准备,熟悉考试内容
1.熟悉导游词的一般结构
这种工作就是孙子兵法里的“知己”,心里要有底,要了解自己掌握考试内容到了何种程度。前面提到考生了解题型后,接着就应该做准备了。在考试过程中,有些考生准备充分,对内容非常熟悉,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而有些考生虽然有所准备,可是一紧张头脑就一片空白,原因就是方法不对头。“国导”考试写文章讲究逻辑性,也就是带游客参观要有“游踪”,这样游客听起来就有一种现场感,方法分也就能得到提高。事实上,考生对市景点的内容比较熟悉,应试便熟练些;但对于省景点,由于基本没去过,就不能做到轻车熟路。那考生准备时就不能完全靠死记硬背,而应讲究一些策略。
这策略就是熟悉导游词的一般结构。导游词一般包含总说和分述,总说部分是对游览景点内容作总括介绍,告诉游客游览地的概况、旅游价值和将要游览的内容;而分述部分是对游客所观赏的旅游客体进行解说,各个景观的解说都其有相对的独立性。考生在考试之前,要对导游词有清楚的了解,然后自己撰写。撰写导游词的提纲就是游踪,即参观的路线。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记住游踪,就解决了大多数同学认为导游词背起来很头痛的问题。第一,先把自己撰写的提纲掌握了,考试时就可按照提纲讲;第二,导游词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的,比背别人的东西容易些,就算遇到再紧张的情景,照提纲讲解也会八九不离十,丢不了多少分。如果照这方法去做,考评员就有跟着你去“旅游”的感觉,技巧方法亦能提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2.景点问题
因为景点问题是从景点中提炼出来,只要熟悉导游词回答问题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稍微准备就行,准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答题过于嗦。从这个角度来看,前面工作就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3.规范服务题和应变能力题
这两类题型是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处理问题的能力。对院校生而言,与在旅行社工作的导游比一定会处于劣势。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实际上来源于笔试内容,即景点问题、规范服务题及应变能力题,都在《现场导游必读》这本书里面。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三
<FONTsize=2>摘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BR><BR>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BR><BR>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BR><BR>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BR><BR>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BR><BR>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BR><BR>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BR><BR>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BR><BR>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BR><BR>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BR><BR>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BR><BR>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BR><BR>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BR><BR>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BR><BR>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BR><BR>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BR><BR>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BR><BR>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BR><BR>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BR><BR>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BR><BR>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BR><BR>心理动力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分别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当然,其他素质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变化。<BR><BR>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培育,应通过对心理素质各方面及各要素的全面、系统的培育与辅导,实现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和心理动力的激发,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主动发展,顺利实现个体的社会化。</FONT>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四
[关键词]:心理素质 地位 问题 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现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是否能够赢的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科教兴国,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至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在学校进行了一场重大的教育改革,即有“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是个十分重要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结合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亲身感受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一、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所谓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可见,心理素质是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幸福、成功失败的最本质原因,心理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基础,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理应将它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今天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时代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呼唤着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是师邓小平同志历来提倡并身体力行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主张敢想、敢试、敢闯,说真话,要求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生创新,教育学生创新。学生“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备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所有这些需要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据许多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身上反映出的普遍问题包括:自我封闭、缺乏生活学习动力和乐趣、情绪失调、自我评价不恰当,自尊心过强,缺乏自信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下面我主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谈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家庭方面看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在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的,多侧面,主要是:
1、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 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
2、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
因此,广大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正视离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已离异的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氛围,努力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 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从学校方面看
入学是孩子心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小学阶段,无论在生理上,孩子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从学前期进入学� 开始从事正规教育,以学 随着主导活动的改变,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学校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于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自信、自制、自尊、自强,活泼开朗,宽容大度,耐挫力强,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尊重学生个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2,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以人格塑人格
3,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4,学校和家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着面前值得冷静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如今,人们称没有心理教育的学校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也必然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新时教育的最高价值和出发点―儿童,愿父母和教师的真爱,在和谐的氛围里,像一股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沃土上,幸福地成长为具有健全得人格及心理健康的一带新人u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2]《小学生良好心里素质发展的研究》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 施凡芳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五
关键词:健康教学;运动愉快感;心理素质;渗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中学生由于作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已日趋突出,并已逐步形成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心理疾病时代”。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健康的培养。
一、体育与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渗透的内容
1、培养学生对运动的乐趣。
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愉快感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感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长期坚持,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获得运动愉快感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呢?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鼓励,对每个学生做的心中有数,使学生从中找到运动成功的乐趣,从而能主动坚持体育锻炼。其次要多选择学生们都喜欢的各种体育活动。课堂上,不能老是按照课本教材上的活动进行,因为由于场地、器材等原因往往导致课本上的活动并不一定能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够,因此,开展一些适合当地开展的、简单受场地器材影响不大的活动,比如跳皮筋、跳大步、跳方格等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把学生的目标选定的太高,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活动,就不可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相反,如果把目标定的过低,没有难度,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略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目标,不能一刀切,从而做到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某一动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在跳山羊练习时,学生在完成这一动作时,不仅要掌握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排除胆怯心理,才能获得成功。由此看来,体育教学不仅能培养身体素质,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在承受挫折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树立竞争意识是每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我就采用篮球教学比赛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不畏强者,勇于拼搏,奋发图强,创新进取的精神。同时,针对运动场上出现的过激犯规情况,教育学生在比赛中要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取胜,避免用不正当的方式。把对手当朋友,要和同伴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在竞争中激发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善于迎接各种挑战,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
1、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是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有益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2、通过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利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学们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还可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助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3、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积极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力,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改革创新,组织教法。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六
关键词:教师 心理素质 健康水平 素质教育
一、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专家们分析,其首要原因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二、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原因分析
1.主观上的高期望与客观上的低定位,导致心理失衡,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教师在现实中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及工作条件差等,加之社会对其要求又很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内心就会产生较严重的失落感、挫折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2.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和生活压力,导致心理负担过重。一是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二是任务繁杂且重;三是各种评比压力重。 如工作业绩、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等等,常使得他们左右为难,内心痛苦难言。
3.学校的工作安排及评价不当,易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据调查:29%的教师认为学校人际关系不正常,一些校长搞“一言堂”、“家长制”,在学校谁能给领导送礼和办事,谁就能受重用,而工作埋头苦干、性格耿直的人就得不到应有的表彰和重视。这人为地造成了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使一部分人内心压抑,无法安心工作,也使之对同事、领导易产生不信任感,造成各种矛盾。
4.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是导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再加上学生纪律观念偏差,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肯定会影响学生在教师心中的形象;反过来,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疲惫不堪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是密切相关的。
三、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途径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应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地有效。 转贴于
1.社会支持是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前提。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各级管理部门应当为教师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减少因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要将“科教兴国”落实到具体处,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资额度,正视教师的劳动价值,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冲突。
2.学校环境的优化是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保障。学校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师之间的交往效果和心理满意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一是学校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要有民主的工作作风,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学校要尽可能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使教师安心工作;三是尽可能地增加一些教师进修的机会。
3.教师自身的调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要开展各种心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著名文学家苏轼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认识到教师中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师本人、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配合,教师的心理素质就会得到大的提高。教师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素质教育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王祥珍 刘枧 教师暴力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0,(11)。
[2]徐学俊 魏礼飞 论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1,(1)。
[3]梁芹生 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及心理调控策略[J].教育评论,2004.(3)。
[4]申继亮 王凯荣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5]张金英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J].太原:山西教育,2002,(20)。
[6]刘红 略论加强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贵阳师专学报,2002,(2)。
[7]俞国良 曾盼盼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心理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1,(4)。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七
一、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阶段新质的出现,都作为下个阶段的基础而促成其在新的水平上生长,人的可教育性就是在不断提高基础水平的嬗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个体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身心既美且善”,还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个体和谐发展”,无一 心理方面主要指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其外显形式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为了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大素质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者则有必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结合物。而心理素质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它是指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预防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外乎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的外显形式是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也可以通过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行为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发展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直接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导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针,它既是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对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整体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训练对象的全体性,亦即指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学生整体,把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二是指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
因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而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同时,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素质,也表现为群体素质。因此,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
心理素质教育还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既要重视素质自身的整体性,也要考虑构成整体素质教育的各个因素,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都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素质形成过程就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强调“内因”,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不能不受原有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强调学生的主体,并不是要贬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这些外部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因素“吸收”,才能转化为主体的内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离开这一主体将使心理素质教育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从而不仅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等方式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心理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时,也重视其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心理素质教育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
心理素质的水映着人的能力结构体系的特点,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运用而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上,应更多地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通过讨论练习、亲身体验、自我探索、自控训练等方式,扩大学生主动加入和参与的程度,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条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同其它教育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差异,二是学生的性格差异,三是学生的兴趣差异,四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即在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上,不同学生表现有不同特点;同时还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差异,发展水平有超常、中常和低常之分,表现则有聪颖早慧、大器晚成之别。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使心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运作模式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使其正常、高速地运转起来,既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各有其功能与特点,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大方面。
(一)集体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中的班集体既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教学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机会,使其在这个集体中日益发展、成熟起来。在班集体中,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满足其归属、活动、自我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集体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就像体育要上体育课、德育要开设政治课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宜有必需的课堂教学,把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教改实践证明,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否则,先进的教育思想就难以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并根据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程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从而开创素质教育、教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心理素质教育课不能等同于心理学教学,主要宜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及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过去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往往是重专业课、重分科教学,轻综合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科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知识技能大纲,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操作和检测,有一套包括考试在内的保证体系。然而在能力发展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方面,提法笼统、模糊,既无法操作和检测,又无有力的保证措施,使心理素质教育被忽视,有名无实。课程体系只有分科教学大纲,没有一个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使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同时,学科课程因缺乏心理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中介和桥梁,使各科教学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学科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由于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而各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的现状,这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
3.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及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互相促进,实现功能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个别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辅助途径,个别心理辅导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个别教育就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能,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对个别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八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人才;素质
面向新世纪,我们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又是分不开的。如何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探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二者的关系。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二、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关系重大
大学生要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首先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主要表现在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居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正如古人所说:“德者,才之帅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主要通过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人才出色的智力和才能来表现。出色的智力和才能与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积累各种经验具有密切关系。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对人们有效地进行创造十分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继承性学习的同时,善于进行创造性学习;既要注意学习中的创造,更要注意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中的学习,努力开发智能宝库,特别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去,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面,忽视了智能的开发和培养,使智能开发成了知识传授的负过程。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传统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现代人要着重于自己智能的开发和培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虽然从理论上讲,大脑这个知识信息库可以储存巨量的知识,但即使如此,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消化、吸收它们。一个学生即使是拼命地攻读,也读不完、记不住他专业范围内的全部知识。因此大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多地通过其出色的智力和才能来表现。优良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现代人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应用知识使之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柔性智能系统,适应人类知识量激增的现状,充分发挥创造力,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素质。
第三是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优良的创造个性品质,如优良的意志品质;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较强的责任感;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严谨细致;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向权威挑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能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富有献身精神,对新事物很敏感,不满足现状,兴趣高雅广泛,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这是所有创新人才一般都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类创新实践已经证明,人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对其创造性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有所创造而成就一番事业。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是以培养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个性品质为目的的。个人崇高的思想品质或优良的性格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不可分割,彼此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且个人崇高的思想品质或优良的性格是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关系重大。
三、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塑造,个性心理的健全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 思想道德教育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献身精神、探索精神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从事创造活动的直接原因。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不可能自发的产生,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主要的是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这是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的根本途径。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必然产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开发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翻译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译成果产业化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陈肇雄博士,在他和他的课题组取得创新成果后,曾动情地说:一种献身科学,为国争光,造福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坚如磐石地树立在每个人的心中。正是这种宝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我们走向成功,两年时间便研制成功智能型英汉机译系统。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几乎所有创新人才都具有这样的品质:追求真理而不顾一切。正是这种勇气和决心,使得他们敢于去开拓任何新的领域。爱因斯坦就说:对真理和知识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这种勇气和决心,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源于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有赖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 思想道德教育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具有建构性的作用。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道德品质既包括人们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它是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一个人的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主观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这对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因为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必然产生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道德认识,这是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也为优良道德品质形成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优良道德品质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德性品质。在创造活动中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非常关键。可以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厚而才丰才是“合格品”。现实生活中就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其知识越多、才能越大,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也越大;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即使再有才干,也很难为社会所接纳。创新,用于造福于民,大功大德;用于祸害人民,其害无穷。没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其创造才能的实现,造成的只是破坏而不是创造。
第三, 思想道德教育对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内化的作用。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性质、情感等。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有利于创新,如懒惰、骄傲、自卑等,就是阻碍创新的不良的心理因素,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排除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充满激情、自尊自信、敢于冒险、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独立思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品格是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在悼念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时曾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这里智力上的成就就是创新的成果,是创造力的发挥;性格的伟大既包括品德的高尚也包括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对人们的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除了进行健康的心理调适之外,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从心灵的深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人的思想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最终还是受着其核心部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对世界、对事物、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做人的标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根本的、首要的问题。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就能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社会、人生和世界,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养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教育对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内化功能和作用。一个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必能锻造出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高素质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总之,爱心、奉献、坚强、自立、进取、开拓等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品格。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对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极为重要。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九
1简述钢琴演奏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想要在钢琴演奏中获得最后的成功,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相当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两个关系钢琴演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是钢琴演奏中的技巧熟练程度;二是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现在,本文根据这两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1)演奏中的熟练技巧。钢琴演奏中的技巧熟练程度,是一个很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他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练习,领悟,还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及生理条件。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者更需要花时间在重新读谱、背谱、分段记忆、难点训练、速度控制、注意力集中等方面上,才可以做到在技术熟练程度上过关,在台上人琴合一,不受干扰。(2)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的技术是运动生理机能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者来讲,用十分平静的心态演奏,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其效果自然是平淡的。如果心情过于激动而到达不可自控的地步,就会出现极度兴奋和紧张的状态。在台上进行钢琴演奏者所要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紧张和恐惧。而这两大问题是相关联的,紧张状态的反复出现,不久
2良好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良好的心理因素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钢琴演奏者只有随时客观地用端正的心态聆听自己的演奏,及时反思、调节,才能使演奏层次更上一层楼,才能对音乐作品随时产生创新的再建构。
3正确掌握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调控
在乐器学习中,有些人先天条件很好,乐感也好,训练方法也很正规,不论平时练的乐曲还是练习曲都比较完整,但是只要一登上舞台,就会紧张失常;有的人演奏稍微有点受干扰,心理紧张得不知所措,技术方面也不如在台下那么流畅,停顿或漏弹一部分。那么演奏时心理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何消除这种心理紧张呢?接下来,本论在此做出以下三种心理素质调控方法:
3.1自我心理调控
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已经多多少少地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的影响,认识到了提高心理素质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因此,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条件。与钢琴演奏有关的心理因素诸多,包括记忆、注意、感觉、知觉等,我们可以联系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实际,有计划地针对一两个问题进行反复训练,争取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3.2科学背谱调控
演奏必须与乐谱记忆相结合,因为在通常大型演奏中,在公开的音乐会上钢琴家都是背谱演奏的。背谱的方法有“听觉的记忆”、“视觉的记忆”、“理智的记忆”等方法。这三种方法,从教学实际过程中来看,单纯依靠一种方法来进行音乐记忆,特别是记忆一首大型的钢琴乐曲,是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的,这样的人才为数不多。一般来说,在实际运用中,是将这三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使脑、心、眼、耳、手这些器官完美结合,最后使得思维、情感、神经、肌肉、听觉、视觉达到最理想的运用。
3.3长期心理调控
(1)视奏阶段是演奏者的初级阶段。要求学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整、准确、熟练地完成视奏任务。这就需要学者有良好的识谱视奏能力。在视奏中要视觉先行,为准确弹奏后面的音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识谱速度。这就要求学者要眼镜看谱不看手弹奏。在看乐谱时候,必须先通过大脑反应,再发出手指运动的指令,控制手指有目的地运动。
(2)技术攻克阶段。演奏技术包括手指的灵活度和对各种音型的掌握,肩、臂、手的重量运用,对音色、力度的变化控制能力,对踏板的控制等。在钢琴作品的弹奏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难点,首先要明确自己最难掌握的部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攻克它。
(3)音乐处理阶段。首先要知道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其中包括作曲家生平经历,历史,背景,作品风格等。音乐处理阶段重视内心听觉的练习和声音想象力的培养,从视奏阶段“看谱——弹奏——听觉检查”的过程,转向“声音想象——弹奏——听觉检验——调整手指的运动”。手指的一切行动都要对音乐的表现为中心,犹如歌唱家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那样,做到将作品演奏得尽善尽美。
(4)演奏前短期心理调控。短期的心理训练是在演奏前的一段时间里,针对演奏者的心理变化而进行的特殊的适应性练习。运用调整心态、适应环境、提高内心的承受力等方式。练习的方法:模拟表演考试训练。熟悉舞台表演的各个环节。如上台下台、演奏前要看好键盘弹奏的位置、想好演奏的速度和演奏中的情绪,按照考试要求将曲目进行连奏练习,不论演奏中对与错都不要中断曲子。等全部演奏完再做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在下一次的模拟考试演奏中加以修改。
4如何提高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
以上所讲到的是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调控方法,现在我们要把以上的内容运用到一个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去。在理论上,看似简单的调控方法,在实践中,却是一个十分漫长而艰苦的心理素质抗战的过程。
(1)发现自身心理紧张的原因。每个钢琴演奏者上台时紧张程度都不一样,当然,每个演奏者失败的心理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是对自己不自信,过于担忧导致在音乐会上情绪紧张失常;有些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导致在音乐会中追求完美由这种压力引起的紧张,影响发挥。除了以上例子,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心理原因导致钢琴演奏者的失败。
(2)对症下药。以上讲到了寻找导致失败的心理原因,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1)消极经验使人学会恐惧。要克服它只有通过忘记恐惧及学会新的演奏感情。2)积极地估计自身能力和自信感对于克服失败的恐惧十分重要。3)错误是属于演奏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镇静对待错误,学会一种诀窍,尽量避免已发生的错误。演奏时更应该冷静地将作品继续演 奏下去,跳过已经发生的事实,而绝不能将思想缠绕在已经发生的和可能还会发生的错误上,否则会造成更多的错误。
(3)长期公开演奏。长期在公共场合,在同学朋友面前进行钢琴演奏训练是整个心理训练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善于总结。这是钢琴演奏中心理训练过程最后的一个环节。不论是台下的钢琴演奏训练,还是在台上正式的钢琴演奏,我们都要时刻学会自我总结。每一次的钢琴演奏训练结果几乎都是大不相同的,出现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只有不停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挖掘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才得以进一步地解决演奏中所存在的技术上、心理素质上的种种问题。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建设日新月异,车辆随之增多,交通愈加发达。考驾照人越来越多,因此,对驾驶员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驾驶员的素质,决定着是否能够保证在今后安全行驶的大问题。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安全行驶的必备条件。因此,在对驾驶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和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对学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到技能训练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
一、树立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意识
对驾驶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驾驶员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因为驾驶技能不是独立的,它与心理素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一个合格的驾驶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表现在运用驾驶技能、熟练操作驾驶技术、合理处置交通情况时能够表现出一种稳定、协调的良好心态。表现在驾驶动作上自然大方,毫无生硬之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较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各项动作协调和谐,在操作思维上,反应灵敏、判断准确、行为果断、动作迅速。这些素质的高低尽管有先天性的因素,但大多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训练的,其中包括驾驶员培训期间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驾驶员培训中理所当然地包含了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因而心理素质的教育的责任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教练员的肩上,我们理应自觉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从现实状况来看,心理素质教育的业绩不容乐观。许多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固然不应该完全由教练员来承担,事实上我们教练员也承担不了。因为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是靠一时一事能完成的,它需要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承担对驾驶员培训任务的教练员,完全应该利用传授和训练驾驶技术的机会,对自己的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二、针对不良心理,因势利导
驾驶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年龄、性别、身高和经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作为新学员,他们面对驾驶技术这项新的学习内容,会有一些不同的心理反映,其中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也有不少不良的心理表现。作为教练员要能够洞察学员的不同心理反映,把握学员的心理特征,特别是要针对种种不良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一是针对恐慌心理,要帮助学员消除其紧张感。由于对驾驶技术不够熟悉,初次学习驾驶技术,心理比较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但有的学员因紧张造成心理恐慌,致使在学习技能操作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这就不正常了。面对这种紧张恐忙的心理。教练员要给予人文关怀,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做一些放松动作,消除紧张感,同时对他们的进步都作肯定性的激励性评价,对他们的操作不当,不采用简单地喝斥,而是给予耐心细致手把手式地指导。二是针对怯场心理,要注重其自信心的培养。有的学员本身性格腼腆,特别是一些女学员,她们往往会表现怯场心理。她们平时对某项操作规程已经熟练掌握,但到了考核或正式上路时,就全忘了。对这种怯场心理,主要还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摆正心态,正视自己所面临的操作技术,相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和能力,加强实际操作的反复训练,提高技能,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提高自信心,从而克服胆怯心理。三是针对马虎心理,要注重其责任心的培养。有的学员对理论知识不肖一顾,认为会开就行了,要懂那些道道干什么?对于技术他们也满足于一知半解,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忘这忘那。他们常常不严格按规程操作,从而导致操作的频频失误。对于这种心理,教练员要严肃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明白自己驾驶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事关生命大事,并要求学员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学好每一个驾驶动作。要求他们以对生命的敬畏高度来重视驾驶技能的培训。四是针对犹豫心理,要注重果断性的培养。由于学员刚学习驾驶技术,没有驾驶经验,技术也不熟练,他们对行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车速、间距、迎面车辆情况、自身的车辆性能以及道路交通信息的判断把握不准,在关键时刻就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况。许多交通事故常常是由于驾驶员的犹豫不决造成的,因为在关键时刻一犹豫,反应一迟缓,就导致了判断失误,错失了避险的最佳时机。因此,对驾驶员的果断性心理训练也是必要的,要求遇到交通情况,动脑保持清醒头脑,作出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行驶安全。
三、技能训练与心理指导有机结合
驾驶员培训最基本的当然是驾驶技能及其相关理论的培训。从技术层面看,它包括驾驶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从上下车的动作规范到起动的操作规程以及换档、转弯、行驶的技术要领,是日常培训的基本教育内容。从交通心理学层面看,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要求学员把握驾驶心理特征,了解驾驶活动的心理过程。这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其次不仅要针对学员在学习驾驶过程中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还要针对驾驶员的普遍不良心理进行预警性的教育。如教育学员在今后的驾驶生活中要克服侥幸心理、赌气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逞强心理、急躁心理、犹豫心理、图利心理等不良心理。
驾驶员的培训毕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离开实践操作,一切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要把对学员的心理指导过程与技能的指导和训练过程结合在一起,使学员能够在具体的操作中训练心理素质,体验和感悟其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如在指导学员换档时,要求做到心情放松,情绪稳定,用掌心握住变速杆球头,五指自然向内弯曲,以手腕和肘关节力量为主,肩关节力量为辅,自然推拉变速杆更换档位。指导他们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还要重视注意的合理分配,善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双眼要注视前方,左手握稳转向盘,根据感觉和知觉接受到的外部信息,灵活而自然地调整行使方向。在整个换档操作过程中眼睛的注意力邀始终集中在观察前方上,不低头下看。手脚配合协调,全身自然放松。这样的指导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心理指导与技术指导结合在一起,使心理素质教育不露痕迹地渗透在技术指导和技能训练之中。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十一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他们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心理科学的繁荣,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趋势必将促进心理科学方法多样化和更趋科学化, 要善于依据青少年特点,综合选择那些具有先进性、互补性的训练方式,使青少年心理训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目前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以及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青少年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可见在青少年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青少年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青少年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为有效引导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需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要教育和指导青少年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要增强青少年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青少年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青少年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总之,青少年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十二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提升 评价体系 实践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理念中,仍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的现象。这样的教育结果,会导致高职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能完全地把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供需脱节,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错位。高职教育如何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时俱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优秀合格人才,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前途命运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内涵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职学校的根本任务。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美、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制定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性的基础,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内涵可以分为一般素质和核心素质,一般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素质、基本的法律素质、强烈的团队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优秀的职业素质,核心素质包括开拓的创新素质、畅通的信息素质、良好的科学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指一般素质和核心素质综合表现。
2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途径
学校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落实在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上,也落实在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
2.1 课程设置
课堂教育是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渠道,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专业课和任选课,课程或相关活动是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载体,开设什么课程,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不能缺乏必要的载体而去空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2.2 实践教学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素质�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从实践教学入手,抓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环节。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依据“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和“以能力�
2.3 生活指导
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老师等为新生和需要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提供咨询、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如何预防酗酒、吸烟和吸毒;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与人友好交往;如何提高组织能力和生活能力;如何预防饮食紊乱,保持身体健康;如何注意人身安全;如何消除焦虑,防止自杀倾向;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防止过度疲劳。
2.4 校园活动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徜徉在浓郁健康向上的文化校园里,身在其中的学子们就不得不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可以教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可以教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可以教育人”。因此,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如举办开展各种文艺联欢会、学校运动会、创业园经营活动、各种专题的演讲比赛、IT比赛;通过组织内容繁多的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墙壁文化、英语广角等等,让学生无时无处不在接受文化的感染。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团队精神,从而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各种能力。加强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使他
2.5 校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校风,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良好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其中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
《礼记》中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职学校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是高职学校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无容置疑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把知识传给学生,也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传给学生,还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格、奉献精神去影响学生。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条件,全面提高教师令人称道的教风。
3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践
3.1 完善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平台
课程体系由校级平台课程、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专业任选课)、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部分组成。校级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表达能力、健康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见识、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学院公共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拓展能力和融通能力。专业平台课程(含专业群平台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指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课程或活动对应见下表:
3.2 健全的规章制度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保证
为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进行,学校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指导与考核管理程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赛事与指导管理程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资格审查制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通过这些文件的实施,以规治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3.3 高效的学生组织机构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助力器
学校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先后成立电子协会、投资与理财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爱心协会、国画协会、摄影协会等49个协会。这些学生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这些学生组织已�
3.4 文化育人立体框架构思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途经,拓展大德育的文化育人渠道,强化专业课的文化育人功能,坚持传德技之道,育贤能之才,努力打造具有河职院校本特色的贤能文化品牌。
4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新形势下人才结构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时展的总体体现,对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一班人坚信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没有正确的教育行动,也就培养不出健康全面发展、深受经济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所以,在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切切实实把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显著跃升。
参考文献:
[1]黄艾华。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任立华。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沃斯(美国),德莱顿(新西兰).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4]杨小俊。论大学生素质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5]杨永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与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6]时全丽,庞杰。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9-141.
[7]邓步君,曾武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7):99-100.
[8]孙天才,丁志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2010(10):125-126.
[9]王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263.
[10]姚宏,叶宁。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7-20.
[11]张琳晶。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19-21.
[12]武正林,朱建国,张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7):10-12.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十三
【关键词】幼儿教师;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健康成长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特别是对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人格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幼儿教师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心理基础[2]。本文针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缺陷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以及幼儿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1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幼儿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幼儿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游戏、学习、生活都由幼儿教师指导、管理和培养,由于幼儿天然的“向师性”,使教师的内在品质在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人格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幼儿健康成长及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
1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1.1具有事业心与爱心
幼儿教师如果没有爱心,缺乏相应的职业情操,是无法完成好教育这一神圣使命的。热爱幼儿,富有爱心是对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有事业心的教师,对工作有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教师有事业心和爱心,孩子们才会感到老师的亲切和温暖,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1.2浓厚的求知兴趣
幼儿园教育改革日趋深人,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求幼教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使自己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思维观念的话,才能不会被社会淘汰。
1.3丰富的情感和稳定的情绪
教师的情感要丰富,但情绪要保持稳定。一方面,幼儿教师的情感是否丰富,对整个教育活动的气氛,以及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幼儿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能将不良的情绪带到教育活动中,以免对幼儿的情绪也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1.4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时期的性格具有较强的过渡性、可塑性和模仿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想让孩子们变得活泼开朗,首先教师自身就要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才能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
1.5顽强的毅力
幼儿教育工作具有其他教育工作无法比拟的繁琐性、单调性和差异性。幼儿教师每日不仅要关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还要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事无巨细,样样需要操心。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到底、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
2目前教师心理素质缺陷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偏移。面对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部分教师从注重精神追求转向追求经济利益或其它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观的偏移对幼儿心灵的污染是不言而喻的。
(二)性格品质有待完善。有些幼儿教师在工作态度上常表现出被动、消极的精神;在人际关系上对人冷漠,不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过分强调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宽容与理解,很难与别人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情绪稳定性和自我调控能力有待增强。不能有效地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无法抑制情绪的冲动。
(四)心理承受能力有待加强。有些幼儿教师面对挫折时要么束手无策、不知所措,要么采取消极逃避、冷漠、攻击、报复甚至其它不合理的方式来求得自身心理的平衡。如有的教师在遭遇挫折后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方法来发泄心中的怒火怨气。
(五)教育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幼儿教师不能主动更新知识,用新知识去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不会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学习、游戏的内在积极性。
3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形成
3.1要不断提高对幼教事业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时期的性格具有较强的过渡性、可塑性和模仿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建设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幼儿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产生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
3.2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幼儿教育工作具有其他教育工作无法比拟的繁琐性、单调性和差异性。幼儿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充分认识其角色的特殊作用,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处处给幼儿提供积极的影响。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幼儿树立典范,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以良好的心态去影响、教育、感染幼儿,以高昂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欢乐的群体之中。对待幼小的幼儿,幼儿教师不能强求划一和硬性规定,需要耐心地对待和处理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幼儿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耐心、不怕麻烦,要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3.3要加强自我修养
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通过训练形成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加强自我修养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教师心理训练是指用心理学的专门方法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教师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作为幼儿教师,应自觉学习当代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心理训练这些特殊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应积极通过理智、代偿、升华、合理化等心理训练,来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
3.4创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教师心理素质就必须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尽量做到美观并富有教育意义。幼儿园的管理者应为广大幼儿教师营造一种民主、轻松和活泼的工作环境,使幼儿园园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职工与幼儿之间要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团结一致,形成一种自由、温暖、宽容、平等合作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3.5构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与保障体系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首先在师范教育方面,应重视对高校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鉴定,从源头上把握教师的质量。在教师的聘用管理方面,应加强对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的测试工作,心理素质不合格者不能聘为教师。在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时,有关部门应增加对教师心理素质的测评内容。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篇十四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品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的支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呢?
一、优良心理品质的内涵
品质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犹如一座高楼大厦,是由地基、墙体、门窗等等结构元件组成。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品质是多元化构成的,其中和人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都有很大的关系。人们的思想与性格是动态可变的,所以心理品质也会波动。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也不是一劳永逸。心理品质的多元性决定了我们培育良好品质的多渠道和多样化,心理品质的动态可变性,决定了我们培养良好心理品质需要进行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 体育道德的培养。
构成优良心理品质是多渠道的,首先我们要从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个主渠道入手,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涵,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是建构体育道德品质主要内容,在体育教材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素材,应当把它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培养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自豪感,认识客观差距,激发上进心。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比赛中为祖国勇夺金牌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用许多无名英雄为了祖国荣誉给优秀运动员当陪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教育应包括: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热爱集体,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爱护公共财物等。
2. 良好的意识品质的建构。
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产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动机,参与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有意引导,让同学知道为了达到某项体育活动的目的需要学生用意志克服心理上的各种障碍,才能使自己的目标能够达成。积极的参加锻炼达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许多事物的发展与成功都是在顽强意志下完成的。意志品质的好坏与体育运动中能否夺取胜利有直接的关系。对学生来讲努力将体育活动中发展的学习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珍惜生命和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态度,能真正理解并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其一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取的。
3. 优良性格品质的培养。
人的性格不是天赋的,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力。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让学生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性格上产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如何建构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大课题,我们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理智又富有热情;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教材安排的有趣味性,使学生乐意接受,化难为易,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如在障碍跑,跨栏,支撑跳跃等待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大胆果断的性格;在球类教学过程培育机智、灵活、顽强和拼搏精神;在拔河与接力跑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团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相互帮助与保护,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总之我们要在整个体育教育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三、体育教学中良好心理品质培养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意多种性特点。
根据心理品质构成要素的多种性特点,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类教材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应的优良品质。如在基本体操对形队列的训练中着重培育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在跨栏和障碍跑教学时着重培育勇敢与不怕艰难的优良品质;在跳高教学时着重培育进取性,攀登新的高度;在跳马教学时则着重培育学生的果断性;在篮球运动中着重培育协作性;接力跑时着重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总而言之体育教材中的每一部分都能够挖掘出进行品质教育的有效素材。备课时确定每一次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着重培育那方面的优良品质,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个有心人。
2. 注意心理品质形成的长期性特点。
我们知道学生的优良品质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形成,需要通过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所以品质教育要贯彻经常性的原则,对一些基本的素质培育要反复不断地进行教育,如队列队形教学,“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其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能力,其二是树立良好的作风。尽管“步调一致”练起来单调,枯燥,但对学生心灵的陶冶,促进是久远的。又如学生做广播操对组织性方面很有促进作用,开学初要抓一下,期中要比一下,始终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校风,校貌建设的大事来抓。根据心理品质形成的长期性特点,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细水长流,常抓不断。
3. 优良心理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心理素质自我总结范文【推荐14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