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2024-07-01 12:43:52 1级文库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细心的小编sky为大伙儿找到的8篇山东远程研修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一
关键词:汝城;古祠堂;风水;叶氏家庙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汝城是一座位于湖南省东南端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始建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是有较长历史、文脉清晰、古祠堂建筑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现存祠堂710余座,被誉为“古祠堂之乡”。2013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公布,“汝城古祠堂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集中于对汝城古祠堂的建筑形制、装饰艺术、人文景观等角度的进行,对它的风水思想领域还没有比较权威的研究。然而,风水是古代营筑宅址与村落不可忽视的参考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建筑中存在的风水思想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许多古籍文献中常常看到有关于选址、择地的典故,如姚明辉作《汉书艺文志注解》云:“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即相地相形。”《尚书》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在修建房屋居所时必先考虑风水因素。汝城古祠堂存在于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中,在修建之初亦融入了许多的风水思想。研究汝城古祠堂中的风水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推测出先祖在修建祠堂时对此建筑所赋予的意义,对于完善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与修缮政策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鉴于此,作者在2013年先后对汝城古祠堂进行了数次考察,也有所收获。本文重点对叶氏家庙的风水思想解析,期望能成为一块敲门砖,打开汝城古祠堂的风水思想大门,为研究汝城古祠堂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二、汝城古祠堂概况
汝城古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祠堂都是始建于明清时期。各个祠堂的家谱和碑文刻字上都对祠堂的始建有所记载。在何氏族谱中就有记载“上居星散,春秋
祭祀皆于各派之祢庙而至孝享。”这说明在元朝时期就有许多姓氏家族已经在家中设置了供的祠堂形质的祢庙以供奉先祖。根据《汝城古祠堂》统计,大坪镇溪头村的“宋氏宗祠”始建于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新南村的“谭氏宗祠”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附城乡东溪村的“颜氏祠堂”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1372),三星镇西黄村“欧阳氏宗祠”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初年(约1367),小垣镇简水村“邹氏宗祠”始建于明惠帝建文三年(1400),简水村“简氏宗祠”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1]上述祠堂虽形制、功用都相对简单,但是却证明了汝城古祠堂历史悠远的事实。
汝城祠堂建筑多采用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的结构型制,梁架巧妙组合而形成的巨大屋顶,使坡顶、正脊梁翘起的飞檐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古建筑特有的韵味。祠堂内部以板壁、隔扇、帐幔、屏风、天井等隔为两厅二进或三厅三进的天井院落式,宗祠的厅堂随地势呈递进模式步步升高。在《图解鲁班经—中国古代建筑法度与风水择吉经典》中说:“又且寝堂及厅两廊至三门,只可见步步高,儿孙方有尊卑,毋小欺大之故,做者深详记之。”便是解释了设置成此种布局形式的原因。祠堂门楼都设有高门槛,寓意“步步高升”,门两侧抱鼓石一对,雕刻精美。祠享堂设有神龛,其槅扇门巧夺天工,镂雕着各色花卉、瑞兽,还有各种书体的福寿禄,寓意延年益寿。
三、金山叶氏家庙
(一)概述
叶氏家庙始建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28),据族谱记载,叶氏本源于叶县,今河南省,属始祖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楚庄王元孙,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楚平王五年(公元前524年)封为叶邑令尹。沈诸梁又号叶公,因治叶数十载,政绩卓越,建树颇多,于2500年前,叶公带领民众修筑之水利工程,东西二坡至今尚有迹可循,盖叶县地处战略要冲,为历代兵家力争之地,故兵燹动乱,人口流动,历代迁往各地之叶氏之后裔为铭纪先祖功德,祖居之地随之以叶为姓,据叶公迁居本源考叶公子高后裔先后迁往大江南北、川、峡等地者均各自创家立业至一百一十世广信公迁至湖南桂阳金山,则为汝城金山始祖,自此繁衍生息。叶氏家庙在清乾隆、道光及民国时期均有修缮。1991年按原貌局部维修。2006年5月31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金山村中,保存完好的有3座祠堂建筑,分别为:何氏家庙、卢氏家庙、叶氏家庙,3座祠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了家族的繁荣与发展,每个祠堂在风水格局上都特别讲究。
(二)叶氏家庙风水意向
在远古时代,先民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感悟,认为山与水之间的平地是最令人充满希望的地方,山上有茂密的树林,山下有清澈的河流,山和河川之间的平地就是生活最舒适的地方,既有利于农业发展,又有利于狩猎。这样的地方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称之为“吉祥之地”,可以使子孙延绵不绝。程颐曾曰:“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祠堂的选址关系到家族的“神灵安”、“子孙盛”,所以,各家族都非常重视祠堂的选址。
土桥镇金山村处于一个典型的小盆地,四面环山,叶氏家庙居其中心,民居围绕祠堂呈发散状态展开。家庙坐南朝北,朝门坐西南朝东北,朝门前16米处有一个长20米宽15米左右的水塘为明堂;近有笔架型的案山,远有气势磅礴的朝山。案山从中间断开形成气口,朝门正对气口收气,案山之外是较广阔的空间,对来气口形成强大的气流,朝门前明堂可聚气亦可缓解气流速度,使气流经过朝门缓缓汇入祠堂。
从形式布局上分析,家庙建筑前6米有民居,民居高度是家庙的一半,正面民居与左右两侧民居之间形成两条狭长弯曲的小道,形似龙须,这种布局方式是依行造势法,象征家庙建筑处在全村空间气场的龙头位置,有以点带动全身的作用。叶氏家庙风水格局中,来龙在南,故运用坐南朝北的格局,北在后天八卦为坎,坎为水,水主寒,北方的先天八卦为坤,坤为老阴,为阴气过重,加之其北方空旷,为防水气太重,故用居民房在门前稍挡寒风。朝门坐西南朝东北,先天八卦为震,震为木,木能化水生火,故此朝门起了通关暖身的作用,后天八卦 从而解决了北方水气过重的不足。此种格局,朝门起通关作用,变不利为有利,足以体现古人改善环境的无穷智慧。
整个叶氏家庙的风水格局别具特色,用巧妙的手法化解了对祠堂产生不利因素的环境,亦造就了能够为家族安定、子孙繁荣的气场。有了有利的人居环境,于是也就成就了叶氏家族人丁兴旺的景象。
四、结语
在汝城古祠堂群中,每一座古祠堂建筑都蕴含着自己独特的风水思想,这是先民在创建古祠堂时对祠堂建筑本身赋予的内涵与美好的愿望,我们在研究与保护古祠堂建筑时,应该充分的尊重建筑本身的文化,了解建筑每一个部件多赋予的不同层面的含义以后,再对其进行修整与维护,这样能使避免建筑受到保护性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朱惠芳。汝城古祠堂 [M].岳麓书社,2012.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二
南水北调的最初构想始于。
1952 年的深秋时节。黄河边上站着一位气宇轩昂、身材高大的6 旬老人,凉风吹来,刮起他银灰色风衣的下摆,他左手夹着一只香烟,目视远方,面色凝重,象在思考着什么。不用问,这位花甲老人就是开国领袖。
脚下是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黄河,此刻,他是否在想《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他对黄河的眷恋却是与生俱来。
在延安窑洞,他曾敞开心扉,同美国记者斯诺进行过数次长谈。斯诺问他,如果将来有一天战争结束,您卸去领袖重任,最想去做哪些事情?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骑马去黄河考察。后来,过了多少年,1961 年的8月,在庐山上,他和身边的卫士张仙朋闲谈,他感慨地说:我现在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可使我多搞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对全国官员也是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三大志愿,就有一个是骑马沿黄河实地考察,可见这位老人的黄河情结之深。
回到1952 年的10 月下旬,突然有了视察黄河的意愿,他骨子里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思想天马行空,所以,他的有些想法别人难以跟上节拍。他提出离京休息,中央批准了,他就要去沿黄河看看,实现他 多年的愿望,不过这回他没有骑马,而是乘坐的火车(1965 年时,汪东兴真的秘密安排部队骑手教骑马,准备考察黄河源头,但最终没有去,而是重上井冈山,下山不久就发动了)。乘坐火车比骑马要受限制,所以划定的路线是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而且指定是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陪同他离京视察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第一机械部部长黄敬、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和汪东兴等人。
10 月26 日,的专列首站到达山东济南。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第一个登上专列,他向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身后是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省长白如冰。看到许世友,开口就说:“打进济南府,活 捉王耀武。”许世友嘿嘿一笑:“主席还记得我们打济南时的口号哇!”“忘不了,活捉王耀武,这口号响亮嘛! 1948 年打济南,你和谭震林、粟裕可是打出了威风啊!”和许世友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又说:“这次是出来休息,就是要看看黄河,不多打扰你们。”许世友说:“我们巴不得主席来,主席来了有好酒。”“你这个少林和尚啊,是个花和尚呢,离不开酒。我可不喝酒。”笑着说。“报告主席,我们这儿也有上好的辣椒。”许世友知道的嗜好,快人快语。“好好,就吃你和尚准备的辣椒,不吃辣椒不革命啊!”爽朗的大笑着。
第二天,就来到了济南城内的黄河大堤上。远眺黄河滚滚东去,他问:“这里黄河底比济南城内地面高多少啊?”有人回答:“差不多7 米。”“7 米,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呀!你们一定要把大堤、大坝修牢,万万不能出事,不能出任何事情啊!”忧心忡忡,他转向许世友交代:“雨季大水,要发动群众上堤防守,必要时军队要上去坚决死守!”面色严峻。
许世友说:“请主席放心,坚决服从命令,保证不出任何事情!”
沿着黄河大堤向前走,堤外是大片盐碱地,眉头一皱,问:“这白花花的是什么原因哪?”省长白如冰小心回答:“黄河高悬,堤外低凹,再加上小清河多年未输通,排水不畅,造成耕地盐碱化,群众种不保收哇!”谭启龙接口说:“这一片上下有15 万亩地种不成庄稼,群众生活困难。当地群众有个民谣:‘春天一片霜,秋天明光光,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
听到这些,面色更加沉重,许久不语。过了一会,他说:“历史上黄河洪水多次为害,想不到黄河侧渗也会给人民造成灾害。给你们出道题目,你们能不能引用黄河水淤地,改种水稻,输通小清河排水,让群众吃上大米,少吃地瓜不行吗?”谭启龙说:“种大米我们没经验,不过一定试试。”
离开济南,在徐州稍作停留后,又到了兰封东坝头,他要看看黄河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处。正是这一去,才有了南水北调的构想。
是在火车上过的夜。这天是1952年的10 月30 日,早上6 点,起床步行到离专列不远的西贡村,在村头晾场遇到一位老农,两人热烈的聊了起来,等回到专列上时,河南省委书记张玺、省长吴芝圃、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等领导已早早在等候。同他们一一握手,最后握到了王化云。此时王化云的头衔是黄委会主任,看黄河,没有黄委会主任不行。
听张玺介绍王化云是河官,顿时来了兴致。并幽默地拿王化云的名字打趣:“你这个河官呀,半年化云,半年化雨就好了。”在专列上吃过早餐,王化云展开黄河地图,跟说起了黄河。火车在运石铁路支线前进,一路上王化云向汇报了黄河下游连年大修堤,对险工由秸草坝改为石坝以及防汛抢险的紧张情况,还汇报了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干支流的调查研究,提出根治黄河的规划意见。王化云说:“主席,为了避免今后的洪水灾害,我们打算修建郑州邙山水库或三门峡水库,一是蓄水,二是发电。”很感兴趣的仔细听着,并不时询问。
上午10 点多,一行走下专列,没有骑马,乘的是汽车,然后登上了东坝头黄河大堤。等候在此的河南省水利局局长袁隆向汇报:“这就是1855 年( 咸丰五年)铜瓦厢村决口、改道的地方,我们在南岸叫东坝头,对岸还有西大坝。”王化云接口道:“当时决口原因,一是清朝的腐败,二是社会环境混乱,太平军已过来……”立刻打断:“那时太平军还没过来吧?”省长吴芝圃上前解释:“太平军是咸丰二年(1852 年) 到河南的,正是社会混乱时期。黄河决口原因,有附会说是太平军扒的……”微微一笑:“此事尚需考证。”王化云又说出了他到三门峡调查得的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走万锦滩。”站在大坝上,看黄河从西奔腾而来,直冲大坝,又骤然折向东北,说道:这座大坝作用可不小。然后笑着问王化云:“黄水涨上天,能挡住吗?”王化云说:“黄河两岸1400 多公里沙堤,又是“悬河”,要抗住大洪水,实在危险!要在上游修水库,拦蓄洪水,加上下边河道排水,战胜洪水才有希望。”
点点头,说:“1947 年3 月15 � 我们发动人民,抢修堤防,保住了解放区的安全,到今天,黄河已有5年没开口了吧?”王化云说:“是”。叮嘱道:“你这个河官呀,责任不轻,还是那句话,以后再把堤防修得好一些,牢一些,要保证黄河不开口!”
“要保证黄河不开口,光修堤不行。”王化云说得很干脆。
“哦,为什么?”诧异地问。
王化云回答:“黄河上游下来的水,平常每方水有3 公斤左右泥沙,洪水时每方水含泥沙数百公斤,最高达到700 至800 公斤,世界没有,所以黄河最难治。”点点头:“怪不得古人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么多泥沙,怎么洗的请?”王化云喘一口气,接着说:“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平均一年冲下来16 亿吨土沙,破坏了西北黄土高原的生态。其中有4 亿吨粗沙,先沉淀在下游河道里,造成“悬河”,常常决口成灾,还有12亿吨细沙好土,随水冲进大海,并淤起了河口三角洲,年年在扩大。从长远看,根治黄河,必须蓄疏并举,就是要在西北黄土高原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大力推行植树造林、种草,缓坡修梯田,再加修建大中小型水库。既控制泥沙,发展当地生产,提高人民生活,又能使下游不淤,这样才能保证黄河不决口,达到根治的目的。”
“好好,就这样办。”听后连连点头,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过去的治河古书,你都看了吗?”王化云回答说:“为了向前人学 习,看了一些。”“那什么叫‘埽(sao)’?”“埽的形式小一些,作用和坝基本相同。古书上说:埽者扫也,御溜外移也。”听着王化云的回答,脸上浮起满意的笑容。
回到专列上已是下午1 点多,开始吃午饭,12 人分3 桌进餐。招呼王化云:“黄河,黄河,到这边来坐。”于是,王化云坐到了身边。“今天我请客,共饮一杯葡萄酒。”端起了酒杯。饭菜很简单:一小盘鱼、一小盘鸭蛋、一盘青菜、一碟红辣椒、一盆汤。吃饭时,王化云向汇报了考察黄河源的情况:“6 月份我们组织了河源考察队,由办公室副主任项立志、工程师董再华带队,考察了黄河源头的地形,进行了水量勘测,还摸清了当地的草原藏民的情况。”当他讲到查勘队还爬过高山,到长江上游通天河,测量了地形和河水流量时,幽默地说:那可是唐僧、猪八戒去印度取经走过的地方啊!这时,杨尚昆插话:“我们有支红军,长征时也曾渡过通天河。”王化云延续上午的思路,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从源头考察情况来看,黄河水少,将来建设西北、华北怕水不够用,所以,我们打算引长江水入黄河。”
“引长江水入黄河?”王化云的这番话勾起了的一段往事。
1935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进至查理寺麦尔玛地区,队伍在这里集结,准备过草地。
这是一个雨后天晴的下午。因为中央研究决定不参加过草地。有些想法,与大家争了几句后,走出会场,来到了山坡上。举目远望,突然有了新的发现,耸立在远处的一座山脉竟然分开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这座山脉就是海拔4125 米的查针梁子。此地流传“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的说法。
他让身边的警卫吴吉清拿来地图。从地图上看到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从青藏高原向东奔流,在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形成了黄河。而长江却自由地在巴颜喀拉山东奔而 去,形成汹涌澎湃的大江!想到黄河缺水,想到这淤积的草地,突发奇想:假若在山下挖个洞,那长江的水不就可以流进黄河了吗?
把这想法告诉了吴吉清。吴吉清告诉了,感慨地说:“如果借水成功,这草地的水位就下去了嘛!我们就用不着吃这样的苦啦!”
想不到17 年后,在黄河岸边王化云竟说出了当年长征途中的想法。回忆往事,顿时来了兴致,对王化云也对身边的其他人说:“长远打算好啊。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嘛!”
就在那个深秋,就在黄河岸边,一代领袖和一代河官王化云的思想碰撞出了火花,南水北调,这个近乎神话般的宏伟构想被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提出。
也正是在这次视察中,交代:“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南水北调”第一次出现在大国文献中
自1952 年提出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到2002 年朱基宣布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50 年。在这50 年中,共有5 部委(局)、9 省(市)、24 个不同领域的规划设计及科研单位、6000 人次的知名专家、110 多人次院士参与献计献策,召开100 多次研讨会,对50 多种规划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使南水北调由设想成为现实。
在视察黄河后的第二年,视察了长江。
1953 年的2 月16 日,南巡途经河南。王化云接到通知,随省委书记潘复生一起去开封见。一见面,又问起了南水北调的事:“黄河呀,从长江通天河引水怎么样啊?”王化云回答:“根据勘测资料,可引100 亿方水。”“100 亿?”摇摇头:“开发西北资源,100 亿方水太少了,太少了啊!”
在长江舰上,对随行的“长江王”林一山再次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
他对着地图,用那支后来在湖北日报右上角写下“当惊世界殊”几个狂草字的铅笔,点着地图问林一山:“把长江的水借一点给北方这件事你想过没有?”
“想过。当中央提出全国农村水利化问题时我考虑过。”
“你研究过这个问题没有呢?”又问。
“没有。”
“为什么?”
“不敢想,也没给我们这个任务。”林一山老实的回答。
这时,用铅笔在地图上指着白龙江问:“白龙江的水能不能引向北方?”
“不行。”
“为什么?”
“白龙江发源于秦岭,向东南流入四川盆地,越向下游水量越大,但是地势较低,不可能穿过秦岭把水引向北方。白龙江水引向西北更有意义。引水工程也有兴建的可能性。越是河流的上游,地势越高,居高临下,则利用地势自流引水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水量却越小,因此引水价值不大,河流越是下游水量越大,地势又越往下越低,引水工程的可能性就越小。”林一山回答。
点点头,又把铅笔指向嘉陵江干流的西汉水说:“这里行不行?”
“也不行。”
“为什么?”
林一山又用白龙江不能引水的原因作了说明。
沉思一会,又问:“汉江行不行?”
“汉江有可能。”林一山回答说。
“噢?”来了兴致,“为什么?”
“汉江与黄河、渭河只隔着秦岭平行向东流,越往东地势越低,水量也越大,而引水工程的规模反而越小。”
这时,用铅笔从汉江上游至下游画了很多杠杠,每画一道,他都问:“这里行不行?”林一山说:“这些地方都有可能性,但要研究哪个方案最好。”
当指向丹江口一带时,林一山说:“这里可能性最大,可能是最好的引水线路。”
听后,把脸贴近地图,问:“这是为什么?”
林一山说:“汉江再往下,即转为向南复向北,河谷变宽,没有高山,缺少兴建高坝的条件,因此不具备向北方引水的有利条件。”
轻轻舒一口气,面露笑容,高兴地说:“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察,一有资料,就给我写信。”
林一山为什么说丹江口一带可能性最大呢?因为当时他们在研究汉江中下游防洪问题时,曾提出过丹江口工程。只是还没有考虑到用这个工程进行南水北调。的提醒,使他想到如果经过调查研究,丹江口工程有可能作为南水北调的一个方案。
走后,林一山便布置了引汉济黄线路的勘察。并将结果迅速报告给。
这期间,黄河管委会正式开始提出由通天河引水到黄河的方案;长江管委会提出了从汉江丹江口引水济淮、济黄的方案,同时还研究了自三峡引水至丹江口的方案,从长江下游沿大运河调水的方案及从巢湖引水的方案。
1958 年3 月,在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引江、引汉济黄和引黄济卫的问题。他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
五个月后的8 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并发出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除了各专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内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黄、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
“南水北调”第一次出现在一个大国的正式文献之中。用江苏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劲松的话说,也是一次书写共和国历史壮丽篇章的伟大决策!
半年后,中国科学院与水利电力部共同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的指导方针――“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据张劲松主编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披露:开始后,南水北调工作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在“”的狂热中,北方各省的水利规划都做得很大,因此当时西线南水北调的设计规模也很大,甚至提出了“开河十万里,引水五千亿”这样不切实际的设想,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西线调水准备采用人海战术,修建超高堆石坝、开盘山大渠,明显不切实际。随着“”高潮的降温,南水北调特别是西线工作也冷却了下来。但是,这一时期的工作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则、格局,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至目前大多数的南水北调方案仍然未脱离那个时期勾勒出的框架。我们不能忘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科学地勘查了长江、黄河上游和澜沧江、怒江部分流域的水文、地理情况,取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为此一些同志牺牲了生命,那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争论出来的“统一”
江苏水源公司总经理邓东升说,南水北调是“争”出来的。从开始的论证,到今天的收获,每一步都充满了“争论”。将低水位的长江水,从海拔2 - 3 米的地方,由南向北,马鞍形上升到山东境内的45 米高度,可见其工程的难,更可见“人定胜天”的智与勇。
对于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赞成”与“怀疑”!
赞成者认为,国际上有先例――
美国早已建设有10 多项用于灌溉和供水服务、兼顾防洪与发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年调水总量达200 多亿立方米,其中规模最大的加州调水工程年调水量90 亿立方米,调水总扬程1.151 米,居世界现有调水工程之首。其他较重要的调水工程还有:科罗拉多-大汤普森工程、煎锅-阿肯色河工程、中央河谷工程、中部亚利桑那工程等……
前苏联的调水工程更达15 项之多,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年调水量达480 亿立方米……
加拿大已建调水工程的80% 用于水电、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服务,著名的有:魁北克调水工程、丘吉尔河-纳尔逊河调水工程等……
澳大利亚在1949 - 1975 年期间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山工程,用于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利用落差(总落差760 米)发电供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悉尼等城市……
法国1964 年动工兴建的迪朗斯-凡尔顿调水工程……
印度的恒河区调水工程等……
这些工程都给所覆盖地区带来了无限生机。
拥护者信心满满: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一定能给崛起的中国注入活力!
怀疑者论点是:南水北调,让水往高处流,改变了原有气场,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特别是遇到大旱之年,把水调往北方,对南方的灌溉有影响。譬如江苏,专家们从46 年系列降雨和淮河水来水计算后得出结论:江苏灌溉期不但不能调水出省,淮北地区本身用水就明显不足。
还有,血吸虫病会不会扩大到北方地区?
世界上,在水利建设后造成血吸虫病扩大的事例并不少见。如埃及的阿斯旺湖水坝,加纳的沃尔特湖及非洲四国的卡巴利湖水利建设是最为突出的事例。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扩大的灌溉面积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阿历山大双脐螺成为 当地优势种。曼氏血吸虫感染率由建坝前的2% - 11% 增加至44% - 75%,血吸虫病患者陡增数万人。在加纳、喀麦隆与肯尼亚为牲畜饲养和季节性洪水而建的小型水库,已成为新的血吸虫病疫源地。人类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几乎均能利用引进某一地区的外来水源;灌溉沟、排水渠、贮水堰和水库。
上海甚至担心,海水会不会倒灌?
2013 年4 月我去徐州水务局采访,11 日晚,在从水务局到矿大会务中心住宿的路上,和中国水利报社主任记者缪宜江同乘一车,他爆料:1985 年前后,上海对上东线反对的比较厉害,主要是因为宝钢,宝钢地处我吴淞口,担心海水倒灌长江。还有对血吸虫扩散的担心,有专家担心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使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突破最北界33° 15’,他曾陪同江苏省有关领导去无锡梅园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调研。
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譬如:1983 年竣工的引滦入津工程,引华北平原第二大河滦河的水到海河下游的天津,每年要引水近10 亿立方米,解决了天津缺水问题,但从此海河口闸永闭,海河干流实际成为一个大水库。海河和滦河河口基本不再向渤海排放淡水,造成生态系统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是洄游性鱼类。原来海河盛产优良水产,三叉河口的银鱼品质最好,和太湖的不同,是“金眼”银鱼,天津郊区胜芳的螃蟹可以和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媲美,可是,现在这些品种都已经绝迹。
张劲松对在南水北调开工建设时讲过的一段话铭刻不忘:引用了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江苏江水北调的成功实践逐步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江苏水利工作者在“一定要根治淮河”的指示下,先后提出“淮水北调、分淮入沂”和“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跨流域调水计划,经过几十年拼搏,逐步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 个梯级17 座大型提水泵站,输水干线长达404 千米,使京杭大运河沿线及里下河地区66.7万顷农田,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淮北地区73.3 万顷农田实现了旱改水,彻底改变了苏北水来即淹,水走则旱的历史,使原来盐碱地、旱涝洼子的苏北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中国的又一个“米粮仓”。1953 年江苏粮食总产只有100 亿公斤,到1983 年即突破300 亿公斤。在全省3000 多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中,属于江水北调覆盖范围的就有2000万亩,江水北调改变了苏北地区经济与人民生活面貌。不仅如此,江水北调还使苏北的城市建设和工业企业得到了健康发展,有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彻底解决了连云港包括海军舰队在内曾靠火车运送谈水的局面。早在江水北调工程规划汇报时,曾经非常动情的说:江苏顾全大局,搞水利工程还想到海军,为海军饮水解决了后顾之忧。
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覆盖苏中、苏北7市50 县(市),受益面积6.3 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 万,耕地4500 万亩。
江水北调工程几十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了跨流域调水的可行性,它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大模型。
2013 年1 月,我们采访水利厅长吕振霖,他说:江苏的江水北调能写一部大书。我们治理到今天,中小洪水、一般性干旱已经对江苏构不成威胁!十年全国全局干旱,2012年淮北大旱,都没对江苏构成威胁,江苏粮食实现10 年增,这是江苏对全国最大的贡献!
还有就是上哪条线路的问题。
1997 年在北京京西宾馆,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常务会议,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审查报告(送审稿)》。关于南水北调走哪条线路,大家意见不一,上东线,上西线,会场上争论不休。一开始大家各持己见,认为非此即彼。经过激烈讨论之后,规划布局得到彻底调整:东、西、中三条线并非“你存我亡”,而是实行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记载: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的几十年中,南水北调工作几上几下,基本上是北方缺水加重则上,旱情暂时缓解则下。但是其间中央和地方水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江苏地区已经实现了江水北调,并形成了黄委会负责西线、长委会负责中线、淮委会(全称“淮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东线的局面。
1999 - 2000 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严重缺水,海河平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各界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达成共识,迫切希望实施南水北调工程。2000 年,中央决定分东、中、西三条线实施南水北调。2001 年,中国向世界正式公布兴建酝酿达50 年之久的南水北调工程。至此,南水北调工程尘埃落定,开工建设已是箭在铉上。
东线,从万民村开始
历史轻轻翻过一页,呈现我们面前的是:2002 年12 月27 日。南水北调工程将在这天举行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设主会场和2 个分会场。主会场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分会场分别设在江苏和山东施工的现场。预定的时间是上午10点。
这一天,天寒地冻。
冻到什么程度?头天堆起的沙子,一锹铲下去,锹柄折断了。
说这话的是扬州水利局副局长凌国栋,那天他在现场,身份是工程科科长。
凌国栋还说:你别说,领导们福气好。
开工那天,快到10 点时,太阳出来了,风也停了。你说怪不怪?
江苏的现场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宝应县夏集镇,一个很普通的村庄:万民村。
平静而没有多少热闹故事的万民村,此时却一下子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
红旗飞舞,彩球腾空,鼓声振天,欢歌笑语。
这个工程名称叫“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是东线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工程。
凌国栋说,各级领导都重视这个工程,开工之前,前前后后来过不下10 多批领导,快开工时,黄莉新厅长来了,到现场一看,皱皱眉头说:这边的房子还看得见呀?晚上吃饭,我们领导说:厅长,你把这杯酒喝掉,我们保证在典礼前把房子拆掉。黄厅长猛地一下把那杯酒喝下去了。
据说,万民村的拆迁前后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还是老规矩,党员干部先动起来。党员干部动了,再让党员干部分成几个组,5 万人的镇,17 个自然村,人人都有“对象”,户户入住党员。这叫包户到户。
老百姓的语言朴实无华。
这里有段乡驻村干部老李和一位老太太的对话――
老李:过几天这里要架个会场。
老太太:就相中我家这几间屋?
老李:这一片都在里面。
老太太:哎!我那老婆婆的婆婆,盼着国河开啊,今天真要开了。真开还是假开?会不会,架个台,开个会,开完了,就完了!又是一搁几十年哪!
老李看看她,不吭气,老太太说的话,不是没根据,半个世纪前也开过这样的动工誓师大会,后来又开过……
老太太:咋不说话。
老李:这回应该是真地。朱基总理要到我们这里来启动这个项目(当时的传言)。
老太太:国家总理?那么大干部到我们这里来?那是真的了,你就放心吧!我家先拆。
老李一怔,想问问她有什么要求,话到嘴边又落下去了。倒是老太太说了一句:国河通了,我们就有指望了。拆掉旧房子,一时盖不起新房子,慢慢再盖,我不行,等儿子,儿子盖不成,还有孙子。愚公移山,这是的老三篇里说的,我年轻时天天就背那老三篇……
老太太笑了,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多好的乡亲啊!
老李从老太太的话里,听明白了什么。他的心头一酸,心里在默默地叮嘱自己,到了补偿下来,一定要为老太太这一义举多争取点补偿。
可惜,当这位老李想做时,却永远无法面对老太太了。
现在,面对老太太的遗像,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乡干部老李说的哽咽起来,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这是个有良心的基层干部。
其实,远在三千年前的管仲就说过,“民之纯,国之兴;臣不为,民不越……”这话的意思是说,民众的真诚是国家兴旺的保证,只有当官员欺骗了民众,民众才会走向反对君主与官僚的道路……
此话何等深刻!
越过三千年,如今仍然振聋发聩!
万民村的支书叫虞在祥。
镇领导把他叫到即将开工的现场,那时还是一片民房。
镇领导告诉他,南水北调向北调水的主河道就要从这里穿过! 56 户人家,20 天拆迁完。他问:补偿标准是多少?镇领导说,不知道,国家不会让你吃亏。
指挥部领导来了,他又问补偿标准。指挥部领导告诉他,这是国家工程,不会差你钱。拆迁标准还没下,先拆吧,只有二十天时间,时间不等人,为工程作个表率!
他拍拍胸脯说,好!这是国家项目,为老百姓好,我们支持。
领导说,这条河不仅仅是南水北调送水北上。我说几个数据给你听听:你们这里的地形,西高东洼、南高北洼,标准锅底洼。正常年份水位海拔1.2 米,一闹水灾,你坐在家里看天上还是太阳高照,但河、沟、淖湖里的水就猛上了,最高到过4.8 米,一片。
他憨厚地笑道:这我们知道,我们盼了五十年嘛!就是支持。
领导说,这河一开,从此高枕无忧!看两岸风光水天一色,观一景水鸟野兔共嬉戏!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今这南水北调工程一动,把你的远虑近忧都除了,你还不快快出些力?
是的。我应当赴汤蹈火!虞在祥在心里这么说,但他怀疑领导摆“忽悠”,这年头,上级忽悠下级,下级欺骗上级已经习以为常。怀疑归怀疑,他还是认真去做了。
……
偏偏那几天,老天作难人,开始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这雪越下越大!
老天下雪,工程不能停,拆迁工作不能等。因为开工的日子是北京定下来的。
虞在祥蹬着一辆自行车,早晚深入工地与群众家,苦口婆心做工作。为了做表率,虞在祥回家先扒了自己刚刚新建不久的楼房,拆!
虞在祥那段时间,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觉,蹬自行车跑13 公里路,家家户户做工作。没有拆迁标准,没有事先的资金能够预付,57 户拆迁,全凭着虞在祥一张嘴,一颗平时让村户信赖的心,更是他平时对乡亲那份责任!二十天,万民村虞在祥所在村民组全部如期拆迁结束。
乡镇临时搭起了棚屋,安排57 户人家。
开工典礼如期进行。
回到12 月27 日那天。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上午10 时,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曾炎培主持北京主会场,曾炎培首先宣读了的贺信。同志在贺信中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实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随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发表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必须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时修正和完善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使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夏集镇万民村的现场,上午9 :50,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为工程奠基石揭碑,卸去红绸的汉白玉奠基石沐浴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当朱基总理在北京主会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的那一刻,江苏分会场现场施工机械全部开动,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彩球飘舞,飞鸽竞翔,一片欢腾。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三
关键词:望东;高山湿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26-03
1望东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景宁望东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南部上标林场范围内,属洞宫山脉的罗山支脉。东与泰顺乌岩岭部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南与福建省寿宁县李家接壤,西与景南乡渔际村相邻,北与景南乡东塘村交界,林场总面积2203.3hm2。地理位置界于27°40′00″~27°44′19″N,119°34′28″~119°38′54″E之间。距景宁县城鹤溪镇55km。望东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194.8hm2,占林场总面积的54.2%。
保护区地形复杂,土壤肥沃,气候独特,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群丰富,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高山湿地群落,适宜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尤其是江南桤木乔木群落在高山湿地生长,在华东地区少见。现区内常年积水的高山湿地有6处,面积54.2hm2。境内� 湿地内主要植物有265种。比照1999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区内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和伯乐树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三级保护植物有4种,珍稀植物有石槲、竹节人参等。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的黄腹角雉在区内有分布且数量较大。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建保护区之前,望东高山湿地受到人为的开发利用,江南桤木高山湿地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有许多动植物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加以保护。开展湿地修复及保护工作,将有效地保护好独特的高山湿地群落和拯救许多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可持续发展。
保护区地处飞云江源头和瓯江一级支流的源头,渔际坑林区下游就有十余座水库电站。区内上标水库为全省落差最大,发电经济效益最佳的电站。因此,保护区内的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流失,为延长上标水库及下游所属电站的使用寿命均有重大的作用。
2望东湿地的自然条件
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沿海山地湿润气候型,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2℃,1月份平均气温1.8℃,7月份平均气温21.8℃,极端最低气温-12.3℃。初霜日一般在10月中旬或下旬,终霜日一般在4月中旬,≥10℃有效积温3136℃,日较差10℃。年平均降水量达2066.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保护区是飞云江水系的源头和瓯江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属两江分水岭。区内主干溪流有谋人坑(属飞云江源头)、上标溪和渔际坑溪(属瓯江水系)。由于保护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短时间降水不会出现洪水,枯水期溪流不会断流。保护区内水体质量好,无污染,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存繁衍。保护区内的山体由火山岩构成,山体坡度较大,不具备储存大量地下水的条件。地表水随降水量的变化明显,地下水则相对稳定。
3高山湿地的主要功能
3.1望东湿地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
据最新动植物资源调查比对显示,该湿地恢复效果显著,成为浙江省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区域内共有维管植物178科691属1472种,分别占浙江省科、属、种数的77.1%、50.2%、38.0%;木本植物573种,占全省的38.9%,草本植物899种,占全省的61.1%,省级以上珍稀濒危植物43种;动物资源进一步扩大,脊椎动物5纲31目90科335种,占全省的57%,比5年前新增了46种,共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91种。
3.2物质生产功能
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衡。
3.3大气组分调节功能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4水分调节功能
望东湿地对于省内的飞云江、瓯江水系的蓄水,水源涵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持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平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实验研究,1hm2的沼泽湿地在生长季可蒸发7415t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3.5净化功能
经过测定发现,湿地可以将废水中大约98%的氮和97%的磷净化排除。湿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4保护管理现状
4.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经过开展望东高山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改善了通往望东湿地的路,加宽路面,由原来的沙石路改成了水泥路,方便车辆通行。在保护区安装了摄像头全天360°无死角监控保护区动态,以更好地保护区内生态安全。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配备了先进的林管通系统,随时定位工作人员的地理位置,配备巡护车辆,方便工作人员在区内的巡护工作。给工作人员配备数码相机,以便他们拍摄区内随时出现的珍稀动物。给管护人员新建了宿舍,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在社会和中小学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增加人们对高山湿地保护的认知度。
4.2政府重视保护工作
在浙江省环保厅的支持下,实施景宁望东管护能力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通过缺口回堵、填沟还草、人工补植、全面封山和专人看护等技术措施人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对望东湿地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努力恢复湿地原貌。在浙江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实施高山湿地恢复技术研究项目,对湿地珍稀植物江南桤木、闪光红山茶、红豆杉和伯乐树等进行了有性繁殖试验,对伯乐树、闪光红山茶和大叶三七等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初步掌握了部分湿地及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技术,并对高山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4.3建立湿地监管机制
在湿地的治理过程中建立了湿地的监测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对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维护高山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标本展示室,设立各类监测点及永久性样地,组织人员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
4.4湿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破坏情况得到控制,恢复湿地自然生境,保护湿地物种的多样性:防止湿地系统污染,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这不仅能够改善气候状况,也为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栖息地。
5保护区现存的问题和难点
5.1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管理专门法规,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湿地保护与利用的严格法律制度,如湿地征占用和改变用途审批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等。由于法律缺失,部分地方在开发建设中,往往把目光瞄向了湿地,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湿地的消亡速度。
5.2交通较为不便
由于距离县城比较远,自驾出游大约需要70min的车程,客车一天两班大约90min的车程,路途遥远不说,而且路况较差、弯道很多,对于不会坐车的人来说很是痛苦。
5.3职工的居住条件差
湿地工作人员的住宿条件比较艰苦:和以前相比是有改善,但是和城里的生活相差很大,各方面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5.4文化需求严重不足
湿地距离农村的聚集人口比较远,平时接触外面的信息不多,导致他们精神得不到寄托,长久心里情绪得不到发泄,会造成精神紧张等隐疾。
5.5湿地环境需要优化
一是高山湿地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冬季难以发挥净化作用,夏季暴雨雨水对湿地造成致命破坏。二是湿地净化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变化影响。三是非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湿地管理,间接影响湿地净化水质效果。
5.6管理人员知识老化、保护设备少
工作人员多是近50岁的人,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和现代化的管理不能同步,缺乏专业的人才和高科技设备的辅助。
6保护措施建议
6.1加大湿地保护工作力度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湿地进行政策性保护。本身合理进行空间区域划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保护。在秋冬季节,湿生植物地表以上部分将枯死,更要制定严格的森林防火制度。
6.2加大湿地修复工作力度
在总结湿地修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湿地生态功能情况开展重点是根据生态功能,采取疏浚、修建拦水坝等方式,对生态功能萎缩的湿地等,进行有计划的修复,恢复其湿地功能。
6.3加大污染治理工作力度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加严,湿地是污水处理系统不可缺少的处理单元,要积极引进创新型技术,因地制宜地管理湿地。根据高山湿地保护现状,严格控制人为污染,减轻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4培养人才,加强管理
湿地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保、水利、林业等行业,要求管理者知识面广。要引进知识型人才,经营好湿地工程。
6.5增加管理人员的精神归属感
在保护区,只有几人每天管护,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与大自然为伍,缺乏精神寄托。建议可以开展人员的轮班管护工作,不要固定的人看守,不同的环境会给人不一样的心情和好奇心。给管护人员拉网线,安装数字电视等;开通免费的接送车上下班,可以减少职工的心里压力,增强职工的归属感。
6.6提供研究自然课堂
开展保护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自然研究及保护科普活动,把课堂搬进大自然,让学生自己到湿地去探究,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巩固和探索。
保护湿地任重道远,提高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福田。加强湿地保护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12(2):36~40.
[2]武建雷。云南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湿地[J].云南林业,2013(1):20.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四
1984年9月3日至4日,时任省委书记林若同志,在中共肇庆地委副书记唐广安、副专员吴家仿的陪同下来到封开县检查工作,作为县委书记的我,全程陪同他这次视察。在两天的视察过程中,有几件事令我十分感动,至今难忘。一是罗董公社五星大队在边远山区建了砂仁场,林若同志要了解砂仁生产情况,在罗董公社书记和五星大队部书记的陪同下,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走到该大队的砂仁生产基地。在砂仁加工厂现场,他详细地了解砂仁加工情况。林若同志深入边远山区现场调研砂仁生产情况的作风让大家深受教育。二是实地考察当年封开县最大的水电站——白垢水电站。白垢水电站地处西江支流的贺江,当时在贺江建有一座广东省最大、跨度最长的橡胶坝,电站总装机2台,每台一万千瓦。第一台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国内生产的试验机组,刚投产发电两个月,试运行情况良好。当时,林若同志要留宿在电站招待所,还要向电站负责人深入了解电站有关情况。电站招待所设备简陋,但林若同志却住下,而且非常高兴,这让大家十分感动。三是9月4日下午,林若同志视察了封开县林化厂,接着在林化厂招待所会议室听取厂领导和封开县委的工作汇报。当时县城突然停电,在很闷热的情况下,林若同志仍坚持听完县委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大家对他这种既艰苦朴素又体恤民情的好作风感动不已。四是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和省长刘田夫于1982年5月视察封开时,曾赞扬过封开“这边风景独好”。这次,林若同志也到了有“广东张家界”之称的封开千层风景区参观。他对景区内耸立着造型各异、“垂壁千层,雄伟险峻”的数十座页岩山峰十分赞赏,并与三位地委领导在景区内合影留念。
连续五天在一个县深入调研
1984年9月,林若同志在在封开县考察时曾留下一个遗憾。因当时林区公路被倒下的一棵大树挡住去路,进不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未能如愿地登上这个北回归线上的“绿洲”。1986年3月,我调入省直单位工作,林若同志曾多次与我谈及这个遗憾,并表示一定要安排时间去一次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走一走,看一看。
1999年3月中旬,林若同志约我和邓星枢(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陪他前往封开县考察,第一个目的地就是登黑石顶。3月18日,我们从封开县城驱车直抵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当年,林若同志已76岁高龄,我建议他乘车到半山腰原保护区旧址就可以了,不必徒步爬到山顶。可是,他不同意,一定要登上观景平台瞭望保护区的全貌。经过约一小时的攀登,林老终于登上了观景台。他亲眼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6.27万亩的原始次生林长得葱绿苍翠,生机勃勃,他非常高兴,称赞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真不愧为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他当场表示,返回广州后要题写一幅“北回归线绿洲”的条幅赠送给保护区留念。在黑石顶观景台上,林若同志还与我们合影,让我们留下了今天的一个十分珍贵的记忆。
15年前,林若同志曾视察过的白垢水电站,后来已扩建为3万千瓦的水电站,同时,该县又与肇庆地区在贺江合建了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都平电站和4万千瓦的江口电站,3个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他觉得很不简单,要到现场考察。贺江是西江的一级支流,从北到南流经封开县115公里,沿江开发了民华、都平、白垢、江口等四个梯级电站。3月19日,林若同志安排了一天时间,分别考察了扩建后的白垢电站和新建的都平电站、江口电站。考察后,他称赞封开县在贺江上能建成四个梯级电站很了不起,认为这是贺江上的明珠。于是他为白垢、都平、江口电站题写了“贺江明珠”的留念条幅,表达他对开发贺江的赞许。
林若同志对封开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很感兴趣。在这次考察期间,他深入县博物馆和黄岩洞陈列馆视察,参观了两馆的全部展品。之后,林若同志深情地题写了“岭南古郡封州”的条幅送给县博物馆留念。
林若同志这次在封开考察共5天。他说,这是他到一个县调研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破了他在省领导岗位上的记录,让他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县的历史和现状,很值得。
到深山调查老区破危学校
2001年4月6日,省老促会召开第五届第一次理事大会,林若同志当选为理事长。上任后,林若同志强调省老促会要深入革命老区调查研究,了解老区的现状与问题,帮助老区多办实事、好事,促进老区经济发展。调查发现,我省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十分落后,老区的破危小学随处可见,于是,他提出要把改造老区破危小学列为新一届老促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密切配合教育部门用两、三年时间打好这场硬仗。
在改造老区破危小学期间,我曾三次陪同林若同志,深入肇庆、韶关、清远等地的老区破危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陪他到怀集县诗洞镇云田小学的那次调查。
云田村地处怀集、封开、德庆三地交界的深山中,距离诗洞镇政府所在地24公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是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的游击根据地。解放后,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中的云田小学缺钱维修,校舍已全部残旧破危得不能使用,学校只好暂时搬至村中的植氏宗祠上课。2002年5月28日,林若同志参加完中共广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后,第一时间赶到云田小学调研。他在怀集县委副书记钱卓先的陪同下,从诗洞镇到云田村24公里的山区公路上汽车足足跑了一个半小时,到了23公里处,林若同志的工作用车就被这条“排骨”公路震坏,走不动了。他只好下车与陪同人员一起步行到云田小学的破危校舍视察,并进入植氏祠堂的临时教室看望正在上课的师生。
由于山高路远,云田村村委会没有安装电话,带有手机的陪同人员因收不到讯号无法与远在县城的县委车队联系,坏了的工作用车未能及时修复。林若同志在云田小学调研结束回程时,只好挤上本来就坐满人的县教育局的面包车。在镇政府午餐后,林若同志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诗洞镇南平小学、实源小学和永固镇中心小学校舍的破危情况,下午5时才坐教育局的面包车返回县城。直到晚上,林若同志的工作用车才经怀集县委派人修理好开回县城。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五
李铁军生于山清水秀的临朐,儿时即喜涂鸦,囿于条件有限,只能从小儿书中得到艺术的启蒙,以铅笔在本上涂涂画画,畅想绘画的理想。当时他并不了解绘画的基本技法,更不知晓绘画要师自然更要师古人。庆幸的是李铁军对绘画的悟性好,在学艺的道路上,得张民生先生、张宝珠先生等师长的亲授。尽管绘画之路艰难且清苦,但凭着对绘画的挚爱,促使着他不断去钻研,取众家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通过阅读相关书画大师理论书籍和临慕古人,泛学传统并到大自然写生,以古人笔墨验证自然,虚心请教师长,逐渐加深了对中国绘画的理解。
在师辈们的引领下,他逐渐认识到传统的重要性。于是,李铁军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临摹古人的作品中,像马远、夏圭、王蒙、石涛,四王以及现代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傳抱石等大师,都在他的临习范围之内。宋代绘画的造型严谨,元代绘画的趣味,清代绘画的生气都有机地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中。特别是王蒙绘画中的牛毛皴,解索皴,石涛的理论“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现代大师的笔墨创新与写意,都深深地影响着他对自己绘画风格的形成,也使他认识到所有绘画新风貌的根本与笔墨皆来源于传统。
除了临摹古人,追宋元笔意,注重绘画渊源,李铁军更加重视文化渗透,尤其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思想上的广度和文化上的深度使他的绘画作品读来韵味十足。正是因为李铁军对中国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他的山水画中少了些法度,多了些趣味。黄宾虹曾讲:“画之佳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名家画如不欲画,若不经意。”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不矫揉造作,便会真情流露得天趣。
“含道应物,澄怀味象”,在以精神为第一性的山水画里,艺术品的优劣高低区别就在于画家是否把所绘物象内在的精神灵魂表达出来,并且能引起观者共鸣,所以李铁军不仅去提高技法而且不断加强自己画外功及传统文化的修炼,加强道的领悟,对美的洞察能力以及精神内涵的传达。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骨法用笔”,于是他从书法入手渐渐地深入绘画的内核,以书法入画,并有意无意地赋予他的山水画“内美”的品质,加强书写的味道,气势之外更现绘画格调古雅与山水之姿。
艺术需要创新,笔墨当为时照。李铁军在艺术探索中,撷取造化之灵气,发掘创作之源泉。其山水画的面貌在师古人、师自然的习画历程中得以形成。其山水画作品笔墨滋润,气势雄壮,格调淡雅而气韵生动,有的则富有禅意,这充分表达出画家对山水的热爱和林泉精神。李铁军把山水意象化,在问道自然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的照搬客观现实,他把传统山水画的模式意象,用自我的感知来写照对山水整体的解读。这也正契合了古人讲求“气韵生动”的审美概念,古人以为“气韵”难求,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无意者。黄宾虹也谈道:“空谈气韵不能称为高明”。“气韵”一词虽然出现的时间很早,但是并非由后天的学习苦练得来的,画家胸中有丘壑,有天赋,脑中有气象才能使作品自然的流露出韵致。诚然,李铁军将自我感知到的,夹杂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融入到山水之中,在他的山水画中多少也留有他对儿时纯真梦境的一种幻象,也有着他对山水自然的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绘画画理的揣摩。他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其所要表达的神韵就在笔墨间,因为这里融入了他的故事与人生。
正处于创作期的李铁军,对绘画艺术的执着之情有增无减,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绘画理解的深入,随着将来对中国绘画的继续深造与学习,祝愿其绘画艺术将会越发精进,虽然绘画成功之路艰难,还要继续修炼,但每个成功者不都是这样走过?都需要这种对艺术孜孜追求的执着精神吗?正如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六
3月22日,记者来到招远,实地探访了该市的若干古村落,记者发现,在政策与资源的支撑下,这些古老的村庄正迎来新的变革机遇,如何保护?如何开发?这片历经几百年沧桑的古村群正走在时代的风口与十字路口上。
徐家村:
红军根据地和“龙口粉丝”
从招远市区出发,沿东北方向驱车行进20多公里,在一片山峦的环抱下,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招远市张星镇徐家村出现在了记者面前。
徐家村占地面积120亩,耕地500亩,山峦面积3000亩。徐家村三面环山,东面是美秀顶山,南面是垛石山,西面是枣阳顶山,村居沿南北向河沟东岸铺开,县际公路沿河穿越,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宛如一条长龙。
徐家村有着典型的胶东山村居住区风貌。现有古民居79套,有普通的明清原始建筑,还有以徐登庸家族为代表的规格较高的清末民初建筑。
与山东大多数村子的历史相似,徐家村的先人们也是在明初大移民时由各地迁居至此。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著名的“龙口粉丝”的发源地。清嘉庆五年(1800年),张星镇北里庄村人王国俊兄弟开办招远首座生产绿豆粉丝粉坊,带动起招远北乡多家绿豆粉坊的兴建,为后来龙口粉丝品牌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招远人徐登庸延续了这项生意,并在龙口建立粉庄,把招远粉丝改由龙口外运销售。龙口粉丝由此闻名天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徐登庸在香港开设的粉丝经销店的员工以及朋友、后裔还曾专程到徐家村寻访。
颇为偏远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成为革命年代的根据地。这里曾是工农红军胶东特委领导的渤海区指挥地之一和鲁东大学的发源地。在曾经被红军当做根据地的院子里,1968年吃饭的大碗,1951年流行的壁画,插在内屋门上的馒头筐,陶制的筷子篓,点点滴滴都在诉说着过去的生活细节。
也正是因为这种偏远,徐家村在几百年的战乱纷争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明清建筑特色。不过,即便是有再古老的文化,没有文化解读者也只能惘然兴叹,所幸徐家村有一位“徐公”。乡亲们所称的“徐公”,名叫徐功,虽已74岁高龄,仍然思维敏捷。他承担着“传播”徐家村人文历史的重任。
比如村口院落的墙壁上竖排刻有“乙丙丁”三字,“徐公”便向记者解读:“很多 古代皇只称自己为天的儿子,都不称自己为大。咱们华夏人有谦卑的礼让传统,所以乙丙丁意味着天地人,这和奇门遁甲术相关。”如今,“徐公”已开设了微博,上面满是介绍徐家村历史文化的文字和图片。
这些古老的人文景致养在深山,虽有人识,不过毕竟还不成规模。徐家村村委会主任徐学军告诉记者,村子的古貌曾吸引一些剧组来此取景,还有鲁东大学的学生过来写生,甚至还有一批来这里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但这些还没有给村子带来经济收益。“拍完也就走了,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客流。”
“老龄化”问题也同样发生在这个古老村落里,据徐学军介绍,全村现有居民165户,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支持,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老人至今务农为生。
新的政策或许会将给这个村庄带来巨大变革。在古村落保护工程中,张星镇徐家村是招远市第一批享受中央财政支持的村子。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山东入围17个,单是招远市张星镇,就占了6个。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公布4批传统村落名录,4153个村被纳入保护范畴。招远作为胶东地区迄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滨海和山区两个古村落聚集群,目前有1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家中国传统村落、4家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并有13个村正在创建山东省传统村落。截至2016年10月份,共计获得传统村落保护资金4440万元。
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后,这些村子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招远市张星镇镇政府党委委员陈鲁燕介绍,每个入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村子有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修缮村落古建筑和其他公共事业建设。不过,在她看来,这300万元,要保护、开发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贫穷村落,还远远不够。“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造、修缮,有太多的硬件设备需要添加。在形成良性商业循环之前,我们还需要投入很多,我们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本能够到来。”
招远市政府一名官员也告诉记者,为保护传统建筑、留住乡愁,招远市正努力通过向上级政府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企业家和村民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川里林家村:
六合螳螂拳的传承与开发
徐家村的北面是川里林家村。2016年川里林家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传统村落。
当这个消息公布后,林桂香的一桩心事算是了了。作为川里林家村村支部书记,村子被划为古村落,林桂香希望用划拨的资金来为村庄未来做一番谋划。
川里林家村是中国六合螳螂拳的发源地,六合螳螂拳创始人林世春便生于此。至今,村内仍保留四处祠堂、一处拳房、两棵古树、一处古井。村中一条东西主街串联两侧众多的南北胡同。俗称“槐树胡同”的路口处有两棵古槐,树龄已有500年以上,依然枝叶茂盛。
保存基本完好的著名川里林家拳房,建于1845年,为清朝辞官隐士林肇基所创办,他聘请文登籍拳师魏德林传授其徒弟林世春螳螂拳。这种尚武之风也保持至今,在记者采访时,一位推车的老大爷放下推车,爽快地表演了一段六合螳螂拳。“螳螂拳在村里盛行,人人都会练两下子。”林桂香f。
林桂香今年64岁,已在该村当了25年书记。她在1991年上任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了44万元的欠账,依靠勤奋、节俭以及传统的农业项目,1999年底,该村终于把外债和贷款还清。
如今的川里林家村正背负着新的“历史欠账”,虽然川里林家村的修缮项目还没启动,但林桂香的规划早已设计完毕,“保护好六百年的古槐,修缮八条古胡同,四处祠堂,作为六合螳螂拳的发源地,我们要修建一个六合螳螂拳武馆,把这本领传承下去,发扬出去。此外,修建十间便民餐厅,为我们百姓的红白事服务。”穿行于村里各家,林桂香不忘嘱咐村民:“这房子你要保存好,给你多少钱也不要卖,那些老物件也要注意保存,将来可以展览下。”
林桂香明白城里人为何愿意来到山村旅游,她的两个子女都在市里医院工作,每次孩子把她接到市里去住,她都不太习惯。“即便退休了我也会留在村子里。儿女让我去城里住,我可住不惯,这里空气好、环境好、大山大水,多少人花钱想看都看不到!”
孟格庄村:
旅游开发的梦想与现实
2013,辛庄镇孟格庄村成为招远市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同年,孟格庄村入选部级传统村落名录。
该村曾是清朝时期的胶东印刷业重镇,村委会主任刘万鹏便是该村当年以印刷业起家的刘氏家族后人。如今的刘氏家族已经不复当年辉煌,刘万鹏的童年还曾经一度借住在亲戚家的空房子里。他不曾看见家族的兴盛,最朴实的农村生�
得益于开货车走南闯北的经历,2014年,“眼界开阔”的刘万鹏被推选为孟格庄村的村委会主任。就在他任职的前一年,孟格庄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孟格庄村拥有600多年的历史,位于渤海湾畔,距海边仅2.5公里。在元朝初年时,孟氏族人迁徙至此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格庄。明洪武年间,刘氏始祖刘锡兄弟三人由四川同来,一个去了招远西华山,一个去了东北,刘锡在孟格庄村定居下来。后来孟氏一部分迁往他乡,一部分继续居住,明朝中叶孟氏徙绝,村名沿用。
孟格庄村是胶东印书出版业鼻祖“承文堂”(大书铺)和“承文信”(二书铺)的创始地。创立“承文堂”的正是刘万鹏的祖上。据刘万鹏的三叔刘思禹介绍:当年刘氏家族不甘穷困,从走街串巷卖货开始,慢慢为后来的印刷生意积淀了资本。
漫步孟格庄村,仍能一睹大书铺和二书铺的大家之风。大书铺的住宅主要集中在村落的东北,二书铺在东南,不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风格一致,分别为清末民初时期修建的豪华住宅。所有古民居由三条南北主街巷,将六条东西短巷连接贯通,形成一体。村内的古宅,除了胶东地区少有的精雕细刻的“三雕”之外,还保留有京味儿的痕迹,如门楼上的装饰等。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大多为砖石结构。砖为黑色青砖,石头则多为方块石,房基相对较高。石头与石头之间接合非常严密,就连一根麻线都塞不进去,俗称“麻缝线”。房子外墙多嵌有揽马桩,以备拴马、拴骡子之用。
大书铺和二书铺虽已经历逾百年的风雨,保存还是较为完好,犹在向当今的世人显示着当年的兴盛,如此民间建筑,胶东半岛一带绝无仅有。
这样的条件,让刘万鹏萌发了搞旅游业的想法。不过,资金依旧是最大的问题,虽然在被划入古村落保护计划之后,中央传统村落保护财政支持300万的资金就到账了,但是这些钱仅仅可以修缮一部分古宅,为村里修修路,添点娱乐健身设施。“烟台是个交通末端城市,所以想要搞乡村旅游在交通上并不是很有利。”不过,刘万鹏坦言:“我也想搞旅游,但是村里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有,农家乐和娱乐项目也都没有。想要启动农村旅游项目,还得靠招商引资。”
如今,该村曾兴盛一时的印刷产业已经没落。由于缺乏产业的支撑,此后,在600年传承下来的贫瘠土地上,村民们仍然以种果树、谷子、荞麦为生。去年,村里种果树的人几乎都没挣到钱。刘思禹去年收获的苹果,至今还有一部分放在冷库里,没有找到销路。
仓口陈家村:
“菊儿山舍”的基因裂变
在张星镇的古村群中,仓口陈家村书记陈玉恩相比而言,比较年轻,今年47岁。或许因为年轻的缘故,他率先看到了开发民宿的商机。
仓口陈家村坐落在招远市凤凰山南麓的山脚下,三面群山环绕,泉多林密,形如仓库,故名仓口陈家。
被陈玉恩开发的第一间民宿是村民陈守云曾经住过的一间四合院。78岁的陈守云告诉记者:“这间四合院曾是我叔公公的房子,如今被陈书记打造成民宿,简直大变样。”
这间民宿被取名叫做“菊儿山舍”。该院落布局完整,在建筑风格上典型的代表了当地传统的四合院形式。院中青石铺地,平整而洁净。陈玉恩还聘请来自美国和法国的建筑设计师专门设计,让这座老房子焕发了新的生机。“我们招远这种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需要新技术、新思路的支持,只有这样,这些老房子才能适应时展,更� ”
开发民宿的想法,始于2015年。那年,第一届古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参会的陈玉恩深受启发。回村之后便开始筹划民宿,“菊儿山舍”是其第一个试点,在他的规划中,未来还有四家主题不同的民俗等待开发。“菊儿山舍”光是设计费用就投入将近十万,而整套民宿的改造成本也在二十万。从2015年底开始投入使用,陈玉恩把价格定在680元一天,如今已经基本收回成本。这让他看到了民宿的发展前景。
如今,仓口陈家村已经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正在申报部级传统村落。“申报部级古村落对我们村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可以用财政支持来修缮村子,还可以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招远古村群的由来与未来
“目前山东的古村落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曾经长期参与山东省古村落调整研究和保护性发展研究的文化学者王建波表示,“目前山东省仅在胶东半岛、鲁中山区以及京杭大运河沿岸还成规模地保存着一些传统村落。这与明清两代这几个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有关系。”
记者在招远市张星镇、辛庄镇等几个村庄的走访,验证了王建波的判断。
王建波认为,得益于清末天津、烟台、青岛等城市的先后开埠,黄渤海沿岸的诸多县份一度崛起了一大批民族工商业家族,形成了民国时期山东商帮中实力不俗的“胶东系”。
招远市黄金旅游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张丕基也认为,招远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古村落,这与招远的商业文明密切相关。“招远有一条唐代就有的登莱古官道,对外交通非常方便,交流也很频繁。从这些村子走出的商人们在外经商成功后,纷纷回乡置业,盖起了很多建筑质量非常高的宅院,用料考究,做工精湛,虽年经久远却仍然能正常使用。”张丕基说。
这些家族大多回乡置地造房,给生活在当地的族人们留下了众多至今看来都不显过时的精美建筑。这是胶东地区现存古村落的源头,孟格庄村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在历史的沿革中,这些村子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张丕基表示,招远北部沿海的传统村落大多都先后经历过民国时期的战乱、“” 时期的“破四旧”两次大的破坏。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七
【关键词】白钨矿;成矿规律;探究
江西省修水县在白钨矿的开采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相关部门进行了反复的地质勘探。通过对其矿床特征、地理位置和成矿规律等的大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白钨矿资料,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国家对地质勘察的调整和转移,导致江西省修水县白钨矿成矿规律的研究举步维艰,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并不乐观。本文收集了江西省修水县大量的资料,并结合矿山中断的地质现象,从而分析出矿床的成矿规律。
1.地理概况
修水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位于修水河上游,是三省九县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九江市200千米,总面积约为4504平方公里,人口众多,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而全丰金矿区位于江西省修水县西北方向,地处赣鄂两省交界地带,隶属修水县全丰镇管理范围。该地区属中低山区,整体地势呈东高西低状,其最高山峰为东南方向的桃峰山,该地区内主要以浅变质岩为主,露花岗岩体则出现在西部边缘及北部。
该地区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17℃,降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1800mm,植被多种多样,灌木、杂草丛生。但是由于其经济较为落后,主要以林业和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和红薯等粮食作物,在此基础上,蚕桑养殖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粮食总产量较低。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实现了移民政策,将矿区住户大量迁出,给予了大力支持。
2.区域地质
全丰地区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双桥山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第四系。其中,双桥山群作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具有厚度较大和面积较大的特点。整个地区主要是由火山碎屑岩和泥砂质碎屑岩组成,将其合理划分成修水组和安乐林组;将震旦系划分成南沱组、上统莲花组、下统莲花组、皮园村组和陡山沱组;而寒武系分为下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中统杨柳岗组和上统华严寺组、西阳山组。
该地区主要地层微量元素含量有Au等元素。各地层所蕴含的微量元素含量如表一所示。
显而易见,其安乐林组和修水组高于克拉克值,尤其安乐林组下段和修水组中下段的Au的含量最高,约为克拉克值2.5倍左右,是十分重要的钨矿形成条件,属于全丰区内最主要的白钨赋矿层位。
全丰区地处桃峰山单斜构造西段,地层整体向南倾斜,倾角约为30°到50°之间,该地区内部主要是以东北方向的断裂为主,东西方向、西北方向、南北方向的断裂为辅,且包含了深大断裂与小断裂,两者相互共存。
3.白钨矿成矿规律研究
3.1地层
矿区地表有上元古界震旦系、下统莲沱组沉积岩、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及第四系。而这四系中,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从老到新划分为安乐林组和修水组。
(1)安乐林组分布在矿区中东部、其面积较大。地层呈南北向布局,厚度较大。根据岩层特征,分成上、中、下三个岩性段。
(2)修水组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中南部,地层呈带状分布,逐渐向西延伸,厚度比安乐林组小。
(3)莲沱组主要分布在矿区背部的区域,其岩性特征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含砾砂岩及粉砂岩和杂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3.2岩浆层
全丰区的岩浆层主要分布在北侧和西侧。
(1)北侧岩浆层面积较广,主要围绕在响水洞单(下转第186页)(上接第180页)元大湖山侵入体部分。其岩性主要以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为主,浅灰白色,直径约为2-3mm,其主要矿物有25%的石英、10%斜长石、10%钾长石组成。白云母和黑云母的蕴含量约为15―30%之间,白云母含量要远远大于黑云母。
(2)西侧岩浆岩是苦竹岭侵入体的一部分,逐渐向西部和北部延伸出工作区。其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其大多呈灰白色或麻灰色,经过长期的风化后,逐渐呈黄色。其整体呈不规则的“O”型分布,岩体与双桥山群有侵入接触,其接触面总体呈现多倾向围岩,发生了大面积的变质。
3.3构造
全丰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滑覆构造面成舒缓波状,地表沉降不均匀,上盘岩石破碎,具片理化。下盘遇尖区段,由于岩体的侵入,导致地层的抬升力增大,引起一系列的挤压造成裂痕的产生。
3.4矿体特征
全丰区内的遇尖地段、豆子坪地段、险抗地段及栅楼-王家坪地段为白钨矿高蕴含区域,现阶段,已形成约17条白钨矿体。
3.5矿区地质
(1)人为环境地质。矿区勘探中废土、碎场的设置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处理,从而预防泥石流的发生。应注意对周边农田、道路的保护。在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渣和粉尘,应注意及时的除尘和晒水,有效收集和处理废水,从根本上,降低采矿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2)自然环境地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显示,江西省修水县地震基本烈度不超过6度,矿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地震的防治;而江西省每年最大降雨量约为230mm,强降雨极易引起山洪的泥石流的爆发,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应注意防范强降雨的破坏作用;
在研究白钨矿的成矿规律过程中,部分地区信号极差,导致取样点位的偏移,直接影响了采矿位置的确定。山间极易出现大雾天气,降低了地化取样质量,以至于加大了地质勘察难度,使相关研究人员难以寻得地表高品位露头,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地表土壤的污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修水县内遇尖地段具有优质的成矿前景,深部地区存在矿体变大的现象。相关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对平行矿体的组合关系和空间关系来加强对白钨矿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并加大对此研究的投入。采用高新科技勘察技术来,力争早日形成大面积的矿床。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篇八
自明建立卫所至今,靖远依河水有八条自流灌溉渠道,它们是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和发源渠,总长180.9公里。其中位于双龙乡的发源渠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名永裕渠、仁义渠,后改为发源渠。双龙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北城滩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唐代北城滩古城堡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和新石器遗址、北城滩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东山有明长城烽燧,西北与五佛寺对峙。
我在双龙山丘、山腰间穿行时,向西可以远眺五佛一带的黄河,平静安详,如梦幻一般;向东则可以看到哈思山脉及其西段泰和山壁立天边的雄姿。
哈思山在靖远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其山南坡陡峻,北坡平缓,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北部为兴堡子川,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将它与松山隔开。因哈思山有被称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故也称雪山。康熙《靖远卫志》载:
雪山,在(县)北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侍御苏州人宋贤、詹理阅兵靖远黄河边,曾游此山,题诗纪胜。
宋贤,字及甫,号定宇,是今上海市奉贤县头桥乡东新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任浙江新昌县知县、广西道监察御史,并曾出按四川、甘肃等地。《靖远卫志》记“阅兵靖远黄河边”,即指此行。
哈思山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白银市最高峰。支脉松山、泰和山、大峁槐山、雪山寺等山上履盖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1985年,我在靖远上学时,周玉林老师组织乌兰草文学社的同学从石门的一个山沟里登上哈思山,在古树参天、灌木丛生的松林里穿梭半日。当时清风袭来,形成阵阵林涛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
著名书画家、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范振绪先生祖上曾居住于双龙乡,因此晚年自称“东雪老人”、“太和山民”。“太和”当为“泰和”的别种写法。范振绪曾题联“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赞美泰和山。
丝绸古道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北卜、小口子两处古渡口过黄河。北卜为汉唐时期最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滩城堡遗址至今仍矗立在渡口附近黄河南岸石崖上,城内曾发现汉唐时期莲花纹圆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等。1988年,哈思山南麓北滩乡出土一只东罗马时代西方刻铭银盘,见证了古代中外商贸往来与中西文化交流。
双龙乡政府处在哈思山脉西段泰和山北麓的一个川道里。绿色多了,人烟多了,地势也越来越开阔,到达永和村,看到永安堡和长城遗址。永安堡南枕松山,北接黄河,由西南绕道石门经裴家堡可通靖远;向东经腰站、论古可到兴堡川,绕道水泉也可直达靖远。明朝中期为防止北方民族侵扰,靖虏卫所由迭烈逊、打拉池迁至永安堡。1569年设堡,1571年建成,驻防将士屯垦戍边长达340年。
这里的泰和新石器文化遗址为马家窑半坡时期,当年“泰和人”的势力范围大概就是目前乡政府所在的这道川。
接下来向西走,接近石门乡政府所在地。如果继续往西,就到黄河边。著名的哈思堡就在前方。地图显示石门与黄河对面的芦阳基本在一条东西向直线上。根据甘肃日报社记者温波、李欣瑶及王复库采写的《索桥古渡,一个丝路官渡的兴衰浮沉》(《甘肃日报》2015年1月20日)所载,他们从兰州出发,到平川下高速后经水泉堡,沿着山路到石门乡――虽然离索桥渡口东岸直线距离不远,但通往渡口的道路车辆无法直达,需步行30里山路。他们所走道路之平川、靖远部分为丝绸之路北线中的一支:由固原、海原进入会州(今靖远)境内,经水泉堡、裴家堡到石门,再由索桥渡口过河进入河西走廊。高启安、刘再聪、黄兆宏等专家学者曾多次考察过这条道路上的黄河渡口――靖远哈思堡和对面的景泰索桥堡古渡口。有的资料将黄河东岸靖远渡口 为方便读者了解,在参考以上学者多次考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我将这条通往河西的道路及渡口作一简单介绍。
《秦边纪略》记载:
庄、凉、甘、肃而往河东,自镇远、索桥外更无他途也。桥非大道,盖宁夏、固原往河西之捷径耳。然西安商旅亦有不由兰州往河西,而取道靖虏以渡索桥者,路捷三日也。
其中所说“取道靖虏以渡索桥”的地方就在石门乡哈思堡村,至今仍有哈思堡(又名哈思吉堡)遗址,堡内店舍栉比,有戏台两座,曾商贾云集,有“日进斗金”之说。堡西5公里处即丝绸之路索桥古渡,南为砂河,北靠山梁。堡址破坏严重。据考,哈思堡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与当时修筑边墙有关。明初,西北边疆地区蒙古势力盘踞景泰松山,黄河冰封季节,过冰桥前往东岸掳掠。明王朝便加强沿河防务,在靖远、平川境内沿黄河设置堡寨。康熙《靖远卫志》载原有墩台13处、隘口3处。道光《靖远县志》载靖虏卫万历年间在沿河设大庙堡、迭烈逊堡、水泉堡等。大庙堡“地接塔儿湾,为北寇冲突要隘,所恃仅隔一河”;迭烈逊堡“所管墩台十二座,边墙七十里”;水泉堡“所管墩台八座”;陡城堡“所管墩台四座,有边墙十里”……由长城、堡寨、渡口组成的严密防线的防御效果非常显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万历二十六年,抚臣田乐克复其地,建堡筑城,屯戍相望……自靖鲁卫界、黄河索桥起,至土门山,共长四百里,而兰、靖、庄浪千四百余里之冲边始安。
因此,索桥渡口与临近的哈思吉堡才商旅不断,渡船繁忙。
明代甘肃长城由一条主线和两条支线构成,主线如史料所载,起自景泰索桥,经红水、裴家营、大靖、土门等地一路西去,直抵嘉峪关;一条支线在兰州西侧(起自镇远桥,经安宁,穿乌鞘岭,抵达古浪泗水堡),另一条在兰州东侧(沿黄河直抵靖远,称为黄河一条边)。
甘肃新边指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修建的从景泰索桥到古浪泗水一带的边墙(长城),长200公里,是明王朝最后的一座大型防御工事。十年后,努尔哈赤起兵,甘肃长城沿线驻军被明朝一次次东调,或出山海关作战,或在中原镇压农民起义,败多胜少,而在清代,长城沿线却走出一批名将。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张勇都曾驻防甘肃(包括宁夏)长城沿线,《清史稿》称为“河西四将”。
景泰索桥与黄河对面哈思堡所驻守的靖远渡口相接,同样设索桥堡驻守。
索桥堡位于景泰芦阳镇东10公里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始建于汉唐,其地河面较宽,水流平缓,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哈思堡,西岸接景泰芦阳镇。史载索桥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靖远县志》载:
索桥堡前后设建,处所不一,故堡城尺丈亦无定据。今考哈思吉堡西南六七里至黄河岸,又三四里至大口子、小口子,即昔年初建索桥地也。盖隆庆初,创主凤船桥以通往来,寻因河水泛涨,漂没无存,仍以船渡,其码头故迹犹存。万历年间创建芦塘,修筑新边,又置索桥于哈恩吉西十里。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建一堡于河东,名为铁锁关,门上有石偈,额曰:索桥堡。旁镌钦差靖远等处地方参将丁光宇故迹犹存。至于今之索桥堡,则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来所建。
当年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
又有资料说索桥古渡名称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桥而得,因河水暴涨冲毁,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修(而非初修),用24只木船连为索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寓居哈思堡的富商胡正宽曾号召过往渡口的山西、陕西两省180余家客商募捐银两,在从哈思吉堡到索桥渡口的红砂岩石上开山凿石,拓宽路面,当地人镌刻两块“山陕修路碑”分别竖于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无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黄河西岸建索桥堡,坐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桥头堡北侧有座以黄土为核、外砌红色页岩的烽火台,可能是汉代修筑,明代加固续用。两岸堡内居民有300多户,景泰境内住户较多。索桥堡石城遗址大体分为桥头堡、居住区、长城烽火台三部分。废墟中“丰”字形居住区面积最大,极盛时有数百间房屋。现存街道、屋墙、关墙,虽大部残缺,但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渡口“将军柱”台基、t望哨所、庙宇、五座旗墩、烽燧等遗址。索桥堡下游300米处就是明代长城起始处。沿长城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古道遗址,蜿蜒向西;索桥堡上游30米处也有条在石崖间开凿的石板小路,曲折险峻,可通过牲畜驼运和独轮小车,当地人称“茶马古道”。
这条道路和渡口是汉开河西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据学者考证,居延里程简中提到的汉代“媪围”就在索桥堡以西不远的沟古城遗址。唐朝,渡口继续使用。到明代,其首要任务是为戍守长城沿线的将士们运送粮饷,其次才是商用。
石门乡地处哈思山两侧,境内山大沟深,梁峁遍布,沟壑交错,黄河流经46公里,省道308线贯穿境内七个村庄,有渡口七处。我从岔路口处拐向东南,在哈思山中的谷底或河沟中前进。“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之意。停车休息时,匆匆“浏览”,试图找到玉样石头。山沟里是砂石路,其古朴状态大概与汉朝、唐朝乃至明朝都没有多大差别。沟大且长,沿着山势慢慢爬坡。从石门出发经过这道沟里的菜地沟、路家庄、裴家堡三个村子,它们附近分别有菜地沟、庙苌健⑿〈墓敌率器文化遗址,都属于马家窑半坡时期,在此发现过彩陶、灰坑和陶窑。深沟在与两边山及云天逐渐汇合,先是出现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荒草关城址(又叫分水岭堡),接着是建于万历三十年(1606)、位于三角城社东500米处山腰处的门岘城址(又叫三角城遗址)。在这两座关城内都发现过明朝青花瓷片。据亲自踏勘过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再聪教授介绍,他曾在门岘城址中发现有黑陶片,怀疑是汉朝遗物。门岘,有的资料、地图误写为“按门”。国内很多交通要道或城池都有“门”,乌鞘岭东边就有一处。“”同“暗”,《礼记・祭义》:“夏后氏祭其。”《谷梁传・文公六年》:“下则上聋。”《说文》:“,闭门也。”《梁书・乐蔼传》:“见蔼阁读书。”另外,还有“蒙蔽、遮蔽”之意,《水经注・江水》:“桑麻日。”《荀子・君道》:“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
过了门岘,又进入另一道深长的山沟――沙流水沟,直通水泉堡,与丝绸之路古道支线重合。水泉堡是明朝修筑,对面是墩墩芊榛鹛ā<馍胶嶝ǘ西,壁立千丈。山沟口有天然通道,道路从尖山背面绕到前面就是辽阔的旱平川。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兆宏在《“麦田・麦田山・麦田水・麦田城”考释》中根据《晋书・秃发仗丛丶恰贰《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水经注》、《魏书・秃发乌孤传》、《晋书》、《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国仁条》等文献中关于麦田、麦田山、麦田元孤山所载,对尖山及其南边的古城、水系、建制等有详细考证。他认为,“麦田山”指今白银平川境内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山(也称青山)、北掌山、黄家苌健⑶吴山等许多山脉构成的“弧形”山系。麦田出自鲜卑麦田部。东汉中后期,随着北匈奴西迁,大量鲜卑人占据匈奴故地,有些鲜卑继续西迁,有的向中原发展。十六国时期,迁入陇原大地的主要有“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另外还有乙弗部、契翰部、意云部、思磐部、车盖部、B掘部、鹿结部、吐赖部、莫侯部、勃寒部、匹兰部、越质部、悦大坚部、仆浑部以及麦田部等许多鲜卑部落。鲜卑“麦田部”因曾生活在“弧形”山系至黄河狭长范围内,故称“麦田山”。《魏书・秃发乌孤传》记载:“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南凉东界是“麦田与牵屯”。“牵屯”即牵屯山,也作牵条山,为六盘山北段与香山之统称。“麦田”应为“麦田山”。
文献所称“麦田山”是今平川区与靖远县北八乡(石门、双龙、兴隆、永新、北滩、东升、五合和靖安)的分水岭和分界线。发源于这条山系的沙河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的有七里沙河(因距靖远县城东北七里,故有此称)、杨梢沙河、东湾沙河、红柳沙河、滋泥水沙河、牙沟水沙河、水头陡城沙河及水泉沙河。文献记载的“麦田水”又名“亥剌河”,因经过陡城,又称“陡城水”。黄兆宏进一步考证 “麦田水”是经过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水头社和陡城村的沙河,当地人叫“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
平川、靖远黄河流域有岩画分布,这或许就是这些鲜卑部落留下的历史痕迹。
《水经注》中说麦田城在麦田水东南,即水头沙河或陡城沙河东南方向。水泉镇牙沟水村新墩社境内有两座古城:缠州城和柳州城。缠州城位于水泉镇牙沟水村东面,城内现全为耕地,暴露着大量绳纹板瓦和少量绳纹夹砂粗黑陶片、绳纹灰陶瓮等。霍去病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r阴、祖厉二县,根据出土文物、实地调查及学者们研究,缠州城应为汉代r阴县县治所。距离缠州城西南角420米处又有座古城,当地人称柳州城,城内全为耕地,地面暴露黑釉、白釉、青釉等瓷片及陶器残片、砖瓦块、残砖、板瓦、筒瓦等。据考证,柳州城是唐代州城新城,原为隋代凉州县城县治所在,因为“凉”、“柳”音近,�
黄兆宏教授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勘察认为“麦田城”就是“柳州城”。
尽管居延里程简中没有提到r阴城,但从黄湾、老庄等密集的汉墓群及平川瓷窑遗址考察发现,当时陡城、北武当渡口的繁忙程度不次于索桥渡。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黄河流经水泉、石门、双龙、大庙一带,虽然九曲百折,但也有不少适合渡河的地段。古人远行,大多遵循省时、省力、便利、安全的原则,小型商队或逃犯为了躲避管理,很可能有意选其他渡口过河。至今,黄河两岸的村民往来还使用古老的羊皮筏子,这样的渡口大概每隔5公里就有一处。
山东省远程研修报名通知推荐8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