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2024-05-15 20:13:45 1级文库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12篇特色校园文化范例,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一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高校是文化高地,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是提升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宿迁学院是2002建立的地方高校,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宿院学子十箴规”是2015年学校出台的劝学劝进的励志语录。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十箴规”的内容、做法、成效、启示,探讨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如何展开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十箴规;启示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文化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高地,传承着文化,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展现的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学校发展的理念,发展方向是可以透过该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展示出来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一个学校培育好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提升高校自身内涵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位置不优越,本科办学历史不长,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校园文化仍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运行,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重视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与大学精神的塑造。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现状

(一)拥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校园内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环境、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宿舍、食堂等也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部分。另外,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艺术楼、体育馆、校内广播、宣传栏也属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它们用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示这一所高校的独特气质和良好形象,让师生能够即时、直观地感知校园文化内涵,与高校特有的精神内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拥有新的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建设效果显著,给当地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校园制度文化起点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自身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保障。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都属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范畴。一个高校为了确保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就必须制定出的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与引导在校师生的行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时俱进,起点高,结合师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发展历程,并结合对先进文化的借鉴与思考来积极地营造,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制度文化。

(三)校园精神文化得到了提升。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是高校独有的精神理念和特有的价值观念;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和打磨而成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其主要是以大学的校级领导、广大师生的精神观念为表现形式。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中采众家所长,因此在沉淀与打磨中得了速度的提升,进展地扎实有效,拥有校训、校歌、校徽等外在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形式,也拥有特定的校园师生价值观、精神气等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成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存在短板。

物质文化建设是外在的、直观的、成效显著的,因此大部分高校积极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而校园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因此需要时间沉淀的与积累的。这需要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而被广大师生所接收地校园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而能促使广大师生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优秀的氛围。

(二)把校园文化培育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

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主要形式,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辅导员担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开展校园活动的职责,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处处看到辅导员与学生的身影。高校校园文化培育除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也要同时重视大学校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他们拥有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和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是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意识和娱乐化倾向突出。

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娱乐活动,这在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层次比较低。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师生课外生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学生愿意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娱乐性较强也较吸引学生的参与。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校园活动中文化层次低,过多强调娱乐活动,导致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缺乏教育性,更谈不上形成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中互联网的深刻影响重视不够。

国家早在2004年就指出,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微信、微博、QQ、智能手机等快速便捷网络工作发展,校园师生交流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今天,更加要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网络文化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形态和表现方式,这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三、宿迁学院学子十箴规内容、特点、成效

(一)《宿院学子十箴规》既是对我校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明确要求,也是劝学劝进、鼓励学子成人成才的励志语录。

十条箴规涵盖品德修养、遵章守纪、学习指导、生涯指要等多个方面。遇到老师问声好,做人感恩最重要;人际和谐互谦让,班舍文明齐打造;教室会场图书馆,手机静音环境保;迟到早退和旷课,恶小累积比山高;违章用电危害大,夜不归宿险如刀;考试作弊和斗殴,违法乱纪不可饶;生涯规划定目标,就业创业与深造;英语四级大一过,成功考研路不遥;绝不挂科是底线,全面发展是王道;大学四年莫虚度,成人成才传捷报。

(二)《宿院学子十箴规》以劝勉为主,辅以警示,导向鲜明、针对性强,且文字简要、合辙押韵、便于记诵。

此次十条箴规的,旨在让学生“诵于口、铭于心、践于行”,从而实现“修身立德、强化自律、精进学业,立志成才”的育人效果,使众多学子真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是校园“软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三)《十箴规》出台以来,学校通过学校广播台、宣传栏、学院《宿院青年》微信公共平台、网络媒体等宣传渠道广泛传达信息

全校各年级各班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使得《十箴规》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得学生熟知,并积极践行,在学生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校还以漫画、宣传片、海报等学生更受欢迎的形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了解、熟知、内化、践行的氛围,掀起新一轮校园文化的建设狂潮。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在校园文培育的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

2014年共青团中央要求在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与引领,是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正确方向,《十箴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启发,从“细”着眼,从“小”着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浅显易懂,便于领会与传播。

(二)结合自身,准确的定位,这是开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拥有自己独特的情况,建校短,底子薄,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拥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是关键,而如何拥有这些良好的风气,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办学目标、办学特点来给自身有个准确的定位。宿迁学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内涵建设,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自身的特点,以良好校风、学风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三)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不断创新特色校园文化。

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建设需要不断地学习,更需要不断地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包括学术创新、科技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十箴规》是文化培育创新的一个有效尝试,将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具体化,形成十条箴规,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

(四)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占领网络高地。

当今的校园文化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境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人们的思想也深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人们信息的获得也是多元渠道送达的,新媒体在当代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先进思想的集中地与发散地,高校引领着先进的文化潮流。校园文化培育更加离不开网络这个主阵地,高校要利用好网络最大化地传播信息,最大化地对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浇灌,最大化地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十箴规》在传播过程中,极大化地运用好了新媒体的作用,使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师生的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五)校园文化形成中要贴近学校办学定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师生生活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第二课程活动外,也要重视校园大师的养成,重视科研与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娱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的教风、学风、校风,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构成特殊的学校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寓教育于乐的活动,结合各种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培育需要全方位的,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校园文化的培育是有长期性的、艰巨性的,任重道远。只有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才能使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成熟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的凤凰飞上枝头,才能创办家长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本科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也只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全员认识、全员参与,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创建属于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王倩 单位: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新建本科院校应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10).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二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从大学自身出发,构建一个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而要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需要妥善处理以下三对关系:

一、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立足当下,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精神文化的发展严重滞后,建设迫在眉睫。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涉及校园学术氛围、价值导向和制度精神等纷繁复杂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术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二者缺一不可。重知识而轻道德,容易导致社会道德失范,危害公共安全;而重道德轻知识,也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提倡以科学知识武装大脑,以高尚品德规范自身,使校园洋溢着缕缕书卷香和阵阵人情味。同时,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化相伴相生,包括学校内部的基础设备和周边环境,构成校内成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要素。物质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而精神文化的蓬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物质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二者相互依存,宏观上构成了校园文化体系。

因而,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向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合理配置校园的软硬件设备,建立直接和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使先进文化渗透于校园的每一角落。古语有云“文以载道”,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载体,因此创建精神和物质共融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语言和符号体系。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思考,即制定完整而合适的校园CIS系统。该系统既包括学校名称、专用字体,办学理念和规章制度,还包括科学先进且人文气息浓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化的传播系统。例如,广州大学的文科教学楼名曰“清、新、俊、逸”,四栋食堂字取“梅、兰、竹、菊”,其中所蕴含的浓厚文化意味不言而喻。此外,三位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有惜时进取意味的钟楼,博学强识象征的图书馆,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亦乐湖”。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的环境不仅愉悦了我们的眼睛,更熏陶了我们的心。另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努力创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系统,以先进技术传播优秀文化,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二、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文化自身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文化创建主体,即学校内部成员的集体和个体的关系上。

从文化自身分析,校园文化的统一性是指校园文化中某部分文化被极力倡导并得以广泛认可,从而发挥主导作用。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则是指校园文化由于不同组织或组织中不同成员的背景、目标、性质等不同而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校园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既互相联系也相对独立。所以,要正确处理校园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应切实做到校园文化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实现校园文化和谐发展。这种文化上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既存在于校园外部,即不同的学校或学校与不同组织之间;也存在于校园内部,即学校内部不同部门或群体之间。先从校园外部分析,作为知识沃土,人才摇篮,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是是所有大学的共同目标。然而,不同的学校因其特殊性,在办学精神或价值倡导上也有所差异。譬如,广州大学重视对学生素质和时代精神的培养,因此制定“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侧重培养国际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确立“学贯中西,明德尚行”的校训。相应地,在学校内部,这种“和而不同”表现在,学校应大力倡导使用国家统一规范语言,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崇尚真、善、美,追求崇高理想等主流文化取向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从文化建设主体层面分析,学校成员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和践行者。因此,校园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体现在人的层面上就是学校成员中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一方面,校园内部应注重统一管理,促使不同个体的沟通和配合,增强集体荣誉感,为实现共同目标,推动学校的发展而团结一致。为此,学校应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将教职人员和学生组织起来,加深各级之间的交流,形成一种和睦友爱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学校就如社会的缩影,校内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具有各自独立的人格特点。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应充分估量个性因素,发扬民主和平等的精神,鼓励各成员个性的树立。就如,学校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上,允许教职人员和学生群体在一般场合上使用各自方言;又如,学校通过各种比赛,发掘和展现不同学生的潜能和风采,使校园文化更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总之,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正确处理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文化创建主体中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具体要求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过程中注重融合,明确定位,求同存异,最终达到“和而不同,兼容并包”。

三、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 阵地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特点,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之所在。党和国家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于2004年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等文件,要求各类高等院校对校园文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与高度重视。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到目前为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资源初创校园文化,作为母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子部分,没有专门的建设方案和明确的目标;第二阶段,在发展中相对独立出来,确定学院的主体,虽然学生相对集中为推进整体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但面临着新校区办学、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人文精神相对薄弱、管理机制相对落后等原因,使得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校园文化局面活跃但层次较低、思路不清等问题;第三阶段,“整体规划,完善基础,巩固成果,高度重视,发展创新”成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与迫切要求。

二、独立学院新建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新建校区地理位置较偏

独立学院的新建校区大都地理位置较偏,周边环境较差,新建校区的学生远离都市,接受城市文化的营养较少,无法便利地感受和利用城市的各种文化建设的熏陶和成果。

2.师生之间交流不方便

到新建校区上课的教师大多一下课就忙着赶校车,与学生交流机会少,缺乏师生互动。尤其是在晚上或双休日,新校区缺少教师身影,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

3.新建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活跃

由于办学之初,独立学院重在教学和校园硬件建设,疏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一些新建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活跃。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家境优越、个性张扬,尤其是刚从高中阶段紧张学习氛围中突然释放的大一新生,面对相对自由、自主、自立的大学生活,常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针对新建校区内学生面临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有序、积极的引导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显得至关重要。

三、独立学院新建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独立学院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制度与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阵地文化与特色品牌、环境文化及形象文化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

1.制度与精神文化建设

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实施,实现学校校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三个方面的良性发展。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的精神,增强新建校园的凝聚力,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远景目标。同时,重视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渗透,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师德建设,增强全校上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行为文化建设

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扩大覆盖面,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制定师德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建立一套健全、可行、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同时,在大学生当中大力倡导尊敬老师、尊重知识的品格与精神,从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校内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阵地文化与特色品牌建设

加强学习阵地、活动阵地、生活阵地、宣传阵地的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一批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文化活动,创建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品牌,争取在社会有一定影响力。

学习阵地以课堂为载体,以师德教育、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考风考纪为切入点,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打造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践品牌活动。

活动阵地建设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抓手, 组织学生竞标申报创新性社团(团队)课题申报、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把学术性社团的学术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竞赛专业比赛活动等)及成果作为亮点精心打造,逐步扩大影响,形成规模,作为社团文化,做成校园文化的品牌。

4.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应从校园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通过学校标志、学校外观、学校文化设施、专题系列文化讲座等来传递文化精神,传递大学的独立自主、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主义精神等三大精神传统。

环境文化建设能使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成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景观、橱窗、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既能展示学院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保证校园春有绿、夏有荫、秋有花、冬有青。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充分挖掘学校精神,校史展览,优秀师生和优秀校友事迹,以及校园内一楼一宇一草一木等各种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

5.形象文化建设

开展独立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宣传与品牌形象的推广,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维护独立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构建独立学院形象识别系统(UIS)。

独立学院应该把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统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既定方向前进。专门划拨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各项规划能顺利展开。给予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高度重视和支持,如积极配备力量、增加薪酬、提高地位等。

四、结语

高校是一个开放系统, 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思潮在这里汇集和碰撞,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还处在不稳定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努力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用先进校园文化武装师生,培养出大批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四

关键词:发掘;文化;构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因此,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笔者从教32年,20年来先后担任5所小学的校长,无论规模大小,都坚持以创建校园特色文化为突破口,来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办学层次的整体提升,使一所又一所学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多年的实践表明:发掘独特文化基因、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是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推动学校教育特色形成的有效途径。

1发掘校园文化的基因

一所学校植根在一定的地域环境,面向一定的族群,融合了一定的文化传统,拥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必然有它独特的文化基因。从独具慧眼的视角,深入探索研究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固有特征,从而发掘出这些文化基因,这是创建校园特色文化的必由之路。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视角去发掘校园文化基因。

1.1从学校历史文化中发掘

每所学校在它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会形成文化积淀,构成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就像是学校的灵魂。在设计校园景观和定位办学理念时,我首先锁定学校历史文化视角,从校园发展历史去发现文化积淀,提炼优秀文化基因,并赋予它时代精神和内涵,在延续和传承中用心加以培植,让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彰显出来,使老树绽放新花,杏坛一枝独秀,逐步发挥出它的张力,从而提升学校独特的文化品味与魅力。从深入调研中,笔者发现北关小学历来崇尚读书,喜好诵读经典,于是我给她注入了新的内容,引导读名著名篇、读传统文化经典,开辟图书角,设置文化长廊,成立读书会,组建“经典诵读”社团,把“好读书”打造成了北关小学的一张名片。

1.2从继承传统文化中发掘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爱国”“和谐”“诚信”等理念,还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更是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发展校园特色文化,笔者喜欢发掘本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侧重点,研究它们的现实意义,将它们固化为办学理念加以弘扬,从而营造浓郁厚重的人文气息。北关小学侧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因此办学目标强调了人文课堂、儒雅学生,“三风”建设注重诚信笃学。

1.3从地域民族文化中发掘

学校的文化基因,突出表现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上。突出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会千人一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环境造就个性,特定的地域必定产生独特的文化。我们在汉中这片热土上长大,满脑子汉文化而不是楚文化,在汉中留下足迹的刘邦、韩信、诸葛亮,因汉中而兴起的汉朝、汉人、汉族、汉字……,我们都能娓娓道来,这些正是汉中地域文化在课内外教育下的回音。具体到一所学校所在的地方,自然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因子。因此,创建校园特色文化,就要从大到区域、小到村落,去发掘融入校园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并把它们做大做强。北关小学八十年建校史与虎头桥和石马坡结下深厚的渊源,魏延及其墓前石马的传说,给它赋予了特有的人文色彩,也使三国文化中勇敢威猛、矢志报国的思想代代传承,成为了北关小学校园文化的血脉之一。

2打造特色文化的平台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就是将发掘出来的校园文化基因,进行扬弃、提炼和升华,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平台呈现出来,使它更加丰韵卓越、不断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打造校园文化平台,让校园文化基因依托众多的文化平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校园文化特色才会更加灿烂。

2.1以办学理念彰显文化特色

办学理念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师生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它以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校训、校徽与校歌,校风、教风与学风为展示平台,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思想行为中。校园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要通过办学理念加以固化,使之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意识,追求的一种时尚。办学理念应该内涵精辟凝练,彰显办学特色,内容简洁明了,易于师生记诵。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发展规划,也应该将校园特色文化创建的具体项目、方法步骤涵盖其中。北关小学将“书香校园”“人文课堂”“因材施教”“崇美向善”等特色文化基因,定格为办学目标、校训校风的内容,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展示出来,为全体师生所熟知。在设计校徽图案时,我校以打开的书页体现对“喜好阅读”的传承;把“北关小学”四个字的首字母,变幻成极富动感的人物、腾空的巨龙和星星,将源自魏延“勇敢威猛”的龙马精神、探究科学与凿空未来的汉文化精髓,形象地展示给师生和社会,较好地展现了丰富的校园特色文化。

2.2以校园环境展现文化个性

校园环境最能直观地展示校园文化,只有将校园特色文化用景观具体化,校园必然会“每一面墙能说话,每一处景能育人”。制作校园景观,需要以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表述特色文化的内涵;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物化为名人画像、人文图案、景观名称,以此弘扬本校文化特色。在景观文化建设中,笔者坚持一要彰显思想文化特色,二要弘扬育人文化特色,三要指向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审美特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既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又因地制宜、彰显本校文化特色,师生耳濡目染,文化特色自然会潜移默化为本校特有的人文素养。

2.3让行为举止体现独特教养

学校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的本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以思想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的礼仪规范、传统美德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行为举止的重要规范。学校需要通过系列行为教育,让儿童潜意识中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行为举止变得具体化、规范化,与日常生活接轨,同时打上富有本校特色的烙印。我校开辟“学礼仪、讲文明”校园电视节目、“读经典、学传统”等道德礼仪文化宣传阵地,开展“与书同行,与经典为伴”阅读系列周活动、“寻找美德足迹”体验活动,将传统礼仪教育与现代礼仪培养融合起来,纠正了日常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4用教育活动滋养文化基因

学校教育活动无不具有导向性,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弘扬校园特色文化、滋养文化基因的沃土,必须围绕本校积淀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有趣的课内外活动,才能使这种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耀眼、得到发扬光大。开展与本校文化特色相关的传统节日、特定人物纪念活动,使相应的文化特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推动课内外阅读经典、评说历史人物、展现家风家训、参观故居遗址等,在重温与辨析中深入了解所涉及的文化特色,增强对这一文化特色的认同感。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活动中蕴含的文化特色滋润儿童的心灵,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北关小学坚持以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融合本校特色文化的诸多因素,推动了校园特色文化的深入发展。

3推动教育特色的形成

学校的教育特色是以校园文化特色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伴随特色校园文化的蓬勃兴起,富有特色的教育成果就会不断涌现,学校的教育特色自然而然地随之凸显出来,所谓“办学显特色、育人出特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多年来,笔者以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为抓手,深入发掘校园文化基因,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工作,推动教育特色的形成,收获了富有特色的丰硕成果。

3.1学校特色发展成效明显

北关小学“浸润书香,诵读经典;球中练技,剪纸学艺”的教育特色已然形成,学生社团多次参加省市区经典朗诵比赛,曾荣获陕西省三等奖、汉中市汉台区特等奖,机器人社团勇夺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8赛季中国赛区华东地区公开赛冠军和2017赛季中国赛区西北地区公开赛季军,在2018汉中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囊括小学组前三名,在陕西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夺得小学组第一名;体操社团在2018年陕西省大众艺术体操公开赛上获得三金三银二铜的优异成绩;剪纸社团作品丰富,参加了汉中市“油菜花节”的展出,北关小学被认定为“汉台区足球特色学校”,也被确定为陕西理工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汉中市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育扶持工程示范基地。陕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2017年4月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过程性督导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北关小学书香校园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3.2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升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推动特色教育发展的过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平台,近年来培养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人次,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汉中名师12人次,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汉台名师9人次,区级以上体育竞技优秀教练员、艺术类优秀指导老师等16名。

3.3学生个性特长脱颖而出

以社团活动为引擎,特色教育与个性培养紧密结合,学生获奖的层次和比例逐年上升。其中,3名学生入选市级足球运动员档案库;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书征文、“大地测绘杯”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少儿科幻绘画、“春芽杯”美术绘画、中小学生电脑大赛、优秀童谣征集等十余项活动中,学校荣获省级奖项12个、市级奖项28个、区级奖项42个。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创新型课题,形成稳固、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希望以上观点和体会,能给同仁们一些启示,以便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中少走弯路,推动基础教育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篇。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五

关键词:中学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61-01

中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元素,是全体师生在很长一段时期的实践当中创建起来的,其反映了学校整个形象的一种意识与精神。中学校园文化不只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一种沉积,其更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主题。以下是笔者多年工作所积累的一些有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言,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团结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学学校的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包括了三个大方面,一个是教师职工的合作精神,一个是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另外一个则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这三者间即是相互区分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而一旦这三者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校园文化气息将达到一种无法比拟的境界。因此,作为中学学校应该重视对精诚合作团队精神的建设,树立一面精诚合作的旗帜,使学校每一位成员为之感到骄傲。要想在中学校园培养起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树立起团结合作的观念,应该注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等;第二,为师生搭建团结合作的平台,为师生的团结协作提供机会,比如师生共同参加一些文体竞赛,在竞赛中培养起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第三,营造一种精诚合作的氛围,让师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校可利用橱窗栏、校园报刊等进行宣传。全面重视团队精神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也能拓宽文化建设的渠道。

2 培养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

正所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同时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而一所学校有着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将注定要成就其不平凡的未来。由此可见,具有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是多么的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中学所承载的任务是为国家培育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将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前程。在这样一种趋势之下,中学学校应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利用“三项改革”让老师从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者、独唱家和传授者慢慢地变为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者、引导者、启发者和合作者,让中学生变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利用这种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角色的调整和不断的挑战来凸显挑战极限可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因为这种角色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超越自我的表现。第二,在面对知识的学习时,应该要有永不言弃、勇往直前的攀登意识。不管是教师的自我进修,还是学生的课程学习,当遇到困难时都应该要有潜心钻研和挑战自我的意识,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从而养成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习惯。第三,树立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还可以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大家不免要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这一切问题的妥善解决,一是要靠智慧,二则靠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倘若在生活中在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时,都能认真对待,这也是一种自我挑战,敢于面对的勇敢,因此不妨培养教师和学生认真面对生活的态度,让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调整、完善、纠正中树立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为校园文化建设添加一笔色彩。

3 发扬关爱人人的平民情结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广大师生密切的进行合作, 能够形成一个团结而统一的集体,可以更有效地充分发挥出师生的整体效应;能够帮助有效的调动起全体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个人的才能,切实提高教师职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消除和避免教师职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学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要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爱人人的平民情结,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该提升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增强人人平等的思想性和观念性,观念的提升可以有效的指导行为;第二,适当改进沟通的方法与渠道,让人人平民的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增强人际联系的水平,消除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忧虑,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三,重视非正式沟通方法和渠道的功效,很多时候非正式的沟通方法和渠道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平等互助是发展的前提,只有人人平民情结得到了释放,那么和谐校园文化便可轻而易举的被凸显出来。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系统性工程。抓好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所以任何一个想要真正地将学校开办好的人都不可以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克清。试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的作用与功能拓展[J].科技信息,2009(10).

[2] 毛必达。全面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2009(21).

[3] 张连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6).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六

(一)推进中职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到企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约束,经常被企业考核扣分甚至被淘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匮乏,平时学生在校只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没有一个与企业相接触的机会。一旦毕业走入企业,学生很难感受到企业的生活氛围,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无法达到安心就业的心态。所以,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企业。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收集企业文化的成分,把企业文化理念中有价值的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中职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慢慢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这样,中职生在走入社会时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二)加强中职学校特色兴校的需要

中职学校应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突出职业学校的特色,使中职校园文化“职”味更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让学生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招生、就业、德育管理和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增强中职教育的活力;增强家长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推动企业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认可,发挥特色兴校效应,推动学校良性发展。

(三)促进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初中毕业生,上中职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这些学生相对而言成绩较差,纪律观念不强,缺少勤奋,学习欠主动,自觉性不够,厌学情绪浓,生活和行为习惯尚需加强,且他们自尊、自卑、自弃、自以为是和逆反等个性心理状况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招得来,留得住,使中职学校逐步发展壮大。

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提高中职生的自我价值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寓教于乐,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这样会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热情。所以,中职学校在以“职业”为核心的校园活动中,应多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增强中职生的求知欲望

中职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竞技活动不但拓宽了学生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企业;而且增强了学生强烈地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这样就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课堂知识,寻求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求知欲望。有了如此心态的中职生就不会在就业的道路上裹足不前了。

(三)搭建中职生的个性平台

中职学校应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平台。如“‘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画大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这些课内外活动,不但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而且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能力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七

关键词: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校园文化;探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党的强调,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导。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以“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为核心的锦城特色校园文化,并取得了初步成就。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讲三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和方向的集中体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讲三心”明德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培养负责任的合格公民,“三讲”即“讲诚信、讲礼仪、讲感恩”,“三心”即“对国家人民尽忠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学同事尽爱心”。学生要在政治上要忠诚爱国,道德上要“忠孝、仁爱、信义”,行为上要讲求“礼仪、诚信、感恩”,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新时代职业人、合格的公民、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三讲三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锦城校园文化中的体现、发展和升华

2.1“三讲三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爱国、爱家、爱人民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脊梁。正因为有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危难关头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情怀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才有了祖国的不断繁荣富强。对大学生进行“对国家人民尽忠心”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为国家培养出更加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2“三讲三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荣辱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甚至影响着国家的治乱与兴衰。“三讲三心”中的“讲诚信”“讲感恩”体现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内容;“尽忠心”“尽爱心”体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号召;“讲礼仪”也体现在了“以团结互助、遵纪守法为荣”的思想引导中。荣辱观的体现需要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去实现,这群人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会影响到身边更多的人。

3以“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为核心的锦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忠孝”“仁爱”“信义”是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精华,也是锦城教育的三大核心范畴。“诚信”“礼仪”“感恩”是锦城教育的核心道德践行要求,是锦城学生做人行事之本。锦城学院积极依托六大平台,积极创建极富锦城特色的“三讲三心”明德文化。

3.1“三讲三心”明德教育物质文化平台

(1)学院的校内湖泊命名为“爱心湖”,将孔子像塑立在校园内供学生敬拜和瞻仰,每年在孔子的诞辰日,全校各年级学生以班级、团支部、社团等多种形式举行祭拜孔子的活动。“孔子像”已经成为锦城学院“三讲三心”明德教育的独特的物质文化标识了。通过瞻仰、敬拜孔子,以教育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以熏陶学生、提升其精神气质。(2)中西合璧的教学楼建筑被分别命名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大楼,让学生在迈入校园、走进教学大楼时就能深切感受到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信念。(3)学院主要湖泊、道路和广场被分别命名为苹果湖、劳动路、创业路、博雅广场、五九广场、创业中心等展示着锦城无处不在的创新氛围和爱国气息。

3.2推行“六进”教育平台

“三讲三心”教育以灌输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忠心、孝心、爱心,礼仪、诚信、感恩”六大主题分别在每学期给予一个学分。每学期一个主题,充分结合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报告会、演讲会、征文比赛、书画作品、演示等形式,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网络、进社团和进宿舍,让学生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深化明德价值观。通过礼仪月,感恩周,家信征文等活动形式,集中进行教育和引导。组织专家、学者、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锦城学院实际编写了“锦城学院明德教育系列教材”,如《大学生诚信》《大学生礼仪》《感恩》,学生每人一本,让其认真阅读,作为行为指导。

3.3学生典范的激励平台

在“三讲三心”明德教育氛围下,学生对学院“三讲三心”明德价值体系的逐渐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实践价值体系的要求,学生自觉自愿地讲诚信、讲感恩、讲礼仪,把忠心献给祖国、集体,爱心献给社会、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学院先后涌现了“孝”的典范2005级学生钟颖的割肝救母的事迹感动了成都、感动了四川、也感动了全国;“勇”的典范2007级学生周建良不顾个人安危,勇救4位落水儿童;“勤”的典范2008级学生李彬在两年内通过ACCA全部14门考试,成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第一个在2年内通过此类考试的学生……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学生个人及团体。学院每年度树立一个或多个典范,级级相传,形成“三讲三心”的活的典型,给学生以引导和激励。

3.4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的制度平台

为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文明规范的日常行为习惯,学院将“三讲三心”明德教育的要求上升为学院的学生行为规范,制定了锦城校园“三不准”“三不支持”“学生学习生活十大戒训”,形成了锦城文明习惯“八要八不要”通过文明习惯的倡导,成就学生谈吐文雅、举止得体的君子之风。

3.5学生综合素养拓展平台

依附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制订了大学生阅读经典计划,学院编写了《百家经典选读》,要求学生阅读经典、提高素养。每周一次的“锦城大讲堂”文化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英雄模范、社会名流、企业界人士为学生开设中西文化、科技创新、励志成才等讲座,形成校园文化的第四课堂。

3.6“三讲三心”明德教育学生践行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锦城学院的学生把“三讲三心”明德要求贯穿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通过开展“感恩周”“礼仪月”“诚信大行动”“爱心奉献月”等主题活动,把基础道德要求和一段时间的主题明德教育结合起来。对践行“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有具体事迹的学生,由学校颁发“明德践行证书”。在优秀学生、奖学金评比中,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体现相当部分的“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内容。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以“三讲三心”明德价值观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模式已然形成,引起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同行以及媒介的充分关注。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文化建设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胜亮,杨丽萍,何小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34(6):77-80.

[2]曾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7.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八

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成效。论文以岭南师范学院的实践育人提升项目“高山榕生态习性研究与志愿保护”活动为例,阐述如何依托“雷阳文化”精神,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来提升学生工作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

特色校园文化;雷阳文化;育人

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背景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建设主旨明确、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合适载体的设计与培育,以品牌的形式渗透到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去,指导和引领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结合本地特色,深挖本土文化

岭南师范学院前身雷阳书院于1636年创办,有着300多年的办学历史,同时有着100多年的师范办学历史,雷阳先贤“三陈”著名学者陈瑸、陈昌齐、陈乔森曾任书院掌教,学校与所处雷州半岛的雷阳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雷阳文化是雷州半岛地区的一种气质,是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师范教育的魂,是学校在培养人才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牌品牌,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时,使雷阳文化回归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现实中来,才能激活雷阳文化中最富有现实意义的基因。高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首先体现在育人这个核心职能上,高校的育人功能既体现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中,又体现在隐形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传播、研究和创新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雷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根本就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依托专业特色,结合学生成长需要

只有建立起与教育教学水乳融合的校园文化,注重雷阳文化与学科专业教学的结合,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在岭南师范学院,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雷阳文化的气息,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如春雨润物无声,其中,古榕文化广场是学校承载“雷阳”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大亮点。雷阳书院纪念旧址位于美丽的古榕文化广场中,古榕广场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缩影,广场有七株高山榕,都有近百年的历史,高大茂密,遮天蔽日,有一种铺天席地的气概,高山榕与广场的书院石坊、《府书院记》碑文、“三陈”牌墙、“百年师范”印章,共同展现了“崇德厚道,匡时济世,阳刚有为,追求卓越”的雷阳传统文化魅力,展示了岭南师范学院人“自强不息、兴学育才、创新强效”的理想追求。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古榕广场为平台,开展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该特色活动把教师精力引导到育人上来,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实践、创新和成才成长上来,紧密结合第一课堂,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深化了校园文化的学术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强化了校园文化的功能,增进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品质,传承和创新雷阳文化,从而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

二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措施

(一)依托专业特点,结合第一课堂,加强学风建设

特色校园文化要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其内容、途径、形式和侧重点都应该结合主体也就是学生的专业特点,各展其优势,才能有更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崇尚科学、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风,与教风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志愿活动利用专业优势与所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知识,将榕树的气生根引入地下,为高山榕提供更专业化的保护;设立榕树气生根导根法和种群生态习性研究课题,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利用专业知识为校园绿化、规划种植管理提供建议,开展相应科学研究。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将古榕文化广场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化实践教育有效载体与基地,通过定期经常性的活动开展,以专业知识引领,有意识地把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激发专业认同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本专业的优势,巩固专业思想。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增强了自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了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和团队协作的品格,提高了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社会适应能力。

(二)依靠专业教师,延伸第一课堂,加强教风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除了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应积极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注重言传身教,以高尚的人格和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水平。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积极发动专业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该活动组建了导师团队,先后共有6位博士教授,担任了该志愿服务队的专业指导老师。导师们亲自参与了志愿服务文明岗的指导工作,指导技术小组调配榕树气生根生长液,还指导学生展开了榕树气生根导根法和种群生态习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和撰写。充分的体现了在活动中,是如何将专业的第一课堂和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既坚持了专业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让教师投入到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当中去,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与学生互动少的局面。

(三)扎根学校本色,实践第一课堂,加强校风建设

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引导教师“爱校、爱岗、爱生”,在活动中加强了教师的工作作风、思想品德,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通过打造平台引导学生“爱校、爱学习、爱专业”,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为校园绿化、规划种植管理提供建议,对乱挂乱贴的横幅和海报等遗留在树木上的铁钉、铁丝等进行清理,为校园植物挂牌保护,参与校园建设,使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校风同化。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的口号是“爱我岭师,把根留住”,古榕广场现在是专业化实践教育有效载体与基地,是每年新生入学后校史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毕业校友感恩母校的共同精神家园,志愿服务队每天定期在区域开展文明执勤,保护古榕,宣讲古榕的历史与生态习性知识,宣传雷阳文化精神,感悟我校百年师范、人文昌明的悠久历史,增进了校师生的校本情怀,激发了师生对学校的热爱与努力学习、工作的热情。

三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成效

实践证明,贴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专业为依托,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更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实现育人目标的高度来操作实施,与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高度一致,倡导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雷阳文化精神深入人心,具有显著的育人成效。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将校园景观、专业特色和校训精神相结合,特色鲜明,体现了独特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风、教风、校风,将教与学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一)科研创新增强学习实效性

高山榕生态环境研究和保护志愿活动设立榕树气生根导根法和种群生态习性研究课题,并组建专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应用,根据专业方法开展古榕气生根的诱导快速伸长的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申请了古榕气生根诱导相关的国家专利一项(申请号201220036038)。

(二)打造创新第二课堂的新局面

通过活动平台,在专业教师的积极指导下,学生们结合专业兴趣和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的实践,参与了“挑战杯”课外科研、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每年都获得了全国的奖项,成果累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60%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每年以学生第一人称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30篇。学院学习风气良好,学生考研及就业率均位居全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学校学风建设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者:覃静君 邸聪聪 郑侯锦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艳。浅析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打造和谐校园文化[J].企业导报,2015,(6).

[2]安媛,王晗。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界,2014,(1).

[3]王金宝。地方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4]王月芬。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九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方向

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需要校园文化的支撑;而良好的社会形象又会凝结成学校的文化底蕴。这种校园文化通过日积月累逐步融化到师生员工的血液中,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上,因此,校园文化是各个学校的灵魂。这是学校立足于竞争生存与强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园文化总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永恒主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哪些功能,校园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笔者试图对上述问题作简要分析和论述,以期能对我院正在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及第二校园建设起到一点启发作用。

一、校园文化具有的先进功能

1.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院师生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动力,共同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校园文化导向作用越有力,就越能统一全院成员实现学院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

2.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这种凝聚功能来源于校园精神文化,而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对全体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凝聚力和荣誉感。

3.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强调对师生员工的尊重、关心、培养和提高,注意满足师生员工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积极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它有利于在全院成员中培育和树立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出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对学院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4.调适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形成一种有效的“软约束”,以消除人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发挥。例如,沁透了校园文化精神的校规、校训、校风、校貌、校内人际关系、道德风尚等,对学校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并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约束,它是通过学校成员自省时的内疚自责而改变不良行为的约束。

5.辐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通过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毕业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会产生学校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二、校园文化的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高校伟大使命。如何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优化育人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落实《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是校风校纪的重要任务。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学院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人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建设,明确主要任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的研究工作,努力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崭新局面,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三、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做的努力

在我院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里程中,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环境形象管理的提高

环境形象之于学校形象,犹如面容之于人,它反映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和精神面貌,我院应在环境布局和建设上进一步提高。在去年教师进入新的办公楼以后,应该说硬件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个别系的办公室卫生状况较差,物品摆放也谈不上井井有条。学校要从影响环境和企业形象的细节上做出相关规定,培养出师生员工的严谨、求实和向上的基本素质。

2.加强并提高以人为本的公寓服务化管理水平

学生公寓管理的职责在学生处,因学生处的人力有限,雇用了一些临时工从事公寓的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公寓对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和思想教育显得比较薄弱。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和高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工作和育人功能,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植服务意识,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一流公寓”的方针,把“安全教育、日常行为教育、思想教育”的三项教育及“规章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的三项建设落到实处。

3.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领导者是校园文化的示范龙头,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师生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学校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校园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学校的价值观。使之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位的、是永无止境的,它需要全体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需要承前启后的逐步凝练与沉淀,需要大胆地开拓与创新,需要学校加大开发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得到全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安香。企业形象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十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十一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班主任、年段长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

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体育俱乐部、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怡心小屋”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

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的取名,择优命名。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教育教学开放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福州三十七中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德育处和团委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单位募捐,扩大基金基数;另外将各种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专项经费由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十二

(一)可以提高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应该要体现出职业教育中“职业”两字的内涵。通过对大量军工企业的调研后我们发现,毕业生进入军工企业后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环境,特别是一些中大型规模的国营军工企业,学生往往对军工企业文化不适应,甚至感到惶恐。学生不能够适应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由于缺乏对军工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职业教育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上进行培养。当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很好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比如,军工企业或大型企业对员工工作纪律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这些习惯,就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不同点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独特的军工企业校园文化,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军工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熟悉并适应了军工企业文化,从而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军工企业文化是军工企业在长期的军工企业实践活动中从军工文化中提炼、演化而来的,是各军工企业由于特殊的企业性质而产生的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文化诸要素的综合。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变,让学校形成一个立体教育空间,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军工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能够很好地净化学生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能产生合力,从而能正确地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三)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同志曾指出,“办大学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办出水平才能有特色。”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也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共同追求,也是学校优化管理、提升内涵、增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任何一所职业院校的发展都要追求自己的特色,最好是其他学校不容易复制的特色。通过这些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都很快,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因此,职业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找准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我院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成立于1962年,是国家唯一一所为中国兵工行业培养军工特有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也是一所依托中国兵工行业办学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过50余年的办学实践,已初步形成“务实创新,和谐共进”的校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好思,图强明礼”的学风。自创办高职学院以来,学院领导根据我院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了“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的学院核心价值观。在过去的几年间,学院坚持“根植企业、校企一体,共荣共生”的军工企业办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知识育人、环境育人、师德育人”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效果,我院加大了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东西两个校区的环境建设逐渐完善,校园中榴弹炮、装甲车、文化石等一系列具有军工特色的景物应运而生。校园建筑结构日趋合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校园环境已初步形成,同时学院还注重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学院现有各类社团24个,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社团联合会还会定期开展三月学雷锋活动、新生红色旅游、入团红色景点宣誓、学生干部向革命先辈致敬、红歌会、建党知识竞赛、徒步伟人故居行、保护母亲河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意志。

三、军工企业校园文化的完善

(一)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特色人文景观建设,做好校舍建筑、道路、特色景点等维护保养工作,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枪神吴运铎”照片等特色鲜明的图片、标语横幅,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校内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室的教学条件,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增设宣传栏、阅报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和学生资助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建设及教育,加强教室、宿舍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

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基本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奖(助)学金制度、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学生素质拓展制度等。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纳入辅导员工作条例;将军工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和6S管理规定等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学生实习制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将军工企业的具体考核标准融入学生评先评优奖励办法中,设置企业奖学金;将军工企业管理办法融合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中,形成学生素质拓展制度。

(三)升华核心价值观,弘扬军工精神

进一步依托故居、刘少奇故居、故居、吴运铎精神教育基地四大德育基地、军工协会等平台,开展大型徒步行军红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如电视剧《枪神》、电影《吴运铎》)等活动,传承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形成“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脚踏实地的践履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的精神文化,用朴实、用坚韧、用努力延续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丰富学院“一训三风”(校训“德能兼融、行知并重”、校风“务实创新、和谐共进”、教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学风“勤学好思、图强明礼”)内涵,升华“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核心价值观,将军工精神内化与心。

(四)完善德育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目标:面向全体师生,以普及为基础,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就是修德明志、以德立身;学会做事,就是掌握技能、增强能力;学会学习,就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学会创新,就是不断超越、适应发展)为基本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把礼仪常识运用于实践,做到彬彬有礼、言谈有致,举止得体,养成知礼仪、讲文明的好习惯。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提高学院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提高。建设各类学生活动和素质拓展中心,使其成为文化素质培养、艺术教育、科技创新、生活服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结束语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篇十三

(1)消费人群分析

校园文化产品因其元素的特殊性,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不可能作为市场流通的日用百货一样,遍布各大商场、超市。传统意义上认为,校园文化产品是官方交流时的馈赠、交流礼品,其实其消费市场远不止于此。事实上,在校园环境中生活的人群、曾经有校园生活经历的人群以及将要步入校园的人群都将成为校园文化产品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者的年龄段跨度很大,需求也十分复杂。因而此类设计要对症下药。

(2)购买力分析

校园文化产品如果作为日用品消费,其价格应该与其它同类产品持平,或略高一点。但与全球资源共享的商家相比,从价格上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因而它应该作为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应该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占主流。相对昂贵的校园文化产品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

二、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定位与原则

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按照用途分为:日用品、装饰品、纪念品三大类别。

(1)日用品

日用品,主要包括学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为设计原点。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其设计品类的选择,应以日用消耗品为主,且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例如校园文化的文具系列设计,而对于生活用品中过于个性或偏好的产品,则尽量不要设计,很有可能会做无用功,如设计一款校园文化的香水。尽管会有一定销售,但可能相对于其他产品其销售量会羞以启齿。

(2)装饰品

校园文化装饰品的设计要注意其摆设的环境,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宿舍环境。办公环境的装饰品既要外形材质美观,尺寸又要适用于办公环境,这并非是限制其设计尺寸,而是要注意其摆放方式如在书橱里、办公桌上、还是落地的墙边或角落。其设计要求相对比较严肃、庄重适于办公场所。而对于家居环境的校园文化装饰品设计则相对活泼、轻松、愉悦。宿舍环境下的设计因其空间的相对狭小与拥挤,使其设计尺寸要求要小,如果是尺寸较大的产品,要考虑壁挂式的结构,以节约空间。

(3)纪念品

校园文化纪念品主要用于自己收藏或馈赠友人,所以产品体量不宜过大、包装要比前述二者更为精美、便于携带、保存。纪念品的价格也应有高、中、低之分,以适应不同的要求。现对于价格较高的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例如贵金属纪念币、纪念徽章、纪念邮票、纪念信封等。

三、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

(1)根植于校园文化,细分消费人群

由于是校园文化产品,其校园的特质不容更改。校名、校徽都要使用规范的校园VI系统,大部分院校近几年都逐步规范和完善了自身的VI形象系统。作为学校的“招牌”一定要统一形象,不可千人千面。对于消费群体,除前面所述的三类人群外,送孩子上学的“亲友团”也是消费的潜在客户。

(2)挖掘、重塑校园文化特色

对于专业特征明显的院校,其校园文化产品要挖掘特色,如航空航天专业院校,就可以以自身研制的卫星、飞机等微缩模型或形象做足文章。对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对国家、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物、事件、物品都可以作为对外宣传的亮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激励后者。

(3)实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都有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出现,设想十年前谁会料到苹果Iphone手机会卖得如此之火,相匹配的手机外壳更是琳琅满目:塑料的、硅胶的、金属的、木质的……;动物形象、花卉形象、水果形象、人物形象……;压花的、透明的、镶水钻的……,眼花缭乱的同时还记得曾经的白纸黑字?飞鸽传书吗?因而要注意设计的时代特性。

(4)系统思考,逐步完善

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从宏观上讲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到完美恐怕是天方夜谭。就其方案设计到生产实施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而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销售渠道来保障计划的顺利支持。从微观上讲,每一个产品都可能成为未来记忆的载体,文化产品设计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种类必将更新、完善。

四、校园文化产品建设的意义

特色校园文化范例通用12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