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读后感(最新10篇)
2024-03-04 22:09:26 1级文库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最新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道之行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一篇
《大道之行也》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道德伦理的追求。在阅读《大道之行也》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几点读后感:
1.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大道之行也》勾勒出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人们普遍遵循仁义礼智信,社会公正公平,人人皆有机会发挥其才能,这样的社会愿景无疑令人向往。这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倡导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
2.社会治理的理念:文章主张社会治理应以人为本,强调选拔人才要注重品德和才能,反对世袭和垄断。这一理念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在选拔人才、制定政策时,要以公众利益为重,注重公平公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实现价值。
3.人文关怀的精神:《大道之行也》提倡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弘扬这种人文精神,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同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关爱和尊严的社会。
4.对和平和谐的追求:文章描述了一个没有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建构诉求。这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大道之行也》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社会理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索空间。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胸怀,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二篇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一个描述,也是人类的理想社会状态,即大同社会。但大同社会的前提是“大道之行也”。
和大同社会一样,教育也是需要实现大同的。而实现教育大同的前提当然也在于大道,我认为这个大道则掌握在老师的手里。也只有实行了大道,老师才会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道之于老师应是无限的耐心和爱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千年来,老师的形象已在人们的思想中定格。拥有一颗爱心是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孩子们的心灵和视野是纯粹的、干净的,所以我们老师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去看待学生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一直谨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一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语文底子特别薄弱,基本的课文都读不下来,而且心理也比较自卑。于是,我找他谈了谈,发现他现在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只是由于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跟不上进程心里很是苦闷。
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鼓励他首先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其次,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学好现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帮助他复习以前落下的知识。就这样,慢慢的,这个男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棒,更重要的,他自己也越来越自信了。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老师都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所有,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何以支撑起她们的信念? 道之于老师应是不断进步的教学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礼不言,下自成蹊。”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令人咋舌。昨日还是粉笔书写的三尺讲台,转眼已全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设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熟练地掌握电脑技术,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上来。当然,教学水平不光光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上,更重要的还是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以及独特吸引人的教学方式。一堂数学课能上的哄堂大笑,并在笑声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的艺术。作为新世纪的老师,想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就必须得学习这种教学艺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和经营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我们,要向着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前进。
道之于老师应是无与伦比的责任感。
老师的责任感关乎学生,关乎家庭,关乎国家和社会。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提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国家的兴衰在于少年,而少年的兴衰在于教育,教育的支持者则是老师。老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责任关乎民族。所以责任感对于老师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是超乎任何一项技能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一个老师丧失了责任感,那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就不能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工作,这种老师是不允许存在的。在我身边的老师们,都是充满强烈的责任感的'。有同学生病了,及时帮他们送去治疗;有的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老师们及时帮他们分析开导,让他们走出困境。生活上出现了问题,老师们也都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所有这一切,都是老师充满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依旧要不断的加强这种责任感,为了我们的少年而努力,争取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道之于老师应是……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新中国建立之初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是一样,但离大同社会的梦想还有很远,“大同”社会以及教育大同是一幅宏伟瑰丽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有梦就是理想,为了我们心中这份美好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那份大同蓝图,去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理想并不能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仍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三篇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中的一篇经典篇章,它描绘了儒家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蓝图,展现了古人对于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的极致追求。阅读之后,我深感其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深远的社会理想,以下是我对《大道之行也》的'读后感:
首先,文章开篇即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表达了儒家对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向往。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权力不是私有,而是服务于公共福祉,人人都能享有公正的权利和机会,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体现了对社会公正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其次,文中描述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风貌,强调了诚信、和睦、互助的社会风气。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构建诚信体系,增进人际关系和谐,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再者,文中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景象,充分体现了儒家对社会福利、人文关怀的高度重视。这不仅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尊严予以尊重和保护,也提示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支持。
最后,《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理想,尽管在现实社会中尚未完全实现,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的永恒目标。它激励我们在现实中不断努力,完善社会制度,提升公民素质,共同创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总之,《大道之行也》以其深邃的哲学内涵和高尚的社会理想,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它敦促我们时刻保持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积极投身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四篇
《大道之行也》它是选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篡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未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大道之行也》可谓是当时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是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读完本文理解了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文中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大道之行也》的中心观点是:作者通过对自己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出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的政治理想。
文章可分层理解第一层:是(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是(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大道之行也》中的理想社会不也是现今共产党努力创建追求的最高理想社会吗。真是期待真的有那么一天,有这样的一个社会。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五篇
大道,顾名思义,在古代即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而大道之行也,意思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而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就是全面的描绘了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世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虽然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免显得有点荒诞离奇,但却阐明啦作者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差、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幻想美好生活。然而我们的祖国现在正一步步的走向繁荣昌盛,在向现代化进军的途中,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瞠目的成果。并且,国家也大力提倡救济老弱病残的活动,成立了许多关心社会每一个人的基金会,以更好的保障老弱病残人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成为"大同”社会的标志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大同”社会的。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六篇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出自西汉戴圣辑录、编篆的《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句子的意思是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构想了美好的大同社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年人应有的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时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是大同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为实现这样的社会生活而奋斗着,奋斗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人民是社会主义生活的主人,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逐步提高了。各种慈善机构相继成立了。如老年人协会,(还有养老院)、孤儿院、残联协会等等,使“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的思想逐步得到落实。
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它充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就在社会主义公德正在得到认同和颂扬的同时,却正遭受一些人的亵渎。
一次,我到县城去玩。在餐馆吃午饭时,碰到了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老奶奶从门外走来,老板说:“老奶奶又来了,真是小猪儿好卖,天天来呀”!接着是招呼老奶奶坐下,连忙给老奶奶打来饭菜,让老奶奶吃。因为老奶奶是壮族,老板用汉话告诉我们几个宾客,老奶奶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很有钱。分家后,老奶奶轮流着跟四个儿子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却让老奶奶成了无人供养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大家住,还差四五天才满一个月,可老大就叫着让老二接走。这到没什么,最让老奶奶受不了的是,每次让老奶奶吃饭,汤汤渣渣就是一碗“咚”地,砸在老奶奶的面前,说:“来,吃饭!”。老大如此,老二老三老四也是这样。
老奶奶边吃饭边用壮族话对老板表示感谢,说没有老板了,她可能就活不成了。老板用汉话给我们说,他没有母亲,老奶奶就是他的母亲,他要做老奶奶的儿子。我听了老奶奶的遭遇,听了老板的话,心里有一股激流在涌动,眼睛湿润了。临走时,那个老板又说:“只要老奶奶一要钱,他就给,每次都是五元”。我在想,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不供养自己的老人,而别人却要供养呢?怪哉!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得到体现?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七篇
我用了两周的业余时间,通读了《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书中没有慷慨激扬的歌功颂德,却让我看到了满腔的爱国热忱和对党的拳拳赤诚之心,可谓是字字珠玑,用心良苦!感觉自己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在感悟颇多的同时,也是茅塞顿开。公司时下正在开展“知司情、献言策、勇担当”活动,这本书值得全体党员和职工去阅读、领会和思考。
书中绪言部分直接点明了党的生存根基,也道明了党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人民要实现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诚如同志所言“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每位干部,在刚参加工作时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经过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奋斗,被职工群众推上领导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时时处处换位思考,经常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是有些领导,见面打招呼时,如果对方不把自己的官职加上,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浑然忘了自己曾经也是普通群众的一员。作为一名领导,离开了职工群众的支持,注定是无水之鱼。
作为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既是领导者,更是服务者。要想干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自觉摆正与职工群众的关系,时刻把职工的利益、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大力倡导并践行服务职工的作风。确立“以人为本、顺应人心”的思想,在企业发展全过程中落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满足职工群众发展进步的合理要求。服务职工不仅仅是后勤上的服务,更多是工作上的服务,目标制定下达后,不能一味只要结果、注重考核,而是要再造工作流程,主动帮助基层一线解决困难,调动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去拉近与职工群众的3关系。要从心态意识上尊重职工,落实并改进民主管理制度,把握民情、听取民意、吸取民智,决策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征求职工群众意见,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彻底务实主义的后果是党的主体性迷失和正当性下降,在许多人眼里社会主义已经逐步变成空洞的说辞、过时意识形态的残蜕。”对于当下许多人精神信仰的缺失,书中毫不讳言的指出。价值上的虚无主义与主体性的茫然失措深入骨髓。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是在基层,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趋于淡化,党的组织机构在逐渐被缩减,功能在逐渐被弱化。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务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务实是为了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务虚是为了创新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党务工作不仅要为企业经济建设摇旗呐喊,更要出谋划策,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为企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把好政治关。
功成不必在我,但责任必须在我,我们要勇于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以倾心尽力的付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鞠躬尽瘁、无畏前行!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八篇
读“大道之行”,我觉得最感动的就是它的真诚。作为一本党课学习材料,它避免了一些政治思想教材存在的说对不说错,一味颂扬的,内容假大空的问题。这本书很客观,也很主观。它的客观体现在讲述中国优势,反驳一些因无知而产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时。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书中没有动不动就红旗飘飘,而是客观地正面回应那些偏颇的言论,抓住重点,用一些具体的例子非常透彻的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观则体现在讲到中国危机,中国共产党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时。直接提出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为人民经常诟病的,没有遮掩和回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案,语言恳切,表达了对希望为党和国家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主观意愿。比如针对由于现行的选举制度,普通民众缺乏参与感和政治效能感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民主评议方案,提议由群众代表对在职干部投评议票。无论通过与否,笔者的这些思考体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作为一名公民的担当。
其次,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无知的悲哀。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而后发表批评性言论那叫批评家;什么都不知道,就骂骂咧咧,甚至沦为国内外心怀不轨之人动摇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工具,那叫莽夫。
诚然,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只有勇敢地发声才能让政府听到来自广大人民的心愿,但是无知的愤怒却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走向极端,沦为不法之徒的工具。必须要善于发现和提出当前存在问题,这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需要。党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姑息,否则就是步腐朽的清政府,残暴的桀纣的后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的一点问题就否定现存的所有。我们总是说美国的竞争性选举好,殊不知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罗伯特·恩格尔却在抱怨:“当中国为了下一代而制定五年规划的时候,我们的一切计划都是为了下次选举。”所有的制度必然有利有弊,以一弊而否定所有的利是偏激的,理性的处理方式是直面弊端,在造成最小动荡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九篇
咱们传统的圣人孔老夫子是个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总能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长叹生不逢时,公开申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并竭力用实际行动去身体力行。可惜的是,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向我们描绘孔老夫子非常富有人情味、非常钟情浪漫的理想的形象,而我们所关注的,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和激情的,恰恰是这个方面,而不是他老人家板着冷峻的面孔向我们说着之乎也者。
生在一个礼扇乐坏的社会当中,一个心性特别高洁,志向特别幽远,内心情怀特别丰富,感悟神经特别敏感的人,不可能不从亲身经历的一点一滴的体悟中生发出旷古的动人感叹。我们完全不必十分认真地以为孔老夫子心向往之的“大同”世界是历史的真实,勿宁把它看作是一种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我们也不必信以为真地以为孔子描述的夏商周小康社会真的就是那种模样,似可把它看作是一种主观的体悟。
但是,这当中展现了一种理想境界同现实存在的鲜明对比,一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核心是为公和为私,天真淳朴和阴险奸诈的强烈反差。在这种对比和反差当中,孔老夫子还没有浪漫到完全不顾现实的地步:尽管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大同”社会,但“小康”也有可以值得赞美之处;现实虽然札扇乐坏,却也有值得效法的'楷模;社会虽然黑暗。毕竟也还有让人欣慰的闪亮之处。
实际上,社会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则。生不逢时固然可叹,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真实处境,人们只能在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环境中进行选择。再大而言之,从氏族部落的公有制向集权世袭的私有制的转变,既是一种必然,也是难以用好与坏的简单标准来评价的。
人作为群居的社会动物,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恐怕最要紧的还是要有一种公平合理的规则来制约人们的言行。这是从整个社会群体的运行机制来说的。而从个人的角度说,风习则是重要的。人心是淳朴还是险恶,人伦关手是和睦还是疏远,人们为公还是为私,对个人的生存状态影响重大,不可不加关注。理想固然不可没有,但在现实面前,是不可奉行“驼鸟政策”的。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 第十篇
大道,顾名思义,在古代即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而大道之行也,意思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而《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就是全面的描绘了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世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虽然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免显得有点荒诞离奇,但却阐明啦作者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差、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幻想美好生活。然而我们的祖国现在正一步步的走向繁荣昌盛,在向现代化进军的途中,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瞠目的成果。并且,国家也大力提倡救济老弱病残的活动,成立了许多关心社会每一个人的基金会,以更好的'保障老弱病残人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努力成为"大同”社会的标志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就一定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大同”社会的。
《大道之行也》读后感(最新10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