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2024-11-09 19:06:52 1级文库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一篇

  《百年革命家书》这本书中收录了张太雷、黄继光、郭永怀、孔繁森、许杏虎等100位革命英烈的家书。这100位革命英烈,涵盖了各个时期,代表了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中华儿女,他们的英雄事迹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串联起我党走过的`艰苦岁月,展现出百年大党的梦想和追求,为人民服务的意愿。

  在这100封革命家书中,既有改革开放的坚定信仰,又有的纯洁爱情炽热话语,还有祝福父母的孝心孝行,更有望子成龙的谆谆教诲,同时寄托了革命先烈的骨肉深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壮志豪情,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革命品质。

  百年革命家书按写作时间编排,每封家书都有英烈照片、作者简介、家书影印件,并作了一定注解。能够让我们读者深切的体会到,当年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的来之不易。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二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一份真挚情感,一段家国情怀。《红色家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一百余封家书,有平常家信,有狱中信函,有绝笔遗书。每一封信,都拴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而赵一曼烈士写给其儿子宁儿的“家书”更让我感慨。

  最早知道赵一曼这个名字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忙于学业,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围在学习、备战高考上面。某个炎热的午后,趴在桌子上睡不着,拿起同桌放在一边的《读者》,随手一翻,恰好就讲述了赵一曼烈士。从文章中知晓了这位抗联女英雄的壮举。她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不惧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决不向敌人说出秘密,视死如归,以身殉国。当时就被这种英雄气概深深震撼到了。

  而近来,在《红色家书》中读到这位英雄就义前写给儿子的遗书时,立马被感动地热泪盈眶。在这封留给儿子的“家书”中,一个身骑白马、肩披红衣,驰骋于林间,成天与日寇周旋的女汉子不见了,转而成为一位留恋孩子、心疼骨肉的'善良母亲。她的悲痛、不舍、内疚和嘱托,一字一句融入进这封“家书”中。一位年轻的革命母亲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和大爱小我之朴素情怀跃然纸上。

  她是一名革命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的这封“家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句句滴血含情,处处诠释着母爱如山的亘古哲理。愧疚于为人母者对宁儿的“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自责于“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叮嘱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而在最后,她告诫自己的孩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无疑是伟大的,她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更是无数孩子的母亲。虽然她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尽到教育的责任,但是她用自己的牺牲告诉儿子怎样做一个中国人,我想这就是最伟大的教育和母爱。我们绝不能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她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三篇

  近日,我阅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出版的《百年革命家书》,整本书按照家书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每封家书附手稿影印件、革命英烈简介和家书注解。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些家书展示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感人至深、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让我重温了从1921年到2018年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工作生活的缩影,体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劳苦群众,我不能不首先打倒劳苦群众的仇敌——其实是全中国人的仇敌——便是军阀”“只要认清了前途,就是拼命也要去干”“爱护人民,秋毫无犯”“要研究主义,勿读死书。学了学问是要拿到社会去应用的”……封封家书,纸短情长,传递出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是深沉的家国情怀,是红色基因、是梦想信念,彰显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比无比忠贞。

  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饱含了革命烈士对家人无限的眷恋,“我无日不想回去看看乡里的沧桑,家庭的状况,老母的平安”“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望椿萱,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儿去也,莫牵连!”烈士们的遗书,字字句句饱含深情,他们既有心系国家、胸怀民族的铁骨,亦有对家人细处关切的柔情,读来心灵震撼,灵魂触动。有妻子对丈夫的牵肠挂肚、有丈夫对妻儿老小的.万般不舍、有兄长写给弟妹的谆谆教导,字字含泪舍小家,句句含笑赴大义,体现了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厚植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家书从博物馆走进了生活,让历史有血有肉,这是最真实的党史读物,是一种奋斗不息的人生,是最生动的红色教材。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四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一份真挚情怀。该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一百余封家书。有平常家信,有狱中信函,有绝笔遗书。每一封信,都栓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饱含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家人的思念和眷恋,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让我们重温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烈士们的遗书,情透纸背,他们心系国家,胸怀民族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触动灵魂,感人至深。

  从容地躺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强舍下年幼的孩子从容就义的赵一曼,手举炸药包,炸开敌人碉堡的董存瑞。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取义,英雄含笑上刑场,视死如归……是什么让革命先烈们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大义凛然?这都源自对真理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认同。书中有一段李大钊的《狱中自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公为罪,所不暇计”。反映出李大钊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中所念所想也全是革命事业。面对敌人,他无所畏惧,用生命捍卫革命。面对屠刀,他不屈从,用鲜血祭奠初心。

  该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坚定信念和良好家风的重要性。新的时代,同样需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怀。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受到腐败的侵蚀,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坚定信念不仅仅靠一腔热血,更要实实在在的去笃行。作为青年党员,不仅要承担起自身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更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传承红色基因,强化责任担当,将老一辈的红色基因植根于心。良好的家风不仅体现着良好的家族素质,更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

  英雄虽逝,浩气长存。为了建设美丽富强的新中国,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表现出大无谓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不怕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英雄史诗。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的家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一封封直至心灵的家书,令我懂得,每个人,不论岗位多么普通,都是祖国的基石,都是祖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颗螺丝钉。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务必要从《百年革命家书》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珍惜岗位,珍惜时光,主动担起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完成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切实将革命先烈矢志奋斗的理想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五篇

  打开《红色家书》,褐色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向我们慢慢展开历史的画卷。阅读每一篇家书,行里字里句句啼血,没有一篇是表达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而重在对自己的儿女同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期望,表达自己对中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他们身上蕴含着钢一段的精神,用自己的铁肩担负着中国的.未来。让人不禁思考,一个人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李大钊先生参与了不可计数的变革,最终造择了一条能够真正挽救中国的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当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反动分子张作霖的围追下,被捕进监狱。在写下一篇遗书告同胞们需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需实现中华振兴富强后,从容不迫地迎接了死亡。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将自身的名利安危抛之于脑后。舍生而取义者,应为如此吧。

  每封家书中少的不过寥寥几行,多的也仅有几百字而已。可每行字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身上沉重的担子,感到他们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们本应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感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可是什么令他们变得在死亡关头依旧临危不惧,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将自身安危抛于脑后,将国家将人民挂在心间?

  翻开历史画卷,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惊的铁锈味和血气,可当抬头远望时,是否能看到那些远去人物的身影?是否能感到心灵的一阵悸动?是否能感到血液为此沸腾?历史终将过去,任何人物都将在时间的车轮下湮灭,可革命烈士的身影不曾远去,他们的精神存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刻在每个人的骨子中,融于每个人的血脉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推动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永夜初晗凝碧,中国沉睡在暗无希望的黑夜中时,一些人觉醒了,以身作烛,以微小的光茫,点亮国家的曙光,结束了漫长的黑夜。梦复千秋星垂野,现抬起头来,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指引我们前行。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六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蕴含着真挚情感,一段家国情怀。书中有着革命烈士的平常家信或是绝笔遗书。每一封都挂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深情厚爱。

  其中刘愿庵同志最令我震憾,他是对革命事业忠实如一的烈士。纵是对亲人、爱人有着千般万般的不舍,刘愿庵同志牺牲前最牵挂的,依然是他苦苦奋斗并宁愿为之肝脑涂地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勇烈土。

  刘愿庵同志从末说过害怕,也从未表达出想请求外界把自己救出去的.意愿,信中只是自己没能保护好文件会使一些同志受到牵连的愧疚,只是对妻子日后工作开展和照顾其年迈老父亲的嘱托,只是对自己不能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尽微薄之力的遗憾,其他的话一句没有多说。

  他的信中为有不是妻子长篇的告白离开,也不是让战友营救自己?因为他深知敌人的奸诈,营救不可能成功,不如贯彻他那至告理想——共产主义,与敌人抗争到底,即使长眠于此。

  面对敌人的挑唆、诱惑,他毫不动梦摇,义正辞严得拒绝了。他心理明白不答应的后果,但看着敌人那奸诈的嘴脸,他便在法庭上直截了当,慷慨激昂地阐明了他一心所奉献的事业,他说,他热爱并忠于的是共产主义,其他不如共产主义社会的他通通不理会。明知一语言罢会走向死亡,但他还是用他坚定的话语,狠狠打了敌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如今的中国已是强大和平的国家了,杭州更是将在2024年9月举办亚运会,亚运会作为国际体育赛事,到时会涌入各国的运动员和记者。要让他们见证中国这70几年的发展,让那些革命先烈也能看到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的精气神。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背叛了这片土地下英勇之士的忠骨。历史虽无言,但精神不朽,我们要缅怀怀烈土,红色的家书,红色的精神,将在神州大陆永运传承下去。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七篇

  在那“烽火连三月”的动荡时代,被迫分隔两地的亲人之间只能通过书信来互诉衷肠。“家书抵万金”更是传递出那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有国才有家,是中华民族历来的坚持。国难当头,无数志士仁人背井离乡,坚定地投身于革命事业。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给予我内心最深的震撼,纸短情长,说不尽的是情意绵长暖人肺腑,道不尽的是坚定信仰豪情万丈。

  他们是革命志士,亦是哪家的子女。客居他乡、漂泊在外,难得一见的是父母的容颜,只能通过记忆中的样子,勾勒、描摹着父母现在日益苍老的脸,日益佝偻的背,日益霜白的鬓发,日益蹒跚的脚步。“别难过,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这是那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在劝慰母亲。刘伯坚信中的那句“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体现出革命党人坚持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他们是英雄豪杰,同时也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是夏明翰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亦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不移。“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是杨开慧就义前对丈夫的美好祝愿。亦如赵一曼、赵云霄对子女的叮嘱,展现出了一颗搏动着的、滴血的心所饱含着强烈的献身精神和伟大的母爱。

  书为心画,言为心声。红色家书让我们听到革命烈士的时代呐喊,让我们跨越百年时空进行对话,让我们汲取奋进的力量前行。他们有着铁汉柔情。“铁汉”是革命烈士的钢铁之躯,那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灵魂让敌人的威逼利诱、酷刑恐吓不堪一击。“柔情”是革命烈士不似敌人那般自私自利、无情无义,虽选择以身报国,却难以抹去内心的真情实感。家书是至亲骨肉间的贴心话、体己话,是那样的情意绵长、那般的牵肠挂肚。

  先辈的红色家书不应被历史的岁月所湮没,那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讲述的人间大爱、传递的革命大义,值得我们用心体会。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第八篇

  在《百年革命家书》中收录了百封家书。这些信纪录了战士们的坚强与脆弱,完美诠释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原因。

  对于这些默默无闻的战士,我之前只能用伟大而无畏来形容,但这本书带来了不一样的见解,是我目睹了英烈们脆弱的一面。坚强的江姐,在面对孩子前途时,仍会伤心难过,家书中忧伤之情填满了字里行间,便对敌人的威胁和死亡考验都不曾垮掉的共产党员,却割舍不了亲情。这使我明白,这是支持他们革命的原动力一一为了下一代解放全中国。

  简而言之是爱在支持他们。正是爱,让他们创造了奇迹,家书正是爱的一种载体,他们让我直观的了解到战士们对亲人的爱。尽管在战场上豪情万丈,亦或的十分失利,但只要提起亲人内心总是充满爱和愧疚,无论多么强大的内心也会融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不难理解“家书抵万金”的.感觉,其实他们不愿离开,但为了革命,为了救国,他们踊跃参军,前赴后继,有的甚至与我年龄相仿失去了一条手臂令我既惊叹,又佩服。

  这些信中的内容体现了积极、向上、革新的思想,突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也积极劝导家中的人摆脱了旧习俗,这也是与守旧势力的抗争,同样需要持续奋斗,而比起从事地下工作的党员,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才真正达到了忘我舍己。在白色恐怖之下,人人都知道一旦身份泄露,等待的便是严刑拷打。但真理至上,为救国人于水火之中,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毒穴”,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这已不仅是对家的眷恋,而是对国的拯救,更是对真理的守护。我要向他们致敬!

  读完此书,我对真理与精神的理解,又进一步。思考着临近的亚运的意义,我发现,这就是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的体现。运动会中的运动员是为了国家,必定刻苦训练,放弃小家,而成全大家,由“私爱”升华为“公爱”,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依然相同。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