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2024-04-21 18:27:07 1级文库
这里是1级文库编辑给大家分享的7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一
建筑风格不匹配风险,建筑风格同样会为项目带来风险,因为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而消费者由于其文化背景、欣赏角度的不同,同样会对不同的建筑风格抱有不同的态度,因此要解决建筑风格风险。必须对潜在消费群体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并挑选杰出的工程师进行设计。
目前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
1.欧陆风格 “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这种所谓欧陆风格的建筑类型,主要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反映在建筑外形上,较多的出现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石膏线脚饰窗等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在色彩上多以沉闷的暗粉色及灰色线脚相结合,另外,这一类建筑继承了古典三段式的一起表象特征,结合裙楼、标准层及顶层、女儿墙加以不同的装饰处理。
2.2.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 “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4.异域风格。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 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5.普通风格。这类建筑很难就其建筑外观在风格上下定义,他们的出现大概与商品房开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或开发商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开发实力有关。建筑形象平淡,建筑外立面朴素,无过多的装饰,外墙面的材料也无细致考虑,显得普通化。
6.主题风格。主题型楼盘是房地产策划的产物,2000年流行一时。这种楼盘以策划为主导,构造楼盘的开发主题和营销主题,规划设计依此为依据展开。本题为多选题。从调查中发现成都市民的偏好为:欧陆47%>异或43%>新古典主义37%>新现代主义35%>主题风格23%>普通风格18%04.4.3项目属性不匹配风险 本调查也对于生态农业和房地产项目相结合关注的项目属性因素进行了调查(图4-7,为多选题。成都市居民的看法是:最为关注工程质量、后面依次为地理位置、价格、升值空间、内部园林景观、建筑风格外观形象以及安全系统。
本次调查与以往调查的区别在于,工程质量排在了第一位,这可能源自于地震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由此也就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在开发生态农业地产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意向并结合开发商的优劣势对项目属性进行认真的思考。如果建筑项目能够很好地与消费者心理想匹配,那么就能很好地将风险进行释放!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二
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湿地资源丰富,既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保护北京、天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水平,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之中,因地制宜地创新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1.湿地农业资源规模。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区3市11县(市、区)拥有湿地农业资源面积636.65×103hm2。其中:浅海湿地农业、滩涂湿地农业、池塘湿地农业、沼泽湿地农业和稻田湿地农业资源面积分别为326.36×103hm2、94.65×103hm2、23.51×103hm2、25.91×103hm2和66.71×103hm2,占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总面积的51.26%、14.87%、3.69%、4.07%和10.48%。从开发利用状况看,池塘湿地、稻田湿地资源利用率为98.82%、100.00%。浅海湿地、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年度间数据变化较大。2.湿地农业产品产量。《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1》和相关县(市、区)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河北省沿海地区稻谷生产总量达到51.4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稻谷生产总量的94.83%、36.48%;2010年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69.33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水产品生产总量的96.60%、58.15%。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在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湿地农业生产方式。调查发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尚处于传统掠夺式粗放经营状态。浅海湿地利用率较低,主要采用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模式进行水产养殖;滩涂湿地被大面积开挖为池塘,采用“少放苗、少喂养”模式养殖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年度间效益差异较大;淡水池塘主要利用“精养模式”,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经济效益也不够稳定;沼泽湿地或单一植苇,或利用“粗养方式”进行水产养殖,投入相对较少,效益较低;稻田湿地仍以水稻种植为主,综合利用率不高。(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湿地农业发展转型。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湿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刘爱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1987~2005年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状况,发现18年间湿地总面积增加了13.63%,其中人工湿地增加了58.47%,天然湿地减少了20.64%。湿地总效益增加了15.13%,其中经济效益增加了31.96%,环境效益下降了21.94%[6]。尽管这些数据分析年份稍早,但足以说明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基础之上,且为牺牲环境效益所得。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河北省沿海地区必须转变湿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创新。2.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7]。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容易因各种灾害性天气影响以及病虫害爆发而发生重大损失,直接影响到民生。据唐山市唐海县技术人员介绍,利用池塘湿地养殖海参经济效益虽高,但若遇降水较多年份,会导致池水淡化、海参死亡,导致绝收;1993年爆发的虾病使河北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8],至今仍难以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设计并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强化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确保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3.改善水资源及环境条件。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出现了“工业用水靠挤占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用水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的状况[9]。入海水量减少造成入海河口严重淤积,河道泄洪能力明显降低,导致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并在不断加剧[10]。通过设计和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及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地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和水质净化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使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发挥湿地农业多项功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休闲观光、文化承传、教育体验等功效[11]。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多以生产农业产品为主,功能单一,湿地时空资源利用不够。湿地独有的生物资源开发领域较窄,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衍生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湿地旅游农业、湿地农业文化建设等尚处发展起步阶段。通过构建新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推进湿地农业由目前的单一生产农产品功能向生态、生活等多功能转型,促进各次产业的融合。3在保护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湿地农业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收益水平。5.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优势。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产品多为集中上市,这与人们消费的持续性和市场需要的均衡性相脱节,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现实需求。相对于其他农业类型而言,湿地农业产品深加工难度较大,产业化开发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湿地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推行集约经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通过不断优化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湿地农业与农产品市场的链接,使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及步骤
将生态文明融入产业发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农业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做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相关原则,认真落实每个具体步骤。(一)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中共“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提出了“一产抓特色”的重要发展理念。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强调指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因此,设计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坚持湿地农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思想。2.遵循原则。生态文明视域下设计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恪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所设计模式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农业产出,且经济收益不应低于农户的现实期望值,确保能被群众认可,能够大面积推行;系统养分投入应等于系统养分输出,污染物处理和自净能力应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绝对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供应能力应超过总体消耗水平,保持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平衡。3.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考虑湿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生产能力。在维护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尽力增加湿地农业产出,提高经营效益。综合开发湿地生态系统的时空资源,依据各种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和食物链结构,推行多品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类型和生产项目,统筹规划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湿地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事作业机械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二)主要步骤1.前期调研。组织种植业、水产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专家,深入某一区域(最好以县为样本)全面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然基础情况,获取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湿地农业发展及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关系作出综合评判,寻求促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并进的内在动力,揭示湿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探求其解决办法。同时,广泛收集广大农民在推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供研究借鉴。2.定性设计。对区域生态安全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环境整治美化工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等进行统筹规划,依据生态学原理,科学设计湿地农业系统的加工链、食物链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等,合理安排湿地农业的平面布局、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构建起湿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结构框架,形成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据3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目标,对不同方案设计进行综合比较和优化筛选。3.定量设计。对定性设计所确定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核算,科学评价其3效状况。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成本和收益状况,生态效益主要测算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相关参数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情况等,社会效益则重点评价湿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等状况。运用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系统分析法,确立指标量化的湿地农业发展具体方案。方案应包括各项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预算,各类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估算,生态系统每个节点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核算等,绘制区域湿地农业发展规划图、循环系统设计图、生态工程项目图及相关表格和说明等。4.实践验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推广3步走”的要求,选择较小区域(最好是村队规模)进行试验,系统观察和测定各发展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现状况,检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真伪。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对经过2~3年实践检验,并能够被广大农民接受的发展模式,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可在更大的区域内(最好是乡镇规模)进行示范,实施2~3年更为系统的观察和检验,最终优选出可以在更大区域推广的发展模式。5.模式运用。对经试验、示范成功,并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的发展模式,采取行政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调节等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在相同湿地资源类型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广泛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对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注意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农民运用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过程中自己改进、形成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河北沿海地区现行较优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创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三
黄河三角洲综合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近年来着力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在基地挂牌成立了“黄河三角洲优质抗虫棉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水稻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黄河三角洲优质良种博士科研工作站”;2013年基地被总部列为“全军高端生态农业示范点”;2014年基地被山东省列为“渤海粮仓示范区”;2014年8月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基地的猪肉、瓜果、酒、面等36类食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食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特别是基地的“军垦绿洲”放养黑猪产品获得了山东省近10年来首个肉类“绿色食品”认证,并率先实现了东营地区肉类品牌“绿色食品”零突破。标志着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因此,加强基地生态农业建设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2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基地拥有107万余亩的黄河滩涂淤积土地,可用于农副业生产的良田60余万亩。农业用地成方连片,便于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待开发的土地面积大、无污染,很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2.1军垦绿洲,基地历史悠长
基地的前身是军马场,始建于1963年部队发展骡马化时期,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老马场人传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精神成为支撑基地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作为军队单位,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令行禁止的步调,说一不二的风格,为基地建设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2.2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
基地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右邻310省道、左依疏港高速,前靠油田海港码头,后有东营民营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基地所属土地属于黄河冲击淤积而成,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保水性能强,适耕期较长,基地周围为纯农业种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无任何污染源,境内河流均为近代黄河入海流路,水质优良。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水浇条件良好,完全符合生态农业的排灌需求。
2.3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厚
基地区域属于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气温适宜,光热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1.4℃以上,平均无霜期在202d以上,年平均降水量548mm左右,年日照时数2730h,日照率为62%,光能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特别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2.4原始天然,植物资源丰富
基地辖区内,多为天然形成的绿色湿地,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工种植槐花林10万余亩,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黄河三角洲天然氧吧。当下,种植区域内水土保持良好,路、渠基本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树木、植被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害虫天敌:七星瓢虫、草蛤、步行甲、赤眼蜂、青蛙等有20多种,为基地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3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
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基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在理论研究上还不够全面,科学边界定义还不够明确,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体系,使得很多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被动的层次上。另一方面,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起步比较晚,传统农业结构和生态模式,对干部群众的影响还很大,很多职工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家对生态农业环保意识、绿色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是很足,还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2农业生态系统还比较脆弱
虽然基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多地理和自然优势,但是,由于基地辖区内陆地和草甸植被形成时间太短,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高而易透,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加之多年以来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等化学制品的重复使用,给基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10年来,基地各农业分场已经不再耕种,大部分土地实行对外承包,且主要采取一年一租赁的承包方式,使得很多承包户,不顾生态环境和耕田地力的持续性保护,采取掠夺式种植方式,只注重当年的农产品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造成了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同时,由于基地紧靠渤海,一年四季,狂风不断,每遇大风,沙尘四起,马场曾经一直流行着很多顺口溜:“马场的风,九点钟,一年刮两次,每次刮半年。“关上门,堵上窗,沙土照样飘上炕,锅碗瓢盆天天刷,还是要喝牙碜汤”。
3.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近年来,随着基地招商引资和合作经营工作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基地农业和营区环境的生态破坏。一方面,一些外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生产技术设备陈旧,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有些企业甚至以牺牲基地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非法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基地内部的第三产业发展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各类集体或个体养殖散户,没有正规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导致一些猪、牛、羊鸡等粪便直接倒入或流入沟渠、水塘,日积月累变成了臭水沟。
3.4科学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
与现代农业相比,支撑生态高效农业的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动力不足。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试验论证阶段,导致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还比较滞后,全基地所属30多个基层单位,土地经营管理各自为战,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科学的、规模化生态经营发展模式,还缺乏一支精干的技术人才队伍。
4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基地农副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基地驻训官兵和基地广大干部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安全食品。
4.1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人翁意识
国家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很多地方和地区已经形成比较成熟、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基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自觉形成生态环保意识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参观见学,学习培训,用鲜活的事例和生态农业理论引导大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效益的理念。摒弃建设生态农业与发展经济相对立的旧观念,实行科学种养,积极投身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中去。
4.2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组织体系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原则,建立建全组织领导体系,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各农业团、农业分场为主体,认真落实基地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整合资源,依托山东省农科院和地方业务部门,成立科研组织,进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3高起点规划,科学实施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
根据建设生态农业的要求,结合基地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牵引、整体打造、规范发展、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利用三年的时间重点实施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生态观光旅游等生态农业区域建设。
4.3.1强力推进生态绿色种植
根据基地现有农田基本情况着力抓好5个生态功能区建设。一是高端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5万亩,主要引进种植各类环保、绿色、优质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示范区自2014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初步成型。二是优质生态水稻种植区。规划利用3年时间,发展生态水稻种植8万亩,主要布局4个农业团的黄河大堤以南滩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生产便利,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种植,2014年全基地水稻种植3.8万亩,2015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37万亩,2016年实现8万亩的规划目标。三是绿色生态蔬菜种植区。规划面积1.2万亩,依托一团二分场现有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分3个片区,采取设施栽培和露天种植两种模式,打造绿色蔬菜,供应驻训部队官兵、基地干部职工及油田和地方群众。四是瓜果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2万亩,依托基地原有的“千亩示范园”,种植适宜基地土壤特点的名、优、新、特瓜果、苗木、花卉等。五是生态粮棉牧草轮作区。规划面积1.2万亩,主要布局在4个农业团的刁口河流域,重点发展粮食、棉花和牧草规模化种植。
4.3.2突出抓好生态养殖
重点规划三大区域。一是淡水生态种养区。规划面积4万亩,主要布局在基地一团、四团、黄河北大堤两侧,以莲藕种植和黄河大闸蟹养殖为主。二是盐田和海水生态养殖区。规划面积20万亩,主要布局在二团、三团,桩埕公路以南、孤北水库两侧和黄河南的青坨农场,该区域海拔低、距海近、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利用发展盐化工和生态海水养殖。三是畜禽养殖区。规划面积10万亩,充分发挥基地林业资源优势,以基地“军垦绿洲”黑猪基地和各农业分场现有黑猪和禽类等养殖为基础,逐步壮大特色养殖规模。“军垦绿洲”生态黑猪基地计划到2016年沿黄河故道两侧选择优质刺愧林新建养殖分区3个,放养面积达10万亩,年存栏黑猪2万头。
4.3.3下力抓好生态观光旅游
借力黄河入海口风景旅游区,以刁口河和神仙沟为轴,发挥两岸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生态观光、摘采、垂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现已建成万亩槐花林公园、军博园和神仙岛生态园等景区。
4.3.4稳妥进行工业项目招商
规划面积1万亩,依托基地食品综合加工厂,重点引进低碳、低能耗、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4.4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四
关键词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江苏泰州;姜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4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受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的束缚越来越大。姜堰是农业大县,既是全国商品粮生产重点基地县,又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一方面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了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增加[1-2];另一方面养殖业废弃物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将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亟待破解,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绿色生产方式的推进,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4]。
1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1.1 清化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各种节约型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使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2010―2016年,泰州市姜堰区种植业面积累计达76.19万公顷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56.45万公顷次,推广应用配方肥9.63万t、商品有机肥2.15万t,共节约化肥(折纯)施用量12 479.5 t,农作物化肥施用量下降明显。通过科学选用防治药剂,积极推行植保统防统治、农企合作、智能农药喷洒等技术措施,全区大面积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8.6%,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了5~8个百分点,全面停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年使用量下降5%,2010―2016年全区农药施用总量(折纯)9 377 t。
1.2 秸秆、畜禽粪便利用率有所提高
一方面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力度,完善秸秆收购、利用补偿机制,促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推动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改进生产设施,从源头减少畜禽粪便产生量、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配套沼气工程建设、生产有机肥等途径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近年来,姜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每年都达到92%以上。
2 面临的问题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全面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小散养殖户的粪便处理问题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支撑,部分地区小散户的养殖污染还比较严重。现有的畜禽粪便处理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运行的质态一般,服务手段少、能力低、规模小[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也尚未健全,未达到全覆盖要求,虽然部分乡镇已经建立了无害化收集点,但还没有真正有效运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
2.2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
近年来,姜堰区坚持生态立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化肥农药减控、畜禽粪便和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生态农业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上力度不够,存在技术单一、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问题。
3 可行性分析
3.1 农业产业基础坚实
姜堰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生猪养殖基地、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江苏省生态农业整体推进示范县,也是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整体认证推进市,河横生态环境建设获“全球500佳”称号,组织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较好的基础。
3.2 农业科技进步领先
姜堰是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淡水研究所、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家省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全区现有院士工作站3个、校企联姻产学研工作站36个、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7个,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3.3 社会化服务组织基础坚实
目前,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33个,累计建成“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8家,其中4家获得“全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称号。截至2016年,全区工商注册的植保服务组织90个,已经建立20个市级示范组织,培育省级“五有五好”植保服务组织3个。姜堰区创新农企合作新模式,采取“植保机构+农药企业+植保专业合作社”模式,由泰州市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该农企合作植保服务新模式被省推介到农业部农药“零增长”首选模式。
4 对策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围绕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农业产业链条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农产品质量优质化”为途径,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探索出适合姜堰区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1 多举措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全面提升已经建成的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其较好的基础条件,通过增加投入、购置畜禽粪便运输工具及设施,配备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服务队建设,保障基本运营经费,完善服务网络,促使其根据本区域畜禽生产实际满负荷生产、运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集中处理、利用畜禽粪便的功能作用,辐射服务中心周边5 km范围内的非规模化养殖企业。加大推广全价日粮配合、节水养殖等技术,推广“干清粪”“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生产工艺,大力推广“猪沼饲、猪沼粮、猪沼果(菜)”等养殖模式,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积极推广畜禽粪便“本位发酵、异位发酵”等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翻深耕轮作等方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利用效果,积极推广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和高效秸秆还田机械,制定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业标准,完成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达到秸秆全量还田、效率高、质量好且不影响当季作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通过适当的农艺措施协调秸秆分解与后茬作物生长的关系,发挥秸秆还田带来的优势。在全区各镇选择一个机械化还田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开展秸秆机械化深翻还田整村推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每3年要进行1次深翻还田作业。
4.2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组建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收集分散的小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送至畜禽粪便处理中心集中加工处理,或将发酵好的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渣沼液输送到田间地头。通过购置运输车辆,建设贮液池、灌溉管网等设施,开展储运配送服务,推进沼液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农牧结合的推广进程。
建立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捡拾、收购、加工利用市场化运作体系,配套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使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区各镇(街)设立废旧农膜临时回收网点1~2个,定时集中运送到专业处理机构委托处理。
在已经建成的6个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点的基础上,通过完善、配套冷藏、储备、运输等设施建设,配备收集点值守人员,强化收集点服务能力建设。
4.3 做好清洁化生产工作
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肥技术,调整优化用肥结构,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鼓励施用有机肥,积极应用畜禽粪肥及沼液沼渣代替化肥农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治技术,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4.4 倡导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鼓励在冬季进行休耕,根据实际情况在休耕区域实施冬耕晒垡和增施有机肥。通过冬耕晒垡,重点解决长期少免耕带来的耕作层浅、土壤紧实、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等问题,耕作深度≥20 cm。同时,在休耕区域增施适量畜禽粪便、沼渣、沼液以及商品有机肥等。
以提高种稻效益、发展绿色种稻为出发点,立足种稻可持续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重点推广稻鸭、稻渔、稻虾共作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以里下河农区附近乡镇为重点推广区域,以现有示范户为核心,向周边规模种植户辐射。
4.5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融合l展
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溱湖风景区为龙头,围绕人文、生态、优势农产品资源特色,打造大旅游产业的黄金产业链,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需求日盛和人气日旺为目标,结合高效规模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生态休闲观光项目。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建设,实现以农产品生态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新模式。着重建设溱湖湿地景观观光区、河横田园风景观光区、中艺园农技农艺体验区、沈马线特色果品采摘带、溱湖大道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打造苏中休闲观光农业之乡,形成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生态,加大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建立生态健康和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全面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建设规模沼气工程配套“三沼”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加工、堆沤直接还田物联网应用体系,实现种养结合;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运行管理平台,形成“三沼”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智能化实时监控管理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建立农田生态实时监测管理平台,对农田氮磷控源治理、湿地净化处理、田间生态林建设进行实时监控,形成控水、控肥、控药等智能化生产的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应用绿色生态防控技术,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防统治。全面推进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5 参考文献
[1] 潘其佳。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43.
[2] 李从平。重庆市云阳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48-49.
[3] 何发贵。梁平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建议[J].畜禽业,2013(12):44-46.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五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发展现状;对策
一、我国生态农业概况
1、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定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野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更、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
2、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寻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掩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
3、生态农业评价系统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程度的基础和手段。
二、生态农业的基础内涵与特点
1、中国生态农业的基础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剂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工程系统。
2、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综合性;二是多样性;三是高效性;四是持续性。
三、发展现状
1、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学术界的开辟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次,通过实行生态农业,改良了农民生活质量,增长了收入。一些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由于贴近百姓,具有多种功效,深受农民欢迎。
2、生态农业供求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的耕地却在不断减少,因而农产品的供需矛盾不断激烈。由于生态农业是高产循环的经济模式,它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要想消除这种矛盾需要不断加大力度的推广生态农业,直到我国彻底的摒弃传统的农业,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形势的分析
1、优势与劣势分析
1.1 中国农业历史底蕴丰富。但是,我国生态农业在理论上不成熟,科学边界不明确,没有形成自己的技巧系统:在实践上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有必定规模的生产资源(如土地、水域)、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多元化技巧和较高的成熟度、有国家相干政策的支撑、有必定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等。
1.2 中国幅员辽阔,总耕地面积大且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气候等件。但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成绩就是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减少、温室效应、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农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格的来自资源环境的挑战。
1.3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迈进了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崭新时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将保持前进的势头。
1.4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显著。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导致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较为显著。但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单薄:强地区性和多元文化对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供给了良好的条件,但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又客观地形成了一些障碍。
2、机会与威胁分析
2.1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产品市场门户大开,国际上大批生产成本低、质量高的农产品涌入中国,而没有关税政策保护的本土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这无疑对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加入WTO使中国充分享有成员应享有的利益,改善出口环境。但是,国际贸易壁垒及标准化的普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威胁。中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而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红色壁垒等更是让中国生产者应接不暇。
2.3 中国优势农产品市场扩大。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国际贸易壁垒及标准化的普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极大威胁。中国产品尤其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而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红色壁垒等更是让中国生产者应接不暇。
2.4 外商投资力度加大,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但是汇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威胁。
五、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
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不仅是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摸索、技巧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是改良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急切需要,是建设资源节俭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2、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进步宽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掩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3、加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履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损坏,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干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国民的生活问题: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掩护工作改良农业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方针,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应加强农业相干基础科学技巧的研究,如污水处理利用技巧、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象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教导事业,进步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导,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情势的职业技巧教导和成人教导,有针对性地造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巧,这样既有助于新技巧的迅速推广,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强打算生育,把持人口增长,进步人口素质。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六
绿色生态观光园
策 划 书
绿色生态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一、项目名称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方案
项目规模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聘请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总面积约为*****亩。
项目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自然生态区、绿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
公司目标和宗旨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把游客的利益作为公司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一个集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建设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的,可供人们一年四季观赏游玩的度假胜地。
市场分析)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体验。农业观光园凭借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俗风情浓厚等独特特点,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此外,在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其他地区都有成熟项目案例。
(1)观光园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
(2)观光园位于城郊,地价较低,可以为开发建设节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3四季如春是观光园最大的亮点。
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
一、项目内容
畅游农业长廊 果蔬采摘 奇花异草观赏 参观立体农业模式 体验民俗文化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分
1、自然生态区
该区占地**亩,包括农业长廊,绛珠仙葩两部分。
农业长廊在各个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保证四季长青。一方面可以供游客一年四季游览观赏,另一方面,每个季节都有采摘活动,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体验到农家的生活。
绛珠仙葩种植着来自各地不同的珍奇花草,每年每季景色各异。2、绿色餐饮区
该区占地**亩。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农家宴,风格分为清真和非清真。同时,建有面积广阔的餐厅,提供中西式餐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休闲娱乐区
该区占地**亩。利用地形,建设游乐场,有丛林探险、迷宫转转、旱冰场、还有台球、乒乓球、SPA等俱乐部,将田园与城市融为一体,使游客充分享受观光和健身的乐趣。
4、其他
医疗中心位于园内中心处,以便意外发生时救护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停车场建设在地下,节省了路面相当大的空间,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园内配有接客车,游客可以凭借门票免费搭乘。7、总体设计观光园各区道路相通,路两旁围上绿篱,或种植松柏树,营造一种林荫小道和田园小路的氛围,行走其间,有如体会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静谧、幽雅,让人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回归自然。
三、管理、服务、保障
1、现代化的管理: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案,统一管理与责任分配相结合。
2、人性化的服务:宽敞的地下停车场、清洁的公共卫生间、服务咨询台、可供休息的长椅、导游服务等设施和服务,给游客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3、全方位的保障:保卫室和医疗中心保障了游客的安全;超市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民宅住宿接待解决了外地游客的住宿问题;游客投诉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市场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以“四季如春”为营销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定位,主张绿色满园的营销理念。
二、营销活动
1、适时举行采摘竞赛,可依据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组、双人组、家庭组或者依据参赛人员的年龄分为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2、在媒体上刊登一些农业科研新成果等,扩大知名度; 3、在适当的时间在观光园组织野营,举行篝火晚会; 4、针对游客喜欢边游览边拍照的爱好,可以举行游客摄影展,题材是关于观光园的风景、人物等;
6、在农地里,可以体验农耕机械的使用,体验乡村劳动; 7、在相关报纸、户外、电视、网络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其“四季如春”的差异点,准确定位,形成差异化营销;
8、在六一儿童节或者重阳节等节日,可以组织免费观光或者以优惠价。
三、营销资料
门票、旅游手册、折页、书签、手提袋、展板、碟片、园区的吉祥物或者纪念品
四、网络行销
制作高质量的主题网站,实现网上游览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发布旅游信息,实现网上预订,支付和结算等功能。开辟专栏,让游客对观光园的服务、设施、感受等进行投票,提合理化的建议,针对建议的可执行性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观光园发展。
项目评价
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也代表了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出现,为游客提供了绿色空间,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要素结合起来考虑,本项目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经过项目收益分析与项目评价后,可得出本项目的研究结论:绿缘农业观光园项目具有可行性。
二、建议
工程建设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实际相结合。有关论证、设计、施工紧密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同时,学习其他具有类似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经营,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观光园的设计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积淀,在内容上应有主次之分,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定位准确,实现差异化经营。
注重宣传,扩大观光园的知名度,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游客的认可度。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篇七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效益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市场竞争模式的主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就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关注。所以,利用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来衡量农业生产效益,不仅能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还能为发展农业可持续实现提供动力。
1生态农业特点分析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的整体特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大农业发展特点,创建整体的、协调的、循环性的规划结构[1]。它是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不仅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还能实现生产力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
1.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自然因素、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发展的效率化,就要根据现代技术创建多样的、丰富的、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并实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当地发展的协调。
1.3高效性
高效性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质的循环性、能量的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化的加工。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下,不仅要降低农业成本,实现资源化的循环利用,还要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并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2]。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势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农业生态生产的平衡性,不仅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益分析
2.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形成具有工业因素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大面积机械运营,在化学原料以及农药投入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生产活动主要以实现高产为经济目标。但该活动的实施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抑制农业活动的正常实施,还影响了生态安全系统的建立[3]。例如:根据1999年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病虫害、农药中毒以及食物污染等现象影响了生态安全的实施。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现象,要实现高产量的农业经济,就要保障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并实现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运作形式。
2.2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
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初级的生产,也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在各个体系之间,形成相关循环、相互利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在各个体系之间,不仅是整体性的相互制约,也是各个生态链之间的组成形式。例如:在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小麦构成产业链模式;在畜牧业中,马、牛、羊等构成链条模式。各个链条之间不仅紧密联系,又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模式。每个产品的循环模式、循环活动都建立在一个生态链上,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也存在多种模式。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系统,它将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子系统,并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形成条件和生产模式控制整个系统的完整运作。
3生态足迹测算方法
3.1生态效益指数以及模型
根据生态盈余的变化,只能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之间的差值变化进行计算,能表现出生态区域变化的足迹范围,但该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处于安全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整体开放性以及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在某个发展领域下,相关的生态容量能增大对自身生态足迹的影响,根据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的基础条件,产生了相关的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例如:化石能源的气体排放具有扩散性,要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足迹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该地区消费方式能够独立决定的,更是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条件。所以,要根据该地区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形成的比率关系计算出该区域承受的生态环境,就要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ETI=EF,/EC其中,ETI为生态压力指数,EF,为能够更新的资源生态足迹,它的计算单位为全球公顷,而EC为生态容量,它的计算单位也为全球公顷。根据生态效益指数利用的计算模型,创建一个新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能实现区域性优势条件,保障开放性的系统,还能保障物质资源、能源以及信息的密度最大化,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的最大化。对于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来说,它具有扩散性特点,它形成的生态问题不能由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决定,而要全球经济发展所要承担的。所以说,要反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就要计算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并根据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来决定。
3.2生态效益的等级划分标准
为了保障农业生态效益指标以及等级划分的标准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中,针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将这种标准化范围定为0.04-4.00之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与等级划分标准[4]。例如:某国家的生态压力指数在0.50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该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为2.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极为不好。生态农业属于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能够承受的生态压力小于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效益指数。如:生态效益指数在0.05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生态效益指数在1.0以上,说明形成的状态极为不好。
4结束语
生态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变化中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化理论体系,还要利用相关的测算方法,掌握生态效益的相关标准,并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襄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8-100.
[2]薛丽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通用7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