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2024-03-28 21:26:27 1级文库
春琴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琴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琴抄读后感 第一篇
看完《春琴抄》,我只想说,春琴有多少缺陷,佐助就有多完美。春琴傲娇恣意,佐助温和谨慎;春琴随意打骂,佐助谦卑恭顺;春琴奢华铺张,佐助简敛朴素;春琴,贪奢享受,佐助处处为仆。所以,春琴活了58岁,佐助活了83岁。从他们相见之日起算,佐助比春琴多活了21年。也算是红颜薄命,老实人长寿,老天总是公平的。
佐助爱春琴什么?说来也俗,但其实也是最真实的。因为春琴好看。肌肤如雪,吹弹可破,皮肤细腻光滑四肢柔软白嫩,连一双盲眼似乎也比平常人更明亮更美丽。如果她不瞎,又怎会轮到他佐助?如果我遇到一个这样美的男神,我大概也不需要他会什么,只要摆在那里看就够了。更何况,春琴还弹得一手惊世绝伦的三弦,更是让人不得不爱。
那春琴爱佐助吗?我认为是不爱的。因为爱中有个很重要的成分,叫敬。尊敬的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没有尊敬是没有真正的爱的。显然,在春琴眼里,佐助只是一个下人,世代为奴仆,尤其是在攀比炫富心态盛行的大阪的'那个时代里,嫁个这样一个人为妻简直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即便怀疑也矢口否认,即便孩子长得那么像他爹,也说“什么啊,我能跟那号学徒?!”她对佐助是看不上的,是轻视的藐视的,如何又能从心里爱他。
一个人爱得深,另一个人嗤之以鼻,持续30年,如何平衡?佐助的心理如何平衡。所以,这篇小说越看到后面我越害怕,我害怕作者到最后来这么一句:佐助心里有个秘密,一个至死不能说的秘密,他知道春琴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只是再也没有人追究了。天啊,我会吓死,即便如此我也觉得合情合理。为什么不呢?毁了她然后永远地拥有她;摧毁她的骄傲,让她再无所寄托无所依挂?这样自己就能跟她平等对话了。
可是,这样未免太残忍了。佐助不是这样的人。他是这样获得平衡的。从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那一刻开始。他开始陷入和春琴一样的黑暗世界,那种黑暗是和他在未失明前在阁楼里抹黑学琴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黑暗,无底的深渊。在那一刻,他看到了,理解了,平衡了。也许春琴从来不是本意的骄傲,是自卑促使她骄傲,是不甘心促使她霸道,是绝望让她绝望。她不是像佐助那样自主自愿地失明,如果没有那样的不幸,她本应是个舞蹈演员,一个三弦琴演奏家,是要站在舞台上接受万众瞩目的,鲜花和掌声,还有爱慕呢?而如今,她只有他。她的艺术至死都没有获得多少的社会认同,只是开了个私塾收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弟子而已,荣誉和名利不足以弥补她的失去。所以,她疯狂,她折磨人。是啊,什么样的失去能比身体的缺陷更令人感觉自卑呢?因为身体的缺陷一目了然,时时可见,无需暗示,无需提醒,自见分晓。只有当佐助刺瞎了自己,他才真正获得和春琴一样的平等地位。“您若爱我,便和我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小说后的评论有几条很有意思,有一条说,究竟是爱情让我们借由某个人认识了更大的世界,还是让我们爱得眼中只剩下对方。在春琴和佐助的爱情中,佐助爱得眼里只剩下春琴了,而春琴的世界里——至始至终只有她自己。
春琴抄读后感 第二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春琴抄》,那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是个美貌又暴戾的盲人琴师与痴情弟子纠缠一生的故事。
女主人公春琴,自幼聪颖美丽,但幼时便遭遇失明,因而苦练三弦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可以说,这大师里,有几分原因是因为她的美貌。许多人跑大老远,就为了一睹春琴那绰约的风姿与迷人的容颜。
而佐助呢,在春琴十几岁时就拜倒在其门下,甘愿供她驱使。甚至春琴在破相后,自毁双目,只为了维持春琴在心目中的形象。
什么样的形象呢?自然也是绝妙无双的美人形象了,甚至这种美已经成了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存在,如同信仰般,让佐助即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春琴当真有这般的美貌吗?
以我看来,美貌确乎是有的,但尚不至于称得上是世间绝色。
春琴的美,是一种残缺的美。在佐助眼里,师傅那微微闭起的双眼,好像菩萨低眉一样,为其就增添了不少的风情,多了几分渺然的神韵。
正是这种残缺,使得春琴的美,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美貌固然让春琴名声大噪,但也为她带来了灾祸——某天夜里,春琴被无缘无故闯入的人用开水浇了脸,似乎是有意而为,打定主意要破坏她的美貌似的。春琴的命运,因美貌,也多了几分坎坷和曲折。
《推拿》中的盲人按摩师都红,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美貌,而被客人多点几次,被其他按摩师们高看几眼;古希腊的名妓弗里内,因亵渎神灵罪被判死刑,辩护者在法庭之上扯掉了她的衣衫,露出了秀美曼妙的身体,并为其辩护道:“这时上帝赠予的美丽,难道我们要毁掉她吗?”最终,美人被判无罪。
自古以来,美貌便有着巨大的力量。
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对美人如此津津乐道?为什么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追求美丽的容颜?为什么美貌甚至能够左右正义,有着不朽的力量呢?
仅仅是人们肤浅,留恋与眼前的光色,被欲望所冲昏了头脑吗?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庞大,又太过直戳人心。
我试着从平实一点的角度,寻找一些可能性: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美貌是稀有的。而罕见性,让美更加珍贵,更加引人注意。
美貌也是有讲究的,恰如先秦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肤色,甚至于鼻梁与眉宇之间的角度,都有讲究,都影响着整张脸的布局和观感。所以绝色美人,千万人中,也只能寻得一个。
但这个原因并不怎么能服人。虽然美是稀有的,但稀有的`不仅仅是美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绝丑之人和绝美之人的概率相仿,但待遇却常常不同。
我猜测,或许美能带给人一种震慑力,一种感染力,能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美好。这种感觉,和我们欣赏到一副佳作,一道美景,是一样的道理。
在美学的概念中,常常有秀美和崇高之分(beauty and sublime)。秀美大多是感官上的冲击,而庄严则更指向于心灵上的震撼。比如一朵娇柔的花,是秀美;连绵不绝的巍巍群山,则倾向于崇高。
如果说普通的美人给人以一种秀美之感,那么绝色美人则会带来一种崇高之感。
在《春琴抄》中,佐助对春琴的感情无疑就上升到了神圣的高度,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她,而自己则忍受着清贫的生活和无情的打骂。但佐助终其一生,都矢志不渝地爱着春琴,甚至在她死后,也念念不忘,时常提及春琴在世时的情形。
或许,这种畸形般的爱恋本身,也已经上升到了“美”的高度吧。在佐助眼中,春琴的形象是那么美好,即使她脾气恶劣,即使她贪慕虚荣,也只是徒增了她的风韵和独特而已。
从古至今,能够青史留名的女子也大多凭借了美貌的加持。比如诗人辈出的唐朝,有名的女诗人也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几个,但她们也都离不开美貌的光环。
不信?试看曾有《咏蔷薇》之作的李冶,有人称她“姿容秀美,性情脱俗”。再看曾创红笺的薛涛,史书记载也是“姿容美艳,生性敏慧”。最值得一提的是鱼玄机,书中甚至说她“色既倾国”。
美貌是有的,才华也是有的。但往往,当美貌碰撞上才华时,会在历史中留下令人眩目的华彩。
看到这儿,或许有人会感到不公。为何有人生下来就拥有美貌呢?其实细细想来,又有什么事公平的呢?
与美貌相比,才华与财富难道不也是一种天赋吗?各人命不同,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以后看见美人,还应当如同欣赏美景般,如此一来,也能为生活增加诸多乐趣
春琴抄读后感 第三篇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春琴抄》,讲述的是药商的掌上明珠,美丽的二小姐春琴,眼疾失明,只有年轻仆人佐助的伺候才合心意。佐助亦不知不觉暗恋美丽孤傲的春琴,在春琴被毁容后,为了长久陪伴在春琴身边,不惜刺瞎自己的双眼的故事。
偶尔跟朋友闲聊,聊到《春琴抄》。
先说原著,我只看过一遍,有些地方已经记不清楚,有些地方还不是很理解。春琴看似技艺精湛,青春貌美,孤傲冷艳,可她内心是害怕孤独的,追求完美的`,她苦练琴艺,追求自立,这一点很值得敬佩。对于佐助,感觉她的举动很矛盾,一方面,听到佐助教授女学生琴艺的时候,她流露出很强的醋意;被毁容后,春琴为保持自己在佐助心中的美丽容颜不愿拆下纱布。另一方面,春琴始终对佐助卑微的仆人身份存在鄙视,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生下的孩子是佐助的,并不愿与他结婚。这样的爱情总觉得有些牵强。而佐助呢,对于二小姐的美丽,一定是目瞪口呆的,而后甘心情愿服侍她,为她学弹琴,忍受她的乖戾,直至为她刺瞎双眼,留下她无法磨灭不会改变的美丽,或者说只有这样的故事才值得写进小说。
当然影片画面很唯美,日本独有的景致,虽然没有富士山,但夜色中的梅花,木屐,和服,房屋还有乐器,都给人以一种浓到极致日本古风韵味,时时响起的三弦和古筝的曲调,在清冷的雪夜,给人以空灵洁净之感。
佐助将绣花针刺进自己眼睛的那一刹那,我无法面对,这样的爱情令人窒息。为了保持记忆的纯洁和与春琴美好的模样,他宁愿从此失去双眼,日本人有一种极端的理念,美虽到极致,在这束缚下,爱恨也是刻骨的。世人眼里这样多傻啊,他完全可以不这样做,难以想象两个盲人如何料理今后的日子?怎样做饭?怎样洗衣?怎样与世人应付周旋?在真实的情景中有一道隔绝,缓缓的艺术之美来点缀,恰恰脱离世俗的烟火气,才能带来压抑与唯美的感觉。
影片的结尾,春琴和佐助坐在屋檐下,摸索着放在他们面前的茶具。琴瑟一生,相依为命,直到永远。可是我还是还是对佐助刺瞎双眼的行为,不是特别的认同。无论如何看起来有些病态,这样的举动,只适合在小说里看。
春琴抄读后感 第四篇
《春琴抄》一书共小说四篇:《春琴抄》、《刺青》、《少年》和《异端者的悲哀》。是日本谷崎润一郎的早期作品,因《春琴抄》为代表作,故作书名。
《春琴抄》主讲盲女春琴与仆人佐助之间唯美、极致、清冷的爱情故事,年少初识至一生其右辅佐再而坟茔相伴,神秘而丝丝扣心弦。《刺青》是一个异端故事,刺青师清吉所谓将其灵魂注入绝美女子文身中的怪异行为,也许正折射人心中总有的'那么点极端而隐秘的渴求。《少年》中四位少年“过分”的游戏则典型体现了谷崎润一郎早期作品的倾向,即通过施虐受虐找寻身体或心灵上的快感。《异端者的悲哀》题材正常一点,对于人无意识和下意识的心理、状态刻画得非常好,章三郎这个敏感而自省自觉,却懒惰而不自律自制的混人,有其典型性。
总结起来,此书有点刺激我对一般小说题材的理解,像刺破一摊水泡,大脑对事物的认知又往外延扩大一点。作者善于揭露人性中最隐秘最极致的念头或欲望,赤裸甚而略带惊悚地展于人前,细思极恐。而作者本身也有着畸怪,直勾勾盯着你,犀利无声却洞穿你所有,是一股隐匿的力量,你无处可藏。一点好处是帮助直面和重新观察自己内心,好的坏的光明阴暗的,相信每个人都有。
作者个人生平也极具个性,曾撮合妻子与另一位作家好友,后又将妻子要回来,最后又还回去。两次诺奖提名,是唯美文学大师。个人感觉这种美有点极端锐利,剑走偏峰的感觉,不像我们国家的圆合敦厚。不禁想到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挺害怕的,小心脏有点难承受。
春琴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