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1级文库 > 工作计划 > 正文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2024-10-08 12:47:14 1级文库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由1级文库精心整编,希望在【二期课改】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新课;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9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127

古语有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依然适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领域。成功的新课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环节,厘清物理概念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令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概念的外延和实际内涵,并运用概念去解决问题、平衡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为物理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概念、采用何种方式已�

一、高中物理课堂中新课导入的现状

现阶段,由于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物理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令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亦觉得前路茫茫,其主要原因是:

(一)对于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要求,主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主旨,因此,应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其勇于尝试的精神及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变化是一些老教师无法适应的。

(二)对于新课与旧知识链接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拓宽了以往的教育范围,增设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亦将以前旧的知识略微作了修改,这样一来,令很多教师变得茫然,不明白应该将哪一处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改变是令很多高中物理教师茫然的根本原因。总体来说,新课程改革之后虽然并未改变以往的知识结构,然而其教学要求却天差地别。转变了高考的风向,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之下,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探究适应的教学方式是全体物理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途径

(一)实验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概念及规律都是通过反复的实验而进行验证的,让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而深入分析其本质及深层次的知识结构。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加深学生概念的记忆与理解。譬如说:当教师引入弹力这一物理概念时,先运用教学道具进行演示,小车受压缩弹簧或拉伸作用而运行,反映出当弹簧处于恢复形变期间,将会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随后,教师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具有弹飞物体的能力,最后得出弹力的概念。

(二)类比法

在科学研究领域,类比法较为常见,是推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不仅如此,类比法还推理出很多物理概念。所 譬如说:和重力势能进行专业性类比,从而更好地引入电势能的概念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水流与电流进行类比,从而引入电流的概念;单摆、弹簧振子与电磁振荡进行类比,从而引入电磁振荡概念;水压和电压进行类比,引入电压这一概念;和电厂强度概念进行类比,从而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这一概念等。

(三)设疑法

设疑与悬念十分类似,能促进学生思维延伸,从而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可采用设疑法来引入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譬如说:在课堂上,教师讲述“全反射”这一概念时,将一束光线从玻璃或水(即光密媒质)斜射到空气中(即光疏媒质),随后,渐渐地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为何发折射光线消失了?学生观看实验之后,都想以一句精准的语言来概括,可

(四)联结法

一般情况下,物理概念可以说是一定知识的积累,是在人类已有认知结构、物理水平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原有结构中的物理概念是建立新概念的前提,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教师在引入新概念之前,可向学生讲授旧概念的功能和作用,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讲授“能量”这一概念之前,可帮助学生追溯初中所学的知识点,一个物体具有对外界做功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五)激趣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倘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他们便会将会全神贯注地去分析、探索新的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物理学的逻辑性、专业性相对较强,需要实验进行验证,以自然界物体变化现象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鉴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贴近生活的、有趣的物理现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与了解,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激趣法较为有效,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比如,教师在讲述“光的干涉”这一物理概念时,可以介绍历史上第一次解决光源问题的人,即托马斯・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物理知识和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还弘扬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二

[关键词]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实践 教学方法

研究如何培� 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充分认识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根据计划中总的要求以及经济数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对现有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2.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数学意识淡薄。对数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仅仅将数学看作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在经济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专业课程脱节。许多对经济研究有用的数学方法,没有在数学教学中反映出来。(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在经济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很少。

3.明确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确定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1)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注重实际应用。(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各部分内容的目的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接受经济数学知识时才不会感到被动和茫然。(2)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应用内容,比如利用常微分方程知识解决复利函数及贴现流量分析问题等。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1.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目标。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经济数学教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1)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重视数学建模训练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结合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关系,全面实现经济数学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

3.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以及教辅材料。2004年6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及其配套电子教案(本人任副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侯风波教授和我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学习指导》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教材和均已在全国发行使用,从使用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不断提高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单元教材分析等活动,认真研究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材及教辅材料的编写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①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②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③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

表 实际应用案例表

(2)教学手段的改革。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②采用当面辅导与网上答疑等方式进行课下教学。③采用数学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情况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了题为“对经济数学教学的看法和要求”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教学改革的认可。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效果明显。在尝试了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到了75分左右,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四、总结

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贯彻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转变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转变教学思想,经过我校教研室教师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侯风波:经济数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6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三

关键词:网络媒体;“概论”课;以生为本;教学方法

人类如今已进入到国际互联网传播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传递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速度的不断加快,网络等新兴媒介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担了越来越大比重的信息传播功能。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份量最重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概论”课网络化教学中,“概论”课教师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二、“概论”课网络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三、“概论”课网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产生真正的实效。为此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思想导向的正确性原则性

“概论”课网络教学中,教师要将全面的、客观的、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把那些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掉,引导大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分析,自主作出判断,形成结论。教师提供的信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起着内在的影响。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成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保证其正确的思想导向,在网络化课堂教学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面对网络教学平台上,校园网的 BBS 上大学生发表偏激或错误言论时,不能放任自流或一味封堵,而要加以正确、充分引导。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事实、是非概念混淆而在网上表现出来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课堂内外主动回应,发起相关讨论,以正视听。

同时,教师要正确使用教学工具,提高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概论”课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是网络成为“概论”课教学基本工具的前提。教师要具备顺利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活动受到干扰而停滞,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师生互动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灵活运用多媒体、“QQ 群”与 “飞信”等方式,采取讲授、探究、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使学生从单纯听课和记笔记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的探索者。给予学生一个和老师平等交流的平台,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输与导的协调配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在交流、探索和教师引导过程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

“概论”课网络教学实践性原则是指将网络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看教学资料片,组织网上时政要闻讨论,开展网上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组织网上参观活动等等。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探寻人生,匡正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

四、“概论”课网络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概论”课网络教学采取灵活多样、 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育教学中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概论”课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改革单纯知识传授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及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这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网络教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中穿插录像

在“概论”课有些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记录片,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二节思想时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走进》,让学生对生活、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讲授第一章第三节邓小平理论时,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小平您好》,让学生对邓小平的生活、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讲授第十三章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时,组织学生观看大型文献记录片《外交风云》,让学生切实体会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的外交风采,深刻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坚定大学生爱好和平的信息和决心。既突出了讲课主题,又容易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收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课堂讲授好很多。

(二)课堂师生座谈

“概论”课教学中,对于一些热点问题,例如,贫富两极分化、、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重奖之下无勇夫等现象,或对于一些现实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可在课堂展开讨论, 也可以在课内召开师生座谈会。主要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的,另一种是随机的。有组织的做法通常是根据教学与教育内容的需要, 拟出学生感兴趣并希望讨论的题目,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要求每位同学准备发言提纲并确定重点发言的同学。 随机的做法则是根据学生听课情况或课堂提问,教师随时穿插网络相关信息,与学生展开讨论。一些讨论未完的话题还可在课后深入到学生中间继续座谈,这种方式既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采用有组织的座谈,题目《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名作赏析

“概论”课名作赏析强调的是好读书,读好书,每个学期,向学生推荐几篇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谋略》、《邓小平卓越智慧》《超群智慧》,《他改变了中国.传》等等,读完后写读后感,联系社会实际问题,能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email等方式上传老师,由老师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同时选择好的读后感,在班级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感想。

结语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 2010.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记者。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四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操作系统接口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特征,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及操作系统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我们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要求不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与技术层面的掌握、构建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机专业学习基础上,更多的是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开展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

一、cdio的模型及内涵

cdio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工程教育模式,cdi0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cdio的理念还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包含编制原则、课程设置原则、设计实现的经验和工程实践场所原则、教与学的新方法原则、能力开发标准及考核和评价标准等六个方面。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现状

在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理论性较强,又具有较抽象和难理解的特点,往往本文由收集整理造成学生对一些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感到难以掌握。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过时。操作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当前课程教材内容和观点远落后于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背景。

2.理论授课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多学习原理和理论,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且该课程的概念和原理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对工程能力的训练。

3.实验授课的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经过算法分析、需求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创新和探索意识有待培养和提高。

4.学生在学习和实验的完成过程中都是独自完成,没有团队协作和与他人的人际沟通,有想法却无法实现,不能满足大型工程设计的要求。所以,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急需进行教学改革,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基于cdio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鉴于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存在很多弊端,我院信息工程系从2010年起将cdio理念引入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中,通过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课程教学目标。cdio的核心理念是“做中学”,以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开发形式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修订为: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技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导,采用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开发形式,使学生切实掌握某一种操作系统相关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培养的是立足于实用型工程实践的应用型基础人才,他们大多活跃在工业实践、工程活动之中,能够理解现有理论,并根据工程实践环境实现理论情景。因此,我们对已有的教材进行了分类整合,以介绍主流的windowspc系列操作系统内核结构为重点,力求给学生将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原理讲明白、说透彻,同时根据操作系统的实际发展和平台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提高。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1)建立深入浅出的授课模式。《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理论性很强,有很多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关联起来,比如进程的优先级可以和老师的优先级联系起来,死锁可以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的场景关联起来,磁盘的结构可以与课本的字存储模式关联起来等。通过这些类比的例子,学生能将抽象的概念和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加学习的积极性。(2)建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概念和原理比较多,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按照教学内容设计了若干实验和工程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主组成项目组,选择一个项目完成,要求按照cdio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环节进行。最后,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提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代码等的项目文档。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五

MOOC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在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 本文探讨了在MOOC理念下的社会学专业如何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探讨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MOOC;社会学;教学改革

自美国发起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于2012年席卷全球开始,至今势头仍不减。MOOC在中国被音译为“慕课”,因其自身具有作为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MOOC及其运用正在高校教育中迅速崛起。

一、 MOOC及其相关研究回顾

自2011年起,MOOC开始掀起一起大规模在线课程的风暴,到2012年发展为“慕课元年”,再发展到2013年我国高校开始建立起多个课程共享联盟,MOOC已经开始影响并进入正规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了[1]。MOOC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中既有课程内容的学习,又有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和课后作业,以帮助检验学习的效果。

目前关于MOOC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学术理论层面讨论MOOC的起源与特点、MOOC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挑战、MOOC所需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教学理念中,MOOC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的改变[3],与传统高校教育相比,MOOC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MOOC也能结合各种媒体资源,采取生动、灵活、有效的授课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研究MOOC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运用。田莉在《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的研究中就提到,MOOC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引入课堂时,即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存在着学生课程完成率低、课程内容西方化倾向严重的问题[4];戴丽在《基于MOOC理念的地理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提到,将MOOC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围绕课程讲授安排、MOOC学习、学生课堂总结MOOC学习成果的方式,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5]。

从学者们的研究论述中,可以发现MOOC在发展过程中能引起这么多关注和讨论,而且其理念也被学者们运用到高校课程改革中,由此可见,MOOC确实能为我们高校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经验。本文拟在学者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MOOC分析在社会学专业改革中引入MOOC的可行性。

二、 MOOC背景下社会学专业改革的思考

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广泛性需要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思考,又要注重实践的训练和练习。基于MOOC的教学形式,可以从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三个方面来思考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 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社会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社会学概论》为例,这门课程是专业的入门基础性课程,课程知识包含面较广,涉及的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对于刚刚接触这门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讲,有些理论知识很难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完全理解,而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概念,如“社会群体”、“社会网络”、“组织”等却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针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MOOC的教学理念,采用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题,在课堂上的时间就是师生共同讨论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样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作出较大的改变。在将MOOC的教学理念纳入到《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时,教学设计就要从两个方面思考。第一是课前自主学习部分,第二是课堂讨论深化及讲解部分。第一个方面,主要是考虑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收集和制作,并且与视频相关的练习题的准备。从社会学概论的内容体系上来看,并非所有的章节内容都适合采用视频的方式W习,针对不太适合视频学习的内容,可以在课堂讨论之后适时引入相关内容的课程讲解。课前的视频可以是从网络上收集的课程的相关内容,也可以邀请本校或校外社会学团队的老师集体录制相关的内容;课后的习题是在课程视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第二个方面中的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个部分中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二是思考对视频中知识点如何进行深化,并且如何引入其他内容的讲解部分。MOOC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就要综合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教师引导、讲解的内容。

(二)课程的教学方式

MOOC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只需要有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摆脱场所、时间的限制,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助式学习[6]。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觉主动性,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MOOC的授课形式也不再是传统的45分钟一堂课,课程视频是以知识点为单位,将每一个知识点制作成6-15分钟的“微课程”,更加符合大脑认知规律[7]。在《社会学概论》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不在是教材中的以章节顺序出现的内容,而是将具体概念分解为多个小的知识点,以专题的方式呈现,例如“社会网络”这个概念,就可以将其分解为具体的“社会网络基础”、“社交网络”、“小世界研究”、“强关系与弱关系”等知识点。每一个具体的小知识点均以“微课”的形式通过6-15分钟的时间讲解,然后再做课后练习题,检查自学情况。在课前自学阶段采用这种知识点方式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而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更是有助于深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具体知识点学习讨论完成后,教师再围绕这个专题进行知识点的综合梳理总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个概念及概念的运用。

在MOOC理念下的这种课程教学方式,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的思考讨论,又有教师的引导思考、总结归纳,同时也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了n程内容的吸引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三) 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靠教学效果来评估的,而学者们对MOOC的研究发现,在已经实行的MOOC教学中,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MOOC的完成率较低,学生容易中途放弃课程学习。正是基于MOOC的这些问题,我们才思考将MOOC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希望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关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课前视频学习和课后练习题。提前一周将学习内容的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情况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进行监控,了解学生学习的时段、学习的时长等信息。对于未完成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提示。课后练习题是检验学生视频学习效果的,可以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选择题可以直接做完提交答案,核对答案并得到相应的解释。问答题则采用手写方式答完后在上课前统一交给任课老师批改评价。

课程讨论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没有理解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为检验学习的效果,可以在每次课堂讨论过程中,随机抽取一到两名同学设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来主持集中讨论,之后在针对其他同学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从讨论的参与程度上面给予评价。

课时安排和考核方式。关于课程的视频学习,都是学生自己在课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的,� 例如将《社会学概论》的64个课时,可以分为54个课内课时和10个课外课时,这些课外课时就是学生视频学习的时间。另外一个就是课程考核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方式,在考核评价中纳入学生课程视频学习、课堂参与率和课后习题完成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 面临的挑战性问题的思考

在将MOOC理念引入《社会学概论》的课程改革和学习中,在除去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后,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一) 课程视频的选择和录制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中,视频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寻找合适的视频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从本人的教学经历来看,网上相关的课程视频较少,即使有,也是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录制的精品课程,而这种课程视频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所以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重新制作。视频的录制只靠任课教师往往很难做好的,这就需要本专业的老师结成团队,或者和校外的专业老师结成团队,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准备和录制工作。

(二) 课程讨论的内容

课程讨论部分是强化学生自学后的知识内容,并进行知识的思考、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部分除了学生组织的集中讨论和分别提问的方式之外,任教教师的引导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任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讨论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运用,在这个部分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和组织能力。

(三) 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管控

在这种改革思路下的学习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视频学习,另一部分是课堂讨论学习。课前视频学习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而要保证这种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都是主动学习者。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而不在于知识的学习和获得。针对这部分学生这种学习的效果和主动性就很难保证。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全面思考我们考核方式,思考在考核方式中如何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加入学习过程中去;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既然学习《社会学概论》,就将现实生活中相应的案例引入课程中,让学生对社会学有更直观的认识,也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社会有更好的了解,真正达到米尔斯所说的“将个人困扰和公众问题联合起来”。

四、结束语

MOOC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尤其是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同时也为大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教育者可以在MOOC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课程性质,思考课程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现平,冯键,邹黎。国内外慕课发展及武汉市属高校MOOC建设研究。江汉学术,2015,6.

[2]邰杨芳。基于MOOC构建高校课程教学新模式。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7.

[3]张男星。“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大学,2014,(1):9.

[4]田莉。“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传承,2015,3.

[5]戴丽。基于MOOC理念的地理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人才,2015,1.

[6]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9

[7]冯珊珊。从大学英语教学角度看慕课。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5,1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六

随着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然而改革实验并不顺利,可谓“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其中,教科书的缺陷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之一。

我国传统初中分科科学课程主要是面向少数升学者,内容以“多、难、偏”著称,是造成初中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科学课程是为克服这些弊端而生,是对分科科学课程的超越,它面向广大的未来社会公民,注重科学的社会相关性和学习者个人的适合性。然而,教科书是否体现出这些优势呢?

科学概念(包括定理、定律和定则)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的份量和难度往往是由它的数量和难度决定的。为了衡量概念的难度,我们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科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一级抽象概念和二级抽象概念三个等级。具体概念是指处于运算阶段的学生所能理解的概念,主要包括宏观世界的事实性概念、物质的直观性质概念和直接的关系概念等;一级抽象概念主要包括理想模型概念、微观世界的事实性概念、物质非直观属性概念、简单的间接关系概念和定则;二级抽象概念包括复杂的关系概念、原理和定律。为了定量研究科学概念的难度,笔者分别赋予具体概念、一级抽象概念和二级抽象概念以不同的抽象值:0、1和2。

为衡量新世纪综合科学教科书在科学概念上的状况,笔者以我国传统分科科学课程教科书为“参照系”,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20世纪9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科书(简称分科教科书)和H出版社2001年版的《科学》。分科教科书和《科学》的概念数量和难度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科学》比分科教科书减少41个具体概念、2个一级抽象概念,但增加了1个二级抽象概念,这就使《科学》的概念抽象值丝毫未变,难度并未减小。虽然数量上《科学》概念总数比分科教科书减少9%,减少的多为生物概念,部分为化学概念,物理概念几乎没有减少。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和化学的具体概念相对容易掌握,困难不大,而最难学习的物理概念却没有减少。由此看来,《科学》在科学概念的数量和难度两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基本与传统分科课程相当。

课时分配又如何呢?这次课程改革并未具体规定初中科学课程的课时数,只是给出它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范围,而各地基本上是按照原来分科科学课程的440课时来执行的。分科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就是学生实验所需的69课时,而学习科学概念所占的课时约为371。这次科学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科学探究,故《科学》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整套书有391个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学习的过程,非常强调“过程性”,要求有“延续相当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必须给每个活动留出足够时间。要完成全套书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至少需要142课时,那么留给学习科学概念的课时降为298课时,比分科的371课时减少了20%。

上面的数据已经清楚地表明,在课时减少的前提下综合科学教科书中的概念明显地过多、过难。这种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严重地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概念是从大量的科学事实中概括或抽象出来的,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可以提供组织和概括大量资料的智力节省办法。组成概念的知识比孤立分散的知识能更好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因而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后,可以使他们所学知识的适用性范围更广,由此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是,由于我国传统分科科学课程的科学概念历来是量大、难度深,学生只能偏于对概念的记忆,而轻视理解,片面地把解习题当作是概念的应用。在科学概念的处理上,《科学》仍然承继分科课程的概念过多过难的传统,这就使初中生为了要应付大量的概念,只能采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做法。结果使在科学概念理解问题上本应有实质性突破的综合科学课程却没有多大进展。

“2061计划”所提出的科学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少而精”的基本指导思想,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这是因为科学概念的理解早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普遍性难题,而“少而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选择,只有精选一些基础性强、概括性强的概念,舍弃许多非基础性的、包容性较弱的概念,才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与消化,同时又不会降低科学学习的质量。

第二,科学探究活动大打折扣。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之一是非常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从过去的过于偏重静态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动态的科学学习过程上,使学习者通过这一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然而,《科学》却要求学生在课时总量减少了20%的情况下掌握与原先同样难度、几乎同样份量的科学概念,这就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之中,要么干脆放弃一些概念,要 一边是传统课程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概念,另一边是作为“学科学的中心环节”的科学探究,两者都需要宝贵的课时资源。多数教师会从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中拼命地“挤”课时来讲授科学概念。由于时间的严重不足,许多探究活动被放弃了,即使能够做上几个,其质量也没有保证。科学探究活动是非常强调过程性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不可偏废,没有时间保证只能使之流于形式。

最近,由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上海市科普促进会联合发起的有关“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调查,发现只有45.6%的青少� [1]

第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更重。由于《科学》增加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分配给概念学习的课时就比原来减少了20%,要求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去掌握几乎同样份量的科学概念,学习负担可想而知。此外,《科学》还增加一些综合性的主题和大量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的事例,这就使学生的学业负担较之先前更为繁重。这次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科学课程上的负担过重的问题,然而《科学》的这种“光加不减”的做法不仅很难达到“减负”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学业负担更加沉重,也难以发挥出科学课程的普及教育功能,与改革的初衷相去甚远。

如果把科学课程看作是由“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组成的话,那么学生就不仅要学习已有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如何获取科学知识,即学会“过程性知识”。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国际科学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变化是“从把科学作为已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体系转向把科学看作产生和验证这些知识的过程方法的科学经验上。”[2]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强调“过程性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来说,“过程性知识”要比“结果性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带得走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对知识爆炸的有力武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课程提出了“较高的期望”,认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低比期望过高更糟”,这与西方国家采用传统综合科学课程、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导致科学课程的知识水平较低、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缺乏足够的挑战有密切关系。更何况他们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各种高级思维技能、综合性科学思维方式上,把科学知识等作为培养这些技能和方式方法的“积木”。而我国的科学课程历来是注重结果性知识,忽视“获知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改革在科学知识的处理上应该采取与西方国家课程改革相反的做法,以提高学生科学� 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大大地提高学生“获知的能力”,获得终身受益的“点金术”。但从对《科学》的分析来看,综合科学课程设计者们显然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

由《科学》所显现的概念过多、过难的缺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问题,它使综合科学课程不但基本上保留了分科科学课程概念“深、难、多”的弊端,反而缺乏后者概念间清晰的逻辑关系,可能传授给学生的是更为“惰性的”知识,也难以体现出在综合性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培养上的优势。

为什么教科书的编写者们要这么做呢?原因之一,是他 比如,当年浙江省改革倡导者们就曾将学习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参加以科学知识为主的考试,其成绩高于分科学生作为综合科学课程的优点来宣传,以此来换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3]如果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所能做的仅仅是使知识水平的不下降,那么进行这一改革的意义何在?

任何一种课程设置方式都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关键看如何取舍。如果我们重视系统知识学习的话,分科课程无疑是最合适的;如果我们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话,综合科学课程就是必然的选择。我们当然希望学生既能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又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可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大量具有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时,就必须有所取舍。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量的科学知识只能是“惰性知识”,对他们的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并没有多少用处,他们更需要掌握的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者对近期报刊统计发现,与科学素养有关的因素中科学知识只占7.53%,重要性位居第五,而科学能力(35.38%)则位居第一。[4]

科学课程难度过大、内容过多使多数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大量的概念、公式、定律、和仅仅是训练套公式的练习题之中,已经没有时间来培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个例子就可以对我国科学课程内容的“多、难”特征和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沉重负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上海市二期课改引进的综合科学教科书《新综合科学》(牛津上海版)是由香港7-9年级的教科书改编而成,基本保留原书的概念和原理,难度没有改变,只是使一些例子和插图“本地化”了,减少了许多探究活动。上海市让6、7年级的学生(11-12岁)只用2年时间来学习这套需要香港学生(12-14岁)学习3年的教科书,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并未感到有什么困难,像其它课程一样地学了下来。同为中国人的上海和香港初中生平均智力水平不应该有多少差异,而且两地初中生的在学率基本接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教科书的份量之重和难度之大。即便是这样,也没有证据表明我们的初中科学教育质量要高于香港。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七

摘 要:本研究共包括四部分:已有研究、概述、历史发展与现状、教育启示。在已有研究这部分中,综述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课程论的崭新视角,把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轮流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课程论的要素进一步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进行研究。本研究从概念重建主义的概述、发展历程、教育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望通过全新视角的研究,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课程论流派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是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是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兴起的一个课程论流派,它积极阐释了课程含义的转变,把课程理解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个体体验的过程。概念重建主义是当代课程论流派中一个重要的学派,它的课程主张,深深影响了当代课程的方方面面。概念重建主义作为一个课程论流派,其观点和主张对课程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概述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认为相关的专著和期刊论文还是比较多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研究现状

1.国外的研究概况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国外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思想大都见于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麦克唐纳《教育研究杂志》的 《课程理论》,派纳《意识提升、文化革命与课程理论》、《课程理论化:概念重建学派》,《课程理论化》、《向课程研究的国际化迈进》 [美]派纳、何华武译。国外的这些著作和期刊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析,分析了其内涵、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基本主张、影响等等。

2.国内的研究概况

我国研究和探讨概念重建主义教育思想及课程论的主要是一些期刊论文,如张华的《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 汪霞的《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姜俊和郝世文的论文《论当代课程论的超越与创新》,陈卯轩《后现代视野中法的概念重建》,罗儒国《课程理论论析》等。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

概念重建学派的存在现象学理论以派纳为代表,认为传统课程就是“跑道”(curriculum有跑道的意思),是为学生心理所环绕的跑道,是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而存在现象学课程论强调“跑”的过程上,课程是自我的经验、体会,强调动态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存在现象学所说的课程。“概念重建学派” 还把解释学作为构建其活动课程理论的重要方法论。

2、精神分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知识社会学

“社会批判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所建立起来的。该派的主要代表有阿普尔、麦克唐纳德、吉鲁克斯、韦克斯勒等。

3、人本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 概念重建学派” 儿乎都把其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张华《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 理论探究》概念重建学派”的“个体一社会统合论者”( 如阿普尔、吉鲁克斯等人)主要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学习者个体与社会整体结构是一种“辩证”过程,批判课程论主要以人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为哲学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兴盛起来,代表人物是阿普尔、吉鲁。

(三) 研究对象

从目前本人所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学者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

1、对概念重建主义教育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进行专门研究。如《重建与替代》――对哈贝马斯“重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澄明(马金杰)。

2、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基本主张等的研究。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述评》郇红。

3、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启示、应用及对策研究。钟启泉的‘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

(四)研究方法

从本人所搜集的已有研究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分析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概念重建主义教育思想、国内有关教育改革实验的著作、文献和国内各种教育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五)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内容体系

概括如下:

1、重视个体的主体地位,将个体视为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重视知识的情境性

3、强调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弘扬,并以个体

4、解放或自由为终极目的

5、研究方法的变化

(六)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对文献资料的浏览,本人发现国内学者侧重于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内涵、主要观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启示及应用等进行探讨,这些方面探讨得比较多,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却很少,只有少数文章涉及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没有对其理论基础进行详细阐述的文章。

2.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研究多是实践操作层面,关于真正理论层面的研究不多。

3、概念重建主义的课程论观点还没有真正运用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

(七)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人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落在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上,虽然有很多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到了该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观点却不尽相同。还有就是概念重建主义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就是笔者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发展

20 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同时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极端贫困。受传统的“学校是工厂”的比喻和“工具理性”的控制下,课程沦落为消磨人类灵魂、才情和活力的工具。这时,课程造就的是一批批“单向面的人”,课程研究也具有了“反理论”和“反历史”的特征。进入70 年代以来,美国一批先进的课程学者率先组织起来,对课程进行了所谓的“概念重建”。总体来看,概念重建主义发展至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60 年代的兴起

20 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学校管理者采用管理企业的科层技术开发课程领域。1949 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书中,他把课程编制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这四个阶段,强调了一种科学实证的方法和一种科学的课程开发范式,被认作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50 年代末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学校和教育成为众矢之的,出现了波及全国的有关课程问题的讨论。随后,最先对课程领域发难的是施瓦布。1969 年他发表了《实践:课程的语言(Practice: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一文,让许多人认识到传统课程领域己经开始“消亡”,并归因于它的“脱离实践”,发起了“概念重构主义者运动”。里德,称其研究吹响了概念重建主义运动的前奏曲。派纳,

(二) 70 年代的发展

到了60 年代末到70 年代,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运动全面展开。概念重建主义者从现象学、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思想中找寻有益的理论架构及方法。这一阶段中,概念重建主义理论和思想全面开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1 年麦克唐纳在《教育研究杂志》发表《课程理论》,首先提出概念重建一词。1973 年5 月标志着美国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全面展开的会议在纽约罗切斯特召开。麦克唐纳、休伯纳、格林等约150多名课程研究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罗切斯特大会标志着美国课程领域正在经历着概念重建。会后题为《意识提升、文化革命与课程理论罗切斯特大会论文集》的著作出版,� 1978 年创办《课程理论化》(The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杂志,成为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的主要阵地。派纳声称,这份杂志很快成为一份颇受欢迎的前卫杂志,为课程领域中许多新的创意、话语和观点的表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 80 年代的发展

80 年代以来,课程的研究重点也开始从批判课程,走向多元理论课程,出现了女性、后结构、种族、美学、生态、自传、多元文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课程领域呈百花齐放之势。派纳则于1988 年宣布概念重建已经完成,并指出美国课程领域经历了迅速且相当彻底的概念重建,课程可以被理解为政治学文本、现象学文本、自传学文本以及其他主要的学术性分支。2006 年,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玛勒维斯基所领导的新一代年轻的课程学者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后-概念重建”学术性知识领域的集中地,并积极倡导后-概念重建运动。年轻一代的课程学者对诸如双性恋、全球恐怖主义、侵略、战争等边缘性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更为深刻。此后,概念重建一直在支持与抵制、建构与解构、反思与批判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自身,不断地丰富着原有的课程话语,为课程发展提供生命源泉,也预示着未来概念重建运动的可能方向。

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流派的教育启示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论是作为众多课程理论的一种,反对确定性、单一性,倡导历史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了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理解”范式,去重新认识课程。这不仅是当代课程论的杰出代表,更反映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它作为当代思想的一种,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具体如下: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新课改也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重视教师指导、课堂传授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身体经历、心灵感悟,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实现思维的发展。这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可以使身心健全发展。

2.转变课程目标,注重发展人的个性。

概念重建主义强调人的解放,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的个性。他们把人看做是意识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存在。课程目标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发展人,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实,得到发展。这种课程目标是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目标,是一种人性化的课程目标,通过个体的实际经历,提高对自我经验进行概念重构的能力,注重个体在社会进程中通过相互的概念重建,实现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更为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3.重新审视课程内容,重视知识为一种历史的、探究的过程。

在传统观点中,知识或是看作成别人的独特的理解的产物,或是把知识理解为专家的意见,他 总而言之,传统观点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认识者的存在物,知识不是认识者自身建构起来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知识的“发现”。概念重建主义学派对知识却有其他看法。每一个人都在参与知识的形成,都在反映着事实,同时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去认识和改建知识。它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知识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知识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相对的。人的知识是在不同的、具体的时空下,依据个体不同的兴趣而建构的。课程内容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注重内容的情景性、情境性,赋予了课程更多的生活性、国际化,更加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沈岚霞。威廉・派纳与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

[4] 郝德永,赵颖。范式与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J].课程・教学・教法,1999,(7).

[5] 熊梅,李洪修。教师专业发展――一种合作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6] 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

[7] 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8] 汪霞。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9] 汪霞。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10] 汪霞。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趣――概念重建运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2,(10).

[11] 汪霞。建构21 世纪的课程研究,56579.超越现代与后现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29-01

一、前言

函数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内容及思想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之中,且高考对函数的考察题型灵活,注重对函数思想和函数概念的考察。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中对原本的函数知识点做了一定的增减,但函数内容依然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认清课改前后函数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变化,对函数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对考点与难点做出精细的讲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函数的特点和本质。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对新课改后高中函数的教学策略及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探讨,探讨如下:

二、高中函数教学策略

1.重视对函数概念的教学

函数概念是对函数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函数概念之后才能掌握和应用“抽象的”函数。函数中的概念有许多,如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三要素”,三者相互关联,共同阐述了函数的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因对概念的不熟悉而产生一些错误。例如,一学校打算建设矩形围栏,现有栏杆300米,求矩形栏杆的面积S和矩形长度x的关系?在解这一题时,学生会得出解析式为S=x(150-x),但有许多同学会因对函数概念不够熟练而忘记了对长度x定义域的分析。除上述概念以外,还有函数的单调性与定义域、函数的奇偶性与定义域、函数和不等式等概念,这些重要函数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关键,在教学中应重视相关函数概念的教学。

2.重视函数性质的运用

对函数性质的考察是高考的一个主要方向,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函数性质的运用。函数的性质主要有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及函数图象的性质,教师在重视函数概念教学的同时,对这些性质作出一定的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有条理性的理解这些性质,然后通过习题加强函数性质的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函数性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重视“一题多解”教学,让学生在同一题中训练多个函数性质。如一些关于解方程、解不等式、值域的题目时,可以通过函数模型利用单调性解题,但有的习题同样可以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解题,这样“一题多解”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对函数性质的运用。

3.函数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概括了数学理论、概念和事实的本质,是解决和探索数学问题的总则。高中数学中,函数问题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而传统的教学则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记忆,不重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很难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函数学习。新课程改革后,为提高学生函数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在函数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其中主要的函数思想包括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归纳总结、分类讨论等几大类。在渗透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数学结合掌握函数图像和函数的关系,通过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提高解题思维转换能力,同时在相关题型训练中强化归纳总结思想,让学生在函数教学中训练用数学思想,在熟练掌握函数内容的同时,掌握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函数教学的注意事项

1.强化差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函数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后,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中心,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主学习,这就为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带来了挑战。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很难自主的去学习,而且函数内容趋于抽象,更加阻碍了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自主学习。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重视对优等学生的培养,而要更多的了解成绩较差学生对函数知识点的理解情况,通过了解和分析他们所认为的难点,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瓶颈,及时对他们的困惑做出解答,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做好课程改革后函数教学与高考的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对函数的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增减,删去了一些比较繁琐的知识点,同时增加了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内容。针对一些新增加的内容,教师往往不能把握对知识点深度和广度的讲解,导致出现知识讲解与知识考查不一致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课改后删减的知识内容,并不是删减后的知识点就不再考查,有的甚至还是考查的重点。例如在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中,新课改内容删掉了原有的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但在高考时仍会出现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这就说明一些删减后的知识点还会用到,虽然这些知识可以由其他知识演化出来,但在平时强化这些知识点的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在高考时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明确新课程改革后的大纲要求及高考趋势,做好课程改革后函数教学与高考的衔接,让学生达到对函数知识的全面掌握。

四、总结

新课程改革后的函数教学与传统函数教学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学习和总结新课改后的函数教学策略,认清与传统教学的不同,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克服难点,进而提高学生对函数内容的有效学习。在学习中需要教师采取多样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正确运用函数,从而提高应用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敏。 浅谈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2)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篇九

[关键词] 微课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理念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YG13)。

引言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后文简称《概况》)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该课程的整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习俗等。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我们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19个教学周,班级规模90-120人左右。鉴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仅探讨英美两国的相关内容,暂不涉及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庞杂,学时严重不足。在19个教学周中,教师需要教授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等章节的内容,其中含盖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但依然觉得很多重点内容无法展开,只可浅尝辄止;而学生对一些难点内容也似懂非懂、难于掌握,对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亦无法深入了解。此外,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日渐程式化,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不够用”,有的学生“吃不了”、“用不了”。

2.班级庞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在90-120人的大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无法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损害。

3.教学层次不高,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记忆课堂内容、通过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识记层面,对课程内容缺乏宏观把握,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因此,该课程也很难实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充实心灵,启迪智慧,构建知识结构的目标。

4.该课程与文化类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与其他的英美文学文化类课程息息相关,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师资有限,教师只能顾及各自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互不衔接的现象。

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相关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堂[1],[2],[3]。

后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文化类课程中体现“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4]。

近几年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向 “内容依托”教学、构建“内容・语言”相融合的课程体系[5] [6]以及构建“英语文学及文化课程群”的方向发展[7]。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微课理论指引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旨在探索一种适合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 顾名思义,即微小的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由时长很短的微课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授课的配套资源组成。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微课”的概念[8]。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9]。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微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出并确定支撑这些知识点的核心概念。

2.以核心概念为主要讲授内容,开发制作若干5-15分钟时长的微型教学视频。

3.开发制作与微型视频文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4.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资源整理成系列微课程,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同类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研究特色

本研究认为,微课理念的引入将很好的解决《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现存的诸多教学问题。

1.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素材,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导材料,充分消化重点、难点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或开展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课堂讲授,而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指导者,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3.微课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费时于较低层面的知识点讲授,而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微课开启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学生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资源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5. 本课程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也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化类的其他课程,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并将同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

根据该课程现行的几本教材,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取了57个知识点涉及课程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现象、社会运动等。

《英语国家概况》系列微课目录:

I.英国地理与人口

英国名称及相关概念

英国及组成部分

II.英国历史

罗马统治下的英国

安格鲁撒克迅时代

诺曼征服

金雀花王朝

大和议会起源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亨利八世和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一世和文艺复兴

英国内战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III.英国政府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机构

英国司法体制

英国宪法

英国大选和主要政党

IV.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概况

英国中小学

英国高等教育

V.英国社会与文化

英国宗教

英国媒体

英国节日

英国体育

VI. 英国文学

16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

VII.美国国土与人口

美国地理

美国人口

VIII.美国政府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组织机构

美国选举制

美国政党制

IX.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

常春藤盟校

X. 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节日

美国音乐

美国体育

XI. 美国文学

早期文学

19世纪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XII.美国历史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二战中的美国

大萧条

民权运动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微课理念为指导的《概况》课程改革,必将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挑战。在研究论证阶段,研究者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寻找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1.知识点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概况》课因其涵盖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众多知识点,一向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 “心病”;而这一特点也为该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划分知识点,知识点应该具体或精确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程度进行调整。本文所提供的微课目录,仅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框架式的概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在此框架下对知识点展开进一步的考量与细化。

2.改革后的《概况》课程仍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但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改革并不能抛开《概况》课固有特点,使学习者完全摆脱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生动并富有趣味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跟进。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微课视频的制作,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微视频学习前的指导、学习后的测试、练习和思考题的设计等等。配套学习资源数量不宜太多,但要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

3.微课的网络学习与应用需要匹配的网络平台。微课学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只有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展开学习、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第80-81页。

[2]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5期,第55-57页。

[3]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6-137页。

[4]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5]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第11-20页。

[6]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2期,第24-30页。

[7]李鳎骸队⒂镒ㄒ涤⒚牢难Ъ拔幕课程群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第102-104页。

[8] 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小学二期课改实施计划【9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to-top