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2024-05-22 19:26:13 1级文库
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让我们好好总结下,并记录在工作总结里。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10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一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 现状 存在问题 原因 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建立会计工作正常秩序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会计监督、核算,提供真实会计信息,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每个单位的法定义务。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本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牵制、监督和制约,以减少弊端和差错。但有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制度形如虚设,出纳员一人可以登记所有账目,甚至大笔的现金收支业务只有出纳员一人签字即支付。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单位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制度建立不健全,相互脱节,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各行其职,缺乏严格的业务流程。
2、会计监督不规范。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但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规章制度为依据,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二是会计信息失真。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有些单位的报销票据账实不符,存在虚开票据、多开票据现象;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列入招待费;燃油费、修车费混乱,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造成现金的流失。三是公务消费管理漏洞明显。消费中公与私的界限不清,钱怎么花、花多少,集体决策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手段,财务人员很难定性定量,不能有效监督。公务消费的扩大化挤占了一定的财政资金。
3、会计核算方面不规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会计核算不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有些是按《事业会计制度》,但有些业务又是按《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会计科目有随意编制的现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处理,没能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处理而是按正常拨款处理,导致财政拨款数陡增。因会计业务的处理不规范导致单位会计信息不真实。
4、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理解和把握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低下,造成账务处理混乱。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做法带来较大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知识,造成不能准确处理会计事项。
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档案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史料。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保管不重视,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随便堆放,为日后查阅带来诸多不便。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提高认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首先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重要性的再认识,通过讲座、培训、研讨的形式增强财务工作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会计人员也要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了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等。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单位在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及操作方面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及有规可依。从而通过控制制度的实施,提高行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制度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细化责任,特别是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的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职务,并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例如: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和制约;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等。
2、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有利于经济运行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供更加可靠地会计信息,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完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互相监督等。二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定期开展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三是财政部门参与实施会计监督,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要求预算单位通过财政部门的财政零余额存款账户进行核算,使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进入最终用户,取消了中间环节,保证财政资金的监督集中在源头,既降低了会计监督成本,又保证了单位自身的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3、强化预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加强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办理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按照预算和项目计划进度执行。运用财务管理分析方法,从项目的设计到实施过程的每一环节入手,把成本浪费制止在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从凭证的审核和管理入手,做好每一道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性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与之相联系,所以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有效,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保证记账凭证摘要简明、要素齐全、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分期装订成册;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也要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并经常对资金、存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规定要求按月、按季、按年出具财务报告、报表,做到数字准确,账表一致。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应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去恶从善,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树立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理念,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财会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工作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避免知识结构老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三是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
5、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配置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因此,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既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1996-06-17.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Z].2010-12-01.
[3] 薛秀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J].经济师,2007(11).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二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 集中核算; 风险管理; 队伍建设
引 言
中石化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是在集团公司“多级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下,在保证各下属单位独立核算的前提下,由集团公司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和会计管理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于一体,以提高集团管理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机制。会计基础工作则是会计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财务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规范,直接决定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而会计信息又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决策、管理以及外部各方面对企业的认识。只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提升会计集中核算,发挥其在中石化集团公司财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传统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是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
二、会计集中核算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变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来,会计基础工作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会计凭证编制统一性要求高,是多个系统和辅助核算结果的反映,彻底改变了凭证编制的随意性。
二是会计凭证稽核由事后改变为事中和事前进行。
三是上级部门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下属单位执行力加强。
四是会计集中核算使内控的反映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是会计报表由手工汇总编制到自动计算生成,可以随时出具各层级的财务报告,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性。
六是会计管理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
总之,当前会计基础工作重心已从单纯编制凭证、出具报表转变为准确收集原始资料的过程,会计管理工作由事务型转变为管理型。因此,只有前端会计核算资料手续完备,后面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才能快速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
三、会计集中核算下,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会计业务处理的前期谋划工作,夯实会计基础
首先,要专门成立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领导运维小组,明确责任,制定目标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研究探讨和协商解决集中核算遇到的具体问题。认真梳理经济业务流程,结合所属单位行业多、类型复杂、核算难度大的特点,精心设计个性化辅助核算和相关明细科目,达到各单位对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其次,要做好会计业务处理的前期筹划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下,会计管理工作已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每一项业务处理都与税务核算相关联,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在发生前进行认真分析谋划,在启动各项流程前,就要列出模拟会计分录,防止会计凭证编制前端处理不好,后面无法整改,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将账务处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内控流程监督,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凭证处理不再是简单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它的前端有交易平台、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本地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科目体系有多个辅助核算相关联,后端是报表系统。要想做好日常工作,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领会现在编制凭证不仅仅是做凭证,而是经济业务的全面反映,财务人员职能必须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由重核算、轻管理向重管理、轻核算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转变,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实时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控流程管理,为各级财务人员提供统一的业务操作指南,避免相同业务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和风险。加快会计原始资料传递速度,提升会计原始资料质量,提高账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标准的全面提升。另外,要注重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认真组织整改,要求每个问题都提出整改措施,提高会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的整体水平。
(三)制定统一的内部操作指南,建立一个标准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纽带,达到处理业务同一性
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主体多,分级核算,点多、线长、面广,所属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及流程不尽相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是同样的一笔成本费用,在不同的单位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了保证会计集中核算处理同一性,在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手册指导下,应对各类业务制定操作性强的业务指南,如现金流量和资金流向辅助核算操作指南、应付职工薪酬辅助核算操作指南等,从而保证会计凭证处理的同一性、辅助核算选用的一致性以及会计集中核算报表生成的完整性,较好地保持会计业务处理工作的连续性。
(四)不断提升财务人员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操作水平,强化会计业务处理的时效性
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有许多辅助信息设置,均是中石化总部制定标准,要统一集中管理。如果需要变更,只能通过系统提出申请,由总部集中控制。为此,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财务人员的会计集中核算专业知识培训,如讨论学习、关键用户培训、分批轮流培训等形式,以此来拓展财务人员会计实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每一个核算主体的业务处理是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整体链中的一环,不能只考虑本单位业务细节,做账时要高度负责,减少出错率。各单位要制定财务月度考核项目,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以此来监督业务处理。另外,要注重加强财务信息网站建设,利用财务网站、腾讯通、飞秋等通讯信息平台进行通知的下达和上传,做到财务业务的实时处理,保证业务处理的时效。
(五)加强沟通协调与内部稽核,及时修正编制凭证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月末报表的及时准确
为了保证各核算主体会计凭证编制的准确性、及时性、合规性,要加强各下属单位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及期末财务业务工作检查,加强日常稽核,不让稽核流于形式。对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整改,从而减少月末结账纠错时间,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另外,及时对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调整,要求财务人员月末后三天对所处理业务进行全面自查,上下联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月末最后一天前改正,从而保证在次月1日凭证封存后生成报表的及时准确。
(六)人才培养贯穿始终,加强队伍建议,增强团队意识,提升会计集中核算
中石化集团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核心是财务核算的上移。会计集中核算项目从启动到成功运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理念和做法。在中石化几万名财务人员分散办公的情况下,要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核算主体完成账务处理,就要更加重视财会队伍建设,注重加强财务人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培养,注重财务人员的在职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热爱财会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雷厉风行、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工作敢打敢拼的优秀财务人员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会计集中核算。
结束语
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解决了集团公司层面多层级核算主体汇总报表编制时间长的问题,实现了会计信息的标准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加强经济业务前端处理,加强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监控,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对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会计工作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企业执行《会计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爽。浅议财务会计中的基础工作[J].商业经济,2009(21).
[2] 刘会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外资,2012(4).
[3] 赵艳华。财务集中核算在中石化集团的应用及效果[J].时代金融,2011(21).
[4] 腾艳红。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对内控制度的要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三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会计信息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而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也不容小觑。会计基础工作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规范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助于规范执行《会计法》,防范管理层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一般而言,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会计基础工作的负责人及其管理责任。一般由财务部经理具体负责公司会计组的管理工作,由其负责领导所属的出纳员、记账员、会计员按时、按要求记账收款,如实反映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合情、合理、合法;并负责对本组成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2.设置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设立专职的会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能适应工作要求、具有必要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是做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及时组织本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核算,实行有效会计监督的必要保证。
3.设置适合的会计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企业性质和实际业务需要,对会计岗位专人专岗,细化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保证责任到人。
4.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资料。按时编制企业的月、季、年度会计表,定期汇总各类会计凭证;审核各类原始的收支凭证,核算企业的管理费用、业务费用和每月的预提及待摊费用;负责企业的税金核算和税金缴纳工作;另外还负责对公司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财务计划和重要的经济合同的妥善保管。
5.实施会计监督。企业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国家的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有效的监督,帮助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
1.专业性。会计基础工作应当是会计人员在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完成的,对会计事务的判断更是需要专业的会计知识才能完成。从事会计基础工作的人员上岗应当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否则是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的。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具备较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能够从客观上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选择,以便更有效的完成会计工作。
2.全面性。会计财务的基础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方面,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过程,再到产成品的营销宣传;从企业货款的收支到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支出,再到企业纳税,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
3.客观性。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企业各部门工作的核心,所有的会计基础工作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也就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股利分配、企业并购、股权激励、套期保值、业绩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与基础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
会计基础工作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是基于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如果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就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决策的准确性。而且,财务管理活动一系列行为的具体落实也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
其次,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可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决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又主要体现在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上。扎实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制定更有利的经营决策,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使所有会计工作责任到人,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也就间接地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
三、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对策
当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足,会计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伪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违反会计制度甚至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等等。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规范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更是的企业有效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快会计制度化体系建设
高效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是保障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定期对企业的相关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组织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帮助企业会计人员树立制度观念,并且能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加强在职人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教育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企业规模越大,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数量及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要求也就越高。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把具备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作为首要的标准;其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并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财务部门的负责人,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负责人,他们不仅仅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要对整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把关,发现漏洞,纠正错误,为其所领导的团队成员树立榜样。
(三)会计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职责要明确,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加强风险防控
对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要根据内部分工的不同,将会计基本工作细分化,在“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下,对资金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等实行一人一岗或多人一岗,实行“钱账分离”,要避免全部由一人集中负责,从源头上规避会计风险。
(四)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准确编制各项会记账凭证。我们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中对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内容完整、分类正确、连续编号的要求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认真的审核;其次,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也要重视,坚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约束,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下去;最后,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设置会计账簿,有利于规范会计信息的提取和处理,明确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
(五)加强会计监督
要真正做到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建立规范制度,明确要求,到合理配置财务人员,使规范的财务基础工作成为可能,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监督,缺少监督就会使财务工作规范缺乏约束,使财务人员没有动力按照规范执行工作,所以要规范财务基础工作不能缺少监督。首先,财政、工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约束体系,定期检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要严肃处理,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其次,强化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最后,企业负责人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不断提高会计基础财务工作的水平。
(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采取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避免有些财务人员只手遮天、大权独揽的情形,实施岗位轮换制度是达到内部牵制的重要方法,关键岗位轮换频繁一些,岗位轮换可以较好的发现原来执行人员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和处理。财务稽核是由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执行,审查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日常财务工作和会计核算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有利于识别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是监督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是企业监督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活动,内部审计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直接对董事会报告所发现的一切情况,而且还要保证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管理层能够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是基石,高级财务管理是上层建筑,只有基础牢固,才谈得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否则,再怎么先进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只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志臣,高洪波。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之弊端[J].商业研究,2007.
2.吴俊莹。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问题[J].商业文化,2012.
3.李玉庆。浅析财务基础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1.
4.陈志耀。如何加强财务基础工作[J].财经视点,2009.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四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凭证;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财政部于1997年下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涉及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维护财经纪律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在此,着重从会计凭证方面分析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不规范的主要表现
(一)报销单据审核不严
有些会计人员在审核报销单据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仔细审查附件是否齐全、规范。如经费支出无预算审批,报销单据后仅附有发票;把外部收据作为报销凭据;发票没有单位名称或发票没有加盖填制单位发票专用章;购物发票写购物一批,只有总金额没有数量、单价;购买实物的报销凭证,后面没有附上实物入库验收单等。
(二)记帐凭证不规范
会计人员在填制记帐凭证时,摘要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如发放某某项目人员补贴,只笼统地记载一句“发放某某项目补贴”;差旅费记账凭证摘要只写“某人报销差旅费”;款项支付业务记账凭证摘要只写“付某某项目工程款”,无转账支票号码;如附件张数空缺;记账凭证附件不齐全;纸质记账凭证无复核人签字盖章等。记账凭证中统计科目使用不当,如将应记入委托业务或物业管理费的外包工程款或物业管理费计入“劳务费”核算;因公出国(境)发生的费用有意或无意地记入“差旅费”核算;公务接待费记入“伙食补助”。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一)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或职业责任心不强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参差不齐,有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对财经法规政策、制度不熟,对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没有明确认识,不能发现报销单据、记账凭证中的不规范。还有些财务人员由于职业责任心不强,对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导致了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经济活动有效进行,有效防止错误和减少舞弊的发生,同时,也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和操作规程。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凭证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审批程序、职责权限,支出报销流程,从制度上保障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对报销单据规范性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
会计凭证是否规范,最根本的取决于报销单据填写是否规范,归根结底是原始凭证的规范。为此,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内部对报销单据规范性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具体要求如下:1.各项经费。发票所载付款单位名称必须是单位全称。收款方必须与发票开具单位一致。2.票据时间要求。原则上当月的票据,当月必须报销,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逾期或跨年度的票据不予报销;确因特殊情形需延长期限或跨年度的,须说明情况,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才予以报销。3.会议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会议名称、时间、参与人数、金额等内容;报销附件应有经分管领导签字确认的会议纪要、会议预算审批表、会议方案含参会人员名单,通知文件、签到表、发票、刷卡凭据等。4.接待费用。报销单据摘要填写接待事由、接待对象人数,参与接待人数、时间、报销金额等内容;报销附件应有:《公务接待审批表》(接待前填写,即接待审批表的时间必须早于发票时间)、公函(无公函必须写相关说明)、发票、刷卡凭据等。礼品、娱乐、景点门票等与公务无关的费用不得报销,无接待公函的不得报销。5.因公出国(境)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出国(境)事由等,报销附件应包括出国(境)任务批件、出国(境)审批表、发票等。与出国(境)公务无关的费用和超预算支出不得报销。6.办公用品等零星物资采购费用。报销附件应有物品清单、发票(但凡发票填写为购物一批的,必须有销售方开具并加盖印章的销货清单)、刷卡凭据,办公用品入库验收,除零星采购外,还应有采购合同等。7.大宗物资采购费用。报销附件应有发票、采购合同,涉及政府采购的手续(中标通知书),物资使用部门的对合同清单上的物资进行点验后的验收手续(注意:不是财务处出具的按规定办理了采购程序的手续)8.工程和服务等各类政府采购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费用名称、付款进度,已经付款金额,本次付款金额,除正式发票、合同外,支付进度款,应出具相关人员对工程进度或服务结果的确认手续,付尾款时必须出具具备资格的人员签署的完工验收手续。9.车辆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车辆号牌,费用类别,费用金额;报销燃油费,须注明累计里程;报销公车维修费,须在发票后附上维修清单以及已经过相关权限人批准的《公务车维修申请单》。10.公务出差费用报销,报销单据应注明出差时间、出差事由,出差人员;费用报销应填写《差旅费报销单》。附件有发票,住宿刷卡POS单,《因公出差审批表》,邀请函、会议通知等相关材料;同一事项多人出差,但出发或返回时间不完全一致或多人出差到多地,或多人出差到多地,应附上详细的行程单。
(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对《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各项财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四)加强监督检查,促使财务人员加强会计凭证管理。事业单位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进行检查,从而促使单位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加强管理。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各级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拨款,通过系列措施规范会计凭证,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从而保障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五
关键词 财务管理 财务精细化 财务核算
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已经逐渐被各行各业的管理层认可和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实务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抓手,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今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根本就是一个“细”字,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应该建立相应的业务规范,每一项具体业务都应该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这样,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都有财务管理的影子,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管理与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实现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全面覆盖,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因此,财务管理精细化,扩大了财务管理的范围,财务服务的理念和认识乃至服务的范畴进一步延伸,企业资源高度统筹运用,企业价值最大化得以充分体现。将财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在优化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在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上想办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详尽、真实、有效的数据,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保障,是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广大财务人员坚持不懈的追求。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意义
1.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深化财务管理内容。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再停留于表面的企业整体数据记录与宏观视角的分析,而是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良好的系统,从业务的源头开始,对每一个环节的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追踪,不但可以控制成本,同时又延伸拓展了管理、服务领域,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筹管理。也就是说,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财务管理不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是全员参与、全员努力的事情。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明确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的目标,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怎样才合格,才优秀。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财务管理,而是全方位的管理,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的核心纽带,财务管理的内容进一步深化。
2.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是管理层进行企业决策的依据,财务信息质量决定着企业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通过财务管理精细化,借助财务制度的保障、流程的细化、原始数据的精准采集、分析和利用,可以有效克服数据二次采集的困难,基本消除了财务信息“大而不当”的现象,使得企业相关利益主体能够更加便利地关注到什么是企业最能产生效益的事情,什么是企业的短板。通过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结合,更好地实现经营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联动,促进财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
3.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防范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精细化,就是将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细分,把工作流程、工作岗位细分成为一个个不可再分的单元,在单元紧密衔接的基础上,在做好每一个单元的经营活动上下功夫。由于数据已经细化,并且精准采集,可以为企业相关决策者提供及时、详尽的财务信息,各个经济活动事前、事中随时控制,细微之处随时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风险水平。
4.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实现了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联动,减少财务及相关人员对各类经营信息的二次采集,使企业的各个生产流程、业务链条的各类经营信息发生时即被各个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加工处理,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熟悉,让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企业总体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实施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管理系统精细化
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范畴,而是企业全体人员的工作范畴。管理系统精细化,更多是强调管理手段,是为精细化管理建立制度保障。
1.细化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精细化,首先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等等,使得日常的经济活动有章可巡。
2.细化工作流程。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从建议、立项、预算、审批、执行、后评估,工作流程的规范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落脚点。对于企业的经济业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而不流于形式,避免了以往规则空泛、不具有可执行性的现象,更避免了想到哪做到哪的情形,才能形成真正的闭环管理。
3.细化岗位职责。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以精细化管理为落脚点,重新明确,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围绕财务管理精细化进行细化、分解和整合,结合制度细化和流程细化,每个人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只有整个企业在财务预算的指导下,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全方位覆盖,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制度作为指导,有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流程来规范和约束经济行为,在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监控,才能将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有效融合,使不同部门运营协调统一。
(二)核算流程精细化
在管理精细化的前提下,核算流程精细化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手段。任何经济业务,不是以往的老生常谈,记录入账就算完事大吉,而是在发生环节,就要详细地记录原始数据,比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服务的对象、受益的生产环节或者链条,以便为财务核算提供完整地资料。财务人员在记录入账的同时,根据业务发生原始资料,将经济业务数据确认在财务核算系统及相应的子系统中,要求具体到车间、班组、甚至经济业务的责任个体,具体到产品的型号、批次、所处的生产环节,就如同日常核算要求将核算记录到科目的末级。
(三)数据分析精细化
在核算精细化的基础上,数据分析精细化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核心。财务管理精细化,有两大主要任务: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长。财务数据的精细核算,为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分析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通过横向、纵向以及动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企业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能进行有效跟踪,做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的哪,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实时动态掌握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掌握企业各个产品线或者各个生产链条的经营情况,找准企业生产模块或者业务链条的盈亏所在,以及与同业竞争的优势劣势所在,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常规的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衡量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更重要的是,可以找准企业强,强在哪,弱,弱在什么地方,能够担当得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三、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企业虽然不断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的理念落后
虽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已经很长时间,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主体意识淡薄。在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普通工人,市场经济观念普遍淡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大多还停留在事后核算阶段,没有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操作,不能正确获取和分析来自于市场的信息,也无法及时纠正财务预算中出现的问题。尽管事先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显然过于遥远,而企业的近期目标或者短期目标常常不太具体,或者根本没有量化,员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造成了财务管理的困难。
(二)财务管理手段不先进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但是大部分单位管理手段陈旧,人员岗位职责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或者与本职工作实际脱节,制约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没有根据时代、经济形式的变化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过去的陈旧的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或者更新修订,使得制度流于形式。岗位责任表现于墙上的条条框框,没有和实际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有效衔接,也缺乏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业务的审批、经办人员没有切实将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与自身联系起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没有实现有机的结合。
(三)财务信息数据处理功能有限
由于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企业的日常核算和数据处理系统仅仅满足记录功能,虽然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处理平台功能不够强大,相应的子系统没有开发或者利用,数据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或者过于宏观,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处理。由于数据二次采集的困难,被记录数据的再利用效果不佳,数据的可利用性不强。
目前,大多数企业会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但是由于数据的发生的细节没有采集,无法归属于细化的生产环节或者成本链条。由于数据二次采集的困难,大多数数据过于宏观,不能被整理成有序的数据,无法体现生产环节或者成本链条各个细节的本来面目,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将数据的真实面目体现出来。
(四)财务核算粗放化
目前,在企业的日常核算中,虽然各项经济业务都已经计入账务处理系统,但是所谓的全成本核算只是流于表面,所谓的全成本核算,更多是站在整个企业角度的全成本核算,也就是说,企业的总收入、总成本与总利润等指标,核算的分毫不差,充分体现了一个总盘子的概念。但是站在某一类产品、某一个生产链条、某一项服务的角度,收入是多少,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与同行业相比优势在哪,劣势再哪,则完全没有数据支持,也就是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全成本概念。
(五)财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多年来的岗位职责习惯,服务一线、服务生产的意识淡薄,对现场及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没有完成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到经营管理型、工作模式从静态到动态、工作态度从机关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转变。因为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或者服务理念错误,导致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四、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管理职能的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全员工作的精细化。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企业负责人应当负全责,总牵头,以财务部门为牵头部门,其余部门不能袖手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以财务管理精细化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部门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使财务工作做到有规可依。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用精细化管理的尺子来衡量、统筹与处理。
(二)加快数据处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目前,我们的数据处理信息系统功能还不够强大,账务处理系统相关的子系统开发和利用基本处于浅尝辄止状态。目前需要尽快加强数据处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乃至一个数据,在计入账务处理系统的同时,相关子系统都应该同时跟进,才可以检索到它在哪个环节、模块、链条对什么成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提高财务数据分析水平
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才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根本。比如一条产品线的真实成本,在数据分析时使用了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数据采集是否全面,分摊是否合理等等都需要细化明确。采用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日常业务进行常规跟踪,对重点业务进行重点跟踪,实现财务分析与经营分析的有机结合,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达到财务与业务充分沟通、充分交流的目的。根据科学的分析,得出分析结论。根据分析结论,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对企业员工做出的成绩及时认可,改变年底事后算账、一次兑现的模式,这样企业才能去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使得从业人员个人奋斗目标和企业目标相一致;其次,加强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教育,培养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稳健、务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再次,企业应当创造各种机会,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工作人员对财务状况有全方位的了解,为顺利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把好经济业务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基础性工作做好,确保基本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强化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对规章条款能否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经济活动是否全部记录在案,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财务管理精细化是系统工程,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对过程进行实时掌控,第一是及时了解异常情况,实时进行处理,避免酿成错误;第二是核实上报的财务数据,以全面掌握人、财、物等方面的信息。
(作者单位为北京铁路局)
参考文献
[1] 段景举。浅议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12).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六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 现状 存在问题 原因 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建立会计工作正常秩序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会计监督、核算,提供真实会计信息,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每个单位的法定义务。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本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牵制、监督和制约,以减少弊端和差错。但有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制度形如虚设,出纳员一人可以登记所有账目,甚至大笔的现金收支业务只有出纳员一人签字即支付。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单位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制度建立不健全,相互脱节,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各行其职,缺乏严格的业务流程。
2、会计监督不规范。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但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规章制度为依据,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二是会计信息失真。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有些单位的报销票据账实不符,存在虚开票据、多开票据现象;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列入招待费;燃油费、修车费混乱,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造成现金的流失。三是公务消费管理漏洞明显。消费中公与私的界限不清,钱怎么花、花多少,集体决策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手段,财务人员很难定性定量,不能有效监督。公务消费的扩大化挤占了一定的财政资金。
3、会计核算方面不规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会计核算不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有些是按《事业会计制度》,但有些业务又是按《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会计科目有随意编制的现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处理,没能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处理而是按正常拨款处理,导致财政拨款数陡增。因会计业务的处理不规范导致单位会计信息不真实。
4、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理解和把握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低下,造成账务处理混乱。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做法带来较大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知识,造成不能准确处理会计事项。
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档案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史料。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保管不重视,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随便堆放,为日后查阅带来诸多不便。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提高认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首先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重要性的再认识,通过讲座、培训、研讨的形式增强财务工作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会计人员也要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了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单位在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及操作方面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及有规可依。从而通过控制制度的实施,提高行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制度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细化责任,特别是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的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职务,并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例如: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和制约;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等。
2、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有利于经济运行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供更加可靠地会计信息,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完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互相监督等。二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定期开展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三是财政部门参与实施会计监督,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要求预算单位通过财政部门的财政零余额存款账户进行核算,使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进入最终用户,取消了中间环节,保证财政资金的监督集中在源头,既降低了会计监督成本,又保证了单位自身的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3、强化预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加强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办理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按照预算和项目计划进度执行。运用财务管理分析方法,从项目的设计到实施过程的每一环节入手,把成本浪费制止在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从凭证的审核和管理入手,做好每一道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性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与之相联系,所以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有效,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保证记账凭证摘要简明、要素齐全、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分期装订成册;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也要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并经常对资金、存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规定要求按月、按季、按年出具财务报告、报表,做到数字准确,账表一致。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应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去恶从善,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树立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理念,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财会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工作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避免知识结构老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三是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
5、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配置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因此,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既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1996-06-17.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Z].2010-12-01.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七
摘要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有重要意义。但是,对电力企业各部门、各单位检查发现,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有待于加强和提高。文章从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入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加强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应采取的基本措施,对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
一、电力企业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的。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就难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会计工作能对各项经费作出准确、及时的反映和有效的控制,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既反映了电力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又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企业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而这又依赖于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仅对原始凭证的要素内容、审批手续、会计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要求及其它特殊情况都作了详细规定,而且对各级的资金状况、预算执行情况、家底经费情况等也作了具体的会计分析要求,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和提高经费效益采取措施,提供了正确决策的各种依据。
再次,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了具体规定,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掌握,从而保证了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要认识到会计工作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作保证。
二、电力企业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导致一些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进而影响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
实际工作中弱化会计基础工作有几方面表现:一是对已经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能坚持深入学习:二是没有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做具体规定,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只做原则性规定的内容;三是对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没能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突出表现如下:
首先,不能坚持深入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方面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涉及财务的新政策、新规定大量出台,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政策、新规定以应对新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明显增加,从而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而单位领导只重视经济建设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财务工作,弱化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管理。
其次,没能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针对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而对会计基础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只做了较为原则的规定。但在其第九十九条中要求:“各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许多单位、尤其是中小型电力单位不重视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没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或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深度、广度不够,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操作依据或工作程序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增加的问题而导致经济问题的发生。
最后,会计基础工作没能跟上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财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各级管理部门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也没有做到深入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精神实质以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错误。
三、电力企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领导要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
建立健全会计建设是当前部队加强电力企业质量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单位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把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作为加强财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对待,常抓不懈。另外,做好规范化会计基础工作,光靠财务部门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才行,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2.财政部门要深入实际,加强指导
一是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财经法规观念,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财政部门要不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规范管理进行检查、评比,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改进。组织财务人员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总结,根据工作需求修订、完善单位的工作程序和具体实施办法,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需求。财务人员要把《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作为日常工具用书学深、学透,做到活学活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业务主管部门要把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八
关键词:企业;基础工作;加强;财务管理
1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1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财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财务工作秩序,应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切实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财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
1.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障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可以从源头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1.3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会计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对复杂多变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归集,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履职要求,也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整体提升,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全面提升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
2.1 会计岗位设置应更加科学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随着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财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财务资产部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调整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2.2 会计内部控制应日趋健全
为规范资金支付和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实施分级授权审批制度。各部室各单位根据全年成本预算和各项目概算,按照以下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1.填制付款凭单,提交支付申请。由各成本中心和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资金使用性质分别填制付款凭单。成本付款凭单主要要素包括收款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借款单位名称及借款用途;由于工程、物资付款金额较大,且涉及前端业务部门,因此此类付款凭单除成本付款凭单具有的主要要素外,还增设了前端业务部门及主管领导审批签字,
2.根据资金支付金额,由授权审批人员及机构对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批。成本费用类支出由各自基层单位、机关部室主管领导签审,工程项目类支出按照“工程付款汇签单”所列领导签审。一项工程施工费用分多次支付时,应连续填制“工程付款汇签单”,将复印件作为原始凭证整理归集,待最后一次施工费用支付时,再将“工程付款汇签单”原件附于记账凭证后。每次申请付款时,根据支付额度由各授权审批领导签字圈阅。
3.根据款项支付性质,由相应财务管理专责,对款项支付的准确性、会签单据的完整性、经济事项的真实性作最后审核。
2.3 会计管理制度应更趋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要从制度规范开始。根据实际工作,制定各项制度作为公司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并坚持每年至少修订一次。
2.4 会计档案管理应更加规范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九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乡镇财政 规范行为 促进发展
当前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农村的综合改革以来,乡镇工作开展也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乡镇财务工作对于稳定农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完善和改善乡镇财务体制以及财政职能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和改革。这些突破和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于会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还有待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规范会计工作的重要秩序和规范,能够有效的保障会计工作的真实有效性,保障社会经济工作的良好有序发展。如果缺乏必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将很难得到保障,这样也将严重影响单位的正常经济工作。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既能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能制约会计工作的有效职能,它无时无刻的都在影响和制约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如果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成果,就会影响到单位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掌握和利用。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于加强财务工作管理中的票据管理和监督,强化会计工作内部结构以及会计工作者的管理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只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在完善财务工作管理以及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方面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乡镇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会计机构搭建的不够合理、财务人员的变动以及财务规范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等等。首先,会计工作的委派制以及集中核算制度都是有相关的财务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到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不重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职务的具体分工和制约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规范的要求,具体岗位的职责没有具体明确,而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也不规范合理,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达到具体的任职资格要求,更加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在乡镇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很多规章和制度都不合理和完善,没有符合本单位的具体特点进行制定和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在实际工作由于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进行有效制止和管理,管理监督机构形同虚设,缺乏执行力。
(二)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素养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顺利开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很多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对于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只是简单的票据整理及收付款工作,并没有注意到会计基础工作对于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很多单位由于对从业人员的把关和任职资格不够重视,导致很多从事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必备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素养,不能很好的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重视不够,缺乏必备的工作思考和总结,不能很好的完成目前的工作。
(三)会计核算工作不完善
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票据把关不严,没有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规范工作,存在签章不全,数量、单价不详以及原始票据大小不一、制单人、经办人签章不齐或者涂改刮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三、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首先,必须搭建合理的财政管理机构,完善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乡镇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是保障乡镇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要构建合理的乡镇财务管理机制,构建新的乡镇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用新科技和新技术带动乡镇财务管理的新发展。做好财务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具体的职责和任务,推进乡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完善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依托下,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防范必要的财务管理漏洞,保障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提升相关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必须对于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基础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提升必备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保障会计工作能够在正确的、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必须加强和锻炼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会计工作。必须严把会计工作准入制度,按照相关会计从业水平,引进财务管理工作者,不能任人唯亲,提升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工作是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之相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的推进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灵娥。关于推进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9):398
[2]申瑞军。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2(9):360-361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篇十
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按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同步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各种有价证券、发票、税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漏洞,随意性强。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乱摊成本,随意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擅自增减资本金,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多头开户。会计资料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的整理、归档、保管、调阅、移交和销毁。不按规定在决算前对各项物资、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不及时处理盘盈、盘亏、报废、削价、损失,造成一些单位盈亏不实。
2、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会计人员无视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企业财会制度,收受贿赂,为了“吃回扣”,贪图个人小利而违法违纪,假帐真做,甚至为违法违纪出谋划策,使企业账目混乱,严重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3、会计人员因维护财经纪律而遭受打击报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搞活,会计人员为维护财经纪律而遭到打击报复却无人问津之事时有发生,致使一些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财会制度的规定进行适当的监督控制,扰乱了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陷入了“有法不能依、假账得真做”的境地,而那些违法违纪的人却逍遥法外。
4、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取得的原始凭证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未按有关规定在发票或原始凭证上签署用途或事由;经办人、证明人、验收人填写不全,或一个人代表几个人签字。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坐支现金现象严重,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编造假业务、假合同套取资金,支付不合法的经济业务。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的根本的诱因。
二、不规范的会计工作造成的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了分配的不公,使分配进一步向个人倾斜,企业积累减少,发展后劲削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贪污、贿赂、挥霍公款等,实现经济犯罪。有些企业和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手段,虚报利润或亏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因素,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造成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可能偏离经济运行的正确轨道,导致决策失误。有些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按有关制度进行计价,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占有数。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不仅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流失,还造成许多不良贷款,不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决策,有可能使企业破产、职工下岗,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加快。这对会计审计规则、标准和技术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作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积极适应这种新变化。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会计的作用更加重要,责任也更加重大。完善会计制度,规范执业定位,改进会计服务,强化责任管理,已成大势所趋,也为社会公众所期盼。
1、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审批制度和责任制约制度。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单位审计、纪检部门的执法力度,对重大问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是减少主观动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要有长远规划,从思想上解决会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问题,推进会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首先要不断增强遵纪意识和敬业精神,从思想上不去做假账。对会计人员和出纳等,主要是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和遵循的原则和理念,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或相关服务者,是否合格前提就是是否遵守职业道德,全社会唤起共识,管理部门对内部管控制度建设,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克服主观问题。对行政负责人、管理阶层,重点是要增强其法纪意识,摆正利益观和大局观,摒弃不正确、不合法的利益要求,这项工作与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同样重要,会计法才真正的能够贯彻到位。解决意识形态问题,就大大减少了违纪问题主观诱因。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会计法》执法大检查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财政部门应协同各主管部门加强合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大考评力度。对会计基础工作抓得好的单位应给予实质性奖励,而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合格单位,除责令限期整改外,还应对单位提出书面警告;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把会计基础工作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结合起来,定期进行《会计法》执法大检查,努力使会计工作保持在规范化转道上运行。
3、加强政策和业务学习,提升会计整体素质。首先要不断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必须加强培训,并有严格制度要求,作为应知事项,会计人员要知晓基本的法律法规政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出现知法犯法的现象。其次要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及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专业技能,适应现代企业会计业务的基本要求,减少因为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而出现的低水平误差。要学习系统的会计理论,用以指导实践,理论基础不够是会计业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会计实践方面,会计人员必须有大量的工作实践才能灵活运用会计理论,并对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单位应让会计人员多岗位锻炼,全面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必须长期坚持对会计人员的后续业务教育,会计知识更新快,这方面改革多,不及时跟上明显体现在会计报告中,使会计报告不符合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财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业务学习的这项工作必须制度化,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不可或缺。
财务精细化管理建议【通用10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