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2024-04-10 18:34:20 1级文库
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午夜帮助大家收集的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一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风险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一直是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共同关心的。经过多年的,我国股票市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无论在准则制定还是上市公司实际进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1 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的制度要求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与格式准则的有关准则指出:“本准则的规定是对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可见,这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必须遵循的最基本规范。在风险披露的条款中要求进行“特别风险提示”的内容,主要包含如下要点:发行人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发行人应作提示;发行人应披露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要的其他事项,如重大合同、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等;发行人应针对实际情况,对本准则规定的风险因素有选择地进行增减,但对减少的应说明理由。在披露风险因素的顺序上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对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应尽可能做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应有针对性地作出定性描述;凡已在“特别风险提示”栏目披露的风险因素,应详尽披露该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披露过去特别是最近一个年度曾经因该风险因素遭受的损失及将来遭受损失的可能程度;发行人产品缺乏确定的市场,或市场占有率存在持续下降趋势的市场风险;发行人业务发生重大变化而新业务在管理、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存在其他重大障碍或不确定性的业务经营风险;发行人主要的财务指标出现重大异常,存在金额异常重大的应收帐项或存货、金额重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重大或有负债、发行前资产负债率接近70%等情况的财务风险;对发行人存在大股东控制、非常复杂的关联关系、非常重大的关联交易、核心管理层不稳定的管理风险;发行人不拥有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或依赖他人提供重要的生产经营核心技术的技术风险;募股资金投向导致发行人主要产品或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发行人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以及存在其他财务指标恶化现象等的募股资金投向风险;发行人过去的业绩严重依赖优惠政策等的政策性风险。
2 按照招股说明书本身对风险信息披露进行的分析
为了各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时风险信息披露的最新情况,我们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上半年发行上市的全部30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包含28家始发上市公司和2家增发上市公司(这2家公司没有披露可用的招股说明书)。在对各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特别风险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按照大多数公司披露的特别风险提示项目的一般特性,将所有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由此分析得出一个按照招股说明书本身统计的结果;然后我们再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有关准则的要求,将招股说明书的“特别风险提示”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得出另外一个按照准则统计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差异所在及其来源。
根据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本身披露的情形来看,我们发现特别风险提示的内容还是比较集中和突出的。如表1 的右部分所示,“关联交易中大股东控制风险”,“现金流量不足或偿债风险”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以近半的比例雄踞前三位。可见,这些风险是上市公司披露的重点。“重大经营变动风险” 、“担保(或有负债)风险”和“环保风险”则出现的频率较低,仅出现1~2次。
3 按照“信息披露准则”对风险披露的要求进行的分析
由于研究对象中既包含增发上市的股票,也包含始发上市的新股,由于两者在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现分别加以分析和说明。
3.1 增发股票上市的公司风险披露情况
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反映的情形来看,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没有提供详尽的招股说明书。因此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市场和法规对股票增发的信息披露要求做的不够。股票增发不仅没有像新股上市那样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格式和内容披露相关信息,甚至是遗留股在进行增发股票操作时仍可以继续享受“特别待遇”,不需尽披露或者补充披露招股说明书的义务。
3.2 始发股票上市的公司的风险披露
依据本文引用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中对市场风险、业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募集资金投向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的定义,与本文在分析2003年始发上市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时界定的各项风险对比,可以发现准则中的特别风险提示界定的内容常常包括本文按照招股说明书界定的特别风险项目的一项或者多项。
我们将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按照信息披露准则界定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和统计,得出表1左半部分所示的结果。从表1的左半部分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准则界定的特别风险中,上市公司披露比重最大的特别风险是管理风险,达到上市公司样本的67.86%;其次是财务风险,达到60.71%;然后是募集资金投向风险和业务经营风险,分别达到57.14%和53.57%;风险披露比例相对较低的是技术风险,也达到了14.29%。应当说,上市公司披露的是比较集中的。
4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特别风险和准则特别风险项目对比分析
将“准则”中对市场风险、业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募集资金投向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的定义,与本文在分析2003年新上市发行股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时界定的各项特别风险项目对比,不难发现如下的关系:
“准则”中所述“市场风险”与招股说明书中的“市场变动(竞争激烈)风险”内容相似;“准则”中“业务经营风险”包括招股说明书中的“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或客户)风险”、“重大投资风险”、“经营状况对外界条件的依赖”、“对重要原材料的依赖风险”和“重大经营变动风险”的内容;“准则”中“财务风险”则由招股说明书中的“现金流量不足风险”、“存货等减值风险”和“担保(或有负债)风险”构成;“准则”中“管理风险”包括招股说明书中的“关联交易中大股东控制风险”和“家族控制风险”;“准则”中“技术风险”,即招股说明书中所述“人才紧缺风险”;准则所述“募集资金投向风险”则实际上是指招股说明书中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和“募集资金运用收益不确定的风险”所限定的内容;准则中的“政策性风险”包括招股说明书中的“政策(税收)风险”和“环保风险”。
这样,将表1整体综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准则所规定的业务经营风险包含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五个项目,这五个项目的比例合计数为95.88%,远高于按准则统计的比例数53.57%,两者相差42.31%。类似的情形还有准则界定的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募集资金投向风险,分别和招股说明书对应项目的合计数相差3.57%,10.72%和7.15%。
5 上市公司特别风险披露现状小结
总体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正在日趋完善,众多上市公司2003年公开的招股说明书与以前年度其他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相比,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更加的规范和清晰。但是仍然反映出如下的准则的缺陷和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不足:
(1)增发上市的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充分。首先部分增发上市的公司,尤其是遗留股增发股票,在股票发行前没有公开披露招股说明书或者所刊登的招股说明书没有进行“特别风险提示”;其次,根据信息披露准则第11号的规定,上市公司增发上市时,公司在未作盈利预测时,应在特别风险提示中披露原因,但是我们中涉及的两家增发上市公司均未披露此项内容。可见我国证券市场对于历史遗留股和增发上市的约束过于宽松,其披露的信息质量较差。
(2)信息披露准则对各项风险包含内容的界定过于笼统。首先,从对比分析的结果来看,“准则”中的规定一项风险内容通常包含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二至三项风险内容,最多的达到五项。其次,风险披露的统计结果显示,准则规定的特别风险项目披露的比例远远低于与之对应的招股说明书风险项目披露比例的合计数。招股说明书中多次披露准则界定的同一项风险时,我们在统计时只计一次,这样就有一部分雷同项目被略去了,差异越大,就说明略去的项目越多,也反映出上市公司特别风险披露的重点所在和准则规定的项目内容过于宽泛和粗略。
1 Hodder, Leslie,McAnaly, Mary Lea.SEC Market- Risk Disclosures: Enhancing Comparability[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2001(3)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二
[关键词]CAPM模型煤炭β值系统风险
一、CAPM简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第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使投资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资产定价 模型。它是纯交换经济中的均衡定价模型,告诉人们按着投资组合理论去做会产生什么结果。
1.CAPM模型及理论内涵
CAPM模型为E(Rp)=Rf+β[E(Rm)-Rf],其中β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 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投 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之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认为,一项投资要求的必要 报酬率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无风险报酬率,即将国债投资(或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投资;(2) 市场平均报酬率,即整个市场的平均报酬率;(3)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即β系数,即某一投资 组合的风险程度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程度之比。如果β>1则这一投资组合承担的风险大于市场风 险,相应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就要大于市场平均报酬率,其超过部分成为风险溢价。
2.β系数的应用
依照CAPM模型,β系数是分析同一时期市场每天的收益情况以及单个股票每天的收益计算 出来的,是用来衡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的风险评估工具。投资者选择 投资对象时,根据风险因子β来判断投资风险的大小:当β=1时,表明该证券或证券组合具有市场 平均风险;当β>1时表明投资对象的风险高于市场平均风险,称该投资对象为“进攻型资产”;当 β
二、数据选取及处理
1.样本和市场指数的选择
本文选取了17只上市煤炭股票自上市之日起至2011年6月22日复权处理后的收盘价为研究 对象。样本涵盖了上交所上市的所有煤炭股票,较具有代表性。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为市场指数,因 为上证综合指数比较准确地反映整体行情的变化,比较符合CAPM中所描述的市场组合。
2.研究方法
本文取每只股票的收盘价,然后计算每支股票的每天的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整个大盘的 收益率作为自变量,采用CAPM的单参数指数模型:Rit=αi+βiRmt+εi。其中Rit为股票i在时间t 的日收益率;Rmt为时间t的大盘日收益率;βi为股票i的β值;εi为随机扰动项。收益率的计算 公式为:Rt=ln(Pt/Pt-1),其中Pt为上证综合指数和各公司的日收盘价。为研究股改的作用,我们 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以及整个走势分别做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并进行比较。
三、对β值的分析
本文的数据采用了Eviews5.0,Excel2007软件进行处理。首先利用Excel算出各股和大盘 的日收益率,再利用Eviews5.0进行回归。由于有7只股票是股改后上市,因此分二个部分进行分析 。
从整体上来看,只有1家公司的β的值小于1,属于防御性股票,其他的都是大于1的,属 于进攻性股票,其中最高的可以达到1.2439(安泰集团)。一般情况下,在风险相同时,投资者会选 择预期收益率高的股票,但由于单个股票的非系统风险较大,用于收益和风险关系的检验易产生偏 差,因此,通常会构造股票组合来分散大部分的非系统风险。而从股改前后看,在股改前有4家公 司的β值小于1,属于防御性股票。在股改后,其中3家公司β值增大了。并且有7家公司股改后的 β值大于股改前的。股票变得更具进攻性,且变化都不是特别显著,其中0.1以内的1家(山西焦化) ,0.1-0.2的2家(恒源煤电、兰花科技),0.2-0.3的3家(开滦股份、上海能源、兖州煤业),0.3- 0.4的1家(国阳新能)。β值有变小的数值分别是:0.215(安泰集团)、0.321(盘江股份)、0.481(ST 贤成)。可以明显的发现β值有向1靠近的趋势,这说明股改使煤炭板块系统收益变动与市场趋于同 步,对减少盲目投资和泡沫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表煤炭股的回归结果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三
【关键词】股票市场 风险成因 风险防范
一、引言
我国的A股市场虽然仅仅只有不到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却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截止到2012年底,A股沪深两市的总市值约为187798亿,流通市值约为151790亿,其中深市总市值为84158亿,流通市值为52150亿,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位列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然而,我国的股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却也面临着比欧美等一些成熟市场更多的风险,经常出现非理性的巨大震荡,给投资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我国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本身和外界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投入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任何一个股票市场,不管是像我国这种发展历程短的新兴市场,还是像欧美这种发展了很多年的成熟市场,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由三大风险因素组成即内生风险,外生风险和目标风险,影响这三大风险因素的原因有很多,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才造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
(一)内生风险因素方面
内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投资者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在我国,内生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散户为主体,截至2012年底,我国专业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仅仅只有15.6%,我国专机投资机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合理。而作为投资主体的小散户股民则一般投资素质偏低,比较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过度投机,厌恶损失等行为。而真正能够引领理性投资,降低股票市场风险的机构投资者却数量有限。
2.投资者投资素质偏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一般缺乏系统的学习,缺少基本的投资技能,专业的股票分析技能更是匮乏。另一方面,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散户,由于没有正确的投资观念,总想一夜暴富,进入股票市场就是为了投机来赚取差价,而不是投资公司的价值,从而导致我国股民盲目跟风炒作股票,这就大大加剧了市场风险,增加了亏损的可能性。
3.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我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散户,对于股票市场的风险认识不足,总幻想在股市中短进短出,快速暴富。当风险出现时,手中股票大跌,由于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来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亦不愿出场回避风险,只能被动持有股票,使得自己长期被套牢于股市。
(二)外生风险因素方面
外生风险主要是指来自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在我国,其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为保证我国股票市场健康良性地发展,我国股票市场从建立开始就出现了政府高频率出台政策维护股票市场的现象。一直以来政策走向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都十分明显,政府出台政策干预股票市场其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维护股票市场秩序,促进股票市场平稳有序的发展。然而每一次重大政策的出台却极易造成我国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从而使得股市的不确定性增加。
2.政府监管不到位。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我国的股市自开始发展时,就有一些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行为很不规范。比如有些上市公司有时会利用政策的漏洞来炒作本公司的股票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而对于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却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由此进一步增加了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产生的可能。
(三)目标风险因素方面
目标风险是指来自上市公司的风险。在我国,产生目标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上市公司缺乏业绩支撑。没有业绩支撑的股价注定昙花一现,在炒作退潮后,终会现出原形。业绩是支撑股价上涨的保障。目前,我国许多的公司一上市,业绩就变脸,不仅给股票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也让投资者无法进行价值投资。而且,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都不进行现金分红,使得投资者很难从上市公司那里获得长期稳定的股利回报,因此企图通过过度交易和买卖价差来实现赢利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2.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存在问题。上市公司退出制度是股票制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退出制度的股票制度是不健全的,必然会增加投机,引发市场风险。然而在我国股票市场,各种垃圾股却能以重组等方式继续活跃在A股市场当中,成为投资者追捧炒作的焦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的股票市场,加剧了市场风险。
通过以上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可知,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防范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也必须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接下来本文将从内生风险,目标风险,外生风险三个方面,提出防范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的对策。
三、我国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内生风险方面的防范对策
1.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我国专业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仅仅只有15.6%,由此可见我国的专业投资机构规模偏小。因此,有意识地培育机构投资者,创造一个结构合理,成熟理性的投资者群体对于减少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降低市场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我们应该做到:首先,要改善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环境,完善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其次,还要优化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结构。比如,可以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引入一些外资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股权实现多元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私募基金向阳光化、规范化发展等。
2.倡导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投资者素质。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的投资素质偏低并且缺乏正确的投资理念。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投资者要克服自身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应不断学习股票知识,提高自身的投资者素质。同时要提高自身理性分析股票市场的能力,减少自身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不断努力消除自身存在的行为偏差,减少各种投机行为并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非理性心理。
其次,在股票交易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要学会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能盲目冲动地跟着大众进行交易。在实际投资中,懂得进行价值投资,理性分析,不盲目地跟着政策走。
3.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投资者的风险防范能力。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普遍风险意识较低,往往只注重利益却忽视了风险,存在着严重的赌徒行为。因此,股票投资者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通过对股票市场风险的深刻了解来提高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据此投资者应该:首先,投资者要树立投资的大局观,克服盲目性,不能只想到赢利,要随时警惕股票市场的风险。通过对股票市场风险的深入认识,克服自身的赌性,改变以往的各种投机行为,培养价值投资的正确观念;其次,投资者在买卖股票之前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交易计划,在计划当中要明确股票的盈损点。通过制定详细的交易计划并严格按照交易计划执行,可以使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逐渐趋向理性,否则,投资者很容易被市场潮流领着走,产生盲目的跟风行为。
(二)外生风险方面的防范对策
1.明确职责,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我国政府担负着稳定社会经济的职责,因此更应该明确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角色。证券市场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要全面考虑对股票市场的各种影响,制定的政策要应以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和保护股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的各类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的利益。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自适应和自恢复机制,逐步减少通过政策手段过多干预股票市场的行为。
2.健全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股票市场效率。要降低股票市场风险,就要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而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健康良好发展,有利于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不按照相关规定披露信息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要严加惩罚,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3.强化政府监管,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行为。我国股票市场只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时间,政府在股票市场中的监管还不成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多头管理,管理缺位等。因此要强化政府监管力度,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行为。股市的相关监管部门要明确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职能,做一个合格的证券市场的领导者和监管者。
另外,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形成财务监督、法律监督、保荐人监督、媒体监督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保证股票市场的公平公正,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目标风险方面的防范对策
1.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在证券市场当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要减少股票市场的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因此,我们应当:
(1)注重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要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上。比如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来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进而提升公司质量。
(2)规范上市公司入市行为。要严格执行公司上市的准入标准,严格审查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资产评估报告、验资报告、招股说明书等,努力让那些符合标准,优质,成长性强的企业进入股票市场,从而为我国股票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
(3)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的并购制度,减少审批环节,让并购重组在阳光下公开操作。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实现上市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上市公司优势资源整合,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为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供良好的对象。
2.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上市公司退出制度是股市制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退出制度的股票制度是不健全的,必然会增加投机,加剧市场风险。然而,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却并不完善。因此,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已迫在眉睫。对此我们应当做到:首先,在创业板退市政策出台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研究关于改进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其次,要丰富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标准。改变以往以利润作为单一退市标准的局面,引入各类市场交易类指标,综合考虑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净资产等情况。此外,对于那些不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在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并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也应考虑终止其上市。
总之,我国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防范需要投资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上市公司等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国的股市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才能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更好的调节经济的工具,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平台以及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
参考文献
[1]韩蓉,投资者行为的有限理性与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控制。天津商业大学,2010,(6).
[2]冯磊东。我国股票市场风险预警及实证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1,(6).
[3]谷金生。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结构问题与改进。南方金融,2006,(8).
[4]廖旗平,陈建梁。中国股市系统和系统风险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
[5]梁红一。浅析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市场研究,2009,(4).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四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投资风险;控制
一、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1.回避风险原则
所谓回避风险是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断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在经济活动中设法避开它或改变行为的方向。在股票投资中的具体做法是:放弃对风险性较大的股票的投资,转而投资其他金融资产或不动产,或改变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做法,求助于共同基金,间接进入市场等等。相对来说,回避风险原则是一种比较消极和保守的控制风险的原则。
2.减少风险原则
减少风险原则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因风险的存在而放弃既定的目标,而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可能承受的经济损失。在股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在已经了解到投资于股票有风险的前提下,一方面,不放弃股票投资动机;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努力抑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削弱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获得较丰厚的风险投资收益。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进取性的、积极的风险控制原则。要负责审计公司业务过程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3.留置风险原则
这是在风险已经发生或已经知道风险无法避免和转移的情况下,正视现实,从长远利益和总体利益出发,将风险承受下来,并设法把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股票投资中,投资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定承受风险的度,在股价下跌,自己已经亏损的情况下,果断“割肉斩仓”、“停损”,自我调整。的就在于要求证券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和净资本,以保护客户的利益,避免对市场产生过大的冲击。
二、股票投资风险控制基本措施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投资股市之前,总是认为自己会取得成功,然而,事实却往往并不遂人愿,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投资者自我认识和评价上出现了偏差。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关键是要客观地分析自己以下几方面的准确情况:一是投资动机;二是资金实力;三是股票投资知识和阅历;四是心理素质。这四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投资者是否该参与投资活动以及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
2.充分及时掌握各种股票信息
信息对股市的重要性就如同氧气对于人一般,充分及时掌握各种股票信息是投资成功的法宝。掌握信息的关键在于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涉及到股市的信息范围很广,有反映系统性风险的宏观信息(如总体社会政治、经济、金融状况信息)和反映系统性风险的微观信息(如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信息、股市交易与价格信息、证券管理信息等)。投资者可以针对自己的投资目的或风险控制目标,有选择地收集各种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有:新闻媒体、企业正式的各种资料、交易所信息网络、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专业书籍等;收集到各种信息以后,投资者还应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能对股市产生的影响;最后,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否则不仅不能规避风险,反而会加大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上海股市中出现过的"广华事件"就是由于我国一家权威证券报纸刊登不准确消息,误导投资者造成的。
3.培养市场感觉
市场感觉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影响价格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正确判断这些因素变动方向的灵感。市场感觉好的人,善于抓住战机,从市场上每一细小的变化中揣摩价格趋势变动的信号,或盈利,或停损;市场感觉不好的人,机会摆在眼前,也可能熟视无睹,任其溜掉,甚至于因此而蒙受经济损失。要培养良好的市场感觉。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逐步积累经验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要有耐心,经常进行投资模拟试验,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三、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技巧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是投资者根据股票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变动的趋势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市场未来行情作出预测,择机买卖股票以期免受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谋取投资收益,这种技能的主要依据是统计数据和图表。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道氏理论,主要工具有价格走势图表、移动平均线、乖离率、相对强弱指标(RSI)、腾落线(ADL)、成交量分析(OBV)、价量经验法则等。
2.投资组合法
这是最能体现分散风险原则的投资技巧。投资组合又称资产组合或资产搭配,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同时投入收益、风险、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种资产上,借助资产多样化效应,分散单个资产风险进而减少所承受的投资总风险。有效的投资组合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所选择的各类资产,其风险可以部分地互相冲抵;在投资总额一定的前提下,其预期收益与其他组合相同,但可能承受的风险比其他投资组合小;投资总额一定,其风险程度与其他投资组合相同,但预期的收益较其他投资组合高。为了使自己所进行的投资组合满足这三个条件,投资者应当使投资多元化。而投资多元化包括股票品种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购买时间多元化。
四、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将为证券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将在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展。一是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二是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三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证券行业仍将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证券市场仍会一路持续上涨,也不意味着证券公司仍将会取得较高额收益。因此,证券公司的发展与证券市场一样,也遵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一事物
发展的普遍规律。
2.竞争日趋激烈,并将面临全球化和混业经营的考验
首先,证券公司之间竞争将日趋激烈。当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券商之间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2008年以来,证券行业整体的佣金水平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目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大型优质证券公司尤其是上市的证券公司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政策扶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发展壮大,证券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将日趋明显。
其次,证券行业将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国外大型金融集团已经开始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
五、结论
即使股神巴菲特,也有亏钱的时候,那么从不亏钱的股市投资者恐怕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里人人都面临投资风险,研究股市里的风险对所有的投资者都很重要。即使赚100次,也能被2到3次大的亏损打回原形;如果一个人一会儿赚钱一会儿亏钱,那么谁也不知道他最终到底能否赚钱。巴菲特在长达50年的投资实践中总结出了两条投资原则:“第一条:拒绝亏损第二条: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
参考文献:
[1]东北证券公司。证券市场低效率的根源:制度缺陷[J].经济研究参考,2009.
[2]胡英之。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殷官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批漏缺陷的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7.
[4]陈晓舜。证券信用交易制度与风险控制[J].证券市场导报,2007,10-20.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五
论文摘要:从本源上看,股市问题是个伦理问题。股市上的败德行为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解决股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治标之策是强化信息披露和彻底改变股市的政策市局面,而重构股市道德体系则是治本之法。
按金融伦理学理论,所有金融活动的行为和方式必须符合一定的伦理规则。一般而言,这种行为方式反对自私自利,反对为了自我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强调在公开、公平、公正、仁义及道德的市场环境中战胜对手;不赞成金融市场的短期行为和过度投机,重视理性投资及社会责任投资;倡导财富的获得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而不应不择手段;财富的使用和管理也应在力求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只注重前者而忽视甚至摒弃后者。这伦理规则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表现则为金融交易的公平性、诚实守信和遵守道德规范,一旦被践踏,金融市场就会成为一个尔虞我诈 、弱肉强食的场所,其后果是少数人因之谋取了暴利,但社会福利却大量损失。金融伦理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则尤其重要。中国股市的基石到底是什么?以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证券知识读本》率先提出的:“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我们认为,这一论断虽然从微观架构上指出了市场得以稳定的一个基础,较之于其他各隔靴瘙痒式的表象描述无疑是一大步,但它没有抓准基石本身,上市公司质量充其量只是股票“大厦”得以构建的“砖瓦”,股市参与各方的诚信等基本伦理准则是否切实履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石之所在。所以,从本源上看,中国股市问题是个伦理问题。但迄今为止,中国股市中的伦理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构成股票市场的三要素即 股票发行者、投资者 、交易中介机构的败德行为来剖析中国股市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股市上的败德行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股市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是股票交易进行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为股票发行方为引诱投资方购买其股票而采取的欺骗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普通股票的潜在购买者难以识别有较高预期收益且低风险的优良公司和有较低预期收益且高风险的不良公司。在此情况下,股票购买者只愿意支付发行股票的公司平均质量的价格——这个价格介于不良公司股票的价值与优良公司股票的价值之间。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若是优良公司,它们知道其所发行的股票的价格被低估,因而不愿意按投资者的出价卖出股票。愿意向投资者出售股票的只有不良公司,因为其发行价高于股票本身的价值。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就会尽量减少持有或不持有不良公司的股票。发行者和投资者的双重理性导致的结果是:很少有公司能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股票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行。倘若信息是完全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不会产生。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与上市公司经理一样充分,他们就能识别优良公司和不良公司,愿意为优 良公司股票支付足额的价值 ,优良上市公司也愿意在市场上推销其股票。这样,股市就会把资金配置到业绩优良的公司,这是股市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远远不如融资者,融资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采取诸如捏造应收账款、忽略坏账、放大主营业务、财务包装 、内线交易、指令匹配等手段夸大业绩,粉饰危机,欺骗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因之产生。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如红光产业是成都的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通过与会计师、律师、地方监督官员合谋炮制虚假账目上市,在股市上筹措了4亿元巨资,但该公司连续两年篡改财务报告,把 16 800万元实际亏损篡改为盈利 7 074万元,后证监会暴露了该公司的造假行为,该公司股票直泻,致使 8 000多名中小投资者囚受欺骗而赔钱。
道德风险是股票交易进行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为股票的发行者通过掩盖信息来侵犯股票购买者权益的一切败德行为。股市道德风险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推动股价上涨,通过“博傻机制”的放大效应欺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以“中科创业”为例:吕梁收购康达尔之前,觉察 了康达尔虚假财务报表的黑洞,知道它远非该 业董事长所描述的业绩良好,但 吕梁还是以7亿元巨资收购了康达尔,注册成 “中科创业”,吕梁为什么这么“愚蠢”?其实吕梁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重组康达尔,利用二级市场上康达尔已经相当集,的流通筹码来炒作圈钱是其真正目的。其二,大股东利用直接借贷、担保贷款、挪用子公司资金等伎俩吞噬小股东权益。以广东科龙为例:该公司是一家 H股公司,曾被《福尔斯》杂志评选为世界 300家最佳中小企业。广东科龙公 司2001年 5月和 6月为其母公司容生集团提供了总计 2.3亿元的担保贷款,不久,容生集团还以广东科龙公司为担保人向中闫农业银行贷款 2.1亿元,更有甚者,容生集团还要求广东科龙公司为其支付根本不存在的广告费用。截至 2001年 l2月,容生集团共欠广东科龙公司约13亿元,广东科龙公词股票,交易因之于2001年底被暂停。
加强信息披露是解决股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直接办法。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设立私人信息公司,专门搜集有关卜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然后卖给证券投资者。在美国,诸如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和价值线个公司就专门从事此类工作,它们将各种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投资活动的信息搜集起来,出版这些数据,并卖给投资者。不过,由于存在搭便车的问题,私人生产和销售信息的系统只能部分解决证券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搭便车问题使得私人市场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以消除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就必不可少。发达国家的第二个解决办法就是政府对股票市场实施管理,强制市公司披露真实信息,使投资者得以识别上市公司优劣概括起来,发达国家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办法就是把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结合起来,各尽所长。发达国家的这条经验,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在加强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同时应该鼓励私人信息公司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上市公司信息。不过,中同股市的自身特征决定发达罔家的经验只能部分解决中周股市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罔股市有两个不同于发达国家股市的特点:其一,它不足白而上产生的,而是自上而下建立的,或者说 ,它是政府生出来的;其二 ,由于市公司主要是经过改造的罔有企业,政府既是股票的主要供给者又是监管者,因此,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两个特点直接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为政府把股票市场定位为国有企业改制脱贫的工具,使得一些次级国企也取得了发行股票的资格,上市公司良莠不齐,股票市场成为国有企业圈钱的场所。如果政府对上市公亡d实施严格的监管,或许可以减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严重性,但政府本身就是股票的主要供给者,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使政府下不了决心对 自己实行严厉的监管。本来证监会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投资苦免受上市公司经理的欺骗,但在实际T作中,证监会本该承担的责任被完全异化。所以,解决中国股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必须从股市淡出,彻底改变目前的政策市局面。
只靠强化信息披露和改变政策市局面等经济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国股市的伦理问题,重构中国股市道德体系才是治本之策。根据证券市场的行业特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四方面人手来重构中国股市道德体系。其一,构建善恶分明、是非分明和美丑分明的股票市场道德标准,部分个人和机构就有可能在高收益的诱惑下跨越道德界限甚至法律界限去追逐暴利,就会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会扰乱股市正常的运行秩序,而这正是中国股市道德危机的集中体现。重构股票市场道德标准首先要厘定的是多高的收益水平才是正常的,才是健康的,才是道德的;其次要厘定的是获得收益的手段和途径是否符合公原则,是否符号正义精神,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甚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决不符合新时期股市的道德标准;最后要厘定的是从股市获取的收益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社会价值的再创造。简言之,重构之后的中国股市的道德标准包括四点:依靠知识和智慧获取公平利润、依靠正直和诚信获取阳光利润、依靠拼搏和创新获取功德利润、依靠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获取良心利润。其二,构建既吸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华,又发映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和世界潮流的股票市场价值取向。中国股票市场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更具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道德体制的个性。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在遵循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的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必须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其j,构建正义和良知受到全社会尊敬和褒扬,邪恶和无耻受到全社会谴责和鞭挞的股市道德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是弘扬正气铲除邪恶,重构股市正确价值取向和建立理性投资理念的外部充要条件。媒体要大肆报道股市上的败德行为、舆论宣传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为构建良好的股市道德环境作出贡献。其四,以正直诚信、勤勉尽责 、廉洁保密 、自律守法为核心内容,重构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 【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英】博特赖特.金融伦理学[M].静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英】格林.中国股市玩家、制度与未来[M1.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篇六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证券市场的改革发展,证券市场股价崩盘事件日益频繁。如2012年10月,万福生科因财务造假导致股价短期内暴跌17.13%;2013年4月,南风股份涉嫌内幕交易造成股价持续性下跌;2014年4月,因高管违规并购遭遇司法调查,华润集团旗下公司股票全线崩盘等等。股价崩盘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现象,不仅会使股东财富缩水,打击中小投资者信心,而且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危害资本市场稳定,并严重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讨论股价崩盘的形成原因与作用机制,并寻找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方法,对保障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论题。国外学界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直到近年才有学者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系统阐释。Jin和Myers(2006)指出,企业管理者出于对个人薪酬契约、工作稳定、行业声誉以及构建商业帝国等目标的考虑,往往会利用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来隐藏公司的不利消息,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不利消息会逐渐累积并最终超出公司承载能力,最终集中释放到证券市场中,引起股票价格暴跌[1]。基于上述理论,学者们分别从机构投资者行为、投资者保护水平、会计稳健性等角度出发,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2-4]。而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高管对股价崩盘的影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江轩宇(2013)围绕高管的激进避税行为分析发现税收征管能够有效抑制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5];田昆儒和(2015)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够提高信息透明度,协助外部投资者及时发现高管自利行为,降低股价崩盘的可能[6]。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下文简称为“董责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上市公司高管职业保险,在降低诉讼风险、监督高管行为、保障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正逐步受到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视。围绕董责险对于高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学界已展开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7-11],但当前已知范围内鲜有文献关注董责险与公司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董责险的治理效力能否有效抑制高管掩盖不利消息的行为,进而间接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目前学界尚无明确的理论观点与实证检验。当前国内学者关于董责险的研究多局限于其保险理论,针对其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与讨论尚不充分。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增多以及投资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国内董责险受关注程度日益提升,从实证角度探求其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有证券法律法规与市场监管措施并不完善,中小股东维权成本依然较高,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力度仍有待加强。因此,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研究董责险能否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保障投资人权益,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通过聚焦董责险的公司治理作用,分析其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从定量角度予以验证,并从预防与缓解措施出发,讨论董责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期为后者的研究提供新的经验数据;同时在政策制定层面也为监管层监管提供有效依据,利于其合理引导与规范董责险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推广。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董责险作为特殊的风险分散工具,在缓解冲突,监督高管行为与维护股东权益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Core(2000)认为企业高管可以通过购买董责险分散决策风险[12]。Holderness(1990)对董责险投保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保险公司会对高管行为实施持续监督[13]。Gutierrez(2003)经过调研指出董责险在维护股东权益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4]。那么,董责险能否有效降低高管对于企业不利消息的隐瞒,并进一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呢?已知范围内鲜有文献探讨此问题,本文将基于董责险的作用机理与委托理论进行分析。根据董责险的作用机理与委托理论,董责险具有“监督”与“庇护”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监督观点主要着眼于“信息传递”与“外部监督”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购买董责险行为本身即是在向市场传递与其治理效果相关的企业信息,从而缓解市场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Gupta和Prakash(2012)的研究发现,公司选择不同的保险方案可以有效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管理者风险偏好等企业内部信息[15]。另一方面,作为保险契约的承保方与潜在损失的清偿方,保险公司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受保公司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并通过设计不同保费金额、承保范围等保险条款对企业高管行为进行监督[11]。庇护观点则主要围绕道德风险问题展开。部分学者认为董责险的过分庇护企业高管无需顾及股东诉讼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因此会纵容其更为关注自身利益,从而诱发或加剧高管的道德风险问题。Chalmers(2002)追踪美国72家IPO企业之后发现,是否购买董责险与企业IPO三年内股价表现呈负相关关系,承保额度与股价走势呈现负相关关系,进而推断董责险会促使企业高管更有可能参与内幕交易以谋求自利[7]。Boubakri et al(2008)则进一步发现董责险可以促使企业高管采用更为激进的投机主义行为操纵盈余管理决策,特别是股权相关决策,用以满足自身利益[16]。Lin(2011)通过对加拿大上市公司并购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公司在并购中会支付较高的溢价却在日后展示出较差的协同效应[17]。此外,也有学者提出董责险同样可以引发股东的道德风险问题[18]。Rees et al(2011)的研究证实上述观点,进一步地,他认为股东可以通过购买董责险影响高管各项管理行为,促使他们选择短期内刺激股价的经营决策以方便自身获取更为丰厚的投机性资本收益[19]。随着董责险受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国内学者也逐渐着手研究董责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许荣和王杰(2012)采用配对模型对2007年上市公司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董责险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20];贾宁和梁楚楚(2013)则发现仅在内地上市的企业购买董责险会提升其盈余管理水平,而在内地与香港交叉上市的企业购买董责险则能够较好抑制高管的盈余管理倾向[21];胡国柳和李少华(2014)的研究结论表明董责险可以抑制过度投资但无法缓解投资不足,董责险对于非效率投资的改善作用具有选择性[22];胡国柳和胡珺(201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引入企业持有董责险年份指标以讨论董责险治理效应的持续性,发现董责险在短期内可以警示与激励高管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但随着董责险的持有年份增加,其对高管的影响却趋于减弱等等[23]。上述研究从作用对象、外部环境、作用范围等层面拓展董责险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为日后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结合对以往文献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市场环境下,董责险对股价崩盘风险可能存在“双刃剑”的作用。从积极方面而言,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可以释放内部信息,利于外部市场更为深入了解企业,对其经营状况与治理水平作出合理判断,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引入保险公司对公司高管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督,可以有效抑制其利己行为,从而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从消极方面而言,董责险给予高管过分的庇护使其脱离股东诉讼的威胁并更容易实施个人利己主义行为,同时董责险也有可能沦为企业股东用以刺激短期股价谋取投机收益的工具,便于企业隐藏对其不利的消息,从而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鉴于董责险可能存在的双重效果,且当前已知范围内缺乏相关文献探讨董责险与股价崩盘风险的联系,本文拟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对象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判断董责险能否有效保障股东权益,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两个对立性假设:假设Ha: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假设Hb: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提升其股价崩盘风险。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选择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作为研究初始样本。参考王化成和曹丰(2014)以及胡国柳和胡珺(2014)的方法[3,20],对样本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保险类及ST与ST*类公司样本;(2)剔除单年度内个股交易周数不满30周的样本;(3)剔除企业规模小于已购买董责险企业中最小规模的样本,由于规模较小上市企业难以负担高额保费,因此,将选择购买董责险的企业规模最小值作为样本最低选择标准;(4)剔除存在财务数据缺失值的样本;(5)对连续变量进行双侧1%缩尾处理。最终得到1866家企业共7032组观测值,其中392组观测值购买董责险。样本中董责险相关数据根据巨潮资讯网及中国资讯行中公开的上市企业年报信息,经手工整理进行筛选汇集获得,余下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与锐思数据库(RESSERT)。
(二)变量定义
1.股价崩盘风险(CR)。参照许年行(2012)的方法[24],选择下列两种指标描述股价崩盘风险(CR)。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将个股i的周收益率按照年度进行如下回归:其中nu与nd分别表示个股i周收益率高于与低于该个股年收益率均值的周数。DUVOLi,t数值越高,股价崩盘的可能性越大。2.董责险指标(DO)。参照胡国柳和胡珺(2014)的方法,使用虚拟变量(DO)描述企业购买董责险的具体情况[20]。使用DO表示上市企业是否已购买董责险,当上市公司在其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或年度财务报告附录等公开的文件中明确提及选购或准备选购董责险事宜,则DO数值为1,否则为0。此外,参考胡国柳和李少华(2014)的处理方法,设定当上市公司首次对外公告购买董责险后,若无同类公信力水准公告确认公司解除董责险合同,则默认企业持续投保[19]。3.控制变量(Control)。参考许年行(2012)等的研究方法[21],选取下列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当年负偏态收益系数(NCSKEW)、个股年换手率的变化(Tur)、个股周收益率年度均值(Mean)、个股周收益率年度标准差(Sig)、操控性应计绝对值(AB-BAC)、年账市比(MB)、资产负债率(Lev)、资产净利率(ROA)、企业规模(Size)。此外,引入年份与行业虚拟变量以控制年份与行业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限于篇幅未列示)。股价崩盘风险指标NCSKEW和DUVOL均值分别为-0.282和-0.177,标准差分别为0.894和0.572,说明不同企业之间股价崩盘风险的差异十分显著。DO均值为0.056,说明有5.6%的样本选购了董责险,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董责险购买水平。控制变量中,与股票交易相关指标Mean、Sig标准差分别为0.009、0.019,表明不同上市企业股票总体股价波动情况差别较小,而换手率Tur标准差达到0.815,表明不同企业之间股票市场交易频度差别较大。公司财务特征相关指标中,MB、Lev、ROA、Size均值分别为0.636、0.494、0.045和21.830,表明样本中大部分企业发展潜力较大,资债结构较为合理,盈利水平较好,资产规模较大。ABBAC均值为0.083,中位数与标准差分别为0.0516和0.165,表明各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并不相同。
(二)多元回归分析
采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DO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购买董责险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责险可以有效抑制其股价崩盘风险,结论支持假设Ha,拒绝假设Hb。参考胡国柳和胡珺(2014)的研究,认为上述结果的成因如下[23]:企业购买董责险的行为一方面向市场释放出关于企业内部治理的有效信息,缓解企业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购买董责险的行为对高管与董事的尽职执业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降低其出于自身利益而刻意隐藏不利消息的动机,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
五、稳健性检验
(一)股价崩盘风险指标敏感性
参考熊家财(2015)的处理方法,选用分行业市值加权股票周收益率重新计算衡量个股周特殊股票收益率W′,分别计算全新指标NECKEW′和DU-VOL′,替换原回归模型中NECKEW和DUVOL并分别进行回归[25]。此外,参考罗进辉和杜兴强(2014)的研究方法[26],设定股价负向偏离正态分布均值超过1%范围时,该企业被认为出现股价崩盘事件,并将其标记为1,而未发生时则标记为0,依此建立新变量Crash与Logit回归模型。DO相关回归系数正负显著性水平并无显著变化,与指标替换前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原回归结果稳健。
(二)内生性检验
股市风险分析通用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