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用2篇
2024-08-15 13:11:47 1级文库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页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2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欢迎借鉴。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用2篇 篇一
摘 要:学校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师教育心理学水平和能力,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激烈竞争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极大震动,也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据相关数据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人才战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推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身心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因此,学校就应该把这项关于未来人才质量的大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适当开设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必要适应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把教育对象视为教育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更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就必须学好心理学这门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学好这门课,充实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增强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教师只有以健康的体格、人格,饱满的热情去善待学生、对待工作,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师长形象,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敬,良好的教师形象还能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反之,就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幼稚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乃至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学生,以健全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三、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也是记忆力最佳阶段,对学习最敏感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在朦胧中也初步形成,可见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在这一时期是何等的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性化、人性化。教师要对每个受教育者提供精神动力和行为指导,既要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实行个别教育,又要有目的地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运用心理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耐心说服,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宁静和健康。
同时,教师要以对每个学生的关爱为起点,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交朋友,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然后与他们交流,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他们。此外,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不断的激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挖掘潜力,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征的配合形式。这些特征包括和心理上的特征、能力、经验、气质、意志、品质等这些特性,构成人格的有机整体。人格的各种特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素质教育就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与最佳的品质以及促进健康个性形成的教育。教育目标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即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健康人格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使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
五、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必备条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而对人的素质形成发生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影响心理素质的环境包括自然、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就必须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尽量减少和改善影响心理健康的外部条件。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雅、洁净、舒适的校园和教学环境,使人心情轻松舒畅;友好和谐、师生平等,尊师爱生、互敬互助是教书育人的绝佳氛围,同时并反映出学校的凝聚力的创造力,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既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理,提高约束不良行为的能力,又能有效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因而,学校很有必要采取措施优化校园和教学环境,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如环境卫生、校园绿化、人文景观等。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优美、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角度、全方位、反复的、长期的综合教育过程,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教育者埋头实干、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实现人才质量的跨越,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一代代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建设者。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用2篇 篇二
一个教师对学生最大、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亦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教师的教学、育人和生活三个维度来谈谈教师的人格类型。
在论述教师的人格类型之前,有必要先阐述一下研究人格的意义。
一、研究教师人格之意义。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并通过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作用"、"要重视终身教育在塑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方面的意义。"①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报告中还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其中的内涵都与人格的完善紧密相关。而教师人格的完善又可以产生两大作用:
(一)、从对国家或社会的角度来看
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外交力、国防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而民族凝聚力中则包括有人格力量的因素。经济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其重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国家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培养具有完满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从实践论的观点考察,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于提升作为实践人的价值,是主体人的再生产。这就决定教育担负着两种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即不仅是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客观世界),以求生存和发展;还要教会人们去改变自我(主观世界),以求自身日臻完善。②教育就应当按照这两种尺度来塑造人。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
教师的人格是完成教育的基础。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技艺高超、方法纯熟也很重要,但是它不能同人格相抗衡。教育要产生作用,必须在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给予的教育认可,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产生其巨大的作用。孔夫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有教师那追求至善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具有历史的规定性,衡量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尺度是一种历史的尺度;一个文明的、经过陶冶升华的完善人格也就是一个达到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人格,是拥有人类已拥有精神文明财富的人格。③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人格必须要完善,以臻于完美。
二、教师人格之类型。
(一)、学者型
这种类型是从教师的教学这一维度来说的。既然为师,就必须要教学,即“授业”。学者型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可信。
作为学者型教师所具备特征有:
1、具有渊博的知识。
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这种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①、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教学知识等。以前人
②、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专家型教师面对内在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能作出复杂的解释与否定,能在具体思考后再采取适合特定情景的行为。③、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是中国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在国外,师范类学校学生必须接受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综合类大学毕业生如果想从事教师职业,必须要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只有考试通过了,才能够从事教师职业。条件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2、具备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①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此外,从表现形式来看,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①计划与准备;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③教材的呈现;④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⑤评估学生的进步;⑥反省与评价。
(二)、师长型
这种类型是从教师的育人这一维度来说,它所从事的职责是育人,即“传道”,师长型的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可敬。
作为师长型教师所具备的特征有:
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从事育人这一职责的前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全部心血无私地奉献给青少年一代,这是教师这一崇高职业对教师的要求。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体现了他那种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2、具有职业道德。
①、具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而尤其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必须的,因为教师的职责是育人。
②、工作热情。除了责任心,还必须要有工作热情。在心理学上,情绪对一个人的行为有激发作用。同样,工作热情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③、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所谓“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教师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当是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来影响学生。不精通业务的教师当然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而没有高尚的品德、思想作风不好的教师同样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3、教育爱。
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灵魂和教育的真谛。教育如果失去了爱,主如同人体失去了灵魂一样苍白而乏味。
①、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爱,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所好所恶,了解他们的长处短处。
②、热爱学生是教育爱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教师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无私地热爱他们。其中热爱学生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热爱所有的学生,这也是就是最通常的理解,即教师不仅要热爱成绩好的学生,也要热爱成绩不好的学生;既要热爱出身富贵的学生,也要热爱出身寒门的学生……总之,热爱学生要面向学习的全体,而不是个别和部分。二是热爱学生的所有方面。即教师热爱的不仅是学生好的、优秀的方面,还应该包括热爱学生不良的、不好的方面。但要注意,教师热爱这些方面,并不是要纵容这些方面,而是要用师者的爱心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好的方面,以培育优秀的人才。
③、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爱的重要成分。教育爱是教师无私的爱,而不是教师无条件地爱,这种爱中包含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过“严慈相济”的原则,非常贴切地说明了教育爱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三)、良友型
这种类型是从教师的生活这一维度来说,它所从事的职责是解决学生们生活中所产生问题,即“解惑”,良友型教师给学生的感觉的是可亲。
作为良友型教师所具备的特征有:
1、与学生的关系融洽。
这种类型的教师能够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给学生们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们一般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只有这样,与学生们在一起时才会也才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在亲密型的师生关系中,这种人际关系就会发挥正向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间也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真诚坦率
真诚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指开诚布会,行为不伪饰,不以个人的权威或地位作掩护。①坦率是指坦露胸怀,即坦白、率真。真诚坦率体现了一种相宜而明智的中庸之道,既不为专横所引诱,也不趋于人,而是体现了一定的自我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论述了教师的三种基本人格类型,即学者型、师长型、朋友型,并且阐述了他们所具有的特征。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以上论述作几点补充说明:
第
一、在现实中某一典型人格类型是没有的,或者说绝对地表现为某一类型的教师是没有的。一般地都是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其中哪一种类型的特征占多数便称其为某类型。
第
二、每一人格类型的具体表现或内涵不仅仅属于此类型,其他类型也具有,只是此类型表现地更加突出而已。
第
三、这三种基本人格类型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用2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