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2024-04-29 20:14:12 1级文库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下是勤劳的小编演员帮助大家收集的8篇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一
对于我们以往的工作进行述职能帮我们发现更多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司机工作述职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简单又精辟的司机工作述职报告2022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司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120_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即有成绩也有不足,一年来,本人在院领导及科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情况在今年的工作中,安全地完成各项出车任务,努力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一年里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够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做到耐心细致,按期保养车子,保持车辆的干净、整洁,不让车子带病工作,保证了车子安全性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二、作为司机班班长,平时的工作职责是管理司机的出车任务和车
辆的保养,安全学习等,如何能把工作管理好,这是我始终认真考虑的问题,今年一开始就从自身做起,时时刻刻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认真做好车辆的管理呼派车工作,合理利用车辆,使每台车辆达到利用率,为了给医院结省开资,利用我所学的知识以及掌握的汽车维修技术,首先自己先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查清楚是哪种故障,不需要到维修站去修理的车辆,自行修理,这不仅可以节省维修开资,而且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了对车辆的爱护工作,增强了班员平时工作的敬业心。
“安全行车第一,服务至上最重要”经常性地召集班组成员学习交通法规,经常教育班组人员要遵章驾车,不可习惯性违章,安全问题来不得半点侥性心理,在出车制度上,不准私自出车,不准带病驾车等安全驾车规章制度,从而使全体驾驶员在交通安全工作中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三、在工作之余,我从未间断自已的学习,经常阅读各种党刊党报
的各种文献,在不断学习自已驾驶技术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已的政治素质,经过自已的不断努力,自已的驾驶技术水平和政治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20_年,随着医院的发展,可以预料今后我的工作将更加艰巨,要求也更高。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各种工作技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争取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司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2本人在院领导及科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立足本职干好工作,自己可以勤劳学习,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本质。自己作为一名医院的汽车驾驶员,努力做到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留意安全,车行万里路,开好每一步,非常掌握七分隔,留下三分防不测。
平常总有一种责任感和安全感,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一个清醒的思想,虽然驾驶员的工作很单调,然则它的确能让人有一种骄傲感,这种工作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驾车中来不得半点纰漏,集中精神,按章操作,十次事故九次快,思想麻木事故来,因而本人可以不断把安全二字安心间,吃苦耐劳,行车时处处想到安全,工作中做好服务,重点突出为医院服务,以服务为本,决不让人等车,做到车在哪里人就要在哪里,行车中做到安全第一,中速行驶不开英雄车、不酒后驾车、委靡驾车、赌气驾车,不抢超,集中思想行驶不闲谈,按章驾驶,做到礼让三先,切记自已的责任,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操作,慎重驾驶,避免任何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行车。
行车中做到遇有状况不明,雨雪雾天色视野不清,以及经过穿插路口弯道,险道和荣华路段时,减速迟缓通行,防止事故发生和人身安全。保护车辆,节俭节省。在车辆维修方面,本人做到了先请示后修缮,先申报再执行,做到维修和配件讲质量、比价钱,到单位指定的汽车维修厂去修缮,力争做到能小修决不大修,能本人修缮的决不到修缮厂去修缮,节俭节省降低医院费用,保证完成出车任务。
平常可以坚持车辆整洁,卫生、洁净,让每一位搭车者都有一种舒适感和亲热感,可以纯熟撑握本人所驾车辆的功能,按章做事,搞好服务,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址和歇息日,由于驾驶员的工作很非凡,所以干一行喜欢一行,对外坚持我们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的形象,文明做人,诚恳做事,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干好工作。
总之,我要不断增强学习,提高本人身心涵养,努力革新本人的世界观,克制坚苦,力求提高,矫正缺陷,搞好服务,增强团结,恪守规律,按时上下班,不早退、不迟到,诚心实意承受批判。
工作中要和医院的同志搞好团结,协调工作,增强安全认识和服务认识,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要高规范、严要求,看好本人的家门,做好本人的事,为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的蓬勃发展做出本人应尽的努力,搞好本职工作,要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争夺做一称号职及格的好职工。
司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3在多年的驾驶工作中,我严格遵守道路安全相关法规和有关章程,并在工作中不按学习新的车辆维护、维修技术和驾驶技能,在驾驶实践中逐渐树立起“严守规章、安全第一”的观念在当年汽车性能、驾驶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不俱烈日酷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单位交派的各项工作,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为单位做出了贡献。回顾多年的工作,我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情况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思想,努力做到在思想上、认识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服从领导分工,不挑肥拣瘦,不拈轻怕重,不论领导安排什么工作,我都自觉认真的去履行。
二、工作情况
多年来,我紧紧围绕安全行车、服务至上,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给领导的车辆服务工作。为了更好的为领导服务,我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领导的工作、生活习惯等,并按照新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做到了随时用车、随时出车,没有发生各种由于出车不及时而耽误领导工作的事情。同时,我把为领导服务和为机关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领导出外的情况下,如果办公室领导派我执行其他出车任务时,我也能够积极配合,均做到了安全行车。
(二)是认真做好车辆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多年的驾驶员经历使我认识到,做好车辆保养和日常维护,是安全驾驶的保证。为此,我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在没有出车任务时,及时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这样,一方面,使车辆在平时始终保持干净清洁,给领导以舒适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对车辆的保养,及时发现存在的毛病,小问题自己动手,大毛病立即向领导汇报后修理解决,做到了“有病不出车,出车保安全”。
(三)是积极做到外出期间为领导的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办公室对领导出外秘书随行做了一定的限制。这样一来,领导外出期间的服务工作,很大程度上就由司机来承担。一年来,在随领导外出过程中的食宿、对外联络等,我都不推委,认真去做,没有发生任何让领导不满意的事情。
(四)是积极做好单位值班工作。根据办公室的安排,所有的车辆都要进行夜间值班。我在自己的值班期间,不随意外出,不滥交朋友,如果有出车任务就立即出车,如果没有出车任务,也在值班室值班,没有发生因为各种原因而影响值班出车的情况。
(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我在本岗位上,按照单位要求准时安全地完成各项出车任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___员除保证了公务用车外,还要积极参加各项义务劳动。在日常的行车、保养方面要为节能降耗做积极工作。要自觉遵守各项交通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要做到任劳任怨,在工作需要时不论早晚或节假日都要随叫随到,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出车制度,按时出车,认真保养车辆,使车辆性能保持状态,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日常保养和驾驶车辆的性能,积极参加安全学习。听从交通___指挥,不酒后开车,文明驾驶、礼让三先,确保安全行车无事故。整改时限: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永葆工作热情,努力实践诺言,望领导和党员群众监督实现。
三、业务方面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驾驶技术和车辆维修、维护以及现代化汽车管理方面的知识,多年如一日,不断学习和充电,克服了自己文化基础差的弱点,靠着自己的钻研精神,为单位解决了众多的车辆故障和疑难问题,节省了开支,保证了行车的安全。_年取得了初级工资格;_年取得了中级工资格;_年取得了汽车驾驶员高级工资格。
平时、做到严格遵守出车制度,按时出车,认真保养车辆,使车辆性能保持状态,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日常保养和驾驶车辆的性能,积极参加安全学习。听从交通___指挥,不酒后开车,文明驾驶、礼让三先,确保了全年安全行车无事故。_多年来,安全行车超过100多万公里,从未出现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我一直强化道路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我热爱汽车驾驶工作,爱护车辆,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遵章守纪,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总之,多年来,我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同志,宽以待人,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使所从事的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取得的一点成绩,是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老同志的精心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取得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
司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4一、20_年工作回顾
本人20_年所做主要工作如下:
(一)立足本职,做好司机工作
1、安全驾驶。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感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熟练掌握自己所驾车辆的性能,在开车途中精力保持高度集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操作,谨慎驾驶,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行车。
2、爱护车辆。
及时进行车辆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时刻保持车况良好。对车辆的维修,能自己修的尽量不去修理厂,能小修的尽量不大修,维修前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到指定修理厂进行维修。购买配件时讲质量、比价格,尽量降低公司用车费用,
3、做好服务。
时刻保持车辆干净整洁,为乘车者营造舒适亲切的乘车环境。保证领导用车,始终做到随叫随到从;领导不用车时,服从办公室调动,从未私自出车;随时做好准备,接到任务立即出发,决不让人等车。
(二)、服从部门管理,积极主动工作
作为煤炭稽查工作部门的一名员工,我树立了牢固的服务意识,不怕脏、不怕累,不拈轻怕重,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干工作。我在做好司机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多的留心同事
们的需要,争取为大家多提供一份服务,为领导多分担一些工作。在无出车任务时,坚决服从领导的分配并认真努力去完成。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
工作热情有余,工作能力不足。
作为一名司机,我热爱我的岗位,我要做一名让领导和同事们都放心满意的优秀司机。大家都一人多岗,我也不能让自己只局限于司机工作,我希望能为同事们多做一些服务,能为领导多分担一些工作,能为煤炭税收多做一些贡献,要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我必须不断提高我的工作能力。明年我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
1、本职工作方面:认真学习车辆修理技能、掌握交通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及时知晓哈市及周边道路限行及解禁的相关通知,提高工作效率,更及时更安全地为大家提供服务。
2、对外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争取能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单独执行一些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价值,减轻领导和同事的一些工作压力。
3、对内多学习办公环境管理和企业组织活动的一些相关知识,争取在这些方面能为大家多做一点事。
4、增强文化修养,多学习多思考,注意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细节,树立龙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20_年工作设想及未来努力方向
20_年,我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在本职工作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并争取在其他方面取得一些进步。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为煤炭税收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述职人签名:
20_年8月25日
司机个人工作述职报告5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20_年来,我在集团公司综合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行车保安全,出车无事故”为目的,遵章守纪、爱岗尽业、恪敬职守、勤俭节约,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和全年行驶10万公里无事故的好成绩。下面,我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是按时参加综合部组织学习、传达上级的各种会议、文件精神,利用报纸、微信、微博、新闻联播以及电脑来掌握、了解国际形势、国家战略动向来吸取正能量,同时还不断学习《司机岗位安全责任制》和自己购买的《汽车故障排除小知识》及《司机专用中国交通地图册》;其次是勤于思考,善于从书本中学、实际中练。我深知做为一名驾驶员,对车辆必须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要懂辆车的原理、懂车性能、懂车结构,“四会”即会操作、会使用、会维护和会保养。因此我通读了公司现有车辆的《使用说明书》,遇到不懂的问题除请教老师傅外,还利用休息时间,跑修理厂、蹲维修点观看修理人员的维修、检查、排除故障的技术和经验;通过以上的学习,不断用政治理论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丰富了业务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品。
二、搞好节资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一)严格规定、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司机岗位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公司《节能降耗考核细则》、《油耗/百公里考核办法》和《出差食、宿暂行规定》恪敬职守、勤俭节约,从没有因为个人的问题违反过以上规定;
(二)爱护车辆、节俭办事。在车辆保洁方面做到了“日出日净、日归日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自己亲自动手的,绝不外出花钱洗车,使车辆里外保持干净、整洁、卫生,让外出人员感到有一种舒适感、亲和感,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受到领导和大家的好评。在车辆维修、保养方面做到了“先请示后修理、先报告再执行”。保养、配件、易损件讲质量、论价格,力争做到了自己能动手维修的,绝不到修理厂,能小修的,绝不大修。全节约车辆保养、维修费用2万余元。
三、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干好工作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癖”、“十次事故,九次快”。因此在工作中,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不开英雄车、赌气车、斗气车、酒驾车、抢会车。遵守交通规则,遇雨雪雾天、交叉口、弯道、险道和繁华路段减速缓慢通行,用“集中精力不闲谈,精心驾驶保安全”、“手握方向盘、安全放心间”时时刻刻来提醒着自己。同时还做到了随叫随到,不分时间、不分休息日,车在那里,人就在哪里,只能车等人,不能人等车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全年安全行驶10万公里无事故的好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一)虽然能够按时参加综合部组织的学习,但是还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不全面,在运用政治理论学习成果实践指导自己思想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学习脱节的现象。
(二)由于自己个性比较外向,平时说话不太注意言辞,爱开玩笑,有时会给同事带来一些感情方面的伤害。
(三)虽然能做到了随叫随到,不分时间、不分休息日,但有时存在不情愿的现象。
整改措施: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树立与时俱进、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增强运用科学理论解决自己思想上的差距,勇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二)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注意说话方式,勇于发扬干一行爱一行、吃亏耐劳、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集团公司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述职人:____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二
如何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学优化?针对此问题,教师首先明确中职学前教育是就业型教育,教师应潜心研究学生现状、历史教学与学生职业需要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线的职教理念,通过对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化,增强历史教学活力。
1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优化的重要性
历史课在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不受学生重视,因为它属于非专业课,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对以后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多联系和很大帮助。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优化历史教学。
1.1 教学优化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历史教学优化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做基础,历史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在历史课堂中如鱼得水。其次,面对中职的学生历史教师更应苦练基本功,因为吸引中职生认真上课可比普高生难多了。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师还需要学习现代职教理论,明确历史学科教学定位,剖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素质培养规律,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独特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对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得到稳步的提高。
1.2 教学优化能够推动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
我国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储备,注意人文、自然、社会等知识领域的学习;二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三是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教学法及幼儿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四是具备说、讲、唱、跳、弹、画、设计、组织教育课程和游戏活动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观摩、记录、评价幼儿和幼儿教育科研的能力;五是有一定的拟定工作计划、撰写工作经验、总结与研究报告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研究,-281661299.html)。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历史可提高的职业素质包括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人文修养、思想品格等几个方面。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幼儿园不再只注重毕业生会唱会跳,而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常识性知识的提炼和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并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强化,使得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幼教实践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
面对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幼儿教师虐待幼儿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因此某些幼儿园提出了“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无才有德培养使用”的招聘理念。故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格和人文修养方面的潜移默化,历史课堂也可以是传播真善美的课堂。
2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优化的实施
2.1 优化教学观念
现代职教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的优化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优化。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数中职历史教师都毕业于以培养普通教育为主的普通师范院校,教学观念难免带有普通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刻烙印,往往导致职业教育的“普教化”。这既不符合中职学生的文化学习基础,也有悖于中职教育的办学初衷。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师应立足于本专业是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这一大方向,改变因片面追求知识系统性而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离的被动局面,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实现历史教学与学生未来实际需要的有效对接。
2.2 优化教学目标
现阶段的中职历史教学所用的教材极其匮乏,选择余地太小,如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所用的教材就是采用了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普高和职高采用相同的教材,但笔者认为它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能一样的。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学现状,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学科教学、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就至关重要了。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的最高层次目标是“学史明智,化智为德”,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提高思想品格和人文修养,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丰富人生经验,升华为做人的品质和态度,最终认识自我,珍爱人生。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学应重基础知识,轻面面俱到;重文化情怀,轻分析理解;重与专业结合,轻泛泛而谈。如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中,针对普高学生可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并理解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分析理解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全球“五大文明摇篮”和五大区域文明。
(2)?^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掌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出现的原因和表现,进而培养通过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史料、问题探究,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而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而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全球“五大文明摇篮”和五大区域文明。识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分小组讨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自主收集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的故事,并能讲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3 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开发与学前教育专业相适应地教学内容,增强历史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首先,通过对统编教材内容的梳理,适当地增删和归并教材知识点,构建与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后给小朋友讲述历史故事,进行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科学知识教育的需要,重点强化“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等专题的教学。而与学生就业需要关系不大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专题则规划为学生自选、自读内容。其次,在历史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根?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有的内容课本上虽简略却需深入展开,有的内容课本上很详细却可以少讲或不讲。如在讲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一节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增加教材中所没有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史,让学生多了解这两个古国的灿烂文明,增强美的感受,美的教育。而对一些抽象的理念性的知识点,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如万民法的内容、公民法的内容等。
2.4 优化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中职学校历史课堂的“抬头率”普遍不高,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能动地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等,当然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节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相关的历史场景,也可以利用相关电影、电视素材,利用《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经典电影片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还可以回顾《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经典抗战歌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给学生直观、真切的感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会思考、能思考的问题引导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而问题的设置不可过深过广,在这一课中就可设计如下问题:
(1)在同学们心目中抗日战争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那些滔天的罪行?
(3)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及其他们的军队分别做了哪些努力?
(4)你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后,结合学生就业特点,可开展抗日历史小故事比赛,促进学生历史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共同提高。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一个学期当中,教师可组织以下教学活动方式:
(1)唱红歌比赛。在歌曲中获取历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国学经典诵读。在国学中获取正能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讲历史成语故事比赛或历史成语故事手抄报比赛。“高山流水”、“投笔从戎”等一个个成语故事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讲故事、写字、绘画设计等专业技能。
2.5 优化教学评价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三
【关键词】陈云;经济调整;压缩城镇人口
引子――城镇人口的过快增长及其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的进程主要由市场自发调节。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必须由计划制定者权衡决定,主要考虑因素是城镇人口数量与农业发展状况。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城镇人口数量一度过快增长,给国民经济,特别是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一)城镇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
第一,“”期间工业生产建设的高指标。
受“”运动中浮夸风的影响,各级政府一度对1958年及以后的粮食产量作了盲目乐观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上来。
因此,各种工业指标一再被提高,如钢的指标1958年被定为1070万吨,比1957 年翻了一番。要实现这些高指标,既依靠现有企业扩张生产能力,也依靠大量新办企业。因此,“”期间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都急剧增长。据统计,1958年我国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由1957的17万个增加到1958年的26.3万个,1959年又增加到31.8万个;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704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1650亿元。①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的剧增带来职工和城镇人口数量的迅猛
增加。
第二,劳动力管理权限下放。
“”中,劳动力的管理权限被下放到地方。1958年6月29日,中央批准劳动部的报告,决定放宽国家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管理权。确定劳动力的招收、调剂等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管理,不必经过中央批准。在劳动管理权下放后,中央和各级有关部门还放松了对招工的方针、职工总数和工资总额等方面的控制。尽管中央在下放企业劳动管理权的同时,也发出过一些控制性规定,但在“”狂热的气氛下,这些控制性规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冲破计划、盲目大干快上的势头十分迅猛,致使职工队伍、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二)城镇人口的迅猛增长及其后果
据统计,1958年,职工总数就增加了2093万人,比1957年增长67.5%。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增加2081万人,增长84.9%。1960年职工总数达到5969万人。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49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1.3亿人,增加了3134万人。①
职工人数和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的最大恶果是,需要商品粮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口粮需求,国家不得不提高粮食征购率。在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产量连续减产的情况下,粮食净征购量仍然提高到占粮食总产量的28%和2l%,远高于1957年17.4%的水平。②高征购使农村粮食的紧张状况更加突出,农民口粮普遍不足。
同时,农村大量劳动力流人城市,加上大炼钢铁、大修水利,留在农业第一线的很多是妇女和半劳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1960年中期以后,农村的严重灾情暴露出来,广大农民吃不饱,许多人得了浮肿病。为了缓解农民口粮不足,国家决定减少粮食征购。由于国家掌握的商品粮数量要减少,因此压缩商品粮销量就势在必行。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是当时压缩商品粮供应的主要手段,也是当时促进经济恢复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一、“”运动前期,对于城镇人口过快增长保持警觉
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曾几度忽略按比例发展方针,致使城镇人口数量过快增长,造成粮食供应严重短缺。陈云长期领导新中国经济工作中,对于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恶果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在“”运动前期,陈云尽管因领导“反冒进”遭到批判,但仍提醒全党警惕城镇人口过快增长。
在“”运动发动之初,陈云就对大量从农村招工造成职工人数膨胀的现象感到不安。1958年3月,陈云出席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的工作会议。在会上,陈云因为主张“反冒进”,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在这样的不利处境下,陈云仍提醒全党:城市人口增加要看农村能提供多少商品粮,城市工矿发展要受农业的约束。成都会议后,陈云提醒各地同志,要大家在这点上小心。陈云强调,这批“老虎”进来容易,搞出去不容易。我们有些同志不懂得。③但是,在“”运动的狂热气氛下,陈云的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958年职工和城镇人口大量增加。1958年年底县以上各类职工总数达到4532万人,比1957年年底的2450万人增加了2082万人。④
1958年下半年,“”运动中的高指标、浮夸风等严重问题有所显现。有鉴于此,1958年11月下旬的武昌会议上,提出“压缩空气”。党中央开始逐步调低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标,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左”的错误。
在纠“左”气氛中,陈云的政治处境稍有好转。陈云在纠“左”工作中,十分注意职工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1959年初,由于城镇人口增长的同时,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市场紧张问题。有鉴于此,陈云提出应当减少城镇人口。1959年4月,陈云致信中央财经小组,建议要压缩购买力,认真精减1958年多招收的工人。他指出,企业增加职工,就要随之增加购买力。陈云以1956年招工过多造成当时市场紧张的局面为例,强调1958年过多地招收了的1000多万工人,必须认真地加以精减,安置到农村去,以便压缩现有的购买力。⑤
根据陈云的建议,1959年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购买力和在群众中解释当前经济情况的紧急指示》,要求县以上企业职工人数,必须在去年职工增加过多的基础上,减少800万至1000万人,能够减到1000万人以上更好。同时规定减少人员应该首先减那些来自农村的临时工、合同工,使他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⑥
各地积极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截至1959年6月底全国职工减少了456.1万人。①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是对“”运动“左”倾错误的一个纠正,必须在纠“左”的环境中才能进行。1959年7、8月间召开的庐山会议,中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纠“左”的进程,全国掀起了更加猛烈的“”浪潮,城镇人口迅猛增长,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运动后期,呼吁压缩城镇人口
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新一轮“跃进”的到来,城镇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960年末全国城镇人口总数较上年增加了1650万人。急剧膨胀的城镇人口,导致国家粮食征购急剧增长,农村缺粮情况加剧。
1960年中以后,农村缺粮的情况已暴露得十分明显。6月,作《十年总结》,反思“”运动的错误,他说:“1956年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农业方面则犯了错误,指标高了,以至不可能完成。”②在这一讲话中,实际上就批判“反冒进”,间接地向、陈云作了自我批评。此后,“”运动逐渐偃旗息鼓。
在上述背景下,陈云的政治处境再度好转。为了解情况,寻求对策,1960年9月起,陈云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考察灾情。通过实地考察,陈云对粮食困难和工业中的问题有了比原先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陈云认识到城镇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困难产生的重要成因。10月19日,陈云在听取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汇报时指出,过去几年,全国粮食征购数常在860亿斤左右,而今年北戴河会议确定征购1100亿斤,原因是城市人口增加,办公共食堂、办水利、留种子、出口等用粮增加,多用600多亿斤。今后两三年解决我国农业困难的办法之一是,农业劳动力要固定下来,长期不变,能够从城镇回来的人要回来。
为推动压缩城镇人口工作,陈云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关系角度阐述压缩城镇人口的必要性。他指出,城市人口的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应根据粮食的增长情况来定。如果城市人口发展得多了,势必要多供应城市粮食。如果从农村拿得多了,农民就要闹事。陈云要求河南省委,“现在的生产水平,每年能生产多少粮食,农村需要留多少,能够调到城市多少,这笔账要算一算。”“你们已经从城市压下去50万人,能否再压一点?”③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1960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陈云到浙江考察。期间,陈云强调城市人口的增加,要看农村能提供多少商品粮而定,这是工农关系中重要的一条。陈云指出,近3年来,城市人口猛增,单口粮一项就增加了167亿斤大米。如今,粮食情况搞得这样紧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工矿增加了3000万人。因此,解决粮食问题,首先要节流。如能从城里挤些人下乡,可以釜底抽薪。
对于如何减少城镇人口,陈云认为应当利用经济规律,从物质利益的分配上进行调节,而不能单靠行政命令的办法。陈云提醒浙江省委“种粮食的收入少,农民不安心于农村,不愿搞农业,是个很大的问题。跑进城做临时工,1天1.2元。不准进城是人为的,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④根据陈云的意见,1960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9次全国计划会议决定,1961年精简全民所有制职工502万人。
1960年底是“”运动末期。陈云关于压缩城镇人口的意见得到的赞赏,1960年12月3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问题最大、最突出的是大搞工业,县以上工业抽调了5000万劳动力”,强调工业减人,加强农业。⑤这样,中央高层就压缩城镇人口达成共识,为进一步大幅度城镇人口压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经济调整时期,领导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深入推进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压缩城镇人口是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云在领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压缩城镇人口工作。
陈云深知做好精简城镇人口工作对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决粮食和其他生活消费品供应全面紧张的问题,缓解已经出现的饿死人、浮肿病等令人痛心的严重局面,陈云提出了进口粮食、紧急粮食调运、上市高级糕点等应急办法。但是,陈云认为“根本的办法,还在于增加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减少城市人口,压缩购买力。”①
为使大家认识到减少城镇人口的极端必要性,1961年初,陈云多次强调要压缩城镇人口。1961年1月9日,陈云在主持起草中央粮价问题小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了职工人数和工资总数增多所造成的货币回笼困难问题。2月2日,陈云在出席由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再次谈到了城市人口下乡的问题,认为现在工厂工人多出了20%,只要动员500万人回乡,就能给农业生产增加相当的劳动力。
陈云的意见得到中央认可,1961年4月9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关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和精简下放职工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上年确定的精简下放502万人的计划,可以说已经接近完成。在此基础上,初步考虑,在1960年8月末职工实际总数约5100多万人的基数上,到1961年年底,全国精简下放职工800万人左右。
尽管形势严峻,但大规模精简城镇职工意味着工业化进程的倒退。一些经济部门的领导干部,几年来习惯于铺摊子,对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还在等待观望。有些厂长议论道:“调整减人,举棋不定,思想混乱,工作被动”。②精简工作的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1961年5 月 21 日至 6 月 12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减少城镇人口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5月31日,陈云就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动员部分城市人口下乡的重要性。
陈云首先针对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国家掌握的粮食将比上年更加紧张的情况,指出动员城市人口下乡是“非采取不可”的办法。他认为解决粮食紧张问题的方法尽管有四条(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工业大力支援农业,进口粮食,动员城市人口下乡),以上四条,第一条是根本的,第二、三两条有时间和数量的限制,第四条则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非采取不可。在阐述上述事实的基础上,陈云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
其次,陈云借鉴历史经验来论证减少城镇人口的必要性。指出1953年、1957年和1959年以来这3次粮食紧张,都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即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当时商品粮食负担的可能。农村能有多少剩余产品拿到城市,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的规模才能搞多大,其中关键是粮食,这已经有了几次 教训。
再次,鉴于当时许多城市人口不愿下乡,压缩工作难度很大,陈云将动员城市人口下乡的困难同城市人口过多造成的困难进行比较,两难相权取其轻,认定只能走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条路子。陈云指出,如果不压缩城镇人口,势必在已经缺粮的农村实行“高征购”,这将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对农业恢复十分不利。只有压缩城镇人口,才能稳定全局,并且保证农业生产的恢复。
最后,针对两种典型错误认识,陈云进行了剖析、反驳。一种错误观点是,认为农业很快可以恢复,不必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对此,陈云指出,1957年粮食产量为3910亿斤,1958年为4000亿斤,1960年降为2870亿斤。农业生产即使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粮食供应依然不能维持,至少要达到1958年的水平才行,即使从1961年起每年增产200亿斤到300亿斤,也要3、4年。另一种错误观点是担心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后,工业生产会受到很大影响。陈云指出实际情形是“工业摊子铺的太大,用人又太多,人浮于事”。陈云还指出压缩城镇人口的突出益处,即“工人头一年下去,每人每年一般可以少供应150斤粮食,下去1000万人就是15亿斤,2000万人就是30亿斤。这是第一年的差别。更显著的差别还在第二年。原来家在农村的工人回了老家,原来家在城市的工人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和分配了,加上自留地有收成了,他们就不要国家供应粮食了。这样,下乡1000万人就可以少供应粮食45亿斤,2000万人就是90亿斤。”他还指出,工人回乡,总可以生产出一些东西出来,多增产一些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①
陈云的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当时压缩城镇人口的总动员令,使全党深刻认识到压缩城镇人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助于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犹豫、拖延现象。对此,杨尚昆聆听讲话后,感慨地说:“那时我刚刚从河北徐水、安国等地搞农村调查、宣读《六十条》回来,当地农民口粮每人每天一般不足1斤原粮,加上在食堂吃饭浪费多,社员吃不饱,特别是主要劳动力吃不饱是普遍现象。因此,我深深体会到陈云同志这篇讲话讲得深刻,讲得及时,真正抓住了问题的要害。”②
陈云的论述统一了思想,在此基础上,1961年6月16日,中央批发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该文件是指导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决定在1960年年底城镇人口1.29亿人的基础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以上,并且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于6月至9月基本完成。1962年至少减少800万人,1963年上半年扫尾。与此同时,压缩粮食销量30亿―40亿斤。③
由于道理讲透,措施得力,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项十分重要而又十分棘手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1961年,由于被动员回乡的大多是因为“”进城不久的新职工;同时,当时城市供应比较困难,农村的粮食、副食品可能相对地比城市反而宽松些,阻力比设想的要小,因而,压缩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1961年城市人口减少1000多万人左右,减少粮食销售40亿斤。④
但是,1961年底以后,压缩城镇人口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阻力。这是由于,这一时期需要压缩的人员离开农村较久,许多人在农村无依无靠;而且,此时农村所需劳动力已基本得到满足。所以,这些职工对回到农村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此外,当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一些领导干部又想大干快上,调整的决心不大,总想少压缩一点,或者拖延观望,认为“形势在逐步好转,多用点人没什么”,“减人减过头了,生产受到损失,工作也削弱
了”。⑤针对上述情况,陈云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很困难,必须完成1961年设定的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的计划。1962年2月26日,在国务院各部、委党组成员参加的国务院扩大会议上,陈云作了题为《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是深入推动城镇人口压缩的重要动员令。在讲话中,陈云强调面临的严重困难,如农业有很大的减产,不会很快恢复;工业发展太快,农业负担不了;通胀加剧等。陈云指出压缩城镇人口是克服困难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无论从临时之计看,还是从长久之计看,都必须如此。⑥
陈云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2800万人。①
由于城镇人口减少,粮食购销量相应减少。农民留粮水平由1961年的人均154公斤(贸易粮,下同),增加到1962年的161公斤。②这对于缓解农村粮食短缺情况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压缩城镇人口对于增加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支出、促进市场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总之,压缩城镇人口是经济调整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结语
回顾陈云与上世纪50~60年代的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陈云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突出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何处理工业化与农业关系,始终是困扰党和政府的重大课题。在当时强调迅速推进工业化的氛围中,陈云仍然执着地重视综合平衡,较早注意到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下,陈云挺身而出,精辟论述减少城镇人口的必要性,全面谋划、领导压缩城镇人口工作,为成功实施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发挥巨大作用。正如在陈云诞辰9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陈云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为有效地克服当时国民经济遭受的严重困难做出过突出贡献。
(二)陈云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善于把握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生问题千头万绪,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考验执政党水平的一个重大课题。当时,许多城市居民回到农村,生活艰辛,很不情愿。陈云了解这种情况,但仍坚决指出只有减少城镇人口,才能减少粮食征购,才能缓解农村缺粮问题,才能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恢复。这表明,在解决民生问题时,陈云善于把握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三)陈云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四
一、把握民生新闻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说起“民生新闻”,很多人就自然想到民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就想起老百姓身边的平凡事、麻烦事、棘手事。而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的导向功能和服务功能,是通过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关注的事体现的,事情并不在乎大小,关键是指向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保是民生之依,因此在有关房屋拆迁、交通治安、气象状况、菜篮子工程、求医问药、物价浮动、消费维权、人才招聘和下岗再就业等关系到民生的报道上,我们的版面都重点策划,精心组织,认真选稿,这类新闻每天占据重要版面,力求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力。
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可以说是民生新闻的物质层面。新闻报道在告之以事的过程中。还要晓之以理,从点滴做起。向民众传承道德理念。民众的物质需求逐步满足后,就有了精神需求。民生报道不能只停在物质层面,让读者感到“似曾相识”,产生视觉疲劳,应将笔触伸向民众的心灵深处。提升其精神世界。
今年初,本报结合垦区党委确立的“十大民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门策划开设了“民生直播间”栏目,以反映问题的形式,解决百姓在民生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先后报道了《垦区医疗保险何时能与社会接轨》、《拆迁工程如何变成民生工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读者来信反映问题、记者深入调查情况和有关部门解答、解决问题,让民生问题有问必答,有题必解。通过报道,使老百姓了解到,民生工程不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解决群众所想、所盼、所需的问题。报道刊发后,迅速得到强烈反响,让群众了解到总局党委办好民生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对党委的决策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更有效地宣传了有关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起到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有机结合的作用。
二、把握民生新闻的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民众的诉求往往带有个人或家庭的个性特征,有的则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党报的民生新闻不能简单地迎合民众,把少数人的个性问题膨胀为共性问题,不自觉地激化受众的心理。以民意为代表的舆论有的具有一定的公众性,但不一定都具有正确的导向性,这就要求传媒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
民生新闻必须防止出现片面性,媒体一方面要充满爱心地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与他们同呼吸、共冷暖,另一方面也要对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予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做社会的主人。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民生报道上要为政府分忧,下要为百姓解难。
民生新闻的社会意识还体现在从百姓关心的角度反映工作。事实证明,从“民生视角”组织、选编稿件。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三、把握民生新闻的导向性和趋理性
作为采编人员,要提高对民生新闻的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能把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当成是单纯地记录民众日常生活,在民众日常琐事中“随波逐流”。而是要求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民生新闻所涉及、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上级职能部门去解决,有的问题“边缘化”,以致找不到解决的职能单位。媒体的社会角色既是一个监督者,又是一个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者。因此,媒体对每个具体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政府所做的工作、现实的困难都要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既要反映民众的呼声,讲政府的责任;又要反映政府所做的工作。讲公民的社会责任,防止片面性。
要以建设性的视角进行舆论监督,记者切不可把自己当成民众的“保护神”。媒体的报道初衷是为了促使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但报道的趋向如果对政府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这与报道初衷就背道而驰了。因此,采编民生新闻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站在高处,看在远处,写在实处,坚持理性化。在坚持社会稳定的大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四、把握民生新闻的专家视角和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同样是讲故事,存在着一个“谁”讲的问题。具体说来,民生新闻不应该仅仅是记者“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还要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记者力求感同身受,百姓却是亲身经历,这就是一个视角问题。
民生新闻讲究原生态、接近性、亲近性。专家的“眼球”易取俯角,民众的“眼球”易取仰角,记者如果将以上两个视角调整为平视,则行文的心态就容易平和,成文的姿态就比较公允。
以老百姓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或假恶丑,这就要求报纸民生新闻的叙事实现“专家视角”与“民生视角”多视角的转换。以预警信息为例,如果报道“工商部门警示――小心食品安全盲区”,转换的方法是不仅仅有工商部门的专家视角,而且有反映消费者的平民视角:把“面”上的“盲区”与“点”上的个案均作客观报道;再如“警方提醒――手机短信陷阱屡屡坑人”,不能仅仅从警方获取概括性材料,而要顺藤摸瓜,找到手机短信陷阱的受害者,让他们现身说法。从百姓眼光、百姓需求去看事情、想问题,才能写出符合老百姓口味的民生新闻。
五、把握民生新闻的规模化与精品化
加快开辟民生新闻这一领域,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的篇幅和数量,不失为党报面临多媒体重压走出困境的一剂良方。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提出“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等十大民生工程,《北大荒日报》专刊部特开设民生专版,每周一期,围绕这十大民生工程,打破常规,既将鲜活的民生新闻上一版。上头条,又整个专版刊发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的数量与质量已壮大为报纸的生命线。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五
关键词:微博;谣言;辟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53-02
自媒体时代,微博彰显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我国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使用率增长近300%,我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用户数量达4.15亿。”不难看出,微博已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网络媒体形式。微博操作简单、便捷,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者、接受者,传统模式下定位分明的传播者、受众格局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传播自主性,大大满足了人们表达自我的需求,“织围脖”已成为生活中的潮流。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谣言”也是媒体传播过程中一个始终无法摆脱的话题。在微博盛行后,借助其独特的传播特性,谣言正不断污浊着正常的舆论环境,这时,“辟谣”的更重要性更加凸显,并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
一、微博特性拓展了谣言的传播能力
微博天生就是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其内容短小精悍、传播便捷迅速、准入门槛低等特性,使其迅速成为人们的新宠。然而,微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拓展了“谣言”的传播能力,致使谣言泛滥,危机扩散更快。
1.内容短小精悍,容易断章取义
微博的内容具有明确的字数限制——140字,这种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满足了人们不太高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微表达”变的简单。然而,简短的内容要求使信息者无法对事件进行详尽的梳理,人们对于事件的了解也都是“碎片化”的,很容易造成信息的片面化和误读。我们熟知的传统媒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在采集、编写新闻过程中多是经过各方采访、谨慎验证、系统思考从而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链条,而简短的微博信息无法提供详细的背景或事件经过,微博内容与真相仍存在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微博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信息的阅读和获取,但由于缺少足够的时间去理性分析和深入求证,往往容易出现断章取义和“经验”主义的感性判断,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缺少了专业性的深度。
2.传播便捷迅速,谣言扩散更快
一方面,微博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低,电脑、手机或是其他用户终端,只要支持微博功能,都可通过WEB或WAP网络实现信息的即时和共享,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微博的网状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类型的交互传播,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集散地,促使信息的扩散更为便利,并且微博传播内容无需审核,信息即传即接收。这些特性使得微博的传播方式更加迅速便捷,与此同时,谣言也会在瞬间被大量传播,分秒之间的受众数量同样不可估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舆论集合。
3.准入门槛低,微博用户繁杂
微博的准入门槛极低,任何互联网用户只要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成为微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可以看到,微博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不一,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专家、学者、名人、草根百姓等等,角色千变万化,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大众,都拥有信息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把关人”向个体转变。由于博主的文化水平、人生观、价值观、立场等参差不齐,因此,在对微博信息筛选的过程中也必然出现较大差异,致使微博世界里充斥着低俗化、野蛮化的信息,而诽谤、谣言之类的信息更是眼花缭乱。微博的“关注”功能可以将用户的社交圈以及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聚合,其“转载”功能又可以将他人的信息和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粘贴拷贝,也就是说,博主的社交范围越广,信息被别人“关注”及转载的次数就可能越多,传播范围就会越大。当某一信息出现后,未经有效鉴别或被误导误传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会影响其他用户的认知和判断,从而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所以,当谣言被盲目地跟风传播,其影响的受众数将几何式递增,若这一谣言在传播中加入了传播者的主观评价或修改,其造成的影响更加可怕。
二、微博辟谣的独特优势
生于微博的谣言,由于借助了微博的特性而扩大了其传播效力,同样,利用微博辟谣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微博中的“无影灯效应”,让事件还原
喻国明将微博带来的事件还原效应称为“无影灯效应”。他认为,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有不全面之处,就好比每一盏灯都有“灯下黑”。但是,当所有知情人的观点汇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种互相补充、纠错的关系,就会实现真相的再现[1]。微博中“碎片化”的信息描述如同“拼图”,不同倾向的碎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维度的思考空间。关于一件事情的经过,如果只有一个人带有某倾向性的信息时,一般不会获得受众的信任,反而受众还会质疑者的身份和目的性,只有当多个目击证人类似倾向的信息,并且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时,人们才会接受,这就是微博自身所具备的清理功能。微博自身还原真相的功能可以将部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
2.平等的互动平台,让真相大白
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使得在之前几代传播媒介中,反馈出现周期长、范围小的局限性问题,而微博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以及庞大的用户群打破这种固有格局,实现了双向传播的全新局面,这大大提高了反馈的效率和质量,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可以即时互动、平等的交流,提高了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在微博的世界里,传播者的身份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传播的资讯内容是否具有分享意义和对于社会价值的穿透力[2]。因此,当一个事实披露后,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机构,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草根阶层,都应当以平等的方式相互质证。人们通过相互之间激烈的探讨,有利于把不实信息越辩越明,建立更加牢固的社会良知和公信力。
3.开通官方微博,让辟谣更有力
微博的开放性、共享性、便捷迅速等特性,虽然大大提高了谣言的发生频率,但同样也为辟谣打开了一扇窗。微博的风靡让传统媒体、政府机关、企业或组织也楚楚欲动,他们纷纷开通官方微博,而官方微博的开通让辟谣力量集中化、辟谣手段专业化、辟谣模式体系化,它为化解危机、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平台,使辟谣更有力。如2012年12月13日,一则哈尔滨“拐孩子”的谣言跑遍全国,广州警方就是通过官方微博进行辟谣,呼吁谣言止步。
三、微博辟谣的发展建议
1.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微博以平民化的自媒体新成员面目出现,它的出现非但没有带来网络意见领袖的消解趋势,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意见领袖与普通博友之间的互动与关联[3]。与其他用户相比,意见领袖在微博中表现活跃,拥有众多粉丝,而一些实名认证的明星、专家、学者等被称为“大V”,他们是微博中最重要的意见领袖,其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是其主导舆论方向标的通行证。
在微传播中,身为“大V”的意见领袖应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一方面,在敏感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全面、详细、准确的信息,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积极引导微博用户。当微博用户因负面情绪发表了一些不恰当言论时,意见领袖更要及时进行疏导,发出权威性的解读声音,为解决危机提供有力的协助。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应加强彼此间以及与传统媒体间的互动,通过相互转发、评论以及专题性解读,或者通过“热门分享”、“标精”、“置顶”等方式,使意见领袖的观点、意见能够最大范围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影响的范围和效果,这样,既可以形成对舆论的强势引导,也避免了碎片化海量信息的冲击。
2.建立健全微博辟谣机制
一是实名制的推行。2011年12月16日,北京正式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应使用真实信息,网站开展微博客服务,要保证注册用户信息真实。实名制后,用户在网上无处遁形,不得不考虑信息带来的后果;微博运营商则能对谣言有源可查,从而对不实信息的故意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二是推荐机制的建立。谣言多起于不实或模糊的信息,微博平台可以通过开辟专门区域、推荐阅读的形式,把社会普遍关注的、需要及时公布的或具有正确导向性的信息醒目的显示出来,吸引用户去关注,从而起到辟谣或正确引导消极网络情绪的作用。
三是辟谣团队的建立。针对网上不实信息的泛滥,各大门户网站应成立专门的辟谣团队,此举可以避免“真空”条件下出现的信息混乱。辟谣团队专业性强,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可以就网上虚假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排查,当微博中出现不实信息时能及时做出澄清,避免了谣言的扩散与发生。如新浪网在2010年11月成立的辟谣小组就是针对不实信息而成立的专门团队,他们24小时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对微博上的新闻线索进行监控和归类,当出现不实信息时,通过私信等形式通知者,并及时进行澄清,他们还会借助其他账号、频道和产品一同与谣言“作战”。2011年3月,在抢盐事件发生时,他们并没有用辟谣的账号来,而使用了“头条新闻”,同时,他们还主动联系中国盐业总公司开通微博进行信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对于恶意信息的用户他们还会才取限制发言、禁止被关注、删除ID等手段进行相关处理。专门性辟谣团队是微博环境的净化器,这种统一管理,集中处理的方式让辟谣更有力度。
3.加强个人自律
对微博用户而言,严格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每个用户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杜绝虚假信息及低俗言论,提高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自觉过滤不良信息。当面对微博谣言时,应该主动将信息进行汇总比对,辨识真假;当面对疑似信息时,要通过传统媒体、官方信息等渠道多方面验证,尤其是当我们亲自信息或对某一信息进行转发时,更要经过仔细求证,确保自己发出的信息尽可能的真实;当发现自己信息不实时,应立即删除并作出说明;发现他人信息不实时,也应友好而负责地告知对方,真正做到对信源、信道、信宿各个环节的把关,从源头上遏制谣言泛滥。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微博谣言”是个伪命题[N].中国青年报,2011-09-11.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六
一个上门“拉”广告的人收购了我所在的公司
这个推销广告的人是我亲眼见到的现在生意成就最大的广告推销人,所以我第一个写他。当时我是美媛春的广告策划主管,美媛春当时也是在南方市场仅次于太太口服液的女性保健品,上门拉广告的源源不断。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是来推销一个闻所未闻的广州一家小报纸叫《南方声屏报》的广告,陈总经理不愿接待他,要我来接待他。他的大致意思是免费帮我们写一个整版的企业报道,而版面收费很便宜。然而最后我们最终也没有给他广告做,但他很快和我的老板成为了好朋友与生意伙伴。后来听说他承包了《南方声屏报》的全部广告版面,然后又了一些北方的医药保健品,并利用这份小报纸的广告刊号优势,变成了他医药产品的固定的内部宣传报纸,公司一步一步借此开始做大。
现在,他的公司的几十个产品几乎个个获得巨大成功,大部分都做到了单一产品在广东一个区域市场年销售额几千万的规模,成为当之无愧的整个广东医药保健品私营企业中的老大。如今,他在广州最高的写字楼中信广场购买了一整层做办公室。具有戏剧性的是,他先是控股美媛春化妆品企业,现在更是将整个他原来拉广告的对象美媛春口服液品牌及厂房全部收购了。短短3到5年时间,他由一个上门拉广告的,变成了身价过亿的老板,许多当时拉广告的企业都被他收归旗下。据接近他的人士告诉我,他做的产品为何都能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除了选择产品品种背后不为人知的独到眼光(他的产品全部都是那些消费者“永远医不好,又不得不医”的产品如肝炎产品、脑病产品、泌尿系统产品等,他们圈子的几个人往往把医药保健品产品包装一看,就能凭自觉判断这个产品能否做起来,而这种判断往往八九不离十),还在于他拉广告时积累的对媒体高超的把握与运用能力。
给广大推销广告业务的朋友的启示就是:推销广告业务过程,其实是一个综合生意能力积累的过程,不要太小看自己。
这个汕头人拉走了我们公司的全部印刷生意
还是我在美媛春的时候,我的一个销售部同事给我介绍了来自汕头一家印刷厂的业务负责人,我只是礼貌的接待了他。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从第二天开始就每天到我公司“上班”了。他每天早早来到我们公司,打扫清洁,端茶送水。我看他每天要买几包“中华”烟,逢人便递,包括上门来我们公司办事的人。下雨了,他总是准备几把伞,送给没有带伞的人。每天下班了,我们任何同事聚会吃饭,他都积极参加,总是抢着买单。他总是不厌其烦待在我们公司做很多事,做的也很得体,令人觉得很自然。我不知道他这样坚持了多久,大约1到2个月吧,后来我们广告部同事都觉得过意不去,就给了他一些广告印刷生意做。他做的质量很好,价格也公道。
后来美媛春的上千万的印刷生意基本就交给他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潮汕人拉广告业务成功的典型例子。
4A广告公司比稿,我们选择了没有行业经验的广告公司
曾经我作为阿希米品牌经理要为这个产品找一家全面广告公司,并采取正规的比稿形式,结果引来一大批国际4A及广州4A广告公司如:李奥贝纳、香港麦肯、电通广告、广旭广告、广州天祥等数十家广告公司,而且每一家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在比稿会议上都出现了。我当时也在暗暗观察这些4A如何拉广告,以及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家广告公司最后能够比稿成功。我当时站在甲方的立场,自己对此游戏也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们个个都赫赫有名,但谁会最后会胜出呢?尽管这些广告公司的评估方案也是由我执笔的,选择广告公司我也有很大的建议权,但最终结果是由老板来决定。
经过一轮眼花缭乱的提案,结果是最后我们选择了从来没有医药保健品广告经验的广旭广告。其实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不写出来可能这些4A广告永远不会想到:这家广告公司让我们感觉他们更重视我们一些。广告公司往往以为是提案水平决定一切,然而我所经历的所有广告比稿都不是纯粹靠提案质量来决定结果,往往是一些背后不为人之,甚至无法清晰表达的不确定因素。这就给拿单的客户总监提出很高的情商要求,你要去体会,因为客户不会直接告诉你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国内客户事先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广告公司。
比如其中的一项电视广告提案,由于都是初次接触产品并是初步提案,创意水平一时间很难区分高低。但在提案形式与用心上,一下子就能区分高低:其他广告公司电视广告提案都只是用画故事版的平面方式,而广旭广告的电视广告提案用电脑制作的立体方式,其电视广告提案的画面、字幕、配音、音乐等已经清晰的用“准电视片”方式表达出来。尽管我们的产品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个医药保健品,他们表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全力用心去做好。记得我在整个广告公司的比稿评估总结方案中,对所有广告公司比较其优点与缺点后,我最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现阶段来说,对广告公司评估,广告公司表现出来的态度决定一切。”这种标准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
谈到4A广告人拉单,我想到我的第一个老板拉单的策略非常成功的例子。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打工的公司是一家叫香港主流的广告公司,其是由香港BBDO第一任及第二任总经理出来后办的华资广告公司,我记得我们公司当时的简介对于自己公司定位描述的非常到位与感染力,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我们的目标市场就是照顾那些4A广告公司所忽略的客户。
我们并在还公司简介里直接而十分精辟的分析了大型4A的流弊:
4A广告公司的对于本土客户,其高层管理层只出现在争取业务的会议上:比稿成功以后,跟进国内客户工作的执行人都是刚从学校毕业需要锻炼的“Freshman”,你将永远见不到4A公司总监级别以上的人物。而我们公司就是你见不到的4A总经理和总监们合伙创办,每一次提案及会议,我们都保证亲自参与。
工厂式流水作业运作:因为本土的客户的预算相对国际客户少,他们永远只用他们的程式化模式简单套用来服务于本土客户,以此来节约资源与成本,而我们曾经就是这些程式化模式的制定者,既知道它的精髓,又愿意结合本土客户化时间与精力去做出改变。
4A广告公司于国际联系规则下不思进取;
4A广告公司只关注客户的预算而非客户业务的发展;
4A广告公司每季更换客户总监;
4A广告公司服务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的过分承诺,却未能全数付诸实施。
而我们的特点恰恰是小型运作,力求高效率,高水准的创作,而且人才精秀。
这批做到了香港4A广告最高级别的华人广告人,他们深知4A广告公司的弊端,以其“4A广告公司所忽略的客户”精准定位去拉业务,其理念获得了一部分本土客户的认同,其广告公司一直活的很滋润。
让你不浪费时间与精力推销广告业务的忠告与建议
我在几家大型广告任职时,数不清接到多少推销广告资料,90%以上没有发挥作用,有时也很为这些完全无望的广告推销人可惜,他们实在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我当时坐在那个位置又不方便向他们提示什么。现在终于可以给这些推销失败的广告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一些“潜规则”,这些推销技巧书本上往往不会谈到的,算是一点建议与忠告:
忠告之一:不要浪费你的广告推销资料,以为那也许会有用几乎是妄想
作为企业广告或市场部门的职员,收到你上门的广告资料以后,作为礼貌当着你的面会佯装看一两眼,但你别指望她会需要的时候会翻出来,你也永远别指望会将资料传递给她的有决策权上司(为了避嫌,她为什么要替你再推销呢)。我的经验是如果那时恰好刚好要做某一类型的广告,你上门恰好推销这一类型的广告,我就会把你作为备选之一,至于以前收的相关资料,一般是不会再翻出来的。
如果你的任务只是负责将资料交到相关人士手上,公司只是把你当活广告使用,资料浪费你也就管不着了。
忠告之二:你永远要事先判断广告业务的决策者是谁?
有些广告业务不是我能决定的,可许多广告业务的推销者拼命的在我身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有些广告业务是我能决定的,可广告业务员偏偏拼命向我的上司推销,并以此来压我。没有搞清楚谁是决策者,推销往往不能成功。比如有些业务是老板钦定的,你浪费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也是没有用的。
忠告之三:你最好要用低调的态度去推销
有些广告推销者总是一见面就大大咧咧请人家吃饭,这种人一般很难拿到业务的。广告经理是一个敏感的位置,用钱的部门,即使你没有任何事情,其他同事也会认为你会很肥。所以广告经理们往往都是很小心翼翼的待人接物,那些张扬的看似很活泼外向的广告推销者往往不受广告经理的欢迎。他们也永远不知道他们推销失败的原因。
忠告之四:将你推销广告业务的优势清晰简洁写出来比讲出来更有用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七
[关键词]主流媒体微博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由于主流媒体存在地位、资源优势,其报道往往全面、权威,能给受众一个清晰的政策风向标,帮助受众做出正确决策。
然而。主流媒体的报道却时常不尽如人意,报道过于严肃,与受众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受众转向以娱乐化信息传播见长的商业媒体,而后者缺乏足够的宏观把握能力,对时政新闻的解读难免存在“偏见”,误导受众。
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微博”兴盛的东风,在国内最大的商业门户网站“新浪网”开设“微博”,取名“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以下简称“两会微博”),利用时尚的传播手段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分段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会微博”从2010年3月1日起开通。专门用于上会记者采集的现场报道和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
“两会微博”分为“两会微读”、“现场微报”、“代表委员一言”、“两会微照”、“两会微评”等常规微栏目。既公布类似于两会议程、会议文件精华等硬新闻,也发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言论,还爆料会场内外的名人趣闻,上传有意思的照片。同时,前方记者抑或是后方编辑还就会议新闻撰写小评论,不乏尖锐与犀利。
除了常规微栏目,“两会微博”还动态地开设即时性小栏目,诸如“代表委员侃房”、“代表委员论医”、“关注三农”、高校“去行政化”等。就一些敏感问题搜集会场内外的只言片语,展开争鸣架势。让“两会微博”不时地火上一把。
“两会微博”开设后,网络人气堪比新华网。每一条“微博”之后都会有网友跟帖,数目多少不等,热点话题人气尤高,不少网民干脆转发到自己的微博,扩散到自己的人际交流圈,当起了“意见领袖”,助推大众传播效果“水涨船高”。截至3月14日两会闭幕,“两会微博”共发表893篇微博。揽聚了234640个粉丝。
“两会微博”究竟存在哪些优势,能够突破传统主流媒体报道两会的僵局?跟踪两会期间“两会微博”,可以发现微博报道存在动态报道、生动细节、精辟解读和互动参与四个相面,同时还可以将其划归为传播时效、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三大层次。
(一)新闻时时更新,热点随时跟踪。
根据陆定一的经典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于是,有学者提出网络新闻时代的新闻时效性理念――全时性(timelessness),要求业界在操作时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受众对新闻时效的需求,尽可能地做到实时报道。
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
举例来说,3月14日两会闭幕,出席记者见面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见面会定在早上10点以后,“两会微博”专设的即时性栏目“总理记者会”,从9点14分第一条该话题的微博、报道记者入场开始。就不断更新关于见面会的消息。
见面会开始前,“两会微博”陆陆续续报道会场布置、请柬内容、出席见面会记者的有意思打扮和行动,各路记者为获得提问机会,真可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加“醒目”一些:女记者穿着红色、黄色、粉色的正装,一些男记者也穿上西装、打着领带;更有摄影、摄像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架设好“长枪短炮”,有记者用大衣、照相机、书包“抢占”有利地形。
见面会开始后,“两会微博”基本是不间断地总理和记者之间的精彩问答,时间间隔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快的一秒钟内了3条信息,每一条都在120个字左右。如此密集的频率,跟随整个见面会的节奏。将重要信息滚动呈现,不单单跟踪了最新的热点。记录了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更重要的是,将见面会上记者与总理之间一问一答的阵势通过报道形式的创新得到了最真实最方便的展示。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两会微博”通过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很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开创了网络新闻报道新路径。
(二)细节彰显人文情怀,“微博”演绎“微言大义”。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两会新闻也不例外。以往,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报道“两会”时只瞄准“硬新闻”。干枯的政策解读、严肃的时政评论,固然符合媒体的身份,按常规出牌,但吓跑了受众,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其实,软新闻同样具有新闻价值,按照国际通行的新闻价值标准。软新闻具有人情味,受众喜闻乐见,做好软新闻同样是记者的职责。况且,一些软新闻其实颇能揭示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一些细节或者故事琐碎,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主流媒体在两会“软新闻”的报道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通过“微博”,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兹举例说明。
今年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设立100周年,又恰逢两会,妇女委员代表成为这一天两会的关注点,一些趣事就发生了。记者谭晶晶就爆料: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小组讨论会开始前,向包括女记者在内的会场里所有女性鞠躬表达节日祝福。引来全场一片叫好。错过这一场面的宋春丽委员悄悄给姜昆吱声,“等会儿得给我补上一个!”小爆料,却有戏剧色彩,仿佛“万绿丛中一点红”,让受众在阅读了大量的严肃新闻之后,大脑得到缓冲,一张一弛,反而能起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还有一些软新闻,看过之后笑不起来。3月13日12点,记者任芳通过手机短信一条“微博”:河南大厦五层服务员程微:第一次做两会服务,真长见识。会快结束,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不用每天在电梯口站八小时了,那比打扫房间还累。担心的是,会开完后,实习期也结束了,马上拿到新闻专业的大专文凭了。不知能不能在北京找个文员工作。百来字,却反映出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受众读完“微博”,想必会有思考,与其长篇累牍做一个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综述,“微博”短小段落却一针见血,给受众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恰似细雨。润物无声。
“两会微照”栏目则会不时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从中可以读到之前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中经常忽视的细
节、小故事,有感动、有反思、有欢喜、有悲叹。给凝重单色的两会报道增添了几许亮色。
关于“两会微博”加强生动细节的报道这一点,“两会微博”编辑组负责人贾奋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过,“围绕两会微博。我们也提出了专门的采写要求,比如一定要抓现场、抓鲜活、抓实质,在写法、表述上契合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
(三)犀利评论直击问题本质,精辟解读勇立舆论潮头。
“互联网读者已经由早期浏览的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价值阅读’时代,观点,其实最能体现这种‘价值’。”因此,除了新闻信息,“两会微博”还通过常规性栏目“两会微评“、。代表委员一言”短小精悍的评论,给“价值阅读”时代的受众有“价值”的“观点”信息。
房价问题毫无悬念成为本次两会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或是跑会记者,抑或是普通网民,都相当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谈到房价上涨的原因时。坦陈房地产业利润偏高,“两会微博”就通过“微评”栏目了一条小评论,借费房地产商之名,行吐民众心声之实,不仅一语中的,点出“民生之艰辛”。而且用语之犀利,解读之深刻,着实令人佩服。原文如下:
“向王健林委员致敬!作为房地产商,他能直言‘房地产利润偏高’而不是一味推脱于土地财政、刚性需求等,难能可贵!其实,把房价降下来并不是要房地产商不挣钱。而是说有个民生底线,稍微让让利,这样也好可持续发展,否则把群众血汗榨干了,那些子承父业的‘房二代’们怎么办呢?” 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作“微社会”。无论是高科技产品的日趋迷你化。还是文化商品的短平快。都反映喧闹尘嚣里人们浮躁不安的心理。微博集两者大成。应运而生,一出现就受到追捧,除却小消息的琐碎繁杂,微博里独具个性的“只言片语”确实令人刮目。
“人们轻点鼠标在电脑跟前快速浏览,太过一本正经的文字,只会让人望而生厌,而一些生动诙谐、入木三分的‘网言网语’却极受网友的喜爱。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不在多而在精,即便三言两语,只要足够精当就堪称点睛之笔。”“两会微博”是主流媒体依托商业网站服务平台而建的一个新传播渠道,整合了主流媒体的人才优势和商业平台的技术资源。通过微博开拓了网络评论新的价值领域。再次展现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风向的气场。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维度,“商会微博”都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两会微评”是一个方式。即时性小栏目更是活跃。像“关注舆论监督”、“会诊经适房”、“关注收入分配”、“高校去行政化”等等,莫不是就时下新闻热点展开探讨,代表委员的发言、新闻记者的点评。都在小小的140字的空间里得到及时呈现,并且通过与网民互动,激荡起层层舆论潮,使社会问题得到透彻分析,有助于健康舆论气候的形成。
(四)互动参与尽显网络优势,“微博问政”力吐平民心声。
“微博问政”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汇。普通网民通过微博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跑会记者交流。针对当前国计民生热点、难点阐述见解,发表建议。是今年两会的一道独特舆论风景。
“微博问政”继承了此前“网络问政”的传播优势(互动性)和言论风格(大胆犀利),同时又发扬了自身短小便捷的优势。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场”的建设。将更多的“民声”笼括进来,发挥出“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
“两会微博”自开通以来。网民就以跟帖的形式不断地对现实社会问题做出个性化却不乏见地的点评。如关于植树节。先是“两会微博”以“两会微评”的形式。了记者关于“低碳”与“绿色”泛滥时代,人们“形式植树”的反思,“植树”变成“植树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跟帖评论。尽管有言辞过激者。但初衷是好的。更何况确实存在相当理性、经过深思熟虑发表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相信通过新一轮的透彻探讨,对“植树节”,人们会有“真诚”的认识。各地政府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绿化”,增加“低碳”。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篇八
本科毕业开题报告步骤/方法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8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