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读《小城三月》有感(通用12篇)

2024-03-16 09:27:49 1级文库

读《小城三月》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小城三月》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小城三月》有感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一篇

  素来有人说,东北作家群是中国文化圈较为薄弱的一环。所幸,还有萧红这样的人物。文字在激荡,文字在徜徉,她用手中的笔与纸告诉你我:“这是我要的自由,这是我的黄金时代。”

  读萧红的《小城三月》,我感觉梦回故乡,每一寸土地都那样明朗熟悉。又或许因为同一家乡的缘故?她的文字读来都那样亲切自然。默默地读,静静地想,绿皮火车似乎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黑龙江畔。杨花三月,冰城故里,我回头,翠绿的原野上,翠姨似乎在对我笑......

  春天为何不早早地来?又为何不肯再多驻留呢?我在想,翠姨在想,大概所有人都这样想。“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也只是大概罢了。无疑,翠姨的美是含蓄内敛的,她的爱也是同样如此的。哪怕是小小的一双绒绳鞋,她总不是很快就去买了来,也许她心里早已经喜欢了。但是她看上去都像反对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

  关于翠姨,这是怎样一个扭捏哀伤的故事啊。她是没有读书的,所以她总是有许多事务向在学堂里念书的我请教。她是最最古典的东方美人,大家闺秀,一举一动俱有美感,一行一走皆有风情。她窈窕,沉静,可她又勇敢,她为了那双绒绳鞋找遍了全城,可真真到了家里的亲人代为定下了婚事时,她却又是不敢挣脱桎梏的了。

  她似乎是喜欢上了我的堂哥,可又爱的'无比矜持,不敢大声表白,不敢暗自关怀。情窦初开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原是订了婚的。纵使对堂哥哥有情又有意,可一切又皆是无法的了。翠姨后来勇敢地要求读书,可,读过了书,她却是日益憔悴的了。或许是,她从书中读到了些什么罢?有可能如人所言,翠姨是念了书才开始害病的。翠姨死在了书里,死在了知识里,死在了自己的怀里。或许吧。

  翠姨一面憧憬爱情,一面充满犹豫。一面在乎与堂哥之间的名分,可又一面拉住他的手。她是读了书,可又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她似乎是有些摆不开。

  明明,家里人讲:“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可翠姨就是走不出她自己内心的圈子,她最终也不敢与命运正面抗争。她逝去了,在杨花漫飞,榆钱飘满的日子里,与遗憾相伴,最终没等来自己的春天。

  翠姨,那样的翠姨,大概萧红落笔时,也并非只想写翠姨吧,那样一个晦暗无光的年代里,会不会有千千万万个翠姨存在呢?当新文化与旧思想相撞,迸射的灼灼火光必然让一众人眨不了眼,错不开神。

  “春天的命运就是这样的’’这不只是翠姨的悲哀,那大概是一整个时代的悲哀。动荡与太平共存,一切都容修待整。翠姨被定格在这里,等待下一个小城三月。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二篇

  又回到这儿了。

  蓝天、绿树、古岸、流水、粉墙、青砖、黛瓦、人家,似变未变,未变似变。稚童的记忆啊,早已湮没洪流中,化作了时光中颗颗尘埃,风吹过,便飘散空中不见了踪影。伸手想要抓住,却再也抓不住了。但那散片中,却隐隐闪现着你的容颜。

  笼子缝,笼子缝,笼子中的鸟儿,无时无刻都要跑来,就在那黎明前的夜晚,白鹤与乌龟统一的时刻,背后面对你的是谁?

  一个孩子被围在众孩童中,蹲着身子,蒙着眼睛,大声喊着:阿希!

  哈哈哈哈,众童欢笑。那个被唤作阿希的女孩子,上前几步,解下孩童头上的遮眼帘,揉着她的.头发,轻叹一声:你就怎么只会猜我呢?偏生还让你给猜着了,你哟!说着点了点我的脑袋,自觉蒙上眼睛,蹲了下去。

  其实我知道的,你是故意的,阿希。

  远处不晓得是谁,如此粗心大意,倾翻了砚台,墨,便恣意侵占了整片天空,久久不褪。

  我被阿希拉扯着向田间奔去,我揉着睡眼,打了个哈欠,囔囔道:阿希,你拉我过来干嘛呀,你知不知道现在天还未亮,真的很困。

  阿希没有理会我,继续大踏步向前走,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让我打了个趔趄。

  终于来到了田间。

  阿希拉着我,背对田间,眼睛不断瞟向手表,喃喃道快了,快了,快了。

  阿希将手放到我的肩上,叫我缓缓转过身去,于是,大片大片的白黄相间的我光亮跃入我的眼帘,跳进我的心田里。

  这是我承诺你的,紫阳。阿希面朝紫阳,张开双臂,颇有点指点江山之范。

  莫名的,我哽咽了。蹲下身,朝着阿希说道谁让你多管闲事。阿希只是默默环住了我,不动了。

  四月半,紫阳终放。

  今年,却再无紫阳再无你了。

  走过,四月半。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三篇

  在这个炎炎夏日中,我与姐姐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风景优美的海南岛。

  一下飞机,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酒店附近的沙滩。远远望去,碧蓝色的大海像一面光滑圆润的大镜子,映衬着附近高耸巨大的山峰和一片片飘忽不定的白云。这面蓝镜子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一顶顶的太阳伞,在远望时是多么的渺小,犹如一顶顶大蘑菇,生长于沙子之上。而那些躺在太阳伞下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蚂蚁,像在寻找着充饥的食物。

  走近观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波涛汹涌。银白色的浪花朝沙滩和岩石奔来,发出一声声啪打声,仿佛在演奏着一首海水交响曲。一颗颗金黄色的沙子围绕着无边无际的大海,似乎是一群求婚者,在向大海求婚。而大海却生气地啪打着岩石,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似乎在拒绝着这些求婚者的请求。

  我与姐姐充当觅食的小蚂蚁躺在大蘑菇下,欣赏着天上的云彩,那些云彩随着夕阳慢慢落下,变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灰紫色的、橙黄色的、淡红色的、粉紫色色彩明亮,五彩斑斓。那些云儿时而变成一匹马儿,半蹲着,似乎在等待主人骑上它,让它带着主人奔向远方。时而又变成一头大狮子,它的下方有着一头小狮子,大狮子屏息凝视,似乎怕有人会来伤害它的宝宝

  海南虽然不是最美的,但哪个城市能比得过海南在我心中的地位呢?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四篇

  微风从湖面上拂过,泛起丝丝涟漪,阳光奋力穿过云层的缝隙,直射在一片青葱翠绿上,初出的嫩芽被细细的绒毛包裹着,懵懂稚嫩。惟有夜幕垂临、万籁俱寂之时,借助月亮的点点微光才可见树木的圈圈年轮。

  双手捧着滚烫的白开水,白蒙蒙的雾气扑向我的脸,双眼渐渐迷失了方向。

  月光皎皎,澄净如水;远处稀稀落落的星星,四处散落。困意袭来,耷拉的眼皮催促着我赶快进入梦乡。黑暗中,窗前的雏菊散发出清淡的幽香,可原本薄薄的被子今天似乎承重千金,压得我喘不上气。努力翻了个身的我,扶着床沿艰难地坐起,望着挂钟,指针不偏不倚地指向十二。喉咙有些干涩,昏昏沉沉地脑袋仿佛随时会罢工,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着。漆黑的客厅仿佛潜伏了不少电影中的物种,我慌慌忙忙地按下开关,眼前瞬时间明亮起来,甚至有些刺眼。拿起水壶,向玻璃杯中倒入热水,哗啦我紧紧咬住双唇,打开冷水龙头,试图让冰冷的水抚慰被烫伤的疼痛,汗珠爬上了额头,眼眶中的眼泪似乎随时要溢出,为了不吵醒日夜操劳的父亲和母亲,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忍耐这份疼痛。这时,似乎是客厅的声响惊动了母亲,我手忙脚乱地关掉电灯,藏匿在门的.背后,手中刚拿起的热水的蒸汽有些模糊了视线。在朦朦胧胧中,我看见母亲瘦削的背影向书房走去过了一夜总能整整齐齐、恢复原样的书房。我的心中咯噔一下,原来母亲不明说的爱就是在暗中给我布置好了一切,包括打扫这个每次被我使用后都变得凌乱不堪的书房。我小心翼翼地跟过去,母亲微微倾下身,她的脊背也不再那么笔挺。月光映射的微光将她的脸照得愈加清晰,微微下凹的双眼,粗糙干燥的皮肤我的唇微颤着,淌下了眼泪,脸的涨红一直延伸到耳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手有些麻木,只是微微的一松,水杯连带滚烫的开水竟一起砸落在地上。母亲转过身来,眼神中的疲惫转化为惊讶。窗外窸窸窣窣的树叶还在晚风中摇曳,我冲向母亲,扑进了她的怀里。那一刻,我成长了。曾多次想表达的爱意卡于咽喉。是的,她不是最能干的母亲,也不是最漂亮,但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单单属于我的母亲。希望有一天,在我的羽翼之下,能够为母亲撑起一片天空。

  月明了,夜深了。至今仍旧无法忘怀的,就深深地埋入心底,那个月夜,那个背影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五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八月十五望明月,又是一年月圆时!

  月似玉盘,镶嵌在黑缎般的夜幕中,很圆很亮,真是应了那句月到中秋分外明。

  近几日,全家都沉浸在欢快的中秋节日气氛当中。特别是今天,刚刚收到小姨寄给我们家的一盒月饼。虽说月饼已经不是一个稀罕物,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意重,更何况是定居在江苏的小姨亲自邮寄的色、香、形、味俱美的月饼呢?

  于是想起了小姨在家的时候。每逢中秋的晚上,万籁俱寂,月色美好,月光温柔,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外婆这时总会把各种口味的月饼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等我们围过来,她老人家这才把圆圆的月饼切成均匀大小的细块,像花瓣一样地摆放着,煞是好看。大人们却并不急着拿着吃,她们聊着天,笑着看着我们争先恐后抢食,欣赏我们那生怕吃亏、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的馋相。

  此时耳边似乎回响着我和小姨吃着、闹着,小院洒满了家人的`快乐笑声,呵呵!

  小姨已离开湖北老家多年,本来说这次能回家过节的她,还是因为工作原因没法如愿,外婆的欣喜也由此变的失落,小姨的心情也是如此,她很想家却不能回乡,只能遥寄月饼表达思念。

  此时,我又想起了小姨,只是我无需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描述地那般伤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哈哈,我才不要那么悲伤呢!在这满月的银辉里,在这满格WIFI的小院里,我拿起妈妈的手机,打开聊天软件,拨通小姨的视频电话,喊道:喂,小姨,中秋快乐啊!和你说件事情啊,你的月饼买的太小了,都不够我们吃的啦!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六篇

  因为喵姑娘约稿,想要把写318的那篇拆成两篇,一直没找到什么新奇巧妙的办法(或者说书写的新鲜感已经过掉了),这几天都过得很郁闷。

  去翻萧红,希望借点灵感。她写人写事多情而富于趣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故事是她写的:行文的方式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绪不可能是别人。

  读了篇《小城三月》。写一个年轻姑娘,萧红的远房小姨,样貌和心地美好而纯净,许了个富家儿子,又暗恋自己的小辈:萧红的堂哥。堂哥虽说是个小辈,年纪也和她差不多。这两个年轻人,只有叫翠姨的小姨知道自己怎么了,然后就慢慢瘦了,慢慢病了,慢慢地死去。翠姨死掉后,堂哥哭了很多次,却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写得好厉害哇!

  这篇小说里,萧红以一个章节的篇幅铺陈东北的.春天来了,树如何绿,草如何绿,风如何暖,姑娘们如何乘着马车去选衣料,做春衣。最后一句:“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真是好厉害哇!

  读最后一章时,想起沈从文,他写湘西有种很奇诡的风俗,叫做“落洞”,“落洞”的都是些年轻未出嫁的姑娘,独自在水边洗衣服或者山林里拾柴,被山神、树神或龙王看中,落了洞的姑娘于是就病了,慢慢地瘦了,慢慢地死去。这种死法,就叫做“落洞”,大体上是被神秘力量娶走的意思。

  记得沈从文也分析了这种神秘的“姻缘”,大意是,年轻姑娘敏感而富于幻想,“落洞”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抑郁症。

  《小城三月》里的翠姨,也仿佛是“落洞”了。

  沈和萧,都好神奇。

  看得我眼泪汪汪的。

  另补:

  曾老师说,我对《小城三月》的解读不对。我把他的意思抄在这里,给也爱萧红的同学们参考。曾老师很少直接发表看法,基本上我的读书笔记他会点个赞,最多说一个字:好!那样子实在象个鼓励你大胆说出看法的老师。

  他说《小城三月》其实是这个意思:“具体论证需要很长的文本分析,略去不说。我直接说结论,第一翠姨不是幻想,第二堂兄很清楚。在这个结论上继续推进,萧红不是批判万恶的旧社会及其婚姻制度,而是批判男性,甚至是经受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男性(这篇写于香港临终前,可结合端木蕻良的表现)。”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七篇

  三月春光美,情窦初开,煞憔悴。

  从未有过一种心境,像满怀渴望大胆追求那般撩人心脾;从未有过一种风景,像少女怀梦笑靥盛开那般美丽动人;从未有过一种爱情,像郁结在心相思成疾那般伤感悲恸。

  《诗经》中说:维以不永伤。可是翠姨,一个令人心疼的女子,被有始无终的爱情折磨、成伤乃至干涸而死。

  她很朴实,却也喜欢新鲜的流行的东西;她很腼腆,却也能为一双鞋执着地跑遍全城;她很勇敢,却怀揣爱情从不说出口;她依从父母,面对包办婚姻只有暗自嗟伤;她没有过人之处,但在精致细节的刻画下愈显动人;她没有太多的话,没有太美的相貌,但她那悄悄沉淀至死不渝的爱情让她焕发生之光辉,死之哀伤。

  萧红的刻画很细腻,虽从“我”的角度侧面述说翠姨,但翠姨仿佛生活在了我们身边,形象鲜明生动,我们为之感慨复叹唏嘘不已。

  我不想把这样一个形象附以过多的时代背景和封建特色,仅仅从人的角度她就足以让我们辗转缅怀。

  我见识过许许多多让人感慨的爱情,如崔莺莺誓死不屈的爱情,杜十娘破釜沉舟的爱情,林黛玉悲伤辛酸的爱情,子君冲破世俗的爱情,简爱坚强勇敢的爱情,等等。可翠姨的爱情又是区别于这些多种多样的爱情的。她不喜欢母亲给她定下的婚姻,却接受了,而又迟迟不肯完婚;她跟表哥相爱,又从不表露,只是一味地喜悦,一味地哀伤。她像一棵风雨中的小草,凄凄地摇晃,不屈不挠又无比沉痛地生存,终不堪忍受抑郁至死。

  看完这篇小说之后,我久久无法从悲伤中返回,我为翠姨的死和整个世界的懦弱而悲伤。可是过后当我重新回忆,我发现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翠姨的微笑,悠久而甜美的'微笑。

  她已经挣脱了现实的樊篱,摆脱了躯体的困扰,她的灵魂永生,她可以在精神上延续她的爱情、她的生命。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念君兮君不知”。而生之所依、爱之所伏却让翠姨得以永生,她再不必眉头深锁而可以永久地微笑。

  三月的花开了,三月的花又谢了。翠姨的爱情之花开了,随风消逝而去,却又开遍了整个星空。

  我想这便是永恒。

  没有禁锢,没有纷扰,像樱花盛开般烂漫;没有痛苦,没有哀伤,像挠拨金鼓般高亢。

  只是生命,维以不永伤。

  在这样一座小城中,三月的花开了;在这样一座小城中,翠姨的爱情之花开了。

  在这样一座小城中,悲情下的妖娆之花开了。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八篇

  课文中萧红的《小城三月》这部作品,反复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心里都会有莫名的失落,从初读时的隐约的伤感,到最后似乎变得有一些沉静,就像许多外国小说一样,被时代背景所压迫,深深的无奈,人性想要挣脱枷锁触碰美好时却友被巨大的压力所牢笼住。

  终是被时代所绊住,悲剧收场,外国小说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艾米莉·简·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就类似这样,不过不同的是萧红作家的叙述方式以及各自的社会背景,作者那小孩般的平静的叙述,似乎没有很重的悲悯气息,就像对于这个悲剧的最终的形成,似乎是早就注定的,它在那个陈旧、封闭、黑暗的社会里也许不过是那许多不幸里的千分之一,在一个没有爱情的时代,婚姻只是一种人们习惯了的应有的无需任何感情来作为其根基的形式,只是那俗语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所谓伦理道德,阻拦了我们的女主人公追求其自身真正的幸福的道路,而在一种接受了新的思想的影响后,想要摆脱却又无力摆脱旧的思想的左右,想要追求却又不敢追求真正爱情的悲哀中无从选择而最终凄楚的死亡。

  她的死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东方女性的爱情悲剧。别林斯基说:“内容越是平淡无奇,越能显出作者的才能过人”,在这个故事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所有的情节仿佛司空见惯,就像你自己身边的生活,它没有像侦探小说里那样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它所有的那么简单,逛街,聊天,家庭的小小的音乐会,或是元宵节里的花灯,你感受到的故事是那么平常,但也正是在这么平常的生活里,这样的悲剧不断的上演,生活在岁月的年轮里剥蚀着它的华美的色泽,也剥落了幸福和快乐。

  翠姨她是这么样一个细致的女人,当她那般想要买到那么一双绒绳鞋而终究不能如愿以偿时,她悲凉的感叹:“我的命,不会好的。”作者用一双买不到的绒鞋做道具,巧妙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生活的悄然流逝,让这个最初单纯可爱的少女对婚姻和命运日渐恐惧,更增添了作品的凄楚和悲凉。萧红对翠姨很少做直接的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向往、痛苦、幻灭的心理历程,我们都感同身受、历历在目。

  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人理解她为什么死去了,甚至连她挚爱着的我的堂哥哥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孤寂的死去,那种典型的东方式的恋爱,深爱着对方,却始终不肯说出,只是深埋在心底,直到最后带去坟墓,翠姨就是这样不自觉的觉醒者,她的苦恼、哀怨以及小心翼翼,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她只能“一个人站在短篱前面,向着远远的哈尔滨市痴痴的望着”。即使和自己深爱的人单独相处时,也是拘谨着,互相说一些言不由衷的空话,而且一听到有人来,就赶紧慌乱地掩饰自己的窘态。只有在即将离开人世的弥留之际,四顾无人,才第一次失态的拉着爱人的手,“像要把心哭出来般”大哭。可是她的力量那么单薄。命运真的存在吗?在这个世界里的某个角落,会有那么一种无形的力牵引我们走向天堂或者走向黑暗的深渊,她的那颗小小的心里满足了,带着那一点用她的生命换来的执着,她苦笑着安静地离开了,她或许去了天堂,那片圣洁的纯白的地方,然而她究竟得到了什么,她的世界荒芜一片,忧伤蔓延。

  也许那些值得纪念的生命里曾经确乎真实地快乐过,那些曾经的相遇,曾经在一起的日子,对她来说都是美丽的,正是为了这些美丽,她认为那些付出值得,她总是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那些过于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在她的眼里是奢侈的,于是她羡慕着‘我’的“读过书”,她羡慕着那种在她认为清白的出生,“她自觉地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好的”,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她没有发现自己其实是有那么许多美丽的,她会沉静而美丽地走路,会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讲话,她甚至还会弹大正琴,会吹箫、吹笛子,她有着那么多女孩儿所没有的,然而她的万般的美丽也没能让她逃脱这世俗的厄运,悲哀是早已酝酿着,她不能逃脱,没有人逃脱。

  就是这样一个含情转睇、顾盼生姿的婉约的女子,表面似乎不露声色,而内心却时刻忍受着剧烈的痛苦,她忠于自己的爱情,不惜以生命献祭。三月的原野绿了,作者用散文样的笔调开始诉说,又用散文样的笔调结束了这一段悲剧的生活,春天的命运那么短,像极了翠姨她的那段短暂也许美丽过的生活。这“春”的背景,这么优美而悲切,这种东方女性的悲剧,在她身后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索。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九篇

  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学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也许正是因为欣赏萧红女士这种不凡的写作风格,欣赏她虽然短暂但却充实饱满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说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为名的同名小说集,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走进了她的世界,才开始真正地认识萧红,理解她的精神。

  无论从《手》到《牛车上》到《山下》到《后花园》到《小城三月》到《呼兰河传》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独特气质和她本人对于小说的不同的诠释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并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说。她认为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学,表现文学。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现了她的独创性。萧红女士深具冲破现存小说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于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重壁,创造出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诗之间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种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敏锐。她的描写精致别样,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手。它被发黑、发青这两个词概括地淋漓尽致。这双手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在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双手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它几乎成了这篇小说中的专有名词,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词。然而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这么一双特殊的令人厌恶的手,也不是为了让人厌恶而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她述说了一个出身农村染房的乡村女孩来城市学习的一段经历。然而,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虽然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讽。她及她的父亲带着希望来到学校,却满载失望地离开。似乎这双发黑发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证。然而她就像永远无法洗净那双被颜料玷污的手一样,永远无法改变那些所谓城里人对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文章以语言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校长对她的阴冷的语气,同学们尖酸的讽刺,以及她质朴、厚道的话语和父亲对女儿充满希望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文中许多极为细致的神态描写也生动得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话。而文章也以我的心里变化为线索。我从对她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到对她有一丝好感到她离开时的'一线惋惜,表现了我的无奈、同情。这双手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它不仅向我展现了这些人物,也向我展现了如此一个社会,如此一种氛围,留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

  而这本小说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不管是《小城三月》还是《旷野的呼喊》等等都与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繁华世界全然不同。它似乎带着我走进了不同的世界,让我去了解一种风俗,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生活显然,这种笔触与如今商业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萧红女士通过该书所要表达的那种对人性美的追求是值得我们这些青年好好细读的。

  萧红女士的生命虽然如此短暂,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小城三月》,一本怀旧经典的小说,就像一杯陈年老酒,香浓四溢,使人回味无穷!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十篇

  四月,是明媚的阳光,是绚烂的花儿,是少女飞扬的裙袂,是闻到空气中氤氲着各色花香而不由得勾起的唇角。四月,总是能勾起人们无限的甜蜜、欣喜与感动!

  林清玄笔下四月的阳光,使每一株草都如翡翠繁生,在土地上写着明日之诗,诗章湛蓝一如海洋;张晓风眼里四月调翻了染色盘,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四月的阳光,四月的树木,四月的人们,仿佛都成了这天地间无言的大美!

  作为一名理科生,三月底学考结束,我们的'课堂再也没有政治老师勾画重点、历史老师侃侃而谈、地理老师检查作业的情景,再也没有在文综课上打会儿瞌睡、思想意识流舒散片刻的惬意。

  四月开始,已正式吹响迈向高考的冲锋号。一轮复习就一大摞资料堆在桌上,每天语、数、英、理、化、生连轴上的高强度学习,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是准高三生的事实。最是珍惜课间抓紧时间的小憩,最是感激上课失神被同桌善意的拍打。同一个教室里的我们相伴彼此,一起追梦的青春少年激昂斗志。

  我们在四月播种、付出;我们在四月成长、成熟。就着操场边大树上新生的叶,天空中淅淅沥沥的雨,我们沐浴着微风与春阳,追逐各自心中的爱与梦想。

  四月的天阴晴不定,像初生婴儿的脸,说变就变。我们时而吹着空调穿着短袖,时而披着冲锋衣,缩着脖子;上一秒暖阳高悬,下一秒就噼啪大雨,着实捉摸不定。宿管阿姨每晚都会更新第二天的温度,提醒我们及时更换衣物免遭冷热之苦,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虽然天气不稳定,但整体回暖,大部分时间都有阳光倾洒。卸去冬装的我们,放学后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恣意挥洒青春风采。我和好友相约在天台上打乒乓球,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余放松大脑,调节思维,康健体魄,享受运动的快乐。晚自习过后,天色虽暗,操场上依旧有飞奔的身影,凉风安抚空气中的燥热,少年们的活力与激情迸发四溢,在漆黑的夜幕中泼洒出浓墨重彩。

  四月天,对于我和好友来说,无疑是一段恬淡美好的时光。中午从小饭桌出来,站在楼道窗边眺望,对面十分有年代感的老式居民楼,没有玻璃的阳台,残缺的红砖墙,凌乱堆放着的木家具,半隐匿在红花后的大猫,都是一帧帧定格在老电影里的画面,静谧、安好。

  就像顾城所言,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一边是青春蓬勃朝气,一边是历史斑驳旧迹,相遇在四月天。

  走到宿舍楼下,八角亭边开满各色的花,虽叫不出名字,但还是为花朵的美丽清香而感动。川端康成曾说:如果一朵花很美,我就有理由活下去。如今,这样明媚的四月天,花朵竞相怒放,我们更有坚定生活的理由,关于未来,关于方向。

  这样的四月,回味起每一天,都能咂出一点甜,那是快乐、拼搏与汗水的味道。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十一篇

  看《小城三月》的同时,也在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所以不免有些对比。刚开始看了小城三月、后花园、家族外的人,因为家族外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换《雅舍小品》换换口味。小城三月评价比较高,我反而觉得无感,可能是后来模仿她这种写法的人太多,而我又先入为主的看了太多。看后花园的时候,那个晚上连觉都没睡好,故事给我太大的震撼了。繁茂的后花园,生生不息,阳光充足,无论是花是草都在疯狂生长。而后花园住的长工,他过的生活黑暗、孤寂、绝望,绵绵不绝的喂驴磨面,本应壮年,却虚弱消瘦的身体,这些与生机勃勃的后花园的花草形成强烈的对比。主人家的女儿,如同阳光照进他的生活,更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遥远。尤其让我感慨的是,在主人家女儿出嫁,他送走女主人的回来的路上,那大海澎湃一般的内心激荡,仿佛看透了人生。人生意义何在,不过是为了一代一代为了下一代苟且的生活罢了,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不过是在一遍遍重复昨天的日子罢了。失去了像阳光照进他生活的人,他又跌进了黑暗中,更加的孤寂更加的绝望了。而后和街上的女寡妇在一起,我以为他至少能过上普通或贫苦人家的家庭生活,陷入为下一代苟且劳作却带着点奔头的意思,没想到作者笔锋一转老婆没了,转眼孩子也没了,又只剩下后花园阳光照耀下的阴影里,他麻木绝望的捱完最后的日子。写这篇后花园的时候,萧红只有30岁,这30年里,她从富家小姐到全国各地流浪,为了爱。在她流离在外时候,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恶劣、物质短少的环境下,一定在夏季又闷又热夜晚辗转难眠,也一定在寒冬的早晨渴盼一碗热腾腾的粥而未得,受尽了心酸苦难,才能写出这么残忍的故事。

  看到家族外的人,大多以对话来推进小说的发展,可能是句式表达可能是铺垫太长,我读起来又晦涩又无趣。《山下》这个故事,看到最后也是诧异。才11岁的小女孩,纯真热情,有使不完的精力,在大人的支配下,无言无悔的劳作,给家里带来了丰富的吃食,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奈何人性本恶,贪得无厌,使得本来充满活力的小女孩,一夜之间“长大”,也成了对生活麻木和绝望的人。

  最后让我震撼的故事,是《旷野的呼唤》,被日本人侵略的背景下的故事,父母对孩子那种热切的爱,那种有爱也不会表达的父母,孩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这父母的.喜怒哀乐。孩儿离家,父母担忧又无可奈何,孩儿有出息了,父母也觉生活了奔头。旷野呼唤中的儿子,给日本人修铁路,怀着“偷偷抽掉铁轨的铁定,让火车翻车”爱国心,父母不知道儿子心里的盘算,只是觉得儿子挣钱可以养家,家里富足了,儿子出息了,父母心情舒畅了,能够在村里大声说话了,吃睡都合心意。可惜,小说的开头,那狂暴的风,扫荡一切的狂风,吹走树叶、纸屑、抹平地面的坑坑洼洼,说话的声音都能吸进风里。这注定是个悲剧的故事。当得知儿子偷火车上的东西被日本人抓走后,父亲就疯了,当天夜里钻进狂风里面,一去不返。母亲在后面喊“你回来吧!你回来吧!你没有了儿子,你不能活。你也跑了,剩下我一个人,我可怎么活......”然而大风浩浩荡荡的卷走了母亲的声音。父亲已经跑走了,在旷野里呼喊着......故事里大篇幅写风,狂风,整个旷野的风,像魔咒一样混沌了地平线,吸收了一切声音,只有呜呜的大风狂乱的吹着。从来没有见过谁把狂风写的如此真实,细节处如喂鸡的谷粒,一个接着一个被风扫到墙根,而后又被扫回来,又如风吹的那干燥的、毫无水分拉杂的一堆,刷拉拉、呼离离在人间任意地扫着。这些细节的描写极为真实和生动。又如小说最后一段“......风在四周捆绑着他,风在大道上毫无倦意的吹箫,树在摇摆,连根拔起来,摔在路旁。地平线在混沌里完全消融,风便作了一切的主宰。”从语文的角度分析,捆绑用的极为精妙,在狂风里行走的感觉跃然纸上。

  萧红的文字,是一种极具天赋的野路子。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喜欢用大量的语言勾勒背景,就像小城三月里的春天描写,像后花园、北中国、旷野的呼唤都不厌其烦的描写故事发生的背景,文字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算不上精致,却很别致、与众不同,又带着点粗野的味道。

  这本小说集里故事,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我想一定不是她故意为之,内心的悲苦和绝望,需要通过笔触来抒发。本来在看到《家族外的人》的时候,我看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觉得,梁实秋不愧为大家,小品文写的行文流水、带着智慧、些微的讽刺,贴近生活,笔触又豁达又逗趣,反观萧红的文字总觉得有点野气。然而当我看完这本小说集,深切的感受到萧红,她不过是用短暂的一生,写出了另外一种文字表达风格而已。二者无法比较,都是我心中喜欢的作家。

读《小城三月》有感 第十二篇

  合上《呼兰河传》,脑中萦绕的是萧红作为一位女性,在创作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审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呼兰河”就是萧红途经的所有地方,有萧红生活过的全部岁月。

  “呼兰河”就是萧红灵魂的肉身:她的起源与归宿。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对萧红来说,“呼兰河”显然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空间形式,它同时是一条绵延的具有贯穿性的线(河)和一个固定的点(城);事实上,它象征性地暗示了萧红生命的两重性:对流浪与安居有着同样强烈的渴望,这样,萧红的“呼兰河”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现。一方面,“呼兰河”在某种空间———东北小城,和时间———萧红十六岁以前的岁月上静止着,作为一种有效的参照物和目击者,见证着萧红的“在”与“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动不息,穿越众多认识纷纭和离合聚散,与萧红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出走,体验生命的创痛和无奈。始终在她心里,大门外的流浪者,在没有回忆的空虚的景色中,我们每一个人带着一瓮家乡的土,很久以来收拢来的能摸得着的土。

  值得一提的是,“呼兰河”在萧红那里极具私人性和独特性,它更多地属于萧红的个人体验:她的想象、记忆、梦幻和文字———属于萧红的心灵空间和私人地图。在香港,“呼兰河”以话语的形式公开而完整地浮现,这使萧红在世的最后一个空间香港和最初的空间呼兰河有某种程度的混淆。换句话说,文字、记忆和幻想吞噬了萧红的现实生活,香港作为一个现实空间,开始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和缝隙。这种空间的相互重叠和彼此渗透缘于一种相似的寂寞。

  萧红有一个寂寞的童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寂寞从此像烙印一样深深留在她心灵上,即使许多年过去了,即使她从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她仍然是寂寞的: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在医院里她自然更加寂寞了。”这种寂寞对她是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威胁,皖南事变以后的香港文坛,其实是热闹、空前活跃的,而萧红感到寂寞是难以索解的。这是个“广阔的进行着生死搏斗的天地”,一个“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一个小女孩的寂寞心境,被遗忘、被忽略、被批评,甚至被误解。

  萧红唯一可以把握的,可以和她呼应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记忆了,以寂寞的心境,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这可以解释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几乎竭尽全力地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童年细节,像要抓住些什么,把自己从虚无中解救出来。

  作为一名女性,她是孤独和寂寞的。青年时逃婚离家,与萧军相恋、结婚、离异,孩子夭折,受病痛的折磨与病中无人照顾,直至孤寂的死去,年仅31岁。她的人生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人生的遭遇、心灵的创伤和文学天赋,成就了萧红的文学创作。她以女性视角对生命进行了独特的观察和叙述,使凄迷哀婉的`氛围贯穿作品。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这种感受和体验在萧红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场》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同的寂寞,使萧红的过去和此刻,远方和此地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中包含了吸引与排斥、拥抱与抵制、清晰与模糊、凸现与隐匿等诸种可能性。在《呼兰河传》里,萧红充分显示了一个出走的灵魂,对肉身的暧昧情绪:她所渴望的,也是她深深恐惧的;她想靠近的,也是她曾经拒斥的;她已放弃的,其实一直深深纠缠;她勇往直前,却只为了落叶归根。

  她离开时,没想到要回来。她回来时,却是永远离开。

  “呼兰河”成了萧红拥有无法统一、永远矛盾着的女性空间的象征。她或者留在这个固定空间里,享受稳定、可靠、安全、温暖,同时忍受沉闷、单调、压抑、封闭,甚至窒息;或者像水一样四处漂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流浪,同时也要面对孤独、受伤、各种陷阱、无法识别的危险以及风风雨雨。这种尖锐冲突着的空间意识是一种截然对立、不能调和的空间,但萧红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犹豫反复,她的生命力也被慢慢地侵蚀,损耗殆尽。既“极端渴望能自持自立”,又“极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别是男人”的萧红,终其一生都没有解决内心的矛盾。

  《呼兰河传》,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部作品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读《小城三月》有感(通用12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