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10篇)
2024-08-17 09:21:40 1级文库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10篇)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一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给定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问题,并能根据解出的数据结合现实问题提出解题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审题,读懂表格和题意,列方程,体会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结合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二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题目中的表格和题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1)(2)班各有多少人,这是问题的核心部分。
难点;正确的构思出盘活资源的方法,以及最后的脑筋急转弯式的提问
三 教学流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回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二)新授
1 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是课本第34页习题7.3的第2题。
长风乐园的门票规定如下表所列:
某校初一(1)(2)两个班共104人去游长风乐园,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省不少钱,问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购票人数
1-50
51-100
100人以上
每人门票价
13元
11元
9元
2由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分析等量关系,讨论解题方法:
x+y=104
13x+11y=1240
设:初一(1)班有x人,初一(2)班有y人,由题意得
x=48
y=56
(三)展开
1在同学门解出问题的前提下再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假如一瓶饮料3元,空瓶回收价为13个1元,聪明的你能出一个点子盘活这1240元,让两个班的学生都有门票和饮料吗?请你简要说明一下你的好点子!
两个班104人作为一个团体购票,需要 1049=936 元,
节省了 1240-936=304 元,
买饮料需要 1043 =312 元,相差8元
喝完之后将空瓶收回,则回收价为10413 =8元,刚刚好!
反思:这是纯数学的.思考方式,没有实际意义,饮料是进去后边玩边喝的,不应当像在完成任务似的在门口就喝完回收,如果由老师(或班长)先垫上8元,同学们就能把饮料带进公园了,但不能随手乱丢,必须带到门口兑换(环保教育)。
2脑筋急转弯:
假如(1)班想要单独买票,请你帮他想出一个比较经济的购买方案:
简单说明
初一(1)班48人原想买48张票需要:4813= 624 元,
但若买51张票,每张只需11元, 只要:5111=561 元,节省了 624-561=63元,更经济
至于多出的3张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无所谓
四 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数学知识?
(2)对你影响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什么看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校数学教学工作,本着从基础入手,扎实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则,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通过竞赛,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活动范围:
全学区一至六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不足10人(含10人)的选2名学生参赛,其余的各班选5名学生参赛]
三、竞赛内容
1、学校统一命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课本内容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四、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按照学校大事活动的安排,班级内积极营造学习数学的浓厚氛围,强化课堂教学,各班数学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选出代表班级数学学习水平的五位学生名单上报数学教研组。
2、第二阶段:数学组根据竞赛内容统一命题,分年级统一进行学校组织的竞赛。
(1)竞赛时间:20xx年5月4日
(2)竞赛地点:
一年级:阅览室
二、三年级:会议室
四年级:电脑室
五年级:多媒体室
六年级:实验室
(3)答卷时间:一、二年级为60分钟,三—六年级为90分钟。
五、竞赛要求
1、各年级各班班主任与数学教师要认真组织,数学教师要强化教学备课、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学生辅导、作业批阅、学习习惯、教学反馈等,促进班级数学质量的整体上升。
2、学校组织竞赛中,各班要提前10分钟把考生带到竞赛地点,保持教室内安静整洁,不得随地乱扔杂物。
3、监考教师安排(试卷收回后清点人数,以年级密封)
一年级监考教师:陈世红
二、三年级监考教师:米宝艳
四年级监考教师:田蓉
五年级监考教师:陈友友
六年级监考教师:陈红英
4、阅卷安排
①、各年级数学教师围绕试题要求做好评分标准。
②、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交叉阅卷。
5、本次竞赛中,应参与而因任何原因未参加者按弃权处理。
六、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一二三年级设一二等奖各3名。四五六年级设一二等奖各4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为营造校园数学学习氛围,弘扬数学文化,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
二、活动目标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升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增强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促进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
数学手抄报
主题:传播数学文化,展现数学魅力。
内容: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等。
形式:手抄报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
数学日记
要求:必须是学生自己写的,内容最好是写所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运用。
目的.: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口算与笔算比赛
形式:分年级进行,如一年级进行100题口算无错比赛,二至四年级进行20题笔算无错比赛等。
目的:提高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力,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
数学故事比赛
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
内容:可以是数学名人故事、数学趣事、生活中的数学等。
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实践活动
内容:如测量学校面积、调查家庭开支、设计并制作数学模型等。
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活动形式与具体安排
学生活动
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如每学期一次或每月一次。
地点:教室、校园内或校外实践基地。
负责人:各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或指定教师。
教师活动
课标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水平。
备课比赛:分低中高年级指定课题备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
评课比赛:给定课堂写评课,提高教师的评课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活动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资源保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等。
经费保障: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安全保障:在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时,应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
六、活动总结与表彰
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总结,分析活动的得失和经验教训。
表彰: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四篇
活动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七单元《统计》中的实践活动课《小管家》。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统计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日常开支、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但缺乏调查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理财的能力。这堂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身边的问题,开展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从与自家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家庭的建设规划之中,为家庭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
教师: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五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剪纸,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小人、半个小人的错误画法;整副的2个、4个、8个小人;一张彩纸;《某班剪纸欣赏》。
学具:剪刀;每人一张小纸;信封里:每人三张大纸;两人一张示范图案。
教学过程:
课前:媒体欣赏《中国剪纸艺术》(重复播放)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漂亮的剪纸作品。你以前剪过吗?剪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看,你剪了什么?(问3个学生)
二、探究新知
A.单一对称小人的剪法。
师:这里有个小人,你会剪吗?该怎么剪?
(媒体出示单一对称小人的剪纸,叫2个学生说。)
(师边小结边媒体演示:纸对折,画好半个小人)
师:刚才小朋友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折),把纸分成了这样的……两块(慢,让学生跟说),在其中一块上像这样(演示:画半个小人)画上半个小人,剪下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拿好桌上的纸,做好准备。(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哦,听老师的口令。)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剪,教师边巡视边选择几个学生作品,再一次性投影出作品进行讲评。)
讲评:
师:这是几个小朋友刚才剪的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让2生自由说)
师: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点。但是,他们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
(慢)为什么只画半个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原来,是对称的原因啊。是不是只画半个,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呢?为什么?
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老师把它剪下来,你们看。
(边说边演示教具:错误画法导致剪出不完整的小人)
师:怎么这样了?
(让一个学生对师演示的发表看法)
师:(切换到媒体上的半个小人),在画半个小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这一边(鼠标指一指)相当于这个轴对称小人的什么?(生说出对称轴则不问。)
师小结:(教具出示半个小人)看来,我们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折),把纸折成了这样的两块,再其中一块上找准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这边(手指)画上半个小人。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
(师把教具贴于黑板)
B.多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的剪法。
1.尝试讨论:
师:老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你知道剪出什么了吗?看,老师剪出了2个、4个、8个,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黑板整副出示教具:2个、4个、8个的小人)
师:你会吗?有什么方法?
师:多折几下,真能剪出这样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吗?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请四人小组长发一张纸给你的组员。准备好了吗?(有几个小朋友还没准备好哦,赶紧了。)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2.展示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请举举手。
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扬一下自己。
不过,刚才老师还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剪成这样了,有的剪成这样,还有这样的。(媒体逐个出示错误剪法)
师:怎么会剪成这样?我们来帮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剪出正确的手拉手的小人?
(手指黑板上的几串小人,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
师: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讨论后,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组有什么好办法?这里有张纸,你们可以边说边示范。
(生说)
师:其他人有补充吗?
师拿纸演示并小结:看来,我们还是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这边画上半个小人,手不仅要画到边,还要剪到边。这样,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C.找规律
1.学生操作: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用正确的方法来剪一剪,好吗?小组长再发一张彩纸给你的组员。开始动手吧!(生剪,师巡视。)
2.反馈:
师:剪成功的举举手。你剪了几个?你呢?
师:为什么小人的个数会不一样?小人个数和什么有关呢
和折的次数有关。
师:折的次数越多,纸被分成的块数也就越多。看来,小人个数和折成的块数有关。
(师投影一串小人)
(1)师演示数:我们看看这串小人,它被折成了几块?剪出了几个小人?
(和生一起数)
(2)学生数:你会数了嘛?把你剪的所有小人摊在桌上,数一数,折成了几块?有几个小人?
(让生自由数)
(3)反馈填表:我们一起来填好这张表。
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说,教师填好表格,最后一栏用“……”。)
3.揭示规律:
师: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要剪出4个小人,就要把纸折成几块?
师:把纸折成16块,就能剪出几个小人?
师小结:我们都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剪出的小人个数总是折成块数的一半。
三、总结
师: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从剪纸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说,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根据图形的对称,把纸多折几下,只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一边画上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运用拓展
1.师激趣:我们知道了怎么剪,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除了剪小人,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还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让我们像电脑一样,做个《剪纸欣赏》,好不好?我要把你们一串串漂亮的作品贴在这张纸上。
师:你们想剪什么?
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几个漂亮的示范图案(媒体逐个出示示范图案),小组长的信封里也有,同桌两人拼一张。动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先想好剪什么?剪几个?要剪这样的几个图案要把纸折成几块呢?想好了吗?开始动手吧。
2.学生动手剪多个并排排列的图案,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
师逐个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粘贴到铅画纸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六篇
一、研究背景
密铺也称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通过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四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小学生对奥运会感兴趣,对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密铺的特点,绘在方格纸上密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探索、归纳、创造能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承办各式各类比赛的体育运动场以其造型独特、雄伟壮丽的身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这是中华民族建筑的精华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组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水立方体育馆,请看它的`雄姿。(展示图片)
2、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一:请注意观察,水立方外墻装饰的花纹有什么的特色?请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乎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 。
课件出示或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砖、地砖密铺场景。
(2)任务二:探索可“密铺”图形的特点:
猜想:是否每种图形都能实现密铺呢?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正五边形等八种基本图形。
学法:
①分组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②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③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④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引导学生得出能密铺的图形的种类。
(3)任务三:归纳出可“密铺”图形的内在规律。
问题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图案中,每一个顶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问题②: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问题③:在用六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用一种多边形进行密铺,就必须使拼凑在每一拼接点顶点处各角之和为360°。是这些图形的内角和的是360的整数倍。
(4)任务四:让学生根据课本第110页的图案,选用一组,在方格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
(5)任务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探索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的可能性。
问题:如果想让正五边形能密铺,你觉得应该加上哪个图形呢?
提示:正N边形内角和S=(N-2)*360,正五边形内角和为540°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层次清楚的组织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折、猜想、归纳概括,推理和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创设情境到问题探究,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战性、如果结合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手段,效果更好。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七篇
活动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及实际情况预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综合运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软件一套。
学生每组准备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等模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叙述:小强的奶奶家最近盖了新房子,(屏幕显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5米。
这几天,小强的奶奶正寻思着要砌围墙,她准备围出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连围墙上的铁门也买好了,铁门宽2米,但是,她还没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来当“小小设计师”,帮小强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教师概括: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今天这节课重点来研究一下围墙的位置。
二、协作研讨,探求方法
1.小组活动。
发给每个小组房子、围墙(可拼拆)、门的模型,让学生互相合作,动手操作,设计围墙的位置。
2.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方案,根据学生演示在电脑上显示出实物图,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图。
估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阴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线表示铁门):
3.深入研究。
(1)猜一猜。
请学生猜一猜,小强的奶奶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初步说明理由。(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考虑)
(2)算一算。
a.提问:怎样才能预算出砌围墙共需多少块砖?
如果砌1米长的围墙需要200块砖(显示实物图),那么你们能算出砌自己设计的围墙大约需要多少块砖吗?围出的空地面积呢?(显示下表:围墙长度。所需砖的块数、围出的空地面积数据暂空,待填)
b.学生分组计算。
c.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显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问:看看算出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重点思考:
a.哪几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b.哪几种图出的空地面积最大?为什么?(回答后闪动表中相应的部分)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教师略作小结。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独立设计。
3.汇报讨论。
(1)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显示出平面示意图:
(2)讨论:哪一种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得出第二种最节省材料。(闪动第二种示意图中表示篱笆的两条边,删去图①)
4.预算材料。
(1)给出条件:如果用细竹竿作篱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围出这块菜地至少需要几根细竹竿?
(2)学生计算(如有困难可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电脑显示在示意图旁)
正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说明边长是2米。
篱笆长度:2x2=4(米)=400厘米
竹竿根数:
①400÷5=80(根)
②400÷5-1=79(根)
(4)讨论:要不要“减1”?为什么要“减1”?
电脑模拟插竹竿的过程:闪动一段5厘米长的边,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声音),(这样插四根后中间过程省略,直到最后两个5厘米)闪动倒数第二个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闪动最后一个5厘米,(问:还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吗?为什么?)闪动那一段围墙,说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减1”。
四、总结方法,活动小结
1.总结方法。
2.评选“优秀设计师”,并委派他们课后把研究结果告诉小强的奶奶。
活动设想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虽然“双基”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现象。本方案选取了“砌围墙和围篱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出发,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协作研讨、探求方法”——“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总结方法、活动小结”,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小组活动、全班讨论、独立设计等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全体性、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并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活动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围墙的设计,从设计方案到选择方案,都注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3.注意对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
设计围墙时采用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预算用篱笆材料时,又允许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是学习巩固各种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以便使他们在用中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技能。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八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动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谈话
师:你们快要毕业了,我们班级陈艾菲的妈妈为我们班级的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是一本长方体的相册,里面有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照片。
多媒体:相册
师:我想将这份特别的礼物也送给学校的领导,你们觉得我这个提议怎么样?我打算先将这份礼物包装一下,那我得准备一张多大的包装纸呢?
2.引题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板书: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 实践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多媒体:已知这本长方体的相册长是30厘米,宽是28厘米,高是5厘米,包装这样一本相册,至少要多少包装纸?
师: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纸上,贴到黑板上来。
2. 分组合作进行计算。
3. 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贴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写解,单位。
5. 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根据总结,演示多媒体)
6. 练习:
师:老师的难题解决了。那你们昨天不是回家测量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长、宽、高,现在你们给同桌求它的表面积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
出示几份学生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1) 餐巾纸盒
问:求餐巾纸盒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2)大橱
问:求大橱的表面积有什么用呢?
7. 出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8. 这里有个长方体,看看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给一个长和宽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问:那2、3、两个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组可以先讨论讨论。
师:先说说112+134有什么道理?
(多媒体演示)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积,因为上下底是正方形,所以其余4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就用13先求出一个面,再4求出4各面的总面积
师:那112+143有什么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14就是4个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3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4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问:为什么第3个答案也是正确的?
(多媒体演示)
9.问: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完整板书:和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出示:五(1)班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4分米,宽1.5分米,高2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的成吗?
(小组讨论)
生:计算的结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1.5+42+21.5)2=34(平方分米)
师:铁皮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书箱的表面积是34平方分米,看来是够的,那老师就开始做了。
(教师演示)
问:不够了,为什么会不够呢?
问:那怎么办?
生:把旁边多余的切下来移到左面这里,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
师:由于我们所用的材料是白铁皮,所以我们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拼,那在怎样的情况我们做不成需要的物品了呢?
师:所以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还不能单看表面积的大小是否合适,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种种因素,我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课后拓展练习:
多媒体出示:一个火柴盒
问:如果用纸板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我们该怎样知道至少要多少纸板呢?可以怎样计算?
师:我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请同学们课后来解决好吗?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解决。明天上课时我们来作交流。
五、 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九篇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2、渗透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出示生日蛋糕。
同学们,这是什么?知道老师带这个蛋糕来干什么吗?今天我们来过一个集体生日,怎么样?
2、学生齐唱生日快乐歌。
3、过渡:照理,唱完生日歌就该吃蛋糕了,可今天这蛋糕暂时还不能切,老师遇到了一些与生日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被设置为一、二、三、四个难关,如果同学们能协助老师顺利闯过这四关,我们再来高高兴兴地分蛋糕吃,怎么样?
二、闯关活动。
第一关:猜一猜。
1、有几位小朋友听说我们在过集体生日,也赶来凑热闹,让我们来了解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
2、课件出示第22页四幅图及声音。
3、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先独立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4、反馈:结合学生的回答复习大月、小月、季度、闰年等知识。
5、你能模仿刚才的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生日编成一道题让其他同学也来猜猜你的生日吗?
6、指名交流,猜一猜。
7、小结:第一关顺利通过。
第二关:问一问。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班中有些同学的生日在一月份,有些同学的生日在三月份……那么,到底几个同学的生日在一月份,几个同学的生日在三月份呢?我们不知道,下面我们就通过问一问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分布情况,请各组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依次报生日,填好统计表。
2、各组活动。
3、交流汇总,师完成汇总后的统计表。
4、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汇总数据完成第23页的条形统计图吗?
5、反馈评议。
6、你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反映出的.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提出哪些问题呢?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7、小结:顺利闯过第二关。
第三关:算一算。
1、根据条形统计图反映出的数据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各是多少,并填入下表。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 数
2、反馈校对,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再次明确季度的含义。
3、小结:顺利闯过第三关。
第四关:小小设计师。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年历上圈出来,并说说准备怎样为爸爸妈妈过生日。
三、在《生日快乐》的音乐声中吃蛋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第十篇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50~51页的内容。
2.本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探讨可能性的大小。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实践活动的顺序和过程。首先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组合的知识确定掷两个骰子所得的两个数的和的范围,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接下来,通过游戏探讨可能性的大小,分四个层次。第一步,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对游戏结果进行猜想。第二步,示范游戏。第三步,小组内开展游戏,进一步验证。第四步,通过前面的试验和统计结果进一步探究奥秘。
3.本节课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组合中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已学知识
可能性的大小
物体的多少决定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反之,通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多少。
组合
可以用连线、列表、图示等方法找事物的组合。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组合、找规律、可能性、统计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以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2.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备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备知识讲解
活动内容 通过掷骰子游戏,明确为什么两个骰子出现数字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活动用品 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记录本、笔。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探究同时掷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数字和情况
1.猜测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数字和情况
(1)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和不可能是1。
(2)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和可能是2或3。
(3)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和不可能是1或3。
2.实际投掷,并列表格记录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数字和的所有情况
(1)找出两个骰子数字和的方法。
运用组合的方法找出两个骰子的各种组合,计算出各种组合的数字和。
(2)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试验结果。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案(最新10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