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工作总结 > 正文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通用16篇)

2024-12-17 19:54:32 1级文库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一篇

  20xx年xxx市城市基层党建的第二期专题培训于10月20日至30日在上海举办,很幸运、也很感激市委组织部和市办公室领导能够给我一个赴上海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走出去开阔视野,提升眼界。在十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堂讲解、现场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系统地对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前卫的工作理念、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热难点问题、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学习,下面结合个人感悟和体会,简要交流如下:

  在李国弟老师的“城市社区党建若干问题的思考”一课中,他强调基层党建实在化问题,就是要具体化,项目化推进服务项目。这和当前我市做好项目化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完全契合,只有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才能做实我们的工作,在不断地攻坚过程中才能生成务实管用的好办法、好经验。同时李国弟老师明确了城市基层党建三服务的要义,这个点让我想起了当时学习秘书工作的“三服务”的理念,秘书工作中“三服务”的内涵是:“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而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三服务”则更注重的是:“上级党组织要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员服务,党员要为群众服务。”明确了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服务关系。

  学习中老师还通过大量的课题成果给我们展示了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干部的素质和办事效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干部的能力素质越高,办事效率也就越快,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我们不断提升干部的能力水平,就能更好更快的去做好服务工作,这就和组织部把我们100多号人从xxx送到上海来学习,来提升我们的能力,目的就是我们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一段时间后大家一定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就是要学习上海先行先试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的实际,结合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实际,来指导和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少走弯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好的服务我们当前的工作。

  在谈到一个单位,要增强凝聚力,营造文化力,提升创新力,推动执行力,优化生产力的问题时,老师强调要清醒地认识到班子成员合力就是能力,合力是战争里的堡垒,内斗则是堡垒里的战争,班子成员之间几个人碰头是可以解决关键问题。要坚决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战斗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在授课过程中我比较关注老师的一个调研课题,分析一个单位两个一把手和党政一肩挑干部问题,这对认识单位管理问题和当前科学认识“队社融合”问题,给了我一点启发。单位中两个一把手,无非是“22321”,就是20%配合得很好,天衣无缝,20%比较好,30%配合的一般般,20%表面工作,各有己见,10%公开斗,我想这种规律在社区、工作队也是成立的。也有的单位党政一肩挑,这种模式有何利弊呢?好的方面:一是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干部,二是解决领导决策体制问题,决策效率高,三是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四是有利于减少行政成本,开会少,五是有利于全盘考虑。当然也有弊端:一是家长制,办事一挥手,用钱一支笔,二是权力缺乏制约,三是造成干部亚健康,压力大。当然这两种模式在现实组织工作中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优势和弊端也同样存在,是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并适时加以控制,更好的抓好单位管理工作的。

  同时在两个具体问题上,我也同意老师的观点。一个是关于党员红细胞双报到的问题。我们现在追求双报到,他有四个评价要素,要实现报到率和参与率100%,这两个好实现。但是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认同率和满意率有多少,党员的认识到不到位,还是仅仅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对这项工作内心认同不认同,满意不满意也应当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两新组织全覆盖的`问题,我们现在采取的是社区成立两新组织党支部,制定“一企一策”等组建措施。而上海采取建立楼宇党组织、商圈市场党组织、园区党组织、行业或行业协会党组织,不断扩大“两个覆盖”,尤其是做好行业和行业协会党组织这个抓手,解决党组织频繁的开关问题,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在王丽平教授的“以人民为中心——社区管理与社区建设”课程中讲到,我们要明白回顾历史我们党之前是革命党,是枪杆子夺取政权;如今是执政党,是用公共政策来维护政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让我们的公共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而社区面临的现状,我们有些基层工作人员确实能力水平跟不上,“讲政策不如上访户,讲法律不如拆迁户,讲技术不如专业户,讲发展不如个体户,谈感情不如贫困户。”谈到基层治理中的“五不如”时揭示出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层治理对基层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基层干部要明白社会工作是要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要熟悉群众的语言,食人间烟火,不断学习和掌握好政策,去解决老百姓关心和发愁的问题。

  在“杨浦区‘一线工作法’实践与启示”一课中,上海的这一做法和我们当前运行的干部下基层、党政正职领导联点社区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一线工作法”是杨浦区城市转型中探索出来的新办法。在思想层面,全区干部动员统一思想,一是干部思想解放打破束缚,二是塑造了干部队伍“四敢精神”,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在理念方面,提出群众的呼声是工作第一信号,群众的需求是工作第一选择,群众的满意是工作第一标准,群众的困难是工作第一责任。在工作内容方面,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核;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采取的形式,干部定点下基层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局级领导包片,处级领导定点,机关党支部结对基层党支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定人:工作主体是党政机关的县处以上实职领导干部。定点:对应联系街道社区,定时:每月第二周周四下午作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日。四级平台条块协调解决基层急难愁的工作制度,第一平台:社区干部,第二平台:一线法干部,第三平台:厅局级干部,第四平台,一线工作法办公室,一线工作法办公室为解决居民困难的最高平台。)

  通过学习杨浦“一线工作法”,我们应该有所启发,一是贯彻群众路线要有活动平台,抓好载体搭建。让干部联系群众有载体、深入群众有平台、服务群众有渠道。二是贯彻群众路线不能阶段性,更不能一阵子。凡是受群众欢迎阶段性活动只有常态化坚持下去,才能出实效。三是贯彻群众路线领导干部需带头。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就会产生强大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向好的方面转变。四是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制定考核办法。群众工作只有考核跟上去,才能避免短期行为和“作秀”行为,使群众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五是贯彻群众路线既要聚焦解决民生问题,更要着眼于历练干部。解决干部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六是贯彻群众路线就要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用权的最高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从基层视野这次城市基层党建培训,我真的要思考我们的工作到底有没有做实,无数次谈在嘴上,多少次写在材料里的凝心聚力,自己仔细想想到底凝什么心,聚谁的力。凝心要凝党心、民心、善心(良心),聚力要聚组织力、创新力、战斗力。要思考基层党建如何才能根基稳固。既然去学习了,就是要充分理解和学习上海的经验做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好的服务我们当前的工作。要思考社会是什么,社区在哪里。说社区是基层,因为有千家万户的对象和范围;说社区繁忙,因为有千头万绪的工作和服务;说社区辛苦,因为政策落实需要走进千家万户;说社区复杂,是因为千变万化的工作内容和各种群体对象纷繁多样;说社区无奈,因为要做千言万语的反复和劝说;说社区重要,是千真万确的重要,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希望培训班能够长此以往,让更多的基层干部能够掌握更多管用务实的工作方法,与大家一道努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二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层治理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单位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工作。

  我们充分认识到基层治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目标。我们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注重党员队伍的建设,强化组织纪律,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培训等,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为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深入推进社区治理。

  我们注重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通过设立居民议事会、居民自治组织等机制,加强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健康教育等,我们增进了社区居民的'团结和融洽,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能。

  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我们注重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通过与社会组织的紧密合作,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我们与社会组织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四、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我们积极探索和推广创新的基层治理方式,如网格化管理、志愿者服务等。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我们实现了对辖区的全面覆盖和精确管控,加强辖区内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通过培养和引进志愿者,我们实现了对辖区内各类志愿服务的全面覆盖和精细化管理。

  五、强化法治建设。

  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理。我们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三篇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搞好干群关系,一定要抓住核心问题,这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搞好干群关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推进创新,和谐惠民"这个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诚心诚意,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

  一、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

  革命传统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和产生的、代代相传的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中国解放革命进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前仆后继,勇于献身。在革命的极其艰难时期,他们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不断地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成为了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三大法宝之一。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务必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时刻牢记贯彻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然而我们之中有些干部生活好了,工作条件改善了,认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等优良作风不必提倡了,出现了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和利益的现象,有的甚至兑化变质,堕落腐败成为党内的蛀虫、人民的公敌。职务越大,责任越大,担子越重。领导干部尤其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决不能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更不允许挥霍和侵吞人民创造的财富。唯有如此,我党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也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强化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我们要时刻牢记: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我党的血脉,是我党执政的基础,脱离人民群众,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这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疏远了,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的思想在滋长,有的甚至滥用职权,以权压人、仗势欺人、瞒上欺下,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光辉形象,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一定要强化宗旨意识,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我们要为多数人谋利益,把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贯彻于具体工作中,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民为己任,想群众之所虑,谋群众之所求,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带领人民建设美好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境界是爱人民。"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拥护、是否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去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搞好干群关系,要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

  一是少打官腔,多说实话。人民群众认识了解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是"听真言"。说真话、说实话往往能获得群众的认同,取得群众的信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群众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所以领导干部少打官腔、多说真话实话,敢于承认问题,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唤起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是少听赞歌,多听意见。适当的赞誉使人增强信心,过多的溢美之辞,则成为阿谀奉承,更可能包含着复杂的目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心向背,可能不动听,但良药苦口。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少听赞歌、多听意见,这样对党的事业有利,对工作有利,对领导干部的个人成长和进步有利,对于广开言路、加强同群众的交流和联系更有利。

  三是少蹲机关,多下基层。领导干部在机关蹲的时间长了,就会逐渐脱离群众,产生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增加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机会,了解群众疾苦,这样才能知民情、懂民心、晓民意,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是少发命令,多做调查。党的领导干部要多做调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剔除自己"啥都懂,啥都会"及"群众无知"的错误认识,深入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调查研究掌握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减少"瞎指挥",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获取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四篇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两新”组织不断涌现,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落实好两个有效覆盖,更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组织扩覆盖是重要抓手,强化党组织领导地位是核心关键。12-2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严肃组织生活,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引领社会治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一、构建开放融合,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延伸服务“触角”。按照“网联万家、格中办事”的思路,以社区党总支为网格管理中心,注重社区在册党员、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五类党员作用发挥,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小组长”三级网格体系,将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单元,通过网格化管理,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找准服务群众的平台,实现了社区基层组织设置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化党组织体系的.连接。党总支结合社区作为商业网点集中的特点,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重点,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成立了区域型商圈党组织——诚信商圈党支部孕育而生。并为13家个体经营户授予了“党员示范岗”的标牌,旨在亮明党员身份,促进诚信经营。

  二、加强共建联动,统筹促进区域党建大融合。

  12-2社区属于商业型社区,辖区个体工商户多,社区党总支坚持从服务群众、服务辖区单位、破解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丰富“共驻共建”内容。为全面落实师市基层党建“12345”工作思路,以区域化大党委理念,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联、共同发展”的原则,社区根据街道“3410”工作机制,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把3家驻区单位和2家共驻共建单位统一纳入联建共建机制,依托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活动,以“维稳工作连抓、民族团结联谊、宗教工作联管、阵地建设联建、宣传教育联做、区域环境联创、文化活动联兴、公益事业联办、困难群众联帮、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联推”为抓手,深入推进“大党委”的各项工作落实。通过“大党委”工作模式,共建单位从原来的单一物质资助,发展到环境共治、稳定共保、服务共兴、文明共建,达到了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社区共管。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与共建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共建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走街串巷进行文明劝导,进门入户宣讲政策,妥善协调解决居民诉求16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实现了城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互补,相互促进。

  三、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为民服务的活力。

  社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强化社区功能的整体提升,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社区以“党建+”为抓手,创立了3个党建品牌,成为社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亮点。

  一是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社区创建“党员志愿者积分银行”品牌,通过积分兑换实物,实现对志愿者的回馈嘉许,带动更多人参与社区创建优良环境、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党建带群建。社区创建“七彩讲堂”品牌,通过每月一次向居民授课,培养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安全消防知识、了解惠民政策、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丰富群团组织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便民服务。

  三是强化服务,亮明党员身份。社区创建“老姬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品牌,这是由优秀党员代表姬庆科同志发起并创立的品牌,服务队员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弱势群体进行磨刀、水电暖检修、理发等便民服务。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社区党员的风采。

  通过共建联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组织与党员的沟通联系,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居民为主体,共建单位、全体党员等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提高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新型社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优化管理的功能得到加强。融合性发展初步形成,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用更加凸显,开创了城市基层治理新局面。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五篇

  我参加了市委党校“20xx年千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活动。培训的课程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当前党在农村的政策方针与农村经济形势,有市委九次党代会报告学习,有教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与促进社会和谐等。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选题广泛,内容充实,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对本职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培训所设科目贴近实际、贴近工作。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学到了基层工作的管理经验,和其他村官交流了学习培训的心得感受。由于自己在农村基层工作,所以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一课我听的特别认真,感受也颇多。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培训让我体会到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素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益,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不仅要从书本过程上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周围同志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成败也在人民。群众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重视群众工作,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党的优良传统

  党建工作要严以律已,宽容待人。应把老百姓最难解决,最难办的事情,帮他们解决,让居民有安全感;做好弱势群体工作,让他们感觉到村委会工作者的温暖;文明礼貌用语,做到来有问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的优质服务。

  当今农村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直接考验着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要想得民心、顺民意,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就必须长期坚持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工作思路。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带着感情做基层工作。

  对待群众要热情,要关心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生活得到保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是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凡是要求合理,但政策没有明确的依据的,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六篇

  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近年来,xxx社区党总支大力打造“全能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全能网格”已成为社区群众公认的服务名片,这也是xx省探索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全省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机制,统筹推进领导体系、组织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能力体系建设,形成了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满盘沙”变“一盘棋”

  省委高位统筹、改革创新,创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构建起“大党建”格局,对基层社会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进行靶向突破。

  创新体制机制,整体谋划布局,解决“谁来抓”

  省委书记xx挂帅,担任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相关省领导分别担任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民生服务5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全省9个市(州)、长白山开发区和60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工作机构。各地涉及基层治理的政策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抓基层治理的主体更为明确、责任更加清晰。

  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专项工作聚力攻坚,解决“抓不实”

  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重点任务24项、主责部门13个;指导出台5个专项工作组三年工作计划,明确专项任务70项;编制全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标准体系,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提供总抓手、任务书、路线图。

  在统一的领导体制下,真金白银投放基层,精兵强派往基层,政策项目向基层倾斜,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各项任务按照任务书、路线图全速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网格、农村屯组。

  提升治理效能,“多条线”拧“一股绳”

  街道(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行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是xx省实施党建引领城乡治理5个专项工作的'头等大事。

  加快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出台街道(乡镇)职责清单,梳理细化街道(乡镇)282项责任事项、“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事项46项。推动清理基层“责任状”、“一票否决”事项648项,给基层减负、提高治理效能。

  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下沉延伸,省市县三级向街道(乡镇)下放服务事项112项,社区(村)领办代办事项比改革前平均增加36项、增幅225%,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随着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破冰,在网格治理、物业管理、民生服务等群众关心的领域,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被精准“开方施治”

  全省重新划分城乡网格近6.9万个,比改革前增加27.6%,网格划分更加精细科学,治理服务半径大幅缩减。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大力充实网格力量,把社会治理的“多条线”收拢集聚到网格这“一股绳”里来,做实做活基层治理“一张网”。

  物业治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省委组织部会同省住建厅推动颁布《xx省物业管理条例》,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全面领导;印发消除无物业管理小区工作通知,实行台账销号管理,截至20xx年底,全省1749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实现动态清零。

  凝聚各方力量,“独角戏”转“大合唱”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方式,同样在xx市二道区丽景秀苑小区发挥着作用。这个老旧散小区组织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建立了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建责任体系,将小区居民紧紧凝聚到一起。

  深入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强化资源整合,使各领域党组织形成握指成拳的治理合力。

  在xx市,22个街道和镇辖社区全部组建党建联盟,涵盖各类组织810多个,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一张网、全覆盖;

  xx市撬动各方资源,鼓励社区广泛开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人才共育、发展共促等活动,成立158个党建联盟,吸纳1337个成员单位,盘活利用联盟单位活动场所156个,让全市各个社区充满“家的味道”;

  xx县打破地域、行业界限,依托党建联盟组建50个志愿服务党小组、53个网格党小组,确保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辐射带动区域党建整片建强。

  全省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6.9万名“两委”成员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5041名党员干部担任街长、路(巷)长,40多万名热心居民主动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民政厅,指导各地落实“社工岗”政策待遇,按照“三岗十八级”核定社工岗人员薪酬,让社区工作者更安心更有奔头。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七篇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基层党委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改革创新,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体现了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思想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带头转变精神状态,把精神面貌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带头打破束缚我们思想观念的条条框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改善结构、完善功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在党建领导方式、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活动阵地、活动内容及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打开组织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

  适应城乡发展日益融合,联系日趋精密,“两新”组织大量出现,党员流动频繁,党员从业多元化的要求,树立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理念,构建城乡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城乡党建资源一体配置、城乡党建事务一体管理、城乡党建服务一体开展、城乡党建考评一体进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及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要创新工作举措。

  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己,用改革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立足基层工作实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积极探索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途径和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党员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带动全处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努力形成全处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谋全处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处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统一到推进我处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统一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上来。

  四是要创新领导方式。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领导方式,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不渝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检验组职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一是要把“整合”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方法。

  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各类党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有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一要整合组织资源,巩固执政基础。二要整合干部资源,提升发展能力。三要整合人才资源,激发创造活力。

  二是要把“服务”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手段。

  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围绕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民意。要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组织作为基层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二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各类经济待遇保障结合起来。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述评制度,将服务举措、成效作为衡量党建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三要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四要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是要把“民主”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基层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四是要把“和谐”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

  基层党的.工作应紧扣和谐主题,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五是要把“创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

  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二要围绕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三要围绕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要求,改进和完善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办法。

  六是要把“统筹”作为基层党建的考核关键。

  要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把基层党建考核与经济发展和业务考核统筹进行,同步考核,同步推进。一要改进考核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二要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三要兑现考核奖惩,增强考核评价的实用性。

  党的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八篇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城市和农村社会治理都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都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治理的探索。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我们在认识上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重要转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体现了我们党社会治理理念的升华和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就基层社会治理来说,它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意味着社会治理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社会主体共同治理,治理方式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向多方良性互动,更多主体在党的领导下,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有利于使社会治理成为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二、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寻求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一个重要体现是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无论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还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都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社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统筹各方力量协调行动,促使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推进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关的制度,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基层社会治理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进行。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真正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还体现为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此,要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坚持在基层党组织直接领导下和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保证基层群众自治有活力、有秩序。在基层选举中,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加选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把握选举的正确方向。在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中,基层党组织要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等一道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在基层事务日常治理和民主监督中,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和群众监督民主决策事项的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新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协调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能力,丰富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手段。

  三、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它不但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认同,还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增进社会和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人民群众通过这些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广泛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实践表明,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参与人数众多、自治领域广泛、民主实践生动,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

  当前,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应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途径,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为主要目的的民主治理实践,以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全面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做到群众利益延伸到哪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覆盖到哪里。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将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应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习惯,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强化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自治提供法律保障。发挥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凝聚社会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依靠德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九篇

  我镇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政法委的关心指导下,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深入各村(居)开展排查隐患,调处矛盾纠纷。政法、综治、维稳、信访、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齐头并进、平稳运行,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温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把综治工作摆在首位。一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把综治维稳工作与脱贫攻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年初组织召开综治维稳工作部署会,做到了将任务、责任、目标真正落实到了实处。结合镇情实际,班子成员挂点办公室包村负责综治维稳工作。对村(居)、镇直单位综治维稳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于年底考核成绩较差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二)在全国“两会”及重大节日期间,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了维稳行动,确保了我镇的社会稳定,对重点信访人员和不稳定人员进行了包案领导责任制。

  (三)经常研究和部署综治维稳工作。镇党委、政府坚持对综治维稳工作每月一研究,对矛盾纠纷排查隐患进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上报,并实行台账管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隐患,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落实稳控化解措施,限期处理,结案销号。

  (四)加强信息反馈,保障工作经费。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对突发情况,做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为确保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镇党委、政府年初将综治维稳工作经费列入了预算,加强了经费保障。

  二、排除患、破难题、重调解

  一年来我们以村调解、中心组调解、镇调委会调解筑起三道防线,始终坚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工作思路,把问题看大,把工作做细、把矛盾化解了。一年来,全镇无群体的事件发生、无重特大事件,无失控村、难管村,为乡村振兴、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的力度,把各类矛盾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镇综治中心为依托,把综治办、司法所、信访、民政、妇联、共青团、派出所等综治成员单位(部门)的资源集中起来。“村组管不了,乡镇管不好,政法管不着”的矛盾纠纷有人抓,有人管。坚持与人为本,依法办事,着力把影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加强基础建设,精心构筑第一道防线,充分发展各级内保组织的作用,不断推进了综治工作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活动。

  各村(居)做到每日一登记、每周一分析一上报,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化解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报告,尽快掌握矛盾发展动态,取得调处主动权,使大小矛盾无藏身之地。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集中力量调处,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并逐一落实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一年以来,全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处理各种信访案件18件,回复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182件。总的来说,今年的信访秩序全面有所好转,信访办结率、停访息诉率、群众满意率提高。信访案件,矛盾纠纷,由综治办逐一登记建档,由镇综治办下发督办通知单,根据“包村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和信访事项处置的业务实际需要,由包村领导(办公室)和业务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参与调处当中,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落实调解单位和具体责任人,限期解决。信访案件做到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信访件无积压,信访人基本满意。对重点积案进行了包案化解,镇村领导干部落实了责任并按“四包”要求,落实到位。

  (二)遏制黄、赌、毒现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今年,联合公安派出所多次开展宣传活动,发放资料,并对全镇范围内的麻将场所进行了整治。每月协同温泉派出所到各村进行制毒窝点的排查,深入到学校各村开展禁毒教育和宣传,确保我镇禁毒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合本镇,开展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对我镇的邪教人员进行了责任分工,重点稳控了相关参与邪教的.人员。在集镇和各村醒目位置刷写了反邪标语,发放了各类反邪宣传册200余份,组织开展了反邪警示教育活动进校园,进假日课堂活动,并取得了实效。

  (四)联合派出所全力做好反诈宣传工作。召开部署会议,深入到各村集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进村入户发放反诈宣传资料6000余份,组织各村召开小组户主会,现场宣传反诈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并为全镇移动用户统一发送了反诈提醒短信9000条。

  三、抓基础、重整治、顾全局

  (一)健全和完善群防群治网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20xx年,我镇为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各级组织,发挥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作用,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治安防范网络,共有巡逻队13支,镇治安巡逻人员20余人,村义务巡逻人员100余人。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全镇的治安进行有效地控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全面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平安乡村”工作。

  为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网格化建设和管理,我镇21名网格员都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今年组织21名网格员参加了4次培训,并为每位网格各员配备了专用手机和号码。在全镇范围内共安装“雪亮工程”监控65个,覆盖全镇各主要街区,道路,人口。在全镇安装了86个“平安乡村”音视频监控,为我镇的综治工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三)我镇积极探索实践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凤山村委会成立了“五老”调解委员会,各村都已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积极推进法治进祠堂,现光明村李氏祠堂已打造成了样板,后期会推进各村组织开展法治进祠堂活动。

  我镇综治、维稳工作在20xx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镇将扬长避短、扎实工作,为开创综治工作新局面,构建和谐平安温泉而努力奋斗。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篇

  根据万源市教科系统开展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的指示,我校对校园的所有消防通道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治。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校长刘x为组长、副校长马x、陈x为副组长的消防车通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工作期间,领导小组召开电话视频例会,分析整治工作、研究落实措施,形成了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良好氛围,确保整治工作一步一个台阶、逐项落实。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整治校门通道,提高疏散能力。对校门通道乱停乱放的现象进行整改,杜绝社会车辆乱停乱放。

  (二)进一步完善消防通道的警示标志。

  三、存在的问题

  校园大门外偶有车辆乱停乱放,存在安全隐患,但学校没有执法权,不能彻底治理。

  四、工作主要经验

  (一)从大局思考。我校召开专题讨论会,学习研究上级指示要求,分析理清消防安全与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个别利益与安全稳定大局的关系,清除了模糊认识,从而使整治工作稳步前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充分认识安全疏散通道对于降低火灾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的重大意义,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推动,层层分解责任,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整治。

  (三)服务到位,稳步推进。在整治工作中,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做好疏通解释工作,为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加强沟通交流,做好部门联动。我校通过派出所、镇政府、社区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对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的`违法行为采取劝告、查处机制。

  总之,在上级的指导下,在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消防车通道的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无一事故的优异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一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基调奠定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区域统筹,让社会治理保持“高温”。围绕城市社区党组织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轴心”作用发挥,进一步强化区域统筹发展,层层压紧压实政治责任,督促城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扛起主责、担起主业、当好主角”。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战斗力,着力解决城市党建在引领社会治理当中“有的埋头干、有的`站着看”的突出问题,形成城市党建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区域统筹发展的新局面,让城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保持“高温”态势,为解决新时期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保障。

  条块协同,让社会治理实现“恒温”。围绕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形成市级统筹、县级主推、街道主抓、社区负责的“四级”党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领域党建相互融合,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神经末梢”,着力破解城市社会治理中“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问题。探索以块为主、条块融合、双向用力的具体抓手,逐步健全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沟通、常抓常管、上下协同解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让城市社会治理保持“恒温”。

  上下联动,让社会治理告别“低温”。围绕提升党组织加强城市社会治理的水平,完善协同联动的社会治理架构,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立起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合力,发挥好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能量,促进城市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共用、功能衔接,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不断完善城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让社会治理告别“低温”。

  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准则,科学制定治理手段,广泛听取社情民意,推动人性化执法监督,大部分群众不认可的坚决不做,大部分群众呼吁的加快落实,提高城市的包容度和管理精细化水平,让生活区更有“生活气”。也要加大社会治理宣传,凝聚全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有效讲解,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让社会治理真正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二篇

  非常有幸参加这次城市基层干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培训班,下面我结合自身,谈谈个人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解和感受。

  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以党的建设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建,即党的建设;引领,即引导、带领;基层,现在有了明确的说法,主要指乡镇一级。从字面意思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是党的建设要在乡镇等基层治理中发挥引导和带领作用,需要把党建与基层治理这两个核心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比如,针对精准扶贫我们就要实现“群众富裕”、针对地区富裕我就要实现“产业强大”和针对新冠威胁我们就要实现“安全健康”等。

  其次,我们要能发挥责任主体的作用。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中央地方,基层和群众的关系,就像心脏、血管和毛细血管和细胞的关系一样。丰富的养分要通过毛细血管输送到细胞里,就像要基层要服务好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得让基层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建立起科学、顺畅、高效、严密的组织体系,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再次,我们要培养开展治理工作的有用人才。要突出“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注重党建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培养体系建设,提升党建社工队伍对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的社会化组织动员能力。注重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党员志愿者队伍来源,激励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推动机关、事业、国企等单位的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社区,为社区党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最后,要以驱动创新推动高质量治理。最主要就是通过赋权曾能得方式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之间的三个壁垒。比如充分发挥城市基层末端的街道组织,办事处(社区)的作用。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功能,把街道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加强与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合作,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服务企业的同时也造福了社区,创新性的实现了双赢。

  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继续树立牢固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培训中学得的理论知识,用好让党建工作融汇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三篇

  1月12日,“多元共治齐参与美好生活在西樵”20xx年度西樵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广东南方科技创新中心顺利举行。

  会议上,首先全面总结了20xx年度西樵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总目标,推进“一体化、品牌化、人文化、社会化、专业化”同步,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随后,对西樵镇社会服务人才“智”库、西樵镇个案管理服务中心、《西樵镇社会戒毒康复现代化治理工作指引》的落地进行了揭牌和发布仪式。西樵镇社会服务人才“智”库凝聚了54名社会服务各界精英,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应对新时代社会治理与发展的挑战;西樵镇个案管理服务中心是西樵镇心理援助热线的前身,为辖区有心理援助需求的居民提供专业、多元的个案管理服务,以提升西樵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西樵镇社会戒毒康复现代化治理工作指引》将工作过程进行案例化呈现等形式,使社区、社工能够更好地运用该模式去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促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深化发展。

  此外,还对西樵镇10个市域社会治理优秀社会服务项目和10个社区戒毒康复现代化治理工作优秀支援团队进行了表彰,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鼓舞他们继续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一起营造和谐共融、有为善治社区氛围。

  从20xx年开始,累计投入超过2500万元用于支持及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在地服务社工机构和社区互助社超过48个,推动33个村(居)实现驻村(居)社工全覆盖,孵化培育165支志愿队伍,发展志愿者数超过2500人,开展社会服务超过16500场次,惠及居民超过48万人次,真正做到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社会民生福利,提升党委政府惠民形象。镇委副书记指出,20xx年,西樵镇党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借力三级党建网格平台和新型特色社会动员平台,推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代化治理工作更上一层楼;积极打造佛山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点,优化服务,共1.5万人次参与各类情绪疏导活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注重人才驱动,借智借力,成功搭建1个社会服务人才智库,积极搭建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同心圆。

  20xx年,西樵镇将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提高社会治理问题解决能力、增强社会组织内生激发活力、深化及推广西樵社会治理品牌三大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具有西樵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四篇

  我市现有94个行政村3个社区,分属于10乡3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基层治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促进基层治理和建设。现将我市基层治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我市以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为目标,以完善农村依法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和农村社区建设。

  二、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成绩

  (一)基层民主自治稳定推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全市各村(社区)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村民(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民主理财制度》、《村务民主听证制度》、《村(社区)民情恳谈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社区卫生制度》、《社区治安制度》、《社区文化制度》、《社区学习制度》、《社区会议制度》、《社区财务制度》等制度,规范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的行为,做到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按制办事。目前我市村级事务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深化农村(社区)民主管理;各村(社区)已实行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制度。

  在民主自治中积极指导各村开展工作,截止20xx年市级模范村的创建达到全覆盖。20xx年全市共计创建21个州级村民自治模范村。20xx年我市将继续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模范村创建工作,拟申报创建市行政村33个。

  (二)指导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印发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根据群众关注重点,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遵照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每年进行修订,目前我市十乡三镇共计94个村(社区)完成了村规民约修订和完善,并将村规民约公示上墙,覆盖率达到100%。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易记、易懂、易行”,形式上各村都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印于村活动室或醒目之地,部分村还将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印发到户。

  (三)村务监督进一步加强。20xx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后,全市各村(社区)选举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社区)的重大事项全程参与监督,体现在村财“民理乡监管”上,各村的财务支出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主任签字,再由村两委负责人审批签字,会计审核记帐报乡财政所入帐,按财务公开程序实施公开,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全市各村(社区)建立了村(居)务公开栏,按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事务,接受群众监督。市民政局不定期对全市的村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在推动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同时密切了干群关系,形成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大大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村民自治方面,受文化程度、思维观念等限制村(居)民参与自治积极性不高。

  (二)村务监督未落到实处,执行不力。主要原因是受民族文化影响,在制度执行时碍于情面,存在投鼠忌器的现象。

  四、意见建议及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对村民的正确引导、村民闲暇时节加强夜校开办,印发宣传册使等方式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二)改进村民自治宣传和实施方式。在村民自治制度宣传和实施时,改变以往开大会的方式,采取与村民互动、设立有实质性奖惩等方式开展活动。增加经费,定期制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使村民不再被动实施制度,而是主动参与学习、执行政策。

  (三)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让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具有合法性、针对性和约束性。让广大群众了解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使村级治安稳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五篇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单位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我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在此,我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基层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们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了基层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我们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广泛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我们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我们注重创新基层治理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网格化管理、志愿者服务等,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手段,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加高效和精细化。

  四、推进廉政建设。

  我们坚决贯彻党的反腐倡廉方针,加大廉政建设力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和监督检查,我们有效地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廉洁性和公正性。 五、加强群众工作。我们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座谈会,我们增进了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有效地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满意度和稳定度。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 第十六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社区管理改革,建实基层治理网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实网格,完善治理体系。

  一是科学整合,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前期我们重新规划调整3大类20个社区网格,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组建以社区牵头总览,包保单位、驻区单位企业共荣共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分割管理的壁垒,社区为核,共同治理。依托党群综合服务大厅及各便民服务店,缩小服务半径,20个社区基本建立“15分钟服务圈”,精准快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用小网格撑起社会治理的大平安。

  二是健实网络,强化单元长职能发挥。每个社区网格下完善了“社区—片区—楼院—楼栋—单元”五级网络,明确负责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单元长选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听取各项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把单元长选实选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楼栋单元。

  三是抓好带头人,建立专业化基层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年青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利用近期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把基层“好班长”选出来,用起来。11个“以村为核”社区平移过渡社区“两委”成员,街道选派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实行书记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发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按照“工作在居住地社区”的原则,调整了52名社区工作人员,增强配齐了470余楼院长,签订正规劳务合同,把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中间力量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位。

  二、兜底管理,扩充治理覆盖面。

  一是统筹融合,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把社区网格内的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针对社区内执法力量分散、共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心要求每个城市社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楼附近设立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配齐必须办公用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城市执法中队、城市巡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目前来看,效果良好,对于一些单个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联合执法机制下,都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如店外经营、对抗执法等棘手问题。

  二是服务为本,主动承接治理职能。社区加快服务职能下沉,统一设置了“党建综合”、“民生服务”、“安全环保”、“社会秩序”四个服务窗口,全权负责事项受理和业务办理,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职责,明确权限边界,制定监督细则,正在探索建立环卫、绿化、秩序化等外包服务保证金制度和物业公司服务保证金制度,规范监督流程,用好监督结果,充分发挥监督在落实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依托六化,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难点,我们依托六化问题处理,逐步弱化分化矛盾,制定了“六化”管理工作细则、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建立400余人的巡查队伍,定人、定位、定责,盯靠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目前累计督促解决居民关注、矛盾集中的“六化”问题1890条,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片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三、广泛动员,提升治理参与度。

  一是主动对接,强化联系包保力量。市委、市政府为每个社区网格明确了一名副县级包保领导、一个市直包保部门,新城街道把全处所有领导干部、站室所全部纳入包保社区网格范围,每名领导干部、站室所都有所包保的社区,扩充基层网格治理力量。社区书记与联系社区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对接,持续不断邀请市领导、市直部门到社区进行指导,目前20个社区并就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六化问题落实等问题邀请市级联系领导、市直包保部门多次磋商,解决问题60余项。

  二是共享共荣,联席共驻共建。20社区逐一走访对接了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制定了花名册、联系站位图,明确联络员,加强沟通联系。制定了驻区单位联席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驻区单位共商共建会,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判,研究对策,制定方案,推动落实。

  下一步,城市社区促进中心将此调研为契机,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深层次的指导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打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凸显“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和“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共同绘制美好蓝图,共同筑就实力、品质、文化、幸福新社区。

社区基层治理亮点总结(通用1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