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心得体会 > 正文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最新11篇)

2024-06-28 20:22:20 1级文库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最新11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一篇

  为了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学校组织了班主任学习北师大的汇报会。这次学习,对我这个初当班主任的老师来说,可谓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注重学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北师大的成绩比较突出,他们之所以有这一优异成绩,与学校及老师抓学风是分不开的。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成绩才能提高。从军训开始,他们就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遵纪的优良品德。九月份,他们让学生谈梦想,让学生给自己定目标,并整理考风考纪,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只有不断的灌输思想,不断的坚持落实,良好的氛围定能形成。

  二、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全方面发展

  随着课改的实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是不行的。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材。北师大不仅抓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努力培养学生的特长,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生活,甚至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让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呵护学生,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班主任一定要多关注学生能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二篇

  老师们聚在一起,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办?如何去教育他们?听了北师大的报告,我总结三条:

  一、提升自我,把自己的课上出彩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课上好,学生佩服你,才会打心眼里叫你“老师”,就会服从你的管理,乐意上你的.课,不知不觉地接受你,也就不会捣蛋了。教师有了魅力,知识也就会有魅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我们的课上出彩来,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每节课都非常精彩,但是最好都有亮点,反正就四十分钟。

  二、理解孩子 体谅孩子

  有些“捣蛋鬼”的行为确实很让教师头疼,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理解孩子。好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这个年龄就是这样的,只要对其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即可。不管怎么样,多讲道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善意和信心,学生就会乐于与教师合作,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反正是不能用过激的行为对待学生,不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人说;“孩子不会因你们提供的物质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为你珍爱他们的感受将你牢记。”我并不奢望每个学生对我如何感恩戴德,只希望他们将来想起我的时候心里是温暖的感觉就可以了。

  三、调整心态,改变自己的心态。

  不能对待“差生”就会生气,而是懂得知足,只要学生有进步就应该高兴并和善的对待。我们班有个学生,他每门课都学的不好,作业也总是做不完,拖后腿的人永远也少不了他,单词不会记的人还是他,于是我把孩子带到办公室,问孩子想不想学好,孩子很委屈的说想,但是就是学不会,我就给孩子定了目标,每天记三个单词,让孩子每天来找我,后来一检查孩子只记住了一个,我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此后的几天,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每天都主动来找我,虽然每次都记住的不多,但是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至少他有了学习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与表扬肯定,使其有“我也很棒”的想法,教育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不去对别人的人生做定断,尤其是后进生,多点宽容,多点理解,让他和自己比就可以了,不要和孩子过不去,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有时候发现温柔的力量比批评的力量更大!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三篇

  暑假里我参加了在市影剧院举行的“20xx年北师大入区暑期教师专题培训”活动,有幸聆听了国家教育部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副主任万福院长关于《教会学生学习、全面提高质量—改进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开展校本研究、全面提高质量

  新课程推进的十年,形成了教育理论大普及、教育理念大提升,教育研究大发展的可喜局面。当前学校的发展面临很多的挑战,学校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的质量。学生需要学会知识,更需要培养能力,而教师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通过听讲座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是师生双方融洽和谐交融,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今后我们要避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要在课程结构整体架构下发展有效教学。万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如今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让我们了解了企业对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也是自己的眼光更加长远,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借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经验

  万教授给我们列举了一些名家的研究成果、名校的成功经验,其中有“邱学华老师的中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魏书生老师的六环节模式”等成功的教学模式,也有“黄冈中学的精讲巧练、以练引讲”、“汨罗中学的刚性管理、学案学习”、“枣庄红旗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等多个重点名校的比较成功的'做法,还有“对校本课堂改革经验的分析”。万教授用大量翔实的事例和恰如其分的分析,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阳光和智慧的天窗。

  三、改进导学设计,推进有效教学

  实践表明,能够实现有效教学的往往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因为教学技术和方法具有的机械性往往要扼杀教师的创造性,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具体而复杂的教学情景需要教学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而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直觉性和综合性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万教授为我们具体介绍了推进有效教学的一些策略,其中有一些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学习和借鉴。

  总之,这次的培训让我们进一步在新课标理念下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假期的“充电”也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四篇

  8月13号在教研室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坐上了北去的列车。一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说有笑,甚感兴奋,因为毕竟是去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进行研修。一提及北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长城、故宫、天安门……可惜的是这次我们既没登上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也没看到雄伟壮观的故宫,更未见到世人瞻仰的天安门广场上那庄严的升旗仪式,因为时间太紧。可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却收获了很多很多。我认识了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焕发的张梅玲教授,幽默风趣、班级管理有方的高金英老师,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的xxx博士,充满智慧、读懂学生的吴正宪老师,态度严谨、高瞻远瞩的刘永胜校长,多才多艺、思维活跃的王立主任……每位专家的研究目标都是一致的——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可是他们每个人的讲授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学员。每次上课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可没有谁觉得累,反而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每个人的思维都已被专家们的讲解所激发,课堂上留下的是阵阵赞叹、阵阵掌声、专家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声,当然留给我们每一个人更多的则是思考,深深的思考,思考自己平时教学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当今教育战略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简单。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到底应该会什么,应该怎样做呢?结合这次学习,今天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一、学会尊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没有尊重就没有爱。而尊重学生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不以粗鲁的方式在身体和情感上攻击学生;

  2、一般情况下以公平、关心、体谅等态度对待学生;

  3、在特殊情况下以“专业”的方式调节、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照顾学生的'体面和尊严。针对这三方面想想我们尊重学生了吗?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顽皮时是怎么做的?倘若我们做不到这些那么所谓的爱学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学校其实就是一个让学生犯错的地方,正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善于使用错误资源才是真正的教学智慧!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面对孩子的错误,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而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能容错是一种胸襟。纠错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学生犯了错误,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当理智耐心地注意方法,分析处理。纠错的方法有很多,如当面指正、个别谈话、冷冻法、暗示法、感化法等。也许这些方法不能立即奏效,但不能急于一蹴而就。不管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以鼓励为主,通过教育,把孩子引向健康成长的方向。所以教育要——学会等待!学会尊重!

  二、学会幽默,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教哪一学科,都应让学生对其充满兴趣,那样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快乐。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他的知识能有多么渊博,而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说到幽默,北京市模范班主任高金英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为幽默、风趣的老师了。六十多岁的高老师如果仅从外貌来看你绝对会把她当成是邻居大妈,个头不高却已经发胖的体型,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老太形象。可一上午的讲座却完全改变了对她的最初印象——这个老太太真不简单哪!四个小时的讲座在高老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讲演中,并适时穿插的笑话、小故事、魔术,让我们听起来是那么生动有趣,感觉时间是那么短暂,那么的意犹未尽。当时就有那么一种冲动——真想永远的跟着高老师上课,做她的学生真是一种幸福,你想不学习都难!做一名具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不断的丰富自己,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一个老师的肚子里至少要有二、三百个故事。当时我就想,作为成人我们都喜欢这种幽默有趣的课堂,何况是学生呢?但是幽默不是刻意学来的,我们可以让自己朝着这方面努力发展,阅览群书、上网查阅,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善于发现。

  三、学会反思,为了不断的追求卓越,改变自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 教育工作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网,它需要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记得有这样一件事,一个麦收季节,一位司机开着大型收割机在割麦子,等到仓里满了准备往外倒时,却忽然发现舱门未关,所有的麦粒都已经撒在了麦田里。试想一下假如那个司机在上次倒完之后能够及时检查仓门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干的越多失去也就越多。不过司机的疏忽造成的损失仅仅是几行麦子,可如果老师平时也这么疏忽大意,等我们教完一年回过头来看时,耽误的则是学生的一生!这个例子用在这里不知是否恰当,但我认为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不正像师傅及时对机器的检修吗?一步一印,一点穷追,那样方能聚沙成塔!

  那么具体怎样落实教学反思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参照标准。

  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四、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听老师或学生的评价。

  第五、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四、学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首先要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即:有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把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意识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教学论文开始,逐步提升个人的研究素质。

  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敢为人先。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要有善于学习的品质。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做研究型教师更要能时时处处学习,向理论学习,向经验学习,向问题学习,向人学习,向现象学习……

  其实说到做研究,我感觉这个目标对我还很遥远,因为研究型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而自己尚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之中。现在的我只有时时督促自己在教学中多思考,多用心。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颇丰,我感觉几天的学习不仅让我知道到如何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怎样去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最后想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会做、会说、会写、会策划就是一个好老师!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更坚信,在开发区领导们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开发区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五篇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及教育管理中心领导们特组织了开发区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行44人赴京参加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学习。我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多为青年骨干教师,来自开发区的不同学校,彼此互不相识,而现在大家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讨论交流,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授课专家们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出发,利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诙谐幽默的语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理论论述,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高水平的理论引领。认清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拓宽视野,反思工作中的不足。真正让我们领略了教育专家们的大家风范,也让我们的头脑经历了一次教育理论的大脑风暴。短短五天的培训,虽紧张忙碌,但也让我们快乐的收获着,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 从“教书”到“育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教授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啦,但在我们的培训课堂上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一连讲解几个小时都不休息,这不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次熏陶吗?教育叙事《泰迪的故事》(插课件)在张教授的口中娓娓道来,故事中的泰迪不就是我们课堂上的所谓问题生吗?而我们只做了前面那个只关心阅读、写作和灌输知识的xxx老师。xxx老师的成功在于从“教书”转而“育人”,从一个孩子的身上让她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不是一味地知识灌输而应关注有活力有感情的孩子们。教师的幸福在于学生比你成功,教师的快乐是孩子们的牵挂,是学生把你埋在心底。而学生有了老师的信任,也会变得格外自信。我们的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各种人才。他们不一定将来都能考上大学成为杰出的人才,但只要我们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自信的种子,不管他们将来走到哪里,都将开出灿烂的成功之花。作为一个教师,要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素质。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能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教授还把课堂的真谛解释为“你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到了那里?”指导我们有目的的教学,满足学生的自由度与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静下心来学会倾听。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张教授举例杜郎口和洋思中学的实验,进一步说明了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有突出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平时满腔热血为了学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们,让每个学生都能考一百分,学生不学时还很生气,但却很少去想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我的做法他们能不能接受,我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了吗?我教了六年的学生毕业时我留给他们了什么?想到这些,我不得不用心反思我的教学行为。面对差异的学生我们应当实施差异的教育,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课前要备学生,准备弹性教案,学案与教案合一,让学生做选择性的有层次性的作业以及多元的作业评价方式等等。老师要学会放手,放是要引导,对学生要严要求但别苛求,学生自己能会做的题坚决不讲,学生做错的题要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错,反思的过程比正确的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反思的智慧,要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只要进步就有希望,对你拥有的要十分珍惜,对没有的不要抱怨。老师要把这种阳光的心理传递给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对话,用老师独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二、 学会等待也是爱

  xxx博士提到教师这个职业是最难从事的职业,因为它不但需要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从某一方面讲,我们当老师的要取悦于学生,这是别的职业不用考虑的因素,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他这科的功课肯定就好,不喜欢老师这科的成绩就会很差,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也都明白的道理,也可以说是“爱屋及乌”。当然悦纳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包括不以粗鲁的方式在身体和情感上攻击学生;以公平、关心、体谅的态度对待学生;特殊情况下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照顾学生的体面和尊严,静下心来等一等,学会等待也是爱,你的等待,你的宽容比指责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教育是传播文明,爱学生是期望,尊重学生是需要。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学生的有些方面有可能一生都难以改变,也不需要改变,我们只能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千万不能歧视学生,要学会等待。他可能没有马上学会我们教授的知识,但老师的尊重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学生。就像我们班的吴官路同学,他是一个脑子发育迟缓的学生,虽然已经9岁,个子也比别的同学高,但他的智商却只有4岁或者5岁的样子。学习只喜欢背诵,我们读得多的课文他也能背一部分,但每次班会的德育教育,当别的孩子都抛之脑后的时候,他却记在了心里。班里第一次发放学生奶,别的同学都迫不及待的想把奶喝掉,而他却把奶攥在手里,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不喝?他一句稚气的回答:我不喝,我回家让妈妈喝,老师说要孝敬妈妈。这句话让我的内心为之一震。也为了这句话,我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号召他们像吴官路同学学习他的孝心。正是基于我一次次的表扬,同学们慢慢发现了吴官路身上的闪光点,从心里开始喜欢他,也就不再欺负他了,而上课过程中他不时爆发的小插曲也不再是同学们的嘲笑而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老师的爱是什么?是尊重,是宽容,更是等待。身教胜于言教。身教教的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感染力,人格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从中也会受益无穷。

  三、做有价值的老师

  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高金英老师年过六十,却散发着阳光般的味道,她所做报告的主题是《做有价值的老师》。听着高老师的报告我就想:如果我是学生,能有这样一位老师一定很幸福。如果我是老师,能像高老师这样今生无憾。高老师以鲜活的案例阐述理论,时而温情感人催人泪下,时而犀利深刻发人深省,时而诙谐幽默惹人发笑,教育的智慧尽显其中。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内心莫名的激动: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如此神圣。对贵人的理解不言而喻。在现实生活中“贵人”的一点点帮助能让即将干枯的小树瞬间生机盎然。反问自己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我自认为自己认真、负责、呵护学生,自认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然而听完高老师所举的案例故事后,觉得自己相差甚远,没有真正全心全意地去关注学生。宏志班的每个孩子身后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他们的家庭是那样的贫穷,而他们的自尊心又是那么的脆弱,呵护着这些孩子的是他们眼中最美的高妈妈,高老师用大爱寓教于无形,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吗?

  听高老师的报告更像是听她的单口相声,教室里笑声不断。高老师的讲座之所以讲的如此收放自如,得益于她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那一段段让人捧腹的笑话和简单的小魔术。而那不仅仅是一个小故事,一则笑话,它们都被高老师赋予了教育意义,而且还是那么的“润物细无声”。我印象深刻的是“驴与马”的故事:一匹马随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回来后对老朋友驴说:其实这十七年来你和我走的距离差不了几步,不同的是我和大师有一个目标,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去奋斗过,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在一个地方一圈一圈的打转。在教学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因为某个原因而被蒙住了那双原本可以展望未来教育曙光的眼睛,或是繁忙的生活、琐碎的事情,或是追求的不同、利益的冲突等等,让我们只在一个地方“打转”?这,实在值得令人深思。高老师将一个个普普通通的道理讲得那么生动,那么真切,那么让人信服,让这些枯燥的大道理瞬间变得鲜活而充满生命力,并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入人心。高老师说一个老师至少会说二百条笑话,还当场给我们表演了小魔术,这些在大人看来的小伎俩足以赶走学生课上的瞌睡,也足以让学生对老师充满期待。由此,我认为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用心学习,用心积累,用心赋予一个笑话于新的内涵也是一种学习,有底蕴的老师才有魅力!

  高老师的魅力还在于教会了我们要有一颗随喜心,面对繁重的工作以及家庭所带来的压力,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化解,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我们无力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就试着改变自己。有理想,有追求,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老师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太多,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能够沉下心来,去读一些书,一些有用的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博览群书,取之所长,为我所用。用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教师的教育工作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下面和大家分享几句“高老师物语”:

  1、我们的教师队伍现在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

  2、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

  3、我们的学识、我们的人品,我们的态度,直接决定我们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成败。

  4、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5、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6、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重要事。

  7、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四、着手常态的教育科研

  一提科研,老师们都觉得特别难做,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我们又相距太远,这次听了xx主任的报告才知道,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研不是让老师们去总结高深的理论,而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种习惯,简而言之,教育科研就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长时间思索的一个小问题,在思索的过程中调研、记录、创新。比如语文学科的扩词练习、古诗配乐朗读,数学中的分数识记,音乐中的听音乐绘画,美术中的黑板涂鸦等等,这些只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一个个小的课例,但如果能够长时间的研究思索、可持续,就会成为了不起的课题。同时也为我们的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静下心来,研究着、思索着必定也会收获着。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遇。社会发展局和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使我们不仅收获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通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力争做一名让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领导赏识、让自己无悔的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无愧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成为一支真正的领头雁。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六篇

  七月盛夏,我随城区进修校的领导、老师赴北京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心情的激动自不能言表,一周的时间,聆听了北师大专家、大师们的专题讲座,更是获益匪浅,想说的、思考的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摘取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大师之大的理解。

  每位大师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北师大的专家博学、个性、幽默、风趣、相同而又不同。聆听他们的讲座,就像参观百花园,他们的异彩光芒让我应接不暇,他们谈的是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现实及教育未来,话题严肃而新颖,听者愉悦而激动,他们旁征博引,贯通中西、事例鲜活、现身说法,个性而通俗,深入浅出的授课风度烙在我的头脑中,影响着教师们的`神经,这让我再次领悟了,"大学乃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的说法,懂得了作为教师的研修、终生学习多么必要与重要。

  二、师生关系的在理解

  新时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此次培训,大师们的不同角度的诠释,让我的大脑系统又有了更新。"变教为导""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学校是犯错误的地方,学生犯错误事做自然的事""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把学习变成折磨""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很重要""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等等这些既文学而又哲学的理念让我对"严肃、传统、变革"中的师生关系有了全新的思考,更不要说他们广博的、中西的师生事例是怎样震撼到了我。经过这一周的熏陶,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教师扮演的角色在我现行思维体系中就是"导师、服务、引线、点亮、激励、尊重、科学、艺术"等一些新理念的交汇。

  三、教师讲台的理解

  "讲台"是教师的饭碗,是教师生存的重要标志,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能和教师抢饭碗,这对教师是怎样的威胁。专家们在谈未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是就给我们打了一剂预防针,在未来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讲课,学生可以选择听最优质的课,最适合他们兴趣的讲课方式,"可汗学院"风靡全球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作为教师,年龄可以增长,智慧、学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水平也不可以减弱,"饭碗"问题大于天呐!

  一周的培训,改变我的不仅仅是教育理念,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大师们对我的影响不仅止于教学,于家人、与社会、与世界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感谢进修校,感谢北师大专家们赐予我的机会。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七篇

  当你看到这个伴随着美乐闪烁华灯的大滚珠在转动,你是否以为置身于音乐天地?但此刻我没有半点轻松惬意,而是心弦紧提。原来是高超的杂技表演------多人摩托车技不时赢得阵阵喝彩和雷鸣般的掌声,又时而引来阵阵为之担心的唏嘘。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观赏之间,万千感慨不油然涌上心头!“一分钟?”“十年功!”

  最触动心弦的并不单是高超的技艺,更为台下苦练的毅力!我们的孩子们是否缺乏了如此这般精神?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怎样激励学生“苦练本领?”何以台下鸦雀无声,观众凝神?只为节目过渡的紧凑、自然,呈现精彩!联系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必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养,锤炼自己的语言,精心备好每一课!“聚精会神”才会如影随形!

  北师大高级研修,理论学习,实地考察,甚至于就是这一次杂技表演的观赏都无一不对我心灵产生了触动、进行了洗涤,观念发生了更新转变,情操得以了陶冶提升。

  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在为我们所做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之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聚焦”:

  1.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向教育教学工作聚焦。各级各类服务于教学,坚持和各自为中心开战。

  2.教育教学向课堂聚焦,质量不保为荒地,加班补课无疑是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

  3.课堂要向学生聚焦。三层聚焦,所有工作都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质量不保为荒地,加班补课无疑是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教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做有效工作?如何备好、上好一节课?能让学生“聚精会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节课是否有效,教学步骤最关键。从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自身的准备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构建,从课堂的管理,作业的设计批改到课堂评价的斟酌,课后的反思,每个步骤都做到精益求精,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艺术的精品。

  我认为了解学情是准备上课的前提,我们应该把学情研究作为自己备课活动的重点。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教书”变为“教人”,避免“心中有教材,目中无活人。”我们不妨在教学管理中提出“三了解”的要求:一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三是了解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哪些基础知识需要强化和拓展。这也是我从张梅玲教授报告中所获取的观点。

  张梅玲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钻研教材,钻得越深,跳得越高。”教师的情感要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与学生达到共鸣。同时,我们大家也知道,课堂是多边人际间的交往。同龄人间更有自然亲和力,如何加强有效交往,这是老师所不能替代的。人生路漫漫,是马拉松长跑,要把握规律,慢一点积累。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当今课堂。

  当今的课堂是什么?自主、合作、探究式开放型课堂。要让孩子学会,首先要“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更重要,“会学”尤其重要。现任北京农大附中的国敬华校长讲到:“要当‘懒’老师,嘴、手、脚懒;要动脑,想办法,让学生都动起来。学生学得过程一定不能替代。”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技能。

  国校长之前在北京第四十七中任校长。学校大门有这样一副对联:“做懒老师策划搭台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当主人,当勤学生争学赶超使自己与合作共赢间快发展。”横批是“做传递幸福的人”。这无疑给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深钻教材,把握规律。

  “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叫提高。我们要做到保底不封顶,来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亦或说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快乐。”这也是张梅玲教授报告中所提及的。学校不是游乐场,这种快乐不是玩得高兴,而是学会(收获)而快乐。发现了吗?我们现在的课堂有种怪现象:看似非常热闹的教学环节,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在“参与”了,但其本质却是顺着教师设计,符合教师期望,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学生最终是按着教师最初的设计和思路接受着教师期望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这无非是变化了的相对更高的“灌输”而已。老师们,这种热闹要得吗?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的心态要改变了!多年来控制下的教学,教师“牵”学生以 同样的速度,进行着同样的学习,教师因此心中有数。一旦放手,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学习,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不会“选择”或者选择以后在独立学习中出现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此时,学会“等待”是必要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在教给孩子如何去发现,而是在教给孩子如何去揣摩教师的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所谓“会质疑”的学生,其实都演变成了是“会‘质疑’教师期望的问题。”慢慢地,学生应变得只会、只能揣摩别人的.心思,失去了自我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也许,奴性就在这个过程中又开始了作祟。

  “教师要勇敢退下去,适时站出来。”芦咏莉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比如说: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猜课题解决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当做资源。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跳出来,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基础出发,从本节课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备,慎也。”我们现在又回到初时谈到的如何备好、上好一节课。真正的“备”,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高度重视谨慎而为;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预备”“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因此,了解学生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重视------谨慎而为。学生是课堂的的主人,只有基于学情研究的教学才是真正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精心了解了学生的学情,还应有精当的教学方法才行。本次研修中至少三位教授讲到现今教育的一些不良现象,而且举了同一个例子:有些老师成绩落后就抱怨学生差,指责学生“给你讲了八遍还不开窍,榆木疙瘩!”我们身边也确有其人吧?究其原因:不厌其烦地同法讲八遍,学生不会!绝对是老师的问题!八遍用了不同的方法,还是不会,又透露出教师的观察力不够,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式。你赞同此观点吗?我认为至少说的有一定道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诚如斯言,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被公认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变量。

  很多教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有效教学达到最大化?其实,任何一项教学内容在它的教学过程中,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某种或某些确定的教学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这个“法”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它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它不能确定、也无法确定;它不可能相同、也无法相同。

  张梅玲教授讲到“请你备课时把有探索价值的句号变问号。”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学生提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每一个人进行探索(每个人都去听、说、想),过程中教师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面前去给他做辅导,以此寻找课堂中来生成的资源。通过讨论老师再把学生的讨论提升、概括,让每个学生落下一定收获,把短时记忆过渡为长时记忆。在实践中让每个学生感觉知识是有用的(参与体验),在实践中让每个学生感觉到“我”还有不会的(勇于探索),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让我们在“?”中下课,不在“。”下课。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生,还会出现“八遍”一无所获吗?

  作为一名教师,在你的教学活动中你应该思考三个问题:

  1.你要把我们的学生带到哪里?(即教学目标)

  2.你怎样把我们的学生带到那里?(即教学策略)

  3.你怎么知道你的学生已经在那里了?(叫教学反馈评价)。你做到了(此),明白了(彼)。还有什么做不到?(还会为学困生而茫然吗?)

  该放的放,该收的收是一种智慧。智慧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想到有一种“占有”叫失败,有一种“撤退”叫成功。老师们,最后再借用芦教授的那句话:“教师要勇敢退下去,适时站出来。”结束我们的“北师大之旅”吧。这次“旅行”是心灵的旅行,让人神清气爽,使人目标明确。但愿“此行”真“不虚!”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八篇

  本周二在北师大教授的引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听评课活动,无论是从上课的两位老师的准备上和改进,以及专家进行的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xxx老师和xxx老师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展示出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的.较高水平,无论是学案的编制、课件的制作和课堂流程讲授都很值得我学习体会。对于xxx老师对于功的分析方法和对学生的培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而xxx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运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醒我平时在工作生活中要多注意和留心收集材料。通过多种教学资源来吸引学生和把握课堂节奏,积累资源成为一种教学的资本。

  与上次的课相比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课,课堂展示出了一种不一样的光彩,同时也暴露目前的不足和疑问:首先,翻转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而不是仅仅套用模式。其次,对于微课,深度应该如何进行把握。还有当发现有大量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自学的理解上出现偏差时,是应该及时打断纠正还是应该留到下节课来解决?教师在自学质疑课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应该怎样贴合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对于这些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我看来这些应该是进行灵活处理的,可是关于这个度,对于个人来说又应该怎么看待?

  北师大教授还提出教师要注重更高层次知识点的衔接和引导,教师应该站在更高层次去引导学生,要求教师复习一下大学物理,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概念。

  一、通过培训,今后需要做出的改变第一点是积累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二、做一个有准备的课堂组织者,处理课堂上学生各种未知的错误;

  三、对课程进行锤炼打磨,缩小范围和长度,先从一节课抓起,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四、要学会反思,常去反思,提高自身。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九篇

  20xx年 3月6日,我在高平市教育局参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网络培训研讨会。本次教材培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和专家进行网络在线交流,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学校教一年级老师进行交流。

  网络培训活会上,教材编写专家张丹、张红两位特级教师详细说明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本册教材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编写教材时的学情调研对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深入指导。期间,刘坚教授指出:有调查显示,92%的小学生喜欢数学,让我们感到欣慰。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三点,一是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要密切联系;二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一一建立数学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全过程;三是主动学习,探究性的学习。我认为这些都为数学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很贴近现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刘教授对于十个核心概念的里面的“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的分析,使我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培训,使我对新教材内容结构编排更加熟悉,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更加理解。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专家引领让自己获益匪浅,以往使用教材中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在一天的网络培训中,全国各地的老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xxx、xxx两位特级教师对这些有价值的、关注的比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解除了老师的疑惑,为老师更好的使用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一、努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品质。

  二、加强对学生口算的练习。课程标准对与一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一分钟能正确计算8至10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能达到这一标准,但让全体学生都达到这一标准应该还有难度。在教学中,要多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在算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己分析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很多,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引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尽自己的所能,争取让每个学生能在更方面有所发展。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十篇

  7月12日,我满怀兴奋和期待踏上了北师大学习之旅。五天的考察学习,专家教授们生动鲜活的事例,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理论论述,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高水平的理论引领。与权威专家教授的零距离接触,更让我们领略了教育专家的大家风范。短短五天的学习,让我们快乐的收获着,而更多的则是思想的洗礼。

  一、心怀感恩。

  感恩于区教育局领导精心组织的本次学习活动;感恩于北师大姜男博士的精心安排;感恩于北师大教授专家们的倾囊相授。在此我代表所有的校长们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勤于学习。

  每每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在钦佩他们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同时,心为之向往,若如此惟多读书。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涉猎;读陶行知、读杜威,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的支持和共鸣;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们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81岁高龄的何克抗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为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依然站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在我们深深佩服的同时,更看到了学习之重要。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三、感悟新思想。

  听了各位教授专家的报告,我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论透视和解读。学校办学的关键是要真心实意的依靠老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老师管理方面,要在关怀与理解,尊重与支持中,使老师能够与学校同步获得发展。领导就是服务,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搭建发展的平台,改善生活条件是学校领导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教学的成功,并得到学校、社会、家长的认可。校长要树立人才观,不断扩大15%的人才范围,用人才引领学校发展。

  当然,作为校长更要体会老师工作的酸甜苦辣,了解老师的喜怒哀乐,善于容纳个别、尊重差异,即使对个别“不宜从教者”也不能简单的换岗换位,而应更多的理解交流。只有抓住这5%的人灾,才能实现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理解学校文化。

  通过参观考察北京润丰学校和顺义一中附小,是我对学校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校园文化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更要内化于心。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课程,某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校长室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创新者,要努力构建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的学校文化氛围,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五、努力方向:

  1、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德育,培养优秀的班主任管理队伍,以德育促智育,全面落实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

  2、带领全校教师走学习发展之路。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活动平台,让老师在教研中提高,在教研中成长,不断培育名师,让名师来创造名校。

  3、充分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下功夫,用文化建设展示学校,以文化建设发展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布置要突出个性,展示文化氛围,更要在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学习借鉴,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品牌建设上,学校将以打造乡村中学家庭教育新模式为突破口,配以排球、摔跤两个体育特色项目,不断擦亮学校品牌。

  这次北师大培训学习,为我们拓展了新的教育视野,增添了新的教育管理智慧,要办好教育,谋求发展,“理念”是前提,“团结”是基础,“敬业”是根本,“创新”是源泉。我们要深层次的理解专家思想,探究名校成功的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增强自身优势,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 第十一篇

  20xx年11月26日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小学管理与校本研究高级研修班。为期一周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

  一、专业学习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数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的讲座中提出学校教育的价值,他在报告中强调北京四中的发展目标是要使北京四中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和丰富的人生起点,让师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愉悦,懂得责任与良知,持之以恒的发掘潜能,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为了将四中的学生培养成为杰出的中国人,北京四中开展了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五种价值体系的教育,即国学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北师大的赵德成博士的讲座对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估。赵德成博士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大家在笑声中开始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他认为,教师应更加注意教学设计及其背后的理念,关注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进展,关注自我反思和改进。他还指出,我们要找准当前教学需要改进的核心问题,在全面关注的前提下,开展批判性反思,构建以校为本的评价体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不断改进。

  首都师大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讲授的是守望课程、践行专业。会上,王海燕教授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践举例,指出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并运用生动的实例告诉老师们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层次,不仅应用于管理,更渗透在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她在报告中指出,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时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着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取得更大进步。王海燕教授以情激情,与老师们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共鸣,整个报告过程掌声不断。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博士题为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余博士的讲座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与实施六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做了一次系统而扼要地阐述。

  xxx教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引领我接触到了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使我从一个更高的视角,了解、审视时代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实地考察

  本次学习实地参观了北师大二附中、崇文小学等重点学校。使整个研修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理论和技能交替中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经验、鲜活的发展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学校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我们在北师大二附中的参观学习中感受比较深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学之一,也是北京市示范性高中之一,连年来的高考成绩均在北京市的前三名之列。我们先后参观了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的发展规划等,最后学校阮国杰副校长为全体学员介绍了北师大二附中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北师大二附中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95%的教师毕业于北师大,而且是在二附中实习教师中的优秀者方能到二附中任教,但学校在加强年级组管理还是加强科组建设上,毅然选择了加强科组建设。他们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理念得到落实,方能提高教学质量。北师大二附中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们对新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举行拜师、出师议式,让老教师带年轻教师。他们返聘退休教师但不让其上课,而是组成听课组,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进行听评,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崇文小学是北京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公办学校。首先来到学校多功能厅观看了简介学校的专题片,然后重点聆听了校长白淑珍《创建学校特色,为师生发展服务》的专题报告,最后参观了学校校园。从学校简介中我们了解到:崇文小学建立于1960年,当时按照中央指示,为解决出国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而建立的一所为中国外交事务服务的全寄宿公办学校。

  短暂的参观学习,留给全体学员的印象是深刻的:崇文小学走科学探究之路提出办学理念,从教育口号、教育格言等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以情移情。核心是以情为中心磁场,让情感飞扬,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让伙伴之间的情感互动起来,让家长的情感融合进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他们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打造高尚的师德队伍;他们努力培养拥有伦理认知,充满感恩之情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他们开展自主、探究、有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教学研究;他们尝试让亲情涌动,用充满爱的情怀建设温馨家园;他们追求和谐发展、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建设。他们最终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三、感想收获

  1、加强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现代校长的角色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师专业的引领者,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刘长铭校长、阮国杰校长、白淑珍校长给我们每位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办教育,引领着老师做教育。做教师的引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把读书思考作为工作状态,尽量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研究教育,只有学习,思考并去研究教育问题,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

  2、以人为本,以人文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则,管理中体现尊重,信任,尽量以服务精神为行政领导及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但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一是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评价中体现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评价方面进一步改革,借鉴北师大二附中的一些作法,在团队评价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二是引导教师体验成功,体验快乐。这应该是较难的一点。目前教师普通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的现象,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须引起每一位校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平时的常规检查及听课中及时帮助教师寻找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帮助其总结,予以推广。因此教师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体验。三是善于鼓励教师,鼓励方式可以是语言的、书面的、肢体的,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关注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3、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要引领大家读书学习。校长及其它业务领导推荐文章写案语引导教师学习,这是很好的策略,结合学校原有实际,形成学习制度,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此外,创造条件让教师读书,给教师买书,赠书,大家共读一本书;将阅览室的书下放到教研组。其实,学习常态的建立就在于平时引导,贵在坚持。

  4、注重沟通,形成团队管理精神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引领者。只有广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具有服务能力,广博知识,扎实的功底,超前的思维才能服务好,引领好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一要做一名称职的管理者。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职工。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勤于管理,善于用人,以人为本,民主治校。二要有一个好心态。细节决定成功,心态决定一切。应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别人的内心温暖,应有一颗平常心。要有亲和力,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要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三要有明确的管理理念。作为管理者管理学校首先应是思想的领导,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因为办学思想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思想基础。作为领导观念需要前卫而深刻,具有超前导向型。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即必须走超常规、高质量、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四要有更高的管理意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全球的高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奶酪"。做好教育必须做好的事,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

北师大研修心得体会(最新11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