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工作计划 > 正文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2024-08-01 13:19:20 1级文库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小编Waner给家人们分享的15篇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一

学情分析

经过近2年的科学学习,本年级的学生多数能做到以下几点:

⒈对科学课的学习比较感兴趣,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⒉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及时做好记录。

⒊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经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设计验证猜测的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做出解释”等过程。

⒋有控制变量的意识,会做一些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

⒌能小组协作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研究专题及实施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本学期将采用以下策略展开教学:

⒈多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⒉设计任务记录单,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脚手架。

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用技术学习,用技术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学习成果。

⒋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分享中进一步反思、提升。

⒌进一步完善对学习小组的评价与激励的措施,加强学生小组协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电》

⒈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视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⒉过程与方法: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新的生命》

⒈科学概念: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使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⒉过程与方法: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

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

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

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

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蛙卵的孵化过程。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

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食物》

⒈科学概念:

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

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了解食品,从包装上可获取不少信息。

⒉过程与方法:

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

通过讨论,参照教科书的提示,完成面包发霉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做出分析。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2、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3、能有目的的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共138人,共3个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教材共计16课,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光,主要内容是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光与生活阐述了光的初步知识与运用,第二单元是生理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主要阐述人体的器官的功能与生活的良好习惯对身体的影响。第三单元是物体的运动,主要内容有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主要阐述了简单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第四单元常见的力,主要内容是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的力学知识,主要阐述了力学的简单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以培养小学生科学�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

、本册教材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指导思想,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充分考虑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民族、地区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4、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等过程,在亲历探索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三、教学措施:

本册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它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一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

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习目标

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习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三、课程安排:

1 光的传播

2 镜子

3 彩虹

4 光与生活

5~6 健康饮食

6~7 呼吸与健康

8~9 保护心脏

10~11 人体的司令部

1 认识物体的运动

1 物体运动的测量

14 力的现象

15 重力、大气压力

16 弹力、浮力、摩擦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四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5班,本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略)

四、学科教学进度安排

四、学科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 间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备注

1

.3.1--3.5

始业教育

第一单元: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3.8―3.12

2点亮我的小灯泡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3

3.15―3.19

4电路出故障了

5导体与绝缘体

4

3.22―3.26

6我来做个小开关。

7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5

3.29―4.2

8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6

4.5―4.9

单元评价

第二单元:2-1油菜花开了

7

4.12―4.16

2-2各种各样的花

2-3 花、果实和种子

8

4.19―4.23

2-4豌豆夹里的豌豆。

2-5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9

4.26―4.30

2-6萌发的种子

2-7动物的卵

10

5.3―5.7

单元评价

第三单元:3-1一天的食物

11

5.10-5.14

3-2从食物中得到什么

3-3吃什么和还吃什么

12

5.17-5.21

“五・一”国际劳动节

13

5.24-5.28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3-5面包发霉了。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五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和《研究与实践》六部分组成。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前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平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已对四年级4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可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较好运用。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课堂上常有耗时低效的现象。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在本学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动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部分学生只是喜欢凑热闹而没能深入研究。

在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采用单元考核、常规积分、小组互评的评价方法。本学期打算学习网上其他科学老师的好的评价方法。采用积分晋级制,开学初就将积分表张贴于实验室墙上,对于学生带好材料、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等良好学 对每个月内进步明显、有晋级、或在学科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奖励喜报。

三、教学目标与措施方案

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具体措施参考: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七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本事。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资料,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我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并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本事。异常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五、学生情景分析

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必须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十分喜欢,并能以自我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本事,动手本事。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本事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异常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确定,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资料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3、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4、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6、国庆放假

7、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一样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本事

8、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9、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

10、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

14、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15、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6、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7、相互协作的器官;机动

18、复习

19、考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八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限制,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要求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和“岩石与土壤”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8课时,加上复习和检测时间,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2、单元概述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共8课,从种子开始,追随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按照植物新器官出现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的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本单元以种植绿色开花植物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活动为主要线索,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发现种子萌发先发育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伴随着植物新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探究植物体器官的功能,初步建立植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认知。组织学生经历这样的科学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栽培植物的方法,发展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以及根据观察现象推测植物未来生长变化的趋势等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珍爱生命的自觉。第二单元“电路”学生对电非常好奇,但碍于用电安全的考虑,学生平时对电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本单元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的,电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学会安全用电。整个单元的编排结构严密,学生从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课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反映了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是研究地球运动变化历史的重要客观依据。

通过研究岩石和土壤,我们能够知道地球演变的许多故事。为此,本单元的'设计不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并初步建构岩石与土壤在特征、组成、类别等方面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将岩石和土壤放在一个更加广阔和深层次的视野下来展开学习,即岩石和土壤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第1课作为起始课,主要从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的视角,拉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2-7课,带领学生们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组成、类别及特征等知识,构建起相关科学概念,培养相应科学探究能力,第8课作为总结课,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认识获得整体提升。

三、教学目标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电路”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可以用开关来切断和闭合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容易导电。

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知道电有时是非常有危险的,知道安全用电的知识。

(2)科学探究目标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

(3)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岩石与土壤”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

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

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3)科学态度目标

欣赏岩石和矿物晶体的美。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

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落实实验材料,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收集和整合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同学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同学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同学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同学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同学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同学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

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

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

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

一、教学任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2课时

2、塑料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2课时

4、物体传声2课时

5、自制小乐器2课时

6、声音与生活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1课时

9、镜子2课时

10、七色光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2课时

16、磁的应用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1课时

19、畅想通信2课时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经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主题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具体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的豌豆(1课时)。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时),动物的卵(1课时),

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二、教学建议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教学进度表

周 月日 假 日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执行

次 ——月日 分配 情况

1 9月1日 一单元 1 空气的性质 2

——9月2日

2 9月5日 10—12日 2 热空气和冷空气 2

——9月9日 中秋休息

3 9月13日 3 空气中有什么 2

——9月16日

4 9月19日4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

——9月23日

5 9月26日 机 动 1

——9月30日 二单元 1 冷热与温度 1

6 10月1日 国庆休息

——10月7日

7 10月8日 2 热的传递 1

——10月14日 机 动 1

8 10月17日 3 加热和冷却 2

——10月21日

9 10月24日 4 吸热和散热 2

——10月28日

10 10月31日 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2

——11月4日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进度预定表

周 月日 假 日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执行 次 ——月日 分配 情况

11 11月7日 机 动 1

——11月11日 三单元 1 声音的产生 1 12

11月14日2 声音的传播 1

——11月18日 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13 1

1月21日 4 不同的声音 2

——11月25日

14 11月28日 机 动 1

——12月2日 四单元 1 我们吃什么 1 15

12月5日 2 怎样搭配食物 1

——12月9日 3 食物的消化 1

16 12月12日 4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2

——12月16日

17 12月19日 五单元 1 排序 1

——12月23日 2 分类 1

18 12月26日12月31-1月2日 期末复习 2

——12月30日 元旦休息

19 1月3日 期末复习 2

——1月7日

20 1月10日 期末考试 2

——1月14日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四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是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共5课时,具体包括:骨骼(1课时),关节(2课时),肌肉(1课时),骨骼、肌肉的保健(1课时)。

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具体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验交流会(1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6-7课时,具体包括: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运动的快慢(1课时),运动的方式(1课时),小车的运动(2课时),摆(1-2课时)。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7-8课时,具体包括:力在哪里(1-2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

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3课时,具体包括:调查(2课时),预测(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四、教学措施:

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篇十五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推荐15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