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2024-07-30 12:55:44 1级文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1级文库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一
伴随着3G网络的普及,PC网络社交活动开始向移动设备端转移,而社交以其交互性和用户粘性正在成为继LBS(基于位置的服务)、App之后,又一项杀手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这让手机行业在2009年首推社交手机概念未果后,又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社交运动”――除HTC外,LG继去年推出“社交派”系列手机后,今年又推出了基于Facebook和Twitter的社交手机Optimus;中国电信则推出了多款天翼QQ手机。
事实上,目前无论是预装,还是用户后装,社交软件已� 从市场数据来看,微博用户数量正在以高达208.9%的增幅,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作为中国社交领域领军企业的人人网,每天有超过30%的用户使用手机登录。未来,移动端的社交应用会如何发展?新的网络环境与用户需求会激发出哪些新的应用?近日,记者专访了人人公司副总裁吴疆,深入了解了社交领域的SoLoMo(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服务移动化)趋势,以及人人网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互联网的移动化变革
2011年被视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之年,很多传统互联网公司厘清了移动互联网战略,开始大踏步跨入移动互联时代。一时间,各种互联网应用纷纷在移动终端上推出了延伸客户端。那么,传统互联网的移动化就是这么简单吗?
“我们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一场革命,甚至可以说它是在‘革’互联网的‘命’。”吴疆坦言传统互联网业务将面临移动化挑战。他坚信到2016年左右,移动互联网就会变成互联网,不是移动互联网被合并到互联网,而是互联网被移动互联网彻底代替,PC互联网行业将因此彻底改变。移动端与PC端的应用差别很大,移动互联网上必然会有很多新的业务形态出现,有些互联网的业务必须改造,甚至有些业务无法移植,会逐渐消亡,传统互联网公司必须认真面对这一转型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变革,人人网不仅提出了系统的移动互联战略,更将有着200人规模的人人无线事业部打造成引导公司业务移动化的重要职能部门。
据介绍,目前人人无线事业部的主要工作是做跨平台的支持,即实现标准化产品的移动化,让不同终端设备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人人网的服务;其次,是基于移动环境的业务创新;第三是打造连接运营商、硬件厂商及人人网合作伙伴的开放生态系统。“我们要做最大的市场覆盖,社交是跨平台的,而为了丰富社交,人人网需要开放大平台来整合资源,甚至是在用户需要时把竞争对手引进来。”吴疆说。
移动业务向SNS聚合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人人网的布局早已启动。早在2009年,人人网就正式推出了“移动开放平台”,比很多规模更大的本土互联网公司下手还要快。
此后,人人网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开始清晰起来,即围绕SNS(社交)做业务聚合。人人网面向移动端相继推出了LBS业务、移动团购业务,均以社交为中心,比如人人公司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能有效地利用用户的位置地点,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服务,这正是社交与移动电子商务结合的重要一步。
如今,人人网更是提出SoLoMo战略。SoLoMo 这一概念是今年2月由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首先提出的,
“LBS会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格局。我们不是把LBS当成一个应用,而是一个深度的LBS与SNS集成的平台。”吴疆介绍说,人人网还要将移动社交与“富媒体”结合。此外,人人网还在针对不同人群,比如商务人群,研究移动社交圈子的概念,相应产品也在研发中。
“我们的核心是社交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将是一个主流的运用,未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人人网的排名会逐渐上升,手机本身就是一个社交工具,所以它是社交网络的天然载体。”吴疆介绍说,人人网将通过统一的客户端平台软件,在移动设备上打通各种人人网和合作伙伴的应用服务,而对于亮点的应用创新,吴疆心中已经有了规划,这将是近一段时间人人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布局的重点,半年内可能会有新产品推出。
移动互联网需要云计算平台的支撑,人人网在云平台上做了哪些布局?吴疆指出,SNS本身就是服务在云端,未来,移动设备上的SNS基本上是靠云计算支撑的,人人网正在做积极的准备。
链接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二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软件+服务”模式
1 移动互联网特点和发展趋势
1.1 移动互联网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包括网络的开放性、应用开发接口的开放性、内容和服务的开放性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基本标准,更多新颖的业务将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无需依靠现在的移动运营商;二是分享和协作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各类资源,实现互动参与、协同工作,用户将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内容创造者;三是创新性,移动互联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使各种各样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出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移动用户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群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方面融合发展,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推出速度快于传统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相对于桌面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廉价的、高速的上网体验。对于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的便捷性、业务应用的随时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开放性,能够融合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
推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有三大力量: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做智能管道,互联网企业则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并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服务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终端厂商围绕着终端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美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美国智能手机流量占比将达到98%,如表1所示:
另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3亿,其中有5亿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2)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终端接入方式的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移动语音流量。据美国思科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无线网络连接数增长了一倍多,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在2011年超过了预期,达到133%,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8EB,60%的移动用户即全球约30亿人口将加入千兆字节俱乐部,即移动用户每月将消费1GB的移动数据,详见图1所示。
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也具有同样的增长趋势,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 173亿MB,同比增长了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 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 050亿MB。
(3)终端接入的多元化且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其接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主要接入方式有:移动电视、PDA、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Notebook等。并且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渗透到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微博、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社交网站等,如图2所示。
(4)产业链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不断走向纵深
移动互联网走向纵深的推动力是产业链融合,各行各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使移动互联网必定走向合作共赢。在2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产业为彩铃精细运营、MMS娱乐、音信互动等;到了3G时代,就涌现了大量的移动产业,如精确定位、健康监控、移动电子钱包、媒体直播、家庭监控、移动卫星电视;到了4G时代,由于有了更大的带宽,将涌现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各个产业将不断融合,如传媒行业、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广泛的行业融合,这将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存在形式和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
(5)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下载流量、彩铃彩信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外,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有广告类盈利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盈利,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内容类盈利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共生盈利模式,如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2.1 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演进路线
2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是话音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这种服务非常有限,因此产业链也相对简单,运营商能够把控整个价值链,主要是通过价格吸引客户消费,用户的价值都比较低,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的不断增长。到了3G时代,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和服务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使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营商不再在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收入增长的来源也转变为现有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往运营商一家独大,享有大部分价值,其他参与者都居于从属地位,而在3G时代单凭网络运营商已无法完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各环节必须均衡发展。在产业价值链分割后,对价值的重新分配取决于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和各种力量的对比,网络运营商从产业链中的获利一般不会超过50%,并且不同的定位及力量的对比必将导致不同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
泛行业的合作、清晰的利益分配、合作者的准确定位,这将使移动互联网产业、产业链、盈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
在目前和未来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终端软件平台和网络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业务和应用平台已成为整个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控制地位,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在产业链中逐步下降,如图4所示。
同时,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与应用为主的几大商业模式:“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而前两种模式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以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及合作成本,削弱了原来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业务/应用平台商在产业链前端环节对用户的控制力度,从而利用其优势业务和特色业务获取更大利润及产业发言权。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产业链用户控制点向终端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靠近,使强势终端厂商利用终端掌控权而获得内容运营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终端制造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和应用服务已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如诺基亚、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在产业链上已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苹果公司既具备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实力,也具备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它首创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风靡全球,很多商家都建立自己的手机软件商店,例如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谷歌软件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商店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将自己的用户吸引在自己的手机平台上,也吸引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使得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占比越来越大。
当然,为争得在产业链中更大的利益,各运营商也在不断地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如中国移动和联想公司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苹果的iPhone手机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和竞争还在不断地演绎。
3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3.1 日本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40%的日本国民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80%移动用户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在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从手机制造商到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控制着整个价值链。运营商好比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客户,移动运营商为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平台、广告服务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收入分成比例。例如内容提供商(CP)和运营商按照9:1的比例分配收入,而在欧美大部分国家仅仅只有50%,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就极大地鼓励了CP/SP的创新,并有效地控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费。在这种低资费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大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扩大了用户规模并培育了市场。日本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既有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扬,又有手机支付这样的创新模式。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SNS)和手机支付是日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中前三者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扬,而手机支付是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3.2 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利益参与者的地位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运营商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1)“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
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从原来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变成既能承载话音又能传送数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还能连接互联网,具有收发邮件、移动办公、网上交易等互联网终端的业务特性,成为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终端+业务”一体化模式是现在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手机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第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动运营商渠道垄断,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可以不使用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从而在价值链上取得主动权。第三,手机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其必须加强与价值链其他成员的合作。
(2)“软件+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用户中的广泛使用,很多都取决于软件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软件平台与应用服务的竞争与合作是该产业新的趋势。Google的Desktop和Amazon的AWS就是“软件+服务”盈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在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运营商的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即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如运营商按照流量盈利、按照短信条数盈利等。
(4)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与运营商利益相关的有用户、SP/CP、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其中,SP/CP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3G时代,移动运营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和合作的成败将关系到移动互联网能否繁荣,因此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这包括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盈利模式,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iPhone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和广电集团的合作盈利模式,如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收费等工作,而广电则负责提供内容;运营商和移动门户网站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按照流量或是包月形式收费,再向门户网站或内容提供商支付信息服务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这种合作共生盈利模式还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4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该产业链,并且整个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链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随着多种盈利思路的不断碰撞,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拓。 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3]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三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移动互联人才培养
一、概述
移动互联网覆盖了传统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产业。当前移动互联网已� 有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移动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3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12亿部,达到PC机的3倍多;移动互联网重构了互联网服务的模式与生态,全球应用程序下载次数累计超过5000亿;网络流量的激增更驱动LTE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移动通技术。它改变了娱乐、交通、餐饮、医疗、服装、旅游、支付等领域,改变和优化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依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调研,研究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应该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本地区企业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始终抓紧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执行“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机会。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通过对多个移动互联就业单位调研,深入企业访谈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高级工程师等,确定了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
1.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开发。岗位职责为:根据需求,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代码编写,设计和开发工具、软件包、中间件。
2.移动终端软件维护、销售、技术支持、技术咨询。岗位职责为:市场考察,发掘及选择顾客,拟定访问计划并按期实施;演示产品,制订报价单,合同草案编写;经销商及分销商管理。
3.移动终端UI设计、网站信息维护。岗位职责为:与客户沟通细化软件界面的设计,及时更新企业网站信息。
4.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为: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案例编写、数据准备;测试工具使用;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文档编写。
(二)确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移动互联软件设计基础,具有较强移动互联程序设计、应用开发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细化出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计算机系统操作、计算机日常管理与维护、实用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检索的运用;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技术,Java、Android和ios程序设计专业知识,移动互联网项目管理知识。
2.能力要求:较强的移动互联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能力,网上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制作、与维护能力,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跟踪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课程开发
根据以上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要求,确定专业开设课程,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具体有:英语、数学、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网络技术、网站平面设计、移动终端原理与检测、移动互联网开发环境、移动互联应用程序开发、移动互联游戏开发、移动网站服务器端技术等。
培养计划的设定可以采用3+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个学期在学校内完成,并且在每个学期由企业给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开发,教师参与辅导学习的模式。中间2个学期在企业完成,先进行一些企业上岗前的培训,再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实际项目的实战。最后的1个学期在企业真正地上岗工作,达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必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应该满足条件为:学生机配置应满足能正常运行移动互联开发环境和模拟设备测试要求,让学生能进行开发测试,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真机设备,以满足兼容性测试需求。
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促进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紧密合作,实现校企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可以在本区域联系和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的开发在企业现场进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个高职院校执行教学的大法,制定和修正的是否实用和合理,对于培养的人才质量至关重要。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重视社会调研,按社会需求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才能培养出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正走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人才的培养和课程的建设仍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现行的方式与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检验。今后还需要时刻紧跟先进技术、市场热点与需求和国家政策,做好高职学院与移动互联企业的对�
参考文献:
[1]李奇。基于移动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5.
[2]张红霞,姜志旺,郑艳娟。信管专业互联网金融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3]金明。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模式探讨――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现代职业教育》.2015.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四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异常激烈的竞争,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生存能力建设已成为业内企业的首要任务。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特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并剖析了与之相适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内生能力要求和对策。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业务融合 敏捷开发 用户聚合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1-0070-04
1 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业务与互联网业务正在进行深度的融合,呈现出移动互联网化、互联网移动化的特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网络应用技术的提升,移动互联网逐渐显露出其蕴藏的巨大新兴市场的潜力。移动互联时代变革发展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移动互联应用的融合与创新、移动终端体验的颠覆性优化、云计算应用形成强大的远端处理能力、网络的无线化和带宽的倍增、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并形成智能化的商业应用。当前无论是运营商、终端商、内容提供商还是传统互联网厂商,都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来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生存能力建设已成为业内企业的首要任务。为此,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都将面临品牌、产品、市场、运营、创新、用户资源和数据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竞争,而这些方面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相关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能力。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及其行为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用户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互联网的一个途径,其特点在于能适应用户接入环境的动态变化,满足用户移动状态下动态变化的需求,提供连贯的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应用的个性化,而智能终端和多样化的应用也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对趋势把握的同时,只有准确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特征,才能把握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趋势和发展方向,找到应对其发展的核心要素。
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高中到大学学历背景的人群为主流;初中及以下人群由于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限制,使用率稍低;硕士及以上人群由于领域专注的比较高,体验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热情并不高。主力人群大多集中在20~35岁,他们乐于体验层出不穷的创新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这部分人群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客户根基,通过对这一消费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的大规模拓展。
从上网时间段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主要是在午间和夜晚睡前上网,而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更善于充分利用等车、等人、候机、乘车、如厕等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未来随着使用习惯的培养,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成为人们填充碎片化时间的有力工具,这也是微信5.0新增游戏功能的目的。
在上网地点分布上,大多数用户是在固定住所;同时,在乘坐交通工具中通过移动互联网访问业务已逐渐成为习惯。随着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的上网习惯的养成,包括车站、机场、洗手间等公共场所
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环境激发了大量的用户需求,用户需要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使用任何屏幕(Anyscreen)来接入互联网使用任何业务(Anyservice)。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需求主要是即时通讯、信息搜索查询、音乐娱乐等。据Flurry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手机应用的使用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游戏,其次则是社交网络、新闻应用、娱乐应用等。2011—2012年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率如图1所示。
针对用户的业务使用偏好,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业务种类繁多,但各种应用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从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可以看到,手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等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移动互联网的O2O特色应用如手机购物、位置服务、手机商旅等应用仍然由于产业链合作等原因尚未取得完善的发展。这也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即发展初期移动互联业务集中于满足用户信息和沟通需求,并以工具化、娱乐化应用为主,如手机即时通讯、手机音乐、手机报、手机浏览器等;发展后期则倾向于满足用户生活化、商务化的需求,如位置服务、移动支付等。
4 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业务核心能力
分析
从以上的用户特性和市场需求分析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与产品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企业要在这个环境复杂、变化剧烈、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谋求发展,必须具备一些核心能力,否则将迅速被市场淘汰。
4.1 业务融合创新能力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移动互联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发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整合优势,促进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努力构建开放性平台。当前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策略是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融合移动通信网络功能的优势,形成丰富的创新产品体系。同时,研究移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以及在移动状态下对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基于手机移动性、位置性等特点,开发出深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和应用。在业务平台层面,移动互联网要更多继承互联网的特点——注重用户体验,建设开放性的平台。在应用层面,创新主要基于用户身份、用户位置、用户习惯,细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吸引用户高度参与。
4.2 敏捷开发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端,人所处的环境是剧烈变化的,所处的用户场景很短暂,并不能持续,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身于移动互联网,每天十几款应用上线,移动互联网正处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迅速让产品去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地升级进化,推陈出新,才是保持领先的唯一方式。同时要不断地倾听用户的反馈,不断地调整修改,然后决定后面的方向。所以,“快速迭代”是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能否做得足够快已成为衡量一款产品研发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所以,必须具备敏捷开发的能力才能跟上移动互联网产品速度。同时需要建设高效的用户反馈渠道,重视反馈,快速响应,重视运营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为敏捷开发不断校准方向。
4.3 需求契合能力
当前人们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生活方式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需求很难有准确的把握,需要在试探中不断调整或更替。一款应用产品一定是为解决用户问题而开发的,但产品所预期满足的用户需求并不一定完全契合真实市场。为了使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必须要为产品寻找一个用户场景,然后根据用户场景寻找真实用户去检验产品的需求契合度;同时将产品放到一个群体中去检验它的传播速度、使用频率等,以此来快速检验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竞争遍布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推广、运营的全过程。移动互联网产品要定位准确,功能简洁,在自身的优势范围内迅速形成竞争力,占领用户市场,培养用户习惯。除了功能性的需求契合外,非功能性的需求满足也很重要,非功能性需求可以概括为“产品轻、速度快、内容好、流量省”。
4.4 用户聚合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呈现娱乐化、社交化和自我实现化的趋势,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与运营应以这一趋势为导向,因势利导,迎合用户。因此,做好用户研究、分析用户行为、关注用户需求至关重要。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积极利用客户资料数据库和在线商业智能,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准确把握客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再根据这些行为模式量身打造应用,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例如在用户阅读体育新闻时马上向他推送球赛信息,在用户浏览汽车信息时及时向他推送车展信息。然后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出一批有相同倾向的客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群体活动,如车友会、微信朋友圈等。用户应用需求层次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用户应用需求层次
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地理位置、使用时间都各不相同,而且猎奇心强,忠诚度低,个性化需求也极其分散,这导致用户的聚合度越来越低。所以一个新移动互联网应用要能够快速大规模聚集大量的用户,必须具备业务创意新颖、需求覆盖面广且层次高、可附着商业价值空间大、易于使用和传播等特点。微博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聚合的成功典范,它成功挖掘出用户需要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获取社会影响力的需求,设计出关注与粉丝的主被动业务模式,同时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名人、明星的示范效应,迅速聚合大量的互联网用户。
4.5 价值掌控能力
包括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终端制造商、系统开发商、技术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在内的各类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关的厂商都争相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整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格局显得十分繁杂。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竞争中,只有掌控高价值的核心环节才能稳固立足并谋得长远发展,其中有四个重要高价值环节,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必争之地:
(1)移动终端:终端是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和界面,很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受终端内置应用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竞争点之一。另外基于终端所能延伸出的产品、服务模式也是各类厂商竞相争夺终端把控权的主要原因。
(2)系统平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衔接移动终端以及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制高点所在。
(3)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所获得的最终服务,因此它是吸引用户的最关键因素,它可以拥有很高的用户粘性,并能带来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应用服务也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的关键节点。
(4)网络通道: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中,通信服务运营权的垄断格局将逐渐产生变化,各类虚拟通信运营商即将出现,同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厂商也可以自建网络通道,这将加剧移动互联网接入市场的发展和竞争。
5 总结
移动互联网潜力无限,市场巨大,但其竞争激烈,赢得用户才能赢得竞争,不管是移动互联网厂商、通信运营商,还是终端厂商,其自身的能力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通过对上述能力的平衡发展来奠定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业务与产品优势,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班晓芳,佟鑫。 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分析[J]. 电信技术, 2012(7): 77-78.
[2] 徐超。 中国电信开放式大框架初显“天翼空间”尚需填补“空白”[J]. 通信世界, 2010(9): 24.
[3] 艾媒咨询集团。 2012 Q3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报告[R]. 2012.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3.
[5] 易观国际,德勤华永。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R]. 2010.
作者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五
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特点,使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面临较大的威胁,应该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保障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
一、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本文中移动互联网均采用狭义定义。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APP)、移动互联网终端以及移动网络。本文所提到的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均是指智能手机,即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
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1.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特点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在网络接入方式方面具有多样化特点,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随时随地地进行移动互联网访问。手机用户对手机上网的黏性以及上网的时长不断增加,手机上网常态化特征进一步明显,手机用户对手机的应用也逐渐从碎片化的沟通、信息类应用向时长长的娱乐、商务类应用发展。
2.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与用户的绑定关系更加亲密,具有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以及地理位置定位等的全新服务模式,并且还能大量详细记录用户的信息数据甚至包括隐私信息,一定程度
3.移动互联网使应用管理更随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移动终端应用的下载及安装的封闭性[1]。可以支持多种应用的下载安装,限制条件降低。
4.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以及交互能力,拥有独特专业化移动网络能力,具有超强的SNS特征。
三、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移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网络垃圾,影响信息安全
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随意下载安装,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移动互联网网站中存在大量的消费陷阱以及不安全、不健康的网络垃圾信息。移动终端的软件或者应用中,在查看广告时,经常会产生额外移动流量。网页中的木马病毒等会直接窃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经常出现自动定制业务的现象,甚至会有恶意收费的情况发生,虚假新闻广告、垃圾信息都会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传播。
2.移动互联网终端存在问题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与传统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存在差异,原有的移动终端主要是通信网的辅助基础设施设备,但是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大多都是采用智能化移动终端[2]。并且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特点,从而也导致智能化终端的病毒入侵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范围日益扩大。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风险系数加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移动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样化移动终端快速普及的影响,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终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次,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开放化特点,也相应地增加了安全风险。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开始阶段,移动企业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问题上经常出现诸多信息安全事故,比如,色情信息的侵害等,手机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
3.移动互联网IP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移动互联网与原有的通信网不同,采用的扁平化网络形式,其核心内容是IP化。目前IP自身以及网络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化普及,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各种移动互联网网络攻击行为,给公众网络用户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移动互联网网络的核心网,直接关系到用户信息数据以及管理数据的传输,面临着移动互联网核心网被移动终端用户访问的问题。
四、分析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因素
1.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管理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仅仅依靠事后的处理,而事先预防的体制机制较为落后,没有建立出台规范化的移动互联网详细接入程序、手机病毒的管理等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现代化移动互联网的制度化以及法律化管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约与安全保护,不能按照标准化规定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企业的切身利益进行统一协调,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移动互联网的大量信息数据安全。
2.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管理不科学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软件种类越来越多,第三方软件的研究开发人员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他们更多的注重商业发展需要,应用软件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加大对第三方软件的控制管理力度,很难保障其自身的信息安全。比如有些软件随意读取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录音功能或者通话记录,甚至调取摄像头等。
3.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比如,在云存储应用中上传涉及隐私的文档、视频和照片等各类信息,盲目登陆各种免费的移动无线网络,下载软件后对其默认调取的隐私数据权限管理不及时进行设置调整,在智能化手机中传播各种小游戏和文件以及随意浏览智能手机中的网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安全的危险系数。
五、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立法管理力度较差,没有很好的统一协调机制,将目前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利用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性以及权威性较差,没有明显的约束力。因此,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有法律的约束以及保护管理。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管制的最有效手段,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的信心安全管理立法制度,协调好移动终端客户与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合理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最大限度的将互联网安全以及互联网信息安全区分开来,制定独立的法律法规。比如,移动互联网终端手机实名制的严格落实,确保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要进行不断完善,建立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独立法律等。
2.加大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管理力度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力度要不断加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移动终端中智能手机应用的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管理,充分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链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以及销售环节的工商管理,国家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加大查处工作的管理控制力度,若出现安全问题,必须按照标准制度严肃处理[3]。尽快制定出完善的司法方面管理措施以及处理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的宣传培训,可以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等方式,强化政府以及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教育培训。重视移动互联网办公企业以及政府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管理,严格控制移动互联网信息数据泄密问题,充分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3.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结构上的全覆盖
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安全控制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管理结构,在原有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优化调整,建立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结构,完善管理结构的控制内容。比如,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移动互联网风险系数分析研究、安全控制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及安全需求审计研究等内容。对多个方面实现全覆盖,包括移动互联网管理层面、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以及安全管理策略层面等,还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网络平台、软件应用平台、网络通信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等。对移动互联网的新业务以及新技术运行前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评价,在信息安全要求符合标准化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广泛应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六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移动应用开发 软件技术 CDIO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移动互联网软件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尽快培养和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移动互联网相关岗位的人才,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 就业方向能力与素质要求
通过到多个移动互联就业单位调研,一起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技术部经理和高级工程师等确定了移动互联应用方向可以从事的主要的就业方向和能力素质要求。
2.1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
主要工作任务是能完成移动开发/嵌入式平台的选型、移动应用程序UI设计、开发、程序测试部署和工程文档书写。要求熟悉掌握相关移动开发语言和及工具、掌握移动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流程、掌握故障诊断、分析、隔离、排除的一般方法、流程;有良好的文档书写能力,有较强的英文阅读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2 移动web开发方向
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完成数据库的设计;使用相应的开发环境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能进行Web界面交互设计;Web系统的测试、部署;熟练工程文档的撰写;要求熟练掌握Web开发语言以及开发环境的使用;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技术;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开发框架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熟练进行Web交互界面设计;有较清晰的程序业务逻辑分析思路,能合理的编写程序流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2]。
3 人才培养目标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和商业服务等企事业单位的Web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岗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软硬件开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能从事移动及嵌入式设备的软件设计开发、移动网站的搭建、移动Web应用、移动智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以及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4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结合CDIO理念以培养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CDIO理念为基础,构建面向就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
5核心课程
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按照“核心+岗位”课程体系设置方法,以工学�
课程以Android移动开发为主要技术路线,这方向的课程主要包括:Java程序设计规范、Jav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跨平台开发实践、移动应用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以Java为主要技术路线,从移动开发基础,到服务器端编程,然后进入移动开发实战、还涉及跨平台开发技术、此外还开设移动终端操纵硬件的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为学生今后从事物联网应用领域打下基础。
此外还开设专业所需要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系统维护、软件UI设计,Web交互式设计开发等课程,学生将来毕业也可从事移动或Web的前端设计,技术支持与维护等工作。
6 项目与考证
学生在大学三年,需要完成一定的项目设计开发,要求从简单到复杂,并考取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毕业,项目与考证要求如下:
(1)Web应用开发(初级、简单);考核时间:第3学期;支撑课程:Web应用程序设计。
(2)移动应用开发(中级、综合);考核时间:第4学期;支撑课程: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3)移动互联网开发(高级、产品);考核时间:第6学期;支撑课程:移动应用开发实战毕业设计。
(4)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工程师;考核时间:1-6学期。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初级);考核时间:2-6学期。
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考核时间:3-6学期。
7 结论
本文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根据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相关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此外,还需要实训环境的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新地课堂教学,才能培养更多的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栋梁。高职移动互联网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息产业,2013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TAM 营销策略 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
1引言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行业热点,互联网的移动化和移动的互联网化不断推动着这一融合趋势。与移动通信相比,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没有围墙的花园”;相对于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和“位置跟踪”,也可以无处不在。移动互联网凭借“随时、随地、口袋中的互联网”的特性,将在未来数年大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消费模式、商务模式等,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
移动互联网有两种:一种是宽带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通过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采用HTTP协议接入公共互联网;另外一种是采用WAP协议的互联网(窄带移动互联网),终端主要是手机――由于可以移动接入,因此具有更强的无处不在的能力,可以演绎出更多的固网所不能提供的应用。
目前,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及手机零售商等都参与到移动门户服务中来。按照UMTS组织的分类,移动门户有以下五种类型:(1)移动内部网/外部网门户:提供到公司局域网、虚拟专用网和因特网的安全的移动接入。典型的服务包括公司电子邮件、培训和客户关系管理工具等。(2)客户信息门户:提供设备无关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内容接入。典型的应用包括音乐、短剧/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等应用。(3)多媒体信息服务门户:提供非实时多媒体接入,从而允许第三方内容提供商进入。典型的服务包括多媒体贺卡、视频点播等。(4)移动因特网门户网站:提供到内容服务提供商的移动接入。典型的服务包括浏览、游戏和移动互联网等。(5)基于位置服务的门户:使用户能够找到其他人、交通工具、资源、服务或机器,也可以使其他人找到用户,或让用户通过终端或媒介鉴别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典型的服务包括救护服务、资产管理和局部购物信息等。
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内容,使得移动互联网确实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这两个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优势所在,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 国外移动互联网
当前,随着3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亚洲和欧美的主要移动运营商相继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回顾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日韩的移动运营商可谓开风气之先,其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日趋丰富,产业合作日益完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领头羊。
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开始于1999年2月NTT DoCoMo推出的i-mode服务。在全球许多运营商还在开发基于WAP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之时,i-mode采取了标准的HTML互联网格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加快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到2007年6月底,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日本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互联网的收入就超过10亿美元。到2007年底,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8万,占移动用户总数的87%。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的报告,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及UGC、移动互联网与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
韩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韩国互联网发展研究机构(NIDA)的调查,到2007年6月,在韩国的互联网用户中,有46.8%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占移动用户的比例为51.3%,比2005年9月提高了10个百分点。根据NIDA在2007年9月的最新调查,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
2.2 国内移动互联网
在2008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8月份,中国固定电话已经达到了3.5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6.16亿户。综合中国移动和各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2亿左右,其中活跃用户约8000万,占全部手机用户的15%左右。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超越传统互联网,相应地其产业价值也将超越传统互联网。
正如通信专家侯自强所说,近年来,我国WAP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很快,目前用户可以在WAP移动互联网上得到几乎全部的互联网体验。主要门户网站都开通WAP手机版,如新浪、搜狐、腾讯、央视国际、新华网等,专门的WAP网站有空中网、3G门户等。用户可以通过Hao123导航门户方便地找到并进入所需要的网站,浏览网页(新闻、财经、小说、体育等)、看博客、写博客等。在搜索方面,百度、Google等均有手机版。有些网站如网易、雅虎等已经开通了用手机查阅邮件的服务。QQ和MSN等即时通信也支持手机。在手机游戏方面有当乐、手游等。一些Web2.0网站也开始支持手机上网用户,增加了无处不在的便捷性。手机视频可以提供广播、点播、视频共享等各种业务,如3G门户的GGLive可以提供流畅的视频广播和点播业务,而秀蛙可以通过手机上传提供视频共享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得到从地图位置搜索、车辆违规查询到在线翻译的各种服务,应有尽有。Google的手机版使得手机用户可以即时下载卫星地图,配合GPS定位实现直观便捷地导航。
目前,国内有大量的移动应用尚未应用,为今后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具体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3基于TAM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
3.1 信息科技采用的理论视角
在信息管理领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人采用新兴信息科技的因素。信息科技研究采用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理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以及科技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等。理理论由Fishbein及Ajzen(1975,1980,1985)共同发展而成,主张人是“理性”的个体,当行为本身是有意志且自愿的时候,就会受到态度与主观规范的共同影响。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某� Davis(1986,1989)以TRA为基础,探讨认知情感与科技使用的关系,发展出科技接受模型。TAM主要用来了解外部因子对使用者的信念、态度与意图的影响,进而了解影响科技使用的情形。该理论主张使用者接受信息科技是以使用者的知觉作为基础的,即使用某项科技的意愿主要受到知觉有用性及知觉易用性的影响。
3.2 科技接受模型
Davis在TRA的基础上,延伸了“态度-行为-意向”的关系,提出了TAM。该模型旨在解释和预测使用者经过一段时间与系统交互后接受信息系统的情况,试图研究人们为何接受或者拒绝信息系统,解释信念因素(预知信息系统有用和使用方便)与使用者的态度、意向和真正使用计算机行为之间的关系。
TAM认为人的态度Q定了他的意向,而意向又进一步影响行为,其主要因素可分为:(1)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指一个人相信使用特定系统会提高他工作表现的程度,并可在其组织内提高工作效率。(2)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指一个人相信使用特定系y可以免于努力,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TAM提出个体真正使用信息系统是由意向决定的。意向由个体对信息系统的态度和感知信息系统有用共同决定;态度由感知信息系统有用和感知信息系统使用方便两个信念因素共同决定;感知信息系统有用受感知信息系统使用方便和外在变量影响。外在变量有任务、使用者的特性、系统设计特征等。
3.3 基于TAM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
由于TAM的有效性,一些学者基于TAM对用户接受互联网、网上购物、移动商务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与接受信息技术相比,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其不仅涉及用户自身的因素,如用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生活方式、个性、动机、信念、态度、意向、评价标准、社会和文化等;而且涉及移动商家的因素,如公司大小、声誉、知名度、网站设计等。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如: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成熟性,大量信息及时传输和交互的可行性,用户的成本,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的政策和法律等。
基于TAM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点:
(1)突出“移动”特点
移动互联网有其自身的特点:移动性和直接性,只有抓住这两大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网上交易。移动性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无线移动网络及手持设备的使用,使得很多与位置相关、带有流动性质的服务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信息资源的有效访问和随处漫游的个人通信,其竞争优势往往集中于后者――随处漫游,终端位置不受限制。直接性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在移动物流领域,通过对货物、服务甚至人的位置跟踪,帮助决策者决定货物的送达时间和地点,直接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从而缩短送货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运送成本。
(2)加强“感知有用性”宣传,提供差异化服务
感知移动互联网有用是一个影响用户态度和意向的关键因素,是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移动互联网只有使用户感到真正有用,用户才会接受和选择它。移动商家要充分利用无线网络传输信息的及时性与交互性,利用网络收集用户数据、追踪用户行为和态度的便利性,提供给用户及时、准确、个性化、有价值、感兴趣的信息和服务。商务网站设计既要满足用户搜索信息、对比信息的要求,又要提高用户进行网上交互的乐趣。移动商家可以开设移动购物、手机银行、讨论组、聊天室等,方便用户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沟通,增加用户的社会交互体验,降低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预感风险,培养用户的信任。
具体到企业运营层面,企业在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上对移动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其实有很旺盛的需求,比如惠普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管理调度上门服务工程师,可口可乐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集一线销售数据,中国银行为收款人提供温馨实用的短信提醒等等。
(3)重视“感知易用性”宣传,正确地定位客户
预知移动互联网容易使用也是一个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因素。由于用户在工作和休闲之余接受其它服务的时间有限,无线、有线网络的出现可能使用户面临信息过量危机。用户在接受移动互联网服务时,迫切要求努力少而效率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用户拥有的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的经验比较少,所以预知移动互联网容易使用对我国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如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购物、移动社交网、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要根据其技术特征、自身功能特点等设计得尽可能易于使用。
(4)有关便利条件等其他方面的宣传
各类移动互联网业务应该把减少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作为首要目标。比如:使用移动互联网购物时,购物便利应该包括方便进入网站、方便搜索商品信息、方便地用移动设备进行购物、方便地撤销定单手续、方便付款等。网站设计首先要提供给用户简单易懂、易学、易操作的购物方式;其次,提供简便易懂的交互界面,更多地采用图案和标识来帮助用户迅速学习和理解交互界面。整个商务网站要精心地选择使用的文字、色彩,确保文字通俗易懂,布局坚持统一的风格,以方便消费者迅速查找。
另外,预想好玩是吸引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等,所以移动互联网提供商应该使用好玩的节目或者好玩的游戏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4总结
总之,从移动互联网科技接受模型(TAM)出发的营销策略,从有用性和易用性两个方面反映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提出的客户要求,能较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只有在坚持这两个方面的前提下,结合消费者的“态度一行为一意向”的消费心理,开发出受消费者欢迎的技术、服务和产品,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才能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F D Davis.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results[D].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86.
[2]F D Davi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e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13): 318-339.
[3]汪卫国。 电信研究院:日韩移动互联网发展扫描[J]. 中国新通信, 2008(8): 72-74.
[4]章勤俭。 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5]吕成华, 左娟。 移动互联网商用模式剖析[J]. 通信世界, 2007(26): 10-11.
[6]袁雨飞, 王青为, 胥正川等。 移动商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陈德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通信产业竞争与管制。
席利宝: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任北京德知林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八
【关键词】电信运营企业;移动互联网;策略
前言: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宽,民营企业开始逐步进入到电信行业,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通讯格局,对于移动通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许多传统的行业已经逐步走向灭亡,现如今,移动通讯业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语音业务收入逐步减少,而电信运营商的原有的主人翁地位也在一步步被削弱。不仅仅是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这个巨大的改变,需要作出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解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以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为基础的,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概念界定
1.1 电信运营商
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是指能够提供通讯服务的公司,包括提供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以及互联网的通讯服务,当前在中国最大的三家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
1.2 移动互联网
将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结合起来,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网络登录的方式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以及互联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巨大的消费市场,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必然会带来新的发展奇迹。
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2.1 高便携性
由于移动互联网小巧轻便,使得其具有加高的便携性,不同于PC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可以在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里伴随着使用者,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网,具有较大的便利性,这种便利性是PC上网不能够达到的,更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2.2 隐私性高
在利用移动设备上网时,用户的隐私性可以得到更高的保护。不同于PC上网时信息的开放性,利用移动设备上网时,在进行数据共享时用户的有效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都得到了保障,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不需要进行共享也不需要别人知道,具有较高的隐私性。
3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3.1 移动互联网成为行业发展主力军
移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集中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无线接入能力的逐步提高,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步取代了互联网,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的主力军。根据2012年行业发展报告形势,自2010年7月起,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并迅速超越了PC互联网的用户数量,这是移动通讯与互联网共同缔造的神话,代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3.2 手机发展非语音化
利用移动通讯与互联网的结合,开创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移动设备上网具有较高的便携性以及较高的隐私性,使用方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步得到扩展,现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利用手机上网,手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语音化的趋势,手机的语音业务收入正在不断减少。
3.3 影响范围广
移动互联网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发展,用户逐步增长,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的主力军,呈现出一种社会化大趋势,并逐步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影响广泛,对于所有的业务几乎都有影响。
3.4 行业竞争呈现新趋势
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改变了原有的运营商竞争格局,不再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的行业内部竞争,而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以及IT设备商三大主体共同构成的竞争环境,由于三大主体的发展策略、发展路径的不同,共同构成了新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竞争主体改变原有的竞争策略,适应新时期的竞争环境。
4 我国电信运营商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
4.1 以网络建设为导向,构建基础设施
新的时期,用户对于网络的要求更高,高速的宽带对于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的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当前电信运营商所要考虑的问题。各个运营商的宽带速度如下表所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各个电信运营商开始思考如何增加内容服务,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今世界,高速宽带的兴起,使得互联网的新服务成为了现实,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新的时期,电信运营商应当将优化网络建设,提升宽带速度作为首要的任务,不断提高宽带速度,保障用户需求。因此运营商要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4.2 创新终端策略,开创新的发展点
作 利用iPhone手机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为中国联通带来了众多的高端用户,这些高端用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国联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收入。
(3)实现内容应用多元化发展,促进长远发展
目前,作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移动互联网内容以及应用的增值服务的快速多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消费主体以及电信运营商是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体,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发达城市提供免费的无线网、打造无线网络社群。利用多种移动搜索平台来实现互联网覆盖,使得用户最是随地都可以进行网络搜索,增加用户黏度,使得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逐步演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服务促进移动互联网的新发展。
5 结语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所以运营商要积极的调整心态,不断进行创新,保障用户需求,维护客户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于资源的整合,不断开发潜在客户,扩大消费市场。同时运营商要不断加强对于自身的品牌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韩冰。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J].分析改革与开放,2013(01).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九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中韩比较 发展策略
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传播形态和大众舆论格局,信息传播由单一传输变为互动共享,消息的源头更多更广,具有移动性。由于互联网的反中心、反控制特点,舆论热点经过互联网的外溢与融合被极度放大。因此,只有把握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脉搏,疏导舆论走向,创造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才可能在网络发展与融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趋势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技术、终端、产业、内容、服务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在未来的几年,移动互联网会以比传统互联网更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互联网,而是作为其有效补充,在将来,会由于移动互联网更符合需求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地位和角色将发生微妙的调整,移动互联网有机 该状态也同样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内部,未来将形成2G、3G和4G并存的局面,与传统互联网走上融合发展的道路。
中韩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策略比较
放眼世界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中国的近邻,韩国是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新世纪以来,韩国移动互联网起步较早,业务应用日趋丰富,产业合作日趋完善,用户规模急剧上升。由于文化、历史和地缘上相近,韩国移动互联网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学习和借鉴,从网络的升级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从联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各环节到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网络、平台和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韩国移动互联行业已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些挑战,并形成了一些值得后来者借鉴的方案。
纵观移动互联网行业本身,运营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政府部门也是奠定基调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政府的引导和运营商的作用两个角度,基于中国和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比较,提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几点策略。
(一)政府的良性引导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国政府在电讯市场的发展中一直全力助推,适时裁定,引导了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运营商、生产商之间的关系的良性发展。
CDMA和WCDMA的先后采用和发展都是政府在起推动作用。CDMA技术初期,全球范围内应用不广,而韩国政府看到其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里程碑意义,将其选定为核心技术之一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信息通信部还立法将公共软件开发项目的允许利润率从原有的10%提高到法定最高标准25%,以扶持本国软件业的开发,有效地推进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通讯行业管理部门应该看到现今的不足和机会,积极引导行业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及智能终端应用创造更大空间。
1、平衡运营商竞争关系,非对称性管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韩国政府所扮演的仲裁者角色,体现在扶持弱小运营商的政策上。1996年1月,正是SK电讯作为韩国电讯业的老大在韩国推出了世界首个商用CDMA移动电话服务(2G)。当SK电讯强大到别的运营商无法生存的时候,韩国政府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带号转网政策。韩国的特点是:采用不对称管制的方法,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只允许主导性运营商SK电讯的用户单向转网到KTF和LG电讯;半年后,才允许KTF的用户向另外两家运营商转移;一年后,最小的运营商LG电讯才开始执行带号转网政策。①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经过不断洗牌也在朝着平衡力量的方向发展,但是应更好地让利于用户。
2、引导新技术。开发新技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的3G甚至4G技术。
3、引导运营商向国际化发展。由于韩国市场和客户数量的局限性,韩国政府鼓励运营商开展海外合作,用优质的亚洲落地服务满足了大规模的欧洲移动互联网用户。随着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G业务的深入合作,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潜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4、引导运营商平衡地域差异,帮助中西部落后地区;或者政府直接补贴,以缓解我国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的问题。
(二)运营商发挥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导作用
只有运营商作为核心环节,在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环境中与终端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竞争,链接政府和用户等上下游环节,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良性合作,带动技术、内容、应用的全面繁荣。
1、技术革新。从技术的商用时间来看,韩国发展3G已有10余年,而中国只有2年。但是韩国因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而中国则飞跃式发展直接选用最先进的技术,因此两国现今采用的3G技术差别并不是很大。但韩国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始了4G网络的试运营。中国移动采用了自主研发的TD-SCDMA技术,目前的速率还达不到CDMA2000 EVDO和WCDMA速率,但是它对中国在4G方面的研发起到了技术积累的作用。
国内运营商应提升自身在新技术方面的竞争力,提供更快的速率、增加稳定率、加大网络覆盖面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发展方向的4G技术。
2、产业链合作,减少内耗。协调与终端生产商的竞合关系是韩国运营商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韩国,各运营商在开发新业务时,也会在业务的规划中重点研究新业务对手机的要求,以引导其他手机厂商生产。如SK电讯与终端厂商的合作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补贴,让用户用较少的钱,可以买到有新功能的新型号手机,但用户必须在SK电讯网络上使用服务;二是提前在SK电讯旗下子公司生产的手机中推广一些新的应用;三是通过SK电讯店来推销这些手机。②此举不仅节省了运营商的销售成本,而且由于SK电讯的店都采用特许经营形式,店全部业务均来自于SK电讯集团,所以店对SK电讯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推荐也是倾尽全力,为SK电讯的数据业务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进一步下调资费。中国和韩国的3G资费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讲,韩国的3G资费还是较中国的3G资费较便宜,而且韩国的三家不同运营商,分别专注于高、中、低端用户,对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套餐,从而使所有国民都能使用3G。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推出的不限流量和时间的套餐,对3G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目前三大运营商都主要针对高端用户。中国移动所提供的低价套餐也仅是供用户体验一般的低流量业务而已,并不能体现3G相对于2G的优势。目前移动互联网资费过高仍是部分潜在用户尚未转化为在网用户的原因之一,而在带宽发展充分的情况下,资费下调之后造成的规模效益应能持平甚至超过高资费时期的利润。
4、培养用户意愿。通常情况下,新业务的发展有两方面动力――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而通信领域,用户大多无法预知需求,因此,大多数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需要运营商通过宣传、演示、使用等让其对新业务了解、认识并产生需求。在韩国的街头,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随处可见,营业厅里环境优美,设有新业务的宣传和演示,用户可随时进去体验新的通信业务。此外,移动运营商还经常走上街头进行宣传,让用户了解最新推出的业务。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用户对3G特色业务产生了较高的使用需求和意愿。为了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韩国的运营商还在网络方面大力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虽然起步不及韩国早,但是可以从服务上进行弥�
5、走差异化竞争道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资费套餐和业务组合。SK电讯和KTF都将市场细分做得淋漓尽致,它们均按照年龄对用户进行了划分。
中国移动互联网前景展望
随着3G发牌和重组的完成,中国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以流媒体业务为核心的视频等增值服务还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业务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空间,实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对于运营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全业务运营下的竞争热点。政府较重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政策支持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成熟。
基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通讯和互联网产业结合的必然走向,基于推进中国信息化进程和实现产业跨越的目的,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第二,我国具有良好的产业、市场和用户的条件和基础,应该选择新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在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实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核心能力;第三,我国提升移动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否构建自己主导的终端平台体系,并因此形成和领导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第四,目前情况下,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发挥优势,从应用和高层平台入手寻求发展突破,进而向下延伸,进一步强化优势、弥补短板,寻求深层突破。第五,能否有效整合包括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芯片制造商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是加速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创新进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张勇,《市场失衡加剧 非对称管制应择机而行》[J].《世界电信》,2008(9)
②凤凰网:《韩国:高度细化的3G套餐及应用》,tech.省略/s-
pecial/2010-517teleday/detail_2010_05/14/1519435_0.shtml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十
如果说,“向互联网进军”在2007年还只是中国移动的一句战略口号,在2008年,这已�
4月23日,中国移动联合软银和沃达丰,在北京共同创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据介绍,建立此实验室的目的在于加速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商用化进程。
联想到近期业界一直有传闻,中国移动正在组建独立的互联网子公司“移动互联”,运营其麾下即时通信、实名社区、有线无线广告以及139邮箱等四大移动互联网产品。由这两条新闻,我们会发现,中国移动正在尽量抛开传统运营思路,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寻找一条新的路径。
移动与互联网的“合流”
“互联网移动化或者移动通信的互联网化是一回事。”4月12日,出现在2008博鳌论坛电信分论坛上的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如是说。
德瑞电信咨询总经理阮开利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中国移动的互联网战略,本身就是移动信息化战略的一个部分。
此前,在去年11月底的首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王建宙就曾描述过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合流”。他认为,在终端层面,移动终端正在逐渐PC化,其功能和应用越来越像PC一样复杂;在网络技术层面,移动网与互联网的网络演进均趋向以IP技术为中心,无线网与有线网络趋向融合,其间区别将逐渐模糊;而在用户体验层面,二者的内容与应用体验也在趋向一致。王建宙认为,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技术的融合趋向,终将使移动网与互联网密不可分。
如今,二者的融合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根据中移动财报,截至2007年年底,其无线音乐俱乐部已有高级会员3546万,飞信活跃用户1281万。
规模化导致专业化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梁雄健认为,当移动互联网产业达到相当规模,产业主体会更加注重专业化。“独立出互联网业务公司是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举动,是专业化分化的结果。”
事实上,中国移动已经有独立运营的卓望公司,负责其互联网增值业务拓展和维护。卓望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的部门并没有收到任何相关于组建互联网子公司的消息和文件,或许这次组建的互联网公司将完全独立于卓望。尽管卓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也是独立运营,但是以项目组为机制并归属相应部门管理。分析者认为,将移动互联网业务独立组建公司,一方面可以应对市场需求,让互联网增值业务的发展更市场化,“放开手脚”,加速转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在电信重组之后将极其惨烈的“全业务竞争”。从昔日经验来看,尽管从飞信业务的爆炸式发展,再到社区广告的大力推广,都证明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但许多专家
“中国移动对互联网业务应用的布局并不明朗,”梁雄健指出,“目前,欠缺成熟的正是商业模式和执行思路,这也许是中移动对互联网应用市场布局的真正原因。”
艾瑞电信分析师张燕玲认为,最近来自互联网的多方面挑战,如独立WAP网站的冲击,移动梦网的黏性不足,互联网对增值业务的分流,电信重组后固网运营商的加入等等,都验证了中国移动对互联网的措手不及。计世资讯通用产品研究部主任、资深分析师杨海涛则表示,相比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存在专业化不够的劣势,这一点必须得到改变。
中移动海外“引援”
从专业的通信公司到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发展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相匹配的网络发展。王建宙曾表示,二者融合以后,有限的无线资源和大量的用户、QoS带宽间的矛盾,是中国移动接入系统必须缓解和解决的关键课题。与PC对固定互联网的作用一样,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中最重要的设备,一个拥有友好界面、能耗低、可管理的手机,将是移动互联网成功的法宝。
另一方面,网络IP化能够节省运营成本,并能够适应大量新业务快速出现和业务生命周期变短的新局面。这就要求运营商必须在新的平台上寻找业务创新体制的革新。
阮开利认为,国际知名运营商的先行,可以帮助中移动找到可供效仿的成熟服务模式,如沃达丰的电子邮件、移动办公;T-Mobile的跨国企业管理系统;BT的面向大型/中小型企业的综合信息化平台。这些先行者可以给中国移动种种启示。
而最近“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成立,也正好印证了阮开利的建议。据了解,中国移动、软银和沃达丰三家通信运营商将基于新兴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共同确定创新开发计划,并希望以此鼓励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开发更好的基于移动运营商独特能力的创新应用。
据介绍,新组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将重点关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如移动微技(MobileWidget)业务。微技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有很强功能的小应用,它可以使用户更加方便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合作三方期望,微技平台项目可以实现不同的微技应用在多个手机平台或操作系统上无差异的运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客户的安全和隐私数据,实现网络服务与终端软件的有机结合。
CP/SP的机会
张燕玲告诉记者,GOOGLE和苹果等公司来自互联网的运营模式的成功,也使中国移动受到启发。中国移动将会向互联网学习很多东西,这一点将尤其表现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上。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十一
摘 要:该文就移动互联网的开发平台的产生和主要特点做了阐述,然后结合其同现有移动终端业务应用的部署、流程,对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云 用户界面 集成开发环境 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051-02
1 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技术多、门槛高、终端设备多样,适配困难,用户体验差、研发成本高、困难等问题[1],采用云服务、HTML和移动中间件技术构建一个集开发、测试、为一体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门槛、屏蔽多终端适配问题、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周期、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项目风险。以云的方式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研发平台,包括开发平台、平台和运行中间件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云平台可以解决移动互联网提供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商、个人开发者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搭建、技术学习、运行等整个研发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2]。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简称MADP)主要解决如下诉求。
解决扩平台运行问题,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运行的目的,可以在主流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比如iPhone、Android、RIM、Window Phone7、Symbian等。
解决现有互联网开发人员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技术门槛问题、利用现有开发人员所掌握的技术(HTML、JAVASCRIPT、CSS)来完成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3]。
解决底层设备访问能力问题,采用HTML技术标准,通过中间件提供使用javascript访问移动终端设备底层能力,比如通讯录、摄像头、地理位置、媒体、通知等服务内容。
解决数据交互和安全问题,通过提供标准RPC、JSON、AJAX等技术框架实现不同应用之间、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交互问题;采用HTTPS、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技术解决数据存储和传输安全问题。
解决移动终端用户体验问题,提供统一的高性能和灵活的用户UI模板,提供在不同设备不同分辨率下的统一风格的UI组件。
解决各个设备访问方式差异问题,提供统一的接口,使用最基本的JAVASCRIPT来访问设备底层接口。
移动互联网在线开发平台(简称MODP)主要解决如下诉求。
解决搭建多终端开发环境困难问题,现有的iPhone、Android、BlackBerry、Symbian、WP7的开发环境都统一,特别是iPhone的环境搭建,需要特定的IMac机器和XCode环境,搭建环境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在线开发平台通过基于浏览器的OS技术来提供统一的开发环境,开发人员打开浏览器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区,减低开发难度和成本。
解决多平台开发技术门槛问题,采用标准的HTML、JAVASCRIPT、CSS、AJAX、RPC、OFFLINE等技术提供上所见即所得的基于HTML的在线开发环境,开发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掌握的技术(HTML)来快速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解决不同平台UI展示问题,平台提供多套风格的UI组件来实现在不同平台上达到同样运行效果的目的,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拖拽式方式的开发模式,实现快速开发和随时查看布局效果。
解决数据交互问题,平台提供多种数据集和数据交互的机制实现不同程序之间、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问题,保证数据在安全、高效的模式下运行。
解决程序预览问题,平台提供在线的预览模式,通过源码、设计、预览三种模式之间无缝的切换,达到软件设计即开发的开发模式、通过预览功能实现测试先行、迭代开发等高效开发模型的应用目的。
在线平台解决不同平台程序打包、方式不同的问题,提供统一的在线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在完成开发完成之后,直接使用在线功能实现不同平台下程序的打包、功能。
解决各个appStore问题,平台可以把产品到不同的appStore商店中,同时提供在线的下载、管理等扩展功能。
基于J2EE、HTML5、云计算等技术,把IPhone、Android、BlackBerry、Symbian、WP7多平台、多终端、数据存储、数据安全、UI管理等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正在在一个统一的开发云平台[4],在此平台上,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开发出针对性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形成统一、灵活的、专业的、可靠的开发环境。通过平台,移动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快速的设计、开发、测试、预览和功能,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周期。
2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的结构分析
MADP平台的主要目标功能层次有:
(1)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核心云平台,实现高效开发、节约成本、降低门槛、简化过程。平台支持主流终端系统,包括iOS、Android、BlackBerry、Symbian、WP7等[5]。
(2)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计算框架、集群管理、虚拟化等关键技术的运用水平。
(3)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测试集成环境。支持源码导入、导出、支持离线存储。
(4)兼容HTML5技术标准,支持随时随地开发、保持用户数据状态。
(5)支持多人协助开发、项目分级管理。提供开发API、建立安全认证体系。
应用开发平台包含如下构件:
(1)移动开发中间件。
①兼容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至少支持iOS、Android和BlackBerry系统,利用中间件技术屏蔽各个平台之间的差异性,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
②提供操作系统基本服务部分,如核心库、数据库支持、媒体支持、音视频编码等。
③提供应用程序框架,包括应用程序管理、用户界面、应用引擎,用户界面和应用引擎的接口。
④提供良好的扩展机制,能够方便的在该中间件上增加扩展新功能。
(2)在线开发服务。
①研究云服务应用模式和在线开发模型,实现离线存储、数据状态保持,提供安全、稳定、可扩展的在线开发平台[6]。
②支持移动互联网中间件提供的所有接口,并能进行在线调用、设置和查看模拟效果。
③实现移动应用的在线开发,提供向导式、拖拽式、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模式。
④实现在线预览、多用户协作开发、云计算、云存储等模式。
⑤实现用户数据安全、传输安全、用户认证和授权等安全策略。
⑥采用WEB架构,至少支持50000人同时在线,1000个并发操作。
⑦支持千兆(TB)数量级文件的存储和备份,提供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信息安全控制及操作监控等功能。
(3)在线服务。
①研究在线服务的方法和模型,提供构建、分发、下载、安装、更新等功能,以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统一的在线服务[7]。
②与各平台Store无缝对接,一次性多平台的服务模式。
③采用WEB架构,基于开放API的模式对外提供扩展能力。
④支持200并发和千兆(TB)级数据量的存储和管理。
3 MADP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发的内容
MADP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
(1)不同终端平台版本的适应性。
(2)不同机型的适应性。
(3)业务安全性。
下一步要基于现有研发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扩展,包括手机终端系统的扩展,如iOS、Android、Windows Mobile等,在开发模式进行扩展,升级到提供基于云的在线开发、测试、模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一体化移动应用研发环境。
解决终端技术多、门槛高;终端样式多、适配困难;研发成本高、困难等问题,采用云服务、HTML和移动中间件技术构建一个集开发、测试、为一体的一体化服务模式,降低技术门槛、屏蔽多终端适配问题、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周期、提高服务质量。
下一步需要研发:
(1)在线开发服务。
研究云服务应用模式和在线开发模型,实现离线存储、数据状态保持,提供安全、稳定、可扩展的在线开发平台。
支持移动互联网中间件提供的所有接口,并能进行在线调用、设置和查看模拟效果。
实现移动应用的在线开发,提供向导式、拖拽式、所见即所得的开发模式。
实现在线预览、多用户协作开发、云计算、云存储等模式。
实现用户数据安全、传输安全、用户认证和授权等安全策略。
采用WEB架构,至少支持50000人同时在线,1000个并发操作。
支持千兆(TB)数量级文件的存储和备份,提供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信息安全控制及操作监控等功能。
(2)在线服务。
研究在线服务的方法和模型,提供构建、分发、下载、安装、更新等功能,以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统一的在线服务。
与各平台Store无缝对接,一次性多平台的服务模式。
采用WEB架构,基于开放API的模式对外提供扩展能力。
支持200并发和千兆(TB)级数据量的存储和管理。
4 结语
通过集成的、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是解决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多样性和可维护性的重要手段,最近该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都是国外的厂家主导。通过国内软件人才的努力,国产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也将在这个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吴伟。移动互联网业务与OMA技术标准[J].电信网技术,2010(2).
[2] 鲁维,胡山。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电信技术,2009(5).
[3] 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25(10).
[4] 陈鹏宇。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J].科技资讯,2011(29).
[5] 何永江。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模式[J].邮电设计技术,2011(10).
[6] 杨斌,刘海涛。云计算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作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12).
[7] 刘路。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引擎设计[J].电子制作,2014(4):157.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十二
关键词: 岗位群; 专业群; 移动互联网;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0-70-03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Internet. It represents 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direction of the Internet. Aiming at the demand and the trend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abil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vocation groups by analyzing the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hain. It starts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nd sharing of specialty groups, focuses on the reform ideas and methods of building mobile Internet curriculum system of "basic courses+professional courses+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 groups; profession group; mobile Internet; building of curriculum system
0 引言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与产业职业岗位联系紧密,通常会以产业内部分工特征划分高职专业,以“产业”对应“专业群”,“岗位群”对应“专业”,“岗位工种”对应“专业方向”,如此定义专业群系统对应的外部关系,可以对专业群、专业和专业方向做出准确的界定、设置和建设,也为高职院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我校原有计算机专业群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计算机类专业。自2009年开始,学校瞄准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和网络商务方向,但各个专业方向各自为政的状况日益明显,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学生跨界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协同,无法构建专业群集群优势。2013年为切合杭州市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新开设了移动互联网专业,并 同时,学校于2014年实施计算机专业大类招生,为移动互联网专业群搭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1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的需求,其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广泛存在为终端层、软件层与应用层三个层级;移动终端层主要由部件和整机两大部分构成;移动软件层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数据库、移动安全软件、移动中间件;而移动应用层是发展变化最快、最能影响用户体验感受的,也是企业商家关注最多、着力发展的层级,其按类别可以分为语音增值类、效率/工具类、应用分发类、生活/休闲类、位置服务类和商务财经类共六大类业务(见图1)。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有网络服务商、平台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信息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五类企业[2]。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中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从初期2004年的以网络服务商为主导,到2009年以平台运营商为主导,2011年以终端制造商为主导,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以信息服务商和应用开发商为主导。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应用开发者,因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真正关心的不是网络、平台和终端,而是应用。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超过8成,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巨大的用户基数,使得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社会需求井喷,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量将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仅就2014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仅应用开发类人员的需求量就超过200万,但实际从业人员到岗率不到35%,用人缺口巨大。
2 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岗位调研,总结出适合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四类典型岗位群: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岗位群和商务运营管理岗位群,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业专家共同深入分析,总结各岗位群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结论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培养定位是:以当前社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为主导,以培养移动互联网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以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
3 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
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人才要求整体较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还要求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质特征。
⑴ 勇于创新精神。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一个新兴行业蓬勃生命力的根源所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随时都会有新产品、新应用问世;随之而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营销、新需求等崭新事物都是对过往的颠覆性创新,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借鉴,创造性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⑵ 跨界复合能力。移动互联网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的行业,本身就是行业复合的结果,此外还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应用,因此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行业跨界、技能复合的能力,其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最好能具备多向思维,例如移动互联网商务运行人才需要具备跨行业、跨学科、跨媒介、跨渠道的行业跨界能力;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最好既熟悉手机平台,又熟悉互联网编程,对C语言、Java等编程语言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所谓的技能复合能力。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⑶ 学习适应能力。互联网行业本身极富变化,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迭代的快节奏行业,移动互联网更是将这种特性推向了极致。新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得到快速普及,也很可能在高强度的快速竞争中很快走向没落,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时刻都在极速变化,竞争对手无处不在,各类产品多如牛毛,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移动互联网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如此方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⑷ 个性化实现能力。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获得认可的产品都只能是强调个性化、具备鲜明特征的产物;从产品对象、用户需求,到功能架构、界面设计,乃至操作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是能更深入地接近终端用户的捷径所在。
4 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及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的分析,我们构建了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它是以“基础素质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岗位群实践课程”为模式的课程体系。图2是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图3-图6分别是专业群所对应的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媒体制作岗位群以及移动商务运营岗位群等四个岗位群的课程组成[5]。
⑴ 终端软件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3所示,专业基础部分是Java程序设计和移动互联网概论、移动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必修课,是为终端应用编程打基础的重要课程;移动互联网概论和移动操作系统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了解Windows Mobile、Symbian、Android、ios这些常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后序的编程课程作好铺垫;Android 程序设计基础以及后续的Android媒体编程和网络编程是本方向中最重要的课程,从面到点介绍了主流终端软件开发的方法和主要应用;最终以综合实训的方式来开发具体产品,关联并强化所学技能。
⑵ 移动网站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4所示,该方向将移动网站的开发划分为前端技术和后台技术。前端技术以网站前端技术为入门,介绍了移动网站前端开发的基本方式,并辅以在移动网站开发过程中使用广泛的HTML5与CSS3、JavaScript技术。而C#程序设计、Ajax程序设计和移动WEB应用开发以较容易掌握的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了动态网站搭建的主流技术。最后通过移动网站开发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生产出具体的产品。
⑶ 移动媒体制作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5所示,由于移动媒体以影视和动画为主,所以该方向的课程也围绕这种媒体的制作展开。美术基础和数字摄影技术作为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和构图能力;素材处理培养学生的影视、动画素材处理技能;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技术介绍了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视听语言、动画特效技术和影视后期处理培养学生处理视频的基本能力。最后通过移动媒体制作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⑷ 移动商务运营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6所示,该方向选取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中最流行的微商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以移动商务与网络营销实务、微店运营与推广作为核心课程,重点介绍了微店从建立到推广的整个过程;对微店装修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微店设计的基本手法;搜索引擎营销作为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创新创业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的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引下,探索了传统计算机类专业群转型移动互联网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力求摸索出一条让计算机类专业重获生机的改革道路。基于岗位群的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起点,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职业素养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可以采用大类招生分阶段培养的模式[7],学生在完成基础素质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学习后,根据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进入岗位群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差异化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39
[2] 李婷。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简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3.6:9-12
[3] 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49-251
[4] 顾卫杰。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30-131
[5] 戴浩。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云+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软件,2013.34(5):150-153
[6] 罗健文。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75-76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篇十三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产业发展 移动通信
从当前来看,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个人属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了更大的发展优势。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终端呈现出了智能化、多样化、普及化与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1 用户增长迅速,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与服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国内的智能手机用户在快速增加,根据艾媒咨询所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时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2亿,IDC预测在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将会达到5亿。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逐步的向移动互联网媒体转型。例如谷歌公司开发出了开源的系统安卓,腾讯、新浪等也围绕移动平台开发出了多元化的产品。手机应用变得越来越丰富,2012年11月时苹果应用商店总计有100万款应用产。在谷歌的应用商店play store中拥有大约67.5万款的应用,下载量达到了250亿次以上。
1.2 消费与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增多
智能终端普及速度想到快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各种应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如今与消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应用快速增加,使得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与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进行购物、订票、手机支付等各种消费与电子商务活动,同时这一趋势正在逐步的普及。
1.3 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跨界竞争,加速产业之间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涉及到多个产业,主要有移动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平台、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等等。整个价值链都变得更加的细化与开放,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与跨界竞争的特点。如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全球产业巨头都在积极的从多个环节上进行布局,并不断的在产业链的上下进行积极的延伸,同时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对用户的第一接触点的把控上。从发展策略上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的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将最好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到移动互联网中来,让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这些优秀资源。例如沃达丰所提出的Mobile plus战略。
2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2.1 加强基础建设,应对不断激增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
随着3G的普及与移动技术的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应运而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移动终端进行使用。随着智能终端与3G网络的快速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与移动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网络需要提供更大的带宽,使得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完成更多的事,并促使移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提出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同时需要对移动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跟踪以此来更好的、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对用户使用门槛进行降低
要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并要使得无线网络得到优化,让客户能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更加的舒心。对于3G、WIFI等覆盖需要继续增强,同时还必须要加快4G的试点工作,争取4G能够快速进行普及,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无线宽带体验;对于无线宽带的资费门槛进行降低,同时对于流量以及应用服务的消费进行大力的改善;通过终端定制以及合理的补贴方式,对智能手机与上网用户进行大力鼓励与引导。同进行积极的创新,加强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对优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的开发与创新。
2.3 注重移动安全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需要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移动安全软件市场增长相当迅速。国内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与相当广阔的应用程序市场,为移动安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以保证移动互联网可以健康的发展,并为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相对而言,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名性,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从技术、机制以及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进行重视,并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以能够确保移动互联网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3 结语
无论是从移动终端来看,还是从移动网络用户来看,移动互联网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信运营商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趋势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移动互联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平台【13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