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2024-07-23 13:12:22 1级文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8篇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一

1、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3、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二

关 键 词   道  禅宗  周易  妙悟   艺境   生命境界  中国哲学

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奠基者。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有自,就其与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与老庄、《周易》、佛学(禅宗、华严宗)的思想最为密切。①本文侧重在探讨宗白华如何接受中国哲学精神与艺术思想之影响,建构起“生命—艺境美学”的理论体系。

一、“道”与宗白华艺术美学

青年时期的宗白华偏爱中西哲学,他曾说:“庄子、康德……相继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人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1](151)尤其老庄思想对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先秦诸子“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对于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2](449),宗白华将庄学看作是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渊源所在,庄学成为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美学特质的一块理论基石。总的来看,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虚”这两个方面。

1、道与“空白”的阐释

宗白华认为庄子是极具艺术天才的哲学家,他“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

‘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1]( 367) 在老庄思想中,“道”的本质就是“无”,是虚空。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的理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诗词、书画、音乐、园林等,都重视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古代艺术家常以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画境、乐境里有空间感,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庄子的以艺见道、道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美学精神的走向,故此,宗白华说:“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1](370)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与“道”相联系,确是宗白华的创见。在宗白华的艺术美学理论中,作为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的老庄的“道”,既是中国美学的文化背景,也是他建构美学本体的一个主要源泉。

宗白华认为,老庄哲学对画境的渗透,使得中国画在最高的审美境界上与哲学的理念相通。宗白华说: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1](45)

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溶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1](101)

清代画家张式说:“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即画也。”[3](993)确为精到之论,烟云仿佛一息相吹之气,成就绘画艺术的生命境界。荒寒的画境中有生气流行,有自然生命,即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它来自“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的老庄的哲学精神。以图示之:

中国画: 空白(技法) 云山(背景) 自然(生命本体)

道  论: 虚空(道的特征) —————无、道(哲学本体)

众所周知,“空白”理论构成了中国艺术美学的重要方面。如中国书法是黑白相间的艺术,墨为有形,白藏气韵,强调“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4](73)书法的审美意味就孕藏在无墨的空白之处。中国画更是推崇“画之妙在无笔墨处”;[5](1311)古代诗学也认为“文章妙处,俱在虚空”。[6](1519)“空白”确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中国艺术的一种审美境界。宗白华认为,“空白”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它源自老庄学说(“道”论)。老庄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呈现为“无”,它是无形无象的,又是真实存在的,“道”蕴藏着一切和无限。《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尤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 道“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 它是“周流秋毫”而又“弥纶太虚”[7](215)的宇宙本体的存在。道是“空白”,是万象之源泉,万动之根本,具有最广阔的潜在内蕴。“空白”以无形涵盖有形,以无象包孕有象,而成为无限的存在,此所谓“大象无形”。在古代美学家看来,“空白”、“虚空”既是万物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源。宗白华重新阐释和发微了这个理论,使其更具有现代意义。

2、虚实两元

《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以抱阳”,“道”分为一阴一阳,一虚一实。道之阴阳摩荡,虚实结合,在艺术理论上就是强调虚实相生,气韵生动。宗白华对“虚实”范畴很关注,认为“空灵”与“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虚实”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清画论家方薰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 [8](137)方士庶也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 [8](349)都说明中国艺术(画、诗、书等)都强调虚实结合。

宗先生认为虚实理论“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儒家和道家都是讲虚实结合的,而“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宗白华将儒道在虚实问题上作了调和,认为孔孟和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在中国艺术中,阴阳摩荡,虚实相生,“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2](455)艺术的充实意味,主要来自儒家的“充实”观和人格境界论,孟子“养气说”就是充实论,宗白华对艺术的充实精神:

司空图形容这状硕的艺术精神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吞吐大荒,由道反气”……“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艺术家精力充实,气象万千,艺术的创造追随真宰的创造。[1](348)

艺术的空灵,则主要来自老庄的道论。宗白华认为,园林的艺术建构学彰显出美感的民族特点: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园林的楼、台、亭、阁、窗的设置,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古代中国人,“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艺术家“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明计成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园冶》),园林中通过轩窗来通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国园林美学就是要“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追求动荡无限的空间感。园林建筑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2](476-478)即从园林的小天地来体悟宇宙的大化生机。园林艺术“小中见大”的观点来自老子“有生于无”的哲学精神。

中国各类艺术,写实容易空灵难。清戴熙说山水画“沉着易,空灵难”,“山石以画而得,云水以不画而得。山石成则云水自在。”[3](995,1001)中国画,以实生虚,抟虚成实;充实外见灵透,空白处有妙境。这种理论泛见于宋元时期的山水、花鸟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宗白华有精妙的阐释:

(宋元)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1](371)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100)道是空、无,乃“万物之母”;无生有,成“万物之始”。又曰:“天地相合,以降其露”。[9](76)道是生命的根源(生命本体),宇宙是一个大生命的整体,贯穿其中的大“道”如甘露一般滋润万物的生长。宗白华理解的老庄之“道”,具体说就是宇宙间化生万物、表现大宇宙生机蓬勃的生命精神。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使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在他看来,“道”是虚白,但不是死寂,它包孕万有,体证生生,是蕴涵生命活力的宇宙精神,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源泉。因此,艺术意境以表现生命流行、气韵生动为核心。 [1](372)中国艺术要创造一片神游的意境,写出万物的内在生命。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三

关键词:王维;“老庄学说”;“道”;不名;“天人合一”

文人画是指封建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出现了一些文人、士大夫,他们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把自己的思想用画笔表达出来,并配有书法、诗文、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一种绘画模式。

明代的文徵明曾说过:“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明代的董其昌更是把他奉为“南宗之祖”。它的画风有别于画院画家所作的院体画。那么王维身上的那些思想符合“道”家的思维观念哪?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太原人,汉族,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里写了画家王维早年信道,那么“老庄”思想就直接影响了他,

首先,王维年轻的时候也曾想在政治大展身手,想象古代的良臣、贤相一样,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后来,政局发生了变化,安逸生活的王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晚年他会被无情的卷入其中。

生活经历和事态变故,使得王维大彻大悟,从此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上定居下来,并且经常去终南山。这样半官半隐的生活使王维在诗文和绘画方面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在加上王维自身高人的悟性,他把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文人思想和理念贯穿其中,这样中国画便摆脱了原有固定的模式,形成了儒家学说、道家理念、佛家意境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使中国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内涵。这种思想是儒、道、释三家的完美融合。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进步,在这里我不谈儒、释。只说“老庄”道家思想对王维的影响。

老子2000多年前,在风火战乱中看破世俗,放弃官职,骑青牛过函谷关,应关令的请求,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皆以自然的状态运行,希望人能“自然无为”恢复婴儿时的状态,并提出人要顺应自然,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虚静寡欲、退守无争。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王维的生活经历和文艺成就怎样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上面讲过王维由于战乱,看破红尘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和老子无奈辞官隐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首先两人均对事态不满,一个是全退,一个是半隐,两人的感悟也很相投,

王维是诗人,他在诗中表述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他的诗内容清新、意境深远、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景。他的画中入诗,诗中融画的境界,使他的文学自然朴实,而恬淡幽远,并有晋陶渊明的风范。这说明了王维有向往自然,回归本态的理想,这想法和老子的“自然无为”是何其相似,和“道”家“虚静寡欲、退守无争”是何其相投。这便是画家王维“道法自然”的“老子”精神。现在脍炙人口的,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泉声咽危石,日色照冷松”,“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些优美的诗句,渗透了迷人的音响,真实的色彩和色泽,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的“诗画”意境,这不正符合老子所构建的理想世界吗?这种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没有纷争,没有烦恼,质朴温馨、纯真自然、安闲自适的栖居之所不正是王维的诗境吗?这样两人就达到了统一默合的思维观点。这不得不说王维是深受“老子学说”的影响。

庄周,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学说,把“道”用十余万言,加以阐述。是诸子百家最杰出的代表,庄子的思想体大思精,他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揭示了万物之源的“道”,道是一切自然世界、社会人心的本源,一切运转变化的物资世界和人心都无不依附与它,他提倡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返璞归真,固守天性。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王维身上那些特点是符合庄子思想的,首先在“不名”上庄子对芸芸众生汲汲名利的人生态度嗤之以鼻, 他用“腐鼠”来比喻官位,用牺牲的牛来形容那些与权势相伴不得善终的人,他曾麻衣布鞋去见梁惠王,又拒绝楚威王的高官聘请。他表现的是一种出世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庄子虽然在人世,却和不在一样,他虽与世人接触,眼光却超出世俗之外,行为举止都超出“形骸之外” 这是何等的处世气度。王维哪?在“不名”上虽然做的不彻底,但也的确看透世俗。他的“半官半隐”其实跟全隐也差不多,因为他已不问政事,王维生活在人世间却心系绘画、诗文,在文学艺术中陶冶情操。这和庄子的思想,完全畅游在精神境界里,完全追求精神的最大自由化不谋而合。所以王维生活在人世间,却把精力完全用在诗画上的避世态度完全符合庄子的思想。

所以文人画家王维符合“老庄”的学说,他的理论暗同“道”家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济南:济南齐鲁书社,2000.

[2] 张伯元。古今百家国画名作欣赏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四

【关键词】 老庄哲学;心理健康;认知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身体的无病、肉体的无疾、生理的无痛,并不表示人就一定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扭曲、精神的痛苦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怎样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拟通过老庄哲学思想的解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有一些启示。

1 老庄哲学的处世养生之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其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观。他著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其继承者之一的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的阐发而发扬光大,后世并称"老庄哲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政治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中老庄的道德观、齐物论等对国人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有过重大的影响。

1.1 道德观

老庄的道德观中,道是思想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当代人所说的事物存在的规律,德是道的展开和在具体事物中的应用,道犹如大树的根,德则是树上的枝叶花果。其主要思想是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1],其意是指对人生、对社会都应顺其自然。各种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均有其特有的运动规律,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人的新陈代谢、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成长等等,都无不有其存在的规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要强作妄为和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办事。"道,无为而无不为"[1],为而不争,只要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不妄为、不争夺,才能冷静地做出决策,量力而为、尽力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最终获取成功。可见,无为、不争,实际上都是"道法自然"的表现。老子的"虚静"并非指空虚不实,"致虚极,守静笃"[1]在老子看来,人的心灵本是虚明宁静、无私无欲的。过多私欲会使人陷入昏昧差错之中,所以必须尽力去掉私欲,使人心恢复到如水渊一样的虚静状态,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才能做到"旷兮其若谷"[1],即为人处世胸襟宽广,豁达大度,就好像幽幽山谷,能包容人世间的一切。老子的"柔弱"强调要自觉置身于柔弱的地位,处事要低调,办事要节俭,柔弱胜刚强。"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1]。可见"守柔居弱"有后发制人之功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不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去争,其实也是"守柔居弱"的反映。

1.2 齐物论

老庄的齐物论中,物即指天地万物,人与我皆物,仁义忠信等理念也是物。关于物的知识,便是物论。齐物论认为万物形异而质同,且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互依存,"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彼出于是,是亦因彼"[2],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2],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认为万物本无小大、轻重、高低、尊卑等区别,提示人们要破除人为的戒心,以平等的观念与态度去看待万事万物,而且"夫天下者也,万物之所一也"[2]。这种人天合一的齐物观使人摆脱主客观彼此的对峙胶着状态,摆脱生命的"靡常"局面,摆脱生命中多种不可知的可能性的干扰,摆脱人际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我与他的和谐状态,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庄子是追求高度的精神自由与和谐的,并将其作为人类生命最终应追求的境界目标,"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超越一切束缚,达到完全自由,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精神自由状态。

2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发展迅速、变迁频繁、优胜劣汰的时期,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人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危机。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困惑;人们有了更大发展的可能,同时也潜伏着更多对失败的恐惧、焦虑与抑郁。现代医学成果表明,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人类在控制自然与利用自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理化与生物性刺激因素所致的疾病发生率已大为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和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却在悄然增多。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3]。名利纷争、待业下岗、人际紧张等等因素,均可能使人们陷入困惑,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有研究显示[4],近2/3的人在遭遇下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及躯体化症状等。有些人在外遇到挫折,满腹怨气自难排解时,家中老小则可能成为其发泄的对象,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家庭暴力的发生,致使受虐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5,6]。可见,面对诸多的应激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局面、如何克服面临的各种困惑、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找不到适时的调解方法,一些人便有可能出现心理裂痕。而如果拥有良好的心理应付方式,则可能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负性认知与情绪反应,提高自己对应激的适应能力,藉以减少精神痛苦,求得心理平衡,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3 老庄哲学的启示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天地万物和人类众生生存的规律,就是相互友爱、和谐共处,就是相互理解、支持与帮助,顺应了这个规律,就能够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就能够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即使物欲横流,也不贪不占、无非份之想;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利欲熏心,这样活得无挂碍、无烦恼、无恐惧,也就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

老庄认为万物清静无为才可以回归根本、据守根本。做到原本是什么就安然于是什么,是花就开,是鱼就游,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要设法让自己知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中国人历来提倡这种"自知之明",并将其作为前进的动力之一。"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之一[7]。既不能以为自己可有七十二变,好像什么都能做,否则必然会"妄为",结果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则是"不为",结果让瞬息的机会即逝。要让自己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准确的了解与估价,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失其所者久"[1],永不迷失自己的目标与定位,这样才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老庄的柔弱不争,教人知和处下。与人相处,谦下诚实,"柔弱"有后发之功效,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水虽是地上最柔弱的东西,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它却能怀山襄陵,穿石销金。老子还以水为例对"不争之德"称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1]。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8]。在现代社会中,柔弱谦下,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教人消除逞强自大、自以为是的陋见,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人际交往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亦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6]。

老庄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于追求"与造化者同其逍遥"[2]的境界,也就是要像天地万物般自然和谐,要靠"齐物"的认识来达到和谐。由于世间万事万物无一不在随时运动变化,"若弛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2],所以要以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是非、得失、荣辱、贫富、贵贱[9]。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这样人们在春风得意,比如身居要位时不会忘乎所以、居功自傲;在遭遇挫折与失败,比如失业下岗、家庭矛盾、人际紧张时也不至于将注意力固执于精神痛苦而灰心丧气或不当地发泄,而是去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促使事物向积极的一方转化与发展,从而才可能尽快摆脱困境。以"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能化除心理上许多负性的坚持,能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才能化解自身心理上诸多情感欲望的冲突,才能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也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也就是人生的真实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10]。人说心随境迁,殊不知有时境亦随心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工作生活、男女饮食,在宽松和谐的心境下则莫不自然而富于美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都会充满关爱与欢乐,满怀感激地过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这样的人才善于享受生命,才必定会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这样的人也必然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是否完美,一个良好的社会至多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首先应取决于澄明的本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领悟老庄的某些养生处世之道,可让人生活得似一尾徜徉碧水的游鱼、一羽散居山林的野鹤,即使身处乱世,也可能独善其身,精神上何等的潇洒自在。

人生的旋律,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有一泻千里,也有九曲连环。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坎坷与崎岖,特别是身处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忍辱与负重"。那些在前进途中因纷繁而驻足或被荆棘而刺伤的人们,如能随身携一剂浮躁时用的清凉剂或创伤时用的"创可贴",则可能克服诸多心理困惑,保持心灵的安宁与心理的健康。而老庄的某些哲学思想恰能有此功效,给人以回味启迪。当然,老庄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自有其消极、落后与保守的一面,恐不宜推� 但如果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它作为挫折与困惑时维护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或许能起到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道德精华(第一册).老子。鬼谷子。鬻子[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3~98

[2] 陆永品。庄子通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361

[3] 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81~120

[4] 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63

[5] 张亚林,曹玉萍。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3

[6] 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385

[7] 张亚林。心理健康新概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95~310

[8]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30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五

《老庄》让我们了解,庄子所追求的“道”,在精神上主张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是一种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解脱境界。“老庄”学说所论的“道”,在观念上, 那么自然 庄子所注重的是生命本质上的自然本性。生命的意义在于顺从自然的法则,任何人为后天附加的东西都是错误的,都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一种扭曲,它只会给原本清晰的人生带来困惑与迷惘。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因为后天认知的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庄子”所说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 为了能够达到生命本质上的自我境界,庄子认为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是“无何有之乡”纯净的精神世界。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规定什么,教导什么,而是要忘掉什么,去掉什么。“无何有之乡”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而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精神世界,它不是通过现实社会的实践就能够达到的,而是人们在自身的精神世界中无所想、无所求的无为状态,它摆脱了任何后天世界的侵蚀与困扰。这一点与后期传入中国,与“儒”、“道”共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释家文化不谋而合。庄子的人生观是最为通达,束缚最少,同时也是最为接近艺术理想状态的人生境界。中国艺术中的“气韵生动”恰恰体现了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中所说的气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在各方面展现的“道”无所不在的艺术境界与精神世界。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气因道而实现了人与万物聚则有形有相,分则虚无飘渺。于是“知白守黑”、“虚实相生” 在中国画的表现意境中“无画处皆成妙境”、“万物 “老庄”学说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在于站在客观事物之上去加以分别思考,只有消除物我对恃,天人合一,才会昭示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便有了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深邃艺术追求。

“老庄”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庄”的宇宙观是混沌而神秘的,是难以琢磨的,是意像的。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和文化价值取向融入油画创作中,会使它成为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它们共同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这种影响正可以诠释哲学与艺术间的相互渗透,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原本就是不同形式的对人生意义的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儒家、佛家、道家三种不同的宗教形式都是在中庸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其对人的自身精神世界的的探求。这种自身精神世界的探求过程出现在艺术表现形式中,从而淡化了宗教色彩,形成了一种自然艺术体现方式,一种内在的人格理想情操,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恬淡清幽的审美情趣和空灵澄澈的艺术境界。

随着佛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及其在思想领域获得的胜利,众多艺术家更加强调作者本身的主观作用,强调艺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意境。在这种艺术追求思想的熏陶启发下,唐代“意境说”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而步入高峰。“意境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它是中国艺术和哲学在高度成熟基础上的产物,它是在不断地吸中国传统儒、释、道家各种哲学思想砂断给予艺术大量营养的情况下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石。

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其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在中国人学习了大乘佛法教义后,通过自身努力与实践所认知的。禅既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二者合一,才能直达生命的本源。当其体现在艺术境界中,飞跃的生命与静穆的观照构成了艺术的两元,这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用佛教的语言能够详实的描绘出中国绘画意境的哲理意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使主张“意”派的“文人画”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宋元时期,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西方当代画家巴尔蒂斯先生说的要画出画后面的东西,即精神元素,与此异曲同工。他极钦佩中国山水画家的意境表达,这在油画创作中应得以表现。

经过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感染,中国绘画艺术哲学的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即由繁变简,反璞归真,从而更加强调作品的空灵意境。由具体事物的写实变为抽象的哲学意境的展现。老庄主张“五色令盲”“,无色而色始全”的色彩观成为文人画家们对中国绘画的最好的表达,黑色成了斑斓色彩之后的平淡。追求墨色高度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王维把李思训的金碧山水技法改变为水墨画技法开始,水墨技法的地位得到的提升。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表明当时中国绘画的画风已由五彩而演变成水墨。意象的自然趣味开始表现为单纯简淡的色彩和有韵律有生气的线条。在精神层面上是为达意的需要。水墨技法是一种具有朴素色相但又包含着丰富色阶层次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影响的中国艺术家来说,之所以去追求单纯的水墨绘画而摒弃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画法,正是由现实的“色界”向生命的更深一层去寻求解脱的一种形式。所以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重要核心,这正是在以“老庄”、“禅”的哲学思想为内在基础,以自然的审美观念把作者的深层艺术哲学思想通过作品得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展示出审美活动的另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深层意境。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六

在书中,作者提出,“老子哲学具有生态学的特质”这一基本认识,“被西方生态学者称之为东方‘绿色圣经’的《老子》所倡导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和谐观,与当代深层生态学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所揭示的人与天地山川万物等组成的自然,乃是自然的本然和理想状态,这为当今生态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诠释空间。为此,作者仔细分梳老子哲学的基本价值形态与概念、命题逻辑,充分展示经典所具有的超时代魅力,通过结合中西、古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挖掘老子思想中的“原生态”的生态智慧并进行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解读,展示并丰富了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探索和推进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转换进行了可贵和有益的尝试。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的,不过道家哲学的总体指向并非针对严重的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或者进一步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在主旨与关涉上不能单纯地规约为现代生态哲学。在书中,作者认为,作为今人要在《老子》五千言文本中把握它的生态思想就需要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体系建构。这如同满地的珠子,如何能够取针用线将此一一串接起来,对研究者来说并非易事。令人欣喜的是,作者以讨论《老子》思想为起点,以阐释生态问题为视域,梳理出“道法自然”“生态之道”“天人之论”“道性思维”“道技之辨”“无为而治”“无为为益”等为内容的逻辑体系,从而深刻阐释了老子哲学的生态意蕴,最大可能地重构了老子生态哲学的逻辑框架。可以说,以上的范式安排做到了述之有据、论之有理,为道家哲学与生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启人心智的新思路,从而也彰显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原始道家,以老庄为代表。老子讲道法自然、致虚守静,庄子讲委运任化、全性葆真;老子讲无为而治,庄子讲生命逍遥。老子守拙藏智,庄子崇真任情。如此看来,老与庄在哲学理趣之间的微妙差别,似乎让人联想,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哲学更容易阐发出现代视域下的生态之道,而老子哲学则被后世更多地引向“君人南面之术”,衍生出“贵无”“反智”的政治哲学。这种认识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作者并未因此固守成见,相反,通过的严密论证,我们看到老子哲学中蕴含的生态价值同样丰富而深刻。在书中,作者以“道”为老子生态哲学的本体依据,着力阐释了“道”所承载的生态价值的非功利性、生态世界的多样性、平等性与一体性特质;在天人之论中,作者针对《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论述肯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维度以及老子生态哲学的审美情怀;在“道性思维”与“道技之辨”中,作者将道性思维划分为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区别诠释了老子工具之技与通道之技的不同旨趣,并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七

摘要:老子与庄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各有建树,二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第一,在现世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庄子则讲“心斋坐忘”;第二,在现实人生抉择方面,老子讲究“无为而为”,庄子则讲“无用而用”;第三,在理想人生追求方面,老子追求“见素抱朴”,庄子追求“无何有之乡”;第四,在人生境界参悟方面,老子追求“上善若水”,庄子则追求“齐物逍遥”。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关键词:老庄;人生哲学;生存智慧;达观态度

先秦时代的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二人的哲学主张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老子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阐发道法自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 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清静无为,致力于人生哲学的建设,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虽历时弥久,但是老庄的人生哲学主张在当下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一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原因

1.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哲学是每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们所处的背景往往决定了这种思想的内容与所指。原因与目的的合一性,为解决精神困惑提供直接的渠道。从外部研究来讲,老庄的人生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据史料考证,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自东周开始,王权逐渐衰落,分封制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3]23随着制度的瓦解,诸侯王臣人心不稳,政治动荡不安,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天下无道”的现象,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在如何应对现实时,有的人选择积极入世,有的人却选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成为那个时代的隐者。老子作为其中的一员,主张返璞归真,顺应人的本性,处处隐含了弱者的生存智慧。庄子晚老子几十年,生活在战国时代,其社会环境与春秋末期大都相似。社会动荡不安,生活不稳定,处处充满危险。但庄子与老子有一点略有不同,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更像是一个没落贵族对人生的思考。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生活不稳定,充满危险的大环境下。没落贵族的身份让庄子更加看透世间的一切,既不像当时的隐士一样消极避世,他不相信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能躲避黑暗,又不像士人阶层那样积极投奔政治,大展宏图,而是采取游世的态度,以一种达观的心态,无所期待,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2.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隐者文化是老庄人生哲学最主要的源流。隐者文化渊源甚早,按战国秦汉间人的说法, 比较可信的是春秋时代,即开始有隐者的活动和隐逸之士的传说。《论语》中孔子师徒南游时曾遇到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皆是南方的隐者。这些隐者大都很有见识,有着共同的特点:比如都鄙夷政治,嘲讽救市的主张和努力,主张避世而居,保全自己,寻求“真我”。另外,他们都在避世的生活中寻找某种新的人生意义。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主张“ 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要在世俗生活的腐烂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庄子在隐者观念中汲取灵感,特别是在隐者寻求“真我”的观念中汲取灵感。庄子否定现实中的“我”,倡导以一种游世的态度来面对现世,这种游世思想的本质并不是以无原则的游戏手段谋求好处,而是以彻底的游戏态度嘲讽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寻找稳定生活的想法。庄子的这一理论实际上标志了对隐者传统思想另一种激进的改造。3.老庄人生哲学产生的主体条件。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4]2136掌管周朝图书文献,在这些典籍资料中有不少文章体现出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态度,老子有机会对其吸收借鉴。老子的人生哲学很多都是他在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是其对生命的呼声。另外,有史料考证庄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贵族的后代。庄子生在战国时代,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没落贵族的身份使得庄子比常人更加看透世事,既不会消极避世亦不会积极投身政治,而是用一种游世的态度游戏人间,追求“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

二老庄人生哲学的内涵:老子与庄子不同观点之比较

老庄作为修道之人,从始至终都以修道、修身为目标。修道或是修身从根本上讲乃是修心之道,也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某种状态。心性的修养是修身之道的重要环节。1.从“致虚守静”到“心斋坐忘”的现世人生心性修养。老子认为心性的最佳理想状态是达到“致虚极,守静笃”[1]134的境界。老子作为一个有道之人,提出想要达到致虚守静的最佳心性修养的理想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少私寡欲。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143任继愈在《老子新译》释为“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5]100私欲能够蒙蔽人的心灵,损害人的本性。人类的私欲一旦打开常常会永无止境,欲壑难填。从古至今,许多人在无休止追求名利声色的路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也泯灭了自己最质朴的性情和德性。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少私”不是无私,“寡欲”也不是无欲。他只是告诫世人不要总为外物奴役,要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这在另一点上也说明老子的心性修养在今天这个社会可以理解为:不论是清心寡欲不问世事,还是积极入世追求名利,都是心性修养所达到的境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性,境界与境界之间无所谓高与低,这完全看个人修为。所以,很多的时候不在于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是一个什么状态,只要内心无所欲求,也定会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理想状态,让心灵得以安宁。其二,要弃“智”弃“巧”。“智”和“巧”出自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143“智”在此做“自作聪明”,“巧”的含义在此做“偷巧之心”,虽然私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人的欲望的膨胀离不开自作聪明与偷巧之心的作祟。世上的俗人斗智攻心、奸巧诈伪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纯真自然之性的损毁,先哲老子鉴于此,主张绝巧弃智,减少心志的损毁,以保持“虚静”的自然心态。庄子在心性的修养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是达到“胜物而不伤”,庄子基于此方向在《人世间》中,详细地讲解了“心斋”和“坐忘”这两种修炼心性的步骤和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心的虚静。“虚也,心斋也。”也就是说要做到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纯一,然后虚以待物,最终达到“胜物而不伤”。如何才能做到胜物而不伤?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 ”[2]264也就是不图虚名,不用巧智,不对任何事情负责,并且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静坐以忘其。其具体要求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道”,[2]240(《大宗师》)即忘掉自己的形体并停止一切思维活动,从心理上达到离行去知的境界。庄子在《应帝王》中指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2]258其意思是说,对于人世的事物,无亲无疏,抛弃对华美事物的追求而回到朴实无华中来,像木头人那样把自己的形体摆在人世上,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保持自己独立不移的形态,如此尽享天年。“无为而为”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人生上的体现,“无用而用”是庄子哲学思维方式,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老子这句话讲的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2. 老子的人生哲学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如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中的“雄与雌”的关系,“知其白,守其黑”中的黑与白的关系、“知其荣,守其辱”[1]183中荣与辱的关系,均有着辩证的色彩。另外老子的《道德经》也都是讲的弱者生存的智慧,他讲究先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做最坏的打算,立定脚跟,再图进取。老子反对强攻硬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332真正的强者乃是先立足于“柔”的,“守柔曰强”。立足于“柔”,不以力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最后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这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人生中的体现。庄子的在人生选择方面的哲学智慧体现在《人世间》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树的故事:有一棵非常大的栎树,几千头牛都能遮盖下来。当地人把它当作社神用来祭祀,而不把它砍下来作木料用,因为它木质疏松。所以其他的树多嘲笑它无用。大栎树只是笑着说:“我无用,但是我能够得以生存,你们有用,只是在一定的时候,被别人砍伐利用而得不到生存。”故事很简单,但含义很深刻。这棵散木,就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这便是它的大用,即“无用之用”。3.从“见素抱朴”到“无何有之乡”的理想人生追求。老子看到当时的社会道德状况,仁义道德不再劝导世人,真善变成伪善,行善之道流于弄虚作假的层面,更有人假借仁义窃取名利,披着仁义的虚假外衣,践踏着仁义的高尚。因此提出要想民利百倍,绝圣就要弃智,要想民复效慈,绝仁就要弃义;要想没有盗贼,绝巧就要弃利,归根到底就是要达到“见素抱朴”的理想状态。庄子也曾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智邪?”[2]302这种假仁假义的诸侯,必然造成对百姓的戕害,所以老子主张扯开这些遭人利用的仁义道德的虚假外衣,以显露出人类自然本真的道德。老子把道德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自然本真的道德,这是一种天性;另一类是矫揉造作人为的道德。人性之初朴素自然,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的限制,人类出于本性的行为与大道自然是糅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朴”是人生的理想状态。老子认为自然之德要高于人为之德,之所以会有人为道德的出现,是因为自然之德的失落。万事万物唯有失去,方才懂得可贵,老子对自然本真之性的挚爱,使其视“朴”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赋予“朴”以极高的价值意义。他说:“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1]129“道常无名,朴。”[1]198庄子对人生是一种游离于世外的态度。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是一种逍遥自由,无何有之乡的状态。他的理想人生追求来源于对现实人生痛苦境况的反思。 人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缘于自身的愚昧。“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2]58(《庄子•齐物论》)这里的“芒”陈鼓应先生释为昏昧、迷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愚昧。正是因为愚昧才使得人们受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役使,人生存在的种种悲剧也是缘故于此。“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2]102(《庄子•齐物论》)。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经历着种种苦难,一心向往自由却事事被束缚。庄子认为理想人生的状态应该是逍遥自在。“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是理想人生的状态,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乃是“无何有之乡”。逍遥游仅仅为自由的物理状态,真正的逍遥乃无一物可得,达到无何有之乡的境界。庄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构建了一种纯粹理想主义的境界,这种境界抛开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是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创造,没有现实依据,因此接受这种思想的人也往往是无法让世界改变的弱者,也就是说庄子的思想征服了自己,使自己不为外物所累,做一个精神世界的富足者。4.从“上善若水”到“齐物逍遥”的人生境界参悟。老子是拥有人生智慧的先哲,他的处世之道是站在一个弱者的角度来设定的,用底线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讲究柔弱的辩证方式,老子常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332来说明柔弱和刚强的得失好坏,教给世人弃强取弱,舍刚守柔。老子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表面的坚强,而是先立足于“柔”,就像牙齿虽然坚固,反而会脱落,舌头柔软却得到保存一样。不以力取,“守柔曰强”。另外,老子认为水性柔弱,但却无坚不摧,无强不克,最能说明弱者生存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这里是在说明,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为自己争任何条件,处在人们所厌恶的环境里,所以说它几乎接近于道。一个拥有至高善的人,应该有着水的品行,处在便于他人的位置,心胸宽广,与人交往自然平淡,说话讲信用,从政会治理,办事干练,行动合乎时宜。老子倡导人们多多向水学习,有着极大的善行,滋润着万事万物,却从不邀功讨赏,水有着容纳天下的胸襟和气度。老子的人生智慧以及对人生境界的参悟集中体现在上善若水的思想上。庄子在面对生活时与老子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不失为生活的智者。庄子厌恶世俗,“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并对世俗小人予以辛辣的讽刺。面对对他的窘境冷嘲热讽,向他炫耀出使秦国得来的车马的曹商,庄子十分不齿地说:“秦王有病召医,破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曹商自讨没趣地走了。庄子生性洒脱,看破名利。有一天他在濮水上垂钓,楚威王派使者说之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理都不理,以泥巴里打滚的乌龟自比说“吾将曳尾于涂中”。他宁可像乌龟在泥水里打滚一样活在清贫的窘境中,也不愿为世俗所拖累,做功名利禄的牺牲品。庄子比老子更加达观的地方在于置生死于度外。道家追求长生不死,而他虽注重养生,却并不恶死,他对于死亡有独到的见解,把死看成是一种解脱。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朋友惠施去吊唁,而庄子却在“鼓盆而歌”,正在为妻子摆脱尘世的困苦而庆祝呢!庄子快死了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商量着要厚葬他,他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6虽然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是其思想所及的世界。庄子所参悟的人生境界是达到“ 正如冯友兰所说,境界有高低,不同的境界在宇宙中的地位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6]549无论是老子追求的“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还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齐物逍遥”,达到“

三老庄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老庄人生哲学对于当代人生智慧的价值启发。当代人在为人处世中总是表现出个性的张扬以及强势一面,无理要争三分,有理得理不饶人,人们在争抢中生活,无形中增加了生活的烦恼。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人生智慧主张人们凡事退一步说话,凡事要从两面分析,像水一样,虽然居于低处,却有着浩瀚和博大的胸怀,成为最高的善。庄子达观的生活态度同样也为人们良好生活心态的塑造提供了价值启发,凡事想得开,不纠结于形式,追求精神世界的“齐物逍遥”,自然会品味到生活的真谛。第二,老庄人生哲学为人们解决“不和谐”提供参考。老庄的人生哲学对缓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方面具某种意义。当今社会,人类面临一些普遍的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战云密布、人际关系紧张等,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处处都布满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人们的凡事好斗、好争、好强所造成的。而老庄哲学思想则教会我们如何去学会和谐,一方面老子弱者的生活智慧告诉我们凡事退一步,与世无争,自然没人能够与你去争抢,而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也会因此减少,另一方面庄子达观的生活态度则为人们好心态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凡事看得开,想得开,自然可以齐物逍遥,生活中的矛盾也会得到缓和。第三,老庄人生哲学有益于当代人重建精神家园。当今的中国社会在经济转型时期更多地偏向于一个物质社会,人们努力的发展生产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老庄这种清心寡欲、致虚守静、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似乎与现代社会的行程格格不入。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肆盛行的今天,人们精神家园正一步步走向沦丧,老庄哲学思想的精髓“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心斋坐忘”“清静无为”等观点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修养心性的方法,减少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精神的方向上来,培养现代科学的生活态度,让心灵回归到自然的状态,得以洗涤,帮助人们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平息人们心中的欲望之火,给予人们在精神世界缺失上面某种安慰, 总而言之,先秦时代老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它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这种思想包含了对社会的有益启示,比如老子的人生智慧哲学为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提供借鉴,而庄子达观的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们处世心态。两者均要求人们建立一种忘记自我的精神境界,少私寡欲,凡事利于他人,这不仅有利于建立一个利他型的社会,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值得学习的重要文化思想。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大变革转型时期,物质的极大丰富会造成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人们的精神家园丧失,怎样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指导下,充分吸收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

[3]周锡山.王国维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5]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9).

[7]刘大光.老庄哲学的人生智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

[8]梅良勇,彭隆辉.庄子的人学思想述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6.

[9]陈鼓应,白溪.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27-40.

[10]颜世安.庄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8.

[11]钱耕森,李仁群.老庄人生哲学及其与孔子人生哲学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18-25.

作者:李娴 梅良勇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篇八

老子的思想方面,与现代人生活有关的是关于养生与处世方面的哲学。先说养生方面吧,老子主张要寡欲与知足、致虚主静、返璞归真。在处世哲学方面,他主张要善柔、慎微、反察。

现代人的物质环境充裕,但对欲望的追求使得人身心疲累。欲望可以有很多种,如对事业的欲望、学业知识的欲望、成名的欲望、金钱的欲望、物质的欲望、情感的欲望等等,如果对于欲望过度追求,会使人的精神消耗,从而影响到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老庄思想主张要保养精神,减少精神上的焦虑、消耗,故保全精神是养生的首要工作,其次才是对身体上的保养。

在《老子》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就是说明声、色、味会让人的感官因为遭受过多刺激而失去作用,迷于打猎等会让人的心狂野难收,珍贵的宝物会让人的行为失控。欲望过多会让人失去理性,沉迷于欲望的追求会使人心情失去平静。但是想要的东西,并不见得追求就会得到,而且往往在追求到了之后又想要更多,陷入无底的黑洞中,迷失了本性而不自知;若追求不到又会带来情绪上的失落与不满足,郁郁寡欢,精神上亦不平静。故《老子》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退其咎。”(九章)得到富贵原以为能够达成心愿了,但谁知这富贵能持续多久,不免又心生忧虑,担心失去的一天;而若是得了富贵而骄纵,又会自己留下把柄招来祸患。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对精神与生命有所危害的。无论是对于富贵或是功名、爱情的追求,都是如此。

故老子以为“知足者富”(三十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人的欲望之产生在于不知足,若贪欲多求,则会处心积虑,结果则是伤害自己的精神、生命,或者是伤生害理、招祸上身。原本追求欲望是想要生活上更舒适、生活质量更提升,但是却使得自己不得安宁,精神惶惶不定,也没有心情去享受生活,反而遭受更大的祸患。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就是要求人除去过分、过多、过大的追求,少些欲望而知足常乐,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平静,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养生哲学方面,老子也讲致虚守静、虚空的道理。原因是人的心里每天充塞着一大堆烦文琐事,老是想着等一下要如何、等一下要做什么,记事簿上也记满了各种行程,好像不这么做就显不出自己的地位与重要性,让人一点也没有喘息的空间。虽然很忙碌,但精神上其实空虚得不得了,往往是借着更多的忙碌去填补空虚。

在老子的思想里,认为道的最高境界是“虚无”。“无”的作用极大,虽无却无不有,无为却无不为,是以“虚”、“无”的功用最大。大家一定认为‘‘虚”、“无”就是没有,没有有什么用处?“无”的用处可大了,水瓶正因为是虚空的,所以才能容纳水;房屋之中正因为是空的,才能住人;箱子是空的,才能装东西,若是实的,便没有任何用处了。正因为其“无”,才能显出其用处来。

人每天朝夕营营,正是由于心内不虚、不无,所以随时受到物质。欲望、琐事的牵绊。因此老子主张要致虚,让心无为、无欲、无智、元身,内心不填塞东西。心虚空了之后,才能容纳更多,否则每天心中充满各种红尘琐事,连思考与体会的空间都没有,人就只是每日匆忙地重复着相同而机械性的运作罢了。

如何才能达到“虚”的境界呢?主要是要“守静”,要“守静”仍然是要去除欲望,在《老子》中提到:“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天下万物都是出于虚静而后又归于虚静,但人有欲望,会妄动不安定,会想追求、追逐的,如此,则无法达到虚静的境界。人这种行为是违反自然道理的,内心充塞着欲望则无法平静,故主要的做法,还是在于去除内心的欲望,将心思保持在空明宁静的状态,唯有在心思灵明平静时,才能够看清一些道理,才能明澈如镜,不受蒙蔽。

老庄人生哲学及当代价值推荐8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