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规章制度 > 正文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2024-09-14 23:23:13 1级文库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一

一、深入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拓展国土资源系统财源渠道

近几年来,我省相继转发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国有土地收支统计报表体系》《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管理有关事项》《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有关问题》制定出台了《安徽省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办法》《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国土资源财务会计管理及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无疑是对国土资源系统最大的政策支持。不仅从财政政策上强化了国土资源系统的职能,同时也将给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注入资金活力。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拓展资金渠道,加强系统财源建设。不仅要研究征收的政策,同时更要研究使用政策。只有这样,收不会违规乱收,用不会挤占挪用。既能办好事,又能搞活经济。

二、用心抓好财务管理

切实改变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状况。用新形势和新要求来重新审视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对法规政策的深入研究。由于对每项收费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该收的费不敢大胆收,造成财源的流失。不该收的又收了,造成了乱收费。该用的得不到财政部门支持,因缺乏资金,要办的事办不成。不该用的用了,造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二是缺乏严格的征收管理。为了我县发展经济建设,我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规费漏收;违法案件处理难到位,罚没收入减少的现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减缓、实行税费统征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方截留等致使国土资源财源大量流失。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缺乏严格管理是主要原因。三是财务工作人员对国土资源各项收费的征收范围和标准、管理方式、使用方向、申报使用等一些政策规定还不熟悉。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管理不规范,致使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开拓财源多渠道增加收入

国土事业发展,需要经费作保障,收足收好各项规费是管理好土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县政府招商引资软环境的要求,国土收费逐渐困难。

因此,财务工作更应明确“围绕管理搞服务,搞好服务促管理”的工作思路。一是加大了各项规费征管力度。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关于重新公布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及我县物价局核发的收费许可证进行收费,由业务科室填写收费通知单并注明所涉地块收费项目名称、位置、面积、等,在由局财务科核对业务科室所填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科室之间相互沟通约束与监督。凡是不按规定标准足额缴费的,不得办理土地业务。杜绝了随意减免和超标多收、乱收、漏收的行为。我局还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制度,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收费窗口,主要收取土地登记费,印发了收费手册,还制定和公示了服务准则,印制了收费明细卡,实行亮证收费和专人收费。2007年我局土地出让金完成3.5亿,征地管理费完成130万元,土地登记费完成了19.8万元,罚没收入完成3.7万元,超额完成了县财政年初下达的预算指标。二是加强了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一方面,努力争取专项资金,保证专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三专管理,并认真做好了项目资金预决算工作。加强项目资金日常核算监管,保证了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兑付,财务科根据局土地开发复垦施工单位进度文件精神,积极和财政部门对接组织资金拨付。

四、严格支出管理努力做好节支工作

五、加强镇国土资源所的财务管理

当前的任务和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国土资源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工作,加强这一工作是从经济上促进国土资源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需要,是规范国土资源各类收入征管并为财政增加收入的需要,是有效使用、严格管理国土资源各类专项资金,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国土资源部门正常运转的需要。用足用活国土资源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省厅下发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局财务管理制度,及镇所的财务管理制度。

2、做好和财政部门的对接工作。为保障我局工作的正常运转抓好开源节流,广开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强内控节约制度,加强预算约束。今年我局重点工作多,需要资金量大,预算安排可能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基层所建设办公楼达标,实际到资金问题,局领导要和县政府及财政部门积极对接,争取资金的不足部分。

3、积极做好我局各项规费征收任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原则”。依法组织收入征收,不得多征、少征或擅自减征、免征。确困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非税收入的需法定机关批准,并由财务科和业务科室统一掌握管理。所有收入全部缴入县财政账户,去年县财政已取消各类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所以我们要做到不得隐满、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等。

4、严管专项资金。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应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区村级应开设开发复垦专户,设立项目资金专帐。今年我局将会同县财政或县审计部门对复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财务工作要做好,除了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关健还要有一支政治上可靠,精通业务财务工作人员。因此,我们还要完善业务培训、内部审计等学习制度。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会计专业培训班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观念。定期对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小结,分析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局领导作好理财参谋。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二

【关键词】地方国企 内部控制 日常监督体系

2009年8月,上海某区国资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区直属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通知》后, 区各直属企业开始按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启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区各直属企业基本完成了以编制《企业内部控制手册》和单独设立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标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

2013年下半年,各直属企业根据区国资委的要求,对各单位上一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一阶段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展望。在对今后内控工作的展望中,各公司基本上都提出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手册》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内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或《企业内部控制手册》,需对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在发现现有的内控体系存在设计与运行上的缺陷后,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修订、完善。可见,加强对内控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价,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内控管理工作的下一步工作重点。而且只有这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内控运行管理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地健全与完善。以下笔者谈谈对构建内部控制日常监督体系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明确何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一般而言,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针对各项控制活动进行常规的内部控制审计;二是建立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情况的内部信息传递体系(内部控制报告制度)。

其次,要构建内部控制日常监督体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日常监督体系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法人治理层面的内控监督机构为公司监事会;二是企业经营层面的内控监督机构,在目前的实务上一般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

(一)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方面

1.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相对独立性地位。企业内审机构是否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看内审机构能否在从事各类内审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其相对独立的地位来保持其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为此,各企业应贯彻落实市、区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法人治理机制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其他企业应向企业的一把手负责,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以及在进行各类审计、内控工作中的相对独立性。

2.转变企业内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各直属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和效益审计等事后审计项目和内容为主,在承担了对企业内控体系的运作进行日常监督这一职责后,应逐步转向为以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与评价为主线的事前、事中内控审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3.建立、健全各类内控信息的内部报告制度。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负责建立相关内部控制情况的内部报告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含内控信息的收集范围和内容、内控信息的处理和内控报告的传递等。对内部管控信息的收集内容可以分为:行政人事方面、生产经营活动方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如工程、投资等相关重大事项等。收集信息的载体可包括各项控制活动的关键风险控制指标表、企业定期财务报告、企业和各经营单位/部门的预算执行和完成情况等。内部审计部门需定期(如每月、每季)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复核和检查,寻找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薄弱点,促使其及时整改。

(二)在企业监事会方面

1.完善监事会工作制度和监事会组织。监事会工作制度是监事会进行日常工作的主要依据。监事会在对所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监督工作中,除通过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参加有关会议、与相关人员沟通等获取相关信息外,还应制订相关的经济信息收集等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同时,还应健全子公司的监事会组织,组织和指导子公司监事会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形成完善的监事会进行日常监督工作的网络。

2.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各项专项检查也是监事会对所在直属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作出监督与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目前,各直属企业监事会在区国资委的统一布置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都安排3~5个专题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从往年所取得的工作成果来看,这项工作对推进直属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三

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3年4月14日

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安全、综治管控类xx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xx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xx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xx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xx份,财务管控类xx份,其它管控类xx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2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xx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xx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xx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xx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xx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

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予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将2011年之前推出的45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3份制度,并计划后期修订12份制度。对于2011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通过培训抓制度执行,是2010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训。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既有集团职能部门领导、公司领导负责授课,也有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甚至是专业技能过硬、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员工负责授课;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轻重缓急,结合季节性重点工作,有的放矢的选择内容,保证学习培训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尽量挂钩,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学一个专题,每个月3期(每周四晚),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每个专题都学到。总体上来说,在规章制度培训上我们始终把握着两点:一是要有实际效果,将制度的关键点、核心内容准确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心中有数;二是要通过培训,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通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具体体现在:

1、通过修订中层干部管理及考核办法,加大中层管理团队在规章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对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放绩效工资;

2、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周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从职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3、专门安排企划部门负责督查其他职能部门在规范性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同时明确授权企划部加大问责力度,对未按集团或公司规范性文件执行的行为,在按规定扣减责任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公司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与集团对口工作的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使公司职能部门和集团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热线”畅通、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完】

前几天在昆明参加了一个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培训班。回来后对是否需要在企业内开展标准化工作感到更加迷茫了。据我所知,在已知的国际知名公司里面,并没有企业标准化这样一个提法,只是在中国国内,在原有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才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出现了这样一个工作。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文档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一个企业内多个不同的体制都存在时,如何将不同体制的文件有机的整合的问题。目前流行的做法是,文档管理的要求作为一般性的技术要求,并不只是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它适用于任何体系的文档管理,在一个企业内部,不论有多少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其文档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ISO9000对文档管理要求的部分就可以完成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但是,ISO9000中对文档的管理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到如何列出详细的清单,以什么样的形式查阅,以什么样的形式修改或编码,不同体系的文档如何相互索引和安排等,是采用电子版本或者纸质版本,是否包括数据文件在内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在各个企业内部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了。因此,从一个企业的内部一般使用者来说,因为工作中只接触自己所需的文档,并不显得很乱。从文档的管理者来说,基于树状目录结构的存储模式,也给出了清晰的体系脉络,文档的管理上不是困难。

但是,这些只是文档管理的层面上。文档所代表的实质是一个管理体制,体制就是公司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式,其中涉及到了一个公司的方方面面。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这些文件,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需要看清楚的是要管理的对象是什么,这个管理过程中都有哪些活动,每个管理活动都涉及到哪些资源。这样每一个管理体系都有自己的负载的网络图,不同体系之间的网络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部分,甚至还有相互冲突的部分。是否需要将其整合,这才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由此来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还是有的,但是,从一个项目的正常完成必要条件来看,需要有目的,策划,组织,行动。目的有了,就是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多个体系进行整合,统一,策划也可以由一两个负责的去完成,但是到了组织和行动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因为这是涉及到多个体系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一统全局的有权力的人说话,这一点就不要考虑了。

回头再想,如果在一个企业内,多个体系已经共存很久了,其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冲突,这种整合还有必要吗?各个体系的认证,审核各自完成,互不干扰,又没有人需要知道全部的内容,做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

但是有一点让人觉得很不爽,国家评比什么“中国名牌产品”时,经常要求有这方面的要求,还搞什么“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等级认定活动,这些都是政府行为,如果一个外资企业,不按照中国的企业标准来做,就没有希望了。当然,纯粹的外资企业也不参加中国名牌产品的评比了。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四

1.继承性原则。

在全面推进军队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过程中,总部和空军非常重视财务法规制度建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法规制度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形势、新任务背景下,加强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军队后勤建设与保障规律,充分体现继承性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把军队财务保障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用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继承发扬,保持军队财务工作的连续性。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灵魂。随着军队财务管理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军队后勤财务保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去化解矛盾、推进改革,为做好财务保障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针对军队财务保障体制、机制、内容要求等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与保障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法规制度,及时填补制度空白,是确保军队财经秩序,落实依法理财要求,提高财务保障实效的重中之重。

3.统筹兼顾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后勤财务部门作为军队党委理财的职能机构,掌管的经费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数量巨大、标准严格、管理要求高。法规制度建设必须要充分体现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通过制度建设牵引军队理财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制度设计与安排,统筹好军队的经费与资产、项目经费与标准经费、部门财力与党委财力,聚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把有限财力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4.突出重点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是针对军队财务工作实施的管理活动,加强财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涉及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各个方面、环节和要素。依法实施的财务保障必须聚集保障军队能打胜仗要求,服从和服务军队现代化后勤建设大局的需要。财务法规体系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还应突出不同层次管理的侧重点。

5.注重实效原则。

可能、可行、可操作,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以增强法规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从军队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设计既要考虑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也必须充分兼顾创新方法、规范手段,使规章制度中既体现原则目标的宏观要求,也能适应军队财务保障方法、程序的具体要求,增强制度的实用性、有用性、效果性。

二、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1.体系完整。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法规体系建设基本目标是,纵向上层次分明,财务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完善,横向上内容结构完整,管理体制机制、经费、资产、资金、预算决算、会计、职业道德、人员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应用制度齐全。随着国家财政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法》《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军事拨款法》等财务法律将更新充实与完善,从宏观上引领军队财务科学规范发展。在微观管理上,应结合军队实际,研究制定《军队预算管理条例》《军队资产管理条例》和《军队资金管理条例》等,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体制、基本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原则要求。

2.特色明显。

军队财务管理与行政企事业财务管理相比,有保障对象的特殊性、经费使用的专用性、事业成果的非可比性等特征。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经费供应数量大、管理标准制度复杂、保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军队财务保障特有属性的内在要求,既要具备法规制度的一般共性,更要体现军队财务管理的特有属性,把军队财务保障的目标原则、体制机制等用制度的形式转化成军队花钱办事的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还应体现出职责明晰、程序严格、手续严密、监督及时、保障高效、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3.科学实用。

紧贴实战化训练、紧贴后勤保障、紧贴军队实际,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通过制度建设与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优化财务保障运行机制、创新财务保障方法手段、提高财务保障实效。制度建设不是为了故意设门槛、增加程序、繁琐手续,而是为了规范花钱办事的过程、严密财务结算手续、监督经费资产资金的规范使用、提高军事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通过发挥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规范、保障、监督作用,强化财务服务保障的功能,突出军队财务保障的作用。

4.促进保障。

法规制度建设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健全法规制度是为了用制度规范权力,用制度管钱、管物、管事、管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逐步实现从制度管理向自我约束管理过度。通过持续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把有限财力向全面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聚焦、向进一步提升军队战斗力聚集,实现依法管财、科学理财、勤俭用财,把财力保障转化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保障军队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

三、严格依法理财,切实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实践对策

1.认清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代战争打的是装备,比的是后勤保障,拼的是财力支撑。军队财务管理是后勤保障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依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就是要用政治意识重视各项经费,用打仗意识对待各项经费,用大局意识筹划各项经费,用党性意识管控各项经费。如果把武器装备看成推动军队转型建设的“发动机”,经费保障就是“发动机”的“油料”。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军队转型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但与现代化信息化后勤建设需求相比,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各级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经费管理使命重大,责任重要,唯有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高效益才是根本出路,最大限度发挥好财务管理在推动后勤转型建设中服务保障的职能作用。

2.健全法规制度,为军队财务科学规范、精细管理提供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厉行节约,严格财经纪律,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财务实践中,应注重在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要抓好现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多年来,军委总部和空军为加强军队财经管理,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各种经济违纪问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法规制度的真正落实,要把能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作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强不强,政令军令是否畅通的问题来对待,做到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照着去做;凡是明文禁止的,就决不能违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财经管理制度,重点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经费审批权限,严格经费开支范围与标准,严密经费开支使用程序和监管,大力推进阳光财务工程,促进各项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3.学法懂法用法,大力营造依法理财、管财、用财的良好氛围。

许多事实说明,一些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是财经违规违纪的根本原因。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抓好政策制度规定、党纪条规和财经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廉洁自律、依法办事;抓好保持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抓制度落实过程中,党委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自觉把行使财经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不搞特殊性。机关部门要为军队树立榜样,坚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正确行使部门职能赋予的财权。财务部门作为党委理财职能部门,要勇于行使监督权,正确处理确保供应与监督控制的关系,自觉把监督寓于服务保障之中。

4.健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财务管理法规制度的正能量。

大力倡导和践行“不能为的监管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罚机制”。首先,党委要加大对军队各项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管力度。定期听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经费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了解财经管理形势,审大经费和资产使用情况,跟踪检查经费使用效益。其次,各级业务部门要合理用财,自觉按照规章制度花钱办事,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由制度管控主动向自我约束转变,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军队战备训练的刀刃上。再次,财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要结合单位各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突出监督的重点,加大对重点时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重点经费项目等监督检查力度,保持军队各项经费预算科学、计划合理、使用正确、效益明显。

5.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发挥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职能作用。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是关键力量。就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法规制度而言,各级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集宣传、执法、监督于一体。要充分认清军队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清依法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更要提高执法素质。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履行财务保障、监督职能当使命,对于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唱黑脸、敢于当包公,大是大非讲原则,真正做到能理财、会理财、善理财,为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提供合法、合理、高效的财力保障。

6.加强监督指导,正确引导所属部队能管财、会用财、善理财。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五

一、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系统各单位在构建惩防体系中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深化反腐倡廉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为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提供了良好环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构建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布局不全面。从制度的分布看,决策、执行的制度多,监督检查制度少,对执行制度的纪律性要求和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少。部分单位存在重要制度的缺失,如“三重一大”管理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供热关停栓流程审批制度等。还有部分单位以执行集团公司制度为由,不结合实际出台本单位相关制度,造成制度体系不完善。

(二)制度质量有待提高。有的单位为了制度而制定制度,制度内容空泛,有的只是提出原则性要求,基本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制度脱离实际,不具有操作性;还有的单位制度执行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制度执行起来存在随意性,例如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库存物资管理等。

(三)制度的清理和修订不够及时。有的单位制度长期未作更新修订,制度老化弱化,跟不上形势和企业发展步伐;有的单位新旧制度边界不清;甚至有的单位从成立以来就没有正式废止过不适用制度;还有的单位机构已经调整、人员已经退休,但有关制度执行和监督主体仍没有调整等。

(四)制度的不规范。有的单位制度不以正式文件下发,企业制度变成了部门规定;有的单位结合企业管理认证工作,名誉上将制度上升为管理标准,通过科技部网上成批和管理,实际上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造成制度的约束力和适用性大打折扣。

(五)制度宣贯和执行不到位。个别单位在一天之内集中下发几十项规章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制定与制度的宣传教育脱节,使得很多制度除制定人外,大部分职工对制度规定并不清楚,更谈不上认可和执行;同时缺少有效的宣贯,一定程度上造成某些制度无人监督,无人过问的情况,制度形同虚设现象比较严重。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反腐败方针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的特点,我国就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依靠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可见,依靠制度反腐败,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多年来,公司系统各单位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结合“创建星级发电企业”、“三标一体化”管理工作等,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册。今年,公司又结合外部市场变化,全面展开制度的修、改、废等工作,努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谨,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发挥了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企业惩防体系的根本任务。党中央颁布的《实施纲要》,明确了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在惩防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能重此轻彼。实践证明,在构建惩防体系中,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监督的制度化水平,用教育和监督推进制度的落实,使人们理解制度、自觉执行制度,才能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防治腐败。

三、加强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的考核。针对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公司制定并印发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指导目录》,要求各单位认真查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参照指导目录,结合实际,抓紧完善惩防体系制度建设。通过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制度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转变作风等方面制度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制度的治本功效,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氛围。

(二)不断提高制度的质量。要从工作需要和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精简、管用,同时,制度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思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判性和超前意识。要设立制度审核委员会,建立健全制度制订程序,规定制度的起草、讨论、审核和会签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要交职工大会(职代会)讨论通过,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制度的制定者要负责文件的归类、收集和整理,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及时梳理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空白点和盲点,拟定制度建设工作规划,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三)做好制度的学习和宣贯。宣传教育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应把法规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广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逐步使制度演化成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的一种内在的行为准则。

(四)大力抓好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度建设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时刻起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通过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职工民主评议以及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效能监察等有效手段,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追究,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六

滨州公司2011年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滨州公司在山东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山东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分公司制度建设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分公司发展的全局。滨州公司为了把制度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公司成立之初即召开了专门的制度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力求在制度建设方面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公司,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现将制度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高度重视、强化管理。 为确保制度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滨州公司成立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任组长,切实加强领导,落实领导和工作责任,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切实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注重激励性制度和实体性制度,又要注重程序性制度,更要注重制度的落实。

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公司成立之初召开的制度建设专题会议,把公司员工打造成了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思想稳定、安心本职、尽心尽职、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随着制度评审会的逐步进行,滨州公司陆续通过了《印章管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规定》、《合同管理规定》、《会议管理规定》、《纠纷管理规定》、《证照管理规定》、《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统一采购管理规定》、《费用报销管理规定》、《加油站

资金管理规定》、《差旅费管理规定》、《发票管理规定》、《安全风险管理规定》、《加油站取暖设备管理规定》等等涉及公司各部室及加油站的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从工作到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三、积极学习各项制度

公司各项制度评审通过后,公司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对公司层面的制度进行学习,公司各部室组织本部室员工对部室层面的制度学习,在公司掀起了一股制度学习热潮。

四、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在会议通过各项规定后,公司领导把制度的落实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从自身做起,模范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以身作则,在全公司范围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1、严格落实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在落实制度上首先坚持在“严”字上下功夫,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结合“干部学习、履行职责、遵规守纪、管理规范”的量化结果,讲评做到严肃认真,不迁就照顾。克服“怕伤感情,怕惹麻烦,等靠上级”的思想。其次是坚持在“细”字上下功夫。严抓细管,注重在细小环节上比高低,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把落实制度的质量作为一个硬指示来完成。第三,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公司员工工作片面,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2、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思想素质。首先公司领导积极引导大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公司员工端正思想态度,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公司员工站在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公司员工责任感,事业心。

在2011年的制度建设工作中,滨州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制度落实,坚持从员工最关心、与公司利益最相关的问题入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了严密可行的制度体系。2011年,滨州公司在制度建设工作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山东公司的要求和兄弟公司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滨州公司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争取更大的进步。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七

关键词:制度建设 思想建设

关于制度建设,小平同志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制度建设所能够发挥的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使其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辨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制度建设重要就认为思想建设次要。这种非此既彼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思想建设。从与制度相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思想建设的不可替代性。

第一,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需要出台一系列有关的制度。但衡量制度建设的成效,不仅在于制度量的增加,更要看制度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因此,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保证制度的质量。通俗地讲,就是要制定出好的管用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才能够制定出来。也只有制定出好的制度才能使坏人无法干坏事,使好人能充分的办好事。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将发展片面强调为经济的发展,以这样的发展观为指导来制定干部政绩的考核标准,就难以避免只重完成经济指标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的后果发生。当然,这也与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关。

第二,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建设赢得宝贵时间。新问题和新制度的互动过程始终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当今世界、当今中国都在快速的变化发展,新问题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不断涌现。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然而,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的出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般而言,愈重大的制度,制定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比如,《党内监督条例》这样一部党内重大法规性文件,从1990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制定到2004年《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就经历了十四年的时间。因此,在新问题提出新制度的需求之后一直到新制度的出台之前,就必然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在这样一个空挡里,我们绝不可能坐等制度的出台再来解决问题。否则,问题会愈演愈烈,甚至会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相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既与制度的供给不足有关,同时也与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存在的思想建设薄弱密切相关。轻视思想建设,既有害于个人,又有害于组织,更有害于人民。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我们只有始终不放松思想建设,才能够为新制度的制定赢得宝贵的时间。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八

[关键词]建设银行;会计;内部控制

会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会计工作全过程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

1 建设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第一,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金融业务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对银行加强会计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银行不能及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台规范细致的相关业务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流程。建设银行的营业网点多,业务类型庞杂,风险点多,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情况,影响了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第二,执行会计制度缺乏严格性。各级建设银行都订有一整套完备的会计管理制度,然而,有些单位却不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不严格执行会计核算质量考核奖罚制度,不严格执行会计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制度,不严格执行会计检查制度,不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行文件精神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致使会计工作随意性很大,出现的差错较多。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不懂或不全懂各项会计制度,虽然各级行领导已越来越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然而,由于会计岗位时间的局限性及人员紧张等原因,大部分行很少系统地组织所有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制度的贯彻及各项操作规程不能具体落实到每个经办人员身上;制度上的上传下达工作做得不够,上级有些新制度、新规定出台,不能及时传达到会计出纳人员身上,也致使制定与遵守制度的脱钩。

第三,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审核工作薄弱。①在账户管理方面:未严格按

第三,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要检查业务核算的合法性,既要查处理业务的过程,又要查业务时点的结果。发挥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在会计内控中的监督作用,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要从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转变。要建立完整的监督组织体系,实行联查制度和追踪检查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会计内控考评机制,对会计内控的设置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应放在有效性和全面性上,对风险隐患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

第四,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建设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要建立一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风过得硬的队伍,加强会计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国家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自觉而又严格遵守各项会计制度,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财会观念。同时,要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全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加强对新员工的业务培训,做到上岗人员业务素质必须达到规定要求,要加强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培训,使一线员工能熟练掌握有关新业务的操作,熟悉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要点,自觉地按章操作。要提高微机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地举办微机应用技术学习班,经常开展技术比武活动,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九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制度创新;民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1-0026-02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认为,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需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保障:一是制度化建设;二是民主意识的培育。

一、制度化建设:党内民主的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国家形式存在的,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这一层面上的民主是制度建设和发展问题,没有制度层面的民主,就谈不上作风和方法层面的民主。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表现为日益深化和扩展的政治制度化过程。那么,制度是什么?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1]12;并且进一步指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12,即制度所追求的价值在现实中的实现过程及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过程。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主要表现为以党内民主制度化引导人民民主制度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如果不首先使党内民主制度化,使每一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体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因此,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因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作风和传统,它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制度,一种以体系化的法律和制度性的规范作为支撑的国家制度。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决定的,是实现人民的民利的必然要求。党内民主是党内的一种根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党的建设走制度化路子的时代需要,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理念在党内生活中的实际体现。

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是一个体系化的渐进过程。从内容上看,当前党内民主制度化的重点是真正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如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从形式上看,它包括党内民主相关制度的制定、实施、保障、创新等配套工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主的制度化,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民主制度规范体系不断适应民主主体参与的需要,并逐步使这种参与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制度创新是党内民主制度化的灵魂,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起着轴心和推动剂的作用,必须予以大力促进。

二、民主意识培育: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

党内民主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制度功能的落实,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党内民主意识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大众民主意识的培育,并把党内民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党员具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修养,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各项民主制度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只有党内的民主制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人民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才会有强劲的动力。

党内民主意识,是指“在一定党内民主生活中,党员对自身民利、义务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情感、民主心理的自觉表达、平等参与党内事务的意愿”[2]。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形成党内民主制度的内在动因。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由党员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纪律意识等构成。长期以来,“我们更多是从领导层面来强调党内民主,而不是从党内政治生活的整体要求谈民主”[3]63。这种现象常常导致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习惯上把履行党员的义务当作一个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的试金石,使有关党员义务的法律性规定逐渐变成一种政治性的规定,许多时候,人们不是从来解释党员承担义务的必要性,而是从对党的态度来强调承担义务的必要性。随着党员义务规定的法律性虚化,党员权利规定的法律性也随之虚化。在这种虚化中,党员的意识自然要逐渐淡漠,党内关系也因此简单地演变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3]129。党员主体意识的淡漠,必然导致政�

党员民主意识的培育,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党员的平等意识。民主意味着平等。党内平等,主要是指全体党员在人格上、政治上一律平等;所承担的义务及享受的权利一律平等;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在参加党的领导和管理党的事务的权利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他人或组织之上的权力,那种等级观念、封建家长制、个人专断、阿谀奉承、盲目服从等,都是与党内民主意识相违背的。提高平等意识,就要提高党员按多数人意志办事的意识。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来处理”[4],任何个人无权擅自决定党内重大问题,无权改变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按多数人意志办事的意识,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来说,就是要培养重大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反对个人说了算或决而不行的意识;对广大党员来说,就是要反对那种不顾党的原则和决议,只知盲目按照某一个人的意志和指挥办事,把服从组织变成服从某一领导者个人的意识。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推行民主教育。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提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党员的民主教育。当前,建议一方面组织力量编写党内民主建设教程,以克服目前党内民主教育杂乱零散的状况;另一方面,把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列入各级党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着力培育领导干部和年轻一代的民主素养。各级党校可按现行的培训分工,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落实。各高校应把民主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内容、重点,用正面教育占领高校阵地。切实使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进入党校和高等院校课堂,进入高校教材,进入党员和高校学生的思想。总之,党内民主建设要以党员的民主意识培育为先导,以此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起点。这也构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另一条重要经验。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肖立辉。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十

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茶园冲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

实 施 方 案

【篇1: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场(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村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奋力实现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现就加强我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在科学决策、高效运转、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一套职责明确、民主集中、运转协调、务实管用的内部制度,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为实现茶园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要求

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充分显现:一是建立健全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把各项工作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运行有序、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工作健康顺畅地运行;三是全力建设功能强化、总揽全局的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基本原则

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遵循党规原则。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务实管用原则。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规范、便于操作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使制度建设“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三是改革创新原则。在全面梳理完善、择优继承的基础上,按新的工作内涵,体现实践要求,和时俱进,大胆创新,使制度建设更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四、主要任务

1、以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加强学习制度建设。要始终突出理论武装,围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学习制度。健全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业务学习、理论学习考核奖惩等制度,运用好专题讲座、报告会、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要坚持述学、评学、考学相结合,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锻炼、提升业务素质、实现道德升华的过程,进一步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2、以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为重点,加强通用能力席位标准建设。要坚持依法设岗,依法确责,以责 坚持依法履责,依法办事,将能力席位标准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履职问责、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紧密挂钩,建立和完善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和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岗位职责管理,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领导机构工作职责、领导成员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度,建立职责明晰、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体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

3、以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为重点,加强议事决策制度建设。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领导班子务虚研究制度,加强宏观战略研究,不断增强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建立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全程纪实制度,严格落实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在集体决策时,实行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正职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征求公众意见、风险评估等制度,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4、以提高领导班子执行力为重点,加强工作运行制度建设。我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围绕党支部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制定本村的年度工作

目标。在推动工作落实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坚持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对落实执行决策不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及时纠偏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立健全领导活动管理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集中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5、以提高领导班子服务群众能力为重点,加强联系群众制度建设。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联系点、民主评议、村情民意反映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调解机制,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电话、网络、信箱等群众诉求表达平台的作用,加强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要建立工作日志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外出报告和请销假制度。深入持久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建立健全治庸问责长效机制。

6、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我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离任审计、履职问责办法、资金管理和项目审批等制度,努力形成立体覆盖的前期预防和动态监督机制。坚持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7、以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为重点,加强推动和促进制度落实的制度建设。围绕推动制度落实,出台加强制度贯彻落实的意见。建立和完善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制度落实的责任主体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加大对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严格实行问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形成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安排和方法步骤

(一)全面梳理(9月13日至9月28日)。对我村领导班子现行的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按分工负责、议事决策、作风建设、民主监督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分类汇总。同时,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要求,结合当前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和自身建设的实际,分析和研究现行的内部制度是否完善,是否符合工作实际,是否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并重点查找现行制度中还缺少哪些必要的制度,哪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哪些制度需要及时

废止,切实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使制度建设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修订完善(10月5日至10月27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配套充实和调整优化制度草案。要集思广益,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或者书面、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程序的规范性。要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制度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力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领导班子工作运行制度。

(三)运行落实(10月27日以后)。组织班子成员对各项制度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并逐一明确相关工作的组织落实和监督运行责任,重点做好制度检查和执行落实情况,把班子制度建设情况列入班子考核,使思想政治建设成为有形任务和硬性指标。同时,对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做法进行及时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提高,实现制度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工作成果和发展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内部制度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成立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等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挂帅抓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带头执行各项制度。具体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确保制度建设的措施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勇于创新。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领导班子运行的公开透明、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等重点环节,找准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质量的具体办法,认真研究强化班子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努力推进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创新。

(三)总结推广,注重实效。在工作中要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制度,从丰富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汲取经验,把创造性的经验再用于指导实践,使领导班子制度建设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适时召开制度建设交流推进会,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推进我村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篇2:“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

万发实业公司

“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黄石市自来水公司“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水文2015-6号]精神,确保“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二、工作目标 对现有《制度汇编》进行全面清理,并通过新建、修订、废止部分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效力,将制度建设执行年的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逐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管理水平。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的领导,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实效,万发公司决定成立“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领导小组,对制度建设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辜国安 1

副组长:占利亚、严小玲

成 员:夏晓燕、张 颖、冯 康、陈继水、王 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推动、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夏晓燕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四、实施步骤和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月1日—2月10日)

通过召开动员会,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制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基层部门应围绕活动实施方案层层动员、广泛宣传,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第二阶段:制度清理(2月11日—3月10日)全面清理公司现有的各种制度。各基层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情况及管理职责,对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按照规范性、针对性、合法性、实效性及可操作性的要求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后按照“保留的制度”、“废止的制度”、“修订的制度”及“新建的制度”四个方面重新登记,形成书面文字目录。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汇编(3月11日—8月31日)各项制度的拟稿、修订要在进一步清理职能职责的基础上,以国家、省市的政策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各项业务的实际工作内容,对已经过时的制度要进行废止;对不规范、不具操作性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缺失的制度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在建章立制工作中,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2

针对性、可操作性,使制度管用、能用、好用,确保制度方便执行、监督、检查、问责。将修订、完善后的制度根据科学、规范、严密、实效的原则进行归类、汇总,形成《万发实业公司制度汇编》,并保存电子档案,以便自来水公司制度体系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阶段:执行检查(2月份—12月份)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主要是在制度的维护、监督、贯彻、落实上求实效。一是加强对制度的学习,制度施行后各班组要及时组织职工开展专题学习,使职工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意义、作用和内容,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意识,形成按制度办事的理念,真正把制度作为行为规范;二是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要防止临时思想和松懈意识,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三是建立问责机制,严查违反制度行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开展“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责任制,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活动。

2、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有计划、按步骤进行。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各项工作不走过场、不图形式,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落实制度,当好表率做好样子,以实际行动推进活动开展。各部门要理顺 3

工作关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3、加强宣传引导。各部门要积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对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大力进行宣传,推动“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引向深入。

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五日 4

【篇3:公司制度建设实施方案(2011-04-08)】

公司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推动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公司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在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管理效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遵循原则

1、坚持简洁有效,便于执行的原则;

2、坚持动态持续改进,流程明确和制度落实相结合的原则。

二、基本要求

1、根据部门职责分工进行制度编制或修订完善,实行归口管理,分管领导和综合办公室共同把关,要求编制制度内容和其他制度内容不冲突,不重叠,体现公司制度管理的统一性。

制度定稿的流程:责任部门拟稿(格式参考附件)→征求意见(制度内容涉及的主要部门/执行人)→综合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格式、基本内容完整性审核反馈)→拟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履行公司程序下发。

2、制度文件应包含以下五个基本内容: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部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监督和考核。

三、计划安排和工作步骤 1、职责分工

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综合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对制度编写的内容规范、落实情况检查等工作;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

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

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宣贯及培训、负责所编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

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主要编制修改的制度及流程有:

(1)部门主要职责分工、部门员工岗位说明书、部门内部工作

流程、部门内部员工管理规范。

(2)和本部门有关的和其他部门对接工作的流程及建议。

综合办公室是制度的最终审定下发部门,负责制度下发的行文格式、文字校对和最终的审稿、下发工作;负责制度下发流程的严格执行工作;负责制度的分类管理工作。2、完善落实分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公司制度流程建设阶段(3月-4月份完成)

(1)结合综合办公室的安排,将各部门现有制度进行整理报送综合办公室进行统一审核。所有报送的制度经公司统一专题会议定稿签发。

(2)制度流程建设时间安排

①2013年3月20日前,各部门制定并提交制度建设计划,计划经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计划要求制度建设要将本部门主要工作职能100%覆盖,不得有功能缺失,同时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后附计划进行倒排表。每周最少不得少于一个制度及流程建设。

②每周一下午周例会最后是制度讨论时间,每周例会最少审定两个制度。

遇特殊事件时,调整时间或顺延至次日,届时会由综合办公室及时通知。

参加会议人员考勤执行原会议制度。

第二阶段:公司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梳理优化工作(4-5月份)

(1)制度流程建设和梳理优化同时进行,4月份各部门根据通过审批的职责分工及定岗定位,理出自己部门负责业务的主要流程和流程接口,分管领导做好把关工作。

以安全管理、运营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财务(报销)管理、档案管理、办公耗材及费用管理为主线,各职能部门明确主要工作涉及的流程和流程接口,4月分开始,各部门每周最少完成一个流程梳理或制度优化,并通经签批流程下发致业务涉及部门。

(2)5月底内综合办公室完成对所有主要流程汇总和汇编,并完成员工手册的调整印刷。

第三阶段:更新后的制度宣贯和培训(3—12月份)

制度流程的修订和培训同步进行,执行下发一个培训一个,循环培训,一个制度最少培训两次,每次培训后由综合办公室时行考核。

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度培训的人员考勤记录、场地、设备的落实,并负责培训管理制度的拟定和执行。

第四阶段:结合流程制度再完善阶段(6-8月底前完成)

1、各部门结合公司主流程的确定,逐步调整明确相关制度要求,实现制度保障流程顺畅流转。根据调整的范围和重要性,对商场运营有较大影响的,先予调整;对能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要尽快调整;剩余情况,要结合公司要求和部门实际,适时调整。2、部门内部流程要明确,形成统一材料保存,同时在综合办公室备份,作为新到岗人员内部培训和后续流程优化的基础资料。

第四阶段:阶段性评价(季度性开展)

1、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制度下发后,制度编制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各相关部门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反馈表(见附件二),书面反馈意见由制度编制部门负责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反馈意见汇总表复印件报综合办公室,作为考核依据备查。2、综合办公室组织公司各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季度性评价。对制度责任部门的制度培训、修订、检查落实的主动性、及时性、制

度的数量(正在执行制度全面性)、质量(执行制度内容的规范、完整程度)、执行效果(参加人数、制度培训后统一征求参加人员意见、组织重要制度测试)进行评价。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汇总,并提出奖惩建议。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

新下发制度编写要求

一、正文要求

1、目的(说明拟制该文件的目的)。

2、部门职责分工(简述该项工作的责任部门/人及配合部门/岗位主要职责和涉及工作的分工)。

3、工作内容及要求(对标准要求加以明确,对工作流程加以规范)。4、工作流程(按工作完成所履行的程序描写活动的流程,要求责任清晰,手续简洁,权利制衡,做好工作同时将公司各项风险降至最低)。

5、监督和考核(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对具体工作执行人的监督考核;二是对负责具体流程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负责人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

明确谁来监督考核,考核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突出可操作性,对于考核依据的描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6、附表

制度中涉及到哪些表格,应根据表格的通用性制作附件,统一格式便于参照规范执行。7、其他

在制度最后一项注明制度的类型。分新发、修改、合并三种类型,其中“修改”要注明是第几次修改,“合并”是哪几个制度合并,“新发”无需说明。

二、编写注意事项

1、措辞准确,不使用可能引起误会的词语,尽可能使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如时间等。

2、注意文件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可让制度内容流于形式。3、制度文件条款号以四层为限,如“一、1、1.1、1.1.1”依次展开向后排序。若有更具体内容需区分,以加章节或在“一、”后加(一)实现。

4、字体:文件正文、阿拉伯数字用宋体(4号字);文件名称用黑体(2号字);段落间设置,行距固定值25磅。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十一

制定中国民法典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我这里提出三个要点:

(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实际是多方面的,当然首先是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然后是民族的传统和法律的传统。需要指出的是,国民素质和法官队伍素质,这两点特别重要。如果我们的法律是“松散式”的,是“邦联式”的,缺乏体系性和逻辑性,则人民难以了解和掌握法律,法官难以操作和判决案件,怎么能够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和统一性?中国的实际当中,还应注意我们的法学教学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实际,教学和理论研究所采用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还应注意到我们的司法实务中法官和律师是按照大陆法系特别是德国法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进行思维和推理。还应注意到我们的立法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所采用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是德国式的。

(二)以德国式五编制和民法通则为编纂的基础。以德国式的编制结构和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及我国现行民法通则,作为编纂中国民法典的基础。德国式的这套概念为民法通则所采纳,民法通则的编制结构也基本上是德国式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民法通则所规定的以人格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和亲属权所构成的民事权利体系,也完全是德国式的。我们编纂民法典应当以民法通则为基础,以德国式的概念体系和权利

(三)适应本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新发展,借鉴20世纪最新的立法经验。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交通、通讯事业的进步,促成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并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民法典要有正确的对策和措施,要求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对此,我们当然要重视和参考20世纪新的民法典,如新荷兰民法典、新俄罗斯民法典、新蒙古民法典以及其他新民法典的经验。

七、关于中国民法典结构体例的建议

上述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这个指导思想,我把它叫做“现实主义”。其他学者也曾提到这一点。当前民法学界讨论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思路大概有三条:一条是“理想主义”,有的教授已明白表示,主张制定一部理想主义的民法典草案。另外一个思路,似可称为“浪漫主义”。其表现是有的教授所主张的“松散式、邦联式”的民法典,其要点是不赞成严格的逻辑性和体系性,认为如像物权、债权这样的基本概念都应当抛弃。“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极端的思路,当然都不是毫无道理。但是,从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根基的角度看问题,制定中国民法典一定要坚持现实主义的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中国民法典,我提出这样几个要点:

(一)坚持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

制定民法典首先要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立法体例。各国制定民法典,有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两种体例。所谓民商分立,指在民法典之外,再制定一部商法典。19世纪进行民法典编纂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均有民法典和商法典,其中商法典为民法的特别法。所谓民商合一,是20世纪进行民法典编纂的国家所采取的立法体例。如瑞士、泰国、意大利、俄罗斯、匈牙利、荷兰等。民商合一的主要论据是:其一,近代商法典的前身是中世纪欧洲商人团体的习惯法,即商人法。但现在所谓商人这个特殊的阶层已不存在,甚至特殊的商事行为也失去其特殊性。例如票据制度、保险制度等过去仅商人利用的制度,现今已普及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全社会的人所利用。其二,即使在民商分立的国家,也难以确立划分民事行为与商事行为的界限,有的国家只是以民事法庭和商事法庭的管辖来划分,有很大的任意性,因民法典与商法典的并存导致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和混乱。我国清末进行法制改革,本采民商分立,分别起草民法典和商法典。至国民政府制定民法典,改采民商合一。新中国建立后,迄今仍坚持民商合一。现行民法通则,以及新颁布的合同法均为典型的民商合一的立法。海商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等,均属民事特别法。民商合一的实质是将民事生活和整个市场所适用的共同规则和共同制度集中规定于民法典,而将适用于局部市场或个别市场的规则,规定于各民事特别法。民商合一并非轻视商法,它所反映的正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与商法的融合,即学者所谓“民法的商化”。因此,制定民法典应继续坚持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

(二)制定民法典应当采取德国式五编制结构

各国民法典的结构,分为两种结构模式。一是法国式,即法国民法典所采结构,分为三编:第一编人,包括婚姻家庭法;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包括财产分类、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包括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担保物权和时效制度。二是德国式,即德国民法典所采结构,分为五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债权、第三编物权、第四编亲属、第五编继承。学者通说,认为德国式五编制优于法国式三编制。20世纪制定民法典的国家大多采五编制或者以五编制为基础稍作变化。如前所述,德国式五编制的特点在于着重法律规则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法律有严谨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便于法官正确适用,易于保障法制统一和裁判的公正,也便于人民学习和掌握法律。民法典作为社会的法制基础,保障民主、人权的基石,人民和企业的行为准则,人民学习法律的教科书,其逻辑性和体系性很重要。因此,制定民法典以采德国式五编制结构为宜。

(三)以民法通则和现行民事单行法为基础设计民法典结构

建议民法典设七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债权总则;第四编合同;第五编侵权行为;第六编亲属;第七编继承。

以民法通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和第九章的规定为基础,设计民法典的总则编。将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关于人格权的规定纳入总则编自然人一章。理由在于:其一,所谓人格权,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人格权,就不是民事主体。其二,人格以及人格权与自然人本身不可分离。请注意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民法理论中将人格权表述为“与人身不可分离的非财产权”,其中所说的“不可分离”是有合理性的。基于这样的考虑,人格权摆在自然人一章较为妥当。

以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的规定和现行担保法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为基础,设计民法典的物权编。关于担保物权,各国民法典有规定在物权编的,也有规定在债权编的,也有单独设编的,考虑到担保物权的权利性质及其成立的法定性,应与用益物权一并规定在物权编。对“物权”概念应维持狭义的理解,严格按照我们的教科书上以及现实当中所接受的物权概念。所谓物权,指对有体物的支配权。如果像法国法那样采广义的概念,将导致把一切权利都包含在所有权概念之内。不仅有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还会有债权的所有权,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仅一个所有权概念,将囊括尽一切民事权利。极而言之,所谓人格权也可以说成是对人格的所有权。这违背法律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因此,既不赞成改采广义物权概念,也不赞成取消物权概念和物权编,另设财产权编,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主张。

以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二节债权和第六章民事责任的规定为基础,参考九十年代的几部新民法典的经验,设计民法典的债权总则、合同和侵权行为三编。鉴于20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产生各种新的合同关系、新的危险和新的侵权行为,导致债法内容的极大膨胀,因此将债权分为三编,并以债权总则编统率合同编和侵权行为编。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制度仍在债权总则。这个设计在兼顾有的教授所主张的侵权行为作为独立一编的合理性的同时,强调保留债权总则。侵权行为与合同,区别在于:侵权行为之债属于法定债,而合同之债属于意定债;侵权行为法属于救济法,而合同法属于交易法。但侵权行为之债与合同之债,权利性质相同,均属于请求权,其履行、移转、变更、消灭以及多数当事人债权债务、连带债权债务等适用相同的规则,因此保留债权总则有其理由。债权总则,绝不仅是合同的总则,而是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的总则。且对于亲属关系上以财产给付为标的的请求权,也有适用余地。如果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必将彻底摧毁民法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就连权利名称也将成为问题,有的教授已经指出,总不能叫“侵权行为权”和“合同权”吧!因此,中国民法典不能没有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

以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第一百零三条、一百零四条、一百零五条的规定和现行婚姻法、收养法的规定为基础,设计民法典的亲属编,并将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节规定的监护制度作为亲属编的一章。我们注意到,婚姻家庭法学界的学者正在起草婚姻家庭法草案。制定民法典的时候,当然要作为一编规定在民法典上,至于其名称是叫亲属编还是婚姻家庭编,没有太大的关系。

以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和现行继承法的规定为基础,设计民法典的继承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私有财产的增加,继承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学者指出,继承权不是现实的权利,不能够和人格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亲属权并立。因此,建议取消继承权概念和继承编,将关于法定继承顺序和范围的规则安排在亲属法,将遗产分割、移转的规则安排在债权法。基于法律逻辑性和体系性及便于法官裁判案件的考虑,制定民法典应当维持继承权概念和继承编。

知识产权为重要的民事权利,现行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作了规定。但考虑到现行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产权法体系,因此建议民法典不设知识产权编,而以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作为民法典外的民事特别法。有不少学者认为,知识产权非常重要,一定要在民法典上专设一编。按照这样的思路,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把关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的规则全部纳入民法典设知识产权编,原封不动地把三部法律搬进来,等于是法律规则位置的移动,实质意义不大。另一方案是从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当中抽象出若干条重要的原则和共同的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上,同时保留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正如有的学者已经指出的,抽象出那几条规定在民法典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法官裁判知识产权案件不能仅靠那几条,还得适用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上的具体规则。与其如此,不如保留知识产权法作为民事特别法继续存在于民法典之外。还有一个理由,知识产权法往往涉及到国际间的纷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地修改、变动,继续作为民法典之外的单行法存在,改动和修改起来要方便得多。余下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法所不能包容的发明、发现这两项权利怎么办?我的意见是,在民法典的总则编专设一节规定民事权利,对原来民法通则第五章所规定的包括发明权、发现权的民事权利体系,作列举性规定,既继承了民法通则的立法经验,也便于我们的人民和企业了解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民事权利。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篇十二

茶园冲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

工 作 总 结

为贯彻落实省市、场(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我村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我村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场(处)的和谐农场和景区建设飞跃发展的奋斗目标,现将我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制度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2012年,在场(处)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场(处)《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村“强责任、转作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全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营造了风清气正责任心强的良好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成立了以党支部 二是制定了《茶园冲村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步骤。三是对开展制度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从增强责任心、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机制和加大问责等方面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领导小组对我村各项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和登记,对原有的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当前工作的发展形势,从新制定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在各项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中,涉及到人事、财务、农业建设重大事项、民主集中制、党建人才等各方面,本着适用、可行的原则,共建立健全了38项制度。

(三)切实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场(处)党委指导下,领导小组对38项制度作了立卷归档,便于制度的废、改、立和落实查询。

二、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意见

(一)存在不足

通过近段时间的工作,在制度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个别负责人对开展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那是虚的东西,有应付的思想。二是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督查、检查、反馈的少。

(二)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要继续以彻落实场(处)《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村各项制度。坚持责任与作风并重,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大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

二是要坚持制度的落实,经常性、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一些不成熟的制度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茶园冲村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精选12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