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精选[15篇]
2024-10-04 17:31:30 1级文库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一篇
xxxx年x月30日,教研室教学督导评估组到xx小学进行评估指导。下午,焦老师为我乡各小学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开发进行了指导讲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级课程,必须开设,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形同虚设。
综合实践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学重视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掌握,德育活动体现的.是教育过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过程,亲身经历完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上灌进脑子的不是能力,只有动手参与了、亲身经历了,才能形成能力。
想想当下学生的现状,着实需要锻炼与培养。焦阳老师介绍的各实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都针对了本校学生的情况。
与其他学科、德育活动、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趋向,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多向实验校学习。我校也打算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但是主题还有待校长和学校教师进行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二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多门学科知识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自主性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因地制宜,选好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应选择能让孩子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贴近当地生活实际,就可以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机。孩子们在这每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农村山区,果树很多,几乎是家家都有果树,因此如何提高果品的质量与产量,就是当前我们每个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果树管理课程,如何剪枝、嫁接、打药等,成了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又很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也都喜欢学习这些教学内容,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生喜欢学,学起来兴趣十足,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根据课堂知识需要,学习方式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面向自然、面向社会、自我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改变了学生原来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从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如我们生活的山区果树多,于是除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外,只要有机会,我就带领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田间,走进果园,手把手教学生怎样嫁接、怎样打药、控制什么样的药量、怎样压条等等。学生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带到了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学习印象,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习致用,直观形象,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学习氛围非常浓烈。
另外,一些恰当的活动方式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如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知识宣传的辨论赛、张贴小标语等。而实验探究在综合实践课中更是起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通过各种仪器和设备,在人为的制造、控制或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条件下,考察与研究实验对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或实践活动。自然实验是在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环境中和自然状态下对其加以考察的一种实践活动。自然实验的优点是把观察的自然性和实验的主动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识一举三得。
三、利用各种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尤以赞赏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要让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让别人认可自己,同样也认可了别人,让学生在鼓励性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内化品质,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通过以上几种手段,根据综合实践课的学科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战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我想,这门课程定会充满生命力,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三篇
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选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我获益良多。主要有以下收获:
第一、教学模式的突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局的教研员的一节课和李丽的一节课。这两节课的上课方式教学模式别出心裁,开拓了新的思路,让人大开眼界。
特别是李丽的一节课主要时间用在辩论会上,让同学们分成两组,来探讨身边的.广告带给我们的利多还是弊多,辩论会开的非常成功,大大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外延。
二、教学理论知识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是教学计划的国家课程,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了21世纪。时代的进步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具备综合实践能力,要有创新能力,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更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3—9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其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各领域内容的关系和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指定领域和大量的非指定领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把握好各领域和大量的非指定领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把握好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领域与整体的关系,做到相互融合。虽然各领域有其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价值追求,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最终目的。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内容加以整合,设计跨领域的综合活动主题。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展开了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
总之,我会以这次听课为契机,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争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四篇
这学期我们课题组对今年流行个人装扮进行了课题研究。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关于服饰搭配的知识,让我获益匪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也将运用到这些知识,为我的生活添姿加彩。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感受到这种活动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 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 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也了解到一个人外在形象是很重要的,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为你赢得多一份欣赏。我们在学习之 余,没有太多的时间,没有花在个人装扮搭配上,那么,我们小组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来研究这个课题,来为我们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建议。
我也了解了今年的服饰搭配知识,对我们的学生生活很有用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不同性格的人选择服装时应注意性格与色彩的协调一个人的服装颜色必须与周围环境与气氛相吻合、协调,才能显示其魅力。
我们要使服饰的色彩搭配协调,原则上,就要尽量使得服饰的色彩属于同一色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搭配方法。要是再结合上面介绍的极色、辉光色的灵活搭配运用,就能使你的服饰搭配得心应手,千变万化!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五篇
一、学会如何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以刘斌斌老师讲解活动课《数字与编码》为例。
身份证号码。我们知道,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观察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会不断的提高,因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他们创造能力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是激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这样说过。从人的发展阶段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只有创新的想象,才有创新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富有生命力,美的情境,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刘斌斌老师在教学《数字与编码》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在学生了解了身份证号码的编排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电话号码的编排、汽车牌照的的编排、门牌号的编排等,让学生充分讨论编码的好处(科学、合理、简单、易化),然后提出问题:请你当一名小小设计师,设计出自己的学号,可以吗(给出所在市区、学校号码)?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经验,听到问题后,跃跃欲试,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研究最合理的编排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通过想象,学生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作品思想活跃、开阔。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刘斌斌老师在教学《数字与编码》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对编码有了充分的认识后,鼓励学生独立编写自己的学号。经过汇报展示,同学们都能正确而快速地编写出自己的学号,并能熟练地讲清楚编写的理由。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简单的编码有了全新的认识,基本掌握了简单的编写过程。
与其他学科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课程本身的优势,就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创新素质和创造力的好人才。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六篇
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材种类繁多,可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两大类,按其性质可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身体素质、选用教材七类。在有限的课时中传授,要实现教材应有的教学目标,必然存在一个合理搭配教材的问题。笔者在深入研究各教材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下面介绍给大家参考。
一、教材搭配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1、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应使学生的心率曲线呈现出上升―稳定―下降趋势。为了实现这一规律,我们在实践课的教材选择上应注意运动量的大小搭配合理,以及强弱出现的时机安排恰当。例如:以长跑为主教材的课上,在课的开始阶段可以安排运动量较小的武术教材,作为搭配教材,而在课的结束阶段则安排一些舞蹈性的放松练习内容,作为搭配教材,从而可以确保学生整堂课的生理负荷有一个正常曲线变化。
2、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注意力要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他们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他们要完成的动作和感兴趣的事物上,不过对那些过分抽象、枯躁无味、与他们的感知较远的教材,则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保持稳定的注意。鉴于上述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选择生动活泼的内容作为搭配教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能自觉努力地去学习。
3、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
中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搭配教材,能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故在选择教材搭配时,应注意上、下肢搭配以及各项素质的搭配,如在上下肢搭配方面,跑、足球等项目下肢力量负担较大,则可以搭配一些以上肢负荷为主的双杠、单杠、实心球、铅球等项目。再如在素质项目搭配方面,举重、哑铃、引体向上等可以发展力量素质,但是由于其在灵敏、速度等方面发展比较欠缺,若以球类、短跑项目加以搭配,就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教材搭配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
1、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
由于各教师间的年龄差距、性别差异和特长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若不注意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教材,则其教学效果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搭配教材时应尽量考虑到自身特点,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在年龄、性别、身体条件上的差异,从而在选配教材时有的放矢,具有实效。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常将游戏与田径教材搭配;在高年级教学中,常将各类小型竞赛穿插在球类或体操教学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完成了主教材的教学任务。
3、符合体育实践课的授课形式
现有授课形式一般分为混合班和分班两种,我们在教材搭配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分班授课的搭配教材可充分发挥分班优势,根据男女生特点选择适宜项目作为搭配教材,但是混合班的搭配教材,则要根据男女生的特点分别选择,例如以球类作为搭配教材时,男生可选足球,女生则可选羽毛球等其它项目。
4、符合实际教学条件
一种好的教材搭配形式,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布局,就会给教师教学管理带来不便。例如在选择双杠与短跑教材相搭配时,虽然其搭配形式比较合理,但如果双杠区离跑道较远,就不便于组织管理和队伍调动,从而直接影响课的练习密度。同样若运动器材较少,也会限制学生的正常活动,这时就需搭配相应教材来弥补运动器材的.不足。例如,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教师安排推哑铃练习。然而,若哑铃数量较少,则应选择同样能发展上肢力量的掷实心球、推杠铃、俯卧撑等教材与之搭配,以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来加大练习密度,使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能确保完成课的任务。
5、符合气候条件的实际
选择的搭配教材还应考虑到气候变化,从而通过搭配教材的调节,起到使人的生理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吻合的目的。例如在寒冷的天气上课,就需选择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在炎热的天气上课,就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
三、教材搭配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
1、教材搭配的引导性
合理的教材搭配,除了遵循以上的原则外,我们还可以从实用性角度考虑教材的搭配。例如学习三级跳远主教材时,可预先练习与其相关的下肢力量素质内容,如单足跳、跨跳、双足跳等,从而为能学好三级跳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教材搭配的辅助性
有时,一节课中,在教材搭配上还可以创编一些对主教材学习具有辅助较果的搭配教材,来有助于主教材的学习与巩固。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运球竞赛以及运用各类篮球步伐组合的游戏与主教材进行搭配,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3、教材搭配的灵活性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各年级均可安排一定时数的选用教材,这就为我们能根据各校特点灵活地选择搭配教材创造了条件。例如一个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群众普及性好,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也高,所以选择此运动项目作为那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主教材的搭配教材,必然能起到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并有助于主教材的学习。
综上所述,要实现中学体育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我们在认真学习大纲、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一定的规律,合理选择教材进行搭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七篇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八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亮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前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为期两天半的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已经结束,十所学校的现场教学研讨课很好地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给省、市、区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茶园山小学郑秀竹老师上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可怕的白色污染”,引导学生统计分析,学生们假设每个家庭每天使用5个塑料袋,将全校学生家庭一年使用的塑料袋摊开,就可以覆盖13个茶园山小学。这一结论使我们与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感叹:白色污染真可怕!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屏西小学钱珠妹老师上的“环保是首永恒的歌”,五个小组展示了资料,不管是第一小组拍摄的屏东河污染照片,还是第五小组展示的伊拉克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图片,都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教育课。一位同学自己制作的保护环境flash宣传作品,让我们赞叹,也让我们感到后生可畏。
鼓五小陈菁的“桥”一课,最大的特点是五个小组用五种不同的形式展示了探究学校旁“高升桥”历史变迁的研究成果。以长着长胡子“老爷爷”为核心的三人小品,演绎了从没有桥,到独木桥,再到石拱桥的历史变迁,演得惟妙惟肖。一曲优美动听的笛曲伴奏诗朗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无限空间。
鼓二小陈雪玲老师上的“居榕城话榕树”一课,学生们对福州十大榕树研究展示,让我们大饱眼福。学生写的“榕树赞”将活动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福州人民对榕树的赞誉之情。这堂课的资料之多,内容之丰富,学生的互动性之活跃以及陈老师的活动指导与课堂调控能力,让我们领略到了要上一堂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付出的多少努力与艰辛。鼓实小林安娜老师上的“妙用数字”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指导他们从普普通通的0~9数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通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字,发现生活中数字的奥妙,进而寻找这些数字组合的秘密法宝以及进行真正的数字探秘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让大家领略了数字的奥妙。透过这节课我们知道,学生在此之前已通过看书、上网、采访等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资料,并做成资料卡,在课上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同学们不仅知道了许多数字组合的含义,还学会了许多妙用数字的方法。最为可贵的是,林安娜老师充分发挥了其娴熟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高超的课堂教学指导和调控能力以及教学技巧让学生在在轻松的气氛中体验数字的奥妙,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才能、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课堂十分活跃,充分显示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活动性、生成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这种“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资源开发令大家耳目一新。有老师说:这是一堂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钱塘小学甘洁如老师上的“福州公园导游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别于前面的汇报课,是一节设计课。通过学生对公园导游介绍的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再引入导游设计,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合理科学的。特别是导游册设计中的项目编排设计,牵引着每一颗童心。这样的课堂状态让我们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多么地吸引学生。 “家庭废弃物的利用与回收”是鼓一小李漪雯老师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各式各样的.废物制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心灵手巧,什么叫奇思妙想。
鼓三小李旭老师上的是“早餐的学问”,同学们通过对“小学生吃早餐”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相当一部分同学不重视早餐、80的早餐不科学的结论。学生在形成不重视早餐所带来的危害的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各自设计自己的早餐,并以科学搭配原则对各自的早餐设计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评判。同学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掌握了科学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好课程,显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新亮点的闪亮光环。
铜盘小学连榕华老师的“预防‘非典’听我说”是一堂基于因特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可以说是一堂新型的信息技术设计课。连老师以生动有趣的“非典”flash宣传作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预防‘非典’听我说”的共同探究的环境,学生们熟练的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现场设计和电子作品反映了连老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上所做的努力,也为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了一种借鉴。 “和SARS面对面”是湖滨小学冯昕老师上的关注社会、关注热点,以SARS为内容的另一种课型。SARS并不可怕的种种理由让我们充分相信,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对SARS已有了全面的认识;各式各样的研究成果如电子演示文稿、电子报刊、20__年挂历、小板报、隔离服……令我们目不暇接。“异想天开”、“我想对SARS说句话”两个活动安排很有创意,学生们抗SARS的奇思妙想令人赞叹,各种似乎离奇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异想天开”在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无限空间中得到了无限的延伸。这又是一节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九篇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特制定本纲要。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一名新的综合实践老师,倍感肩上的任务重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研读纲要,受益匪浅。
一、《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的异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来强化育人效果、实现育人目标,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可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服务对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开展服务行动、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等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要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还对活动准备、实施、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考察、社会、研学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力。
作为综合实践老师,今后我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将课程纲要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篇
期末临近,我们又迎来了哈尔滨市综合实践基地教师的技能培训。每一年的培训我都收获很多,同时也感受颇深。本次培训我参加了陶艺制作和手工皮具的制作两个项目。
陶艺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同办公室的几个同事都是很优秀的陶艺专业教师。每天看着他们与各种颜色的泥巴打交道还乐此不疲,真的觉得很有趣。本次陶艺培训为我们请来的是全国著名的陶艺艺术大师邵建明先生。通过邵先生声情并茂的介绍和幽默风趣的讲解,我对陶艺艺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切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我国的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就连我们国家的名字CHINA在英文中的另一种解释都是陶瓷。可见陶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见证,也是一部记载中国文化的光辉史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继承和传承。
我们制作的主题是北方建筑群,需要集体创作。初次尝试陶艺制作,我真的不知该从何下手,幸亏同组的几个同事都是陶瓷专业的专业教师,从选图到策划制作,到组合打磨,不学不知道,看似粗糙随意的造型,制作起来还真的.有很多讲究。泥软了立不住,硬了在制作过程中有容易断裂。制作陶艺建筑和搭房子的要求的一样的,地基很重要,真的很佩服我的合作伙伴们,他们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很周到,每一处难点都攻克的很巧妙,果然人多不但力量大,而且智慧也得到了升华。三天的时间,我们分别合作完成了一组园林式建筑群和一座欧式教堂建筑,两组作品均得到了大师的肯定和前来学习的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虽然是团队中制作能力最弱的,但是看到由于自己全心的付出与辛苦仍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随后我又参加了手工皮具的制作。这一次我们做的是手工背包和钥匙包。由于有过几年的布艺专业的教学经历,对于布和皮革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可是真皮制作还是第一次。相对布质材料来说真皮之地更加硬厚涩,不易穿透。所以在缝制之前,针孔都是事先打好的。三天的时间,皮具教室里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做的热火朝天。两天的时间,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一个漆皮拎包,并且还利用同事们用剩下的边角废料做了一个小钥匙包。好久没有接触针线了,用起来还真的有些生疏。不过还好,作品也终于按时完成了。看看其他伙伴的作品,制作得精心和精致到每一细微之处,相比我的粗心大意和粗枝大叶,真的个个堪称精品。
短短几天的学习培训紧张且充实,意犹未尽。让我们看到了学校专业以外更精彩的世界,为我们今后的专业发展的方向和专业内容的完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一篇
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的第一天,我们首先进行野炊活动,很快同学们就各自忙开了。只见同学们有的在洗米、洗菜,有的在准备菜单,还有的在点火炉,突然间“轰”的一声,我们的“大厨师”已经在炒菜了,不一会儿一碟碟香喷喷的饭菜就煮好了。开饭咯,大家你来我往吃的那个香啊,感觉比大酒店的饭菜还要香。
第二天,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的教官给我们上插秧课。教官首先要求我们回宿舍穿好拖鞋下来,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插秧的.地方前进。来到了插秧的水田,大家看见稻田里浑黄一体的水,不约而同地说:“这水好恶心啊!”同学们看见这“脏水”都不愿意下田插秧。怎么办呢?经过教官的动员,终于梁嘉熙同学第一个拿着几棵秧苗下水田了,看见他那么勇敢同学们也跟着一个个排队下水。在教官的解说下,我们按照教官的指令,各自隔好距离,把自己手上的第一棵秧插入水田里头,插完以后,教官又指令我们把自己手上的第二棵秧插入水田里头,就这样,同学们终于按照教官的要求,把手里的秧苗全部插到水田里,圆满完成了这一堂生动有趣的插秧课。直到插入第四棵秧,教官才宣布结束。插秧课结束了,同学们还在唧唧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插秧活动,不一会儿,大家就愉快的回到了宿舍。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加深了,同时充分体现了大家团结互助的精神。而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劳动光荣的真谛。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二篇
一天的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结束了,第一感觉就是累,坐的我腰疼、腿酸,尤其是下午,一坐就是4个小时,活动结束时,我的腿都不会走路了;第二感觉就是没啥用,也许是我的观念问题,也许是我的能力问题,也许是专家讲的都是初中和高中的相关活动,与小学有一定的距离。
专家讲的社团活动要遵循三主原则:自愿参加、自发组织、自主管理。
小学的社团活动目前离这样的原则还有些远,学校也有相当数量的社团,虽然也征求了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但真正按照意愿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报团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老师指定,因为学生想报的社团人数太多,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要参加一个团的活动,只能指定学生到自己不太愿意的社团参加活动。
关于自发组织,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老师的组织和硬性要求,他们是根本做不到自发组织的,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每周到了活动时间,一个班一个班的.叫人,叫了两周了,低年级的学生竟然连自己社团的名字和活动地点都没记住,虽然辅导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反复强调社团名字和活动地点,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每周的活动内容,学生根本不会事先安排,虽然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布置给个别学生任务,下次你得干什么,但通过第二次活动,发现学生根本就不理会你,还找借口说活动时间变了,所以没准备;有的说没时间,所以没准备。没时间啊!一句没时间就能把任务推得一干二净,那老师呢?老师怎么办?怎一个没时间就能了事?每周的活动内容都得老师亲力亲为,亲力亲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给老师安排的社团辅导活动,自己都不会啊!我如何去辅导学生?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辅导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85分钟,比一节语文课加上一节数学课的时间都长,我就觉得我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罪过啊!
自主管理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社团活动本来是很有意思,让学生和老师都能缓解一下学习和工作压力,但现在却成了我的负担,成了我的黑色星期五。
是啊!有句话说得好,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首先得把自己武装好;老师想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我应该学习,但学习是需要时间的,去学习自己本来不会的东西,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的。这句话没错,不过为了挤时间不顾身体、不顾家庭,不顾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像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老师是人而不是神!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三篇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经验课程、实践性课程,是一个没有文本教材,有待于师生在活动中开发,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生性课程。因此,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打破“孩子们被关在单调书本知识里,整天见不到生活的阳光”这一现象,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拆掉学校的“围墙”,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
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而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自主地活动,积极探索,教师可能只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活动的主人还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自主创造活动提供了可能。
三、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和实施这一课程时,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不同,给学校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校在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下,根据师生特点和需求,根据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确定一些“领域”或“活动主题”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四篇
9月11日,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参观了临朐太平峪小学和海尔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七处学校的领导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交流。真是大开眼界,感受颇深!
尤其是太平峪小学,借助本校老师们自家的果树园这个优势,让每个孩子亲身体验如何给果树修剪果枝、如何施肥、如何防虫害等。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快乐的。
参观海尔希望小学的成果展,更为震撼!形象逼真的麦秆画、引人注目的铅笔屑画、细致灵巧的粮食画、栩栩如生的树叶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就知道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非一日之功。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与各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二、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共同探讨、交流。
三、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建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第十五篇
最近几年,我参与了高一年级南京生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指导工作,20xx年我指导了高一博雅班一组课题研究,课题是南京白局现状调查与思考。被指导的学生课题获得学校好评。反思这次指导过程,谈谈自己的指导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其实施过程中,主题的开发与设计非常关键。主题的开发和设计必须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地方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
1、首先,必须确立一个较为开放的符合当地地方特色的主题。主题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南京当地现实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从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文化、教育等方面选择。主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人格、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主体性。主题内容开展应有利于学生亲历亲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实践,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操作实践性活动和“想象”、“反思”、“体验”等情感体验性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和训练研究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生成性。课题研究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主题内容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可以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4、指导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经验,考虑课题实施的可行性,以确保主题活动顺利、有效而安全地开展。应考虑课题实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行动,共同实施,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将活动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使其发展更有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精选[15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