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精选推荐 >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通用46篇)

2024-08-01 23:15:27 1级文库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一篇

  自己接触《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在自己初中毕业那年去到自己姑姑家中才了解到姑父是曾国藩的后裔,家中自有《曾国藩家书》,也正是听姑父的推荐,自己才对于该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兴趣,当时并未完成阅读,这个学期上了方老师的课后,不经意见到方老师的书单中有这么一本书,于是在这个学期完成了阅读。曾国藩的一生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家书》一般分为七大篇,即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于自己的启迪也是巨大的。

  修身是曾国藩家书的核心灵魂。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他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他立志于圣贤之道,无论是早年治学,还是后来投笔从戎,毕生追求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并谦虚地举例自己在当翰林时、读理性书时和在外带兵的“不恒”,结果“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他的“持身敬肃、静坐养性、早早起床、读书专一、阅读史书、说活谨慎、保养真气、爱护身体、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月不可荒废旧技能、写字、夜晚不出屋门”的修身十二法影响广泛,对现代人还很有教益。

  治家则是《曾国藩家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曾国藩十分注重对家人尤其是弟弟们的品行教育,特别是要求弟弟们戒除“傲”气。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在《家书》修身篇中共有37封书信,其中专门提出要弟弟们注意戒除“傲”气的就有10封书信。在《劝弟勿夜郎自大》一篇中,曾国藩对六弟的虎头蛇尾的行为颇有微辞,说“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自满,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自满足为要。”《劝弟切勿恃才傲物》篇中,曾国藩生恐弟弟们“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特意来信述说自己如何“力除傲气,力戒自满”。在《言凶德有二端》一篇中曾国藩更将“傲”视为败家之端,认为“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意思是凡属傲气欺凌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语伤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气欺人,有的是脸色难看而欺人。甚至在曾国藩打仗行军的时候,也不忘记询问“诸子侄无傲气否?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又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从劝弟戒傲这一点上,就可以窥见曾国藩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落实,永远是先要求到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自己的家人做到,最后才会去要求自己的军队做到,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用的。单从“傲”这一点,放眼清华,我觉得这正是清华学生的通病,很多学生在心里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带着这种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可以凌驾于别人之上,完全不顾及身边人的感受,我觉得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沉下心来,仔细悟一悟曾国藩家书的道理,看到的不仅是曾国藩的书信表面上的东西,更能看到曾国藩在写这些书信时的心境,那样,对于这些道理才会有更深的体会。

  虽然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只从《家书》的阅读方面来看,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于他的很多人生性的选择留给大家去评判,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这本书应该放下他的一些争议,从书本自身的角度去欣赏它。在今天,经济发展迅速,激发了现代人的雄心壮志,却也引发了浮躁之气。很多事情追求短期的效应,做事情不是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沉浸在“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部家书值得每个人好好阅读,在追求很多东西的时候应该重新认识自己,从修身开始,再去治家,最后才应该去“平天下”,或者说叫去创造一份自己的事业。读罢,才理解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会说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话语。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篇

  读过这本书后,让我认识到一个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正面价值,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儒家文化的弹性、儒家文化的活力。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我不期望我能做多大的官,赚多少薪水。但我将好好学习曾先生的长处,努力为社会、为企业、为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篇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近代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他。曾国藩,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几位名臣之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有着无限智慧,在治家,治政,治学,治军之道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曾国藩家书》虽为百年前的一封封家书,却给现在的我们传播着无数的真知良言,鼓舞着,引导着我们走向自己和国家的未来。

  有识有恒,是一个君子立身立本的起点。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就要对它负责,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谈到有识,曾国藩说:“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少年当“蓬蓬勃勃,如釜上气”,“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过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然“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为师当严而有恒,为人父母当严而有恒。曾国藩就是这样的有志有恒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读书学习日不间断,坚持用小楷写日课(即日记),一有什么想法就记下来,以使自己随时克服过失。他不仅自己这么做,而且告诫自己的弟弟们:“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勤恳俭朴,作为家长和长辈,不论是在家境贫寒生活勉强维持的境地中,还是在官场得意、生活富足的时期,都时刻提醒子女和其他家眷要勤俭生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民间多有”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曾国藩敢于力矫时弊、直言进谏,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难能可贵,他不仅以自己的”战兢自持,行之有年”的.态度对部署作现身说法,并以”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诱之官禄,这种提法在当时腐败昏庸的官场确不多见。曾国藩曾写下:”以廉律己,以勤治事,以公处人”的警句,时刻不忘提醒自己修炼官德,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他做到了,与今天那些利用权力大捞钱财、中饱私囊的社会”蛀虫”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官吏,他对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勤奋用心的态度,不论自己的年龄和官职都始终坚持练字、读书来提升自己。他告诉自己的子女:“勤恳而俭朴,能自我约束,习惯劳作和辛苦,可以适应顺境,可以适应逆境,这就是君子作风。”他以“有识、有度、有常”的准则教育和约束家人,夫人,子女和平常人家一样,早起,躬耕,亲自打扫庭院,要求儿子读书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不晏起,有规律。

  掩卷深思,曾公警示之言萦绕于耳,吾辈当勉之。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篇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曾国藩家书》主要是记述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反映其从政、处世、治家、治学、治军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评价曾国藩,“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读完所有家书,对我个人触动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01、学习其养生之道

  曾国藩重视养身益寿之道,在许多书信中提到“谨守父亲保身之训”,“节劳、节欲、节饮食”,正是由于他对养生之道的重视,才有了强健的体魄,使在身体上能够保证其南征北战和几十年担当国家栋梁之大任。

  02、学习其读书方法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读书要树立一个目标,通过广泛读书、坚持不断地读书,才能够取得成功。

  03、学习其治军之道

  曾国藩与其弟曾国荃诸多的书信所谈,非政即军。对曾国藩的治军之道,其时曾国荃镇守南京,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04、学习其为人之道

  《曾国藩家书》通篇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例如,在写给弟弟的信件中,多次语重心长的叮嘱、期盼和警醒:“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是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五篇

  世人唏嘘点评史中人物,以“命薄如纸”四字为概述。历史书几经删改,最后残余在薄薄纸张上提及他的也不过寥寥几笔。至此,我对他的印象也就停留在了——洋务运动创始人、一代政治军事重臣,他的一生最终诠释起来也不过是多舛的晚清。

  后世的人都传曾国藩有功有过,历史评价的辩证看待也将他硬生生分割在了过去的长河,分隔在了那个风云难测、人心善变的封建闭塞时代。直到读到以他自己挥洒笔墨写下的厚厚家书,他才慢慢走出史书的铅字,走近我,以平淡而寓意深远的文字吸引我也能慢慢走近他所身处的那个生民难安的世间。

  家书开篇,他说与诸弟:“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于己身培养孝悌仁义的基础价值观,于身外诗文作字、建功立业,由内化传统道德,至外显胸中气度才华。由内而外,得寸则我寸、得尺则为我尺,寸寸进,尺尺入,生生不息。可见他讲求实干,致力于内外兼修,因而他虽出生于普通耕读家庭却能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个中艰难,只有他自己靠着“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一一品尝。他的官途昌顺是早年屡屡落第而后的苦尽甘来,而他本着不能让小辈重蹈覆辙,经常告诫诸弟不能无故而怨天尤人,凡是遇到牢骚欲发之时,一定要自躬自省“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他像一个也曾年少轻狂的人,也想以身为诫,提醒心焦气躁的兄弟如何窥见浑水之上的天明。大厦将倾,他作为重臣会凭自己之力扶持至身死,但倾颓之势势不可挡,除却他非最高阶级的绵薄之力,能做的只有委婉劝诫族中子弟明哲保身、勿蹚浑水。

  当然,出我意料的是身居高位、诸事缠身的他竟对庞杂家族中每一个族弟都这般了解,会抽出空闲对每一个兄弟单独寄去一封封手写信。

  他说与温弟“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据悉,温甫是曾文正第一个单独寄出信的对象,这封信洋洋洒洒教授进学方法写了近千字,数个“万万”的叮嘱可见他对这个弟弟的疼爱与希冀。“笔力实实可爱”,满溢的称许让我透过寥寥六个字看到了捋着胡须、捻着弟弟的来信书文,欣慰地笑得白须颤颤、不住点头的寻常兄长。在温甫身上,他更多的看到了当年埋首读书、文采飞扬的自己——也曾落第而寞寞孤寂、满肠愁绪,也曾受黜而困心横虑、心有愤愤,无数身影在他得知温弟境遇、读罢温弟来信后于眼前重叠,或许他起意第一封单独寄给温弟也有写给当初求仕的自己的私心,弥补当时未满的遗憾,告慰现在得失难求的自己,让他好好走,但行前路,莫忘初心。

  要说被去信最多的,粗略看来是九弟沅甫。数封致沅弟“专而精,分而散”“庸人以惰字致败,才人以傲字致败”“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九弟作为武官的弊端一一体现出来——少耐心、乏专心、有傲气、动意气。老九曾在信中说过很多不该说的话,惹得兄长批评“满纸骄矜之气,且多悖谬之语”,曾文正作为官场老人在读到这些妄谈朝政的言论,已然看到了这背后牵扯的利益与前程末路,他不再循循善诱,而直击要害,数个反问句抑扬顿挫,转瞬从慈兄变作严师,“吾辈所以忝窃虚名,为众所附者,全凭忠义二字”高官的气场立时展露无疑。收笔处曾文正直接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嗣后弟若再有荒唐之信如初五者,兄即不复信耳”。或许有人会认为为保住头上乌纱,他是否太过于提心吊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高官,及时制止妄议朝政之风是对官宦集团内部稳定的维护之举;作为曾氏之人,保证家族安稳不没落是他身为族中子弟的职责所在;作为曾国荃的长兄,引导弟弟的`为人处世之路的担当所需。无论是否刻意写给朝廷看,拳拳真心不可轻视。

  实际上曾文正去信说与的人有很多,不仅限于兄弟,还有父母妻子,甚至还有祖父母。纵然身处那个通信并不方便的纸张驿站时代,纵然身为重臣空余闲暇时刻并没有那么多,一封封书信不停断地来往,一句句“书不详尽,余俟续具”“国藩手草”却流露了他对家族血脉至亲的思念与关切。字里行间有他在职的琐事,有他对时局的分析,有对家中事务的关注,有对身体状况的浅谈,更多的还是他自己毕生对人世体悟的倾囊相授。字字句句充斥了一代重臣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显示了一个晚清士人的思想觉悟,鲜活而又真实,平淡也满含质朴真心的哲理。不同于旁人笔下的那些或多或少带个人主观意识对他人生命的观照,厚厚一沓家书由他自己提笔娓娓道来。作为最了解曾国藩的人,他的笔下有一个入仕做事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的毛躁青年;有一个垂老长坐月光下三省吾身的清瘦背影;有在病中开始内省增疚,后悔没尽快为母亲觅一善地养老,没再多花心力教导子侄有所长进的沮丧病者……有很多史书上看不见的曾国藩,有很多言为心声的曾子城,很多原原本本、不加渲染的他自己。

  百度词条中说曾国藩,提及他因与外国人交涉不得民心,而留下“曾国藩背负骂名,病情加重”让后人品味。而在他病逝后“百姓巷哭,绘像祀之。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世人的追捧与唾骂似乎如墙头野草摇摆不定,他在众人眼中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贼?他的好坏功过到底由谁来评分?是那个没落崩溃的朝代吗?还是曾经辜负他或是他辜负的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亦或是现代执着于考究前世的我们?我不知道,我想他自己也不知道。人生几十年,王朝几百年,留下的人物何止千万,除了死在众人面前的能够当众一呼留下绝命词,其余的,美化者多,污名者多,篡改者多,有多少是自己开的口,写的自己。

  南环瑾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纸张的记录尚且遗失难得,口头轻飘飘的传言有能辨别真假的含量又有多少。从前我认识的曾国藩似乎是见识不够深刻长远的臣子,洋务运动的推行只看到了器物的改革,屈辱条约的签订只看到了保住最高阶级的自高自大,似乎他在历史书中没有什么过于正面的形象。而今我读到了他自己书就的家书,我读到了他对最亲近之人的教诲叮嘱,修身、治学、齐家、为政、处世、治军、用人、师友、理财、养生,能想到的以及出人意料的篇章,将近三百多页的家书,更多面的曾国藩自己走出了世人褒贬不一的评判,走到了我面前,告诉我,他是晚清的曾国藩,不负名衔的曾家人。

  很多后世的大人物都高度评价他的品行。我读了家书,我也愿意去相信他是胸有万千沟壑、骨有君子气节的晚清代表,是晚清浓墨重彩的一笔。家书体现的是他以小处观大势的心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治家平天下在他身上得到了圆满的体现。曾国藩在生前多说与他人,而在他死后无数名人才说他对错,或许他早已不在乎后世说他如何如何,若为君子,君子死节,也是铸刀跪呈,让世人杀他。但我想说与他,史书的铅字已淡,众说纷纭尚存,即便如此,你在家书中剖露的心声,时间总会寻到惺惺相惜者,还你一个身后名。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六篇

  我对于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给人的评论也是很有争议的,通过阅读了《曾国藩家书》,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字里行间表达了他的真知良言,另外更是可以作为研究曾国藩这个人物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

  曾国藩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也做了一些引人谩骂他的事情。然而,在我看来,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等条件,特别是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决不能片面的下评价。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修身、齐家、劝学、养生、教子等领域,是他在治政、治家、治学等的主要思想的反应。全书分为励志篇、劝学篇、修身篇、齐家篇、敦亲篇、教子篇、做人篇、养生篇、师友篇、人才篇、居室篇、军事片以及为政篇。通过阅读曾国藩写给其弟的书信中,我知道他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另外他经常勉励弟弟们要“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对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讲仍是非常实用的。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东西或者文化都变成了“快餐”式的了,即“快餐文化”,很多人没能够持之有恒,不然就是过眼就忘,只是稍稍看个大概,并无法深入了解其中的精髓。再者,读了这本书不难联想到,经济的发展与物质文化的发展仍无法取得一致的步伐,很多家庭的经济水平上升了,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但是却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投入及时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知识,造成了很多人格方面的缺失。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检讨的地方,试着努力了解曾国藩的其思想,学习其治国治家治政的精髓,改正现今不正确的教育孩子的出发点的方面。

  《曾国藩家书》里面让我看到的是一个好儿子,好哥哥,好父亲,他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为人处事态度。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未能落实到实处。现在的青年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七篇

  好书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书信,也是一位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更是一位胸中含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与此同时,它也是研究曾国藩和清朝社会末期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继桐城派之后,溯源经史,别立湘乡派,行文镇定,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充分体现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曾国藩家书》曾被媒体誉为“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之心的如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是为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在当今时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还记得在《致沅弟——做人须要有恒心》这封信中,曾国藩针对弟弟所说的.“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谈了自己的体会。首先,他反对弟弟的这种态度,认为但凡做一件事,就必须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而且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接着,曾国藩又通过检讨自己说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提出“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的观点,警告弟弟一定要以之为戒,不能重蹈覆辙。虽然这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当我如今带着一个大二学生的视角去品读后,有了新的体会。温故而知新,平凡中瞥见光芒,这或许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

  身处大学时代,我们大学生常常因接触到错综复杂的信息而感到迷茫和焦虑。太多信息需要接收,太多事情需要处理,如何将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记得在大一学期中,我常有一种感受,便是:零零碎碎的忙忙碌碌。想要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到头来却慌慌忙忙、碌碌无为。诚然,对于拥有了更多自由空间的大学生来说,恒心和毅力是如此重要,没有勇气和定力去做好一件事注定是可悲的。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在此信中强调“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告诉我们人不能太悠闲,否则会导致懒惰,人越勤快反而会越有精神。诚然,我对此也深有体会。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其实很多时候,年轻人们的胡思乱想仅仅是因为——“太闲了”。在我看来,与其深夜emo,不如调整好状态,打倒空想主义,做个脚踏实地、充满希望的实干者。认认真真地生活,生活也会给予你回报。

  在我看来,《曾国藩家书》的每一主题、每一章都有其珍贵的意义,可谓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是一本适合所有年龄阶段阅读的“人生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相信每个人都能在此书的阅读之旅中有所感悟、获得力量。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八篇

  他是一代中兴名臣,以谏言修明政事;他是湘军首领,以忠心平定一方;他入翰林,也从武,讲文学修养,亦备有武略;置身于晚晴动荡的时局之内,在政治的漩涡和地方的动乱之中,他也如无数普通的人一样,是父母的儿子,是弟弟妹妹的兄长,是儿子女儿的父亲。为官入仕、领兵打仗三十载间书信未曾断绝,这些书信也承载了曾国藩有关修身、养性、交友、治军、为政、交友、处世、用人、理财等方面的诸多思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曾国藩以家书为媒,构筑起与家庭的联系,时刻肩负着属于家中长子的责任,将身边大小事宜告知父母,时刻关注父母身体与需求,可谓孝顺尊敬。曾国藩在禀父母长辈的家书之中,内容大多为“平安”。无论是所谓“男身体平常,男妇亦如常”中告知父母自己和妻子一切安好,无须长辈担忧,还是“喜堂上个老人安康,家事顺遂,无任欣慰”中对家中长辈身体安康的'欣喜,于在外游子,父母长辈的身体安康,为人父母孩子在外一切安好,这些便是平安。

  而家中兄弟之事,曾国藩也事事关心。“勉在孝悌上用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进德修业全由自主”、“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一封封家书中,小到写字读书做学问,大到为官做人修明德,无不透露出曾国藩对兄弟姊妹的深切希望与良苦用心。所谓长兄如父,曾国藩身为家中长子,既孝顺尊敬父母,也团结友爱兄弟姊妹。不求兄弟人人考取功名入仕途做官,但求会读书有修养,明道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恒专一。

  对于子女,曾国藩则更多充当一个引导的角色,亦师亦友。他在信中高速儿子如何读《汉书》,如何分辨《尚书》真伪,作文贵珠圆玉润,写字宜常临柳帖,钻研古义望都顾江等六家之书,他不教孩子读书的具体的内容,却常常教诲他们如何读书,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给孩子充分的自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望子成才,但绝不过分干涉孩子的决定。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长子曾纪泽学贯中西,成为了晚晴著名的外交家;次子曾纪鸿,则成为了近代著名的数学家。

  于国家而言,曾国藩是为一代中兴名臣,鞠躬尽瘁;而于家庭而言,他所寄给家中的一千五百多封书信无不体现出了他作为儿子、作为兄长、作为父亲的沉甸甸的责任感,责任感之外,更是深切亲情的羁绊。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无论自己经历的顺逆,无论他人评价的褒贬,家国二字都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更藏在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

  时光流转至今,近代的动乱不安早已离我们远去,家书的形式也早已被信息、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取代,从前车马行半月方能看到的家书,如今也变成了手中方寸之间点击发送即可见的由电流、代码汇聚成的各样文字,“云中谁寄锦书来”似乎成了一种无须担忧的担忧,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联系,变的是我们与家庭联系的方式,不变的是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中华儿女对家庭依恋与深情。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九篇

  中国的近代史绕不开曾国藩,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幼童留美都有他的身影。相反,我对他的了解却很有限。于是,我决定从曾国藩留下的家书中去了解他。曾国藩现存的家书有1500多封,我手里的这本《曾国藩家书》是选编本,节选了140封家书。这样的阅读体量不太大,但是加上了编者的注释与解读,看起来也是一本不小的书了(全书约有35万字)。曾国藩家书是用古汉语写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注释;节选的家书,前后文不连贯,也没有写信双方的文字互动,阅读时容易跳脱文本,失去阅读乐趣,所以每一封家书背后的解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不过这种带有编者视角的解读,有时也会影响读者对书信中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容易跟着编者的评论来认识历史事件和臧否人物。有时间,还是得多找几个出版社的书,对照着读,来补全阅读。关于评注的议论到此为止,下面着重说说我从这本书里了解到的曾国藩。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很强自我反省的精神,也就是孔子主张的“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写家书,记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他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写进家书、日记里,交给自己的父辈、手足看,听取旁观者的意见,这帮助他及时弥补了很多过错。他在湖南任职时与左宗棠气场不合,在湖南官场遭到排挤,不得已他借丁忧辞官狼狈回乡。休假期间,曾国藩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复出以后,他不光写信给左宗棠道歉,还亲自到左府登门致歉。当时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个从湖南穷乡僻壤勤学苦读的初来乍到的小官员,而是朝廷二品大员,他能登门致歉,这样的度量,真是难能可贵。更为难得的是这种事事反求诸己的省察神经到了暮年仍未迟钝。

  虽然曾国藩做事情谨慎,谨遵理学家克己、节欲的规训,但是难免还是会犯错误。他晚年处理“天津教案”的手段极为保守,在外国人面前显得底气不足,虽然这与当时清政府的实力有密切关系,但是曾国藩没有在“天津教案”中抓住传教士的过错,先发制人,据理力争,而是专听崇厚之言,训斥天津市民,罢黜当地官员,以命还命来息事宁人的做法确实不是处理此事的最优解法。就这件事,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也进行了自我检讨:“余自来津,诸事惟崇公之言是听,余不应随人作计”。已是花甲之龄的曾国藩仍然在自我悔过。时刻与自己的良心对视,正视自己的行为过错,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难以做到,而曾国藩却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要求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2、现身说法,循循善诱

  《曾国藩家书》里有曾国藩写给祖父、父亲、手足、妻儿的信,从这些信里可以感受到曾国藩高超的说话艺术。对长辈,他婉转陈词;对手足,他现身说法;对儿子,他循循善诱。当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成了既定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怎样恰当地陈述事实,在于语言艺术的运用。怎么将坏消息以较少杀伤力地传达出去,怎么有理有据说得人心服口服,怎样清楚的向人表白心迹不至于被人误解,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熟读历史的人,耳熟能详许多有关说话艺术的故事,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谏太宗十思疏》。我们在《曾国藩家书》也会惊叹曾国藩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妙,说理能力之强。在古代,儿女写书信给长辈多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出了坏事情也不能瞒报,那怎么把长辈的情绪波动降到最小呢?曾国藩写家书报忧时,会在语言上进行艺术处理。自己和弟弟考运不佳,为了使得家中祖辈、父辈不忧愁,他用“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辩证法来宽慰长辈。

  大部分的家书是写给弟弟们的。曾家共有兄弟五人,曾国藩是家中长子,受到古代“长兄如父”观念的影响,曾国藩承担起教育四个弟弟的职责。他在家书中不厌其烦地用现身说法来教育弟弟们要勤学苦读,要勤俭治家。俗语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曾国藩的四个弟弟禀赋与性情各异。曾国藩对弟弟们开展教育时,会针对性的进行点评,抓住时机及时鼓励;犯了错误不会劈头盖脸地指责,他通常现身说法,指出自己的种种缺点,让弟弟们引以为戒。有些教导的话,不厌其烦地说,非常有耐心。曾国藩前期做京官,一开始是闲职,可以有很多时间和家人通信;后期他一路升迁,官越做越大,事务越来越繁杂,但他依旧能不间断地给弟弟们写家信。曾家弟弟们能有这样一个循循善诱,关爱手足的领头大哥,何其有幸!

  3、个性耿直,忠心耿耿

  纵观曾国藩这一生,他对大清王朝可谓是忠心耿耿。清朝是满人的天下,满清对汉人多有顾忌,让汉人执掌大权时,总会加以制约。这种约束的形式之一就是只给官职,但不给予实权。太平军发动起义,清政府派遣曾国藩去湖南镇压“叛军”,却不给予实权。他空有一顶大乌纱帽,无法遣兵调将。这让一心想做一番实事的曾国藩与只想护权的湖南官员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愤懑之中,他借丁忧辞官返乡。如果不是天平天国的残余实力依旧强大,皇帝绝不会再请曾国藩出山。曾国藩为人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流弊,他每每用辛辣的语言痛斥这些官场上的沉疴积弊,甚至还大胆上书劝诫咸丰皇帝,却没想到触怒了龙威,所幸有人为他求情,他才得以保命。虽然他保全了性命,但是咸丰皇帝对他却有了成见,这为他此后官途上的诸多不顺种了苦果。

  晚清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官军抵挡不住天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清兵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曾国藩文官出身,带兵打仗是外行,但是官场的腐败政治他看得很明白。他采用了新的征兵方式,招募老实、肯吃苦的农民,建立了有战斗实力的湘军,在抗击天平天国的军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缓了晚清覆灭的脚步。平定天平起义军消耗了曾国藩很多精力,以至于他出现未老先衰的诸多病症——耳鸣、目力下降、失眠。他虽然几度想要归隐湘江老家,但是朝廷的诏书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让他抱着病弱之躯奔赴在战争前线。战况危机,他预计自己无法生还,几度写下遗书。太平军平复后,他又被派去围剿更为凶悍的捻军。刚脱离险境的他,又落入了另一个险境,如果不是对清王朝的赤胆忠心,曾国藩怎么会将个人死生置之度外呢!

  4、天资愚钝,以恒取胜

  曾国藩在家书中常常提及自己天资愚钝,乍一看以为这是古人一贯的谦逊之辞,但是看完曾国藩的履历,就会发现这并非他的自谦。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考场作文还被考官当作典型的问题文进行“展览”。后来他中进士,点翰林,成为了京官,初期求学的功利心重,人也浮躁,制定的学习计划总完不成,对聚会游玩一类的事情却特别上心。曾国藩的脱胎换骨,始于30岁那一年。他来到京城之后,扩大了见世面和朋友圈,他发现一些新朋友致力于理学,涵养深厚,而不是像他那样汲汲于功名。于是他决定要像这类朋友靠拢,坚持每日早起,定下了写日记,看书,练字的每日三件套。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曾国藩却将良好的习惯坚持了一生。曾国藩之所以成其大不在于他留下多少文字,而是他将人格修养的功夫落实到每一天,用量的积累推动质变的发生。年轻人的缺点在于朝三暮四,早上想学吉他,晚上想学钢琴,第二天又想改吹笛子。到处花功夫,没有把一件事情贯彻到底,成不了学问。曾国藩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我们应当学会守好自己的一口井,而不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我反观了一下自己,每回开始学习之前,总是豪情万丈的,感觉就是洪荒来了也难以阻挡我钢铁般的意志。可是日子一长,惰性就会复发,复发后还会自我宽慰,所以年近三十终是一事无成。最近一月,看了好多天才少年的故事,如李白、李商隐,他们的禀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让人望尘莫及。在曾国藩身上,我们看不到李白那样耀眼的才气,但他的故事却更贴近我们这些天资平平的普通人。他不但没有横溢的才华,而且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质差,多病,未老先衰。可他愣是手拿一副烂牌打出了王炸。他用恒心和毅力证明了天下之至拙,确实能制胜天下之至巧。

  此外,曾国藩还特别看重勤俭持家,注重对弱者的关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确实贡献了很多力量,他看准时代的变,也求变,像年轻人一样谋创业;曾国藩承接着上一个时代,他相对保守,就像我们的老一辈,倾向于守业。但是若论人格魅力,曾国藩却是李鸿章难以企及的。有人说曾国藩是半个圣人,我觉得他更像是晚清泥潭中的一朵清莲。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篇

  最近无意在家中书架发现了爸爸买的一本《曾国藩家书》,好书!目前虽未完全看完,但内心已感受颇深。曾国藩家书虽说是写给亲人的书信,但是更多也表达了曾国藩对事物的种种看法,书里的信件是按时间序列排序,通过他写给父母、兄弟的信,可以窥到他个人成长进步的轨迹。

  曾国藩的每一封家书都饱含了他对家人的关切之情,虽离现在相隔百年之久,但是书信中给人的感觉还是如此亲切与真实,就像在读自己亲人写的书信一样。

  曾国藩书写的家书跨越时间较长,在读家书的时候,也就像经历其一生一样,感悟着曾国藩的人生起伏变化。关于读《曾国藩家书》带给我的有以下几点启发:

  多思考

  曾国藩喜欢思考事情的'本质,往往会带给他不一样的见解,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贵坚持

  曾国藩能够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缺点都及时改正,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他一生都在不断反思中前行;

  外圆内方

  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与人相处刚柔并济,这也是他在经历了重大挫折之后领悟到的,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钢”;

  大局观

  曾国藩总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从长远看待问题,不被一时一地之得失左右,不受传统思想桎梏,在与洋人交往中可见一斑;

  胸怀宽广

  他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排挤,也面对了很多的舆论压力,但他都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做事的时候放下得失心,做好自己能做的,结果如何不是一己之力能决定的。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一篇

  近来夜读《曾国藩家书》(附家训),其文风朴实,叙事细致,所述内容包罗广泛,从国家政策,读书成才,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世,求医看病等等,甚至到养花养草,无所不谈,就像听一位长者在和你聊家常,感受到的是孝顺、亲情、友悌,展现出来的是良好的家风。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习俗作风。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等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值得我们去认真借鉴的“好家风”。通过曾国藩家书体现出来的曾家家风中就有着至今都值得学习的内容。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曾国藩在治家和教育方面的过人才能,却是人人佩服的。这一家风教育在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在曾家,男子“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女子“食事、衣事、细工、粗工”须样样精通,形成了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当年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他有两件事必做:一是每天读书,二是坚持写家信。从写信时间上就可以看到曾国藩与家里写信的频繁,当年通信极不发达,只能靠人捎带,却能如此坚持写家信,足见其勤。除自己身体力行,他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时,见到世家子弟一味的

  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欧阳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欧阳夫人在家手无余钱,只能事事躬亲,下厨烧灶、纺纱织布。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食、衣、细、粗四字缺一不可。”他为曾家妇女规定“日课”四项为:“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中饭后做针黹刺绣;“粗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潘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可见其家风中对学习的重视。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在曾家家风的熏陶教育下,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二篇

  一直以来,想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可惜事务繁杂,定不下心来。一日,偶然看到《曾国藩家书》,翻之,字行间话虽短,然语言精练,读之令人深思。

  曾国藩作为大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其学识之博、见识之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家书中体现的“仁”、“礼”、“慎”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在来看也十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到:正人先正己,时刻不忘修身养德。曾国藩说修身养德的关键是:诚、静、谨、恒。诚为诚实、诚朴,为人表里一致。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谨,主要指言语和行动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讲无根据之话,不做无胜算之事。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毅力。这些往往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欠缺的,君不见,部分高官大吏因腐败深陷囹圄,自身的原因就是不注意修身养德。“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多见自己过,少见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却防自己贪”,敬畏规矩、修身养德才是我们处事应有的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才能够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且能够做到修而乐之,修而有为。

  我们应该用“入世精神以办实事,体老庄以寄闲情,由中国文化中培养见地,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凭自我奋斗,立大志,修炼人格,以大气度做事,以收敛态做人,认准目标,用“屡败屡战”的精神修炼心态,端正心态。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而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正是这种读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诣连毛泽东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克己复礼,修身养德,谨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会收获很多快乐。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三篇

  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能够必须得知其对直觉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在很多的书信中都,曾国藩曾国藩着实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实战经验教育诸兄弟,个性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工作,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此刻的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转型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此刻的社会、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超多微蟹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有望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教育尽如人意的结果反而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教育问题不荣不乐观。

  张之洞作为国之栋梁,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达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的环境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看重“才”,忽视了“德”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这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聪明要去乖巧敬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样去爱他人、爱祖国。对中产阶级失去职责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职责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这些即便值得我们的深思。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四篇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而《曾国藩家书》也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材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倒腾来倒腾去,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从房梁上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的家书》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解读》讲述了:正如人生成长的阶段不可超越一样,生活的历练与世事的洞明是获取生活智慧和人生体悟的炼狱,更是走向人一生通达化境的必要旅程。跟随曾氏的朝圣之旅,感受一个生命的人生轨迹,参透一种人性的生命智慧,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你我正在寻觅的思想捷径。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五篇

  闲暇之余,总会拾起《曾国藩家书》,品读中,得以仰望“修、齐、治、平”的心灵世界,得以感悟为人、治学、处事的智慧哲学。而曾国藩的集大成也是对自身经历坚持“自省”的积淀。说到此,便想到朋友一篇文章中所写“人生的每段经历都不会是浪费,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会让你看到许多不同的风景,会增加许多色彩斑斓的记忆”。此时,便不由回首自己四年有余的成长经历,更是让我感触颇深。从怀揣梦想执剑走天涯的恰同学少年到踏实岗位书写青春的纪检人,更是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成长和厚重的财富。于我而言,何其有幸。

  有志有识有恒的感悟,教我在不同岗位如何成长。成长亦如读书。然,“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正是对有志的感悟,才会在四年经历过村、镇、县、市4个层级8个岗位之间,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笃定,更好地在品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中,踏实地在每个岗位上学习如何求知、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共处,从而更好地汲取成长所必须的养分。正是对有识的`感悟,才能始终在每个岗位每次成长中,始终保持初次接触时的忐忑和兴奋激动,“多方取益”。尤其是在重新打开记录成长的笔记,回看那些孜孜以求的点滴和笔记本上每个知识落笔的痕迹,感受最多的是生怕错漏任何一个积累激发青春旋律的小心。弹指一挥四年有余,无论是求知过程中的那份渴望,还是领导和同事们的倍加关怀,还是群众的包容支持,也正是对有恒的感悟和坚守,才让青涩的我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和快乐之后,慢慢褪却了陌生和受挫之下的无助与失落,让如今的自己越来越“笃实刚毅”,在驾轻就熟之间使得积累的青春旋律欢快跃动。

  “君子之道”的谆教,阐述我以追求和责任。“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正是对“君子就是要做一个有信仰且能坚守信仰的人”的理解,才更加清醒自身的追求和责任,这正如水滴与大海的价值定位。水滴虽无法决定自身的形态和大小,但它始终清楚只有注入江海才不会干涸,这也正是江海的宽广赋予水滴存在的空间和意义。这恰如,对待事业的态度,更是对信仰忠诚和坚守的一种折射。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岗位,但可以决定对待岗位的态度,这便是纪检事业赋予每个纪检人的价值和意义。对于青春的我们而言,未来很长的路上,都会时刻胸怀梦想、充满朝气,而组织这个温暖的家又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释放朝气的力量。再回望一路走来的四年,获得成长之后的得心应手,这无异于是在准确定位之下实现个人价值与事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佳展现。正如,水滴的价值终能在江海的汹涌澎湃中找寻到更多的存在感,我也始终相信个人的成长终能在纪检事业的发展进步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对于每位纪检干部尤其是正值青春年华的纪检干部而言,青春赋予我们的总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朝气与锐气。也正如此,我们只有置身于孝贤忠诚、敬业奉献、为民服务的坚守与担当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知责思为、知任图进、知德守正,才能用经历之后的成长激发出属于我们的青春旋律,才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始终以崭新的姿态奋力作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六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孟。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七篇

  本学期,有幸读了《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很深的地方有许多。如:在家书中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对子女的学习教育非常严格的父亲。他很多家书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练习的字,诗词等作品寄给他看,然后,他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他指出“读书宜专,习字宜恒”。同时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次其子久病不愈,他信中仔细询问有没有在吃药,吃了什么药等等。还建议要想身体健康关键是平时要加强锻炼,不能一味的靠吃药,“饭后千步走”是个不错的健身方法。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与曾氏家教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才”的教育,忽视了“德”的教育。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我们的小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重负”主要来源于学数学、学写作、学英语、学各式各样的特长……。与曾氏家教比,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小学教育应当是生活教育,教育孩子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与弟的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把人做好。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应该尽什么义务,应该行什么礼节,这就是教育。旧时代的《弟子规》就在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培养孩子们有修养、明事理方面做的很好。《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也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把这些忽略掉了。有人戏称我们和孩子是“非常6+1”的关系,6个大人围绕着1个孩子转。再穷也要富孩子,致使许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追求享乐,攀比虚荣。许多孩子也习惯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为我,我还为我,极度自私。这样的孩子都不懂也不会去敬爱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敬爱自己的父母,又怎么会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我建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来读一下《曾国藩家书》,这些书信中富含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八篇

  修身之道

  “慎独则心安”,慎独心里自然会平静,从而达到养心,以此来提升自我修养,这就是我们很多人很难做到内心安静,所以你一定要找到解决方法;“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内心做到专一纯静,外貌整齐严肃,每日出门就像去见贵宾,这是敬的气象,想想自己每次出门有没有做到严肃,还是邋里邋遢。你身边外在严肃的人是不是属于比较成功那一类,这都是有原因的;“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病:曰长傲,曰多言”,曾国藩这里非常直接指出导致失败的通病,一个是骄傲,一个是话多,想必我不解释大家心里也很明白,这两点要始终引以为戒。

  劝学之道

  曾国藩始终强调,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不应满腹牢骚,“盖无故而怨天,则天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无缘无故向老天抱怨,老天也不会答应,去责怪别人,他人也很难信服。所以遇到问题,一定要反思自己,而不是到处抱怨;另外也指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普通人失败原因只有一个——懒惰,有才的人失败原因只有一个——骄傲,想想你是哪一种。

  持家理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点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也给我们指出,“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无论在乱世还是盛世,如果这一家勤快没有不兴旺的,反之,没有家庭不败落的。如果你现在是有家之人,可以对照自己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大概心里就明白了;同时,也总结了不同层次的家庭后代兴旺的情况,“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如果你现在只属于普通一代人,那么后代的.兴旺可以从你开始;如果你是官宦之家,那么你就要开始警惕了。

  交友之道

  曾国藩认为交友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向远大者”,选择交朋友是首要的事,而且一定要选择有远大志向的人,“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惧也”因为好的朋友也关乎着自己的一生成败,不能不掉以轻心;“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另外交友的原则是要专一,要不然时间久了也会不亲近,

  处世之道

  首先,“情缘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不可轻取人财”,这些至今还在流通的道理,曾国藩早已将人性琢磨透了,这点我们一定要谨记;其次,“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一般敬畏别人的人都不会私自评论他人,这些谦虚谨慎的人;而那些喜欢讥笑评价别人短处的人,都是些傲娇之人。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闭却是非之口。最后,“所贵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人无完人,难能可贵在与人交往中,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知道他坏的地方;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也要知道他好的地方,这两种人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不能喜欢他他就是什么都对的,不能讨厌他他什么都是错的。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十九篇

  俯首一枕清流 ?

  仰首你的风骨当代政坛上两位针锋相对的人物,毛泽东与蒋介石曾经同时推崇一人,毛泽东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他的学生则评价其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他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有一个故事写少年时期的曾国藩:某天晚上,夜深人静,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反复背了好久还没有背下来,他就一直背诵此文。没想到房梁上趴着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觉后下手,听着曾国藩一遍遍地背诵,小偷早已烂熟于心,而他还在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终于忍不住跳将下来,训斥道:“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扬长而去。且不说这则笑话的真实性,但文中所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却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其以中等资质创伟世之功。

  曾国藩自1842年十月初一日立志写日记,并誓言“终身不间断。”其后无论是悠闲的翰林院、无论炮火硝烟的'前线阵营、无论公务缠身的总督府,直至其生前的最后几天已拿不动笔了,曾国藩从未一天间断过日记,他的日记并未流水账,而是写自己的“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每天反省自己过失。其意志,硬似钢铁;其修身,志如坚冰。

  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要签名售书。《曾国藩家书》收集曾国藩写给家人的家信共780多封,如果说读唐浩明的《曾国藩》让人热血沸腾,那么读《曾国藩家书》让人肃然起敬,文章没有瑰丽的词语、没有雄奇的章句,却字字珠玑,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关于修身、关于齐家、关于治学、关于为人处世……家书中,曾国藩对兄弟子侄反复强调戒骄戒惰、克勤克俭,“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最重要的是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在他的这种家风传承下,其后人历经八代,一百六十多年,家族中人才辈出, 成为教育、医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行业翘楚,且低调而不张扬。孟子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苦心的兄长、严慈的父亲。面对亲人,曾国藩化作一江春水绕指柔。书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你穿越时空垂首恭立于圣贤旁边,静听其谆谆教诲,醐醍灌顶。

  读一本好书,如择一良师、如交一益友。曾国藩有一封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知人善用,且用人不求全责备,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他提拔重用了一大批优秀能人,彭玉麟、杨岳斌、郭松焘、沈葆桢、李鸿章、容闳…都是当时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中坚,他的幕府中人才荟萃,甚至超过翰林院,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嫉能妒贤”,只有“见贤思齐”。

  当时堪称有诸葛之才的左宗棠屡建奇功,颇为自负,一天,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共同好友欧阳兆雄看望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左宗棠扬言曾国藩不如自己,欧阳兆雄则说:“带兵打仗,曾国藩或许不如你,但识人用人却强过你几倍,曾的门下人才济济,你的楚军除开你这个统帅外再无第二人。谁不如谁,后世自有公论。”说得左宗棠哑口无言。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时时攻击引起当时政界的普遍不满,于私,左宗棠与曾国藩八年不相往来,于公,左宗棠西征,曾国藩将湘军中最强劲旅刘松山的部队派出增援,粮饷及时保障,当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朝中大臣评价:“左宗棠建此大功,可谓西北第一人。”曾国藩补充道:“岂止西北第一人,当属全国第一人。”话传到左宗棠那儿,左宗棠听后既感动又惭愧,终于低下高傲的头,主动写信给曾国藩冰释前嫌:“…三十年交情,尽在此中: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人低为王、水低成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以大海般胸襟,广育英才、风云际会,可谓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曾国藩在家信中对子侄们说“男儿不可懦弱无刚,必需要有倔强之气。应在自修处求强,而不可在胜人处求强。”一生徐图自强的曾国藩,从不去与别人争强斗狠。曾国藩建立湘军,严军纪、苦操练,一介书生,率领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卧薪尝胆、刀口舔血,咬紧钢牙不服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时十年,湘军从建立之初的五千多人、备受正规军歧视,到的拥兵三十万、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曾国藩以徐图自强荡平天下,其势如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时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手捧《曾国藩家书》,如临湘江、如立长江,俯首间一枕清流,生生不息,仰首间你的风骨,薪火相传。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篇

  家书是家人之间来往的信件,通常是身在异乡游子平安与否和近来情况的。家书不仅仅是家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股有效力量,是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缩影。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家书》共收录了曾国藩书写的家书近1000封,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跨度近30年。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为政的治国之道的阐述,句句金玉良言,渗透着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对父母、兄弟、妻儿、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之情,感人至深。这些家书行密,平常而又深入,将晚清“第一名臣”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因为其原文多为古文,理解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只能对着译文慢慢地啃,所以阅读速度提不起来。直到读完整本书,才知道书信内容可分纳为三大境界“孝、劝、教”,也对曾国藩在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有了粗略了解。

  曾国藩从小在儒家圣贤思想的影响下成长。因此,他治家治学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而来,其美育思想也是如是。“仁爱”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起初主要是指家庭血缘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亲相爱,晚辈尊重敬爱长辈之意。后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仁爱”思想发扬光大变成了一种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博爱之心,以“仁爱”为基础的儒家美育思想也随之产生了。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曾国藩,在对他的家人们进行教育时,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仁爱的思想。例如,“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乃真大学问也。“在曾国藩看来,学问不局限于书本之中,像仁慈、孝悌所体现的“仁爱”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学问,他希望子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仁通过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一贯重视修身养性,认为在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晚清社会,尤其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讲求立志。人要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曾国藩认为,“欲求变之法,总需先立坚卓之志。”

  而且,他主张反省。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与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即能否“静坐常思己之过”,能否时刻注重自己的道徳修养。曾国藩每次反省都是从细微处着眼,改过自新。“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在日记中可见有许多通过反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错误的。这样的做法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的观念:吾日三省吾身。

  曾国藩的家书行文大气从容,挥洒自如,于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谆谆良言,他既是最好的儿子,以孝为先让父母宽心又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更是仁感的父亲,儿女的好榜样。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一篇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前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前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这天,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经济能够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就应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二篇

  时值学中夏休,家中小妹无事,读《曾国藩家书》。然书中所言皆为文言,有惑,遂来讨教。余读之,为先生之大智所引,心之向往,不分昼夜,读罢方休,有感。——小记

  官场的春风得意,为人处世及家庭教育的成功,造就了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在官场,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但在《曾国藩家书》中,我领略到了这位名臣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的无限智慧。

  一、修身之道,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有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告诫家中兄弟,功名富贵变幻莫测,唯有建立功德和修习学业才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功德增一分,学业增进一分,我们就进步一分,但功德和学业的修养需要不断的累积,不是一日而成的。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三年有余,在现在的工作单位也已将近四年。三年多的时间里,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但最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工作后遇到的领导和同事。领导常告诫我们:“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耕力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努力提升工作能力才是硬道理”。他的想法与曾先生不谋而合,是以大智慧也。在这里,是领导,也是长辈;是同事,更是朋友。

  二、凡事皆贵专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信中,曾国藩提出“凡事皆贵专”的看法,指出对待老师、朋友都要专一。对老师不专一,学业就会学不好;对朋友不专一,就不会的到朋友的真心。无论择师还是交友,都要一心一意的去对待。

  家中母亲并未有多少学识,却总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要想着眼前能得到多少,努力去做,必然会有回报,凡事要坚持”。我想,这些话语并不是她从圣贤书中所得,而是她人生经验的总结。母亲喜花,她总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她的花儿茁壮成长,连我养的濒临死亡的多肉她也能耐心挽救回来。虽是业余,但附近专门养花的街坊也总来找她寻求养花秘籍,想必这就是她专注于养花一事的成果。母亲坚韧而专注的性格对我们兄妹三人影响巨大,而我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与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有母如此,甚幸。

  三、居家惟崇简可以长久

  “居家之道,惟崇简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寒窗苦读数十年,从军数十载才得来名誉、地位和家业,他深知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也希望家族的显赫能够传承。在这封曾国藩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信中,他谆谆教诲儿子要勤俭持家,作为兄长更要做好表率,只有勤俭,家族才可以永不衰败。

  祖父在世时,总会给我们“讲古今”,大多时候会回想起曾经的苦日子。家里人多地少,总是吃不饱饭,啃树皮、煮皮带绝不是书本中写写而已,揉完面的手在水里洗洗就可以做一顿面糊糊(恐怕是水糊糊吧)……我们未曾经历过这些,儿时也不能理解为何一向和蔼的爷爷,会因为浪费粮食而呵斥我们。父亲也是,家里的剩饭总是他承包,一点也不舍得倒掉,母亲做饭菜时也是“适量而行”,宁可不够吃点馍,也不留剩饭,这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习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作以后开始逐渐担负家里的各种支出,才知道即使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一米一粟也来之不易。曾公之家业尚能如此,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勤俭?

  四、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公义粮饷一事,果出通邑之愿,则造福无量,至于帮钱垫官之亏空,则我家万不可出力。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此事若各绅有意,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万万不可。且官之补缺,皆有保法,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抚藩不能稍为变动”。曾国藩信中告诫弟弟,公议粮饷的事情,如果真的是家乡父老的要求,那么造福是不可限量的'。至于出钱去垫付官府的亏空,那万万不可以出力办事。官员的补缺,都有固定的办法,就是抚台衙门也不能稍微变动。作为一名位居高位的重臣,曾国藩深知,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深谋远虑,要有全局意识。既要顺应民情,也要审时度势,不为求一时之功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也只有这样,个人和家族才能长久的发展。

  作为一名药品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一个小小的实验也能反映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对一天的工作做计划,今天要完成什么检品?需要准备哪些器具?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怎么安排时间最合理?整理清楚这些问题,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忙碌的工作也变的井井有条。如果不提前计划,免不了丢三落四,更影响检验进度。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整体的工作总还是在计划范围之内,提前做好准备,考虑好应对措施,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大道理很玄妙,但曾国藩在给家人们的书信中以儿子、兄长、父亲的口吻娓娓道来,将枯燥的人生哲理浅显地描绘的淋漓尽致,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大多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曾公之功盛兮。

  掩卷深思,曾公警世之言萦绕于耳,吾辈当勉之。(杨静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三篇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曾国藩这个人,因为他在政治、治学、处事方面都堪称为一代大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而他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唯一能够让我们学习的便是《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435封书信,从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他学识和道德修养,让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曾国藩家书大致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秉承着“拙诚”和“坚韧”两个词,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为人要做到诚信踏实,而不是投机取巧,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是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挑战自我,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用“勤俭谦”三字来教导子女,这三个字看起来简短,但要落实和真正做好却非常困难。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论你的天赋如何,都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简朴是一种美德,很多人辛苦创业之后,子女们却不懂得其中的艰辛,往往成为了败家子;谦虚是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修养的品德,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虚的作风,这样也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认为“在人不在器”,治军的根本在于人,行军打仗需要的是严格的纪律性,作战需要的是英勇的精神,这些都以人为本,让士兵在军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出强大的意志力,不会在战斗的过程中轻易被击垮,从而成为一支铁军。

  在战略战术上,曾国藩用的是“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八个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曾国藩认为打仗不是儿戏,首先要求文档,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求变化,从战术上获得更好的方略,这样可以用更小的伤亡获取更大的胜果。

  以上四个方面,是曾国藩成功的思想,而我们从他的这些思想中解读出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知识,以后我们在学习上要做到勤奋刻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在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要做到诚信待人,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待自己的可靠的一面,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真正的尊敬,而也能获得人脉。

  读了曾国藩家书,我受益良多,以后会更加努力!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四篇

  关于曾国藩,作为湖湘学子的我早已对他有所了解,而他所著的《曾国藩家书》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就已拜读。在朝为官的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很显赫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这个寒假阅读《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后辈的态度。比如家教五个字:书蔬鱼猪竹。他特别反感孩子们睡懒觉,要求赶紧起床读书、种菜、养鱼、喂猪、种竹子去。女孩子还要纺线做饭洗衣,家务事自己做。不但如此,竟然写信通知他弟弟:我将来绝不给子女留钱,做官的人给子女留钱“可羞可恨”。这样的教育在今年过年时期有很强烈的感受。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新春期间,万家团圆、共享天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因子,也创造出弘扬优良家风、开展家庭教育的绝佳契机。作为家庭年长的我,今年在家便是成了大扫除、洗碗的主力军,每天在老家院子里都能“日行万步”。在团圆饭的餐桌上,不仅仅有长辈对去年劳动成果的总结,更有了对晚辈全面发展的殷切期盼。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仅仅视为“吃、玩、睡、买、游”,那么无疑就冲淡了节日的意义。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曾国藩家训“书蔬鱼猪竹”,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束之高阁的冰冷道理,让其潜移默化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

  现在的影视剧也越来越重视不同家庭家风家训的'教导和传承,如《都挺好》、《家道颖颖》等。尤其是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团圆中正家风、重家教、树美德,凝聚起传统文化吸引力,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追求。传承好、发展好家风这个“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永远记住“回家的路”,不断增进文化自信的力量,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五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孟。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六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起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借用唐浩明先生的评价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都无法否认的是,在那个时代,他挽狂澜于即倒,在这个时代,他文章德行影响深远。

  《曾国藩家书》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处事、交友、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探索到他一生的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换,由于他功高盖主而树大招风,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曾国藩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的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我阅读的这篇文章,就表达出了他“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的观点。

  宋朝的朱熹说过:“天下事,坏于懒与私。”这与“人败皆因懒”是一个意思:纵览古今兴衰成败,凡是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懒惰。现在有句话说:“昨夜梦里行万里,今晨醒来在床上。”现在许多人都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心比天高的梦想,但又吃不了苦,很难坚持,并为自己照例千百个不坚持的理由,于是日子就变得得过且过了。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明白了:我们现在偷的'每一次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

  古人常说:“性谦受福。”而“事败皆因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唯有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做事情才会顺利。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大的功劳后,还能谦虚谨慎地做事,怎么会不成功呢?但如果这个人成功后,开始变得骄傲自大,那就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了,这就是衰败的开端。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对人谦逊有礼,就能不断地积攒福气,我们的人生才能顺遂。

  司马光说:“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勤俭的美德已经过时了。实则不然,唯有保持勤俭,切忌奢侈浪费,才能幸福一生。如果子女胡乱挥霍,就会导致家庭的衰败。所以我们不能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勤俭一生,就能幸福一生。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将会把“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牢记在心,做一个勤奋、谦虚、勤俭的人,让自己因此幸福一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七篇

  曾国藩具有艰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王阳明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之后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而他的著作附以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人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主要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偶像之一。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邓小平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八篇

  这世间有什么可以替代陪伴吗?我想大概没有。古时鱼传尺素,今人网络互联,在古今相间的特殊年代,李鸿章以书信与至亲之人相伴。李鸿章有许多兄弟,书中亦有不少劝诫弟弟的书信。小到日常琐碎,大到立身处世,他常常与弟弟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想法。“展信佳”“见字如晤”,与见面寒暄相比,书信是一件更为正式的事情。无论是语气还是遣词造句上都需要经过一番思量,而翻开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读来却不觉枯燥板正,与印象中曾老不苟言笑的形象有所不同。跟弟弟讲大道理,他以稻谷和钱币作类比,“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为这一群弟弟简直操碎了心,关于起床气也要叮嘱弟弟们“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也许是和亲近的人交流,曾国藩叱咤风云的一面不见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和自己身上流着同样血脉的家人的关切。

  《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文人志士在知行上不得不意识到将所学用于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做任何事还需要有恒心。“温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心即甚忧之。”曾国藩对于弟弟的担忧正是当下诸多父母内心的写照。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族形态中,耕读传家是经典的`一条家训。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读书的心得浩如烟海,而曾国藩在书中一语道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私以为书本给人最大的一个意义在于格局。书读得多了,心胸很难拘泥在一隅之地。人在遇到事儿的时候,隐约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在书中你已经见过太多的故事和事故。所以为什么会说劝君莫惜金缕衣,而是惜取少年时。若是闲暇时有拎起书瞅瞅的习惯,可能坡子街派出所就不会有那么多轻生的案例,年轻的生命也不会以那么决绝的方式匆匆谢幕。

  家书是一条轻轻的丝带,我在这头,爱的人在那头。看似柔弱无力的丝带藏着不为人知的家事与情深。西晋官吏李密向陛下陈说与祖母“区区不能废远”,曾老事无巨细的叮嘱和感念,也寄寓着其对于曾氏家族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在通信尚不发达的年代用于联络家人的特殊形式——家书在媒介融合的的当下也以新的生命形态存在。例如,微信潜在地消灭了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家人之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愿景。视频电话功能的出现,更是让原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夙愿不再遥远。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二十九篇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曾国藩家书》主要是记述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反映其从政、处世、治家、治学、治军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评价曾国藩,“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读完所有家书,对我个人触动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01、学习其养生之道

  曾国藩重视养身益寿之道,在许多书信中提到“谨守父亲保身之训”,“节劳、节欲、节饮食”,正是由于他对养生之道的.重视,才有了强健的体魄,使在身体上能够保证其南征北战和几十年担当国家栋梁之大任。

  02、学习其读书方法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读书要树立一个目标,通过广泛读书、坚持不断地读书,才能够取得成功。

  03、学习其治军之道

  曾国藩与其弟曾国荃诸多的书信所谈,非政即军。对曾国藩的治军之道,其时曾国荃镇守南京,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04、学习其为人之道

  《曾国藩家书》通篇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例如,在写给弟弟的信件中,多次语重心长的叮嘱、期盼和警醒:“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是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篇

  曾国藩有一晚在家读书,恰好来了一个小偷蹲守在窗外,准备等他睡觉后入室行窃,不料曾国藩一篇文章读了许多遍仍然不能背下来,小偷实在等不及,在外面大声说: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去年读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从第三者的角度认识曾国藩,对他佩服不已,难怪毛泽东、蒋介石都将其视为最佩服的人之一。现在读《曾国藩家书》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了解曾国藩,他对于读书的态度,他的读书方法以及待人接物间的显露的极高的修养,更是令人钦佩。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二: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读书的目的,一为提高道德修养,二为有立足之本。现代人读书似乎更注重后者,使读书功利化之风气愈演愈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立足之本则无心潜心读书,读书的过程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二者也是共进共退的过程,如有偏颇应及时矫正。与其思考读书何用,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去书中寻求答案,而不是靠一颗空洞的大脑去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思而不学则殆”,很多疑问前人智者已经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解答。“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与朱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想通。正是专注的读书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曾国藩能够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读书、日记、书法。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即使身居高职依然坚持如一。这正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之心态。曾国藩每日坚持日记可谓“吾日三省吾身”之极致。很可怕的是我们自身有时候不敢反省,明知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却不敢面对,一昧逃避再逃避,这应该也是堕落的根源吧。真的很佩服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归根结底是古人注重品德修养,而现代人更喜欢流于表面之事,任内心杂草重生也置若罔闻。“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且读好书才是正道。(无痕)曾老师点评无痕书友是我同行,也是老师,妄测也应该是语文老师。她的题目是“读书贵有恒心”,既然都是老师,我想就学生学习这一点来说说“读书贵有恒”这一点。

  我们现在的学生读书,看似条件好多了,但是细细考究起来,则不然。一方面,他们很难立常志,因为现在家庭富裕的太多了,如果从小家庭教育在立志方面的教育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干嘛?我们那会出身贫苦,于是从小就为了改变自身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努力考大学,所以从不懈怠。如今的学生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衣食无忧的条件,那么考大学干什么呢?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相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而言,需要抵抗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学生,给他一个手机就够了。对于成人而言,手机的诱惑都无法抵御,何况心智尚未完全的孩子?读书确实是有趣的,但是对于尚未培养出趣味的学生而言,游戏肯定要比读书有趣得多。那么想要他们读书且有恒地读书,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读书贵有恒”,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很难。一方面,要立远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德志向不过就是温饱或者小康等物质理想,孩子不努力也能达到,那怎么怪他不努力呢?二是心无旁骛。只有在志向远大的基础上,有恒地读书,才能有一番作为。这时,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无痕书友所说:“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内心的恬淡宁静,才是读书有恒的初始和皈依。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一篇

  关于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很早以前就很想读读《曾国藩家书》,但总是因为一些事而搁浅,这次的党员读书活动,我终于得以静下心来阅读。

  曾国藩生前毁誉参半,他是“中兴第一名臣”,但也顶着“卖国贼”的恶名。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骂名。但他也成就了“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名……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修身、齐家、为学、治军、政事、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养生等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反应。本书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通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在很多的'书信中都,曾国藩更是总结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特别是曾国藩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绝佳典范。

  读《曾国藩的家书》,不难联想到现在的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回避和粉饰。“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们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的社会、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孩子们不堪学习重负也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教育问题不荣乐观。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是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他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深思。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二篇

  读一本书,书中有智慧,更有方法。近日来,我翻阅了《曾国藩家书》,被内容吸引的同时,更是被他的一些人生理念所震撼,傲,恒,诚,惰四个字正是书中的精华,这正是给我们每一个人提醒,修身,方能齐家,从傲恒诚惰出发,真正提升自身修养,方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方能迎接高速路工作的新方向,真正贡献我们的力量。

  谈及修身,曾国藩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向、有胆识、有恒心,这也是正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和目标。曾国藩的家书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修身方能齐家,不能骄傲,要肯干实干。作为年轻人,平日处事中,不能骄傲,用真诚与踏实与同事相处,用肯干实干做好本职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主动作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平日相处时间很多,如何打造好属于我们高速路的家园文化,真正让同事们之间和谐、融洽相处与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诚恳”在心,真正做好“主人”的责任。真正的工作中,不需要骄傲,需要的正是脚踏实地。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以“诚”待人,有胆有识。我想,这是对每一名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我们或许有繁忙的工作,也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只有以诚待人,营造好氛围,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为一名青年人,虽然年轻,或许生活经验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与暖心陪伴身边人,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更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相信,只有营造好一个充满“家园文化”的氛围,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之以恒。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知道,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未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从学习高速路知识入手,我们在学习之余,更要牢记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真正将学习和工作,当做持之以恒的任务,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为,起到一名青年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别人不做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垂范,方能赢得认可。当然,学习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击破难题,用恒心改变困境,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恒心之后,定可以迎来属于我们的小成绩。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一本好书可以捧读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甚至改变人的命运。当然,我们高速路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迎接挑战和机遇,这就为我们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今天,站在这里,我也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和磨炼,我也曾受遇到过很多挑战和机遇,正如曾国藩家书带给我们的震撼,修身齐家,方能迎难而上,未来,我已经做好准备,用家书来指导自己,在未来的新征程上,蓄势待发,勇敢前行!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三篇

  书信缓慢又单调,现代人已经很少使用它往来,然而纸张有界情谊无边,书信要用超出其本身体量数倍的郑重来对待。读《曾国藩家书》像是在冬日的午后和祖辈坐在阳光下喝茶,听他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一传授,会严肃教导“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也会遗憾感叹“川笋不及少年乡味”。家书拉近了曾国藩这一晚清名臣和我的距离,即使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也变得容易接受起来。

  他说:“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读到此处,我就好像被点名批评一样心里一颤。年龄在增长,但勇气却在减少,待人接物总有种瞻前顾后的保留,缺乏拼搏到底的魄力。人的青年时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激情澎湃、激流勇进的阶段,但我却“冷”了下来,挣扎无果便随波逐流,引得他人唏嘘,也让自己在深夜难眠时常感遗憾。做决定时总是斗志昂扬,到了关键时刻却说“下次一定”,临阵退缩既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又欠缺持之以恒的毅力。曾国藩生活的晚清正是新旧交替、内忧外患的时期,倘若没有勇气和毅力,如何做出一番事业,又如何在动荡的大环境中找到生机?“精神愈用则愈出”,逃避可耻,唯有信心和恒心才是正道。

  他说:“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中学时代学陶渊明,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又学苏轼,羡慕他“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豁达。终究是阅历尚浅,知识点仍旧是知识点,我既无法像陶渊明那样真正醉心于田园,也无法像苏轼一样豁达面对不如意,向往的只有田园生活美好的一面,羡慕的只是潇洒的那一瞬间。曾国藩老先生说,需得先通过自我修养锻炼人格意志,再尝试完成超然物外、关怀人生和自我的终极关怀。跨过自我修炼的过程直接追求超脱,无异于揠苗助长,当下最重要的依旧是积累和磨砺,充分认识到何为“豁达光明”、如何“豁达光明”之后,自然而然会得到“恬淡冲融”的意趣。

  他说:“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抱怨来自不满,不满源于事实和预期的不符。降低期待自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更为根本的解决措施在于改变遇事抱怨的习惯。发牢骚将我们的视线困于眼前的问题,而忽略其身后蕴藏的可以将其解决的可能性,是以无异于原地踏步,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目光变得短浅了。抱怨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很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局限在生活的不如意上,当我们周身被“负能量”包围,自然不会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怨天尤人不能解决问题,何不冷静下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呢?

  读完这本书倒觉不出曾国藩作为一代名臣的架子,反而像大家长一样谆谆教诲,唯恐后辈一时不谨慎酿成祸端。少年人读“修身篇”、“治学篇”,可以砥砺品质、培养习惯。进入社会后常读“为政篇”、“处事篇”,可以勉励自我、激发灵感。“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书信跨越时空,传递了智者的经验和诀窍,我们就好像踩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探索,踏歌而行。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四篇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责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己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己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此言道出了人类渴望超越过去的态度,但或许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贵的东西,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活着,人才不至于在新时代洪流中被淹没或埋汰。

  读《曾国藩家书》,回望历史,立足自身,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能在无限延伸的时代里找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五篇

  最近读了《曾国藩家书》,深受启发,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尽管曾国藩著作留传下来的很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他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失,毫不留情,并且还和好友互相传看,以达到监督的作用。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个人一读。古语云:盛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和科学家。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之一。儒家文化要求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投入社会,在有限的生命期间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时候,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只有对自己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较高的能力和素养,面对世界。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成功,谁都不愿意做一个失败者。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成功者,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他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了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的修身表现在: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曾国藩对今人的启迪

  中国人喜欢历史。这种喜欢,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能带来一种欣赏乐趣外,还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曾国藩认为,读书,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胆识,三要有恒心。“恒”最为重要,学无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废。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应该如此。

  (一)普通人照样可以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毛泽东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此话对毛泽东的鼓励是相当大的。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负的形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育之本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曾国藩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要那几个迷恋科举考试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一些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曾国藩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人的综合素质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会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如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容易掌握。现在的社会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决不可能都学到,到了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质上。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六篇

  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以往帮忙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终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必须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懒”字罢,不管你学识多高,家境如何,懒惰的人,终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有大才大识的人,最终失败无非是因为一个”傲”字,这种人自认高人一等,不懂谦虚,最终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你说我最多能带多少兵?”

  “主带兵无非十万尔。”

  刘邦又问那你带兵能带多少?

  “多多益善。”

  不久后,韩信被杀。

  不能否认韩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称他为兵家四圣其一,可是落的个不能善终的下场,也并非就不是我上头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评论说中国有四个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我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依我拙见,曾国潘一勤,仁,义,知世故,懂进退,已是我们后学习之典范,称圣与不称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话出来的,可是圣人能被称圣,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值得被后人所习,他们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够被立为标杆。

  再次拜读过曾国潘家书之后,更感慨还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为人处世的事故值得我们学习,此书在中华五千年凝聚文化中国传统清官,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但海瑞一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的大事。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恰是表面上看起来谦虚退让、大度包容之人。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更不易。

  我喜读史书,喜读传记,但平日轻易不愿读近代史,因为读后往往令人义愤填膺。读曾国藩家书,更多是出于对斯人的由衷钦佩。读他与祖父、父母、叔父、诸弟、子女等的封封家书,理解其中每字每句的含义,感悟颇深,这也得益于学时代良好的古文基础。”大地数万里,人于其中,昼仅一室、夜仅一榻”。是啊,人于天地间何其渺小,人的一于千万年间何其短暂,即便如此,我们而为人,要养心、虚心、慎独、立志,要做谦谦君子,要做于国于家有益之人。从家书中,篇篇可见曾国藩其孝、其俭、其家庭的和睦、治家的威严。我总结了几条,即使今日看来,也颇有教益。

  其一,”治家贵严”。这是曾国藩一奉行的准则,他对子女、兄弟的教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家人们和睦相处,崇尚俭朴的家风。他穿的衣服,布袍鞋袜,多为夫人亲自所做。嫁长女时,陪嫁费用不超过二百两白银,遂成定制,嫁幺女亦如此,娶儿媳也绝不铺张浪费。他吃饭仅一荤,即使当了大学士后仍每餐仍是仅一个荤菜,人称”一品宰相”,”一品”者,”一荤”也。这样克勤克俭的总督,天下能有几人?

  其二,知足常乐。他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末有常全而不缺者。”知足常乐是我们中国人人皆知的古训,但真正做到的人则寥寥无几。人们对金钱、权利等世俗欲望的追求常常不能停止。曾国藩教育子女,”境地须看不如我者”,要多想欢乐的事,快欢乐乐过每一天,我们平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三,慎独。”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独处时谨慎,则心胸安泰;端素恭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则人们心悦诚服;信守诚意,则神灵钦敬。是啊,一个人独处时的状态是最最真实的,于独处时、细微处最可见一个人的素养。外表要整齐严肃、内心要思虑静定,这也是修身养性的一部分。要有爱民惜物的胸怀,大公无私,到达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境界。读这些话,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完全能够用到我们自身。

  其四,立志。”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君子要有高远的志向,有藐视帝王、退却三军的勇气,但不要轻易表现出来。他还说,人在遭遇困境时,正是他的品德修养提高之时。这不仅仅要做到胸怀坦荡,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

  其五,理财。”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他认为居家之道,家中不宜有剩余的钱财,不能过于安逸懒惰,能走着就不骑马坐轿,要常爬山,锻炼筋骨。不积攒钱财,子女就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就会懂得自立。他还时常拿出家里的钱财接济亲戚家里贫困而年纪大的人。

  其六,为官。曾国藩认为为官最重要的是勤且廉。这两字看似平淡,但被上司看中、让朋友信任、被百姓信服,都需这两字。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为官不是为一己谋私利,要磊落过人,公而忘私,做到”心定、气定、神定、体定”。为官者要知悔,既知已过,就当"改去毫无吝惜之心"。为官要爱民。曾国藩每一天早晚两次正餐都和幕僚们一齐吃,席上国事、兵事谈得很少,大多谈学问文章,甚至街谈巷议。这与我们所说的密切联系群众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对我们今日仍有进取的借鉴意义。

  其七,处事。首先要有雅量。曾国藩说,一个人的雅量有天性的方面,也有后天培养的方面。可举一例: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我所敬佩之人,但两人素来不和。曾国藩仕途顺遂,左宗棠却怀才不遇。曾国藩曾对左宗棠有举荐之恩,但两人在一些问题上观点政见不一样,尤其是左宗棠因曾国藩在向朝廷报功的奏折中有不实的成分,向朝廷告状,使得两人关系逐渐交恶。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写挽联一幅:”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表达了对曾国藩的敬佩和悔意。

  曾国藩所处之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但正是那样纷繁复杂的时局,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不图青史虚名,但求为国为民……引之后者几多由衷的赞叹。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七篇

  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细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到这句话其中的深意,仿佛是在与一位满腹经纶的长者对话,书中一行行细腻的文字,一封封深情的信件,让我感受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对于自身,他注重讲德,讲求诚心、正意、修身、齐家的道理,努力做到不负父母生养之德。他终其一生都在严格要求自己,体察人才,一直都心存善念。从他的`家书中,不难看出他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每天都要用小册子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失败教训,以便及时克服。他“吾日三省吾身”,在自省中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兄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我们时常懒散,在一件事情上即使是有了去实现的想法,最终却做不到知行合一。因此,我们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讲德行、讲孝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于工作,他尽心尽力。欲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大格局、大气魄。做一件事情,要心思缜密、注重细节、全神贯注,自始至终不松懈。人没有恒心,做任何事都不会有成就。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工作中遵规守纪、安分守己、踏实做人、干净干事。对当事人负责到底,心中时刻记得群众,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各种法律问题。时刻讲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有品位、有品质、有品德的人。

  对于学习,曾国藩在《致诸弟》中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他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书到写字再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作为青年干警,我们始终要注重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在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更要运用到实践中,和同事讨论学习,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同时对照标准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做到从心灵深处查找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工作态度中查找工作落实上的不足,从生活态度中查找在自身要求上的不足。

  《曾国藩家书》中处处洋溢着德行、慎独、亲情、友情,这就是我们所缺失的东西,学习这本书中的内容,我们也会少几分浮躁和狂热,多一些宁静与安逸。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八篇

  我信步于我的书架中,偶然,我发现了一本有些陈旧的《曾国藩家书》,我随手翻开,不禁投入到了这本书中……

  我默默地合上了最后一页,心中却不禁感慨万千。

  那不过是几十封普普通通的家书,却是当年曾国藩万千智慧的结晶。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无所不有。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原文,曾国藩早已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因此胜不骄,败不馁,心静如止水。读至此处,我不得不佩服曾国藩,他不愧为晚清重臣尔!

  曾国藩,谦而不卑,忍而不懦,威而不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但是曾国藩的信也是为我们而写的`,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提醒。通过家信,看看曾国藩,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禁会羞愧万分,我亦然。

  曾国藩,他受过无数委屈,但他毫不声张,默默忍受。打落牙齿连血吞,好一个硬汉!当今的我呢,却是一个弹簧,别人一压,就蹦得老高。那次,一个同学和我发生了点矛盾,他便用手中副班长的权力把我恶告一通,我听见了,火冒三丈,冲上去和他争辩了起来,甚至差点动手,乃至我又多了一个仇人。如果那是曾国藩呢,他也许不会争辩什么,只是默默忍受罢了。我回想起来,不禁惭愧万分,中华民族自古以“忍”为上德,我为什么不能忍呢?

  曾国藩有着一套独特的治家之法,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这是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也是治家的核心理念,是家庭兴旺的基本,但是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我们是这么做的吗?纵观社会,连壁纸都是“豪华、奢侈”的设计理念,“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哪里有节俭在?富二代,官二代,努力治学何处寻?……也许,我们应该汲取一下曾国藩的智慧了。

  跟我们一样,曾国藩身上原来也有许多恶习:居功自傲、出言不逊、待人无礼……甚至比我们更加严重。但是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克服,战胜缺点,成为了一个谦虚有礼的正人君子。伟人总是有相通之处,富兰克林生前也是这样一个能够克制自己,去除恶习的人。由此,曾国藩也告诉了百年之后的我们一个道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只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克服恶习。至此,我不禁感叹:曾国藩成功之道,无过于此!

  这本书封面上有二十八个字,其曰:做人处事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皋,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箴言。我读完了,不禁感叹道:“这本书无愧于如此评价了!”

  曾国藩,晚清重臣,几百年前,他留下了这些珍贵的信,今天,当我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家信,我却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曾国藩的良言,不正是我们遗失的宝藏吗?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三十九篇

  作为清朝末年的一位封建王朝的卫道者,出身农门的曾国藩凭着克己修身的毅力,从科举落地变成国人之典范的大人物。曾国藩是当时文韬武略的代表人物,他以文人学士的身份,投笔从戎,组建了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湘军,穷追不舍十余年之久,硬是打败了最令清朝头疼的太平军。

  但是,攻克太平军、活捉洪秀全儿子及众多太平军将领,并不足以让后世之人敬仰曾国藩;反倒是他一字一字写出来的、囊括了家事琐事和国家大事的家书、日记等文字材料,让后人赞叹不已。古人都有立书著书,传示后人的习惯,曾国藩的家书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因此它才能全面而精致地展示曾国藩。了解曾国藩,看他的家书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在反复读了曾氏家书后,更觉得曾国藩确有过人之处了。

  在曾氏家书中“慎独”和“自讼”是核心。君子慎独,是儒家一以贯之的学问,一时一地慎独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都能严于律己,秉承慎独的处事态度。

  曾国藩日记、家书与其说是给后人看的,不如说是为了事无巨细地鞭策自己。

  比如,在与人谈话上,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自己“好表现,不是人”,其理由就是看人下棋,总喜欢在一旁指指点点,多嘴多舌。更可怕的是连在房里与自己的妻子开玩笑、耍嘴皮子的小事,都要写出来,认为是“房闱不敬”。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慎独是近乎无情的,以至于跟曾国藩交情很深的左宗棠一直认为曾国藩做的这一切都是虚伪的,不是发自内心的.。

  其次是“明强”二字,这也是他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劝告之语。曾国荃是个粗人,文化学识上并不高,甚至有些奏章都由曾国藩指点代劳。作为湘军武将,曾国荃一直都是敢拼敢争、不依人、不服输,但却也有着鲁莽的一面,尤其是性子急起来,更是好歹不分,一味蛮干。

  曾国藩是个打呆仗的行家,性子恰好相反,于是在给曾国荃的书信中劝说他要“明强”,所谓明强,并不是要让曾国荃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温文尔雅的大儒;而是在肯定曾国荃忠勇的基础上,明白要“强”必须从“明”做起,而明字则是做到对事情明白、知根知底,然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劝告说,如果你一味强横蛮干,总会有人用至理来使你哑口无言,不得不屈服,这样一来自然就损了威风,落得前强后弱的尴尬地步,到头来不但不能让人心服口服,还会背地里议论纷纷。

  其实,从这里看来,曾国藩口中的明强的前提就是要自立自强,不落他人口实。

  在子孙后代的教育上,曾国藩也是强调自强自立。曾国藩认为,教育子孙无非让是他们获得生存的能力,而生存归根到底是要学会奋力进取的本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并不看重家产的传续,他觉得如果把自己奋斗而来的家财万贯直接传给子孙,反倒是给子孙留下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祸害,而这也是富不过三代的根源。

  曾国藩的祖父是个农民,耕种了一辈子才攒起来不错的家业。曾国藩的祖父从无到有之后悟出:自己动手赚来的劳动成果才最踏实、最值得自鸣得意,曾国藩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当然,曾氏家书并不只是这几条,它有许多让人顿然开朗的警句名言,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历史教训。无疑,曾氏家书是一座有着无穷宝藏的矿山,远看之没啥独特,细细品味却有挖之不尽之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篇

  因为陕大在线的活动,我有幸读到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梁启超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物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物也”,而青年毛泽东在1917 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至今190余年里,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思其原因,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共有数百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身、军事诸篇,值得细细品读。

  其中的修身劝学交友篇,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大有裨益,而理财为政等篇目也会对我们日后的交友生活有深渊影响,曾国藩的家书,并非只是简单的报平安道家常的书信,而是抱着极大的责任心和对后辈的'殷殷期盼之情,他将自己的见识简介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子弟,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修身篇中他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劝导小辈做事需有识有志,要有恒心,且要常做悔悟。在劝学篇,他反复告诫要读书,“读书贵精专”,学业之精深,全在一个专字,他听说就九弟立志练书法,“日日习字,甚有长进”,心中不胜欢喜,他还说“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反对浅尝辄止,世上的大工程,都是靠长期不断的点点滴滴功夫积累而成,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理浅白简单,关键在于难以坚持,曾国藩的一生,其实也是验证了这一名言,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做事“有恒”,是最重要的一点。而在交友篇,曾国藩说道拜师交友最在一“专”,他说“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交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另外,他也告诫大家,须亲近良友,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些名言,在如今也仍旧适用。

  《曾国藩家书》是为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圭臬,可谓字字珠玑,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相信每位同学读后都会有自己的体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一篇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曾国藩这个人,因为他在政治、治学、处事方面都堪称为一代大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而他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唯一能够让我们学习的便是《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435封书信,从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他学识和道德修养,让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曾国藩家书大致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秉承着“拙诚”和“坚韧”两个词,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为人要做到诚信踏实,而不是投机取巧,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是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挑战自我,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用“勤俭谦”三字来教导子女,这三个字看起来简短,但要落实和真正做好却非常困难。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论你的天赋如何,都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简朴是一种美德,很多人辛苦创业之后,子女们却不懂得其中的艰辛,往往成为了败家子;谦虚是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修养的品德,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虚的作风,这样也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认为“在人不在器”,治军的根本在于人,行军打仗需要的是严格的纪律性,作战需要的是英勇的精神,这些都以人为本,让士兵在军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出强大的意志力,不会在战斗的.过程中轻易被击垮,从而成为一支铁军。

  在战略战术上,曾国藩用的是“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八个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曾国藩认为打仗不是儿戏,首先要求文档,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求变化,从战术上获得更好的方略,这样可以用更小的伤亡获取更大的胜果。

  以上四个方面,是曾国藩成功的思想,而我们从他的这些思想中解读出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知识,以后我们在学习上要做到勤奋刻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在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要做到诚信待人,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待自己的可靠的一面,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真正的尊敬,而也能获得人脉。

  读了曾国藩家书,我受益良多,以后会更加努力!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二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一生恶名与荣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之贼”、“曾剃头”的恶名。他作为一位儒丈,却能善始善终,成为时人推祟的处世圣人,他家族兴旺,成为了每个成功者争相效仿的楷模;他作为一位完善的成功者,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经验。换句话来说,曾国藩在近代中国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他的人生,他的智慧广为流传,乃至于他已经成为现代人必知的品牌。

  青年毛泽东对他这位有名的老乡评价甚高,历数古代帝王无赞语,独服曾文正公,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之为“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梁启超曾惊叹:“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这些都归于曾国藩一生中的十三套学问中能流传后世的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最有影响力的100封家书中,每篇都是脍炙人口,每句话都耐人品味。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其中一篇——对其弟们劝学的之道。简述了:读书之道,早上知道了真理,到了晚上就是死了也无遗憾,要做到这点,十分不容易。闻道,必须是真的`理解了,而且非常信奉,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心中已经没有把握,有怎么能闻道呢?

  “唯学问远过古人,乃可评讥古人,而等差其高下”。学问之道,不可轻率地区评价或讥笑古人,只有在堂上的人才能评判堂下之人的曲直是非。而现在那些讲理学和汉学的人,动不动就贬评汉唐儒家,这都狂妄的不自量力的陋习。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对古人的书籍,逐一品读,不能妄加评论。只有学问远远超过了古人,才可以讥评古人,排列古人的高下位置,才是学问之道。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对于《曾国藩家书》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语录,本人虽是浅读,但却收益良多,让我也懂得了生活学习之道,时刻谨记:为学之道,最要虚心。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三篇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既戴有清代中兴名臣的桂冠,又被世人扣上罪人的帽子。我对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那个风云巨变、硝烟滚滚的世代,高中历史最后一题的“历史人物评价”,我只会写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那时他的形象就像那张试卷一样单薄呆板。

  而他的每一封家书,都跨越时空在我的脑海中搭建起他的舞台、勾勒出一位心系家国的“名臣”,以毕生之力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是偷看了结局的观众,心中感慨敬佩他的伟大,眼里却总萦绕着灰色的低落。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早年官运亨通,越级升职,与其秉持的为政之道密切相关。在给诸弟的书信中,曾国藩提到“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他始终以遵守道德、教化百姓为己任,一语中的,肩上始终担着为官的使命,不忘初心。要学其从政之法,当先取其为政理念,以此为核心,虽历史已逾百年,但是当今世代依然适用而且应大力提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曾国藩对其家人的关怀不仅超过了大多数为官者,而且更甚于普通人。在信中从兰姐生育是男是女,到兄弟的学业进度,曾国藩都会表示细致地关心,并且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其兄弟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诲,督促他们读书写字,修身养性,并列出自己和友人的事迹来激励他们,鼓励其读《大学》、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细微具体、无所不至。我认为这是他最打动人之处,于外他指点将士,于内仍旧孝顺父母、照顾姊妹兄弟。于我而言,上大学之后总以学业繁忙为借口,很少与父母聊天交流,对家中事务更是疏于了解,更勿谈手写家书。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阅读完曾国藩所写家书后,我领会到这一称号不在于他的文章数量,而在于他的道德思想之深刻,在信中无不体现着他坚守的道德准则。在给父母的家书开端总会有“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在教导诸弟时,他明确指出:读书的`成就高低不在于时间地点的选取,而在于内心志向的坚定与否。以此纠正弟弟不正确的观念。对于其自身,则坚持“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外圣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当然也可以从其家书中体会到曾国藩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性,这与他一直所受的封建教育和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也是他后来受人诟病的一点。

  其家书留存数量超1500多封,但其中蕴含的修身治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和交友处世的深刻内涵超越时空、是一个宏大深邃的思想宇宙,将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其倡导的“格物”和“诚意”相结合,我们会受益颇丰。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四篇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主席曾评论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需要来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润。这种启示,因为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通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第四十五篇

  在书店中,这本书往往被附上“成功学”、“人生哲理”等标签,或者说我们对曾国藩本人也是这种感觉,但这本书的重点更多在于“家书”二字,以日常为主,记录了曾国藩与父母、兄弟、子女日常点滴,平淡而不平常,既有人生处世之谈,又不乏治军从政之道。通过这些平实而感情真切的文字,曾国藩的人生智慧,他的“忠君”“孝悌”“自省”“勤勉”“公正”“廉洁”一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就文风而言,曾国藩的笔下没有半分居高临下的傲气,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仿佛不是一位朝廷重臣的话语,而只是一位知识渊博、深谙处事之道的长者的人生体悟。当然其中人生指南的内容并不是直接浮现于文字之上的,更多的是需要自己从中领悟。

  《曾国藩家书》强调勤劳俭朴的生活方式,这是曾氏齐家的价值准则。农耕文明生产力低下,物质财富有限,不能不强调勤俭。曾国藩出身于贫寒农家,即使为官后没有忘记儿时生活的艰辛和勤俭的必要。咸丰六年九月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从更直接的来说,即使曾国藩的官阶已经很高,但他仍经常回家告诉家人要勤俭、要养猪养鱼等等,只要做好这几件事情,就算家里没有人做官,也能过得很好。对于曾国藩的勤俭主张,不仅仅要从物质和经济层面理解,还要从道德和精神层面领悟。俭以养德,勤俭能调补心态,培养品德,在曾国藩看来,勤俭是君子所为,是孝悌要义,更是保家之道。

  《曾国藩家书》强调持之以恒的“恒”,这是曾国藩约束自己的做事准则。在曾国藩看来,要成其事,非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可,“欲稍有成就,须从恒字着手。”他曾以烹调食物比喻读书:如果“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那数年而不能毕一部”,正如烹食物“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用大柴乃易成之”。家书中,他常常以身作则,叮嘱兄弟坚持读书。“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曾国藩家书》强调静能生智,这是曾国藩提升自我的'上升准则。曾公要求不论军旅忙碌如何,每天都要静坐四刻,反省自身。曾国藩一直坚持写日记反省自己,对于自己的缺点,曾国藩向来都是毫不隐晦直接记录,并且静坐以思考做事章法。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国藩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做到但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很多时候抱怨自己忙忙碌碌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大抵是因为没有静下来,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盘,“静坐四刻”,反省自我。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他严于治家、治军、修身养性的真实写照,其传承的思想文化精神也泽被后人。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人们的雄心壮志,也引发了浮躁之气,人们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行为比比皆是,不能脚踏实地。这部家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富有特色的家书也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对中国家教产生恒久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通用46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