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2024-04-30 21:20:01 1级文库

一句关于qq空间流言的个性签名: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只要别人不理我的,我不会再硬着脸皮去打扰。哪种类型的签名是你想要的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午夜帮大伙儿分享的空间流言【精选1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一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二

【关键词】苏州;大学生;语言选择;语言认同

一、问题的提出与抽样说明

学界已有的研究都证实了因人口流动而使语言呈现出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一高学历流动人口来说,当他们从就读地返回家乡,其语言面貌是否会延续这一规律,是否会带来新的变化特征?我们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了问卷设计和发放,并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大学生从在读地地返乡后因交际空间的变化而作出的话语选择等语言实态问题。调查共获取样本300个,其中,调查的男性占56.7%,女性占44.7%。300个样本中,就读地都在苏州。样本中,来自东部户籍区域的比率49%,来自中部户籍地域比率30%,来自西部户籍区域的比率21%。为更好地观察大学生返回家乡后的话语选择,我们设计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交际空间和人群来观察大学生们的语言选择和认同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图1为大学生返乡后面对亲人邻里的话语选择状况;图2为大学生返乡后同学聚会时的话语选择状况;

图3为大学生返乡后就餐购物时的话语选择状况;图4为大学生返乡后候车乘车时的话语选择状况。

通过比较四幅统计图可得:①与交际对象关系愈是亲密,交际空间愈是封闭,普通话运用比率愈低,反之则高。返乡后普通话使用范围受到局限,多用于在公共场合与外地人的交流,与亲人邻里以及同学相对来说较少使用普通话。②亲人邻里、同学、就餐购物、候车乘车四种交际人群里,对其普通话的选择使用比率分别为11.01%、21.67%、41.1%和53.37%,呈明显递增趋势;而对方言的选择使用比率分别为46.63%、34.36%、20.25%和20.25%,呈递减趋势。③我们可以发现在和同学交流时,虽然完全使用普通话的比率是21.67%,但使用普通话和以普通话为主的比率高达61.54%,远比与亲人邻里交流时使用普通话和普通话为主的比率高。可见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普通话的影响非常大。在他们之间相互交流时,语言选择已经有非常明显偏向普通话的迹象。

图2为大学生返乡后同学聚会时的话语选择状况,图5为与一同在外上学的同学交流时的语言选择状况

通过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话语选择时的心理倾向,对于同在外上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更倾向使用普通话。具体原因我们会在之后的论文中具体分析。

多语特质下语言选择使用的“内外有别”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由于人口流动,已使很多的流动人口成为双语(或多语)人,而大学生正是这些群体中的一员。他们返乡后可以运用普通话、家乡方言和就读地方言,并能在不同的交际空间、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进行语码转换,形成了多语特质下语言运用的独有规律。语言选择使用的“内外有别”,主要包含家人、邻里、同学与外地人,内部私密、封闭空间与外部开放、公众空间等四种情形的用语区别。从交际人群看,返乡后,关系越是亲密,使用家乡方言的比率就越高。反之,使用普通话交际的比率则大量增加。从交际空间的构成特征看,凡为较私密、封闭的空间,如面对很熟悉的家人、同学,以及交际时对象少而固定等非多人、非公众化的交际空间里,普通话使用比率降低,方言使用比率提高。本文通过不同交际空间及其相关度的调查统计分析,均显现出这一重要的特质。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返乡后,面对一同在外上学的同学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要比同学聚会的时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高。学界在探寻语言选择差异的内因时,往往将其同身份认同联系起来,认为正是由于身份认同这一心理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际交往中的语言类型,因人口流动,使得流动人口逐渐产生了对自我身份的觉醒与认同,在返乡后,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得愈加明显。“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目标的驱使下,表达各自的诉求与意向。”“人们在通过话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确立了其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言语交际参加者各方的社会身份,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都会对言语的使用产生影响。”在谈话时,人们往往将他们所说的话语和他们的社会、文化、关系等身份联系起来,身份制约着言语,言语又直接影响着身份的认同。”在人际交流时,往往通过主动选取话语类型,提升自己在他人心里的形象与评价,以获取交流对象的认同,并进而实现社会认同。所以大学生返乡后面对一起在外上学的同学习惯说普通话,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倾向和情感认同。返乡后使用普通话,有习惯和礼貌的原因,也可能是体现一种“时尚”,会主动显示优越性,使用普通话,可以此“抬高”自己,是高学历的表现。

三、结语

因语言选择差异而形成的语码转换,也可造成“亲”与“疏”、随意与正式的区别。返乡后使用家乡方言,在语言意识上为“亲”和“随意”,主观上讲就是一种“语言靠拢”;而返乡后面对一同在外上学的同学使用普通话,则是语言意识上的“疏”和“正式”,是一种有目的的“语言偏离”。因此,虽然现在由于普通话的推行,方言影响在逐渐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身份认同和语码转化,让我们看到这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方宁,陆小鹿。跨文化交际视域中的语言运用和身份认同[J].外国语文,2012a,(2).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步,跨文化交际日渐突出,而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引起的交际问题都是空缺理论的表现。人们只有真正了解空缺理论,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更好的交流。对于什么是空缺理论,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而如何运用空缺理论,现如今仍然还有很多研究者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本文就空缺理论的意义、空缺理论的划分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空缺理论的意义

空缺现象的产生首先是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中期,通过对比两国家的语言习惯而偶然提出的,后来在20世纪后期引起多个国家研究讨论,最后被俄罗斯研究团队“空缺理论流派”提出“空缺理论”的研究成果。最近几年,他国学者将空缺理论应用于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在国内,这些年关于语言空缺、文化空缺以及思维模式空缺方面的研究也逐渐获得很大的进展。如果空缺理论真正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就能帮到交际者认知到“一种语言中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一种文化有,另一种没有;这种思维这个国家有,另一个国家没有。”的空缺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跨文化交际中因为空缺问题而产生的误解,使跨文化交际能够完美的进行。

二、空缺理论的划分

(一)语言空缺

所谓语言上的空缺指的是人们在交流中应用的语言,我国有的他国不一定有,比如说“寒舍”在别国只能用“我家”来表示,又或者我国语言中的大家所熟识的短语“吃软饭、冤大头、磨洋工”在其他国家并没有完全准确的表达方式,另外中国人在被人夸奖的时候总会说“哪里!哪里!”以表示谢谢的客套话,但在西方人眼中,他们就会觉得“我礼貌地赞美一下,你们还要问我哪好?”或者西方人认为狗是忠诚动物,他们通常会把人说成狗“lucky dog(幸运儿)、old dog(老人)、water dog(水性好)”,但我国就会觉得“你怎么还骂人呢?”。以上这些短语,人们通过他国或者我国语言直译过来就有不同的效果,如果让不了解各个国家国情和俗语的交际者碰到,肯定会在跨文化交际上有着很大的障碍,甚至闹出笑话,严重地可能会导致交际直接破裂。

(二)文化空缺

文化空缺是指一个国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另一个国家中没有对应部分,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人文、风俗习惯等也是文化空缺的一种。有的文化我们有的,别人不一定有,比如我国人民结婚的时候,是否看到新娘婚纱都无所谓,但是在西方则是凶兆;我们传承下来的礼仪是双手递交自己的名片,但是西方人完全不理解你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递名片应该单手;我国人民对时间观念一般都是个大概区间,但是西方国家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几点就是几点,从来都不会有迟到的现象;另外还有饮食习惯的文化差别、、年龄隐私等方面的文化空缺都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结果。因此,文化空缺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空缺,是跨文化交际产生冲突的导火索,弥补文化空缺迫在眉睫。

(三)思维模式空缺

人们都知道,思维是大脑的产物,同时又主导着每个人的行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不同的,更何况各国家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传递出不同国家、种族的性格特点,东西方国家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东方人比较偏向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些思维模式,比如道家、儒家以及佛家的辩证思维模式,东方国家认为世界是变化的,对与错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一切的果都来源其因,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就像矛与盾人们无法判断到底谁最厉害一样,而且任何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沉淀,逐渐转换为自己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人则偏向于认知型思维或者逻辑思维,他们更认为事物一切都是他们本身,认为同一件事情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没有中间的可能性,所以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总是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而且西方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将事物分离整体,对事物的各方面逐一分析,从而找出对自己的利与弊。正因为思维模式空缺的存在,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成效,东方人认为他们太直白,而西方人则觉得东方人太狡猾,导致跨文化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思维模式空缺现在是跨文化交际的主体。

三、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空缺泛指事物中空着或缺少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所空缺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等部分。以下是将空缺理论完美地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方式。

(一)对语言空缺的应用

人们可以根据空缺理论找到语言空缺现象,通过上语言辅导课,定期到图书馆,或者通过各国视频以及相关资料等了解语言的应用。应针对日常交际用语以及所从事工作所需语言入手,增强各行业之间相关语言的交流,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语言应用方式的资料,或者通过不同身份角色扮演,以此来了解各国语言的差异,并整理语言的学习笔记。还有一种是对比语言学习法,通过对比中西方之间词汇的涵义、谚语习俗的不同,以及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短语,制定出中西方的不同,以提高对各国语言的熟识度,提升自我职业的发展空间。

(二)针对文化空缺的应用

每个地方都有图书馆,人们可接触各国文化,整理文化资料,通过各国文化交流,了解各国文化,以此加强文化交流知识,从而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知识、文化常识等问题。通过学术交流会来强化跨文化意识,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记录,从而实现中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应用。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利用文化空缺解决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三)针对思维模式的应用

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的思维建立都是通过动手、实践以及操作的方式形成的。因此,人们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之前,也就是双方都不了解双方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思维的培训,通过模仿交际场景进行思维模式的实践。比如,如果在餐厅交际的场景中,人们应当降低交际音量,给对方良好的体验;两个交际者在商谈企业经济的合作关系,我国交际者应事先了解对方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到将自己当作对方,从对方的思维模式上出发,以达到更好的经济合作效果。只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语言空缺、文化空缺以及思维模式空缺等理论知识,在完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真正地去沟通障碍的跨文化交际。所以,一旦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起来,不仅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纰漏,还可以达成更好的交际效果与体验。

四、结语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四

【摘要】为顺应当今时代变化,各国都对自身语言政策进行了调整,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视为了语言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举措,能够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文化进行更好地发扬与传承。而英语作为目前国际主要的使用语言,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就第三空间视角下,英语能力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全面论述,希望能够对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英语能力 第三空间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要求个体不仅能够流利使用一种语言与他人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同时还能充分理解并尊重对方与自身的文化差异,并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以达到与异国友人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良好交流的目的。而外语教育层面的第三空间,是最近几年业内人士研究的热门课题,想要对第三空间视角下,跨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就需要对第三空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一、第三空间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第三空间

就外语教育层面而言,所谓“第三空间”指的就是,个体通过对跨文化的分析与理解,之间将“独立状态”的文化转化为“聚合状态”,从而构建出外来语言文化与本土语言文化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之中,两种文化不仅可以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其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化,以确保各种文化背景的个体能够灵活进行交流】。这一空间能够将个体互动整体性完全体现出来,是一种对以往个体自我中心主义的超越,可以打破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偏见与不良印象,为两者之间的良好交流提供了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在第三空间理论中,文化与语言学习两者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且语言学习应该被视为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而第三空间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个体培养方式,强调个体应从多视角、客观的角度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与学习,从而掌握合理的交流方式,能够与交流群体一起建立起双向性的“第三文化交流空间”。该理论认为本土文化是个体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前提,而文化能力是语言交流的基础所在。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涉及领域较为丰富,不仅包含人类学以及心理学,同时语言教育与社会学等内容都包含在其中。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性进展,各界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念以及内涵已达成一致意见,会从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三部分内容对其进行诠释,指出“行为”指的就是个体会按照周边环境采取相应的行为;“认知”是指个体十分明确自身需要做的事情,并清楚能够如何开展;而“情感”是指个体为了实现相应目标,而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的主观意识。

二、第三空间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间的关系

就广义层面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着语用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两种。个体按照一定语言构成规则与使用规范,在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应用便是交际能力。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必须要在实际交际活动中进行使用,而交际能力培养也应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开展的。就狭义层面而言,语言能力并不是主观臆想,是按照一定规范进行使用的,也是在这一层面之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了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现代文化界定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主义。这种视角之下,民族内部民众与文化的联系极为紧密,属于相同本质以及相同起源的生活方式、国家社团以及风俗习惯,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同时文学艺术知识也包含在其中;另一种是后现代主义。作为国际通用语,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使用英语,而英语最基础的文化内涵,已经在后天逐渐的使用中慢慢消逝,无论地域、无论种族都可以利用英语来对“地方意义”进行描述,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会同时实施言内、言外以及言后三种行为。“言内行为”是指所有可以通过语音表达,将话语中的存在的意义与概念进行表达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根据交流双方特定关系,而使用的语言行为;“言后行为”,这种行为功能不能直观体现在交流之中,与语言情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只有这三种行为能够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才能在第三空间内完成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在第三空间视角下,英语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与关键,是展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英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优化方案

(一)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认知

在对个体的英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学者不仅要对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手段对语言教育能力进行强化(下文将详细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进行赘述),同时还应对学习者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进行科学化培养,并要加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利用情感调控的方式,矶匝习者的语言与文化协调性进行完善,从而达到理想的培养状态。

(二)增强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流双方必须要通过口语表达以及听力来获得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口语能力以及听力能力这两项口语交际能力都会对整体交流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对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以及听力水平进行强化。

在对学习者进行英语教学时,学习者首先应制定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建立起针对性以及建设性的学习假设,且会在对英语进行应用时,不断对假设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假设,不断对自身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运用,从而达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的目的;其次要通过对英语读物以及视频的使用,提高英语教学乐趣,使学习者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学习,逐渐明确在交际过程中的惯用语以及英语口语运用习惯,进而切实对自身英语口语水平进行提升。

(三)创造更多与外地文化的交流机会

在对非母语语言进行学习时,学习者会因为自身生长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无法准确了解到非土地化的文化以及语言发音,很容易出现发音不标准、语言使用逻辑混乱以及文化产生歧义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学习者的能力培养而言是十分不利的。面对这一问题,教学者应增加学习者直接对外地文化进行接触的机会,可以通过外教以及外国文化相关视频播放的方式,使学习者可以接受到正宗的文化以及英语使用方式,从而有效对学习者的“双能力”进行提升,保证其可以达到一定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创造更多英语交流机会

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多用、多听以及多练,来对个体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强化,英语也是如此。教学者不仅要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还应使学习者获得更多英语运用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能力进行强化,使他们能够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还能利用对交流内容的巧妙运用,不断增加学习者对于异国文化的认知。如果条件允许,教学者可以直接引导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进行交谈;如果条件有限,教学者则可以通过自身与学习者以及很学习者之间全英语交流的方式,来对学习者进行锻炼。此外,为了使学习者可以充分融入到语言学习之中,教学者可以利用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英语情景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五)强化学习者英语思维

由于母语思维的影响,学习者在对英语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使用母语思维对英语进行表达的习惯,这样不仅容易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歧义,同时还会对整体沟通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学习者英语能力提升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学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英语语境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表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改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意识,最大程度降低母语对于学习者思维的干扰,可以运用英语思维直接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表达,为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学者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习惯进行引导,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帮助学习者能够准确对英语进行表达,切实对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强化。

(六)对本土文化意识进行强化

在第三空间内涵介绍中使我们认识到,该空间是介于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之间的空间,所以在对学习者英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时,还应加大对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培养。要适当增加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文化的教学内容,并能够使学习者能够准确使用英语或者中国英语对其进行表达,从而准确对本土文化M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外国友人的交流兴趣,同时还能对本土文化正确进行宣传,有效提高外国友人对于我国的好感程度。要切实提高学习者的本土文化意识,使他们可以主动对各种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从而间接对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优化。

四、结束语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被逐渐显现出来。而在第三空间视角下,学习个体必须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之间的关系,要在对第三空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空间下,对两者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与理解,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英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培养的方式,不断对自身的这两项能力进行强化,从而切实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使个体能够在现今社会中始终保持良好地竞争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伟。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2]杨郁梅。第三空间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J].现代外语,2016.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五

关键词 灭弧防雷间隙;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79-01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35 kV架空输电线路提高耐雷水平的技术手段类型众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类:1)架设避雷线;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3)提高线路绝缘性;4)架设耦合地线。以上技术措施虽然具有一定沉陷,但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以及受雷击影响较大的杆塔所占线路而言,以上技术受到的应用有一定局限。而本文在研究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方法的过程当中,引入一种基于灭弧防雷间隙抑制的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取得了理想的防雷效果,故对该问题做详细分析。

1 灭弧防雷间隙抑制雷击过电压的原理分析

结合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可以通过单独使用并联间隙的方式,达到保护绝缘子部件,避免其受到电弧灼烧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线路雷击事故率的合理控制。虽单独使用并联间隙的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抑制雷击过电压效果,但本方案实施下也会造成线路闪络事故以及跳闸事故发生率的增加,且并联间隙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工频电弧可能对电极材料产生烧蚀影响,因而远期效果并不显著。

有关研究中为了解决在常规并联间隙方式下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将并联间隙与高速气流灭弧装置配合使用的方法,通过构建灭弧防雷间隙的方式,达到抑制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问题的目的。整个灭弧防雷间隙的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压侧连接体;2)接地连接体;3)高压电极;4)接地电极;5)电极间隙;6)喷射气流灭弧器;7)信号采集终端。整个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安装于绝缘子串两侧位置,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受到雷击作用力影响的情况下,由于线路存在过电压,则该装置会在绝缘子串之前发生闪络,闪络发生的同时实现对雷电流的疏导,同时对35 kV架空输电线路现存的工频续流加以熄灭。结合相关的实践运行经验来看,在并联间隙长度取值为75.0%~85.0%绝缘子串长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护绝缘子串,避免其在工频续流影响下出现灼烧的问题。同时,电弧在间隙间灼烧的时间还会受到气体发生装置启动时间以及峰值压力水平的影响。

2 灭弧防雷间隙抑制雷击过电压的可行性分析

以35 kV架空输电线路微利,引入悬式绝缘子多为3片,在这一条件下,灭弧防雷间隙间长度取值为0.36 m,此状态下的伏秒特性取值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临界闪络电压取值,二是闪络时间取值,三是空气间隙或绝缘子串的长度取值。由于绝缘子的伏秒特性曲线在间隙伏秒特性曲线基础之上,故而绝大部分情况下间隙会在绝缘子串之前发生闪络事故。结合麦考林数据,对于棒-棒电极间隙而言,在正负极性标准雷电波作用之下,对于50%的闪络电压而言,其所对应的计算方式应当为:

正极性闪络电压取值=60+581*间隙距离(单位:cm);

负极性闪络电压取值=98+623*间隙距离(单位:cm);

在此基础之上,需要结合35 kV架空输电线路所处区域受雷击影响的频繁性进行进一步考虑。

根据计算,可以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雷击作用力影响下,正极性雷以及负极性雷所对应的电流超过概率。首先,对于直击导线类型的雷击作用力而言,正极性类超过概率为94.4%,负极性类超过概率为93.6%;其次,对于直接击中杆塔类型的雷击作用力而言,正极性类超过概率为76.0%,负极性类超过概率为72.8%;再次,对于感应类型的雷击作用力而言,正极性类超过概率为15.9%,负极性类超过概率为12.0%;最后,对于雷击作用于杆塔下感应类型的雷击作用力而言,正极性类超过概率为22.5%,负极性类超过概率为17.8%。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对于35 kV架空输电线路实际情况而言,在遭受直击雷作用的情况下,灭弧防雷间隙的动作几率最高,其次是感应雷。但从感应雷的角度上来说,在该因素影响下,容易导致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三相同时发生闪络,则灭弧防雷间隙动作对三相故障电弧的熄灭时间相对较长。但由于一般意义上35 kV架空输电线路所表现出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在10A以内,且三相短路状态下的电流取值多在10 kA范围内,故而可以将灭弧时间控制在20 ms内,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将雷电流导入大地,从而达到抑制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目的。

3 灭弧防雷间隙抑制雷击过电压的优势分析

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对雷击过电压问题进行抑制的过程当中,通过对灭弧防雷间隙的合理应用,能够在实现抑制雷击过电压问题的同时,避免诱发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频繁性跳闸动作。该技术手段的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灭弧防雷间隙装置作用过程当中,高速气流面向电弧施加作用力是,受到多重熄弧因素的影响,使防雷间隙所对应的工频续流电弧在短时间内被熄灭,从而使得整个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不宜出现频繁性跳闸的问题;其次,在强气流作用下,整个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当中的电弧电流部件会获得极大的速度支持,由此导致电弧部件的几何形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对于加速电弧部件的熄灭而言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4 结束语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35 kV架空输电线路无论是从运行,还是从自身规模的角度上来说,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35 kV架空输电线路走廊受雷击作用力影响的范围较大,再加上我国南方地区雷雨季节容易出现雷击事故,从而使得35 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堪忧,若不对雷击影响进行合理的处理,则势必会导致整个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在对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抑制手段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提出了一种灭弧防雷间隙的技术手段,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巨丰,陆俊杰,陈宙平,等。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研制[J].高电压技术,2009,35(8):1874-1878.

[2]王巨丰,黄之明,王云龙,等。新型约束空间灭弧防雷间隙研究[J].广西电力,2012,35(5):5-9,74.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 文化差异 比较

引言

美国哲学家Henry David Thoreau曾经说过:“在人类的交流中,悲剧产生常是因为话语误解而非沉默。”显然,他的意思就是说,许多误解是因为非语言交际而产生。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大约有35%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的,而另外的65%则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来进行的。甚至有学者认为,人们只有3%的情感信息传递是由语言交流来进行,而其他的97%的传递都是依赖于非语言交际来进行。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超过一半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来实现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关注隐藏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交流就更加有效了,彼此之间的误解也会随之减少。因此,这篇文章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和跨文化交流行为,来提升人们跨文化非语言交流的能力,进而提高人们跨文化非语言交流效果。

一、文化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也是一种交流。他们认为“交流就是文化”,或者“文化就是交流”,这都表明交流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人们有关的物质如建筑、服装、食物、工具等);体制和风俗文化(包括体制、法规和风俗等);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审美观,道德观和等)。

根据以上概念,下面的六个文化的特点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文化是习得的、可以传达的、动态的、可以选择的、相互联系的、有民族特点的。

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不是凭借语言,而是凭借包含交流场景的所有的非语言刺激物。其中,包含的一些微妙的非语言行为,常常通过人们的潜意识外的行为所体现。不像语言交流那样,非语言交际没有字典或正式的规则来为一种文化的非语言现象提供一个系统含义。

美国学者Bean Barnlund强调了非语言交流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他给出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人们总会有意与无意地,做出一些P于别人的非语言的内在状态的判断或评论;第二,人们会通过别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第三,非语言交际常常影响着人们的第一印象;第四,许多非语言行为常常不容易被有意识的控制。由于大量的非语言行为体现着普遍的语言信息,因此,只有当我们重视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时,我们才能更好的关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少一些误解。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和文化差异

在语言学家Samorva看来,“文化是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人类的非语言行为的构成和产生的结果常常由特定的某种文化结果所决定。这里,有三个标准来区分不同的文化:权利差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和女性化。如语言学家Hall所描述的,文化差异有三个概念:语境、空间和时间。

1.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含外观、肢体动作和副语言。

(1)外观:人们从外观获得第一印象,包括体型身高,皮肤和头发颜色,服装和饰品。如中国女性认为白皮肤是漂亮的;西方人认为帅气,高挑和黑皮肤是男性的象征,而女性则应该漂亮,苗条和有黄头发。大男子主义使得西方人认为男性的特征应该是有胡子和胸毛。西方的男女都想要通过体面服装和佩戴珠宝来展示出他们的权力地位和身份,比如IBM公司要求其员工穿白衬衫,黑西装,以显示其公司良好的信用和声誉的形象;在西班牙,常看到地位高的人在大热天里穿西装和扎领带。

(2)研究肢体动作行为是如何沟通的学科称为身势学,研究对象包括走路、耸肩、触摸、握手、站和坐等身体动作行为。在不同的文化里,不同的肢体行为表达不同的意思,有些肢体行为很相似但是意思却不相同。比如在西方,女性走路摆动臀部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和优雅的;在中国人看来,这种姿势是轻浮和放荡的。耸肩,在西方国家和说英语国家很常见。人们耸肩时常会皱眉头和弯手臂,手掌向上,表示“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而中国人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常就是摇头或者摇手。中国人常在谈话时候握手和接触对方,不分性别,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在西方,触碰其他人的身体常常是违法的,尤其是对年轻女性,因为这意味着和骚扰。在中国,有些社会禁忌指的是异性的接触,但是女性之间手拉手和男性之间手挽手走路是可以被接受和认可的。而西方人则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们不介意异性之间的触碰,而同性触碰,如男性手挽手在街上行走,他们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在不同文化中,站与坐的文化含义不一样。在西方国家,谈话时候常常站着的人地位与职位都高于那些坐着的人,站着或来回走动看起来似乎表明“我地位高,我能掌控整个谈话”。然而,在中国,情况刚好相反,我们常常认为坐着的人是主导者。

(3)副语言也称辅助语言,包括语调、面容、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而副语言可以被分成三类:声音特点(笑声、哭声、喊叫声、声、打嗝声和呵欠声等);音质(音量、音高、节奏、速度和语调等);声音片段(嗯、哦、呃、啊、)。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我们对副语言的使用。比如,阿拉伯人说话大声,因为他们认为声音大是强壮有力与真诚的体现,泰国人则认为大声说话是不礼貌的。在日本,提高音量暗示着一个人缺乏自控,温柔的声音则显得有教养。在美国,大声说话意味着生气与沮丧。西方国家与中国对音量有不同看法。比如,西方人在进行公众演讲或参加庆典时候大声地笑,而在授课、聊天与接电话时,声音比中国人小。因此,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大声聊天与打电话并不习惯。他们难以忍受在火车、飞机、船、餐厅甚至是私人房间里的电视或收音机的高音量,因为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交流。

2.空间与距离。研究空间距离和个人空间对人们交流的影响的学科,被称为空间关系学。当我们谈论空间距离时,我们常常指的是个人隐私、座位距离与家具摆放。

(1)个人隐私:如英、美、德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强调个人空间的国家文化,一般比那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要求更多的个人空间。在中国,学生不与教师或者员工不与老板并排坐,表明了他对上司领导的服从与尊敬。美国人的隐私常常指的就是实际空间,他们会用篱笆围住他们的后院,而前院则开放,欢迎客人来游玩拜访。在中国,隐私与私人空间更多体现在人们的思想,也就是精神隐私,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房子或者其他实物。

(2)座位体现人们的地位。在美国,人们习惯于和坐在对面的人谈话,坐在桌子最前面的人被认为是领导。在西方国家,餐桌常常是长方形的,西方人认为最尊贵的座位就是在主人的旁边,父亲总是坐在桌子的前面,孩子们则坐在桌子两边,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中国,餐桌常是圆的,最显眼的座位被认为是最尊贵的座位,老一辈的人常坐在主位而其他人没有固定的位置。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们常和母亲坐在一起。因此,在宴会上,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座位安排。

(3)家里的家具摆放也与文化有关。比如,法国人,意大利人和墨西哥人在去拜访美国人时候会惊讶于他们的起居室家具摆放是与电视机相对的。对于他们而言,交谈很重要,座位对着电视不利于交谈。在他们国家,家具摆放是要方便交谈互动的。在西方,家具不会摆放的很拥挤,然而,中国人家具摆放却使得房间过于拥挤。

3.时间。所有中国人都熟悉孔子的名句:“三思而后行”,这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时间感知的态度。

我们能通过一种文化里的人做事情节奏和对具体事情的反应速度来确定这个文化中的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如何。美国人,生活节奏快,做事情迅速。其他地方的人对待时间有不一样的态度,因此,生活节奏也与美国式的快节奏不同。有研究指出,甚至能从人们走路的速度来看的出人们的时间观念。美国人走路明显要比印度尼西亚的人走路快。

在尊崇过去的文化中,如英国,他们比较强调传统并认为传统是稳定的。中国人保留崇拜祖先的传统并以这种文化能留存数千年为豪。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用过去来指引人们当下如何生活。正如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温故而知新”。那些重视过去的文化的人们比重视将来的文化的人们更尊敬和崇拜老一辈的人。菲律宾和拉丁美洲人是强调生活在当下的人群。这种文化中的人群比其他文化的人群更容易受情感驱使和更具有情感自发性。他们更倾向于随意与放松的生活方式。

四、结论

尽管现在一些非语言交际现象对许多人而言都很普遍,但是文化不一样,行为与环境也不一样。对非语言交流的解释比较复杂,因为同一文化的不同人群也会使用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为了能成功地理解一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人们需要知道一些如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等交流的禁忌。只要能成功的理解非语言信息,人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不同文化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Iris Vamer,Linda Beam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R.R.Donnellye & Sons Company,1995.

[2]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出版社, 1998.

[5](美)史蒂夫・莫滕森。关世杰,胡兴,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丁・贝内特。卫景宜,译。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中的分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七

【关键词】网络空间;二元流动性;正功能;负功能

因特网在链接每一台电脑的同时也联接了操作电脑的网民,网络空间的真实性是网民通过网上互动形成的一个与现实世界有镜像关系的二元流动空间。网民被“技术赋权”,在网络空间中畅所欲言,二元流动空间转变为一个公共空间。

一、网络空间的二元流动特性

网络空间的二元流动性具体包括二元性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出网络空间的具体特性。

(一)网络空间的二元性。网络空间的二元性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的一元性而言的。网络空间是形成于人们思维中的想象空间,不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所以二元性是它最显著的特性。

1、虚拟与真实交织。网络空间是由数字、图片、声音、视频所组成的符号空间,二进制通过人的参与被赋予生命,呈现出真实性。它的存在与规则是按照日常经验的存在与规则构建的,但这种真实性与日常可观可感的真实是不同的,它的真实存在于联想与想象之中,这种联想与想象往往形成一种超真实性情景。

2、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混合。个人主页,微博,博客等都是网民构建起的私人空间,网民在此发表个人情绪或者个体事件,是一种个体化的话语表达,表达的对象是网民自己的小圈子而不是面向公众。

(二)网络空间的流动性。网络空间不同于日常的经验空间,它不是固化的,是流动性的存在,这种流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现实空间中构建起来的规则与阶层。

1、话语的流动性。网络话语片段式的传播,缺少系统性。各种不同的书写与阅读空间能够同时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从形成一个非线性的话语逻辑,凸显一种话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征。

2、网民身份的流动性。网民在网络空间中跳跃式的接受、传播信息。任何一位网民是一个独立的传播体系,在网络空间中私人体验与公共评论的多元话语。他们对信息的控制、传播不再受到身份的限制。这样网络空间冲击了中心单级传播格局,消解了权威信源。

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主体

网民作为新的社会角色,信息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信息处于二元流动的空间,所以网民也需要跟着信息的二元流动而流动。作为网络空间行为主体的网民也具有更多的独特性。

(一)行为主体的身体不在场。在网络空间中,人们摆脱了物理身体的束缚,跨越传统的物理空间的限制,在匿名性空间中行动。在现实世界中,公众会因为政治、经济、人身安全等因素处于失语状态,但是在网络空间网民具有隐身性,网络言论在发表时不需要身份的认证,这种隐身性削减了网民因为言论不当而承担的后果。

(二)行为主体的去主体性。网络空间的主体性被流动性消解,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再享有现实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这一主体被多元化。这种去主体性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主体性”,每位网民可以自由平等的发表言论。但是这种去主体性,同样也消解了权威性,网络话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进行传播,加之情感的渲染传,会使受传者处于非理性的反应之中,很容易被当时的意见气候所左右,产生网络集群行为。

三、二元流动性所衍生出的功能

网民在网络空间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连接和组织起立的,这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社会从中心向边缘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人际互动模式。“它所塑造的结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支配性权力与功能空间。”

(一)正功能。网络空间中话语具有分权和平等的特征,网民通过创造、分享信息来有意识、无意识的消解网络中存在的话语霸权。它低成本的参与环境成为表达公共精神、社会共识,公共意志最好的平台,私人的意志通过信息蝶变效应引起更多网民的共鸣,最终形成意见气候,这种意见气候上升为公共诉求,以此来对抗寡头言论。网络空间和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有一定的相似性,哈贝马斯创立的“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是一种公共话语空间,主要承担两个功能:培养个体认同,批判性的检验政府政策。”网络空间形成独特的网络民主,为大众影响政治决策提供了可能性,网络空间对于中国社会的进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可以避免我们成为单向度的人,避免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

(二)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网民参与公共事务是感性的,忽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与实践性,而简单化、冲突化、纯粹化的思考问题。如果网民仅仅凭借一腔热情与片面的判断,网络空间原有的正功能会转化为一种负功能,现实事件在网络空间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最终产生“暴力”行为。网络暴力可以分为硬暴力和软暴力。以人肉搜索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媒介表述为一种硬暴力,它由网民自发,舆论一边倒,损害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它而当下的网络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软暴力,或软暴力和硬暴力的混合,它由网络推手精心策划,发动网络水军,使正反舆论相互持平,无效信息淹没有效信息、难以辨别信息真伪,污染网络信息环境、欺骗民众感情、甚至使社会信誉滑坡。它的危害性更强、辐射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加深远。

四、结语

卡斯特将网络空间称为第四世界,由二元流动性衍生出的功能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减压的安全阀,社会民主的进化器,但是它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民众的理性参与和网络制度的有效构建,并且要很好的区分网络民主的作用边界与作用方式,有意识地发挥公共知识分子对网络空间的净化作用,避免网民非理性的冲动。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23页。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八

P键词:商业空间设计;视觉语言;信息传递

1视觉语言

我们随处可见精美的印刷品,设计精良的广告彩页,线型流畅的楼宇,所有的物品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追求视觉效果。通过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来刺激商品的销售是现在大多数企业的首选。越来越多的人会被精美的外表所吸引而弱化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这就是视觉化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大众的审美趋势越来越趋向于“表层的审美化“,重视体验,强调感性,专注外观。企业将视觉语言极大的运用在商品销售中,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这不仅是一门视觉艺术,也是一门销售艺术。

视觉语言的概念:我们将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划分为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听觉语言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有声语言来传达信息,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视觉语言是通过图案、色彩、线条搭配等不同形式,通过间接的手段对外传递信息,从局部到整体的每个部分经过精心匹配,将其赋予不同的释意。

2商业空间设计

商业环境设计定义:商业环境是指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一切空间,是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者产品以满足商业活动需求的场所。本文以商业环境应用最广的零售业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从三种角度划定商业环境的分类:①消费媒介;②体验场所;③交流空间。每种分类具有不同角度的侧重点,其表达出来的含义也大相径庭。

2.1作为“媒介”的商业空间环境

商业环境,顾名思义就是为商品的流通提供场所,这是一种空间概念,以交易媒介为依托。这一媒介空间具有多样性特征,商家想要在不同规模大小的商业空间内得到最大的销售量,就要关注信息在媒介中的传播效果。商业空间中的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有多种方式:商品摆放布局、文字提示、广告彩页、模型、视频音效等。将企业文化和商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商业空间中全方位向顾客展现。

2.2作为“场所”的商业空间环境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在追求消费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现代商业环境更加注重消费者休闲娱乐的体验,通过将艺术因素加入商业环境中,让顾客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更高层次的视觉享受,这是商业环境的一大突破,逐渐迈向更高层次。从商业环境设计角度来看,现代的空间设计不仅要包含视觉冲击,还要往精神层面渗透,体现心里、文化价值内涵。顾客对商业空间的认同感来自于不同商业空间的特性与区别,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商业空间中,人们以最直接的感官来感受商业文化,使消费者获得最深刻的商业感悟,而不是以往简单的输入与输出。

2.3作为“社会交流空间”的商业空间环境

现在很多商业中心将众多元素整合到一起,例如万达将百货、游乐场、餐饮、电影院等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多样化消费休闲体系,将视觉元素在每个细节的商业元素中渗透。使用对象从原本的消费者上升到来此休闲娱乐的广大市民,通过休闲来带动消费。这样的社会交流空间有利于增强群众的参与度,为个体间情感的传递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

3商业空间对视觉设计语言的需求

影响商业空间的视觉语言:

3.1符号与图形

符号与图形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规定或者约定成俗的图案。虽然这种标识的形式简单,但是通过衍生创造形成了多种形式,不同种类,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将空间的所传达的主旨思想直接向人们展露。

3.2色彩与色调

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对色彩的感受,这是吸引注意力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色彩的渲染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店铺性质决定店铺的色彩主调,顾客可以通过色彩主调判断出该店铺的经营特性、经营理念、产品性质等。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品的宣传效果,为店铺增加客流量,由于色彩特殊的信息传达能力,可以最大程度提升顾客对产品的理解,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色彩营销是有效的商业空间设计的重要体现。色彩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色调搭配、颜色强度的对比都会对色彩表达起到重要的作用,注重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要讲究颜色搭配和谐。不同的商业环境、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色彩的搭配,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

色彩的物理效应体现在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变化,商业环境设计通过色彩的表达创造理想的空间,不同色彩搭配方式可以将单调的空间变得或柔和,或富有生机。相近颜色的搭配创造出平衡柔和的环境氛围;有强烈对比颜色的搭配,有强烈的反差对比,可以给顾客造成视觉冲击,营造出活跃的环境氛围。

3.3形状与材料

线条是空间的基本构成,组合成造型的基本元素。用不同的形式构建出不同形状的面,获得形状最丰富的表达,由线条变成形状是视觉表现的深化,让人们获得更佳形象的理解。材料是空间意象的实物载体,利用在不同的空间中有不同的空间意境。

4结语

通过视觉设计将每个部分自然联系到一起,并且能够突出重点。将视觉环境变成一个整体,打破了原本商业空间环境孤立、散乱无章的情况。将视觉语言的简单拼接无法获得整体的视觉效果,只有从整体的角度规划设计,才能获得更多例如愉悦身心的附加效应。企业需要把握商机,将视觉设计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将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品牌文化在商业环境中逐步渗透。

参考文献:

[1]王亮。浅析室内景观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5).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九

看着你心碎,看着你流泪,默默无语,淡然落幕不过一场耳语的流言。

看过走过笑过,虚伪的遮掩泄漏最初的誓言,疯狂的喧嚣掩盖不了内心的空洞,寂寞编织的谎言将季节沦落的时刻彻底掩埋。

看着你的脸,模糊不清楚,眼神锁定的界限让笑容更灿烂。心中的裂痕日发撕裂成了峡谷般空旷了,默默的静守在身边,无言的时候,空空的心里,空空的念像,默默的对白,窄窄的心底撕裂成渠,没有人涉足。

一个人的空间,深邃弥茫,无底无缘,空空的来,空空的去,空空的默然以对。

一个人的时候静默,两个人的时候淡默,三个人的时候沉默,无辜的眼神深处,无底的绝望和忧伤却在笑的皱纹里转身不见,内心撕裂的深渊,看不见的沟壑,在日月之间封存了纪念。心没有目的的流浪,笑看着世人一步步的痕迹,默默无语。

没有静默的淡漠,你的背影洒落在隐约黄昏后,静寂里的空洞将时间和空间反锁在无语的幻念里,看不清的太多日子里,懵懂的不知所措,当琐碎堆积成了习惯,我用借口将一切武断,看不透你的眼神,随意的自由涣散,近几个月的时间里让我懂得无论多少人在途中,即使有太多的人同行,路,一个人的路,终究是一个人走。

谁的世界里遇见了谁,缘分将陌生的空间分隔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人说在合适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就好,我一直相信凡事随意就好,不必强求。后来才知道生活的态度里,生活的随意是那么不易。

模糊的懂着,属于我的风没有方向的飞着,属于我的文字静默的留存着,无论哪里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走着,因为知道我不会找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如果活着就是为了到处流浪,那该多好啊!路上的行人或好或坏又有什么关系?擦肩而过,错落他乡,你我它,内心深处的自己也许只是一个念想罢了。

破碎的语言汇成的缠绵,将生命的死结纠缠不清。

生命的涣散却是人生的点滴交织,朦胧的笼罩在你的周围,让世界变得更加神秘。

一场漫无目的的寻觅,开场似乎早已开始,帷幕背后却早已结束,舍得舍得,静默无期。

单行车道上,流放的背影,渐渐远去,生命的旅途中从来就没有开始和结束。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十

关键词:声向控制 物理构想 压差干预 能量转换

一、获取呼吸道歌唱嗓音共鸣面临的生理障碍

歌唱嗓音制造活动,是后于生理语言嗓音的嗓音活动。在学习歌唱嗓音制造行为前,大脑的嗓音行为活动信息存储中,没有关于它们的行为记忆信息,只有生理语言语音的行为活动信息。由于生理语言嗓音的行为活动记忆,在学习歌唱前就已存在,且自然依附人体呼吸功能的行为模式已经固化。只要大脑有语言嗓音的意愿,自主神经系统就会自主支配关联器官开展工作,制造出生理语言嗓音,不再需要进行人为的设计与控制。当我们开始学习歌唱嗓音制造行为时,大脑记忆中的这些生理语言嗓音固化行为模式,譬如声带振动与生理呼吸行为的冲击搭配,基础声源走向与生理呼吸行为的推送搭配功能行为,就会成为获取呼吸道空间歌唱嗓音共鸣的障碍,会严重影响到在呼吸道获取歌唱嗓音共鸣的声向控制意图。为此,在开展歌唱嗓音制造活动时,需要对声向设计与控制给予高度重视。

(一)生理语言嗓音习惯导致的基础声源走向障碍

生理语言嗓音的语音修正空间,选择的是口腔空间。每当生理语言发音时,基础声源在喉内产生时,是不带语言语音成分的,所有的文字语音都是同样一个微弱的声带振动声,根本无法辨识所代表的语言字意。因此,为了获得清晰的语言语音,代表语言字意的基础声源,就必然会在行经喉咽和口咽空间后,快速转向进入到口腔,在口腔中去获取空间语音修正,以便能最终在口腔内形成文字语言语音。

生理语言嗓音这种固化了的语音行为模式习惯,就可能会在歌唱嗓音共鸣制造中,影响到基础声源进入呼吸道的正确走向,给牵引基础声源进入呼吸道造成障碍。

(二)呼吸道空间气压与大气压存在着压差障碍

人体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机制,是以体内外压差规律换位形成的。当体内肺部呼吸道空间气压大于体外大气压时,呼气行为就会产生,肺里的二氧化碳高压气流就会通过呼吸道被压出体外;而当体内肺部呼吸道空间气压小于体外大气压时,吸气行为就会产生,体外大气空间带氧空气就会通过呼吸道,被大气压进体内肺部进行换氧交换。

生理语言嗓音的形成,就是自然顺应了二氧化碳高压气流外排行为规律,先借助外排气流冲击声带产生基础声源,再借助外排气流推动基础声源,进入口腔获取语音修正,最终经口腔传播至大气空间。

对于歌唱嗓音制造来说,二氧化碳高压气流外排行为规律,对基础声源在呼吸道空间形成后,能否仍保持在呼吸道空间行进,是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与阻碍。这种挑战阻碍,主要来自于与上呼吸道口咽相连的口腔空间。当喉内声带闭合产生基础声源时,肺部高压气流被阻挡在下呼吸道,致使整个上呼吸道的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此时,基础声源如仍借助肺部生理高压气流推进,那就很难穿越与口腔相连的口咽空间,进入到上呼吸道鼻腔空间。

(三)下呼吸道空间逆向引入基础声源的牵引障碍

生理语言嗓音的制造产生,就是借用了呼气外排气流的功能作用,将呼气外排气流,分别转化为声带振动的冲击力和推动基础声源行进的推动力,轻松获得了喉器官产生的基础声源,获得了消化道口腔空间的语音修正。其原由,就是生理语言嗓音没有过多的音乐声效需求,嗓音的制造行为,只需顺呼气气流而行,不需要任何的人为控制。

歌唱嗓音制造与生理语言嗓音制造不同之处,在于歌唱嗓音制造具有明确的音乐艺术意图,需要通过使用人体音乐生理载体,制造出能融合多种歌唱艺术嗓音元素,且满足舞台场合表演声效需求的音乐艺术嗓音。要实现歌唱嗓音制造的音乐艺术意图,就必须完整且完美地使用好呼吸道空间,充分发挥出它的生理音乐功效。其中,对下呼吸道空间的应用,就是歌唱嗓音共鸣制造活动应该考虑的重要方向。

从生理科学与传统歌唱发声的角度,分析歌唱嗓音的制造机制不难发现,要发挥下呼吸道空间的歌唱嗓音共鸣功能作用,存在着制造意图与生理机制上的矛盾。歌唱嗓音制造时,在大脑嗓音意愿状态下,声带在自主神经支配下,产生音频闭合行为,切断了上下呼吸道间的空间联系,同时也阻断了肺部经下呼吸道呼气外排的气流发音行为,快速形成了以声带为界的上下呼吸道空间压差。随着下呼吸道空间内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下呼吸道空间的气压急剧上升,增压后急需外排的气压气流就会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带音频的基础声源,然后再助推基础声源向上行进,获得歌唱嗓音共鸣。这种看似符合生理规律的传统歌唱发声声向路径,就明显没有考虑下呼吸道的歌唱共鸣问题,制成的歌唱嗓音音乐元素里,也就没有传统所说的胸腔共鸣,即下呼吸道的共鸣的色彩。

这里面主要存在一个机制,也就是歌唱发声采用的是以生理呼气为动力,需要依靠下呼吸道内的高压气外排制造动力,产生基础声源。如果此时又要想通过气流将基础声源反向推送至下呼吸道空间,就明显会与呼气外流形成流向冲突,呼气气流不可能同时提供上下两个力向的推力,在向上冲击声带振动时,又再提供一个逆向推力,推送基础声源下行至下呼吸道空间。

二、通过物理化生理行为途径去实现呼吸道声向控制

呼吸道作为歌唱嗓音制造的音乐生理载体,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音乐嗓音共鸣任务。离开它,不完整使用它,歌唱嗓音制造活动就不可能科学开展,也不可能制造出圆满、且符合音乐艺术审美的歌唱艺术嗓音声效。可以这样理解或认为:歌唱艺术嗓音的一切制造活动,都是围绕呼吸道空间展开的;歌唱艺术嗓音制造的一切思想意图,都是通过对呼吸道的制造使用实现的。

呼吸道以喉为界的上下空间划分,造成了呼吸道在歌唱嗓音制造使用中的复杂性。如果要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施行对上下呼吸道空间的同步共鸣使用,单凭生理呼吸功能行为,采取生理语言嗓音的方式,是根本无法解决呼吸道空间中缺乏声源的技术问题,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为此,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就必须重新设计技术控制方法,探索新的技术途径,以创新的思维与行为去实现对呼吸道的科学使用。

具体的说,就是要通过运用与歌唱共鸣意图关联的自然科学原理,结合生理神经系统和肌系统潜能,设计和培养出能科学使用呼吸道的物理化生理行为,从而实现对获取呼吸道意图空间歌唱嗓音共鸣的共鸣声源声向控制。

(一)选择空气作为呼吸道声向控制的物质条件

在呼吸道物理共鸣要素条件中,除空间是稳定不变的要素条件外,其它的两个要素条件,介质空气和振动声源都是动态的,都可以通过人为行为进行控制。

在使用呼吸道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呼吸道具备的共鸣物理三要素条件,功能分工十分明确。歌唱时,呼吸道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由于没有消化进食的交叉功能需求,可始终是处于稳定的呼吸状态,除喉咽空间区域外,绝大部分空间不需要进行控制调整,都可保持稳定的空间共鸣状态。只需要等待共鸣要素条件的齐备,就可以发挥共鸣空间功能效应。

基础声源的产生与走向,作为实现呼吸道空间歌唱意图共鸣的物理共鸣动态控制要素,应始终成为被控制牵引的对象,在呼吸道空间中,必须随控制意图行进。而剩下的呼吸道中进出流动的空气,以及导致进出呼吸道换氧规律流动的压差转换肌理机制,则应该是产生基础声源和牵引基础声源的物质条件,可通过物理化生理行为手段,使其在声向控制中,发挥出物质特性潜力,提供可变动力动能作用。

对呼吸道空间空气物质的歌唱共鸣应用,主要通过对呼吸道空间的空气气压、空气流向、空气流速与空气密度进行人为干预控制,使它能在呼吸道空间共鸣时,能为基础声源和嗓音声源的声向控制,提供压缩空气动能条件。

(二)通过提升冲击声带振动气流速度顺流牵引声源

人体生理语言嗓音的产生形成,依靠的是生理呼气功能行为帮助。在生理语言嗓音活动时,基础声源的产生和推进,都是借助生理呼气气流作为动力,由里向外,由下往上,与呼气气流保持高度一致,整个行为过程顺流顺向。生理语言嗓音的这种生理形成机制,由于呼气时的压差不大,高压形成的气流速度太慢,在呼吸道制造歌唱嗓音的活动中运用,就很难抗衡口腔空间通道口的低压诱导干扰,呼气气流在推送基础声源行进时,会过早离开上呼吸道空间进入口腔,造成口咽以上大部分上呼吸道空间的共鸣损失。

原因很简单,由于声带发声闭合行为发生时,整个上呼吸道空间的气压与大气压持平,下呼吸道的大于大气压的呼气气流冲击声带振动和推进基础声源行进时,就会聪明地选择最近的口咽通道口,轻松地推送基础声源,而不会去选择较远的鼻咽口,去做无力做到的事。这样,就自然造成上呼吸道鼻腔空间,进不了基础声源的现象发生。要实现完整地使用上呼吸道空间制造歌唱嗓音的共鸣意图,解决上呼吸道鼻腔空间缺少基础声源的问题,就必须采取人为的物理化生理行为干预,提升生理呼气气流的速度,使冲击声带振动,推送基础声源的气流速度更快更强,以抗衡生理空间结构上的低压干扰。否则,对基础声源进入上呼吸道的牵引控制,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歌唱嗓音制造过程中提升呼气气流流速,主要是采取定位力牵引和肌力助推两种物理化生理行为,通过对呼吸道内呼气空气气压的增压干预来完成的。这两种干预行为,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的设计构想,源自于关联流体力学原理。制造的具体行为实施,为心理行为控制下的生理行为,具体干预行为为:一是选择颅顶顶部向下正对鼻咽口的位置定位,然后在定位点上发出牵引声力行为信号,对基础声源进行上声向定位牵引,让定位点的声意愿信号,迫使呼气肌群快速反应,加快挤压肺部空间的行为速度,以达到快速推送基础声源进牵引定位点的目的,从而提高呼气气流速度;二是通过对上呼吸道推送基础声源的心理现象行为,增大呼气时的下呼吸道空间气压信号,通过呼气肌群行为压缩空气体积,获得气体物质增压后的加速度,实现呼气气流的流速提速。两种提速方式,都与伯努利定律与气压原理的应用关联,通过增压提高呼气气流的速度,使高速呼气气流在推送基础声源穿越与口腔相连接的口咽时,呼气气流流速大于口咽的大气压气体分子与原子的自由运动速度,致使呼吸道咽部的气压变小,小于口腔外大气压,基础声源不但不会往外改道,反而会被口腔里的大气压往咽部压,保障基础声源低损耗地被高速呼气气流推送进鼻腔。

(三)通过下呼吸道空间压差干预改变气流向

人体的呼气与吸气,是一对压差相反的生理换气行为,是呼吸肌群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自主配合变换肺体容积空间大小完成的。通常的生理呼吸功能情况下,呼气与吸气间的压差转换,是十分有规律的。呼气时,人体交换出的二氧化碳,进入肺部下呼吸道空间,呼气肌群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挤压肺体容积空间变小,促使肺部下呼吸道空间内气压快速变大,大于呼吸道外大气压,呼吸道内二氧化碳被高压压出呼吸道;吸气时,人体需要获取大气空气中的氧,吸气肌群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向外扩展肺体容积空间,使得呼吸道空间内空气气压瞬间变小,小于呼吸道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大气空间的带氧空气,迅速又被大气压压入呼吸道空间。

气流对声带的冲击振动,无论是生理语言嗓音还是歌唱嗓音,都只能选择呼吸道与大气压间压差形成后的高压一方作动力,借助高压的压力作用,将高压空间空气压往低压空间,从而形成冲击声带振动的气流。生理语言嗓音的产生,依靠的是呼吸生理压差,借助了呼气时的下呼吸道高压空气气流,向上冲击声带振动产生基础声源和推进基础声源。

但是,这种呼吸道生理压差形成的气流流向,在歌唱时运用时,虽然辅以人为提速干预,能顺利推进基础声源进入上呼吸道鼻腔空间,但却仍然解决不了下呼吸道空间的基础音源缺乏问题。必须要采取改变冲击声带振动的气流流向的技术措施,才可能向下顺流推送基础声源进入下呼吸道空间,否则,基础声源不可能逆流逆向进入下呼吸道空间。声带的发声振动,都是在闭合的状态下,依靠空气气流的冲击产生的。闭合的声带产生振动,理论上讲,应该是不分气流冲击方向的。空气气流可由下往上冲击闭合的声带,也可以从上往下冲击闭合的声带,只要具备冲击的介质空气气流流速条件,声带的冲击振动的现象都会发生。在人体生理嗓音潜能中,就存在着反向冲击声带振动的嗓音行为人体处于严重病理状态时,精力不佳,开口说话都困难,为了缓解身体上的不适,病人常会以的嗓音方式,实现短暂释放。这种嗓音基础声源的产生,就是瞬间气流反向冲击声带所致。

解决下呼吸道基础声源引入问题,关键需要得到向下冲击声带振动的气流,这就只能在呼吸道与大气空间的压差转换上想办法。在歌唱时,可以通过瞬时压差干预的方式,瞬间改变呼气发声前的下呼吸道气压,制造出的瞬间反向压差,让呼吸道气压瞬间小于大气压,因此获得大气压作用下的向下呼吸道内的,下流向冲击气流,改变冲击声带振动的方向,以此寻求推送基础声源进入下呼吸道动力条件。这种压差干预行为,属于瞬间人为控制技术行为。具体为:在呼气发声高压形成前的瞬间,大脑在下呼吸道共鸣意图空间区域,发出一个急速短暂的声意愿信号,利用呼吸肌群对大脑声意愿信号的条件反射本能反应,迫使呼吸肌群作出一个向下冲击声带的气流肌理反应。让吸气肌群违反呼吸常规,在呼气前硬性极速扩展肺部空间,在下呼吸道空间制造一个极为短暂的低压,形成大气空间与下呼吸道空间的瞬间反向压差,致使大气压大于下呼吸道空间气压,瞬间改变气流流向,向下向内冲击和牵引基础声源进入下呼吸道空间。

这种压差干预行为制造的低压逆向气流,只能是启声瞬间行为,也只能解决下呼吸道启声瞬间的基础声源引入问题,不具有持续性控制的生理条件。一旦通过压差干预为下呼吸道引进了基础声源,行为功能生效的同时,压差干预的行为也就终止结束。已引入的基础声源维持控制,就交由被压差干预而激增的二氧化碳高压完成。

(四)通过气声能换持续控制下呼吸道嗓音共鸣

歌唱嗓音与大自然其它声音一样,都是依赖大气空间空气,在大气压常压状态下进行传播的。当我们利用压差干预的技术行为,通过逆向气流向呼吸道引入基础声源时,其技术动机是十分清晰的。就是要首先解决利用生理呼气启声时,下呼吸道会无法引入基础声源的问题,并没有通过逆向气流持续,维持长时间获取下呼吸道共鸣的考虑。

其缘由有三:一是压差干预属于呼气前硬性加入的逆向干扰行为,它的发生,并不可能终止正在进行的,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人体生理换氧活动。短暂逆向引入基础声源的行为期间,二氧化碳从肺泡向下呼吸道的排聚,仍按照正常的生理换氧速度进行。下呼吸道在没有排除因压差干预,所阻滞形成的高压二氧化碳之前,是没有空间条件可持续逆向接纳随基础声源流入的空气;二是下呼吸道没有可以直接与大气空间连接的生理通道出口,不具有逆向传播歌唱嗓音的条件,必须要考虑利用上呼吸道的两个通道出口来传播;三是压差干预形成的逆向引入基础声源,只短暂解决了下呼吸道的共鸣问题,但同时会造成上呼吸道空间无法引入声源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后续向上呼吸道,推送已获取下呼吸道共鸣嗓音声源的问题。

因此,在压差干预行为目的达到后,就必须利用下呼吸道空间内延迟排放形成的高压二氧化碳压力,来迅速接替对已引入下呼吸道空间基础声源的持续控制,无痕迹终止替换压差干预行为,保障下呼吸道内基础声源的持续存在。同时,这种用呼气气压压力来维持基础声源在下呼吸道存在的行为,会促使基础声源在下呼吸道空间持续发生物理共鸣反应,最终使得下呼吸道空间的高压气能,高比率转换成具有下呼吸道空间特征的共鸣嗓音声能,并以高压二氧化碳声能的方式,排除肺内的二氧化碳废气。

在歌唱嗓音的制造活动中,一旦在下呼吸道实现了基础声源的引入,下呼吸道所特有二氧化碳生理排放行为,会使得这些即将排放的废弃物质,因共鸣物理反应作用,使它们转换成了具有高度价值的共鸣嗓音声能。这种能量守恒定律在下呼吸道的悄然应用,会提高二氧化碳高压气能的使用效应,会使歌唱嗓音的制造能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五)通过高压声能上声向定向推送声源进入上呼吸道

从物理定义上讲,气体是一种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形变可流动的流体。气体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动能较高,扩散较快,其体积不受限制,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压缩后的空气,气体密度更高,运动速度更快,能量也更大。

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当需要采取压差干预技术措施,向下呼吸道空间引入基础声源时,其控制行为动机不应该只是需要获取下呼吸道空间共鸣,而是需要获取整个呼吸道空间的共鸣。采取压差干预行为,只是一个过程行为,可以先解决下呼吸道缺乏基础声源的问题,获得具有下呼吸道色彩的共鸣嗓音,实现下呼吸道中的高压气能向成高压声能的转换。而终极动机,则是利用压差干预形成的高压共鸣声能,同时解决向上呼吸道推送声源时抗口腔低压干扰的问题。

压差干预行为发生后,整个呼吸道空间内的共鸣物理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获取上下呼吸道空间的歌唱意图组合共鸣,创造了极好的动能条件与空间条件,使上下呼吸道空间的组合应用成为现实。

在动能条件方面,压差干预行为产生的下声向牵引,促使下呼吸道内的压缩气体物质与声共鸣紧密结合,压缩气体物质自由运动提供的高压压力,既可向下牢牢地控制住基础声源,维持下呼吸道中的共鸣与能换,减缓气能的消耗,又可以为向上呼吸道推送高压声源,提供高密度和高速度高压声束声源,使其能任意穿越口咽低压区,毫无困难的进入到上呼吸道空间。在空间条件方面,压差干预行为,将基础声源向下全部引入到下呼吸道空间,使整个上呼吸道空间无任何滞留嗓音,声道上干干净净,畅通无阻,为下呼吸道推送高压声源时,创造了极好的高压声源声道传递空间条件,使下呼吸道向上呼吸道推送高压声源变得十分容易。科学的讲,在歌唱嗓音制造过程中,要完整地使用好呼吸道空间,要按照歌唱意图获取上下呼吸道空间的歌唱共鸣,对于基础声源与共鸣嗓音声源的声向控制,是不能按照单列式的行为去实施,而需要进行系统思考和系统设计,采用多序列同步程序性的控制方法,才可能变为现实。本节所提出的多种物理化生理控制行为方法,在对呼吸道歌唱状态下的声源声向控制过程中,都必须切合嗓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需要同步思考想象形成控制信息,同步行为控制信号,同步产生行为运动,才可能使相关联的单列技术集合起来,最终形成能从对基础声源产生直至整合呼吸道各部共鸣的全过程系统声向控制,实现呼吸道的音乐共鸣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为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歌唱嗓音共鸣声效与声向控制关系》的系列研究成果中第二个分项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YS14079。

参考文献:

[1]王斌全。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十一

关键词:概念整合 言语非流利产出 实时悬浮机制

一、文献回顾

言语非流利产出的研究对探索言语产出的深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杨军,2004)。言语非流利产出具有高度规则性,国外言语非流利产出研究已有五十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其快速发展期,从各种非流利产出现象的零散研究步入理论层面的探讨并进入系统性研究阶段。Fox Tree(1993)、Lickley(1994)﹑Shriberg(1994)分别撰写了博士论文《言语非流利的理解》《自发言语中非流利产出的检测》和《非流利产出理论初探》,就非流利概念的定义以及如何开展系统性可比研究等进行了理论初探。Levelt(1983)建立了言语产出模型,用句法完整性规则来分析言语修复,并根据说话者的动机区分了五类言语非流利产出中的修复现象。Starkweather & Gottwald(1990)提出了能力要求模式(Demands Capacities Model),认为话语环境对话者产出流利话语的要求超出了话者所具备的言语产出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运动平衡能力、语言综合技能、情绪稳定能力、认知发展能力等。Clark & Wasow(1998)提出了关于言语非流利产出的连续性假设,认为当言语的构造遇到困难时,话者往往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悬搁话语,不管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为之,在构造完成后会恢复话语。Clark & Wasow(1998)还提出了基本投入假设,提出话者迫于时间压力,通过发动一个尚不完整的话语单位(即基本投入)作为信号,使话语得到延续的机会而不至于被误认为该话轮已结束。国内研究者主要依据言语产出模型及其自我监控理论(Levelt,1989)、认知负载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简称CLT)(John Sweller,1988)、注意力分配理论(Schmidt,1990)等,对言语非流利产出中的停顿现象(陈桦、梁茂成、Jill House,2004;刘长军,2007;缪海燕,2009;孙延弢,2009;徐海铭,2010)、自我修补现象(姚剑鹏,2005、2012;戴朝晖,2011)、自我重复现象(姚剑鹏,2010)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言语非流利产出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但对于隐藏在言语非流利产出现象背后的实时认知运作机制的研究却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从认知角度对非流利产出的内在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对了解言语产出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依据Fauconnier(1997)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探讨言语非流利产出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实时认知运作机制。

二、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定义与分类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言语非流利产出这一概念尚无一致定义。根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Bussmann,1996),言语非流利产出指任何形式的言语流利故障(包括病理性的言语产出失调)。Shriberg(1994)认为,言语非流利产出指所有不属于流利话语的部分。杨军(2004)认为,言语非流利产出指在时定、韵律和语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流利话语的口语产出。

Bussmann的定义重点关注言语非流利产出的表现形式和非正常性,Shriberg则重视言语非流利产出与流利产出之间的对比和相互关系,杨军侧重于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可测性和分析性。三种定义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言语非流利产出的性质和内涵。综合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言语非流利产出是指话者在尚未完成一段连续性语流时,出现时定、韵律和语序等方面的任何形式的不属于流利话语的言语故障。

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们对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结合大部分学者的分类,根据言语非流利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四大类,即非填充停顿(unfilled pauses)、填充停顿(filled pauses)、自我重复(self-repetitions)和自我修补(self-repairs)。非填充性停顿又称无声停顿或静默停顿,指语流中不正常的无声或沉默现象;填充停顿又称有声停顿,指说话者“由于无法或不愿产出所需的词但证明说话者仍处语言活动中的有声数据”(Goffman,1981),如“er,ah,um,well,you know,I mean”等填充词;两者的唯一区别在于说话者有没有发出声音;自我重复是指话者本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音、词或句等的完整重复;自我修补则是指话者在监测到话语错误后自我纠正错误的行为。(姚剑鹏,2008)

三、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由Fauconnier(1997)在其专著《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中正式提出。心理空间是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单位,人们在思考、交谈过程中会不断构建一些概念包,存储于虚拟的心理空间里,概念整合就是指人们进行心理空间(mental space)合成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它包含四个空间(如图1):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Input space II)和整合空间(Blending space)。类属空间是经过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类比认知建立起来的选择性空间,反映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抽象结构,它与输入空间I和II一起为即将产生的整合空间提供输入,整合空间则承接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相关域的所有背景、结构和认知模型知识。四空间模型反映出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和互动作用的关系,通过心理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并在整合空间进行匹配合成,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输入空间的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概念整合理论把自然语言的意义构建看成一种现时的处理过程(on-line process),换言之,意义的产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运作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一是组合过程(composition),即由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二是完善过程(completion),即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构相匹配的过程,它是新显结构内容的来源;三是扩展过程(elaboration),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整合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的过程。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从简单的空间结构关系揭示意义构建过程的实时性和动态性,阐释了语言意义实时构建的空间运作机制,对实时的、动态的、随机的思维认知活动都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可以用来解释包括言语非流利产出在内的多种语言现象。

四、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实时认知运作机制分析

“悬浮(float)”一词见于Fauconnier(1985:97~103)所著的《心理空间:自然言语中的意义构建》一书,但作者着眼于言语意义的正常整合过程,并未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我们认为,根据概念整合理论,言语意义构建过程是认知主体在头脑中不断聚焦、突显、建立输入空间、生成类属空间、进行跨空间心理映射和组合优化的概念整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实时悬浮机制是导致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关键因素。

我们认为,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实时悬浮机制是一种思维运作方式,是言语危机的一种实时处理机制,即当言语意义构建进程遭遇困难时,认知主体自觉启动的应急对应措施。意义实时悬浮机制是将构建困难即时锁定,以延缓正常言语产出速度为代价,调集更多注意力资源对整合中的困难环节进行重点即时补救处理,这种补救处理过程被即时反映到言语产出形式上,外显为不同于常态的言语表现形式,如非正常停顿、自我重复、自我修补等,即我们所说的言语非流利产出现象。

意义实时悬浮机制以促进意义的有效整合和构建为目的,存在于认知主体内部不同心理空间的建立及其各成分和结构相互映射和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悬浮目的可分为实时输入性悬浮(Online Input Floating)、实时映射匹配性悬浮(Online Mapping Floating)、实时整合性悬浮(Online Blend Floating)等。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贯穿于意义构建的整合过程,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即时性,它时刻隐藏在言语非流利产出现象背后,就像一只无形之手,引导和制约着言语非流利产出,是非流利产出的一种内在的深层认知运作机制。在意义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下,言语非流利产出具有高度规则性,在填充与非填充停顿、自我重复、自我修补等表现形式的分布位置、时长频率、产生原因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共同规律和独特性(篇幅所限,将另文分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认知意义构建角度看,意义实时悬浮机制是认知主体为实时处理言语意义构建危机而进行的认知内在运作机制,言语非流利产出是意义实时悬浮机制作用下的言语外显表现形式。下文借用Levelt(1983)关于非流利产出的经典例句进一步阐释说明。

从图2可见,例句中包含了非流利产出的三大类表现形式,即停顿、自我重复和自我修补。其中,停顿现象分为“on”与“uh”之间的非填充停顿和“uh”所代表的填充停顿两种小类,自我重复包括“from”和“on”两个词的重复产出现象,自我修补则具体表现为将“Boston”修正为“Denver”的现象。本例句将停顿、重复和修补等各种非流利产出表现形式集于一身,具有高度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模型,我们认为,本例句中“from Boston on … uh from Denver on”的意义构建过程也是一个四空间相互映射、匹配和整合的过程(如图3)。其中,“from”所代表的方位空间和“Boston”“Denver”所代表的地点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出发地(place to set out)是两者共享的抽象类属空间,方位空间和地点空间的成分相互映射并被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进行匹配、完善和合成。在此整合过程中,认知主体监控到地点空间(输入空间之一)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投射环节出现困难,使方位空间投射的方位成分“from”与地点空间的实时意义整合过程无法正常进行,这时,认知主体自觉启动意义构建实时悬浮机制进行紧急在线处理加以应对。在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下,认知主体以延缓正常言语产出速度为代价,集中更多注意力资源即时锁定整合中的困难环节(即上文所指的选择性投射环节),并进行重点即时补救处理,即将地点空间中的更多成分与方位空间的成分相互连通映射,并再次选择性投射到整合空间,与方位空间成分“from”匹配合成,这一连串不同寻常的认知悬浮机制作用下的运作过程被一一实时反映到言语产出形式上,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于正常言语产出状态的非流利产出现象。

对于本例中的不同类型的非流利产出表现形式作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1.“on”与“uh”之间出现的非填充停顿现象(即无声停顿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深层跨空间思维整合运作并未同步停顿,恰恰相反,它是认知主体监控到言语危机的发生而即时启动实时悬浮机制的结果,目的是以延缓正常言语产出速度为代价,将意义整合过程中的困难环节及时锁定,以便进行即时补救处理的运作过程;2.“uh”所代表的填充停顿,是在锁定地点输入空间中的选择性投射环节为困难环节后,认知主体调集更多注意力资源,以便对该困难环节进行重点即时补救处理的过程;3.“from”的自我重复现象,是认知主体在意义实时悬浮机制运作下对更多的地点空间成分进行了再次选择,并将被选择的地点空间成分“Denver”与方位空间中的成分“from”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再次进行对应连通和映射匹配的过程;4.将“Boston”修正为“Denver”的自我修补现象,是在意义实时悬浮机制运作下地点空间成分中被选择性投射到整合空间的地点成分“Denver”彻底替代“Boston”并与“from”在合成空间成功整合,最终构建出新意义“from Denvor”的过程;5.“on”的自我重复现象显示了上一轮意义整合的结束,同时也预示新的意义构建整合的开始。

从以上分析可见,外在言语表现上的中止和停滞并非意味着意义构建过程的中止和停滞,相反,例句中的停顿、自我重复和自我修补现象的背后,是意义实时悬浮机制下认知主体调集更多注意力资源,加紧、加速进行深层整合运作,以实时解决言语构建危机的过程。从言语构建危机的在线发生、在线处理直至在线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在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下,方位空间和地点空间的多项成分多次连通映射、匹配整合,最终在整合空间合成新意义。若没有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当言语意义构建进程遭遇困难时,正常言语产出速度就不会被改变或延缓,而是始终匀速进行。按照连续性假说,注意力资源将被正常分配到下一轮新的四空间整合过程中,原四空间之间的映射整合就不可能多次往返、反复进行,更不可能被反映到外在言语表现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实时悬浮机制的运作,非正常状态的停顿、自我重复和自我修补现象就不可能发生,而这与例句中的事实严重不符。由此可见,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实时悬浮机制是言语非流利产出的关键因素,言语非流利产出是认知主体在实时悬浮机制运作下实时处理言语构建危机的结果,实时悬浮机制是言语非流利产出现象的内在认知运作机制,而言语非流利产出是实时悬浮机制运作下的外显言语表现形式。

五、结语

本文以认知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言语非流利产出现象的实时认知运作机制,提出意义实时悬浮机制贯穿于言语意义构建的全过程,是言语危机的一种实时处理机制,即当言语意义构建进程遭遇困难时,认知主体自觉启动的应急对应措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运作过程:一是认知主体将意义整合过程中的困难环节即时锁定的过程;二是认知主体调集更多注意力资源的过程;三是四空间再次进行多成分选择性对应连通和映射匹配的过程。这些实时补救处理过程被即时反映到言语产出形式上,外显为不同于常态的言语表现形式,即非正常的填充和非填充停顿、自我重复、自我修补等非流利产出现象。概而言之,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实时悬浮机制是认知主体为实时处理言语意义构建危机而进行的认知内在运作机制,言语非流利产出是实时悬浮机制作用下的言语外显表现形式。

(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JCWY08YB]、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8535]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军。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4).

[2]Fox Tree,prehension after speech disfluencies[D].

Stanford University,1993.

[3]Lickley R.J.Detecting disfluency in spontaneous speech[D].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1994.

[4]Shriberg,E.Preliminaries to a theory of speech

disfluencies[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94.

[5]Levelt,J.W.Monitoring and self-repair in speech[J].

Congnition,1983,(33).

[6]Starkweather,C.& S.Gottwald.The demands and capacities

model II:Clinic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1990,(3):143~157.

[7]Clark,H.H.& Wasow,T.Repeating words in spontaneous

speech[J].Cognitive Psychology,1998,(37):201~242..

[8]Levelt,J.W.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

Cambrige,MA.:The MIT Press,1989.

[9]陈桦,梁茂成,Jill House.学习者英语朗读的无声停顿模式

[J].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2004,(11).

[10]刘长军。新闻英语中语音停顿还原性的声学研究[J].现代外

语,2007,(3).

[11]缪海燕。第二语言口语非流利产出的停顿研究[J].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9,(4).

[12]孙延弢。最简方案框架中的停顿语象研究[J].外语学刊,

2009,(6).

[13]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的口译停顿现象实证研究[J].外

语研究,2010,(1).

[14]姚剑鹏。会话修补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5,(5).

[15]姚剑鹏。言语自我修补中的知晓感研究[J].外国语文,2012,

(3).

[16]戴朝晖。中国大学生汉英口译非流利现象研究[J].上海翻译,

2011,(1).

[17]姚剑鹏。自然言语自我重复研究[J].外国语文,2010,(5).

[18]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9]Bussmann,H.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regory P.Trauth & Kerstin Kazzazi.London:Routlede,1996.

[20]姚剑鹏。对会话自我修补的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2).

[21]Fauconnier,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十二

对于该问题的关注源于一个电影画面:一天清晨,于文娟替丈夫严守一接听手机,对方马上传来很不礼貌但又非常年轻的女声,于表示很不满,回敬了几句,电话很快被挂掉了,于自然表示怀疑,这便成了故事的伏笔。这是电影《手机》(导演冯小刚,2003年)里开始引发冲突的一幕,影片完成了一个典型的人际传播的视听表达,也向我们传递了信源、讯息和信宿③这三个要素。产生疑惑的导火索是在画面之外的声音(信源),语言(包括内容及语调)则是主要的讯息,画面中的于文娟是信宿。另一种交流的方式便是出现在画面中的文字。武月(严守一情人)在严回家后发了一条短信,“睡觉的时候别脱内衣”,结果被于文娟看到。

这一次,是讯息载体发生变化(从声音到文字),同样是人际传播,此时的文字替代了声音,但我们同时感受到一个不在场的交流者。类似的交流也发生在电影《保持通话》当中,而且,不在场的声音语调及说话方式的表达可能在传播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既然是人际传播,必然要求交流双方在同一时空下的信息互动,这一点,在传统的视听语言里面,应体现出双方的在场,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1.将交流双方置于同一个画面中,声音随人物的动作同时发出,这一点,比较便于理解,也很常用,在此不作赘述。

2.通过蒙太奇的剪辑将对话双方用正反打(两个方向相反的正反拍)镜头交替呈现,同时,采取声画同步方式来完成面对面交流的交代。如图1,《保持通话》中的警察阿辉与女绑匪ROY的对话,前图是右斜侧角度拍摄,后图是左斜侧角度拍摄,连续的画面形成人物交流的影像,同时,人物语言与画面中的人物同步呈现。

3.出现声画不同步的现象,人物的声音与一个运动的长镜头相配合,通过场面调度交代人物交流的具体环境,最后画面定格到说话的人物(信源)上,完成交流两极的视听交代。

不论何种情况,我们都能从画面中感受到交流双方的共时空关系,尤其是双方的在场,这是传统人际传播的基本前提。现在的情况是,影片在呈现人际传播时,和于文娟交流的人物却延伸到了银幕之外,无论与观众还是画面中的交流对象,都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在场。但是,是什么促成这种参与交流的单方的画面(影片只有显示于文娟的画面),同时又可以实现这种受到时空限制的人际交流呢?当我们只从电影中看到一个人在说话,却感觉到两个人在进行很传统(用声音来交流)的沟通时,实际上已经感受到了此种语境下视听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作为电子传播媒介,手机具有跨越空间实现传播的能力,使共时的非在场传播得以可能;不仅如此,手机加强了交流双方空间的分离感。以上例子可以证明: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存在,人际传播双方可以不必局限在同一空间下,然而,也正因为他们获得空间上的自由,却不自觉地在增加彼此的距离,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电影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越发加强的空间分离使得交流双方同时在一个画面中出现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也使得二者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当中。当然,一个通过切分(或嵌入)呈现出的不同时空下的情景画面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要呈现出交流双方,必须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以增强空间感的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对观众而言,画面与画面连接后的成像效果不能被看成是不同空间的组接。对于影片中呈现的交流双方的空间位置的判断与观众的心理有关,马尔丹认为,电影“是从戏剧角度(即戏剧元素在一种因果关系下展示)和心理角度(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去推动剧情发展”,他是想传达观众在剧情呈现中的重要意义,让•迷特里也认为电影中的叙事蒙太奇给人展现的主要是“故事的线性发展所表达的戏剧或心理意义”。因此,在传统人际交流语境下,尽管在拍摄时交流双方也许并不真的就处于同一时空下,但是,至少在观众的心理感知方面而言,交流双方在影像上必须呈现为共时空的形式,因此,它们必须是在场的共在。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电影语言出现一种新的变化:观众可以明确感受到双方的交流,但却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源和信宿可以在共时却是相异空间的情况下进行交流。电子媒介在此不仅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而且,突破了传统电影语言的表现形式。

空间差异与摄影机位置的变化及轴线原则淡化

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源于这样一组对于人际交流的镜头表现:阿邦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接到了GRACE打来的电话。我们发现,电影是通过两个同方向角度拍摄而成的画面来组接,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信息传播的进行时,如组图2。同样是呈现人际交流的影像,这里呈现出如下特征。

1.前后镜头的拍摄角度都是同一(斜侧或正面)角度。上图同属于斜侧角度拍摄的画面,在很多时候,影片也采取正面角度进行拍摄,但不管怎样,交流双方的画面组接都保证同一拍摄方向。

2.“轴线”及“轴线原则”的淡化。“轴线是影片分别表现有交流的双方时,它们之间假想的连线。”同时,为了保证画面中交流双方明晰的“面对面”关系,画面的剪辑必须遵循轴线原则,即在拍摄两人以上的场景时就有了一条假设的轴线,从摄影机位上来说,它只能处在轴线一边,而不能越过这条轴线。“只有明确保持了这样的空间关系的原因,才不会引起观众的困惑、怀疑和矛盾,才不会使观众分散注意力和失去兴趣。”

我们发现,如上图所呈现的画面关系,“轴线”及“轴线原则”已经不作为呈现正在交流双方的剪辑原则。传统的“正反打”的蒙太奇手法不仅遵循“轴线原则”,也是主要的人际交流双方的影像呈现手法。但是,“正打”、“反打”的影像必须是摄影机分处于轴线同侧的左右两端,与轴线形成锐角关系。而其所呈现的人物方向,一定是相对的,从而给观众一种人物交流的姿态,以确保双方的在场关系。电子传播媒介的介入分离了交流双方的空间,使得不在场的关系必须通过影像表现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影片采用同角度方向进行拍摄,摄影机与画面所处的水平面构成同一角度关系的连续画面,从而显示出不同空间人物的对话,加之语言交流的承接性,显示出二者确实存在共时性的交流,从而完成不同空间人物交流的呈现。以上所提及的交流双方的视听呈现,就摄影机方向及剪辑原理来说,都超越了轴线原则。当然,轴线原则并非铁板一块,这一点,聂欣如教授早有提及。他从现代语用学角度得到启发,就某些电影中出现的与“轴线原则”相违背却不引起人们视觉反感的例子作出反思,认为只要画面中人物活动的环境明确,“跳轴”现象是允许的,所谓的“轴线原则”可以被违背。为了明确阿邦与GRACE分处不同的空间,画面中关于二者的活动环境是明晰的,这不仅明确了交流双方的不在场关系,同时由于其明晰的环境展示,为超越“轴线原则”奠定基础。

现在,更尖锐的问题是,电子传播媒介所产生的交流方式改变对于视听语言的影响,为了体现双方不同空间但又处于交流的状态,除了传统的基于轴线原则的“正反打”剪辑手法,更多时候,相邻两个镜头的剪辑都表现出同一摄影机机位的拍摄,这使得影像剪辑中原本存在的轴线消失了,人物在画面中呈现为同一方向,摄影机的机位是相同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原先的轴线原则不仅是可能被超越的问题,而是被淡化。也就是说,原来的经典的轴线原理开始被突破,被改变,同一方向的摄影画面的剪辑同样不会引起观众视觉上的不适应。

空间感的消失与镜头(画面)空间变化

现在,我们回到电影《手机》。如图3显示,武月在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的是严守一主持的“有一说一”栏目。接下来的镜头是,武月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流眼泪,她又想起了她心爱的情人。电视所提供的是另一时空的情境,但是,电视将其推到武月面前,介入武月所在的时空,进而融合并产生新情境。我们发现,导演在这里用一个景深镜头来完成信息传播的视听呈现(电视里传出了严守一熟悉而幽默的声音)。类似影像在电影《保持通话》也可见到:阿辉是在下班之后偶然间看到一段电视新闻之后才决定去弄清事情真相的。表面上,电视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营造的情境,包括人物、行动、背景以及声音,实际上,作为电子传播媒介的电视此时已经改变了传统人际传播前提下的视听语言表达。传统人际传播强调交流双方的共时状态,人物对某一情境信息的获取一般借助口耳相传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从影像来看,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不同空间之间的呈递关系。《十月围城》中,刘郁白被安排在门口阻挡清廷军队,孤军奋战,几欲粉身碎骨,这一情景为在楼上苦等的陈少白所见,知其已经支撑不住,只好转身欲带孙中山替身李重光转移,以转移清廷军队的注意力。刘郁白无法阻挡清军的信息(信源,空间一)必须传递给陈少白(信宿一,空间二,但同时也作为信源),陈推开窗户看到了刘的处境;陈再将信息传递给李重光(信宿二,空间三),他跑到坐在里屋拉起李的手欲望外走。

影像上的呈现表现如组图4:单就这一传播过程,通过人物的看和说,影片通过四个分镜头剪辑,相继呈现三个空间下的不同情境,从画面来看,是陈少白将分处其内外的不同空间的情境牵连起来。情境的牵连在电子媒介语境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在本文开头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谈到了媒介对于空间变化的意义。伊尼斯暗示了由媒介所决定的情境产生时空迁移的可能性,只是不同的媒介会有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偏向性;麦氏则看到了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发展对于个体能力缺陷的弥补,当你只能听到某一对象的时候,新媒介立即会给你一个可见的情境。这实际上意味着,新媒介可能将偏向视觉或偏向听觉的情境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梅罗维茨更直接地看到了新(电子)媒介对于情境融合的意义——一种新的情境的产生。高夫曼从戏剧的角度指出“台前”这一“外部装置”对于表演的意义,承认“外部装置”与“台后”情境差异,是基于物理空间的不可跨越性的认识,梅氏在电子媒介所提供的与众不同的功能的基础上指出,“新的传播媒介的引进和广泛使用,可能重建大范围的场景,并需要有新的社会场景的行为。”

电影《手机》只用一个景深镜头就完成了这样的叙事交代:武月无意间看到了电视机播放的“有一说一”节目,又想起了她的情人。当然,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声音在此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镜头提供了两个不同时空融合的情境可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电视此时没有参与传播活动,影片取而代之的是第三者对武月的提醒,亦或是突然间来自画外的声音,它都只能提供由语言所提供的抽象的符号演进,一方面,因为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以及传播者的声调不同,它会导致意义的失真;另一方面,电视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可供想象的语言符号,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被传达对象的虚拟情境,我们称之为不在场的情境,它具有可见、可感受却又不可触摸的特性。通过这样的一种情境融合,观众和剧中的武月都看到了另一时空的情境,也很容易理解武月此时伤感的情怀,但更重要的是,影片实现了不同时空下的情境整合,它不是通过语言的线性描述,而是活动的、多媒体的对现实的再现。

这对于电影剪辑的概念具有一种颠覆性的意义,《十月围城》里的情境融合需要经过多个画面的剪辑组合方能将事情交代清楚,电子媒介却轻松改变了这种复杂的状况。我们倾向于认为,情境是信息与媒介绑定之后的产物,这超越了仅仅将情景用于物质环境中的行为加以界定的观念。这就意味着,如梅罗维茨所言及,电子媒介“削弱了有形地点与社会‘地点’之间曾经非常密切的联系”,电子媒介扩展了时空的延伸力量的同时,也就打破了我们习惯已久的物理空间的限制,它将我们推向一个名存实亡的分界空间,它使我们明白,电子媒介的力量,已经开始象无声蔓延的瘟疫,毫无障碍地将我们生存的物理空间踏平。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篇十三

关键词:小说;叙事;空间化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80-01

“空间化”的概念是随着西方语言哲学系统中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西方现代、后现代语言哲学与诗学的出现了两大转变:一是从逻辑化转向诗化,二是从时间化转向空间化。在西方,空间化的哲学文化背景下促使理论家放宽视野,用空间化分析和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特殊视角的评论,以其颠覆传统理论中的以时间为纬度,用时间流来叙事的方式,构建空间化的叙事理论。《百年孤独》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文学的空间化问题上具有典型特征,本文意在从人物存在的空间化、叙事方式空间化、地理学诗学的空间化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是人物存在的空间化。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作《论人》中提到人类的时空世界问题时说道:“空间和世界是一切实在与之有关的间架。除了凭借时空的条件以外,我们不能够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依赫拉克利特,在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能够超过它的限度,而这些限度即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①因此,每个个体在世界上的生存都是以时间与空间交叉为契合点,脱离任何一个方面,人类的生存就变成为神话。《百年孤独》中有大量人物出现,讲述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由兴衰直至灭亡的整个过程,书中人物众多,而且习惯用相同的名字来命名不同辈分的人物,历经时代变迁,场景变换,人物名称却一直有所延续。名字的不变化在以时间为背景的家族无穷变化中相对就呈现静止状态,此刻的静止状态并非物理学意义上的静止,而是读者对人物名称理解上的静止。与此同时,人物名字的静止不变,与人物实体也即海德格尔所谓的“此在”形成鲜明对比,同样命名为阿尔卡蒂奥的男人生命轨迹不尽相同,同样命名为奥雷里亚诺的男人也不见得会有同样的思想。相同名称下指称的是具有不同特质的独立个体,因而就将小说中的人物生存状态由于时间的流淌而变得个体空间化了。

其次是叙事方式的空间化。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开始于家族的成熟建立,穿插着对家族初建场景的描写,结束于家族的衰落直至消失,时间的流畅性伴随着家族世事变迁的空间化场景,“在空间统一性的基础上实现时间与空间的渗透与结合,以消除单向度的线性思维造成的二元对立,达到那种时空渗透、时空一体的整体关系思维或综合思维的运作。”②小说中人物生活的家族空间是不变的,具有统一性,变化的是不断流淌的时间,以及时间在人物本身及其生活场景中所留下的痕迹。整个家族自乌尔苏拉掌管之时就被打扫的一尘不染,历经人物的生死轮回,季节的交叠更替,房屋更是从初建时的模样扩展为一个大家园。就是在这个“雪白如鸽子的新家”里,在同一个空间里叙述着不同时间、不同人物的生命轨迹,以及同一时间段,在不同的家族空间分别发生着不同的事情,两件或者几件事情并不是独立存在,互不干涉,而是在同一时间维度上的不同空间展示。比如,乌尔苏拉在厨房忙活时,她的丈夫正在为炼金术痴迷,他们的孩子也正为父亲将他们带往一个神秘的思维王国而感到诧异,此时乌尔苏拉沉浸在家务劳动中,丈夫沉浸在自我探索中,孩子们则沉浸在对未知事物的神秘想象中,同一时间,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心理空间;当阿尔卡蒂奥带领群众在马孔多的街道上发起战争的时候,乌尔苏拉正跪倒在被捆在大树上的丈夫身旁诉说家中发生的一切,家族中男性的叛逆与女性的隐忍在同一时间分别存在不同的空间并形成鲜明对比;梅尔基亚德斯先后离奇死过两次,第二次死时他说自己已经发热病死在新加坡的沙洲上,之后便在马孔多的河流水域中发现他的尸体;死后的梅尔基亚德斯仍旧生活在原来的房间里,“他继续悄无声息地在房间里游荡。”人物在面对同样接近死亡的时间却意识到自己分别死于不同的场地,以及死后的不同时间仍旧存在于先前居住的同一空间里。此种叙事方式即是空间化与时间化的结合,并列存在着时间空间化表现和空间时间化表现。

在叙事过程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巫术、占卜以及预言,这些荒诞离奇又类似于梦幻的情节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发展。家族族谱的预言及破解与占卜、巫术一起,向读者展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身处的现实世界所存在的差异。《百年孤独》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总是伴随着梦境的出现,带有神秘色彩的梅尔基亚德斯有关这个家族的预言总是在梦境中呈现给家族中人,并迫使人们去破解,这个预言在小说开头便已存在,但文章行至中间部分仍未被破译,直至最后几页,家族中最后一个人才发现破译出的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家族预言揭示过程的崎岖,破解过程中家族人物的自我沉浸时间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不仅拓展了小说的空间,形成巨大的审美张力,而且赋予小说以某种荒诞的色彩,造成读者与故事之间的审美距离,使得读者和作品出于若即若离的状态。”③小说结束,预言破解,人物也都死亡,这种连贯或者承接的叙事方式就是三个不同空间在时间流上的相互关联。

再次来看一下《百年孤独》中的地理学诗学空间化。小说以马孔多这个小镇为大背景,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要人物存在空间,家族的成败跟随着马孔多的兴衰,在以家族为单位的地理空间里进行时空转换。《百年孤独》在全文的地理空间化结构中明显的地承接了海德格尔后期提出的“栖居”观念。“海德格尔后期的空间化转向、空间化隐喻正式与一种‘家园意识’深切相关。”④在海德格尔看来,空间并不是因为物的存在而出现,而是作为“物”具有一个“位置”,“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在这种作为位置的‘物’中包含者‘位置和空间’的关联,也包含着位置与在位置那里逗留的人的联系,也即‘人与空间’的关系。”⑤“在人的栖居中,诸空间自行开启出来。”⑥因此,在《百年孤独》中,人物对家园极度热爱,外出者自行回归,将死之人依恋,已死之人留存,种种迹象表明“家园”意识在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浓烈,“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⑦一直到家族中人全部灭亡,整个的地理空间仍旧未逃离开马孔多,或者说,人物的命运轨迹的终点一直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房间、院落,从未偏离过。

最后还要看到此著作中语言的空间化转向。语言的空间化转向表现在预言在此刻的被破解和在彼刻的被认知之间,被破解和被认知正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空间转向。前面我们提到,预言是《百年孤独》故事发展的线索,对于预言的破解却又是破费周折。在这个过程中,梅基斯亚德的母语和预言出处所用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在不同的语言翻译及运用之间便会产生两个不同的语言空间,同样的空间意识也产生在奥雷里亚诺最终破解预言成功的过程中,梅尔基斯亚德斯用卡斯蒂利亚语说出“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的名字,对马孔多的未来及家族进行预言的揭示,并“突然间激情骤至,神采焕发”,揭示出在马孔多这个闭塞、落后、愚昧与无知并存的小镇,科学知识带给布恩迪亚家族的将是毁灭性的灭亡。但他的语言对于奥尔卡蒂奥来讲是晦涩的,“他自然是听不懂”。 “洪堡的语言思想表明‘语言创作――是一种类似于艺术的能够被理解的创作。’”⑧在语言的运用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的对话的危险隐藏在语言本身中,而不在我们深入讨论的内容中,也不在我们所作的讨论的方式中。”⑨正是基于语言本身所隐藏着的危险,才使得作为主体的人运用语言本身就容易对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心理空间和使用空间。

总之,空间化的运用在《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中尤为突出,小说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宇宙的浓厚兴趣及探索开端,通过荒诞的手法描构成了与现实宇宙同一个层面上的人物意识层的第二个宇宙,从而大大拓宽了小说的三维空间,整部小说从多个层面将空间化叙事,空间化语言、空间化人物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空间特征扩大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空间化写作方式如同电影镜头交叉演绎所带来的扑朔迷离般,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不在是单一的时间流,更是时间层面上不断分化与之并存的多层面空间状态。

注释: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刘述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②④⑤⑥⑦⑧赵奎英。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76,421,421,421,480,325.

空间流言【精选13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