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规章制度 > 正文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2024-04-18 20:42:39 1级文库

下面是1级文库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一

(一)成本核算不精确

成本核算就是把产品的成本数据提供给企业的决策层,让决策层根据现实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定位,假设成本核算出现了较严重的错误,可想而知,将对企业未来的收益会产生致命的打击。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很模糊,在没有保证企业的预期收益时就对产品进行了不合理的市场定价。

(二)企业对成本核算没有足够的重视

成本核算对企业经营利润有着重要影响。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对成本核算出现错误的概率越小,对企业利润核算越精确。但是,企业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大、流程复杂;技术性较强,要求也比较苛刻;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牵涉的人比较多,这些诸多因素都使成本核算成为一项不太简单的实践操作工作。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太重视,在核算过程中,出现了微小的误差,觉得没有太大的关系,造成企业利润核算的不正确。

(三)没有采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独特的特点,应该针对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现阶段,一部分企业在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之后没有选择一个科学的、切合企业实际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科学核算。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尤其普遍。

二、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途径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

在现代的经济形势下,只有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有了足够的重视,才可以使成本核算的工作在企业顺利全面展开。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和控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只进行简单的算账、报账,对支出的成本详细计算,对自身成本不进行认真核算;只重视产品售后的核算,不重视产品售出和售出中的控制;只依靠会计人员的数据报表,不关注市场的发展动态;那么只会导致他们对成本核算方法改进的忽视,让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越来越差。因此,要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制定成本核算管理的相关硬性制度规章;对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审计企业成本核算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机构完备的成本核算办公室,为领导小组的决策科学化提供充分的信息参考。企业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工作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切身经济利益,这其中的部门利益冲突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企业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成本核算的推行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企业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真正把成本核算的每一个步骤都落到实处,确保实效,为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与制度基础。

(二)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学的、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完整全面的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成本核算能够顺利执行的重要保证。但是当今很多工业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意识的基础,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要对成本费用的考核指标要进行科学、合理依据,把成本核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让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相关的利益者了解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对成本核算科学管理以后将对他们产生怎样的益处,为他们进一步投资、工作提供完整、有价值的辅助参考资料。有效提高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避免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制度过于复杂、制度与实际不符、制度落实无力等问题,企业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系统而健全的类、层制度;其次要强化员工的精细化制度自觉意识,在员工中深入开展精细化制度的教育;然后要建立健全制度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和激励措施;最后要保证企业高层对精细化制度带头做起。

(三)明确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对象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损耗做到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相关措施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企业中,存在着对这些具体的生产过程没有具体的了解的各方面问题。企业要想对生产中的现实情况了然于胸,就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的几种操作方法有:分步法、品种法、定额法等,这些方法适用的具体企业环境情形都不一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即使对于同一种产品,采用相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果企业其他经营情况不一样,结果也不会相同。所以,企业在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之后选择一个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精确核算。

(四)运用法律法规及税务机关制度规范成本核算

对于不按照法律规范来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税务机关进行严格的账务查询,责令其整改,督促其进行记账的方法。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应该重视原始记录,保证以后可以参考使用。采用记账的方式,根据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和提供的资料,按照规范的会计记账流程,对他们的财务账目进行科学记账,提高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使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走向正规化、规范化道路。国家税务机关出台相应的财务保障措施,督促中小企业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帮助其提高进行成本核算水平。组织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的现状,各级税务机关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对新出台的《会计法》、会计计算技术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细心指导,结合中小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帮助他们理清成本核算的各个要素,完善企业的财务账目,让财务账目的设置行业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对企业提交的财务账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对于财务账目中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提出整改建议,编制调账目标,督促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如不改正,按照国家法律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已那些没有能力完成成本核算的中小企业,税务机关可以强令其聘用会计事务所或者记账公司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会计事务所和记账公司在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协助中小企业管理企业财务账目时,也提高了中小企业自身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

(五)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

成本核算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进行的顺利与否,尤其是正在推行权责发生制的今天,财务部门中,不同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做出的职业选择与判断也就不同,由此,就造成了信息在质量上的差异性,严重的还会带来财务管理方面的损失。从理论上讲,成本核算不单单是企业成本的计算,它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进行减少支出、控制成本;从会计知识上来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会计的新理念、新方法越来越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好企业日常管理的细节部分,保证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品成本可以说是固定客观存在的。但是随着产品投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消耗、损失都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企业注意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保证所计算出的成本核算数据及时、详实、可靠。盲目地沿用某些比较前沿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或者只是照搬其他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均不可取。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自身的管理优势和主要问题所在,再学习一些同自己有相似背景和经营条件的优秀企业,加以优选之后再行运用到自身之上。在理论的支撑下,企业还需及时自我总结,修正偏差并积累经验,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建立独特、新颖、科学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

(六)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目标管理,避免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出现误区。制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目标可能会出现企业将目标作为硬性指标、监督工具和简单量化等等误区。要避免这些误区,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遵循分项支持总体、短期变为长期的原理;其次,要保证目标的合理性,以确保员工能够实现;然后采取双向管理机制,采取上下协商、员工参与的办法;最后,将目标考核作为衡量员工真实贡献的标准。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具有复杂和双面性的特点,所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分配,避免管理秩序出现紊乱、员工怨声载道的现象。要做到统筹规划,制定出合理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案,企业首先要认清自我,为自身量制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然后要将这条方案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从而保证集成的岗位价值有效推动企业价值的增长;最后,在意识观念上,企业还需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套长期的考评机制,令精细化成本管理深入人心。如此,企业才能合理地统筹各方的利益关系,切实地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开展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快捷、精确的成本核算软件已经成为企业在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推助力。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与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为成本核算选定最优质的核算软件与及时反馈。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中,选用既实用又节省开支的成本核算软件与完善成本核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成本核算软件通过对企业各个部门成本核算的核算单元进行有目的的建立总账系统,同时建立专供基础部门公用的模块如固定资产和薪酬数据,为有效查询成本核算的相关资料快捷的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二

一、研究问题及样本描述

高校办学成本管理是指对高校培养学生中所发生的教育消耗,有组织、有目的进行预测、计划、核算、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管理工作。办学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办学成本的预算、核算、控制和考核。本文主要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管理办学成本的问题。根据成本管理的理论,办学成本的核算是办学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办学成本控制是关键,因此我们主要围绕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来设计调査问卷。

本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调查方式采取直接发放问卷和邮寄两种方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务处和各级领导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答卷%份,其中管理人员42份,会计人员54份。随机选取地方高等院校100家,采取邮寄方式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答卷36份,其中管理人员12份,会计人员24份。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所有调査问题主要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的预算管理、办学成本的核算、办学成本的控制和考核方面的现状。整个调查从2006年11月课题组成立开始到2007年12月结束,主要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接发问卷和邮寄问卷,范围涉及18个省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的预算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的预算。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费用和成本预算两个方面调查办学成本预算现状。对于办学成本预算是否存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88.6%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存在办学成本预算,我们发现没有编制办学成本预算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是普遍现象。高校财务制度也仅说明了高校预算的含义、分类、编制原则及方法等,也只是介绍了收入顸算和支出预算的内容等,根本没有提及办学成本预算。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支出费用预算的问题,我们调查了财务预算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69%的被调查者都选择收人与支出;他们认为财务预算的内容是事业收入与支出,这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一致的。2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收人与支出、费用三个选项;这说明被调查者往往没有区分支出预算和费用预算。9%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财务预算应该包括收入与支出、成本。高校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事业支出(包括教育事业支出和科研事业支出)等内容,根本没有提及办学成本概念及办学成本项目,更不用说对办学成本预算的规定了。高等院校还没有普遍树立办学成本管理观念,办学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我们认为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没有编制办学成本预算,办学成本管理也就没有标准和基础,办学成本预算事实上不存在,但是存在事业收入与支出的预算。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的核算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核算的调查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成本核算就可以为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会计核算基础。根据调查结果,85.6%的被调査者认为学校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2.3%的被调査者认为学校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目前的学校会计核算基础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一致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它要求会计主体的收人和费用成本的确认,均以现金是否收到或支出为标准。显然,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人和费用成本,影响高校内部经济效益的实际考核。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务核算形式。根据调查结果,87.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财务核算形式是一级核算,3.8%的被调査者认为学校财务核算形式是二级核算,目前的学校财务核算形式是一级核算。一级核算不利于实行成本目标管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一般都没有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基层教学科研各部门没有清晰的效益观念,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核算现状。在调查结果中,72.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未实行办学成本核算。24.3%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清楚。这说明高校依据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核算。《制度》的第二部分规定,高校收入包括上级补助收人、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人、经营收人,高校支出由拨出经费、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构成。可见高校收人和事业支出还是“大收、大支”的概念。

(5)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计算现状。根据调查结果,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目前财务数据能计算出办学成本,28.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目前财务数据不能计算出办学成本,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办学成本核算基础,完全能根据现有财务资料核算办学成本;但国家和主管教育部门没有要求办学成本的信息,而高校管理者自身没有根据办学成本的信息来进行决策管理。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办学成本核算分析

(1)制度因素。高校会计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计工作既能为国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宏观管理的需要,同时又能为高校内部提供信息,满足微观管理的需要,而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做不到这一点,其职能作用是单一的。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收支科目组织会计核算,并定期地按统一规定的格式编制报送会报表。在支出核算方面,主要为国家和主管教育部门提供资料,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校核定经费预算指标,进行宏观管理的需要;而且现行高校会计核算通常只核算经费支出,而忽视经济考核,排斥办学成本核算。虽然国家对高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但由于其仍局限于计算预算收支的阶段,并未真正实行办学成本核算,从而致使高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变成了一句空话。西方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并且设置了成本科目来计算办学成本。这些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会计核算方法。

(2)高校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片面。用于提高劳动者能力的教育投资属于生产性投资。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对高校投资注重其社会性,忽视生产性,导致对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的片面性,往往只侧重评价经费使用后的事业效果和社会效益,而对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结果造成高校经费运行中投人产出相脱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节,由于缺少对教育成本方面的考核评价,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财务信息方面,而缺乏对衡量高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办学成本指标的需求拉动,导致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办学成本核算缺乏。我国现行髙校会计核算排斥办学成本的核算,使得高校办学成本核算至今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基于高校会计核算要满足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双重需要,我们应思考如何借鉴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模式,与高校现行会计制度相协调,建立科学可行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模式。由于办学成本的费用项目是直接成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成本的费用核算可从现有的会计资料得到。从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办学成本核算是可能的。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控制

办学成本控制是指高校办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调节和监督,及时加以纠正,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办学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目标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没有编制办学成本预算和核算,但存在费用的预算与核算,因此课题组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本费用、责任成本制度、成本控制阶段、费用控制标准五个方面进行调査。

1.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管理者关心成本费用的情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管理者关心成本费用,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工资成本费用、行政费用、校园用地、房屋建设、人才引进费用、图书馆与图书成本费用、科研费用、师资培训费用。其中60%以下的被调查者认为师资培训费用最少。这是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关心学校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注重学校外延的扩张。管理者对学校硬件建设的费用关心,而这些费用往往记人固定资产,现行的学校财务制度没有计提-折旧,导致管理者缺乏这方面的成本信息,所以管理者在经济决策时,没有自觉运用到成本信息。

2.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推行责任成本制度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财务处没有推行责任成本制度,2.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财务处有推行责任成本制度,78%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没有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建立成本控制中心,这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运用成本控制的新方法。

3.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本控制的情况。成本控制按照控制时期的不同分为事前控制、事后控制、事中控制,我们调查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在哪个控制时期控制成本费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69.7%的被调查者认为成本费用主要是在事中控制,19.7%的被调查者认为成本费用主要是在事后控制,6.1%的被调查者认为成本费用主要是在事前控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本费用主要是在事中控制的原因是: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存在收人与支出费用的预算和核算,而费用控制主要是在事中控制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本的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都是缺乏的。

4.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费用控制标准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4.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控制二级学院的各项费用有费用标准,19.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控制二级学院的各项费用没有费用标准,6.1%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我们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费用控制一般有标准。年初根据学院预算,下达各部门年度经费指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控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适时采取反馈控制措施,确保学院各项预算的正确实施;熟练掌握学院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规定,掌握各院系的经费使用进度,监督检查财务制度、预算的执行,及时向领导汇报;定期向各院系提供经费指标余额明细表,对超支单位应及时通知并暂停报销。二级学院经费支出的预算执行,必须各经费以预算的金额为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费用的控制,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办学成本控制,但是费用的控制与办学成本控制有密切联系。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考核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办学成本的预算和核算,因此我们调查成本费用考核。

1.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本费用考核的情况。在调查结果中,85.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财务部门不存在成本费用考核,8.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财务部门存在成本费用考核,6.1%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这是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成本费用考核,缺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者不关心学校办学成本考核,办学成本管理没有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2.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部门领导的业绩与成本费用目标挂钩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7.3%的被调查者认为部门领导的业绩不与成本费用目标挂钩,19.7%的被调查者认为部门领导的业绩与成本费用目标挂钩,3%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清楚。这是表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成本管理没有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

三、结论与建议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三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现行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和原因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供需现状,大型综合性医院床位利用率普遍超过100%,医院经营管理中市场意识不强,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对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医院管理者业绩考核是以经济收入增长和医疗质量提高为目标,轻视成本控制考核,或者片面认为医院成本控制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不了解在医院成本控制系统的运用中,涉及医院的所有部门,需要医院每个部门的积极配合。

目前医院进行的成本核算仅仅是对科室收入、费用的简单的事后数据的归集,不能把成本控制在医疗行为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费用分摊基础,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时,对管理费用如何分摊到科室成本中,只是按自己的比例执行,只是粗线条的大概的计算。结果就是医院的成本不切实际,行政后勤所发生的费用难以按比例记入科室。医院的管理者需转变思路,将全成本核算的理念引入医院管理,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医院只有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增强其竞争力。

1.从医院成本费用核算现状分析

(1)大部分医院目前均未建立规范、合理、有用、有效的成本费用核算系统,其医院成本费用核算主要建立在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范畴。(2)医院因其业务繁多、复杂,业务交叉、跨部门现象极为突出,致使医院成本费用核算工作极为复杂,而成本费用核算的环境、体制、技术等也不够理想。(3)就成本核算而言,其会计核算信息和成本核算信息是统一的、不相矛盾的财务会计体系。医院实际运营中却不有所不同,就目前体制、相关政策制度体系而言,医院会计核算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很难统一。因此,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大部分仅是医院内部经济核算部门为分配奖金,对其门诊、科室等进行收支和工作量测算,并未就部门真实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目标成本等进行系统、全面、真实的核算管理,且其缺乏相应完善规范的成本费用核算资料记录和档案记录。

2.从成本费用控制现状分析

(1)医院成本费用核算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未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造成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缺乏应有的控制目标、控制标准。(2)医院大部分仍系国有医院,受体制、原因所限,在成本费用控制措施推行落实方面尚有相应的阻力。同时,因其成本费用控制节约的成本费用支出未能与管理者利益挂钩,其管理者本身在其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方面就缺乏积极性。(3)大部分医院管理基础尚比较薄弱,成本费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其管理配套性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在管理措施上,医院成本费用控制措施与其它管理措施不能完全实现联动,无法合理真实的统计医院实际成本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

二、实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592

目前医院执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由1998年颁布实施,十多年来,医院的运营环境和经济活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执行的两项制度已无法适应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需求。2010年12月,财政部修订颁布了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从新制度的章节条例来看,对于如何进一步规范财务核算内容、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加强财务监管力度等方面都要求医院重点要做到全成本核算,并将医院科室分为临床、医技、医辅和行政后勤四类科室进行成本的归集分摊和核算。根据新制度要求,医院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合理确定责任中心

成本核算与管理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目前,一些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财务部门负责院级成本核算,经济管理部门负责科室成本核算,由于在核算过程中两方的数据来源不统一,造成信息不能共享,分析评价的可信度、可比性差,致使决策缺乏有效的依据。因此,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必须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其他相关部门给以支持和配合的,自上而下,全员行动,互相配合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首先在院长负责制下设立经济运营管理中心,对医院总的收入、成本、收支结余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负责;其次以每个临床医技科室为核算单位,根据各科室的收入、成本进行全成本核算,对科室的直接收入、成本,直接核算到本科室,对科室的间接收入、成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计算比例分摊计入;最后设立以各个行政、后勤科室为核算单位的成本中心,对其成本进行定编、定员和目标成本控制核算,从而控制不合理的支出,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费用进行分摊,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430

(1)首先加强流动资产管理,确保资产运行的安全、高效。积极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技术,加强资金运作,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库存物资管理,对药品、卫生材料、总务材料等等库房实行限量库存,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进行清查盘点,掌握库存情况,防止超计划购进物资,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

(2)合理确定消耗定额,进行成本控制。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先进可行的成本消耗定额,实施定额管理,并将实际成本和定额成本进行比较,用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据此研究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使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医院资本的最佳运作。

(3)实行招标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 医院应成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审计、财务、采购部门以及专家组成的招标采购小组,对医院的一切采购都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切实保证采购物资发挥最大效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增加采购透明度,杜绝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确保采购物资、药品、设备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4)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是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建院时间长,过去人们缺乏一定的成本意识,在资产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历史遗漏问题,致使资产不清、家底不明的现象非常严重。医院应成立由院长负责,财务科、监察室以及资产管理部门组成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医院的资产进行清查、产权登记、资金核实和价值确认,确保账实相符,并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减员增效,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增收节支

人员费用是医院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严格控制人员费用是医院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因此,医院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整合人力资源,从根本上克服人浮于事现象,把不必要的人员费用降下来。

奖金分配是以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依据的,医院应本着“按劳分配,质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奖金分配的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方法,把个人利益与劳动态度、工作数量、服务质量、责任大小、贡献大小等挂起钩来,以此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职工都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开源节流、堵漏降耗的良好习惯,从而严格控制成本项目,积极为医院创收。

1060

4.尽力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按照市场规律,模拟市场机制,有效及合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将后勤物业等科室人员从医院剥离出来,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各种福利,由其单独核算,自收自支;职工营养食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水电维修参照市场价格,对医院实行有偿服务。

5.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成本控制,有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在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同时,医院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收集资料,广泛征求院内外科室人员及有关方面的意见,从资料收集一直到医疗成本、项目成本计算的操作规程、办法、程序和管理,制定出科学、详细、符合本单位实际,并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从而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医院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率,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采取广泛宣传教育结合考核奖惩的手段,使职工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并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工作流程、健全的组织机构,使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有序的开展,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优质、高效、低耗”。

三、实行医院成本核算仍需思考的地方

1.相关成本核算软件的配置

按照新制度要求,医院按照临床、医技、医辅和行政后勤四类科室进行成本的归集分摊和核算,具体的核算过程中以科室为单位。目前医院的科室分类繁多,收费项目也多,分科室统计医院的收入支出以及公用费用的合理分摊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医院要有一套合理可行的ERP系统来支持,而相关软件的成本又较高,特别是给一些中小型医院带来一定的压力。

2.医疗风险基金的核算

医疗风险基金是指从医疗支出中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医院医疗风险发生的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赔偿的资金。目前因纠纷引发的医疗诉讼、医疗赔偿时常发生,但新制度中医疗风险基金的核算,没有明确的细则。这要求医院根据自身的需求,制订相关的制度进行核算,如增加医疗风险基金的明细科目,按科室、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加强风险基金的管理与使用。

3.待冲基金的核算

待冲基金是指医院在使用财政补助及科教资金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资所形成的,留待计提资产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物资时予以冲减的基金。待冲基金科目的设置,使财政收入在医院使用、消耗过程的财务信息得到完整的反映,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却不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收入与其支出不配比,所以,待冲基金科目的设置及其核算,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

4.依据成本核算的结果是否与绩效直接挂钩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四

关键词:医院管理;会计制度改革;成本核算

一、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医院成本,维持医院良性运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同时成本核算可以有效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转,提高医院的财务状况。医院是构成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担负着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重任,同时医院的接待量较大,其财务管理工作复杂,只有遵从会计制度管理的要求,才能保证其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医院的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医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成本核算工作,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合理控制成本投入,保证医院的各个部门成本核算数据真实有效,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医院的财务情况,保证医院会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会计制度改革后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会计成本分析系统

新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分析系统,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会计制度下进行,但是很多医院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析系统,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开展,其系统提供的成本数据不具备参考性,无法正确分析成本变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引发的相应的成本增长程度。在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缺乏完整有效的成本分析系统,成本核算工作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得到的会计数据也只是综合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并没有针对与成本控制而整理会计数据,成本核算不能发挥其成本监控和调控功能。

2.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存在问题

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和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离不开专业会计人员的支撑,但是有些医院的会计人员没有及时转变其工作观念,核算人员的基本素质偏低,对财务工作中成本问题把握不足,从而影响了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同时很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于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相关数据缺乏准确性,从而影响了管理者的财务决策,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

3.内部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国内医院会计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医院财务部门在进行数据核算时,主要是针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但是对核算过程中的事前事项缺乏有效控制。同时财务人员对医院成本变化信息不敏感,即使发生了成本统计变化,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形式化的现象严重,不能起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医院内部成本控制力度不足还体现在对资金流控制不当,部分医院忽视了成本投入和后期收益的关系平衡,投入的成本很难产出相对应的价值,甚至出现了资金闲置浪费的现象。

4.医院内部收费标准混乱、缺乏监管机构

在医院的会计制度中,对成本的界定分为两个部分,即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但是有些医院对于成本费用的界定不清楚,尤其是对于间接产生费用只是粗略计算,没有进行细致性的分摊,导致医院内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再者,很多医院的管理费用分摊机制不合理,成本核算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决策,造成其分析有效性不足。当前很多医院系统面临着转型的趋势,医院要着重立足于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其监管执行力不强,从而造成医院财务支出项目的监管不严,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策略

1.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加剧的趋势,医院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以会计制度改革入手,转变思想,端正工作理念,认识到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必要性,让会计人员意识到成本核算关系到医院的切实利益,严格控制医院的成本项目预算,从成本投入中挖掘潜在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让全体职工都参与到成本核算中,真正将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工作中。

2.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覆盖到服务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医院建立成本核算体系,首先要完成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利用会计数据来进行财务预算,完成成本计划和控制系统;再者要构建科室绩效管理体系,设定详细的经济指标和绩效辅助分析,客观来分析科室内的收支结余情况,同时要确定科学的奖金定义方案,对奖金计算和发送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要确立实行三级核算模式,以医院作为核算对象,核算医院投入的总成本,对医院的收支情况和经济管理水平进行整体控制,科学归纳和分配项目成本。改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3.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成本核算自动化

会计制度改革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汇总自动化,由于医院的收费项目较多,业务覆盖面较广,科室分工较为精细,因此成本核算工作的数据汇总较为庞杂。因此成本核算要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完成与财务处软件、人事处软件、HIS系统的接口串联,提升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全实现了核算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储存,并实现了数据分析和共享的自动化,医院财务管理逐步完成了现代化转变,有效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4.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有助于优化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审批人员、经办人、财务保管人、账务人员的工作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医院应当建立相应内控工作机制,通过内部工作监督和协调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把物资设备、药物采购和项目建设的工作纳入到审批程序中,医院要执行经济业务职务与账目业务职务的分离,形成财务支出和财务账目的分析管理,有效降低了发生财务问题的概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医院财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会计工作人员要转变其工作观念,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可控性。

作者:黄艳萍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五

水利工程是水利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防洪、兴利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使命,其财务管理任务艰巨。供水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一项重要内容。但现行会计制度对其要求不明确,核算不规范,甚至不算成本。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觉问题很大,需要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供水成本核算制度。我们联系工作实际,对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引起重视,尽快完善我国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关键词: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问题研究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核算是水利工程供水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会计核算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水管单位经济效益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被弱化,部门之间出台的政策相互矛盾,致使水管单位无所适从,一头雾水,水商品的价值不能真正体现。因此,搞好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联系工作实际,对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旨在加强供水成本核算,提高水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财政部在1994年颁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我国众多水管单位一直在执行,直到1997年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度中要求除有行业会计制度以外的事业单位都要执行本制度。但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也没有废止,但在实际执行中财政部门已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成本核算要求。所以,水管单位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又要求水管单位要进行成本核算,水商品定价要以供水成本为基础,执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成本核算要求,无法核算供水成本,对水管单位供水价格制定非常不利,已严重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提出改革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水管单位成本核算制度,科学准确核算水管单位供水成本。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研究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意义重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2.1有利于供水成本核算理论发展。我国水管单位水商品数量多,供水量大,成本核算情况复杂。但是在理论界对供水成本研究较少,迫切需要理论界和业内人士进行积极研究探讨,以便完善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理论。

1.2.2有利于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和实施。我国水管单位众多,国家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尤其是将水费由行政事业收费转变为经营性收入后,水利工程供水步入市场,水管单位变成经营者,他们就要按市场规则办事。需要有科学完整会计核算制度才能更好进入市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2.3有利于水管单位经济可持续发展。供水成本核算事关供水价格制定,只有国家对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核算有一套完整政策规定,符合我国水利工程供水生产实际情况,准确、科学的核算供水成本,才能为国家制定合理供水价格提供科学依据。多数水管单位是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水费维持生存和发展,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核算成本,不利于水商品的定价,势必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

2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我国几十万个水管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能够真正准确核算出供水成本的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长期以来把水管单位水费收入视为行政事业费收入、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等,对其成本核算没有明确要求,在这方面学术界研究的也很少。目前,有完全成本说,工程成本说,实际成本说。但是在财务制度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水商品具有其特殊性,供水成本费用支出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准确核算供水成本,这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供水成本理论,以此来指导供水成本核算工作。

2.2管理体制制约。

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形式对供水成本核算影响较大,如果由政府或水务局管理,经费由财政供给,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如果由乡镇和村屯管理财政不供给费用,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水管单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不同。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带来供水成本核算不统一,不规范。

2.3成本核算制度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缺少水管单位成本核算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供水成本核算有个雏形,但现在会计制度改革后,此会计制度已不执行,水管单位缺少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3对加强水管单位成本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想要搞好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加强供水成本理论研究。

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好实践,我们建议国家将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问题列入科研项目,组织专家、学者、实际工作人员认真进行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水商品成本核算理论。以利于指导实践工作,推进供水成本核算工作。

3.2理顺管理体制。

我们在改革中要对水管单位明确定性,凡是国有水管单位都要确定主管部门,除定性为企业外,其它应定为事业单位。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都应执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

3.3制定专门的会计制度。

水管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进行供水成本核算,财政部应该考虑水管单位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会计制度。现在学校、医院都有专门的会计制度,过去水管单位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会计制度,在水管单位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水管单位国家已经确定为供水经营者,水商品已进入市场,它需要吸收社会资本,需要制定商品价格,没有成本核算和专门会计制度无法进入市场。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要积极修改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尽快颁布实施。

3.4制定专门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我国长期以来对水管单位没有制定成本核算规则,致使供水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严重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我们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供水成本制度,规范水管单位成本核算行为,搞好成本核算。

4结论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六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成本核算 管理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是医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医院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一、现阶段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分析

医院的成本核算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医院长久以来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有政府拨款,所以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意识不够强。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缺乏执行力度,部分医院是为了核算而核算,注重形式而没有充分的发挥医院的成本核算的意义和效果,缺少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核算。随着医院经营环境的改变,部门会计人员不能对医院运行中的成本进行认真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医院中的成本问题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能使成本核算达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二)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部分医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仍然按照二级核算的方式,这种按照医院科室为单位的核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二级核算的方式容易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执行力度,部门医院的科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了医院采用性能低下的设备,或者导致医院的科研成本投入降低,降低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影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部分医院将成本分为两种方式来计算,其中对间接成本的费用核算比较混乱,例如有的医院只是将成本中的管理费用进行统一的计算,而没有进行细化,导致了成本控制难以真正的执行到细节方面,使医院的管理成本不断的提高。部分医院对管理费用进行分摊的时候,是按照员工的数量来进行分摊,缺少一定的科学性。这些方法都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医院财务分析和管理的有效性。部分医院对于政策性的医疗费用的减免和对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常常缺少必要的会计核算科目,这些方面的成本增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成本控制和核算,影响医院的运行和发展。

二、提高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为了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的效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成本管理的专门组织

医院的管理者要正确的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运行的重要意义,把成本管理纳入到医院管理的重要日程中。医院的领导应当根据医院的经营状况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构,通过医务、后勤、人力资源等部门的配合,加强不同部门的分工,将责任层层落实,逐渐的形成覆盖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核算组织。同时将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逐渐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效率。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宣传,使成本控制成为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医院的成本效益,不断的完善成本控制的细节,增强医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调动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医院的成本管理要涵盖医院的方方面面,使成本核算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医院的成本情况。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是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预算是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的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所以医院的成本管理应当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成本管理流程化、系统化。通过就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结合,通过定期的检查发现成本支出的相关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成本核算还应当和医院的员工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员工作为医院成本管理中的直接人员,可以帮助医院的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医院各个部门的参与,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以执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成本考核成本结果的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医院的成本管理在医院的重大项目、医疗设备的采购中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减少了医院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此外,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结合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相应的风险支出等科目,对医院运行中的医疗风险和政策性卫生医疗事件的开支进行核算和控制。加强医院的财务监督管理,对于及时发现医院的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在发现问题之后应当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发挥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作用。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医院运行中的各种财务现象和财务关系进行监督检查,将成本控制融入到医院的运行中。人力资源支出是医院的主要支出,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激励的效果,也更能够发挥医院成本核算的功能。例如在考核医院科室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把科室中的每个员工的考核成绩和成本考核结合起来。

三、结束语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应当做好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为医院管理部门及时调整经营和管理方法提出决策的依据。同时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还有利于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对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韦健,王晓飞,蔡晓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4):120-121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七

(佳木斯市望江粮库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4023)

关键词 :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064-02

一、引言

一般我们所说的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核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合理地归类和计算,完成所需的数据采集、记录和处理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二是正确地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人本期成本的费用额,这是提高成本核算针对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在费用发生总额的基础上来确定出不同产品和不同生产环节的实际成本支出。三是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这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对于整体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风险,竞争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和经营利润则是不断压缩。为此,企业应该积极地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着力控制自身的生产成本,提高运行质量,以便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重视程度不高

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正是由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主要是涉及到企业内部方面,使得很多企业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企业的决策层来说,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发展举措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在重压面前,往往只是想到仅仅通过单纯的扩大投资数量和规模来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经营利润,对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制定企业的各项战略发展规划时,未能充分有效地考量当前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往往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存在不了解、不过问和不支持的问题,普遍认为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只是企业会计人员的本职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内部环境,制约了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制度上的不健全是影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有些企业在践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来执行,核算程序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举个较为普遍的例子,某企业的现行成本核算程序,辅助生产部门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某种产品要经过多次分配,但是每次的分配标准不一,这样就容易导致该产品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与该产品实际效益发生偏离。其次是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目前有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区分成本核算对象,对不同产品和不同阶段的生产规格和品种差异统统地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必然会导致成本核算缺乏真实性。

(三)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首先是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实现。会计化电算化是在会计工作的一次重大飞跃和创新,极大地将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升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前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还停留在纸质化的层面上,没有充分重视和发展会计电算化建设,仍然是以人的操作为主,这显然是不符合时展需要和实际工作需求的。其次是成本核算过程信息化作用不明显。成本核算是要对企业日常运行各个过程的所有成本支出数据进行核查和计算,包括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由于相关部门的信息化意识较低,没有全程引进和利用各种先进的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模型,使得信息化作用效果有限,难以对实际工作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四)成本核算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成本核算人才缺乏在目前我国企业当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企业长期不重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造成了人才匮乏的局面。首先是没有积极引进专业化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作支撑,对于很对先进的核查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不够了解,使得事先制定的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其次是对于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有结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学习最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更新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使得从业人员始终以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及时贯彻和体现最新的管理要求和控制目标。

三、做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全面提升企业上下对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对于改善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的不利局面意义重大。首先是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企业各级管理者要在考虑和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和利用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从强化企业自身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出发,通过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成本来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收入水平,从而提升应对激烈市场环境的竞争能力。其次是要充分激发企业普通员工对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是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单纯地依靠财务部门是很难充分发现和改进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强化企业员工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水平,利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促使每一名企业员工都深人参与到各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来,为工作的开展和措施的落实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二)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制度

一是要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来说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核算成本的主体,即对“谁”进行成本计算,“谁”就是成本核算的对象。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就不同,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要注重适应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要求,注重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要求。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应该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联系。另外,成本对象划分要科学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对核算对象进行划分既不能太细化也不能过粗,划分过粗过细都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二是要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会涉及到共摊费用的场合,分配标准上要注重合理性和简便性原则,即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分配费用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指易于取得分配标准的资料,方便计算。

(三)提升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度很高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部门和机构,同时也受到来自方面要素的制约和影响。为了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确管控,确保各核算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鲜明特点,全面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一是要加大相关设备投入和平台建设,企业要将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放到影响全局的高度来加以重视,立足现在、着眼长远,逐步加大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推进和应用各种信息化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来将各个点的成本核算工作联系起来,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来深入挖掘和分析来自各方面的成本核算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核算结果的可靠性。二是要加紧做好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信息化的前提是要有成熟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算法,而成熟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算法又是基于科学的成本核算理论。为此,企业必须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理论,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最终实现将人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全面提升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四)构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在这个问题上,企业要积极加大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此为基点来逐步营造和优化企业成本核算的良好环境,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和正规性,防止由于个人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并引发工作上的盲目性。通过从业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来科学地分析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找相应的突破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要积极做好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工作,鼓励他们学习最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和落实。要结合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抓住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要严格做好评价与考核工作,定期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对他们的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做出评价,对于那些不能满足和适应成本核算工作要求的人员要及时调离相关岗位,切实避免因为个人的原因影响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结论

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理论,以此来提高自身工作的科学性和正规性;同时要在落实过程中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J]中国商论2015(08)

[2]董雨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作用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 04)

[3]钟岚企业成本管理有关问题研究Ⅱ]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八

(一)对成本核算主观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在医院内部,不少人认为成本核算是财会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部门关系不大。其实成本核算是涉及医院管理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工作,它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它涉及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最小核算单位的划分、收入的分割、费用的分摊、成本核算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衔接等,仅靠财会部门或某一成本核算科室无法单独完成。应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在有关科室、部门和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由财务部门或成本核算科室具体实施。从另一方面讲,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没有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搞好成本核算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缺乏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和实务操作均处于探索之中。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仅仅是从原则上对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作了笼统的规定。医院成本核算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核算方法,没有明确期间费用、管理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界线以及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更没有分摊间接费用的具体标准。从而导致各医院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缺乏理论指导,在实际操作中的处理细节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医院之间核算的结果没有横向可比性。

(三)成本核算缺乏弹性

首先,专业方面存在差异。众所周知,医院内部内科与外科专业,无论是治疗方法还是收费标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次,同专业内部也存在差异。比如,小儿内科与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同为大内科,虽然用药机理基本相同,但是在药物用法及用量上存在着很大不同。同一种感冒或病毒感染病症,小孩的用药量仅仅相当于大人的几分之一甚至更小,而小儿内科大夫却付出了同样甚至更多的劳动和辛苦,如果按同一比例来提取奖金,那么小儿内科大夫只能得到比其他内科大夫少得多的奖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再次,资产配置存在差异。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医院内部各个科室在人、财、物的配置上存在着较大差别,一个大科的人员和设备配置量往往是两个甚至多个小科室的总和。人、财、物配置的差异,对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二、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

(一)要向真正的全成本核算过渡

成本核算不应仅仅看作是奖金分配的一个步骤,更应该作为管理者掌握科室经济运行水平和成本节约潜力的重要工具。对科室的成本核算要真正做到全成本核算,成本项目要全面完整,尽量按实际数而不是测算数计算,管理费用等费用的分摊要合理准确。概括起来说,就是把所有的医疗成本放进去,所有的管理费用摊进去。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每月核算科室完全成本,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做到每季度、至少是每年一次对科室进行全成本核算,让科室成本核算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改进科室管理、节约医疗成本服务。

(二)增强医院全员成本核算的意识

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临床、医技科室,更需要有各种技术扶持和后勤保障单位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必须要有医院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只有各级领导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内容等,才能充分发动群众,在全院员工中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医院应把成本核算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把“人”置于成本核算中心地位,将全体员工视为成本产生的直接因素。应以成本控制知识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来调动全体员工都行动起来具体执行,在工作中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变少数财务或成本核算人员的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相互配合的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多层次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三)制定健全的医院成本制度

医院成本制度要以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章制度为依据,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医院的业务性质和经济特点及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同其他有关业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相协调,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制定。具体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成本定额、计划、预算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报表制度、成本分析制度、成本考核制度、医院内部价格制度和结算制度、其他有关成本的规定。医院成本制度一经制定,要认真地组织贯彻执行。

(四)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

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五)正确处理成本核算中的几对关系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九

所谓医院成本核算,就是指医院对于其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依照核算对象做归集与分配,并将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计算出来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全面、完整而系统地计算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中的相关劳动耗费,并且是一个动态的分析并管控的过程。应在执行这一过程中,应依照按实际成本计价、合法性、相关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分期核算、一致性等基本原则。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也明确地对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有力地指导着医院的成本管理,也对医院实施成本核算工作有利,在数据方面,对医院自身运行管理的强化和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管理部门以后将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合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2.当前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管理者不够重视。在目前情况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基本都为某一方面的医疗专家,通常其对医院医疗发展和学科建设比较重视,但相对匮乏财务管理知识,也缺乏对成本管理的足够的重视。并且因为医院财务人员或成本管理人员自身在医院成本核算方面有,不进行严谨的核算,这就导致其无法将有效的成本核算数据及分析提供给管理者,也难以让管理者了解成本管理的效益,自然造成管理者弱化成本管理。

2.2成本管理落实制度不够。自新医院财务制度实行之后,各医院也都将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但仅仅在制度层面停留,缺乏真正的贯彻落实。如,按照医院成分分析制度,对医院提出了按照月、季、年开展成本分析的要求,但因相当多的医院没有深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也就难以谈及成本分析了。

2.3成本核算重核算但轻分析。自仅仅起到为生成报表服务的作用。因为各医院所使用的HSI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软件系统对成本核算影响大,所成成的报表缺乏完善,对医院管理层来说,利用价值不大。

2.4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医院会计制度相对于企业管理制度来说,比较简单,对财务人员所要求的业务水平不高,导致医院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大都形式化,其水平高低不齐。

2.5缺少专兼、职核算人员,成本核算管理粗放。就现阶段的公立二级医疗机构来说,其人员编制相对紧张,大都未配置专职成本核算人员,其几乎所有工作基本都由财务部门承担。由于不少财务人员缺乏对医院业务活动流程的了解,导致核算与业务活动处于严重脱节,状态。

2.6计算机网络系统相应的支持不够。因为医院成本核算系统存在初期投入金额较大问题,而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效益创造出来。所以各医院对于成本核算系统投入或现有HSI系统增加成本核算模块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2.7未按照成本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当开始进行实际的成本核算期间,因财务人员对HSI系统使用不当或系统不能提供数据,导致,违反成本核算原则的情况时有发生。

3.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做好成本核算的建议

3.1要将健全的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好。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属于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而强化成本管理则是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目的和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将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起来,全面了解和把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分析原因为基础,尽量减少劳动损耗并使潜力得到不断挖掘。

3.2夯实成本核算的基础。科室核算是整个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体,其主要把科室作为最基本的核算单位,对开展业务的各项收入和劳动耗损等信息数据,不仅完整进行记录,还要做好计算、分析、对比工作。立帐要按最小单位进行,同时要把并且要把会计相关的统计资料从各个方面去收集全,以此提供成本考核的客观依据。

3.3发挥信息软件在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医院成本核算能设计到繁多的种类和数据,就应采取计算机来对相关信息处理,在医院的各部门、HIS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实行统一的核算编码制度,促进信息对接的实现。这样不仅能促使信息处理速度加速,也能对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3.4建立与完善监控机制。开展医院全面成本核算,需要立足医院实际,将医院的成本核算目标制定出来,并由上而下做好成本目标的设定和指标的分解和信息的反馈收集工作,在反复沟通的前提下,对各部门的关键成本指标及专业管理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确认,以此把符合自身发展的一系列的监管和内控制度制定出来。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十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措施

在医院的经营环节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成本核算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其经营活动的方法之一。同一般的事业单位来说,医院是不一样的,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来加强自身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体制下,在权责发生制的执行上面医院的工作还是不到位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很多时候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有效满足精细化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医院不仅仅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还需要在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基础上面降低成本。因此,医院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尤其是在新财务制度下的公立医院。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及核算的突破

(一)明确医院成本管理要求,规范医院成本核算内容

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于成本管理和核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目的以及相应的要求。同时,还对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在新财务制度下,要求医院在核算不同对象的时候应该采取相应的核算方法,主要就是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这些在以往的财务制度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新财务制度对于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视度进一步加深,在成本核算的对象以及管理方法上面都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了革新。

(二)顺应新医改的要求,革新成本定额管理制度、费用审核制度

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的观点充分进行了表达,要求医院在不影响自身经营活动以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成本定额,按照事前制定的成本额度、成本实施方案以及成本的费用花费等,对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医院还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成本管理以及审核体系,结合科学的措施来对一些错误以及没有必要的措施及时进行纠正,控制整体的成本支出。公立医院还应该保持其公益服务性质的要求,顺林新财务的改革需要,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三)划定不应计入成本核算的业务,真实反映医院成本管理水平

在以往的财务制度中,在成本费用的划分上面,一般只是简单的分为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在成本核算中也只是对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这些简单化的划分和核算给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难题,不能够对于医院的真实经营水平进行充分的反映。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首先对于以往的核算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其次对于一些费用明确规定不再计入到成本的核算内容中,对于医院的业务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加强了医院在今后成本核算中的管理以及控制。

二、加强新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

(一)制度降低成本的相关政策

在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医院对于不同的核算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比如,在之前的财务制度中没有对成本的记录和分析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新会计制度中明确解释了相应的核算方法,由此医院对成本管理以及核算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在新会计制度下,各医疗单位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降低成本使用的相关政策。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加强成本核算事前预测与事中的控制工作

在成本核算工作开始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事前预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事前预测可以对成本预算起到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另外,事中控制工作可以对整个核算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事后核算可以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严格的分析,找出更加合理的分析方法,将这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实现对成本消耗的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成本分析的评估与结果,然后对医务人员的薪资以及医疗器械的采购费用进行事前控制,实现对医院服务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公立医院需要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然后根据自身的成本管理要求建立出严格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还需要与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有效的结合,为医院制定出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方法使医院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成本核算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出完善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不但可以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还能实现对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医院进行财务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多种方法,对医院的成本对象进行细致化的划分,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优化其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充分提升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精选10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