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2024-08-07 12:50:52 1级文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细致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6篇李显忠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一
李显忠
李显忠(1109—1177),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党项族。李永奇之子。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年十七,随父出战金人,补承信郎,充队将,转武翼郎,充副将。金人陷延安,授其父子以官,欲寻机执金帅兀术归宋,未果。继授承宣使,知同州。计执金帅撒里曷,因遭金兵追击,事败,全家二百余口遇害。宋绍兴九年(1139)二月,出奔夏国,借兵二十万,击擒撒里曷,取陕西五路归于夏。领兵除夏患“青面夜叉”。继拜延安招抚使,统兵二十万取陕西,至延安,归宋,赐名显忠。完颜宗弼进攻河南,他以招抚司前军都统制,数败金兵,加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因向朝廷奏恢复之策,忤秦桧意,又遭金使谗陷,被降官奉祠,居台州。绍兴二十九年(1159),以金朝渝盟,受命以本部捍御,获采石之捷,尽复淮西州郡,以功授淮西制置使,京畿等处招讨使,擢太尉、宁国军节度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兼权池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节制军马。隆兴元年(1163),兼淮西招讨使。暗结金统军萧琦为内应,取河东。以萧琦背约,败之。复灵壁、虹县、宿州,授殿前都指挥使。因副使邵宏渊忌功不协,多方掣肘,兵败,责受果州团练使,潭州安置,后移抚州。乾道元年(1165),还会稽,复防御使、观察使、浙东副总管,拜威武军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复太尉。淳熙四年(1177)七月卒,谥忠襄。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二
唐中宗李显一生庸弱无能,被几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第一次即位才两个月,便被母后武则天废� 武则天死后,李显再次即位,韦皇后却与人私通,并干预朝政,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一心想效仿武则天做皇太女,软弱糊涂的李显就被这母女俩密谋毒死了。 皇帝被贬庐陵王 武则天一生给高宗李治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在655年被封为代王,次年,原太子李忠被废黜,李弘就成为了皇太子。可是这个李弘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了,他的弟弟李贤便接过了太子之位。这个李贤是武则天四个儿子中最聪慧的,据《唐书》记载,他小时候读书便能过目不忘,而且举止端庄,很受高宗喜爱。李贤当太子之后,便召集了一帮学者为《后汉书》作注释,史称“章怀注”,因此,李贤也被人称为“章怀太子”。李贤虽然学识渊博,却并不热衷政治,一心只想着书立说,这让武则天有些不满。 仪凤四年(679)五月初三,武则天的宠臣明崇俨被盗贼杀害,此人精通巫术,并且风姿英俊,和武则天的关系极为暧昧。在搜捕盗贼的过程中,武则天突然得到密报,太子的一个家奴赵道生主动自首,说自己受太子指使杀死了明崇俨。武则天立刻派人搜查太子府邸,竟然找到了三百余副甲胄。于是,太子李贤便以谋反罪被捕入狱。对于太子造反一事,高宗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他很看好李贤,所以便下令三司会审,但最终也没能帮太子洗脱罪名。太子李贤最后被废为庶人,流放到了巴州。 长子夭折,二子又被贬为庶人,三儿子李显便被立为了太子。弘道元年(683),病恹恹的李治终于驾崩了,太子李显继承了皇位。他身上遗传了父亲的善良和软弱,所以即位之后,很多事情都要请示母后才能作出决断,朝政实际上依然被武则天把持。 后来,他渐渐不满于充当母后手中的操线木偶,便试图利用外戚的势力,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来和武则天抗衡。当时,裴炎受高宗遗诏辅政,李显觉得他处处掣肘,便准备提拔韦皇后的父亲,自己的岳丈韦元贞当侍中。裴炎坚决反对,李显大怒,便冲着裴炎吼道:“我是皇帝,我要把天下给韦元贞都行,更别说一个小小的侍中了!”裴炎无言以对,便将此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了武则天。武则天看到李显如此愚蠢,还气焰嚣张,便将他贬为庐陵王,赶出了长安。从此,李显便开始了漫长的软禁生涯。 漫长的软禁生涯 当了短短两个月的皇帝,李显便被废黜,先后被软禁在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长达十四年之久。 在这十四年软禁生涯中,李显的身边只有妃子韦氏相伴,两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这个韦氏在李显当太子的时候被立为太子妃,中宗即位的次年,加封皇后。在李显被废黜软禁期间,韦氏始终与他患难与共,为他排忧解烦,经常鼓励他想开一点,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否极泰来,要耐心等待命运的转机。对此,李显非常感动,曾经对韦氏许诺:“有朝一日我要能重登皇位,一定帮你实现一切愿望。” 没想到,他真的等到了这一天,在经历了无数担惊受怕的夜晚之后,李显又迎来了新的黎明。按照以往的皇位继承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以保证皇位始终在一家一姓中传递。但是武则天是特例,如果让儿子即位,虽然是一家,却不是一姓。如果让侄儿即位,虽然是一姓,却不是一家。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素来果断的武则天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在调查了大臣的意向之后,加上契丹、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武家子弟又不堪大任,武则天还是决心将已经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立为太子,准备还天下给李氏。 惨死在妻女手中 6,李显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被重新立为太子。这个时候,武则天已经病重,朝廷中两派势力都蠢蠢欲动,于是,在7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死张易之、张昌宗,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迫使武则天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次月复国号为唐。 中宗是个重感情、重承诺的人,他即位之后,立刻兑现了当日对韦氏的诺言,将她册封为皇后,并且不顾大臣的反对,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为王。这本来都不算什么,作为对一个与自己共患难十几年的女子的补偿,这种做法似乎并不为过。但是,接下来的举措显然是昏了头,中宗竟然忘了眼前武则天的教训,让韦后参与朝政,并对扶立自己的功臣张柬之等人不加重用。这样一来,不但令朝野上下寒心,而且让韦后心中的权力欲肆无忌惮地膨胀起来。 这个曾经因丈夫被牵连的女人,在与世隔绝地蛰伏了十几年后,终于盼来了报复的一天。可是,她最痛恨的武则天已经病死,她不知道该向谁发泄这么多年来遭受的一切困苦,便开始疯狂地追逐权力,并以此来满足自己被压抑已久的欲望。 韦后与中宗生有一女,名叫安乐公主,被武则天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而韦后和武三思的关系非常暧昧,于是便连同女儿,和自己的亲家、女婿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对于这个背叛自己的女人,中宗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宽容。也许是感念当年的恩德,当他看到韦后和武三思在床上衣衫不整地赌钱时,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乐呵呵地帮他们数筹码。 张柬之等人看到韦后的势力一步步膨胀,担心武则天的历史又将重演,便极力劝谏中宗,务必除掉武三思,以防后患。但是,昏庸软弱的中宗对这些忠言充耳不闻。最终,武三思和韦后反而诬告张柬之等图谋不轨,不断怂恿中宗,将张柬之等册封为王,调离京城。然后在路上埋伏杀手,将他们纷纷除掉。 眼看着一帮功臣惨死在昏君之手,太子李重俊便和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在7发动政变,杀死了武三思父子,然后攻入宫中,想除掉惑乱朝政的韦后和安乐公主。结果三千羽林军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太子李重俊和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双双被杀。韦后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勾结谋反,将其贬出京城,独揽了大权。 除掉了心腹大患之后,韦后的权力已经无人可比,此时的中宗在她眼中已经形同废人。因为太子谋反时杀掉了自己的情夫武三思,韦后便与女儿的情夫武延秀勾搭成奸。这个武延秀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素来在宫中偷香窃玉,很受安乐公主的宠爱。在这次政变中,安乐公主的丈夫也被杀死了,所以安乐公主便乐得与武延秀共叙幽欢,公然如夫妇一般同起同卧。中宗得知之后,不但没有约束女儿的行为,反而将安乐公主许配给了武延秀。即便如此,韦后还是出入女儿家中,逼迫武延秀侍寝,后来竟然发展成为母女共侍一夫,极其淫乱不堪。 这个安乐公主是中宗在贬谪房州途中所生,当时没有襁褓,中宗只好脱下自己的衣服包裹幼儿,因此安乐公主小名裹儿。可能是出于对女儿的歉疚,中宗一生对安乐公主极其宠溺。可是安乐公主生活奢靡,作风放荡,而且利欲熏心,还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皇。 在中宗和韦后的纵容下,安乐公主在朝野之中肆意妄为,丝毫不把众朝臣放在眼里。为了牟取暴利,她竟然开府置官,公然卖官鬻爵。各种官爵都被她自己标上了价格,来人只要出得起钱,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山野草寇,都可以做官,而且由她降墨敕授官。官员的任免要皇上签字,安乐公主便常常自写诏书,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中宗对安乐公主娇惯久了,根本不看她拿的是什么东西,就草草地签名了事。一时间,安乐公主所授官职竟然有五六千人之多,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权倾朝野。 因为安乐公主从小跟随武则天长大,受到这位女皇的影响,便也想着效仿她,让中宗封她做皇太女。中宗总觉得安乐公主是一个被惯坏的小孩子,只是说说,便逗她说:“等你母后做了女皇,再立你为皇太女也不迟。”结果安乐公主却当了真,整天怂恿韦氏临朝听政。这正中了韦氏的下怀,她便以中宗体弱多病为由,效仿武则天当年的做法,一步步干预朝政,甚至乾纲独断,丝毫不把中宗放在眼里。 后来,有一个许州参军燕钦融上书声讨韦后和安乐公主,说“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为奸,谋危社稷,应亟加严惩,以防不测”。唐中宗岂是不知,只不过一直隐忍不发而已,事到如今,他已经无力管束这母女俩了,便默然颓坐,良久不语。正在此时,韦后闻讯赶来,竟命令手下宗楚客将正直的燕钦融摔死在殿庭石上。这样一来,中宗颜面无存,顿时大怒,便对韦后的手下说:“你们眼里还有朕吗?”宗楚客回去之后便向韦后告状,还添油加醋地说皇帝已经觉醒,可能会有废后之举。韦后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心里本来就有隐忧,便信以为真,召来安乐公主,两人密谋良久,准备毒杀中宗。 景龙四年(710),这对心狠手辣的母女根本不感激中宗对她们的宠爱之情,毒杀了毫无防备的中宗。临死之前,中宗可能也不会想到,杀害自己的竟然是他最信任最深爱的妻女。中宗一死之后,韦氏便再也无须顾虑什么了。她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开始临朝听政,并准备除掉相王李旦,以断绝李家的后路。可是还没等她动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抢先发动政变,带领羽林军夜入玄武门,肃清宫掖,尽杀韦姓诸人。最终,韦后的女皇梦也没能如愿,而中宗李显一生遭遇坎坷,不得善终。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三
名人故事:李显忠奇袭金兵
南宋时期,各地抗金斗争风起云涌,十七岁的李显忠毅然投军,随同父亲李永奇转战南北,屡立战功。
有一次,金兵又来侵犯延安一带。经略(南宋官名)王庶命令李永奇挑选智勇双全的人,深入敌后了解敌情。可选来选去,只挑中了一个叫张琦的。勇士。可是还得有个人跟他配合才行啊!这时,李显忠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父亲,我愿随张大哥一起前往。”
“这可不是闹儿戏。你年纪小,没有经验,去了反倒增添麻烦。”李永奇不放心地说。
显忠见父亲不肯答应,便再三请求:“孩儿年纪虽小,但胆量却不小,到时也一定会随机应变。你放心,我绝不
当晚,李显忠和张琦便携带武器,乔妆改扮,潜入敌后。当他们走到一座小山坡时,忽听附近有人说话,悄悄摸过去,只见对面杂树后藏着一个窑洞,声音就是从洞里传出来的。根据话音判断,洞内大约有十几个金兵。
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由张琦在外接应,显忠腰系绳索,从窑顶小洞口缒下去。金兵这时已经酣睡,没有发觉。显忠挥动大刀,一口气砍死了十七个敌人。出洞后,他又和张琦一起,一连砍掉了金兵十五匹马的四肢,然后骑着两匹好马,胜利归来。
王庶听说这次夜袭的经过后,十分惊奇,就提拔李显忠为承信郎。从此,这位少年英雄的美名便传扬开了。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四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及答案
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永奇曰:汝未涉历,行必累琦。显忠曰: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取首二级,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庶大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父与子相泣曰: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
B.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
C.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
D.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忠文归朝之后,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5分)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5分)
参考答案:
10.B
11.B
12.D
13.(10分)
(1)李永奇私下告诫李显忠说:你如果寻得可利用的机会,那么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的原因而改变志向。
(2)李显忠知道宏渊没有远大志向,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五
女人手下的皇帝--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之一,生于公元656年,母亲武则天生他时刚升任皇后。父亲高宗李治给他起名为“显”,后又赐名“哲”,对他将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结果他比他的父亲更没有出息,最后还被妻子和女儿合谋毒死。
没有权力的皇帝
李显虽然名字体现了长辈的希望,但他的个人品行和能力都比不上他的哥哥李弘和李贤,根本不是治国所需的干才。
在公元680年,李贤被废为庶人,在他之前,李弘已经被杀。这样,皇太子的位置便落到了李显的身上。由于高宗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第二年的七月,高宗让裴炎任侍中(相当于宰相),辅佐太子李显监国,也就是主持朝廷政务。在公元683年,高宗病逝,留下遗诏让李显在自己的灵柩前继承帝位(这是皇位继承的惯例,以示正统、合法),同时由皇后武则天掌握朝政大权,临朝听政。中宗这时二十八岁,本该一展抱负,但没想到母亲的权利欲望超过了他很多倍,他这个皇帝从即位起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
年轻气盛被母废
第一次做皇帝,李显没什么经验,也没想到摄政的母亲的能力比他要大很多。所以,他要自己做主,体现皇帝的威严,结果皇位刚坐了不足两个月,便败在了母亲的手下,被赶了下来。
做了皇帝,中宗想让自己的岳父,即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做侍中,还想给自己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的官职。但是岳父的官职刚刚提升,再提升就显得太快了。所以,遭到了中书令(也相当于宰相)的反对。中宗气愤得脱口说了一句导致他被废黜的话:“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有什么不可!别说一个侍中了。”
裴炎见中宗如此刚愎自用,便向武则天寻求支持,武则天马上将众大臣召集到了乾元殿,还有羽林将军程务挺等人也带兵入宫,宣布了太后废黜中宗的命令。中宗不服气地问母亲:“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这难道是小罪吗?”
就这样,中宗的第一次即位不满两个月就草草收场了。他被废后,做了庐陵王,搬到了均州,就是现在湖北的十堰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所在地。后来,又移到了房州,即现在的湖北房县。
韦皇后的功劳
中宗被废后,逐渐想明白了,原来母亲是如此厉害,如此残忍,他害怕自己和前边的哥哥一样也会命丧黄泉,最后,还是意志力比他强的韦皇后及时劝解,这才静下心来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这一等就是十八年之久,如果没有一点意志力,很难在不如意的情况下坚持下来。这中间中宗常会叹息不止,韦皇后便在旁边毫不客气地大声斥责他没有出息。训斥完了,再慢慢劝解,鼓励他坚持下去,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的。从这方面来看,他以后再次即位后,被韦皇后管制着也是很自然的事,这和他的父亲高宗李治有些相似。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篇六
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年),字思本,盱眙(今属江苏)人,明朝开国名将。
李文忠是朱元璋外甥。元至正十七年(1357),率亲兵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破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部。继引兵东向,连挫元军,于十八年克旌德(今属安徽)、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等地,升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继与广兴翼元帅邓愈会师,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击败元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使元水军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率军救援新城(今诸暨南),乘雾进攻,俘斩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数万。次年秋,克杭州,获张军降兵3万,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克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回师途中常遇春卒,李文忠率部援大同,屡败北元军。三年,以征虏左副将军率步骑10万,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至应昌(在今达来诺尔湖西岸)获元兵5万,升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后又数次北征,屡胜。十二年,与西平侯沐英进兵洮州(今甘肃临潭东),平定起事番民。还军掌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后因劝朱元璋少诛戮而受责。不久病卒。
李显忠简介(精选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