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计实务下谨慎性原则的改善精选2篇
2024-08-06 19:43:50 1级文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1级文库人美心善的小编燕子给家人们整理的2篇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内会计实务下谨慎性原则的改善精选2篇 篇一
摘 要: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有的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它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收入确认上、费用确认和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 会计基本准则 必要性
一、谨慎性原则定义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有的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面临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和损失,如因物价下跌而造成商品存货的售价和成本倒挂;因科学技术,进步而使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而造成应收账款的无法收回,等等。按照谨慎原则,应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合理加以估计,使之在发生之前予以化解。许多会计政策如计提坏账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就是依据谨慎原则而设计的。
二、谨慎性原则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的思想历史悠久,它是科学的。第一,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适应了商品经济的要求,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竞争十分激烈,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企业破产、倒闭司空见惯。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自我保护,躲避风险,就把稳健的观念引入经济管理之中。由于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生了稳健性会计原则。我国于1993年7月1日实施会计基本准则,现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谨慎原则正适应了竞争日趋激烈,经营体制转换的市场,使企业避免了各种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进而使企业能预先估计入账,增强了企业后劲,提高了应付风险的能力。第二,它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处理经济事项时,当有几种会计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会计合理反映的前提之下,选用较不乐观的方法,以避免呆账的长期挂账,从坏处着眼,向最好目标努力。
三、新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会计准则将谨慎性原则作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遵循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中国颁布了38个会计准则和48个注会条例,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收入确认上、费用确认和或有事项中的运用上有了新的规定,因此我们对谨慎性原则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同其他会计原则的矛盾问题
谨慎性原则强调预计可能的损失和完全不确认,它违背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相冲突。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的、外来发生的琐事和费用提前计入损益,先是违反了“不是本期发生的费用均不得计入本期”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体现的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种核算方式必然会削减企业的正常利润,又与配比原则相冲突。在谨慎性原则下,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应用,又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背离。另外,应用谨慎性原则还会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虽然有矛盾,但我们要做到对谨慎原则的运用予以必要的约束,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进行充分披露与其他会计原则的矛盾,同时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以此来规范及优化会计行为,从而实现谨慎原则的合理运用。
(二)审计职业谨慎与会计谨慎原则
要使这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为了使审计的职业谨慎能够落到实处,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尽快熟悉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加深理解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内容和实质。同时,在企业审计中,要认真审核企业是否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一些具体规定是否认真遵守;审查各项资产是否有良好的内控制度,有无随意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如果发现企业不恰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即秘密准备的,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要求企业对其进行更正。
(三)中外比较
谨慎原则向来被西方会计界奉为金科玉律。我国使用的谨慎原则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适合我国国情的。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如会计方法应用,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应该有节制、有管理地应用谨慎的会计方法是必要的。在当前,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景已经趋于明朗,它的协调与统一也在逐步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目前我们的选择职能是既要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又不能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本国特色,维护本国利益。中国会计的环境特征主要在于:转型经济环境;市场经济发育尚未完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自律性较差;法制化程度不高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强调和突出精神性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我们的会计准则也应该考虑在强调谨慎性方面突出本国特色。
谨慎性的开端源于中世纪受托责任的解脱,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过后才引起重视。今天,它作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进准则,广泛地渗透于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中,贯穿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 总之,企业财务核算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并不意味着保守和消极,而是在保持其均衡和稳定的同时,使财务核算更具有弹性,从而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世强。新编会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6-1.
[2]刘云海,杨蔚,王庆秀等。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确认与披露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6,(2).
[3]卢敏。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几点思考。商业会计,2005,(9).
国内会计实务下谨慎性原则的改善精选2篇 篇二
关键词:谨慎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原则
谨慎性原则对它的另一个说法是稳健性原则,这是一个传统的会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会计原则,但是也是有有争议的,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现代企业财务报告的一个主要特点。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的选择中,在不打乱正常的有根据的选择的基础上下,应尽可能选择不随意的增加利润和对所有者权益进行夸大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来进行处理,必须要做到合理的计算成本和损失。
一、在会计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的越来越迅速,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在工作中也是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它的运用在当今社会中也是越来越普遍。
1.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中的体现谨慎性原则
(1)资产中的体现
在许多资产领域中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很多。第一就是,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直接计入开发成本;还有就是,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有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应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最后,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底全面检查的资产,从而合理的估计损失并提前作出准备。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可以使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来计提折旧,每年都在加速折旧,折旧和维修费是比其它的方法要平稳一些比如:平均年限法。加速折旧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为了更好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应当保持谨慎性原则,为企业计坏账做准备,还要把我一个度量”,否则你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很好的公开。
(2)在收入的体现
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出: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要确定企业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货物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没有对出售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也能够很好的进行计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利益有很大的可能会流入企业当中;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的条件是很重要的一个也不能缺少,这样的条件把谨慎性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3)在会计计量方面的反映
怎样对资产的减值来进行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指出: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分析出资产是否有减值的可能。通过对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进行合并,不管会不会有减值迹象的发生,都应该每年都要对减值进行测试。17条规定:只要资产减值损失被确认后,在以后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都不能反转了。这部分是为了满足会计目标的国际趋同,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改造成本,来提高企业在国际的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出于谨慎,防止粉饰会计报表,并对盈余行为的发生进行管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因为谨慎的原则本身具有的主观倾向性决定了处理会计方面的选择性,减值迹象,无法客的观定量它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能很好的控制等等问题,为企业操纵利润留下空间。
第二、在使用谨慎性原则当中存在的问题
1.在限制的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
(1)识确定计量是非常困难量的
由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企业债和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状态很难确定。结合实际操作性很强,还有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干扰,使会计信息是非常难以核实。
(2)计提被随意的用
对于具体的比例的资产减值应当由企业自行确定,和挂牌公司的持续经营两年的亏损将被处理,连续三年的亏损将停止上市,挂牌公司可以进行虚拟增加利润的减值,还有就是一些挂牌公司的股东逃避债务。这样也看不发生在开始的时候谨慎在后面的时候一点都不谨慎,,也不在乎的早期和晚期的谨慎矛盾的情况。
(3)缺乏权威
因为从事会计的人员,以及会计相关的机构对会计方面不了解专业性不强,所以对减值确认缺乏知识的了解,导致了确认的质量不高。
(4)缺乏连续性
根据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按市场价格计价资产,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可,当市场价格高于成本的资产负债表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它可能会歪曲企业的年收入状况,还会对国家对其进行税收的时间延长,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就会使领导者不作出最好的判断。
2.谨慎原则和其他原则的冲突
(1)和真实性原则冲突
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以实际经济业务为准则,应该真正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谨慎性原则要求明确的知道在会计事务中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样必然的与真实性原则相冲突。
(2)与权责发生制和匹配原则的冲突
权责发生制的重点是确认收入,费用发生的实践及其所有权,配比原则要求某一会计期间与相关的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谨慎性原则明确将“不该发生的费用和在这期间成本进行确认”。
(3)与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冲突
根据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会计指标应该要求是一样的,具有可比性。但谨慎性原则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寻找方法,不同企业前后各期缺乏会计标准之间的统一,这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是无法相比的。
3.谨慎性原则的被乱用
(1)滥用选择的权利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不确定性会计处理,在客观标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下选择不指定的谨慎性原则,但专业判断选项给了企业。就导致了领导者乱用这个权力,来对去也的利润进行掌控。
(2)职业判断意识非常少
就现在而言我国从事会计的人员有一千多万人,专业质量的好与坏在这样多的人员中式有高有低的。在对现有的会计人员素质估计,在使用谨慎性原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最主要体现在一些会计人员意识淡漠,处理方式是“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逃避现实的不确定性因素。(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范光明。再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何发展[J].现代商业,2008(1):12-13.
[2]张帆。浅谈当前环境会计研究[J].现代商业,2007(12):24-25.
[3]李鹂。新会计准则下工业会计的发展[J].现代商业,2007(11):21-22.
国内会计实务下谨慎性原则的改善精选2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