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2024-03-11 22:04:56 1级文库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1级文库勤劳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一
从总务工作的资料和任务来看,校园的基本建设是第一位的工作,是总务工作管理其他资料的基础,是校园建设的百年大计。
一、基本建设用地的选取,长远的规划,校舍建设的方案,都要以教育方针,校园事业的长远规划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依据;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生活,有利于健康为原则。
二、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室)是校舍的主体建设,首先是教室,是广大师生教与学的场所。务必根据教与学和生理学的要求确定合理优化的教育面积,桌椅布置、采光通风、人员流通和卫生清扫等设施。实验室和图书馆也要到达这些要求。
三、食堂是广大师生的重要生活福利场所,是保证健康的基础条件,是校园教育和教学的保证条件。食堂的建设必须要做到坐着用餐,即使是简易的桌椅也能够,这对学生的健康很重要。厨房的设施应注意卫生条件,严格操作制度,尽量减少炊事员笨重的体力劳动。
四、运动场地和固定的运动设施是重要的基本建设,这不仅仅是体育课所必需的,而且是群众活动、锻炼身体不可少的,务必按照学生的比例和体育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校园的绿化、修饰是美育的基本建设,也是创造使人舒畅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务必根据教育得要求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二
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17-02
高校后勤工作的主旨是搞好服务。如何搞好服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是一个核心问题。高校经费支出中,后勤经费所占比重较大,如何用好、管好后勤经费,是需要认真思考和仔细研究的。
一、我国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存在的问题,既有属于观念和意识方面的,又有属于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管理方面的。总之,问题较多也很复杂,从财务、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1.后勤经费使用比较混乱。高校后勤经费大体有两大来源,一是学校拨付的事业经费用于后勤的一部分,学校指定后勤部门完成临时任务的拨款,学校根据整体规划,向国家申报为发展教育事业以及解决师生员工生活所必需的专项拨款等;二是后勤服务设施及后勤实体对外提供服务和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由于财务制度的混乱,在个别院校这两大资金来源并未执行收支两条线方针,而将学校拨付的款项转为其他收入或用途,造成国家资金的流失。
2.后勤成本高、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且缺乏竞争实体,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盈利是自己的,亏了是学校的。
3.后勤会计核算结果未能准确反映整个后勤运营状况。由于后勤系统内部管理经营项目的多样性,其内部不同实体或分支机构往往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各部门所用会计报表也不统一,这就导致后勤系统内部存在多种核算方式和多种会计报表,这些会计报表在年末核算时无法汇总,因此也难以完整地反映整个后勤系统年度财务运行的总体情况,无法为下年度预算提供准确的信息。
4.对后勤资金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审计。监督和审计是保证后勤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和程序,也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由于后勤是高校内部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观念上后勤与学校母体是“一家人”,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履行监督审计程序。另外,由于后勤与学校负责监督审计部门同属一个单位,出于人情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履行监督审计程序也只是走过场,由此也纵容了渎职、贪污及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5.后勤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整体学历学位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财会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由于高校属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业务不如商业企业复杂,传统上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在新进人员当中也不十分强调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结果导致后勤系统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专业出身,教育程度较低,造成后勤财会人员无论从专业化还是从职业道德及从业经验等方面都很低的局面。
6.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一种潮流。目前,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存在很多猫腻。
二、我国高校后勤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制度性改革
笔者认为,要解决好高校后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问题,制度建设应为重心。
第一,应健全和完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大力推进针对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长远角度看,高校后勤最终还是要推向市场的,因此,后勤部门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制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第二,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第三,建立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以及时发现后勤部门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并指导或责令其校正,以保证经费的有效利用,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对后勤的财务监督既要重视过程监控,又要注意年终核算审计监控。监督审计的内容要全面,包括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年度报表审计,学校财政拨款使用情况审计,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审计等。除学校财务处审计外,还应聘请国家专门机构和专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审计机构要对审计结果负责,形成双重监督审计制度。
第四,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网络会计,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第五,建立健全后勤服务价格和收费价格形成及管理制度,规范后勤部门的收费行为,避免或减少国家资金的浪费。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的收入主要是由向学校及校内各部门提供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和后勤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对于前者的价格形成及其管理,学校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加以约束和规范。学校应认真研究确定后勤部门的服务范围、项目、质量,确定价格形成机制和收费原则。对于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在市场价格基础上,适度降低确定。应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实行服务项目、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制,打破后勤一家垄断局面。对于学校拨付后勤的经费,应严格管理和监审。
第六,完善和强化后勤服务质量保障和监管制度。目前在我国,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一些属于“软性”的服务,较低质量的服务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对高校的非议;而对于一些“硬体”产品,其后果就更为严重了,比如,很多高校的建筑质量就存在严重隐患。当然,有很多工程是由学校或基建部门直接对外发标的。为了学校的长久发展和避免国家资金的浪费,应尽快建立、完善和强化后勤服务质量监管和保障制度。对于劣质服务和工程,不但要追究承包人的责任,更要追究发包方的责任。
第七,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人”去执行,没有“好人”,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因此,制度是重要的,但“人”更关键。由此,高校必须对后勤责任人的选拔和任用制度进行改革。要搞好后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还应注意财务责任人及财会人员的选择、培养问题。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切实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录用,应考虑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后勤财会业务较为复杂,应大力加强后勤财会队伍建设,使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永新。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之探讨[J].财经研究,2007,(10).
[2] 李先钮。高校后勤经费管理改革及其效益[J].医学教育,1991,(12).
[3] 邵淑华。高校后勤改革中经费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5,(2).
[4] 王连生。认真分析、总结高校后勤经费承包责任制的利弊,促后勤改革的顺利进行[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7,(4).
[5] 张衍辉。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的财务管理[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4).
[6] 许群。高校后勤改革过渡期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J].北京物价,2003,(11).
[7] 郝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浅析[J].财会月刊,2001,(14).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管理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规模与质量同步提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也要顺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服务对象需求多样化、服务市场竞争加剧,也使高职院校后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深化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与管理改革,使其符合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之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绩效,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和教育科研条件,这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管理体制不完善
后勤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督体制不完善。一些高职院校、主管的教育部门只是根据国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高职院校一些具体的教育管理政策则由高职院校自己来制定,后勤管理改革也成为高职院校独立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无力监督,目前又缺乏社会监督机制。学校内部的监督部门往往由于经验、专业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与后勤部门协调不力,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二是经营体制不完善。许多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门被后勤集团所代替,后勤集团所属的经营实体,是服务与经营一体化的机构,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将自己上移为管理部门,以管理来代替经营与服务,从而使后勤经营过程行政化,忽视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导致了职工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差,也偏离了后勤集团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目的。
(二)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缺乏最为突出的是学生食堂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食堂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及其运营由社会承办,虽然在招标方面高职院校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但却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指导,从而使学生食堂管理中,承包方为了赢利,往往降低成本,致使服务质量下降,严重脱离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如食堂的菜系混乱,南北风味结构不合理,服务态度差等; 由于社会出资修建的学生公寓多半向管理社会化方向发展,公寓的用电、用水等方面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保障,不能禁止违章用电和用水浪费的现象。
(三)后勤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后勤管理人才缺乏,后勤员工素质较差。第一,后勤管理人才缺乏。现有后勤管理干部对在现代企业体制运营下的后勤实体管理经验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方式仍然不能适应。第二,后勤员工素质较低。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人员的聘用多为企业编制或合同工形式充实管理队伍,这些人员大多来自于学校的工勤人员,对高职院校管理或后勤实体管理了解甚少。又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较低,服务思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导致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质量不高,社会化进程缓慢。
二、加强后勤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后勤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的后勤工作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生活、技术、经济及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内容。为此,学校后勤部门要努力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开拓创新,促进后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将后勤目标分解为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实施契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责任分解到人,打造高职院校后勤的管理特色。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制定后勤管理规范和规程,要求每个员工都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规范规程,从而让学校的基础运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要求后勤管理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控制好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业务运作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三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物资的购置、使用、管理计划。总之,要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合理设岗,实行分工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有效的监督体系是后勤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后勤的外部监控体系建设,形成学校的纪委、审计等部门的专业监督与师生员工的个体监督相结合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外部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强后勤内部的监控体系建设。后勤集团应设立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有关人员和学校师生代表组成,对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活动实行全面监督,定期提供反馈信息。此外,还应根据各部门行使的职能,分别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各部门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该部门进行监督并提供反馈信息。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四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
(一)独立自主性差
目前很多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独立自主性比较差,很多管理工作在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范畴之内,但是由于人员的松散滞后性,往往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进行了拖延导致工作进度滞后,工作人员自主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较差。
(二)管理目标过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导致高校后勤财务部门在管理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没有及时整改和创新,导致目前的管理目标过多过大,平时工作内容较为繁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常工作的滞后性与拖延性。
(三)管理方式过于复杂
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负责高校日常的师生餐饮、住宿、物业以及交通等方面的业务,涉及的行业是比较多的,涉及的目标也是比较广泛的,而住宿餐饮物业交通等方面从管理模式上来说是不尽相同的,且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高校日常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与餐饮住宿物业交通等方面是相联系并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的交叉。这样看来,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方式过于复杂且导致日常工作的效率较低。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来看高校后勤的日常业务,主要涉及师生的餐饮住宿业及交通等方面,这些设施和服务是为了方便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同时的同时存在一定的经营性性质。因此,高校后勤部门需要将后勤设施的保障性和经营性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服务,但由于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并不明确,使得整个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管理失误和问题,使得整个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并不能稳定下来。
(二)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后勤部门的所谓改革仅仅停留在形式,并没有深入到实际过程中。目前政府和学校自身都在长期的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人力物力和相应的资源,因此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高校所具有的校园优势资源,并且对于例如食堂住宿等的补贴形式,管理者早已习惯高校或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并没有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目前所存在的部分亏损现状表示早已习惯,并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危机意识。
(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都也用着传统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和现代企业制度相联系,因此造成信息的落后和管理制度的滞后,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一个比较完善且合适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入现代企业中的现代元素,例如成本控制绩效管理等专业化制度和内控手段,从而加强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我国高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没有吸收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后勤财务管理的相关模式,例如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财务管理观念的落后,多项制度并不合理等等,使得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延迟和滞后性。因此我们需要对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讨论,通过研究制定出更适合我国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应措施和对策,以此来完善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
(一)改变传统理念,树立高校新制度新观念
由于现有的观念过于传统,高校目前的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制度也延续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和当前的需求。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财务方面的问题,有效处理并不到位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原则来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要着手改变传统观念,树立高校的新制度新观念。首先对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活动支出和经费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其次要对学生所需要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财务上的保障,保证资金供应的充足性,还有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时代,保证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资金流通和合理预算,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运营机制,将后勤服务所提供的保障性和经济运营二者有机的结合,提高高效率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效率,也扩大了高校在全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力。
(二)建立健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是沿用了传统制度。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现代企业中对于企业的后勤财务管理,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高校日常活动的顺利举办和师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高校自身也要及时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增强自身的独立自主性,减少由于财务纠纷而导致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滞后或瘫痪的可能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自我反思和检查。在国家的法律层面上,高校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对科研项目及时进行投资和管理,为高校师生创设更多的经济利益,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并带动高校自身发展。
(三)建立并完善财务审核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财务,找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会计相关专业人员,因此对于管理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和不规范。那么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审核制度,保证财务的透明性与公正性,对于校园的经济资源的利用需要更加公平合理的规划,加大对校园发展项目的投资,以及和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等等。高校的高层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出台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的奖惩制度,从侧面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的使命感,对日常高校财务的核算需要?栏竦募嗖欤?避免高校资金的流失,造成高校经济的损失和负担。
四、结语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五
1、学校食堂应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向县卫生防疫站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每年审查一次。
2、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洗漱、污水排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3、食堂员工每年一次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收到合格的健康证后才能上班,发现感染者必须立即换工作。平时要保持个人卫生,佩戴干净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销售工具。
4、食堂工作室应与餐厅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以防万一。
5、严格采购渠道,建立采购登记制度,设置文件。购买者不得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销售各种食品要保证卫生质量。
6、食堂供应学生饮食应重视营养组合,保持新鲜,严禁向学生供应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过期食品的新鲜水果蔬菜应认真清洗,严防食物中毒或农药中毒。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承包商将承担所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7.为了保持食堂内外的环境卫生,必须经常清洗和消毒餐具。生熟板工具应分开保管。
8、储存食品的仓库应采取干燥、通风、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繁殖条件的措施,储存食品的容器应安全、无害,防止食品污染。
9.食堂承包商应协助学校办理食堂流动人口暂住证。认真防盗、防火、防毒、电气安全,严禁擅自连接电源的煤气罐倒置加热使用的开油锅人员不得擅自离开,防止事故发生。电气设备冷设备应由负责人管理。
10、食堂必须使用合格的压力容器、锅炉,每年检查,定期检查,锅炉工人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液化气罐和炉头必须有1.5米的安全距离,严防事故发生。
11、认真接受卫生、防疫、质量监督、市局工作人员对食堂的检查,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整理,实施责任追究。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六
二、基于财务绩效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问题分析
所有的改革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后勤职工的传统观念即后勤福利思想根深蒂固,一旦让他们失去长期依赖“吃皇粮”的铁饭碗,必定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要通过减员分流来降低后勤人员费用的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3]。加之配套制度建设总是滞后于现实需要,因而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方面
第一,后勤服务企业化的模糊性问题。任何改革过程都是非零成本的,都需要打破既有的利益关系,重塑新的利益协调结构。从时间性角度来看,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是如此,其中组织结构调整、主体关系理顺都需要一个过程。以企业化名义运营的后勤集团或服务公司基本上都是脱胎于高校这个母体,即使人、财、物方面的关系在规章上可以明确界定,人事网络、业务流程等方面仍不可避免地与高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从属关系。许多后勤集团只是在名义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真正的管理过程都没有实体化,“一个系统”的观念仍广泛存在。此外,后勤服务机构与高校母体的产权划分仍不十分清晰,这是导致改革目标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第二,后勤管理主体监督乏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后果,实际意味着高校作为服务购买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契约机制对后勤服务生产者进行管制,从而取代传统的由高校直接生产和管理的模式。但是由于受体制关系不顺和整个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对后勤服务的监控约束不仅不能得到有效加强,反而随着后勤机构独立性的增强而不断减弱,集中表现为面临着体制退出风险与体制建构风险交织的局面。一方面,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约束机制的条件下,高校为保证后勤服务质量,特别是餐饮服务安全,不敢轻易放弃传统行政监管这一有效的监督约束手段,原因就在于后勤服务涉及人员众多,社会影响面较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承担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后勤服务的专业化特征要求必须有专业化的监督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但现实是,现有体制中除了高校是直接责任人以外,其他主体的介入渠道都不是十分顺畅,高校必须独立承担监管职责,这无疑需要高校继续保留专门机构对该项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而这事实上不利于服务职能从高校职能中剥离出来。
(二)财务管理方面
第一,高校后勤管理理念错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了高校后勤的传统管理体制,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后勤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都有很大提升,有效地保障了高校的正常运转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组织、程序等体制迟滞因素的制约,后勤服务的管理者把财务管理定位为事业会计核算。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只重视现金管理,没有成本管理意识,更没有绩效管理的理念。后勤机构中其他部门人员对财务人员产生防范心理,使其失去对经营活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从而影响了后勤财务管理实际运行的质量和效果[4]。总之,财务管理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管理具有战略意义,它能够促进后勤管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当前高校在后勤管理中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财务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价值,使得财务管理无法发挥监督和控制后勤集团管理活动的功能,进而降低了后勤管理的绩效。第二,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尚不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本身要求高校后勤引入一定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高校后勤服务总是处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悖论关系之间。一方面,没有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市场参与,高校就难以从繁重的服务生产中解放出来,无法为充实高校后勤服务资源找寻更多的途径,事实也就不利于保证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供给。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服务必须保证一定的均等化,使绝大多数师生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否则就会影响高校群体的社会稳定。高校后勤服务中一些服务内容是不能以营利为驱动来供给的,甚至需要服务机构亏本来提供。对待这些亏本的事项,后勤服务机构要么通过其他拓展服务来弥补,或者通过政府补贴等公共财政支出来给付,这都要求财务管理制度在目标维度上有合理的定位。但是,当前高校后勤服务没有较好地对后勤服务的目标进行定位。第三,后勤产权归属模糊。产权问题是制约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单位办社会、学校办后勤的传统体制使高校后勤服务的相关资产几乎全部归属于学校。在后勤机构脱离高校母体的过程中,关于产权归属的划分问题始终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大问题,一时难以有效解决。后勤机构人、财、物的脱离如果根据市场原则进行股权转让,就会面临市场竞价主体不足的现象,如果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划分,则难以平衡心理和实际收益上的巨大落差。总之,如果后勤集团的产权归属不明确,后勤集团的企业化运作就会受到限制,后勤集团就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这种属性会导致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核算机制不完善,后勤集团的利益相关者模糊,最终影响后勤管理中财务绩效的提升问题。
(三)人事管理层面
第一,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管理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个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整个后勤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也就是说,要促进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管理的专业化。专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后勤服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职化。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不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二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对于高校的后勤服务和管理而言,它们既需要懂战略、会协调的高级管理人才,也需要能服务、专心一线的操作人员。这种人员结构上的复杂性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管理手段上要成体系、高效率,在管理理念上要有科学规划思想,在工作程序上要有经验支撑,在实际操作上能够达到人员效率的最大化。而从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后勤服务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团队都无法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第二,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标准化体系不完善。标准化是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据的,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标准化既能够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水平,也能够为后勤管理的监督和控制提供依据。这种后勤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要明确服务质量标准、资源配置标准,使高校后勤监管有据可依。高校后勤服务不同于社会上的服务,它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和社会使命。这种象牙塔式的特征意味着高校后勤服务要建立独特的质量标准化体系。高校后勤服务要以和谐为导向,以师生满意为标准,以保障有力为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高校后勤标准和评价体系。由于缺乏评估标准,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监管不到位、食品不安全,这不仅引发了师生的不满意,往往也会危及高校的稳定。在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的基础上,统一后勤服务质量标准,营造和谐的高校后勤服务,成为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以提高财务绩效为导向,优化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财务绩效的视角,改革实践中要突出以财务绩效衡量后勤服务水平、用财务绩效指导管理措施的创新、把财务绩效作为调动人员服务意识的基本手段。
(一)妥善处理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基本关系
高校后勤服务既有产业化的一面,也同时存在公益性的一面。因此,高校后勤管理总是处于多种冲突的价值体系之中。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后勤服务社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首先要从观念上改进,着力调整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处理好后勤人员与学校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校后勤职工的人事关系都是直接隶属于学校,如果后勤按照企业模式运行,学校不再承担后勤职工的工资、奖金,打破铁饭碗,让职工通过工作服务来取得工资,这对后勤职工来说,他们的顾虑较大。因此,在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下,后勤服务人员与学校的关系没有理顺,后勤机构缺乏用人自,尤其是后勤管理人员一般由学校任免,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勤服务的竞争力。其结果是后勤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意识淡薄[6]。因此,尽管后勤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在用人机制层面改革的滞后,高校后勤服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限制了其经营的活力。从后勤服务实体自身来看,要正确处理后勤人员与学校的关系,就应该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向法人主体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对于高校而言,它们也可以通过后勤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降低高校运行的社会成本,使其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第二,处理好后勤服务价格机制的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鉴于目前除了后勤服务外包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后勤实行的是双轨制的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学校与后勤实体之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契约关系,而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没有真正改变高校自身办后勤、管后勤的局面。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后勤服务的价格收费方面。如果后勤服务实现企业化运营,后勤机构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勤服务就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由定价。但是,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这种特定的服务关系又不同于市场上的服务关系,而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政府物价部门对于高校后勤服务收费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如何确定服务的收费价格,关系到学校与后勤双方的利益,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成功[7]。因此,如何处理后勤服务价格机制的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悖论,在后勤服务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后勤服务的市场化定价,成为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三,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关系。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后勤服务企业推进全成本核算,逐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事企相对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应该让高校后勤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但由于后勤服务改革不彻底,后勤企业往往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际上也就不享有独立的财产权,不能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更难以实现自我发展。产权不明,造成事权不分,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企业的特点和遵照企业内在的发展规律运营,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8]。后勤企业要逐步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这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作为高校内部系统的组成部分,除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外,还要服务于高校的战略目标。高校后勤服务要处理好市场化与行政化之间的关系,这固然意味着高校不能利用权力干预后勤服务过程,但也意味着后勤也不能完全脱离学校的管理与监督。
(二)建立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第一,全面推行用人机制改革。推进后勤服务中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所有人员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强化后勤培训,着力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改善员工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第二,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新时期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方向是成为企业化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中,后勤拥有的国有资产划分为服务型、经营服务型和经营型资产三大类,不同类型资产在运行过程的成本表现和收费依据不一,这给全成本核算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要为三类资产的运行提供指导性意见和补贴依据,分类进行成本核算。第三,加强内部管理,致力于打造现代后勤。打造现代后勤,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现代后勤,就是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管理制度。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完善协调顺畅的工作运转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制度,三是要全面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三)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七
1、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学,不能靠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不要在电线上晾干衣服或悬挂物体,也不要把电线直接挂在钉子上。
3、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应立即报告,请电工检查,不要乱动。电工应及时消除上述安全隐… 1jiwen.com…患。
4、学生不得在配电室、变压器周围逗留,不得攀登变压器。不得将其他物体扔进变压器和配电室。不得乱动电气设备。
5、万一发生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6、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7、学校每学期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八
一、供电线路个性是实验台供电线路及各种电器安装均应合乎安全用电规定。线路及用电设备须每学期检修一次。
二、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药品按规定放入地窖专柜,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三、使用加热设备,要严守操作规程。
四、室内要有防火设备。灭火器要定期更换药液。禁止吸烟。
五、化学实验室的废液,要妥善处理,不准倒入下水道。
六、实验室人员下班时,要认真检查门、窗及水电等设施,以确保安全。
七、因管理不善而发生安全事故,要追究管理人员与当事人的职责,严肃处理。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九
一、教学楼教室管理,职责到班,管理到人。
二、注意持续教室的环境美化,教室内各种用品按校园统一要求布置和摆放。
三、爱护室内照明电器、黑板、门窗等一切功用设施,损坏东西照价赔偿,故意损坏,加重处罚。
四、持续教学楼墙裙的整洁美观。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得在教学楼的任何地方乱贴、乱涂、乱写、乱画、刻字;严禁在墙壁、护拦、门等地方用脚踢踏,一经发现,要追究其职责,并加倍处以罚款。
五、不准在教室和走道上打球和打闹喧哗,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和其他杂物,持续教学楼的环境卫生。
六、不准用桌、凳、脚以及其他硬物碰撞楼梯、楼梯栏杆,一经发现或查出,要追究职责,并加倍处以罚款。
七、节约水电,人走灯灭;天晴时不准起用照明设施,每一天放学后要整理好教室,关好门窗。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篇十
首先,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团队的工作人员中,所包含的一些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及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临时员工,较于其他的员工来说,是学校易于管理的,他们能够听从学校的管理,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在工作中,既不违反学校秩序和行为规范,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积极为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做贡献,为学校创造效益。然而,在现代社会,学校普遍出现对后勤人员的歧视问题,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的后勤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热情,从而造成后勤人员缺少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探索,限制了后勤人员对于学校现行制度和规范中存在的漏洞的思考和改进,使得不仅学校的日常后勤管理工作很难趋于完美,还使学校在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方面很难得到大的进步,从而限制的学校整体的进步和上升。除此之外,在学校的后勤人员中,很容易会出现人员设岗定编的问题。因为一些裙带关系而导致的学校的岗位中出现一岗多人、重复设岗等问题,致使后勤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混淆,从而使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步伐举步维艰。不仅如此,正是因为这些人员混杂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后勤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权利与职责分离,人员安排工作中随意性较大等诸多严重的漏洞。
2中学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对于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偏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大部分中学,学校是把后勤管理的工作承包给外商,而这些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的外商,在对学校后勤工作进行管理的时候,总是会雇佣一些文化素质偏低,或者一些有关系的人来对学校后勤部分进行工作的。而正是因为这些低素质的工作人员,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没有非常熟悉,所持有的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及非常散漫的时间观念,造成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不顺利且缺乏效率,从而降低了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2后勤工作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因为后勤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制度服从意识较差,因此,如果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很难能够有效约束后勤人员的行为。同时,在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方面,普遍管理力度都很松懈,再加上大部分的后勤人员都是滥竽充数,从而致使后勤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认真、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因为缺少严格的赏罚制度,从而导致后勤人员即使犯了错,也没有得到处罚的现象。而因为种种漏洞所带来的后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学校食堂卫生不达标,饭菜没炒熟而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食堂饭菜又贵又缺少营养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这些不良现象最后伤害的都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3改善后勤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后勤人员,保障后勤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也是目前最有效、最科学的管理方式了。学校要通过完善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团结后勤人员,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改正后勤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使其能认真、高效的完成工作内容,从而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内部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其形成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团队,形成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团体,从而达到发展学校最大利益的目的。
3.2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能够有效管理所有的后勤人员,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学校应该选拔一些素质偏高且有领导能力的后勤人员,来对现有的后勤人员进行管理和领导,同时,还要利用竞争机制的特点,对后勤人员不断地淘汰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后勤人员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选择,通过采取职责配对体制,让后勤人员提高对工作任务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达到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不断提高学校在各方面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4结语
学校后勤方面管理制度推荐10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